1123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选型设计(正原)概论

1123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选型设计(正原)概论
1123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选型设计(正原)概论

目录

第一篇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的选型…………第一章序言

第一节概论……………………………………………第二节选型设计原始资料……………………………第三节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的选型原则……………第二章采煤机的选型……………………………第一节采煤机选型…………………………………

第二节液压支架的选型………………………………第三节乳化泵的选型………………………………

第三章刮板输送机的选型……………………

第四章可伸缩性胶带运输机的选型………………第二篇采区供电系统的确定………………

第一章概述………………………………………第二章采区负荷统计表及供电系统确定…………

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选型设计

第一章序言

第一节概论

开采技术发展史:

煤炭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做为能源的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国开采有着悠久的历史,开采技术经历了漫长的阶段。

解决初期,采用煤破落煤,人工装煤,木材支护,由于工作面运输机,运输能力有限,工作面长度大多在一百米以下,五十年代后期,采用了运输能力较大,强度较高的刮板链运输机,为改进爆破技术,实现爆破装煤创造了条件,在此之间,部分矿井使用了宽截深框形截联合式采煤机及各种截煤机。开始推广使用金属支柱,六十年代末期,浅截深滚筒式采煤机组。(滚筒采煤机与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刨煤机组以及与之配套的金属支柱,铰接顶梁的使用,把回采工作面生产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破煤、装煤、运煤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连续化。解放了工人笨重体力劳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作面生产水平,同时,也简化了生产工序,改善了劳动条件,尽量减少某些不必要的辅助工作量,使我国煤炭事业得到了发展。走向了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第二节选型设计的原始条件

1、矿井内有两层可采煤层,煤层倾角10~13o,平均倾角11o。双龙煤层厚度一般0.35~0.8m,平均厚约0.42m,煤层结构简单,由两分层及一夹矸组成,上分层煤厚0.17~0.5m,下分层煤厚0.05~0.4m,夹矸厚度0.2~1.55m,夹矸岩性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为高灰(HA)、低硫(LS)、低热质(LQ)煤、煤类为无烟煤二号(WY2)。上下连煤层厚度一般0.59~0.7m,平均0.62m。为简单结构煤层,上连煤厚一般0.26~0.40m,下连煤厚0.27~0.36m,中部夹矸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厚一般0.42~1.25m。为中灰(MA)、低硫(LS)、高热质(GQ)煤、煤类为无烟煤三号(WY3)。可作为火力发电用煤及一般工业锅炉用煤,该矿块煤

绝大部份为工业用煤,粉煤主要用于民用蜂窝煤。该矿历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开采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工程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矿区环境地质类型为中等。

第二章采煤机的选型

第一节采煤机的选型

(一)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选择

本矿设计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高档普采采煤工艺。

(二)采煤工艺及工作面设备选型

1、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

工作面采用采煤机落煤,运行时端部斜切进刀,一个循环一个进尺,采煤机链条牵引运行,落煤时滚筒实现装煤,部分煤炭需要人工装煤,采用刮板输送机运煤。

2、采煤工作面设备选型

(1)采煤机选型

1)采煤机选型原则

①适合特定的煤层地质条件,采煤机采高、截深、功

率、牵引方式等主要参数选取合理,有较大的适合范围;

②满足工作面生产能力的需要,采煤机实际生产能力要大于工作面的设计生产能力;

③采煤机技术性能良好,工作可靠性高,各种保护功能完善;

④采煤机检修、维护等方便。

2)采煤机参数的确定:

①设计投产工作面长度为150m,采煤机应具有的生产能力按下式计算:

Q h=Q y/(DTK)

式中:Q h——设备小时生产能力,t/h;

Q y——要求的单工作面年产量,150kt;

D——年工作天数,330d;

T——每日生产小时数,12h;

K——总时间利用系数,取0.4。

则Q h =150000/(330×12×0.4)=94.7t/h

②为满足Q h所需的采煤机工作牵引速度按下式计算:

V c=Q h/(60BHγC)

式中:V c—采煤机割煤速度,m/min;

B—截深,由于煤层较薄取0.6m;

H—煤层厚度,0.62m,薄层炭质泥岩夹矸一起计入煤层厚度的平均采高为0.7m;

γ—煤的视密度,1.4t/m3;

C—工作面回采率,0.97。

则V c=94.7/(60×0.6×0.7×1.4×0.97)=2.76m/min

③采煤机的滚筒直径D

根据前述所选的采煤机割煤方式,设计考虑滚筒直径应不小于0.80m。

④截深B:根据煤层顶底板条件、瓦斯含量及生产能力等方面因素,并参考现有采煤机标准截深,确定B=0.6m。

⑤采煤机实际生产率

Q=60MBVγK

式中:Q—采煤机生产率,t/h;

M—平均采高,平均取1.2m,采用双滚筒采煤机,滚筒直径0.8m,二趟割全高;

B—截深,0.6m;

V—采煤机截煤时的实际牵引速度,考虑到国内机采工作面采煤机的实际使用经验,设计取1.9m/min;

γ—煤的密度,为1.4t/m3;

K—工作面回采率,0.97。

则Q=60×1.2×0.6×1.9×1.4×0.97

=111.5t/h

⑥采煤机装机功率P

装机功率包括割煤电动机、牵引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机载增压喷雾泵电动机等所有电动机功率。

a、用单齿比能耗法计算

P=Q max H w

式中:Q max—采煤机理论生产率,111.5t/h;

H w—切割比耗能,取0.65kW·h/t。

则P=111.5×0.65

=72.5kW

b、根据截割阻抗选取

矿井煤层普氏系数在2~4之间,截割阻抗为2.4~

3.3kN/cm,按照《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与配套》中

装机功率推荐值,采煤机装机功率P应为65kW~130kW。

3)采煤机选型

根据上述参数计算,考虑到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的复杂性以及采煤机的通用性,并与同类矿井现有采煤机类比,工作面采用MG170/410-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该采煤机主要技术特征详见表3-7-1、3-7-2。

4)其它设备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能力要大于工作面采煤机生产能力的1.2倍,工作面配套刮板输送机选用SGB630/220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输送量为400t/h,设计长度190m,装机功率220kW,电压等级为1140V。

表3-7-1 MG170/410-WD型采煤机基本参数

由于煤炭较薄,没有大块煤,不配套破碎机,应配套转载机,选用SGB620/40T型刮板输送机,输送量为100t/h,设计长度100m,装机功率40kW,电压等级为1140V。

带式输运机选用DTL80/20/75X型,输送量为200t/h,设计长度655m,带宽800mm,带速2.0m/s,装机功率75kW,电压等级为660V。

选用BRW200/31.5型乳化液泵两台与XR200/16A乳化液箱一台共同组成乳化液泵站为工作面液压支架提供动力源。BRW200/31.5型乳化液泵公称压力为31.5Mpa,公称流量为200L/min。

工作面运输巷选用JD-2.5A型调度绞车提升矿车运输材料、设备。三、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及支护设备选型

第二节液压支架的选型

1、支护选型

该矿1123(a)工作面及1123(b)工作面均采用ZH2000/14/19.5Z型整体顶梁组合液压支架支护顶板。主要

参数见表3-1。

表3-1 ZH2000/14/19.5Z支架主要技术参数

采煤工作面选用BRW125/31.5型乳化液泵两台与乳化液箱一台共同组成乳化液泵站为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支架提供动力源。

2、顶板控制

1123(a)工作面及1123(b)工作面均采用ZH2000/14/19.5Z型整体顶梁组合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最大

控顶距3.6m,最小控顶距2.4m;放顶步距为0.6m,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目前矿井还没有煤层开采的矿压观测资料,工作面支护强度计算现在按8倍采高顶板自重计算支架支撑力,该矿煤层的采高取 1.2m,经计算采煤工作面支护强度为149.6kN/m2。

P=N×M×γ×9.8×103

式中:P——支架单位面积上应有的工作阻力(即支护强度),Pa;

N—支架荷载相当于采高岩重的倍数,取N=8;

M——煤层平均采高,m;

γ——顶板煤层平均容重,取1.59t/m3;

P=8×1.2×1.59×9.8×103=149.6kN/m2

ZH2000/14/19.5Z型整体顶梁组合液压支架工作阻力2000kN/架,支架承载不均匀系数取0.8,支架实际承载能力P按下式计算:

P

=2000×0.8=1600kN/架

工作面支护密度

ρ=P W =1600

6.149=0.094架/m 2 式中:ρ— 支柱密度,根/m 2;

W —支护强度,kN/m 2;

P —支架实际承载能力,kN/架;

确定架距

根据工作面推进度0.6m ;据此确定间距。

R=1/(Lρ)=1/(0.6×0.78)=2.14m

式中:R —间距,m ;

L —推进度,m ;

根据计算,确定工作面采用支架间距为1.0m ,推进度0.6m 。

四、工作面回采方向

采煤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工作面自带区边界向水平运输巷方向推进。

五、采煤工作面循环数、年推进度及工作面长度

(一)工作面循环数

回采工作面采用ZH2000/14/19.5Z 型整体顶梁组合液压支架支护顶板,工作面年推进度和工作面生产能力与工作

面支架的移架速度有直接关系,设计选用双滚筒采煤机采煤,ZH2000/14/19.5Z型整体顶梁组合液压支架支护顶板,刮板输送机运煤,采煤机运行时采用双向割煤方式,斜切进刀,自开缺口,往返一次割两刀。

(1)双滚筒采煤机完整割一刀煤所需时间(T)

T d=(L-l)/V c+t1=(150-18)/2+30=96(min)

式中:t d——采煤机割一刀所需时间,min;

L——工作面长度,取150m;

l——采煤机采煤开口长度,根据采煤机型号取

l=18m;

V c——采煤机割煤时牵引速度,取2.0m/min;

t1——斜切进刀时间(采煤机反向操作及进刀所

需时间),取30min。

(2)采煤机日进刀数(N,根据工作面条件及设备能力)

式中:N——采煤机日进刀数,刀;

K——采煤机正常开机率,取0.80;

t——准备时间,“两班采煤,一班准备”时取10h;

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选型毕业论文

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选型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第一节采区地质概括……………………………………… 第二节矿山生产系统……………………………………… 第二章三机选型………………………………………………第一节采煤机械选型……………………………………… 第二节支护设备选型……………………………………… 第三节运输装置选型……………………………………… 第三章机选型…………………………………………… 第四章通风系统………………………………………………第五章排水设备………………………………………………第六章压风装置………………………………………………第七章提升系统………………………………………………第八章综采工作面三机配套特性……………………………第九章实训总结…………………………………………… .WORD版本.

.WORD 版本. 第一章 矿井基本情况 第一节 采区地质概括 该采区位于该矿第一水平,开采2号煤层,采区上以—160为界,下已—580为界,左已F10断层为界,右以F11断层为界。 采区走向2340米,倾斜长1640米,(已是煤层实际倾斜长)煤层走向为东西走向。煤层的平均厚度3.5米,倾角平均为8°左右,煤的密度为1.33T/M 3,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15 M 3 /T ,采区正常涌水量为120 M 3/h ,煤层自燃发火期为6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煤质中硬。 地面无需保护地物,邻近采空区对本采区开采无影响,井底车场位于采区左侧,水平运输大巷在本采区走向中部煤层底板20米的岩石中。 一、采区地质特征 1,地质构造 本采区以断裂构造为主,除王庄和高庙两条边界断层外,区还有王庄支断层和13-5逆断层,走向基本为NE 向,均位于采区南部,两条断层控制程度均一般,实际摆动位置尚有待检验。 2,采区煤层及其顶底板特征 煤层自然发货期6个月,煤层顶板 无伪顶,直接顶为厚8.0m 的细砂岩,基本顶厚度为11m 厚度的石灰岩。煤层底板为砂页岩。 3,采区瓦斯.相对涌水量.煤质 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153m /t ,采区正常涌水量为120 3m /h ,煤层自然发货期6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煤质中硬。 4,水文地质 1、含水层 采区含水层有第四系砂层、上侏罗系砾岩、二迭系石盒子组底部粗砂岩层、3煤顶板砂岩、三灰等。二迭系石盒子组底部粗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强、径流条件好、有相当的补给水源,对回采影响较大。三层灰岩含水层平均厚7.1m ,属裂隙溶洞水,富水性强而不均一,在掘进过程中遇到该层水时,应坚持提前探放。

综采工作面运输皮带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SM-ZD-67963 综采工作面运输皮带安装 安全技术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综采工作面运输皮带安装安全技术 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根据综采工作面安装设计要求和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运输的需要,090117工作面运输巷长630米,现需在090117工作面运输巷安装皮带570米一部,为保证皮带安装的安全,特编制本措施。 一、安装时间:20xx年9月20日至9月30日 二、安装地点:090117工作面运输巷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组织有关安装人员熟悉施工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然后编写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按照安装图纸,熟悉设备结构、组成,掌握皮带安装的技术要求要点及注意事项。 3、准备好施工中所需要的工器具、安装材料等。 四、皮带安装技术要求

1、要保持输送带平直,地板起伏不平,应保持平缓过度。 2、各部分螺栓应齐全、坚固同,上完螺帽后必须露出1-3扣。 3、压轮箱、减速器油质符合要求,油量适当,不漏油渗油等。 4、输送带张紧力适当。 5、电气控制设备杜绝失爆,安装工艺符合要求,各保护装置符合标准,并保证完好。 6、起吊用的钢丝绳及绳套必须合格同,并且钢丝绳提升时,其安全系数要达到6。 7、起吊用葫芦的额定拉力必须大于皮带机最大不可拆件的重力。 五、皮带安装质量要求 1、安装皮带机中间部分时,要严格按照皮带机中线施工,保证偏差不大于50mm,遇巷道底板不平时,应采取卧底、垫或吊起等方法,保证皮带机安装完成后平直。 2、机头传动部传动平稳,转动声音正常,无噪音,各滚筒转动灵活,主滚筒转动灵活,主滚筒包胶无损伤;换向部

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

前言 一、概况 察布查尔县联发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察布查尔县坎乡东南部,康萨依沟源头,隶属察布查尔县坎乡管辖。井田向北9KM有简易公路与县级公路相连,过卡拉塔姆吊桥,沿县级公路向东行4KM与S216省级公路连通,北西距察布查尔县城约62KM,距伊宁市约68KM,交通较方便。 矿井建于1989年,原生产能力3万t/a,“十五”期间,该矿井被列为新疆煤炭工业“十五”结构调整规划9万t/a改扩建井。2006年开始9万t/a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即将完工验收。 该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目前生产水平为+1065m,主要开采8号煤层,采用炮采放顶煤采煤方法,轻型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护。 为了加强放顶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管理,减少重大事故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8]130号)精神,该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8号煤层放顶煤工作面进行专项设计。 二、设计依据 1、《关于加强煤矿放顶煤开采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8]130号)。

2、《煤矿安全规程》。 3、《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 4、新疆伊犁703勘查大队于2004年5月提交的《新疆察布查尔县联发煤矿生产地质报告》及评审意见书。 5、该矿井的初步设计等相关文件。 三、指导思想及原则 本设计结合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矿井现有巷道系统、生产系统、生产设备、地面设施等,尽量采用先进开采工艺,提高资源回收率,投资少,见效快,工程量小,力求实用、安全、可靠,加强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管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四、应注意的问题 1、该矿井未作煤的力学参数测试,如煤的硬度、单向抗压强度等,建议矿井开采前作煤的相关力学参数,以便更好的掌握放顶煤冒落规律。 2、井田内采空区范围及积水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勘查,在生产中应做好掘进超前探放水工作,以防突水事故的发生。 3、矿井虽然为低瓦斯矿井,但放顶煤开采增加了瓦斯的涌出,生产中应加强矿井的瓦斯管理工作,严防瓦斯事故发生。 4、矿井煤层易自燃,自然发火期短,生产中应加强工作面防灭火工作。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附件2: ***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一)综采工作面主要条件 该工作面属于3#煤层一盘区,平均煤层厚度5m,工作面长度225m,走向长度为2000m,平均倾角3-5度,采用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可采最高煤层厚度5.5m,工作面采用三进两回布置方式。 矿井井下高压采用10KV供电,由西翼盘区变电所负责向该综采工作面供电,西翼盘区变电所双回10KV电源来自地面***110KV站815、816号盘,变电所高压设备采用BGp9L-10型高压隔爆开关,保护选用上海山源ZBT——11综合保护,盘区变电所距综采工作面皮带机头200m。 (二)设备选用 1、工作面设备 采煤机选用德国艾柯夫公司生产的SL500型采煤机,其额定功率1815KW,其中两台截割主电动机功率为750KW,额定电压为3300V;两台牵引电机功率为90KW,额定电压为460V;调高泵电机电压1000V,功率35KW,破碎机功率100KW,额定电压为3300V。两台主电动机同时起动。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采用山西煤机厂制造的SGZ1000-Z×700型输送机,机头及机尾都采用额定功率为350/700KW的双速电机,额定电压为3300V。 2、顺槽设备

1)破碎机:采用山西煤机厂制造PCM-315型破碎机,其额定功率315KW,额定电压1140V。 2)转载机:采用山西煤机厂制造SZZ1200/315型转载机。其额定功率315KW,额定电压1140V。 3)顺槽带式输送机:采用**集团机电总厂生产的SSJ-140/250/3*400型输送机(1部),驱动电机额定功率3×400 KW,循环油泵电机额定功率3×18.5KW,冷却风扇电机额定功率3×5.5KV,抱闸油泵电机额定功率2×4KW,额定电压均为1140V,自动涨紧油泵电机额定功率12KW,卷带电机额定功率15KW,电压1140V。皮带机采用CST启动方式。 4)乳化液泵站:三泵二箱,乳化液泵采用无锡威顺生产的BRW400/31.5型液泵,其额定功率250KW,额定电压1140V。 5)喷雾泵:采用无锡威顺生产的BPW516/13.2型(2台),其额定功率132KW,额定电压1140V。 3、其它设备 移动列车处安装JH2-18.5慢速绞车两部,用于移动列车牵引。绞车电机功率18.5KW,额定电压等级1140V;顺槽皮带机机头安装电磁除铁器一台,型号RCDC-25S,电机功率30KW,额定电压1140V;皮带顺槽巷采用2台15KW 排污泵临时排水,额定电压1140V;其余巷道排水设备及水仓处固定离心泵就近接取电源或另设移动变电站供电。 (三)工作面移动变电站及配电点位置的确定

采煤工作面改造综采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YF-ED-J145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采煤工作面改造综采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采煤工作面改造综采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为了保证采煤工作面Ⅱ期改造工作的顺利 进行,确保综采设备调整期间的人员和设备安 全,特制定本措施,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采煤综采工作面设备拆除和安装项 目: (一)采煤工作面拆除 1、拆除采煤老工作面液压支架ZZ5500型 78架,就地转移到采煤新切眼下段。 2、拆除SGZ800/800型溜子一部,就地转 移到新切眼下段。

3、拆除MG200/490-W型采煤机一台,就地转移到采煤工作面新切眼上段。 4、拆除SZZ800/250型转载机一部,PCM200型破碎机一台,就地转移到采煤工作面新下巷。 5、拆除采煤工作面老下巷配电点各型开关。 6、拆除其它辅助设施。 (二)采煤工作面新切眼下段安装: 1、安装液压支架ZZ5500型78架。 2、安装SGZ800/800溜子一部。 3、安装MG200/490-W型采煤机一台(采煤工作面新切眼上段)。 4、安装SZZ800/250型转载机一部,PCM200型破碎机一台。

8203对拉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8203对拉采煤工作面设 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危险源分析 第一节工作面概况 一、采面概况 工作面位于+214水平东翼+250-+160m标高段,东部以8203E工作面风巷为界,西以8201E工作面风巷为界,南部+230东翼回风巷为界,北部为井田边界。工作面底板标高为+175m,最低标高为+160m,工作面走向长245m,倾向长平均840m,可采面积为205800m2。 该工作面对应地面位置为:羊儿坡、半边街,地表为丘陵地带,无大型建筑物,地面标高在+450-530m之间。 二、煤层赋存情况 煤层走向75-85°之间,倾向345-355°之间,倾角4-6°之间,平均倾角5°。该煤层为复杂结构,以双层结构为主,由2-4个分煤层组成,纯煤厚度0.3-0.67m,由1-3层夹矸组成,夹矸厚度0.04-0.33m。根据其临近的8201工作面机巷煤厚变化情况并结合附近钻孔资料分析,工作面煤层最大厚度为0.6m,最小厚度为0.3m,平均厚度为 0.45m,煤层厚度基本稳定。 三、地质构造 该工作面地质构造为单斜构造,从揭露出来的巷道及开切眼来看均无断层出现,因此估计该对拉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不会遇到断层;只是局部煤层有变薄的现象。 四、顶底板岩性 顶板为黑色、深灰色页状粘土岩,质软,底部含砂质,富有植物化石碎片,煤层与顶板多呈直接接触,个别地段有0.03—0.12m厚的含黑色高炭质粘土岩伪顶与煤层呈过渡接

触,间有微冲刷接触的。 底板为K8与K7煤层相夹的一套沼泽相沉积物灰,以粘土岩为主,间夹0.3m的泥质粉砂岩或细砂岩透镜体,与煤层呈明显接触。 五、水文条件 本矿区位于犍乐煤田东翼,地层产状平缓,出露地层为:上三叠纪须家河组顶部,中下侏罗系沙溪庙组,岩层为碎屑岩类,含水性弱,区类气候温暖潮湿,常年降雨量1668mm,地貌属低山丘陵,矿井主要水源为顶板含水层充水、地表水等,井田水文地质属简单类型。煤层顶板上部有一若含水层,其上部至地表有多层隔水层。在掘进8201E 风巷时,未见顶板有淋水,估计在开采过程中不会受影响。 根据其临近的8201工作面机巷煤厚变化情况并结合附近钻孔资料分析,预计在开采过程中不会受断层水的影响;该工作面无地质钻孔。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的洒水防尘后的积水,水量小,对开采影响小。 六、瓦斯 根据2010年瓦斯鉴定情况,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2.14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823 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5.48 m3/t,绝对涌出量为1.936m3/min,属于高瓦斯矿井。由于该工作面的开采深度增加、规模扩大为普采、相似开采解放层、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因此采用统计法进行预测:该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 m3/min,绝对涌出量为0.40 m3/min;同时,该工作面为W型通风,上隅角容易瓦斯超限,通风部门要加强通风管理。 七、地表情况 该工作面地面为荒坡,周围无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不会造成其他影响。 第二节危险源分析及采掘工艺、采面生产能力确定 一、危险源分析 1、顶板 根据8201采煤工作面掘进及回采期间的资料分析,该采面区域地质构造简单,在局部地段可能会有小的褶区,但对巷道施工及回采无大的影响。 在回采过程中经过煤层薄化地段及其顶板破碎带时,要加强工作面及回风巷的瓦斯检查,预防瓦斯大量涌出,工作面的液压支柱要加固加牢,对压力增大地点要加密支护,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采煤工作面设计规范 一、范围 1、本规范规定了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程序、依据、技术内容、设计说明书编写的格式。 2、本规范适用于综采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的设计。 二、设计程序 1、采煤工作面设计由矿生产技术部门按采煤工作面衔接安排,确定工作面设计或项目设计负责人。 2、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科(部)室,根据采区设计研究确定采煤工作面设计的具体原则。 3、设计负责人根据设计指令下达设计通知单,通知有关单位提供相关基础资料或者通知各专业根据相关基础资料进行专业设计。 4、设计负责人或者各专业根据确定的设计原则及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采煤工作面设计。 5、编制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6、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负责人对采煤工作面设计进行审查。经修改通过后报送长治公司进行审核备案。 三、设计依据 1、长治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 2、矿总工程师批准的掘进地质说明书。 3、采面位置、范围,井上、下关系及四邻采面的地质情况。包括煤层赋存情况、水文地质、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赋存情况与涌出特征,煤层爆炸倾向,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分类情况。 4、采面内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岩移特点及上、下煤层间及夹矸关系;邻近工作面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5、邻近工作面及边界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资料。 6、编制内容必须符合《矿产资源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7、采煤工作面设计的编制必须以经集团、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延深设计、区域设计等)和经审批的采区地质说明书为依据。 四、工作面设计内容 1、工作面所处位置及编号,所采煤层位置(编号),巷道布置、巷道断面,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的选择计算,掘进设备。 2、工作面几何尺寸、位置、边界、煤柱,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采动对地面的影响预测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工作面储量计算及回采率。 3、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设备选型、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可采期及工作制度。 4、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和矿压资料,确定液压支架选型设计和顶板管理方法。 5、通风、运输、供电、注浆、供排水、综合防尘、煤层注水、防灭火、瓦斯抽放、钻场钻孔、防治水、通讯照明和监测监控等系统的设施选型、布置和能力配套的设计,并附各种系统图及相关图纸。 6、综合防尘、防火、防瓦斯、煤尘爆炸的隔爆设施、措施及灌浆系统的确定。 7、防治瓦斯、煤层突出、火灾、透水及其它危险现象的安全技术措施。 8、采煤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包括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设计。 五、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会审签字表、会审记录表、章节目录、章节内容及附图。 概述 1、工作面的井上下位置及对地表的影响、盖山厚度和四邻关系、主要大巷的关系。 2、工作面周围开采状况。 3、工作面所采煤层及开采顺序。 4、该工作面计划接替时间及安装时间。

综采工作面虚拟仿真实操系统

2014新版 综采工作面虚拟仿真 实操系统 技术参数

WM-ZC综采工作面虚拟仿真实操系统 1.产品简介 煤矿机械设备操作培训,当前主要依靠口头传授和老技工传带。理论培训脱离井下环境,内容较为抽象,培训效果较差。老技术工人的传帮带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尤其综采设备误操作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另外该学习方法效率不高且影响正常的采掘作业。开发采煤系统实训操作台,通过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再现井下设备操作环境,配合采煤机操作台、支架工控制台、遥控操作台、液晶显示屏、计算机、单片机等硬件对相关设备工作原理、动作进行仿真,将井下设备搬到实验室,从根本上改变煤矿设备操作的培训模式。 2.产品特点 该设备为综采工作面安全技术虚拟实训系统,主要用于培训煤矿采煤工作面各技术工种,可实现采煤机司机、支架工、推溜工的协同实操模拟训练。 产品特点 (1) 培训手段新颖,直观性强,效果良好。采用3D仿真技术,模拟真实操作环境,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对采煤系统的操作技术要求、工作原理、故障处理等,都能在模拟的三维环境下,实现采煤机司机、支架工、溜子工,以及安检工等进行协同模拟操作。该系统采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3D动画、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培训手段新颖,直观性强,能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2) 培训成本较低,安全可靠,内容丰富。该采煤系统虚拟实训操作台为一次性投入,在长期的采煤系统培训中可以重复使用,培训内容可以无限丰富,也可以根据具体矿井情况进行修改,相比部分矿井建立“实训基地”的方式来说投入较低。另外,培训环境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再现,具备很强的临场感,相对于“传帮带”方式则显得更加安全可靠。 (3) 能够实现多工种协同操作。本操作台通过主控计算机,能够实现采煤机司机、支架工、溜子工,以及安检工等进行协同模拟操作,这比各个工种单独通过理论、现场操作等培训方式更加直接,效果更加良好。 (4) 有利于缩短培训周期,更有利于提高培训合格率。该操作台可以根据矿上的具体情况,可以定制开发,也不存在安全隐患,培训方式更加先进,受训人员兴趣更高,效果良好,能够使培训的周期明显缩短,培训合格率也能得到提高。 (5) 培训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与事故隐患处理的统一协调。

9201综采工作面安装实施方案

9201综采工作面安装实施方案 陈 家 湾 乡 煤

矿 柳林县陈家湾乡煤矿 9201综采工作面安装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我矿9201综采工作面安装工作安全、保质、如期完工,我矿于10月24日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并且制定《大型设备下井运输及安装作业规程、安全措施》和《9201综采工作面安装规程》,恳请公司领导及生技、机电、安监各部门审核,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为盼!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郭建春 常务副总指挥:张晋平 技术总顾问:卫斌 副总指挥:谭炳林、刘缠平、惠直平、尤贵平 安装组长:宋利平协调组长:康存政 运输组长:王喜平技术组长:王康平

质检组长:张福锁后勤组长:王继有 安全组长:宋国祥 成员:郭建军、冯艳军、王月贵、王喜红、高明 惠守温、郭玉印、乔元平、张锁平 (二)机构人员职责 总指挥:郭建春全面负责综采工作面安装工作的设备到位及安全、质量工作。 常务副总指挥:张晋平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综采工作面安装的日常工作,全面组织协调、指挥,控制各组工作,尤其是人员组织及作业安排,安装进度和工程质量。 技术顾问:卫斌协助常务副总指挥全面指挥各专业的工作。 副总指挥:谭炳林全面负责综采安装的技术工作,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及落实工作;刘缠平全面负责综采安装过程中的安全工作;惠直平全面负责综采安装工作中的软件资料;尤贵平负责综采安装期间的总务后勤工作。 安装组:宋利平负责9201工作面安装中的安全、质量及进度。 运输组:王喜平负责9201工作面安装中所需材料、设备、物资的运输及运输中的安全工作。 质检组:张福锁全面负责各组工作的工程质量验收工作。 安全组:宋国祥负责《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安装规程》的贯彻落实,全面负责运输、安装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工作。 协调组:康存政全面负责各组的协调工作。 技术组:王康平负责综采安装工程中的技术措施。 后勤组:王继有负责各组的吃住工作。 二、大型设备下井运输及安装作业规程、安全措施

10102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

山西吕梁离石金晖荣泰煤业有限公司10102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 设计:孟庆保 2011-6-21

10102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一)综采工作面主要条件 该工作面属于10#煤层一采区,平均煤层厚度3.3m,工作面长度180m,走向长度为1170m,平均倾角3-5度,采用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可采最高煤层厚度3.5m。 矿井井下高压采用10KV供电,由采区变电所负责向该综采工作面供电。变电所高压设备采用PBG23-630/10Y型高压隔爆开关,保护选用常州市武进矿用设备厂GZB-ARM-911系列智能型高压数字式综合继电保护装置,采区变电所距综采工作面皮带机头200m。 (二)设备选用 1、工作面设备 采煤机选用山西太重煤机煤矿装备成套有限公司生产的MG300/730-WD型采煤机,其额定功率730KW,其中两台截割主电动机

功率为300KW,额定电压为1140V;两台牵引电机功率为55KW,额定电压为380V;调高泵电机电压1140V,功率20KW。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SGZ764/630型输送机,机头及机尾都采用额定功率为160/315KW的双速电机,额定电压为1140V。 2、顺槽设备 1)破碎机:采用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PCM-110型破碎机,其额定功率110KW,额定电压1140V。 2)转载机:采用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SZZ764/160型转载机。其额定功率160KW,额定电压1140V。 3)顺槽带式输送机:采用兖州市华泰机械公司制造的DSJ100/63/2*110型输送机(1部),驱动电机额定功率2×110 KW, 4)乳化液泵站:两泵一箱,乳化液泵采用无锡威顺生产的BRW200/31.5型液泵,其额定功率125KW,额定电压1140V。 5)喷雾泵:采用无锡威顺生产的BPW315/6.3型(2台),其额定功率45KW,额定电压1140V。 3、其它设备 (三)工作面移动变电站及配电点位置的确定 工作面电源电压为10kV,来自井下中央变电所。根据用电设备的容量与布置,采用1140V电压等级供电,照明及保护控制电压采用127V。在临时变电所处设置移动变电站,为顺槽皮带机供电;在顺槽

工作面掘进设计说明书.doc

优秀文档,无限精彩! 12101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编制: 审批: 总工: 2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 12101工作面,位于12采区轨道下山的北部,上边(西部)为12061工作面采空区,下边(东部)为F101大断层(未开采),北面为14采区。 二、巷道用途 12101工作面上顺槽主要承担12101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回风、运料等任务。 12101工作面下顺槽主要承担12101工作面回采期间的进风、运输、行人等任务。 三、巷道性质及工程量 1、12101工作面上顺槽为回采巷道,从12061下顺槽运料斜巷口开始扩修约30m,后225.8m沿原12061下顺槽下部的煤层顶板掘进,大部分为煤巷,不留保护煤柱,局部(由于按中线掘进,局部穿过12061采空区)为半煤岩巷。 从12101上顺槽运料斜巷口到12101上顺槽切眼位置,总工程量为255.8m。前400m方位角为34046′,坡度随煤层顶板起伏,在-9—00之间,大部分为-30左右。 2、12101工作面下顺槽为煤巷,局部会遇到构造带为半煤岩巷。设计长度(从12101下顺槽进风巷里口至12101切眼位置)共360.2m,沿煤层顶板掘

进,坡度随煤层顶板起伏,在-6—30之间,一般为-30左右,方位角为18017′。 3、12101工作面切眼设计长度(从12101上顺槽设计位置到12101下顺槽设计位置)48.7m,沿煤层顶板掘进,切眼坡度随煤层顶板起伏,在-8—-180之间,一般为-100左右,方位角156°。 详细情况可参照12101工作面设计平面图 4、开工时间:预计为2012年7月25日开始掘进。 竣工时间:预计2012年12月底竣工。 四、巷道服务年限 服务年限:服务年限为3年(包括掘进与回采期间)。 附:12101工作面设计平面图。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12101工作面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见表1。 表1 12101工作面井上下关系对照表

综采工作面设备介绍

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 第一节矿用电气设备的特点 由于煤矿井下存在着易燃的瓦斯和易爆的煤尘,因此为保证井下安全生产,矿用电气设备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为节省硐室建设费用和搬迁方便,矿用电气设备应体积小,重量轻并便于移动,在此综采工作面都配有移动变电站。 (2)由于井下存在冒顶、片帮、淋水、涌水等现象,所以矿用电气设备应有坚固的外壳和较好的防潮、防锈性能。 (3)井下有瓦斯和煤尘。所以矿用电气设备应有隔爆性能。 (4)井下机电设备工作任务繁重,启动频繁,负载变化较大,设备易过载。故矿用电器设备应有较大的过载能力。 (5)井下潮湿,易触电。故矿用电器设备应有机械、电气闭锁及专用接地线;对煤电钻、照明、信号及控制电器应采用127V和36V供电。 第二节综采工作面供电控制系统的特点 矿井综采工作面,其工作系统由采煤机的落煤,输送煤及溜子的推进。液压支架的移动这一全过程都采用自动化。所以对其供电控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变压器容量大 (2)电压等级高 (3)向工作面供电的变压器中的特点采用经电控制器或经电阻接地的方式,并与保护装置配合后,以减小单相接地时的故障电流。

(4)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均采用六氟化硫(SF6)断路器或真空断路器,具有可靠,灵敏的保护和实验功能,并且可以指示和观察断路器的工作状态及各种保护的动作情况,还具有直观的故障查询系统,有些还带有自动重合闸装置,迅速恢复供电。 (5)控制负荷合的组合开关可同时可同时控制多台负载电动机,最多可配有10个出现模块,每个出线模块包括真空接触器和控制、保护装置。 (6)使用微机控制技术,如在各控制开关上采用可编程控制器等进行控制和通信,增强了这些设备的功能可以实现多种控制方案。 因此,采煤工作面采用了高电压、大容量的移动变电站供电和组合开关控制。 第三节综采工作面设备的选择 在此设计中综采工作面所用的电气设备有:矿用隔爆组合式移动变电站、电牵引采煤机、低压馈电开关、隔爆电磁启动器,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电液控制液压支架、破碎机、转载机、带式皮带输送机、乳化液泵站、喷雾泵、安全液压绞车等。 1、矿用隔爆组合式移动变电站 随着采煤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工作面的耗电量骤增,又随着高产高效生产条件的约束。如果继续沿用过去从采区变电所用低压向工作面供电的方式,显然是不经济、不合理的,也不符合高产高效矿井生产的要求。为此产生了移动变电站。为此产生了移动变电站放在综采工作面附近区段,平巷的轨道上,可随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并将采区变电所送来的6KV 高压电降为1140V后输出。 此移动变电站其组合方式是隔爆变压器的高压侧采用隔爆真空配电箱,主要负责高压侧的控制、保护,以及变压器二次绕组的漏电保护;低压侧采用隔爆自动馈电开关负责负荷的通断及低压侧的各种保护。 该种组合既保留了若变压器二次绕组发生漏电,可使高压断路器动作,从而消除了高压负荷开关仅能分断正常的负荷电流这一盲区。又克服了利用高压真空配电箱通断负荷和切断短路会产生较高的过电压,这一缺点。

综采工作面回撤搬迁及安装方案

1406工作面回撤搬迁及1304工作面安装方案 一、生产接续 1406工作面设计长度305米,工作面长150米。于2010年7月16日开始回采,至9月15日,回采至巷道里程166米处,剩余可采长度126米。预计10月9日进入10米末采阶段,10月17日回撤通道施工完毕,进入回撤程序。 1304工作面设计长度972米,工作面长度120米。截止2010年9月15日,1304运输顺槽掘进至901米,回风顺槽掘进至600米,预计10月11日切眼贯通,至10月18日准备完毕(包括退综掘机、巷道拉底清理、绞车安装等),接续基本正常。具体见附表1. 1304回风顺槽掘进到位后,将综掘机退出升井,并对1304工作面进行清理、拉底和轨道调整、提升运输设备安装。随后进入1501回顺掘进。 1304切眼到位后,综掘机交回顺人员进1501回顺,其余人员+850回风大巷拉底、调整轨道及提升运输设备安装和调整。 850西回风大巷掘进到顶头后,缩短850西回风大巷皮带,回撤1304回风措施巷刮板运输机,同时安装3#联络巷刮板运输机。 二、运输线路调整及车辆准备 1、+850回风大巷拉底及轨道调整。其中从三采区措施巷口向里至1406措施巷口共计工程量940m,其余地段调整轨道。

2、运输线路提升运输设备的安装和调整,具体位置和绞车型号按机电部制定的《1406工作面回撤及1304工作面安装调度绞车安装设计方案》执行。 3、1406工作面回撤前,机运队必须在1406措施巷、1304回风措施巷与+850回风大巷交岔处铺设两付永久道岔。 4、1406工作面回撤前,机运队必须检修好小平板车20辆,大平板车17辆。 三、1304工作面准备 1、1304回顺掘进到位后,开始回撤1304回顺皮带、溜子,并将综掘机退出解体升井检修。 2、1304切眼贯通后,将综掘机交回顺人员退出至1501回顺,如当时+850南回风大巷未到1501回顺开口位置,先将综掘机放置+850西回风大巷中里程50至100米处。 3、在1304回风顺槽及1304回风措施巷拆除皮带时,开拓队缩短+850南回风大巷皮带,在3#联络巷铺设一部刮板运输机和+855西运输大巷皮带搭接,用于掘进时出渣。 4、在1304回顺皮带、溜子拆除、综掘机升井后,利用切眼综掘机对1304回顺进行拉底,保证巷道高度不低于2.5米,然后沟通1304回顺至1304切眼轨道,安装绞车。 5、运输队在1406措施巷、1304回风措施巷与+850回风大巷交叉点铺设永久道岔两幅。 四、风流调整

井下煤矿掘进工作面爆破设计方案

. 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井下巷道掘进 爆破设计 编制单位: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部门:矿井小型机械化项目办公室 编制日期: 2016 年 11 月 25 日

编制人员名单表 审核人员

目录 矿井基本情况 井下巷道爆破环境描述掘进爆破设计目的及要求爆破参数的确定 凿岩工作

一、矿井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所在位置及隶属关系 1、项目名称: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双河煤矿机械化改造。 2、所在位置: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双河河煤矿(以下简称“双河煤矿)位于大理州剑川县城北西330°方向,直距约10km。地处剑川县东岭区石菜江村境内。 3、隶属关系:该机械化改造工程项目法人为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属民营企业。 (二)项目背景 双河煤矿为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 双河煤矿为一小型矿山企业,主要经营煤炭开采和销售,现在册职工125人。矿山始建于1965年,前身为国有煤矿,年产量1万吨左右。2006年以后,矿井通过技术改造,逐步完善了生产系统,矿井产量逐年增加,近年产量在4.5万吨左右,云煤行管[2008]23号文件核定生产能力5万t/a,在大理州“十一.五”煤炭资源整合中属单独保留型矿井,拟整合规模9万t/a。双河煤矿于2009年1月申请延续办理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03120,有效期十年,自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 根据《云南省大理州双河煤矿有限公司双河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

告》,双河煤矿截至2008年12月,矿界范围内共获资源总量386万吨。保有资源储量218万吨。为进一步规范采掘部署,改进采煤工艺,优化施工组织,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确保矿井持续稳定发展,并为认真落实安监总煤行【2010】178号、云工信煤技【2012】614号精神,按照“大力推行小型煤矿机械化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要求,双河煤矿拟在对矿井采掘运系统进行机械化改造。目前项目已经取得开工备案并与2015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 二、井下巷道爆破环境描述 1、工作面位置范围:该掘进工作面位于四平硐下部,距四平硐硐口300m,南以16上山二级的上出口为界,北以四平硐运输平巷为界,西以原16上山二级上部的采空区为界,东以五平硐北三运上部的待采掘区域为界。 工作面走向长度为240m,倾向长度为76m,该煤层属双河南井田C1煤层,含矸1~2层,为简单结构煤层,煤层厚度稳定,变化不大,上层煤在1.2~1.6m,(可采煤层),中间夹矸为0.2~0.8m,下层煤0.2~0.5m,(一般不可采),即:1.4~1.8m,平均厚度1.6m;煤层倾角9~13°,平均倾角11°,为进水平煤层,该煤层属长焰煤,煤质中硬,硬度系数f:2~5、岩石硬度系数f:7~11。 2、掘进目的用途:主要为探明一采区的资源及地质构造情况,解决一采区采掘工作面的通风线路(主要是回风)过长等问题。详见

庞庄煤矿综采一队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技术安全措施实用版

YF-ED-J566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庞庄煤矿综采一队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技术安全措 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庞庄煤矿综采一队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技术安全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通风系统、风量计算及通风设施管 理: 1、相关参数: 95200工作面处于已回采结束的74107、 75202工作面下部,平均距离28m左右,属于被 解放层。施工期间参照95204工作面瓦斯涌出 情况作为计算依据,95204工作面目前瓦斯绝对 瓦斯涌出量平均为3m3/min。该面发火期参照 “950工作面三带研究项目”确定,发火期为 6~9个月,该面煤尘爆炸性确定为:挥发份

Vdaf =45.91%。 2、风量计算: (1)采煤工作面按气象条件确定需要风量,其计算公式为: 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 (m3/min)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 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见表1); K采面长——采煤工作面倾斜长度调整系数(见表2); K温——采煤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见表

2127综采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

2127综采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 1 工作面地质概况 2127工作面位于吕家屯村南约1公里处。井下位置:位于F19断层和主暗斜井延伸之间,西2123工作面650m,工作面运输巷紧靠近矿区边界线。该工作面周围无采动情况,工作面南侧有两条巷道,即二水平轨道下山和皮带下山。 2 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2.1 地质构造情况: 由于邢东矿下水平钻孔稀少,所以在2003年初在下水平搞了三维地震勘探,从首采区的地震资料来看可靠性不大,下水平地震资料可靠性怎样?有待揭露验证。 工作面涉及的断层共3条,以下列表说明: 2.2 工作面回采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2127工作面大部分储量在大色庄村庄保护煤柱内,通过矿与唐山研究院合作,计算得2127工作面在不同长度下回采完毕后对村庄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说明: ⑴从水平变形来看,各个方案对大色村的影响均小于规程所指的Ⅰ级破坏。 ⑵Ⅰ级破坏:水平变形≤2.0mm/m;倾斜变形≤3.0mm/m;曲率变形≤0.2×10-3。 ⑶表中《2100及2300开采》是指2127、2125、2126及2321、2322、2323六个工作面全部开采对大色村影响的初步计算结果。(此时的2127面宽度约155m) 结论:2127工作面宽度可以取为150m,对大色村的地表破坏小于Ⅰ级破坏,因此可以正常回采,不用迁村。 2.3 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 2#煤层结构简单,厚度稳定(构造影响除外),煤层厚度来源于相关钻孔煤厚资料和主暗斜井算术平均值。 2#煤为深黑色,玻璃光泽,块状构造,节理发育,参差状断口,主要由亮煤组成,并夹有镜煤暗煤条带,属半光亮型煤.具有三低一高之特点,

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

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 一、刮板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是目前国内外缓倾斜长臂式采煤工作面唯一的煤炭运输设备。构成:机头部、机尾部、变线槽、中部槽。 刮板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由绕过机头链轮和机尾链轮无极循环的刮板链条作为牵引机构,以溜槽作为承载机构,电动机经摩擦限距器、减速器带动链轮运转,从而带动刮板链条连续运转。将装在溜槽中的贸切以机尾运行机头处刮载运程,上部溜槽是输送机的变载工作槽,下部溜槽是刮板链的回空槽,我矿现用的全部是中双链刮板输送机。1、刮板输送机的维护: 每班检查: 1、检查刮板链条、刮板、接链环有无损坏,任何弯曲的刮板必须更换。 2、检查链轮组件运转是否正常,是否漏油,油温不得超过90℃,辅助油箱油位是否确定,电机是否正常运转,油温不得超过90℃。 3、检查减速器透气塞是否通畅,是否漏油,有无异常声响和震动,油温不得超过90℃。 4、目测检查刮板、拔链器、中部槽及前后接口板、联接环是否损坏。 5、检查销排是否有损坏,销排连接销是否有脱落现象。 6、清扫机头、尾传动部、电缆槽中溢煤,检查电缆槽与中部槽夹板间连接是否松动,发现松动应立即拧紧。

每日检查: 1、重复每班检查项目。 2、减速器有无异常声响,振动及过度升温,油注量是否达到要求,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3、刮板、联接环有无损坏,螺栓有无松动。 4、刮板链张力是否合适,两条链子松紧是否一致,如果机头链轮下面下重超过两个链环时必须重新张紧链条。 5、检查链条是否能顺利通过链轮,拔链器功能是否良好。 每周检查: 1、进行每日检查项目 2、检查传动装置是否安全有无损坏,检查各紧固件,松动的要拧紧。 3、检查电机电流表,看负载分配是否均匀,当读数差额到达或超过10%时应调整负载分配。 4、检查电机接线端是否清洁,检查电缆插销、插座是否安全有无损坏。 5、中部槽有无损坏活过度磨损。 6、检查减速器、链轮组件、远程注油装置润滑油是否到达正确位置。每月检查: 1、进行每周检查项目。 2、检查两条链子伸长量是否一致,如果伸长量到达或超过原始长度的2.5%时,则须更换,注意链条更换时要成对。 半年检查:

煤矿综采一队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技术安全措施

煤矿综采一队工作面安装期间通风技术安全措施 一、通风系统、风量计算及通风设施管理: 1、相关参数: 95200工作面处于已回采结束的74107、75202工作面下部,平均距离28m左右,属于被解放层。施工期间参照95204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作为计算依据,95204工作面目前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平均为3m3/min。该面发火期参照“950工作面三带研究项目”确定,发火期为6~9个月,该面煤尘爆炸性确定为:挥发份vdaf=45.91%。 2、风量计算: (1)采煤工作面按气象条件确定需要风量,其计算公式为: 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m3/min)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 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见表1); k采面长——采煤工作面倾斜长度调整系数(见表2); k温——采煤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见表3)。 q基本=60×v采×s采max×70%(m3/min) 式中:v采——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从防尘角度考虑,取v采=1m/s;s采——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时断面积,m2; s采max=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输送机、支架(支柱)、梁子等所占的面积(m2)

表1k采高——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 采高(m);4n(m3/min) 综采工作面风量计算: q采=4×76=304(m3/min) (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76人) (5)按采煤工作面风速进行验算: 15s采平均3、通风设施及管理: 根据该地区通风系统分析,控制影响该面的通风设施主要有:94107运煤下山调节墙、9煤回风上山绕道调节墙、95200皮带机道绕道调节墙、95200皮带机道绕道风门,以上通风设施对保证该面系统稳定极为重要,任何人都不得随意损坏或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以防风流短路,威胁工作面安全。 4、根据生产需要,该工作面安装期间采用下行通风模式,即材料道作为进风系统,皮带机道作为回风系统;为此需对现通风系统进行调整。方案如下: (1)分别在949运煤下山、9煤回风上山绕道、-1025夏桥系皮带石门中段砌筑调节墙,同时堵好95200皮带机道绕道调节孔形成挡风墙,为调整系统作好准备工作。 (2)分别摘除夏桥系皮带石门绕道及-1025夏桥系皮带石门中段风门,形成-1025运输大巷→-1025运输大巷绕道→-1025夏桥系皮带石门→95200材料道→95200工作面→95200皮带机道→95200皮带机道绕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