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半腱肌腱再生的B超研究_华英汇

合集下载

Mitek可吸收钉固定自体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21例

Mitek可吸收钉固定自体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21例

Mitek可吸收钉固定自体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21例岳德波;王卫国;陈赢;郭淼;李子荣【期刊名称】《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年(卷),期】2008(23)10【摘要】目的介绍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股薄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并利用Mitek 可吸收钉固定的手术方法,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利用Mitek可吸收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21例。

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分别进行Lyshol m功能评分和SF-36自我评分,以及Lachman和KT-2000客观体征评价,部分患者行MRI检查。

结果21例全部获得随访,Lyshol m功能评分和SF-36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

2例Lachman征阳性,轴移试验均为阴性,KT-2000测试结果2例双侧差距超过5 mm。

结论自体四股腘绳肌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Mitek可吸收钉固定可提供良好的初始稳定,无排异反应,对MRI检查无影响。

【总页数】2页(P843-844)【关键词】腘绳肌肌腱;可吸收钉;前交叉韧带【作者】岳德波;王卫国;陈赢;郭淼;李子荣【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R686.5【相关文献】1.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4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J], 杨冬发;侯之启;彭昌贵;李日旺;陈景琨;吴小杭;罗鹰;陈祝江2.关节镜下Edobutton联合Intrafix与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对比 [J], 金鑫;夏长所;肖程程;张才龙3.关节镜下Rigidfix系统及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岳建明;王庆锋;温鹏4.关节镜下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22例 [J], 陆小平5.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和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 [J], 朱明生;杨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膝关节运动损伤交叉韧带重建与生物材料的选择

膝关节运动损伤交叉韧带重建与生物材料的选择

膝关节运动损伤交叉韧带重建与生物材料的选择王晓琨(长安大学体育部,陕西西安710064)〔关键词〕运动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人工韧带;生物材料〔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2-0439-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2.109第一作者:王晓琨(1973-),男,讲师,主要从事运动康复研究。

膝关节是持重且结构复杂的大关节,两端杠杆长,周围骨肉少。

据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对各种运动项目运动创伤2725例病例分析,膝损伤占25.82%,占各部运动损伤之首。

膝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伤病,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及运动成绩,因此,为更好地制定预防和康复计划,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对其生理解剖特点及康复进行研究。

1膝关节的生理解剖特点膝关节本身骨性结构的特点决定其自身稳定性较差,其关节稳定主要依靠软组织结构加以支持,包括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关节囊、半月板等组成的静力稳定结构和肌肉系统组成的动力稳定结构。

在暴力情况下,维持稳定功能的结构,如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很容易损伤。

膝关节包含胫股关节面、髌股关节面两个关节接触面。

在行走时,胫股关节的最大轴向作用力为2.3 7.1倍体重,髌股关节的受力在正常步态下为0.2 1.8倍体重,但若是在跑步或跳跃时可增大至约11倍体重。

较大的应力负荷,容易产生关节软骨的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股骨髁和胫骨髁结构的挫伤。

膝关节的主要运动为屈曲和伸直,在屈伸的过程中,合并有一定的内外旋转、内外翻以及前后侧与内外侧的位移。

同时,股骨髁会伴随滚动和滑动,股骨的旋转轴会随着屈曲角度而改变,但一般认为股骨内外上髁轴线为关节伸屈的旋转轴。

当膝关节屈曲时,胫骨相对于股骨产生部分内旋;相反,当膝关节伸直时,胫骨则相对于股骨产生外旋动作。

屈伸过程如果合并过度的扭转动作,就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包括韧带、半月板甚至关节软骨的撕裂。

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
4. Biomechanics of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surgical reconstruction. Strategies Trauma Limb Reconstr. 2007.
5. A Progressive 5-Week Exercise Therapy Program Leads t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Knee Function Early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JOSPT .2010.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康复治疗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移植物的种类
髌腱
• Donor-site morbidity • 髌腱疼痛 • 愈合相对较快 6-8w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康复治疗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移植物的种类
腘绳肌肌腱
• 半腱肌、股薄肌肌腱 • 术后2周内最脆弱 • 术后4周内肌腱-骨衔接处应力大 • 12周肌腱与骨才能愈合 • 术后12周开始腘绳肌抗组训练
平衡训练 本体感觉训练 Perturbation training
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Presurgical Rehabilitation
结果
平均5周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ACL损伤后膝 关节的功能
• 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 • single-leg hop test • self-assessment questionaires
• 冰敷、TENS、NSAID • NMES

自体半腱肌混编LARS人工韧带优化点与等长点重建在治疗中老年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比较

自体半腱肌混编LARS人工韧带优化点与等长点重建在治疗中老年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比较

自体半腱肌混编LARS人工韧带优化点与等长点重建在治疗中老年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比较徐畅;马殿栋;唐子滨【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23(43)6【摘要】目的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混编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比较在优化点与等长点两种手术模式下重建ACL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确诊治疗的176例中老年ACL断裂病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优化组(85例)和等长组(91例),等长组采用原位解剖中心点重建,优化组采用优化点功能重建,比较两组在术前及术后24个月时Lysholm、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Tegner评分及术后开始日常活动时间及运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前各项评分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Lysholm、IKDC、Tegner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但优化组与等长组上述指标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优化组术后开始日常活动和运动时间均显著早于等长组(P<0.05)。

优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等长组(P<0.05)。

结论采用自体半腱肌混编LARS人工韧带在优化点和等长点重建模型中与术前比较,术后均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两组中期随访效果相似,但优化组能够使患者更早期重返运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有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具有较好的中期临床疗效。

【总页数】4页(P1347-1350)【作者】徐畅;马殿栋;唐子滨【作者单位】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5【相关文献】1.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 分析2.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3.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对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早期疗效比较RS人工韧带与自体半腱肌腱联合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5.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与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看待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康复治疗论文

看待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康复治疗论文

如何看待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术后康复治疗[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图分类号] r6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346-01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骨科微创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重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但是随着交叉韧带重建技术的不断普及,由此带来一个全新的课题: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康复的问题。

1 acl重建术后康复的观点康复方法繁多,报道不一,尚无大家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康复训练方法。

目前有保守与激进两种观点。

保守的观点大部分来自骨科医生;激进的观点大部分来自康复医生。

而争论的焦点是:康复训练的时机与训练方法。

两种观点的碰撞[1] [2]1.1 保守方: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石膏托外固定≥6-8周,患者可以即刻开始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和踝泵运动,术后3-4天后可以非负重情况下下床,但关节的主被动运动严格限制,直到重建组织和骨隧道建立有效连接后方可酌情进行主被动活动,这个时间最短也要到6-8周,完全负重要到4-6个月后。

1.2 激进方:术后只用支架保护,即刻开始等长收缩和踝泵运动,术后第一天下床,开始负重,术后第四天关节主被动活动达到0-60°,1-2周被动活动达到90°,4周达到120°,5周-3个月为强化训练期,4-6个月全面恢复日常运动,7月-1年恢复剧烈运动。

由此可以看出它们共同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如何解决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的韧带和肌体良好的长入与尽早恢复关节功能及运动能力”这个矛盾。

2 acl重建术后的康复评估对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来说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是:交叉韧带的解剖关系及生物力学性能;了解acl重建手术术式的选择;acl重建后移植物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2.1 结构决定功能。

acl超微结构较复杂,其基本构成单位是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成束状排列,走行方向一致,但相邻纤维走行不同,呈相互交错排列。

如何能够快速切取腘绳肌腱?

如何能够快速切取腘绳肌腱?


股薄肌和半腱肌(左侧)与内侧副韧带(右侧)关 系,左侧上方为股薄肌,下方为半腱肌。

用直角钳从里面直视下将股薄肌和半腱肌分别从组 织瓣上分开。

图的中央为缝匠肌腱膜,右侧为已经分离的股薄肌 和半腱肌。

将拉钩插入缝匠肌腱膜的深面拉开,可以更加清楚 围的系带剪断。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 米琨

腘绳肌肌腱是韧带重建手术的最常用移植材料,一 般仅能切取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如何能够快速切 取半腱肌和股薄肌应该是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医 生的基本功!

常规的切取由浅入深分离,找到半腱肌和股薄肌肌 腱,然后用取腱器取出。其实这些操作也不困难, 但对于初学者并不是很容易。

手术切口取胫骨结节内侧2.5cm纵形切口。

切开皮肤后用镊子提起两侧,只要能够提起都是疏 松组织,都能切开。

下方的致密组织即为鹅足,用刀柄推拨干净。

鹅足的表面及上方是缝匠肌的腱膜,沿边缘“7” 字形切开。

鹅足上缘边缘还是比较清晰的,不熟练者适当往上 切开更为安全。

提起拐角处,切开分离,下方会发现空隙即为鹅足 滑囊,将切开的致密组织瓣牵开,即可见到股薄肌 和半腱肌(图中左侧),对应面(图中右侧)为内 侧副韧带。

如果麻醉较好、分离充分,股薄肌和半腱肌很容易 牵至切口的外面。如果麻醉不够彻底,术者越牵拉, 肌腱会越回缩。

分离清楚后将股薄肌和半腱肌分别套入取腱器,边 推边抽将肌腱取出;如果麻醉不好,肌腱对抗性回 缩时,不要急于抽腱,套入取腱器后将肌腱拉紧 1~2分钟,很快肌腱就没有回缩力,这时再边推边 抽,很容易取出肌腱。

只有能够快速找到才可能快速切取!缝匠肌、股薄 肌及半腱肌共同构成了鹅足,鹅足下方有滑囊,我 们利用此特殊的解剖结构,不是外面往里面寻找, 而是从里面往外面寻找分离肌腱,不但成功率高, 而且切取快,一般3~5分钟就能够完成。

关节镜下RIGIDfix和Intrafix系统4股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RIGIDfix和Intrafix系统4股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RIGIDfix和Intrafix系统4股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董长军;高圣龙;亓洪德【摘要】通过对3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4股腘绳肌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并处理并发症,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2(018)005【总页数】1页(P63)【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绳肌肌腱;关节镜【作者】董长军;高圣龙;亓洪德【作者单位】271100,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骨一科;271100,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骨一科;271100,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骨一科【正文语种】中文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iate ligament,ACL)是维持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其损伤或断裂会导致关节不稳及继发损伤。

在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中,前交叉韧带损伤占较大比例。

近年来,采用腘绳肌腱重建ACL取得明显疗效,并逐渐成为流行趋势。

我科自2008年7月~2010年9月,在关节镜下微创固定自体4股腘绳肌肌腱,包括2股半腱肌肌腱及2股股薄肌肌腱重建ACL损伤32例,运用强生公司的RIGIDfix和Intrafix系统完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32例ACL损伤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18~45岁,平均32.6岁。

受伤时间段1.5个月~2年,平均15个月。

均为单侧损伤。

MRI检查确诊ACL损伤为19例[1],可疑病例为5例。

术前评估: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前抽屉试验II度18例,III度14例;轴移7例阴性,25例阳性。

术前Lysholm评分为34~68分,平均(51.3±3.2)分。

1.2 手术方法①骨隧道应当与肌腱的的直径保持一致。

这样两者间隙小,便于牢固固定,不会发生移植物的松动和脱落。

有利于肌腱与骨床的生长整合。

不会发生移植物的松动和脱落。

膝关节翻修手术记录模板

膝关节翻修手术记录模板

膝关节翻修手术记录模板姓名:年龄:岁性别:病房:住院号:术前诊断:术后诊断:左膝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手术日期:手术名称:左膝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六股腘绳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手术开始时间:终止时间:术者:助手:洗手护士:麻醉种类和药量:联合麻醉麻醉师:送病理(化验)标本:无手术步骤和经过:麻醉成功后,病人仰卧位,消毒铺巾,气性止血带压力600mmHg手术入路:一、镜下所见及关节面评1、髌上囊滑膜正常髌骨关节面软骨正常股骨滑车软骨正常内侧滑膜皱襞正常2、内侧半月板正常内侧股骨髁软骨退变内侧胫骨平台软骨退变3、外侧半月板退变外侧股骨髁软骨正常外侧胫骨平台软骨正常4、后交叉韧带断裂前交叉韧带断裂二、镜下手术:镜下见右膝前后半交叉韧带断裂。

止血带下,屈膝90°,分别于左膝右膝胫前内侧做4.0cm斜切口,找出半腱肌腱,切取30cm,右膝股薄肌腱22cm.半腱肌腱切断16cm、14cm,股薄肌腱16cm。

两端用2号不吸收线编织16cm长的肌腱,对折后共六股,长8.0cm。

股骨端直径8mm,胫骨端9.0mm,用80N力预牵张,在距股骨端2.2cm处缝一标志线。

通过前外侧入路进股骨定位器做内口直径8mm,长约2.2cm,外口直径4.5mm的股骨隧道。

后内侧路监视下用后交叉定位器做直径9.0mm胫骨隧道,将移植肌腱由胫骨隧道拉入股骨髓道至标志线处,肌腱按计划进入股骨隧道2.0cm,于股骨隧道外口放置缝线钢板并打结固定。

胫骨隧道外口通过2号不吸收线编织线钛质纽扣固定。

用2号不吸收线编织14cm长的肌腱,对折四股,长约7.0cm。

股骨端直径7.0mm,胫骨端7.0mm,用80N力预牵张,用前交叉定位器做直径7.0mm胫骨隧道,通过此隧道做内口直径7.0mm,长约3.0cm,外口直径4.5mm,长约2.4cm股骨隧道,将移植肌腱连带长3.4cm微型钢板。

将钢板由胫骨隧道拉入股骨外侧皮质,肌腱按计划进入股骨隧道隧道2.0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