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转喻在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gels into devils;it is humility that makes men as angels.(骄傲可把天使变成魔鬼,谦虚可把人类变成天使。)Too much humility is pride.(过度谦虚便是骄傲。)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中的谦虚观又有自己特点:西方人的谦虚观念与宗教基督教有关,在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教义的影响下,强调人与人平等基础上的谦虚。上帝是谦虚的,上帝之子的谦逊会得到上帝的恩惠,只有上帝与人之间才存在等级,人应服从上帝的旨意。

同时,谦虚不是贬低个人的实际能力,不是卑贱自我。三、中国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中式谦虚”讲到中国文化中的谦虚,一定要区分“谦虚的品

质”与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的“谦虚礼仪”。前者普遍地被视为一种品质、美德,而后者只是一种交际方法、手段与交际习惯,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常常会使用一种难以定性的策略。说难以定性,是因为它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谦虚品质,也不能被定性为虚伪、不诚实或说谎。例如:一个人夸奖另外一个人厨艺好或是其他手艺好时,对方往往不会肯定自己的才能,相反,他会说“哪里,哪里,你做得比我好多啦!”等诸如此类的话否定自己。再如:主人请一群客人在自己家中吃饭,主人会尽心尽力准备一桌非常丰盛的菜肴,饭后送客之际,主人不免会说“今天的饭菜简单啦,也不知诸位吃好了没有”。再如:在从对方那里接受自己应得的东西时,接收者往往要推辞一番,而后再不好意思去接受。这样的现象在中国人际交往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笔者姑且称之为“交际过程中的‘中式谦虚’”。值得说明的是,交际双方都不应受到指责,因为这些不客观的因素对双方交际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交际一方是“编码者”,另一方是“解码者”。作为身处同一文

化中人,“解码者”能够准确地理解“编码者”传达的信

息。此处的“中式谦虚”只发挥着语言的寒暄功能,而非

诗学功能。四、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的碰撞西方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注重直截了当和自我展现。他们会有话直说,积极主动展现自我。而中国文化在交

际过程中注重螺旋式接近主题、

含蓄与低调。两种交际方式的差异往往会带来诸多交际不畅。随着中国人不断地走出国门,中西交流日益频繁。随着国人走出去的还有中国人的交际方式,这些方式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尴尬。不妨看看同样的问题西方人是怎样回答和处理的。

若一个人夸奖另外一个人厨艺好或是其他手艺好时,对方会非常高兴地说

“谢谢”,他认为这是对他的能力的肯定。再看一则故事:据西班牙《欧华报》报道,留学生

小张的房东是西班牙人,他有家店面要转让,打算花20欧元找人写中文广告登在报纸上。小张想着几行转让广

告也不难,就自告奋勇,当场给翻译出来。

房东很高兴地拿出20欧元。

小张心里高兴,这么容易就赚了20。不过嘴巴上还是谦虚了一下,中国人嘛,哪里会那么直接地接人家的钱,于是就谦让了一下:“小事,钱就不用啦。”没想到,房东居然真当小事把钱给收回去了。小张看到房东又把钱塞回皮夹,心里非常后悔。小张若直截了当

地接受这20元钱,双方都会高兴的。在房东看来,小张

是放弃了报酬;但在小张看来,房东不应该把钱收回去。

这则故事反映出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的碰撞。中西方因文化的不同而产生了各具特点的谦虚观和人际交往模式,我们不应该带着谁是谁非、谁对谁错

的眼光看待这种差异。本着文化多元论的精神,

增进相互理解。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认识到“入

乡随俗”

的重要性,他们身体力行,在对外交往中慢慢地改变着传统的交际方法,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做到了游

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012

年第·5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总第130期

M ay2012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与转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国内外语言学界对隐喻与转喻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对汉语惯用语中的隐喻和转喻的分析却很少

涉及,文章尝试性地探讨了隐喻和转喻在汉语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关键词]隐喻;转喻;惯用语[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5-0189-02

隐喻与转喻在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李贵垓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

汉语惯用语是与成语、谚语和歇后语等并列的熟语,是现代汉语中极其重要的一类语汇。它短小精悍、通

俗形象、

带有浓烈的口语色彩,是日常交际中一种常见又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现象。传统语言学观认为包括汉语惯用语在内的熟语的意义是不可分解的,是“死喻”,强调其意义的任意性,并认为熟语是独立于人类的概念

系统的。与之相反,近些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深

入,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熟语是可分解的,其本质是概念性,而且大多数熟语的意义是可推导的。与熟语意义推导最为密切的认知机制是隐喻、转喻和常识。惯用语中所体现的隐喻与转喻特点值得我们从认知角度进一步研究。

189··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6.

[2]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M].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3]苏向丽.汉语惯用语学习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

[4]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A].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一、隐喻与惯用语的形成

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对其研究最早

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

传统语言学界认为隐喻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是一种润色语言的修辞方式。然而,近些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学者们逐步认同隐喻是一种概念工具,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认知语言学以西方的体验主义为哲学基础。体验主义认

为我们的范畴、

概念、推理、心智乃至语言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通过我们身体的感知和体验形成的,特别是感觉运动系统形成的。隐喻本身就是以体验为基础的,它通过一个具体概念系统来使我们理解另一个较抽象的概念系统。

汉语惯用语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如以下惯用语:后遗症、红眼病、打预防针、香饽饽、穿小鞋、马拉松、踢皮球、擦边球、空头支票、翻旧账、跑龙套、走过场、独角戏、交白卷、撂挑子、打游击等等。它们从微观上看来源不尽相同,来自医学用语、体育用语、戏曲用语等。但是从本质上看都是源自于日常生活,与人们的体验密切相关。例如“穿小鞋”的生理体验结果是脚部疼痛、受到挤压、束缚,而且这种不舒服是在鞋子的遮挡之下的,是隐蔽的。后来人们发现生活中如被人暗中刁难、为难,感到憋屈又不好说出口等这些心理体验与穿上蹩脚的小鞋子的生理体验有一定的相似性。生理体验与心理体验在认知的过程中构成的相似性也就成为隐喻产生的基础,因此人们用“穿小鞋”这样的具体感念系统来隐喻地表达另一个较抽象的概念系统。“打预防针”的体验我们都有过,就是提前给人体注射疫苗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后来人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类似的经历,即提前给他人建议或警告以免他陷入可能遇到的困境。人们把这样的抽象意义用形象化的“打预防针”这一医学概念来表示。又如“打游击”原来是军事概念系统的词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人们所熟知。后来人们发现生活中一些现象,比如一个人经常换工作,没有固定工作地点和收入,某个单身汉没有固定的吃饭场所,经常在朋友、亲戚或小饭馆里凑合吃饭等现象与“打游击”有一定的相似性:没有固定地点,不规律,富于变化。于是“打游击”这一军事概念系统中有具体特定意义(specific meaning )的词汇被人们隐喻地表达日常生活概念系统中人们经常变化场所做某事这样的一般抽象意义(general meaning)。也就是说“打游击”脱离了原始语境(original scenario ),成为一个惯用语,作为一种语言单位其凝固化的规约意义储存在人们的

长期记忆中。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

通过一个概念系统来表达另一个概念系统的隐喻在惯用语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两个概念系统中,人的体验与认知活动都参与其中,日常的经验使我们在客观事物的概念与所表达的内容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解的桥梁,由此,我们能无意识地获得这种隐喻思维模式。

二、转喻与惯用语的形成

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柯夫认为转喻是在同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射,只涉及一个概念系统,是用一个突显物“代替”另一事物的概念现象。

我们在对惯用语形成的研究中发现,有些惯用语的形成不仅依赖于隐喻,还在更基础的层次上依赖于转

喻。例如,

“唱白脸”中“白脸”原指京剧中扮演反面人物的面部妆扮。在这个惯用语中“白脸”———这一京剧反面人物的突出特征被转喻地用来指反面角色本身。而“唱白脸”作为整体被隐喻地指在生活中扮演严厉、苛刻、不讨好的角色,与“唱红脸”相对应。因此我们设想

转喻在惯用语的形成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根据Radden &

Kovecses (1999)对转喻的分类,

我们对惯用语中的转喻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事件框架转喻(Event M etonymy )每个事件都是由许多准事件(sub-event )组成的,事件与准事件之间存在着事件转喻准事件或准事件转

喻事件的转喻关系。

一些惯用语是复杂历史事件或典故的浓缩。也就是说,

当惯用语形成的时候,只吸收了与之相关的最显著的部分来代替整个事件,即用准事件来转喻事件。例如“吃闭门羹”来自于《云仙杂记》:“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

之。”

整个事件由许多个准事件组成,而“吃闭门羹”是其中较突显的一个准事件。类似的转喻还有抱佛脚、敲竹杠、露马脚、吃干醋、拍马屁、戴高帽儿、吹牛皮等。

(二)范畴和特征之间的转喻(Category-and-Prop-erty Metonymy)

特征可以被转喻地看作物体的一部分,作为范畴的突显特征有时可以代表整个范畴本身。例如,惯用语“乌纱帽”是古代官员们所穿官服的一个突出特征,后来人们就转喻地用“乌纱帽”这个突出特征来表示官

位。

上文提到的“唱白脸”中的“白脸”用来指反面角色也体现了特征转喻范畴的关系。

汉语中还有许多关于动物的惯用语,在这些惯用语中,动物范畴常常用来转喻动物的突显特征,如“母老虎”喻指悍妇。当然,如果从宏观上看,用老虎这一动物概念系统来表达人类概念系统体现的是一种隐喻。但是从微观角度来讲,用老虎来指老虎所具有的凶狠等特征就体现了范畴转喻特征这样的转喻关系。类似的惯用语还有纸老虎、秋老虎、笑面虎、老黄牛、白眼狼等。

(三)范畴和成员之间的转喻(Category-and-M em-ber M etonymy)

范畴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类属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一类事物的任何具体例示都会使我们想起这一类事物。如“唱空城计”、“露马脚”、“拍马屁”、“抱佛脚”、“牛郎织女”、“井底蛙”等这些惯用语都源自某个具体的、特定的历史故事或传说,但表达了对一般情况的理解,也就是说我们用一个范畴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员来表示整个范畴,这些表达方式就形成了抽象的规约意义,成为惯用语。

(四)容器和内容之间的转喻(Container-and Con-tent M etonymy)

一般来说,容器往往比内容显著,如“掏腰包”中“腰包”来转喻腰包中的钱,“吃小灶”中“小灶”转喻小灶中饭菜,这些都是用容器来转喻内容。内容转喻容器的惯用语不多,如“挤牙膏”中“挤”的动作对象实际上是牙膏的外包装皮,在这里就是用“牙膏”这个内容来转喻装着牙膏的容器。

1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