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棉盲蝽

合集下载

棉田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棉田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农业与技术
第3 3卷
第6 期
2 0 1 3 年 6月
棉 田盲蝽象的发 生与 防治
周 菊华
( 新疆 阿克 苏第一师五团农技推 广站 ,新疆 阿克 苏 8 4 3 0 0 0 ) 摘 要 :近些年来 ,棉田盲蝽象的危害越 来越严 重,严 重威胁 了棉花生产安全。本文主要介 绍 了 棉 田盲蝽 象的种 类与发 育特点 、棉 田
发 生特 点以及其危 害症状 ,并提 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 关键词 :棉 田;盲蝽 象;发生与防治 ;农业 防治
中图分类号:¥ 4 3 5 . 6 2 2
文献标识码 :A
者种植在果 园和树林 中的棉 田危害较重 ,这与通风透光条件差 前言 伴随着农业种植 技术 的提升 , 农业结构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 。 有关 ,也 与其他植物可能为盲蝽象宿 主有关 。 抗 虫棉 的大面积 推广对于农业增产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推 3盲蝽象危害症状 动作用 ,从 根本上减少了农 药的使用次数和用药量 。在这种背 盲蝽象可 以在不同生长时期危害棉花 ,遭受其危害的棉花 景之下 , 棉 田昆虫种群发生 了巨大变化 , 其结构又有了新 特点 。 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于子 叶期顶芽受损而形成无头棉 ;真叶期 盲蝽象 已经逐步取代其他 害虫成为棉 田最主要 的害虫 ,其发生 顶芽受损形成 多头 面 ,即 “ 破头疯” ;幼叶出现小黑点并扩展
代分别在 8 月初和 9 月初达到发生最高期;随着棉花的枯萎, 3 代和4 代离开棉 田。
在棉花现蕾的 6 月中下旬 ,正处 于盲蝽象 的爆发期 ,因此 必须做好化学药剂 的防治工作 。 此时应对棉 田进行细致的观察 , 统计新被 害植 株率或百株带虫 率。当前者达 到 3 %,或者后者 1 . 4三点 盲 蝽 象 头或 以上的成虫 与若 虫时 ,使用 4 . 5 % 高效 氯氰菊 三点盲蝽象 1 a 内的发生代数较少 ,3 代其 越冬 卵孵化 于 5 达到 1~2 月初 。第 l 代 于 6月末 7月初 进入棉 田,而第 2 、3 代分 别于 酯乳油 ( 1 0 0 0 倍液 ) 配合 1 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 1 0 0 0 倍液 ) , 7月 中旬 、8月 中下旬 出现 ,危 害棉花 的叶片、花蕾 、棉铃和 每 隔 6 d左右进 行 1 次喷施 ,共 需进行 3~4次 。也 可使用 毒 顶尖等 ;在 1 O月初迁到越冬植物上。 死蜱乳油 、蚜虱灵等农药 。喷药时间应该选择在上午 9 :0 0之 2棉 田盲蝽象发生特点 前 和下午 1 7 : 0 0 之后 。 2 . 1 与棉 花品种有关 相对 于晚熟 品种 ,早熟 品种遭受盲蝽象的危害要 轻 ,因为 参考 文献 【 1 】 崔朝武 ,程金 艳 ,崔丽 ,刘艳 . 棉 田盲蝽象 的发生 与防治 【 J 】 . 现代 晚熟品种同时期的幼嫩部位较 多 ,容易遭受其危害 。 农村科技 , 2 0 1 1( 1 9 ) : 2 7 — 2 8 . 2 . 2与种植管 理行 为有关 2 ] 徐如 民,郭军 ,刘红岩 . 棉 盲蝽种群发生活动规律及防治新技术 [ J ] _ 相对 于早播棉 田,晚播棉 田由于营养生长转 向生殖生长的 【 河南农业,2 0 0 9( 9): 1 5 . 时 间较晚 ,其植株幼嫩部位较多 ,更易受害 ;相对低 于早 打顶 3 】 陈书乔 , 陈哲 , 周芳. 棉盲蝽的发生及 综合 防治技 术 【 J ] . 北京农 业, 的棉花 ,晚打顶 的棉花具有更强 的营养生长 ,所 以盲蝽象 发生 【 2 0 0 4( 7): 3 9 . 严重 。 【 4 ] 常金梅 ,牛 国柱 . 华北地 区棉 田盲蝽象 的发 生与 防治 [ J 】 _ 河北农 业 2 . 3 与农药的选择有关

要抓住防治棉盲蝽灾害期.doc

要抓住防治棉盲蝽灾害期.doc

要抓住防治棉盲蝽灾害期根据大家对棉盲蝽习性的调查观察和广大棉农防治棉盲蝽的实践,最后认为,防治棉盲蝽的关键时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主要防治对象应是刚飞入棉田、尚未产卵的第一代棉盲蝽成虫。

由于此时棉田中的虫量较少,尚未产卵,能起到杀一灭百的作用;而且棉盲蝽刚飞入棉田,立足未稳,既要寻偶交尾,又要尽快进食,而且距地头地边处较多,此时立即防治可打它个措手不及。

所以这是防治棉盲蝽的最佳时期,也是防治成效最好的时期。

一、对棉盲蝽的习性认识要全面1.迁飞和定居。

实际上,棉盲蝽成虫并不是在不断地迁飞中进行取食和产卵的。

当雌虫完成交尾后,一般“定居”在几株棉花上,贪婪地、频率极高地取食邻近的棉株,然后才开始产卵。

基本上是先“安家落户”,再“生儿育女”。

这就给防治提供了有利契机,即不用费太大气力而能将其一网打尽。

2.隐蔽和暴露。

棉盲蝽个体小,移动快,隐蔽性强,但棉株独特的、典型的受害症状比较明显:一是嫩叶、嫩尖在受害数小时后就出现黑点、黑斑;二是受害嫩蕾变黑、干枯,而后脱落。

只要及时查看,其隐蔽再好也会暴露。

3.藏匿与活动。

一般情况下,棉盲蝽白天是藏匿的。

但在寻偶交尾时期却异常活跃,躁动不安,尤其是初羽化的成虫。

笔者曾多次见到数只棉盲蝽成虫在棉株间互相追逐,全不顾中午烈日当头。

这就增加了害虫接触农药和天敌的机会,利于提高防效。

4.棉花和其它寄主。

棉盲蝽对棉花的偏爱不是绝对的,和棉花的生育期有关。

据笔者观察,棉盲蝽成虫对未现蕾的棉苗没有太大兴趣,一是棉株小,棉盲蝽难以栖身;二是供棉盲蝽取食的嫩尖太少。

吸引成虫迁入的主要是现蕾后的棉株。

这就给抓住防治适期提供了便利。

由于棉盲蝽的越冬寄主和环境极其复杂和广泛,所以第一代若虫的孵化时间和成虫的羽化时间差异很大,一般麦田较早,苜蓿地次之,而枣树则较晚;杂草则依出芽和生长发育的早晚而不同。

这与棉盲蝽若虫孵化后立即在寄主上取食正相吻合,小麦返青早,苜蓿次之,而枣树出芽晚。

笔者观察到的第一代棉盲蝽成虫最早是5月10日,而此时它并不迁飞到出土不久的棉苗,而主要在麦田活动。

棉田发生的盲蝽有几种?如何区别?

棉田发生的盲蝽有几种?如何区别?

棉田发生的盲蝽有几种?如何区别?棉田发生的盲蝽有几种?如何区别?棉盲蝽是危害棉花盲蝽的总称。

在黄河流域棉区常见的盲蝽有三点盲蝽、绿盲蝽、黑纹盲蝽、苜蓿盲蝽。

棉盲蝽除危害棉花外,还可危害豆类、豆科牧草、麻、蔬菜、果树、玉米及多种树木和杂草。

棉花嫩叶被害后,随着叶片长大而形成破叶。

受害的顶芽和边心常变黑枯死。

蕾、花、铃受害显出黑褐色斑点,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1)三点盲蝽的形态特征:①成虫。

体长7.0毫米,体色暗黄色带黑褐色斑纹,被覆黄毛。

前胸背板后缘有1黑色横纹,前缘有两个黑斑。

中胸小盾板与前翅的2个楔区淡黄色,形成3个斑点。

触角黄褐色,约与体长相等,第二节顶端黑色。

足赭黄色,胫节刺着生处无黑色斑点。

②卵。

长约l.2毫米,淡黄色,口袋形。

卵盖上的一端有白色丝状附属物,卵盖中央有两块小突起。

③若虫。

体黄绿色,密被黑色细毛。

翅芽末端黑色,达腹部第四节。

触角第二、三、四节基部淡黄色;余为红色。

足淡青色,有红色斑点,胫节刺着生处无黑色斑点。

(2)绿盲蝽的形态特征:①成虫。

体长约5毫米,绿色,具细毛。

前胸背板深绿色,有细点刻。

前翅革质部分绿色,膜质部分暗灰色。

腿节膨大,胫节有刺,跗节的端节最长。

②卵。

长约1毫米,端部钝圆,中部弯曲,颈部较细。

卵盖黄白色,中央凹陷,前后端隆起,无附属物。

③若虫。

初孵短而粗,取食后呈绿色或黄绿色。

5龄若虫体色为鲜绿色,被有黑色细毛。

复眼红色,5龄时变为灰绿色。

触角淡黄色。

足淡绿色,跗节末端与爪黑褐色,翅芽末端黑色。

腺囊口为一黑色横纹;(3)黑纹盲蝽的形态特征:①成虫。

体长7毫米,褐色,圆点,体背中央灰黑色。

前胸背板中央有2个黑色②卵;白色,卵盖狭而平,有杆形附着物。

③若虫。

深绿色,有黑色刺毛,头褐色,腹部中央色浅;(4)—苜蓿盲蝽的形态特征:①成虫。

体形较大,长7.5毫米,黄褐色。

前胸背板后缘有两个黑色圆点,中胸小盾片中央有一个“M”形纹,灰黑色。

前翅膜质部分半透明,黑褐色。

②卵。

转基因抗虫棉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及种群数量动态调查

转基因抗虫棉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及种群数量动态调查

t a dp p lt n q a tyd n miso r so eta s e i n e t eitn o o n 2 0 —2 0 . T e )n o ua o u n t y a c fmi d n t r g nc isc —rss tc a n i 0 5 , i i i h n a 0 8 h
山东 农 业 科 学
2 1 , :2— 3 0 0 5 9 9
S a dn g cl rl c n e h n ogA r ut a i c s i u Se
转基 因抗虫棉棉盲蝽的发生规律
及 种 群 数量 动 态 调查
范广华 , 李冬 刚, 李子双
(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 德州 2 3 1 ) 5 0 5
月上旬至 7月下旬 。 关键词 : 棉盲蝽 ; 转基 因抗虫棉 ;发生规律 ;种群数 量动态 中图分 类号 :4 56 2 9 ¥3 . 2 . 文献标识 号 : B 文章编号 :0 1 4 4 (oo o - 0 2 0 10 - 9 2 2 l ) 5 09 - 2
Su yo c re c g lr ya dP p lt nQu ni n mi td n Ocu rn eReuai n o uai a t yDy a c t o t s
o ii s o a s e i n e t— r ss a tCo t n f M rd n Tr n g n c I s c e it n to
FAN a g—h a,LIDo g—g ng,LIZ Gu n u n a i—s u n h ag
( e o cdm D z uA ae yo h f倒 c
sv l , d ter c u/n ep a【 a o J l oS pe e 9; te p lt n r te, n er c iey a i o c re c e lw sf m uy9 t e tmb r1 oh rp ua o sweel t a d t i o — n h ' r o i il h c r n ep a a rm ef s nd y f u e t els n d y f uy ur c e k w sf e o t rtt a so n t at e a so l. h i e J oh t J Ke r s C t nmi d ;T a se t sc —rs tn otn Oc urn erg lr ;P p lt n q a — y wo d ot f s rn g nci e t ei a tc t ; c re c u ai o i n s o e y t o ua o u n i

棉花棉盲蝽所带来的危害.doc

棉花棉盲蝽所带来的危害.doc

棉花棉盲蝽所带来的危害棉花棉盲蝽所带来的危害方式一是用刺吸式口器刺入棉株幼嫩器官,吸取嫩肉组织的汁液,二是向棉株幼嫩器官注入唾液,使细胞坏死或畸形生长。

在棉花子叶期,生长点受害后,受害嫩尖干枯,不再滋生新芽,俗称“公棉花”;在幼苗期有3~5片真叶时危害,顶芽也会被刺伤枯死,但叶腋间还可发出新芽,再生二次果枝,形成多头棉,有的地方称“破头疯”;幼叶受害,叶面先出现黑色小斑点,然后斑点处变为不规则形的孔洞,俗称“破叶疯”;果枝顶端被害,叶腋间会滋生营养枝,形成扫帚苗;幼蕾受害,一种是经2~3天干枯,一种是苞叶张开,然后幼蕾脱落,还有一种是大蕾受害呈现黑斑,花不能正常开放;幼铃受害,表皮呈现黑褐色水渍状斑,重的棉铃僵化脱落,或布满黑点,品质降低。

棉花棉盲蝽发生规律绿盲蝽一年发生4?5代,以第2、3代危害较重。

发生历期长,若虫12?30天,成虫37?56天,且世代重叠严重。

棉盲蝽以卵在越冬苜蓿、野生蒿类、果树以及棉花的枯枝和田间杂草中越冬。

翌年4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成虫于4月中旬--5月上旬出现,主要在寄主上生活。

6月上旬--中旬第2代成虫盛发时迁入棉田,多在棉株嫩头上危害,6月下旬?7月下旬是对棉田危害最严重时期,造成破叶和花蕾脱落。

8月下旬第4代成虫羽化,迁出棉田,又回到越冬寄主上生活,直至10月上旬进入产卵越冬时期。

棉盲蝽对生态环境是很敏感的。

棉盲蝽喜欢25℃~30℃温度和80%~90%的相对湿度,多湿寡照天气非常有利于棉盲蝽发生。

棉田穿插种植也有利于棉盲蝽的寄生与转移危害。

棉花棉盲蝽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一是要清除棉田四周的杂草;二是要应用调控手段,塑造通风透光的棉花株形;三是要减施氮素肥料,增施磷钾肥。

2、可结合防治蚜虫兼治棉盲蝽。

3、在施用技术上,防治时间要提早,一般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一次喷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陆续施药3~4次。

药剂防治方法:4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加4.5%高效氯氰菊酯等喷雾。

苏北沿海棉田盲蝽危害加重原因分析及对策

苏北沿海棉田盲蝽危害加重原因分析及对策

苏北沿海棉田盲蝽危害加重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通过几年的系统监测和田间调查,分析棉盲蝽在苏北沿海棉田危害加重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棉田盲蝽;重发原因;治理对策;苏北沿海2000年以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迅速推广,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发生程度急剧下降,而刺吸式害虫棉盲蝽已上升为棉田内主要害虫,影响棉花的产量与品质,应加以研究与防治。

1棉盲蝽重发原因分析1.1转基因抗虫棉迅速取代常规棉,导致棉田内害虫种群发生明显变化本世纪初以前,沿海棉区以泗棉3号、苏棉9号常规棉为主导品种,棉铃虫、棉盲蝽均为棉田内主要害虫,尤其棉铃虫的发生更为猖獗,几乎连年重发。

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坚持以化学防治为主,协调运用农业、物理等综合措施,特别对棉铃虫主害代采取全程药控的手段。

棉田一般从6月下旬就开始用药,特别在3代、4代棉铃虫发生期间,间隔3~5d就用药防治1遍,扫荡式治虫,不留死角,防治药剂大多数以对棉盲蝽均有较高的兼杀效果的有机磷及其复配剂为主,棉盲蝽在棉田内几乎无处藏身。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对鳞翅目害虫的抗虫性较为明显,棉田内棉铃虫发生程度大幅度回落,化学农药施药次数和用药量明显减少。

据调查统计,2003~2006年棉田内有机磷农药平均用量为18.52L/hm2,相当于1994~1997年平均用量的60.3%;复配剂平均用量为5 304mL/hm2,相当于棉铃虫重发年份1994~1997年平均用量的54.5%,说明用来防治棉盲蝽的有机磷及其复配剂类化学农药的减少使用,削弱了对棉盲蝽的控制作用。

1.2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对棉盲蝽发生较为有利转基因抗虫棉虽然对棉铃虫、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一定抗虫性,但对刺吸式害虫不但没有抗虫性,反而利于其发生。

抗虫棉前期生长势强,植株发棵早,易诱集棉盲蝽提前迁入棉田为害;中后期植株高大,害虫隐蔽性强,不易防治;后期抗虫棉田施药结束期较常规棉田早,造成了棉盲蝽越冬残留基数高。

阜宁县棉盲蝽的发生及防治

阜宁县棉盲蝽的发生及防治

阜宁县棉盲蝽的发生及防治摘要详细阐述了棉盲蝽在阜宁县世代发生概况,概述了其生活规律及危害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棉盲蝽;发生概况;危害特点;发生原因;防治措施;江苏阜宁为害棉花的棉盲蝽在阜宁县主要有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均属半翅目,盲蝽科。

由于受气候条件、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棉花品种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棉盲蝽在阜宁县的发生、为害有上升趋势。

为了控制其为害,2001年起从研究棉盲蝽发生规律入手,主要调查阜宁县棉盲蝽发生和危害特性,以及研究更加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棉盲蝽在阜宁县世代发生概况棉盲蝽在阜宁县主要发生4~5代,在棉花上主害代为第2、第3、第4代,均以卵越冬,其中绿盲蝽卵的发育起点为3℃,有效积温为188℃,中黑盲蝽卵的发育起点为5.4℃,有效积温为217℃,前者低于后者,故绿盲蝽越冬卵的发育较早,以后各代的发生日期亦比中黑盲蝽早5~10d,3~5世代有明显重叠现象。

阜宁是绿盲蝽和中黑盲蝽混合发生地区,2001~2007年发生量为中等发生,地区间、田块间差异较大,凡棉区采取套种栽培模式的棉盲蝽为害偏重,同时棉区周围蔬菜栽培面积大的地区也呈偏重发生,2005年、2006年为本地棉盲蝽为害偏重年份。

2002年本地主要以中黑盲蝽为害为主,绿盲蝽零星查见,2003年起绿盲蝽发生量开始上升,形成绿盲蝽和中黑盲蝽混生为害。

与2001年以前相比,本地棉盲蝽发生期近几年有偏早发生趋势。

第1代:4月底至5月初在棉田周围杂草及前茬为棉花的蚕豆等寄主上以及早栽棉田上调查,2001年、2002年几乎未查见,自2003年起,绿盲蝽、中黑盲蝽1代残虫普查结果,以2005年基数最高,绿盲蝽残虫达6 090.00头/hm2,中黑盲蝽残虫达32 887.50头/hm2。

浅析棉盲蝽的发生及防治

浅析棉盲蝽的发生及防治

翅 透 明 ,翅 脉 色 暗 。体 侧 有乳 头 状 突起 。腹 管 亦 为 缢 管 形 , 前 后 斑 愈 合 。 尾 片 近 圆 锥 形 , 上 有 长 毛 3对 。 其 它 特 征 与 无 翅 蚜 相
似。
间郁 闭 度 ,降 低 湿 度 。
3 2 3 保 护 天 敌 。 蚜 虫 的 天 敌 种 类 多 。 保 . . 护 瓢 虫 等 天 敌 ,应 选 择 对 天 敌 毒 性 低 的 农 药 如 抗 蚜 威 等 ;根 据 蚜 虫 和 天 敌 田间 发 生 期 的 差 异 ,调 整 施 药 时 间 ,避 开 在 天 敌 大 量 发 生 时 施 药 ; 还 可 饲 养 或 从 其 他 作 物 上 捕 捉 瓢 虫 ,放 到 有 大 量 蚜 虫 的 植 株 上 ,控 制 蚜 害 324 .. 药 剂 防治 。20 0 0年 6月 2 l 学 0 E化 防 治 结 果 表 明 , 用 5 % 抗 蚜 威 可 湿 性 粉 剂 0
维普资讯
浅 析 棉 盲 蝽 的 度 生及 防 治
申洪 利 陆 建 高 天 津 3 10 ) 0 6 0 ( 津市静 海县植保 植检站 天
l 概 况
日趋 加 重 ,虫 量 逐 年 增 加 ,给 2 0 0 1年 棉 盲 蝽 大 发 生 ,提 供 了 充 足 的 “ 源 ” 。 虫 3 2 气 象 条 件 有 利 。 棉 盲 蝽 是 喜 湿 性 昆 .
7 % 一8 % 为 棉 盲 蝽 为 害 所 致 。 0 0
2 为 害 症 状 以 成 虫 、若 虫 刺 吸 嫩 头 顶 芽 及 幼 嫩 花
蕾 、果 实 , 吸 取 组 织 内 汁 液 , 顶 芽 被 刺 展 开 后 为 破 叶 ,称 “ 头 疯 ” ;嫩 叶 受 害 , 破 初 呈黑 褐 色 坏 死 的斑 点 ,棉 叶 伸 展 后 出现 许 多 裂 缝 , 叶 片 破 烂 ,俗 称 “ 叶 疯 ” ; 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