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归纳

一、数的整除(一)

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B≠0)所得的商A/B是整数,那么叫做A被B整除. 0能被所有非零的整数整除.

①抹去个位数②减去原个位数的2倍③其差能被7整除。

如1001100-2=98(能被7整除)

又如7007700-14=686,68-12=56(能被7整除)

能被11整除的数的特征:

①抹去个位数②减去原个位数③其差能被11整除

如1001100-1=99(能11整除)

又如102851028-5=1023102-3=99(能11整除)

二、倍数.约数

1 两个整数A和B(B≠0),如果B能整除A(记作B|A),那么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例如3|15,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2 因为0除以非0的任何数都得0,所以0被非0整数整除。0是任何非0整数的倍数,非0整数都是0的约数。如0是7的倍数,7是0的约数。

3 整数A(A≠0)的倍数有无数多个,并且以互为相反数成对出现,0,±A,±2A,……都是A的倍数,例如5的倍数有±5,±10,……。

4 整数A(A≠0)的约数是有限个的,并且也是以互为相反数成对出现的,其中必包括±1和±A。例如6的约数是±1,±2,±3,±6。

5 通常我们在正整数集合里研究公倍数和公约数,几正整数有最小的公倍数和最犬的公约数。

6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正整数叫做互质数(例如15与28互质)。

7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数+余数若用字母表示可记作:

A=BQ+R,当A,B,Q,R都是整数且B≠0时,A-R能被B整除

例如23=3×7+2则23-2能被3整除。

三、质数.合数

1正整数的一种分类:

质数的定义:如果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那么这个正整数叫做质数(质数也称素数)。

合数的定义:一个正整数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的正整数整除,这样的正整数叫做合数。

2根椐质数定义可知

①质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正约数,

②质数中只有一个偶数2

如果两个质数的和或差是奇数那么其中必有一个是2,

如果两个质数的积是偶数那么其中也必有一个是2,

3任何合数都可以分解为几个质数的积。能写成几个质数的积的正整数就是合数。

四、零的特性

一,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介于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唯一中性数。零是自然数,是整数,是偶数。

1,零是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基准数。

例如:海拔0米的地方表示它与基准的海平面一样高

收支衡可记作结存0元。

2,零是判定正、负数的界限。

若a >0则a是正数,反过来也成立,若a是正数,则a>0

记作a>0 ?a是正数读作a>0等价于a是正数

b<0 ? b 是负数

c≥0 ?c是非负数(即c不是负数,而是正数或0)

d≤0 ?d是非正数(即d不是正数,而是负数或0)

e≠0 ?e不是0(即e不是0,而是负数或正数)

3,在一切非负数中有一个最小值是0。

例如绝对值、平方数都是非负数,它们的最小值都是0。

记作:|a|≥0,当a=0时,|a|的值最小,是0,

a2≥0,a2有最小值0(当a=0时)。

4,在一切非正数中有一个最大值是0。

例如-|X|≤0,当X=0时,-|X|值最大,是0,(∵X≠0时都是负数),

-(X-2)2≤0,当X=2时,-(X-2)2的值最大,是0。

二,零具有独特的运算性质

1,乘方:零的正整数次幂都是零。

2,除法:零除以任何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

零不能作除数。从而推出,0没有倒数,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

3,乘法: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即a×0=0,

反过来如果ab=0,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是0。

要使等式xy=0成立,必须且只需x=0或y=0。

4,加法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反过来也成立。

即a 、b 互为相反数?a+b=0

5, 减法 两个数a 和b 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它们的差的正负来判定,

若a-b=0,则a=b; 若a-b >0,则a >b; 若a-b <0,则a <b 。

反过来也成立,当a=b 时,a-b=0;当a>b 时,a-b>0;当a

三,在近似数中,当0作为有效数字时,它表示不同的精确度。

例如 近似数1.6米与1.60米不同,前者表示精确到0.1米(即1分米),误差不超过5

厘米; 后者表示精确到0.01米(即1厘米),误差不超过5毫米。可用不等式表示其值范

围如下:

1.55≤近似数1.6<1.65 1.595≤近似数1.60<1605

五、a n 的个位数

.1. 整数a 的正整数次幂a n ,它的个位数字与a 的末位数的n 次幂的个位数字相同。例如20023

与23的个位数字都是8。

2. 0,1,5,6,的任何正整数次幂的个位数字都是它们本身。例如57的个位数是5,620的

个位数是6。

4k+1与21,24K

+2与22,24K +3与23,24K +4与24的个位数是相同的(K 是正整数)。 3和7也有类似的性

质。

4. 4,8,9的正整数次幂的个位数,可仿照上述方法,也可以用4=22,

8=23,9=32转化为以2、3为底的幂。

5. 综上所述,整数a 的正整数次幂的个位数有如下的一般规律:

a 4K +m 与a m 的个位数相同(k,m 都是正整数)

六、数学符号

数学符号是表达数学语言的特殊文字。每一个符号都有确定的意义,即当我们把它规定为某

种意义后,就不再表示其他意义。

数学符号一般可分为:

1, 元素符号: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数,用大写字母表示点,用⊙和△表示园和三角形

等。

2, 关系符号:如等号,不等号,相似∽,全等≌,平行∥,垂直⊥等。

3, 运算符号:如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绝对值等。

4, 逻辑符号:略

5, 约定符号和辅助符号:例如我们约定正整数a 和b 中,如果a 除以b 的商的整数

部份记作Z (b a ),而它的余数记作R (b

a ), 那么

Z (310)=3,R (3

10)=1;又如设[]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那么[]2.5=5,[]2.5-=-6,??

????3

2=0,[]3-=-3。 正确使用符号的关健是明确它所表示的意义(即定义)

对题设中临时约定的符号,一定要扣紧定义,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

逐步加深理解。

在解题过程中为了简明表述,需要临时引用辅助符号时,必须先作出明确的定义,所用

符号不要与常规符号混淆。 七、用字母表示数

1, 用字母表示数最明显的好处是能把数量间的关系简明而普遍地表达出来,从具体的数字

计算到用抽象的字母概括运算规律上,是一种飞跃。

2, 用字母表示数时,字母所取的值,应使代数式有意义,并使它所表示的实际问题有意义。

例如①写出数a 的倒数 ②用字母表示一切偶数

解:①当a ≠0时, a 的倒数是a

1 ②设n 为整数, 2n 可表示所有偶数。

3, 命题中的字母,一般要注明取值范围,在没有说明的情况下,它表示所学过的数,并且

能使题设有意义。

例题① 化简:⑴|x -3|(x<3) ⑵| x+5|

解:⑴∵x<3,∴x -3<0,

∴|x -3|=-(x -3)=-x +3

⑵当x ≥-5时,|x +5|=x +5,

当x <-5时,|x +5|=-x -5(本题x 表示所有学过的数)

例② 己知十位上的数是a,个位数是b ,试写出这个两位数

解:这个两位数是10a+b

(本题字母a 、b 的取值是默认题设有意义,即a 表示1到9的整数,b 表示0到9

的整数)

4, 用字母等式表示运算定律、性质、法则、公式时,一般左边作为题设,所用的字母是使

左边代数式有意义的,所以只对变形到右边所增加的字母的取值加以说明。

例如用字母表示:①分数的基本性质 ②分数除法法则 解: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am bm a b =(m ≠0),m

a m

b a b ÷÷= (m ≠0) a 作为左边的分母不另说明a ≠0, ②d

c a b c

d a b ?=÷(d ≠0) d 在左边是分子到了右边变分母,故另加说明。 5, 用字母等式表示运算定律、性质、法则、公式,不仅可从左到右顺用,还可从右到左逆

用;公式可以变形,变形时字母取值范围有变化时应加说明。例如:

乘法分配律,顺用a(b+c)=ab+ac, =?-)178********(8121724172-=17

12 逆用5a+5b=5(a+b), 6.25×3.14-5.25×3.14=3.14(6.25-5.25)=3.14

路程S=速度V ×时间T , V=T S (T ≠0), T=V

S (V ≠0) 6, 用因果关系表示的性质、法则,一般不能逆用。

例如:加法的符号法则 如果a>0,b>0, 那么 a+b>0,不可逆

绝对值性质 如果a>0,那么|a|=a 也不可逆(若|a|=a 则a ≥0)

7, 有规律的计算,常可用字母表示其结果,或概括成公式。

例1:正整数中不同的五位数共有几个?不同的n 位数呢?

解:不同的五位数可从最大 五位数99999减去最小五位数10000前的所有正整数,即

99999-9999=90000.

推广到n 位正整数,则要观察其规律

一位正整数,从1到9共9个, 记作9×1

二位正整数从10到99共90个, 记作9×10

三位正整数从100到999共900个, 记作9×102

四位正整数从1000到9999共9000个, 记作9×103 (指数3=4-1)

…… ……

∴n 位正整数共9×10 n-1个

例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C D E B

在线段AB 上加了3个点C 、D 、E 后,图中共有几条线段? 加n 点呢?

解:以A 为一端的线段有: AC 、AD 、AE 、AB 共4条

以C 为一端的线段有:(除CA 外) CD 、CE 、CB 共3条

以D 为一端的线段有:(除DC 、DA 外) DE 、DB 共2条

以E 为一端的线段有:(除ED 、EC 、EA 外) EB 共1条

共有线段1+2+3+4=10 (条) 注意:3个点时,是从1加到4, 因此

如果是n 个点,则共有线段1+2+3+……+n+1= n n 211++=2

)2(+n n 条 八、抽屉原则

1, 4个苹果放进3个抽屉,有一种必然的结果:至少有一个抽屉放进的苹果不少于2个(即

等于或多于2个);如果7个苹果放进3个抽屉,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放进的苹果不少

于3个(即的等于或多于3个),这就是抽屉原则的例子。

2, 如果用{n m 表示不小于n m 的最小整数,例如{}37=3,{}236= 。那么抽屉原则可

定义为:m 个元素分成n 个集合(m 、n 为正整数m>n ),则至少有一个集合里元素不少于{}n m

个。

3, 根据{n m 的定义,己知m 、n 可求{n

m ; 己知{}n m ,则可求n m 的范围,例如己知{}n m =3,那么2<n m ≤3;己知{}3x =2,则 1<3

x ≤2,即3<x ≤6,x 有最小整数值4 九、一元一次方程解的讨论

1, 方程的解的定义: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方程的

解也叫做根。

例如:方程 2x +6=0, x (x-1)=0, |x|=6, 0x=0, 0x=2的解

分别是: x=-3, x=0或x=1, x=±6, 所有的数,无解。

2, 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的情况:化为最简方程ax=b 后,

讨论它的解:当a ≠0时,有唯一的解 x=a

b ; 当a=0且b ≠0时,无解;

当a=0且b =0时,有无数多解。(∵不论x 取什么值,0x =0都成立)

3, 求方程ax=b(a ≠0)的整数解、正整数解、正数解

当a |b 时,方程有整数解;

当a |b ,且a 、b 同号时,方程有正整数解;

当a 、b 同号时,方程的解是正数。

综上所述,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应先化为最简方程ax=b

十、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

1, 二元一次方程整数解存在的条件:在整系数方程ax+by=c 中,

若a,b 的最大公约数能整除c,则方程有整数解。即

如果(a,b )|c 则方程ax+by=c 有整数解

显然a,b 互质时一定有整数解。

例如方程3x+5y=1, 5x-2y=7, 9x+3y=6都有整数解。

返过来也成立,方程9x+3y=10和 4x-2y=1都没有整数解,

∵(9,3)=3,而3不能整除10;(4,2)=2,而2不能整除1。

一般我们在正整数集合里研究公约数,(a,b )中的a,b 实为它们的绝对值。

2, 二元一次方程整数解的求法:

若方程ax+by=c 有整数解,一般都有无数多个,常引入整数k 来表示它的通解(即所有的

解)。k 叫做参变数。

方法一,整除法:求方程5x+11y=1的整数解

解:x=

5111y -=y y y y 25

15101--=-- (1) , 设k k y (51=-是整数),则y=1-5k (2) , 把(2)代入(1)得x=k-2(1-5k)=11k-2

∴原方程所有的整数解是??

?-=-=k

y k x 51211(k 是整数) 方法二,公式法: 设ax+by=c 有整数解???==00y y x x 则通解是?

??-=+=ak y y bk x x 00(x 0,y 0可用观察法) 3, 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

① 出整数解的通解,再解x,y 的不等式组,确定k 值

② 用观察法直接写出。

十一、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讨论

1. 二元一次方程组???=+=+2

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解的情况有以下三种:

① 当2

12121c c b b a a ==时,方程组有无数多解。(∵两个方程等效) ② 当2

12121c c b b a a ≠=时,方程组无解。(∵两个方程是矛盾的) ③ 当

2121b b a a ≠(即a 1b 2-a 2b 1≠0)时,方程组有唯一的解: ???

????--=--=12212

11212211221b a b a a c a c y b a b a b c b c x (这个解可用加减消元法求得)

2. 方程的个数少于未知数的个数时,一般是不定解,即有无数多解,若要求整数解,可按

二元一次方程整数解的求法进行。

求方程组中的待定系数的取值,一般是求出方程组的解(把待定系数当己知数),再解

含待定系数的不等式或加以讨论。

十二、用交集解题

1. 某种对象的全体组成一个集合。组成集合的各个对象叫这个集合的元素。例如6的正约

数集合记作{6的正约数}={1,2,3,6},它有4个元素1,2,3,6;除以3余1

的正整数集合是个无限集,记作{除以3余1的正整数}={1,4,7,10……},它的

个元素有无数多个。

2. 由两个集合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的一个集合,叫做这两个集合的交集

例如6的正约数集合A ={1,2,3,6},10的正约数集合B ={1,2,5,10},6与

10的公约数集合C ={1,2},集合C 是集合A 和集合B 的交集。

3. 几个集合的交集可用图形形象地表示,

右图中左边的椭圆表示正数集合, 右边的椭圆表示整数集合,中间两个椭圆 的公共部分,是它们的交集――正整数集。

例如不等式组??

?<->)

2(2)1(62 x x 解的集合就是

不等式(1)的解集x>3和不等式(2)的解集x >2的交集,x>3. 4.一类问题,它的答案要同时符合几个条件,一般可用交集来解答。把符合每个条件的所

有的解(即解的集合)分别求出来,它们的公共部分(即交集)就是所求的答案。

有时可以先求出其中的一个(一般是元素最多)的解集,再按其他条件逐一筛选、剔除,得答案。

十三、用枚举法解题

有一类问题的解答,可依题意一一列举,并从中找出规律。列举解答要注意:

①按一定的顺序,有系统地进行;

②分类列举时,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违漏;

③遇到较大数字或抽象的字母,可从较小数字入手,由列举中找到规律。

十四、经验归纳法

1.通常我们把“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归纳法。

通过有限的几个特例,观察其一般规律,得出结论,它是一种不完全的归纳法,也叫做经验归纳法。例如

①由( -1)2=1 ,(-1 )3=-1 ,(-1 )4=1 ,……,

归纳出-1 的奇次幂是-1,而-1 的偶次幂是 1 。

②由两位数从10 到99共90 个(9 ×10 ),

三位数从100 到999 共900个(9×102),

四位数有9×103=9000个(9×103),

…………

归纳出n 位数共有9×10n-1(个)

③由1+3=22,1+3+5=32,1+3+5+7=42……

推断出从1开始的n个連续奇数的和等于n2等。

可以看出经验归纳法是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知识攀缘前进的阶梯。

2.经验归纳法是通过少数特例的试验,发现规律,猜想结论,要使规律明朗化,必须进行足夠次数的试验。

由于观察产生的片面性,所猜想的结论,有可能是错误的,所以肯定或否定猜想的结论,都必须进行严格地证明。(到高中,大都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十五、乘法公式

1.乘法公式也叫做简乘公式,就是把一些特殊的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加以总结,直接应用。

公式中的每一个字母,一般可以表示数字、单项式、多项式,有的还可以推广到分式、根式。

公式的应用不仅可从左到右的顺用(乘法展开),还可以由右到左逆用(因式分解),还要记住一些重要的变形及其逆运算――除法等。

2.基本公式就是最常用、最基礎的公式,并且可以由此而推导出其他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平方差公式:(a+b)(a-b)=a2-b2

立方和(差)公式:(a±b)(a2 ab+b2)=a3±b3

3.公式的推广:

①多项式平方公式:(a+b+c+d)2=a2+b2+c2+d2+2ab+2ac+2ad+2bc+2bd+2cd

即:多项式平方等于各项平方和加上每两项积的2倍。

②二项式定理:(a±b)3=a3±3a2b+3ab2±b3

(a±b)4=a4±4a3b+6a2b2±4ab3+b4)

(a±b)5=a5±5a4b+10a3b2 ±10a2b3+5ab4±b5)

…………

注意观察右边展开式的项数、指数、系数、符号的规律

③由平方差、立方和(差)公式引伸的公式

(a+b)(a3-a2b+ab2-b3)=a4-b4

(a+b)(a4-a3b+a2b2-ab3+b4)=a5+b5

(a+b)(a5-a4b+a3b2-a2b3+ab4-b5)=a6-b6

…………

注意观察左边第二个因式的项数、指数、系数、符号的规律

在正整数指数的条件下,可归纳如下:设n为正整数

(a+b)(a2n-1-a2n-2b+a2n-3b2-…+ab2n-2-b2n-1)=a2n-b2n

(a+b)(a2n-a2n-1b+a2n-2b2-…-ab2n-1+b2n)=a2n+1+b2n+1

类似地:

(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a n-b n

4.公式的变形及其逆运算

由(a+b)2=a2+2ab+b2得a2+b2=(a+b)2-2ab

由(a+b)3=a3+3a2b+3ab2+b3=a3+b3+3ab(a+b) 得a3+b3=(a+b)3-3ab(a+b)

由公式的推广③可知:当n为正整数时

a n-

b n能被a-b整除,

a2n+1+b2n+1能被a+b整除,

a2n-b2n能被a+b及a-b整除。

十六、整数的一种分类

1.余数的定义:在等式A=mB+r中,如果A、B是整数,m是正整数,

r为小于m的非负整数,那么我们称r是A 除以m的余数。

即:在整数集合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0≤余数<除数)

例如:13,0,-1,-9除以5的余数分别是3,0,4,1

(∵-1=5(-1)+4。-9=5(-2)+1。)

2.显然,整数除以正整数m ,它的余数只有m种。

例如整数除以2,余数只有0和1两种,除以3则余数有0、1、2三种。

3.整数的一种分类:按整数除以正整数m的余数,分为m类,称为按模m分类。例如:m=2时,分为偶数、奇数两类,记作{2k},{2k-1}(k为整数)

m=3时,分为三类,记作{3k},{3k+1},{3k+2}.

或{3k},{3k+1},{3k-1}其中{3k-1}表示除以3余2。

m=5时,分为五类,{5k}.{5k+1},{5k+2},{5k+3},{5k+4}

或{5k},{5k±1},{5k±2},其中5k-2表示除以5余3。

4.余数的性质:整数按某个模m分类,它的余数有可加,可乘,可乘方的运算规律。

举例如下:

①(3k1+1)+(3k2+1)=3(k1+k2)+2 (余数1+1=2)

②(4k1+1)(4k2+3)=4(4k1k2+3k1+k2)+3(余数1×3=3)

③(5k±2)2=25k2±20k+4=5(5k2±4k)+4(余数22=4)

以上等式可叙述为:

①两个整数除以3都余1,则它们的和除以3必余2。

②两个整数除以4,分别余1和3,则它们的积除以4必余3。

③如果整数除以5,余数是2或3,那么它的平方数除以5,余数必是

4或9。

余数的乘方,包括一切正整数次幂。

如:∵17除以5余2 ∴176除以5的余数是4 (26=64)

5. 运用整数分类解题时,它的关鍵是正确选用模m 。

十七、奇数.偶数

1. 奇数和偶数是在整数集合里定义的,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如2,0-2…,不能被

2整除的整数是奇数,如-1,1,3。

如果n 是整数,那么2n 是偶数,2n -1或2n+1是奇数。如果n 是正整数,那么2n 是

正偶数,2n-1是正奇数。

2. 奇数、偶数是整数的一种分类。可表示为:

整数?

??偶数奇数 或 整数集合 这就是说,在整数集合中是偶数就不是奇数,如果既不是偶数又不是

奇数,那么它就不是整数。

3. 奇数偶数的运算性质: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的正整数次幂是奇数,偶数的正整数次幂是偶数,

两个連续整数的和是奇数,积是偶数。

十八、式的整除

1. 定义:如果一个整式除以另一个整式所得的商式也是一个整式,并且余式是零,则称这

个整式被另一个整式整除。

2. 根据被除式=除式×商式+余式,设f(x),p(x),q(x)都是含x 的整式,

那么 式的整除的意义可以表示为:

若f(x)=p(x)×q(x), 则称f(x)能被 p(x)和q(x)整除

例如∵x 2-3x -4=(x -4)(x +1),

∴x 2-3x -4能被(x -4)和(x +1)整除。

显然当 x=4或x=-1时x 2-3x -4=0,

3. 一般地,若整式f(x)含有x –a 的因式,则f(a)=0

反过来也成立,若f(a)=0,则x -a 能整除f(x)。

4. 在二次三项式中

若x 2+px+q=(x+a)(x+b)=x 2+(a+b)x+ab 则p=a+b,q=ab

在恒等式中,左右两边同类项的系数相等。这可以推广到任意多项式。

十九、因式分解

我们学过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下面再介紹两种方法

1. 添项拆项。是.为了分组后,能运用公式(包括配方)或提公因式

例1因式分解:①x 4+x 2+1 ②a 3+b 3+c 3-3abc

①分析:x 4+1若添上2x 2可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解:x 4+x 2+1=x 4+2x 2+1-x 2=(x 2+1)2-x 2=(x 2+1+x)(x 2+1-x)

②分析:a 3+b 3要配成(a+b )3应添上两项3a 2b+3ab 2

解:a 3+b 3+c 3-3abc =a 3+3a 2b+3ab 2+b 3+c 3-3abc -3a 2b -3ab 2

=(a+b )3+c 3-3ab(a+b+c)

=(a+b+c)[(a+b)2-(a+b)c+c 2]-3 ab(a+b+c)

=(a+b+c)(a 2+b 2+c 2-ab -ac -bc)

例2因式分解:①x 3-11x+20 ② a 5+a+1

① 分析:把中项-11x 拆成-16x+5x 分别与x 5,20组成两组,则有公因式可提。(注意这

里16是完全平方数)

② 解:x 3-11x+20=x 3-16x+5x+20=x (x 2-16)+5(x+4)

=x(x+4)(x -4)+5(x+4) =(x+4)(x 2-4x+5)

③ 分析:添上-a 2 和a 2两项,分别与a 5和a+1组成两组,正好可以用立方差公式

解:a 5+a+1=a 5-a 2+a 2+a+1=a 2(a 3-1)+ a 2+a+1

=a 2(a -1)( a 2+a+1)+ a 2+a+1= (a 2+a+1)(a 3-a 2+1)

2. 运用因式定理和待定系数法

定理:⑴若x=a 时,f(x)=0, [即f(a)=0],则多项式f(x)有一次因式x -a

⑵若两个多项式相等,则它们同类项的系数相等。

例3因式分解:①x 3-5x 2+9x -6 ②2x 3-13x 2+3

①分析:以x=±1,±2,±3,±6(常数6的约数)分别代入原式,若值为0,则可找到一次

因式,然后用除法或待定系数法,求另一个因式。

解:∵x=2时,x 3-5x 2+9x -6=0,∴原式有一次因式x -2,

∴x 3-5x 2+9x -6=(x -2)(x 2-3x+3,)

②分析:用最高次项的系数2的约数±1,±2分别去除常数项3的约数

±1,±3得商±1,±2,±

21,±23,再分别以这些商代入原式求值, 可知只有当x=

21时,原式值为0。故可知有因式2x-1 解:∵x=2

1时,2x 3-13x 2+3=0,∴原式有一次因式2x -1, 设2x 3-13x 2+3=(2x -1)(x 2+ax -3), (a 是待定系数)

比较右边和左边x 2的系数得 2a -1=-13, a=-6

∴2x 3-13x+3=(2x -1)(x 2-6x -3)。

例4因式分解2x 2+3xy -9y 2+14x -3y+20

解:∵2x 2+3xy -9y 2=(2x -3y )(x+3y), 用待定系数法,可设

2x 2+3xy -9y 2+14x -3y+20=(2x -3y +a )(x+3y +b ),a,b 是待定的系数,

比较右边和左边的x 和y 两项 的系数,得

???-=-=+3

33142b a b a 解得54==b a ∴2x 2+3xy -9y 2+14x -3y+20=(2x -3y+4)(x+3y+5)

又解:原式=2x 2+(3y+14)x -(9y 2+3y -20) 这是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

常数项可分解为-(3y -4)(3y+5),用待定系数法,可设

2x 2+(3y+14)x -(9y 2+3y -20)=[mx -(3y -4)][nx+(3y+5)]

比较左、右两边的x 2和x 项的系数,得m=2, n=1

∴2x 2+3xy -9y 2+14x -3y+20=(2x -3y+4)(x+3y+5)

二十、代数恒等式的证明

证明代数恒等式,在整式部分常用因式分解和乘法两种相反的恒等变形,要特别注意运用乘

法公式和等式的运算法则、性质。

具体证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1.从左边证到右边或从右边证到左边,其原则是化繁为简。变形的过程中要不断注意结论

的形式。

2.把左、右两边分别化简,使它们都等于第三个代数式。

3.证明:左边的代数式减去右边代数式的值等于零。即由左边-右边=0可得左边=右边。

4,由己知等式出发,经过恒等变形达到求证的结论。还可以把己知的条件代入求证的一边

证它能达到另一边,

二十一、比较大小

1. 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值的大小,一般要按字母的取值范围进行讨论,常用求差法。根据不

等式的性质:

当a -b >0时,a >b ; 当a -b =0时,a=b ; 当a -b <0时a <b 。

2. 通常在写成差的形式之后,用因式分解化为积的形式,然后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其符号。

3. 需要讨论的可借助数轴,按零点分区。

4.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的平方是非负数,在决定符号时常用到它。即若a 是实

数,则a 2≥0,由此而推出一系列绝对不等式(字母不论取什么值,永远成立的不等式)。

诸如

(a -b)2≥0, a 2+1>0, a 2+a+1=(a+21)2+4

3>0 -a 2≤0, -(a 2+a+2)<0 当a ≠b 时,-(a -b )2<0

二十二、分式

1. 除式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分式。分式的值是由分子、分母中的字母的取值确定的。

(1)分式B

A 中,当

B ≠0时有意义;当A 、B 同号时值为正,异号时值为负,反过来也成立。分子、分母都化为积的形式时,分式的符号由它们中的负因数的个数来确定。

(2)若A 、B 及

B

A 都是整数,那么A 是

B 的倍数,B 是A 的约数。 (3)一切有理数可用B A 来表示,其中A 是整数,B 是正整数,且A 、B 互质。 2. 分式的运算及恒等变形有一些特殊题型,要用特殊方法解答方便。

二十三、递推公式

1.先看一例:a 1=b,a 2=12a ,a 3=22a …… a n+1=n a 2这里a 1,a 2,a 3……a n ,a n+1是对应于正整数1,

2,3……n,n+1 的有序的一列数(右下标的数字表示第几项),这一列数只要给出某一项数

值,就可以推出其他各项数值。

例如: 若 a 1=10, 则a 2=102=5

1,a 3=10,a 4=51,a 5=10……

2. 为了计算的方便,通常把递推公式写成以a 1和n 表示a n 的形式,这可用经验归纳法。 例

如:把递推公式a n+1=a n +5改为用a 1 和n 来表示

∵a 2=a 1+5, ∴a 3=a 2+5=(a 1+5)+5=a 1+2×5, a 4=a 3+5=(a 1+2×5)+5=a 1+3×5

…… ∴a n =a 1+(n-1)5

如果 已知a 1=10, 求a 20,显然代入这一公式方便。A 20=10+19×5=105

3.有一类问题它与正整数的顺序有关,可寻找递推公式求解,这叫递推法。

二十四、连续正整数的性质

一.两个连续正整数

1.两个连续正整数一 定是互质的,其商是既约分数。

2.两个连续正整数的积是偶数,且个位数只能是0,2,6。

3.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和是奇数,差是1。

4.大于1的奇数都能写成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和。例如3=1+2,79=39+40, 111=55+56。

二.计算连续正整数的个数

例如:不同的五位数有几个?这是计算连续正整数从10000到99999的个数,它是 99999

-10000+1=90000(个)

1. n 位数的个数一般可表示为 9×10n-1(n 为正整数,100=1)

例如一位正整数从1到9共9个(9×100),

二位数从10到99共90个 (9×101)

三位数从100到999共900个(9×102)……

2.连续正整数从n 到m 的个 数是 m -n+1

把它推广到连续奇数、连续偶数、除以模m 有同余数的连续数的个数的计算,举例如下:

3. 从13到49的连续奇数的个数是

2

1349-+1=19 从13到49的连续偶数的个数是2

1448-+1=18 4. 从13到49能被3整除的正整数的个数是3

1548-+1=12 从13到49的正整数中除以3余1的个数是31349-+1=13 你能从中找到计算规律吗?

三.计算连续正整数的和

1. 1+2+3+……+n =(1+n )

2

n (n 是正整数) 连续正整数从a 到b 的和 记作(a+b)21+-a b 把它推广到计算连续奇数、连续偶数、除以模m 有同余数的和,举例如下:

2. 11+13+15+…+55=(11+55)×

223=759 (∵从11到55有奇数21155-+1=23个)

3. 11+14+17+…+53=(11+53)×

215=480 (∵从11到53正整数中除以3余2的数的个数共3

1153-+1=15)

四. 计算由连续正整数连写的整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和

1. 123456789各数位上的数字和是(0+9)+(1+8)+…+(4+5)

=9×5=45

2. 1234…99100计算各数位上的数字和可分组为:(0,99),(1,98),

(2,97)…(48,51),(49,50)共有50个18,加上100中的1

∴各数位上的数字和是18×50+1=901

五. 连续正整数的积

从1开始的n 个正整数的积1×2×3×…×n 记作n !,读作n 的阶乘

1. n 个连续正整数的积能被n !整除,

如11×12×13能被1×2×3整除;97×98×99×100能被4!整除;

a (a+1)(a+2)…(a+n)能被(n+1)!整除。

2. n !含某因质数的个数。举例如下:

① 1×2×3×…×10的积中含质因数2的个数共8个

其中2,4,6,8,10都含质因数2 暂各计1个,共5个

其中4=22 含两个质因数2 增加了1个

其中8=23 含三个质因数2 再增加2个

② 1×2×3×…×130的积中含质因数5的个数的计算法

5,10,15,…125,130 均含质因数5 暂各计1个,共26个

其中25,50,75,100均含52有两个5 各加1个, 共4个

其中125=53 含三个5 再增加2个

∴积中含质因数5的个数是32

二十五、十进制的记数法

1. 十进制的记数法就是用0,1,2…9十个数码记数的方法,位率是逢十进一。底数为10

的各整数次幂,恰好是十进制数的各个位数:

100=1(个位数—第1位), 101=10(十位上的数---第2位),

102=100(百位上的数---第3位),…10n (第n+1位上的数)

例如54307记作5×104+4×103+3×102+0×101+7×100

2. 十进制的n 位数(n 为正整数),n n a a a a 321 记作:

10n-1a 1+10n-2a 2+10n-3+…+102a n-2+10a n-1+a n

其中最高位a 1≠0,即0

3. 各位上的数字相同的正整数记法:

例如∵999=1000-1=103-1,9999=104-1,∴

9

9999个n =10n -1 11111个n =9110-n , 3

3333个n =3110-n , 55555个n =()

91105-n 4 解答有关十进制数的问题,常遇到所列方程,少于未知数的个数,这时需要根据各位上

的数字都是表示0到9的整数,这一性质进行讨论 二十六、选择题解法(一)

1. 选择题有多种类,这里只研究有唯一答案的选择题解法。

2. 对“有唯一答案”的选择题解答,一般从两方面思考:直接选择正确的答案或逐一淘汰

错误的选择项。

3. 判断的根据有:运用概念辨析,借助图形判别,直接推理演算,列举反例否定,代入特

殊值验证等等。

4. 必须注意:

① 先易后难,寻找突破口。

② 否定选择项,只要有一个反例。

③ 对涉及数值(包括比较大小)的选择题,可考虑用符合条件的特殊值代入判断,包

括利用连续数,奇偶数,平方数,个位数等特征。

④ 概念辨析要注意类同概念的差异,特殊点的取舍,凡分区讨论字母的取值,要做到

既不违漏又不重复。

⑤ 能借助图形判别的,应按比例画出草图。

二十七、识图

1.几何学是研究物体形状、大小、位置的学科。

2.几何图形就是点,线,面,体的集合。点是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平面几何学》只

研究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

3.几何里的点、线、面、体实际上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的。因此单独研究点、线、面、

体,要靠正确的想像

点:只表示位置,没有大小,不可再分。

线:只有长短,没有粗细。线是由无数多点组成的,即“点动成线”。

面:只有长、宽,没有厚薄。面是由无数多线组成的,“线动成面”。

4.因为任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若干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所以识别图形的组合关系是学好

几何的重要基础。

识别图形包括静止状态的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算一算;运动状态中的位置、数量的

变化,图形的旋转,摺叠,割补,并合,比较等。还要注意一般图形和特殊图形的差别。

二十八、三角形的边角性质

三角形边角性质主要的有:

1. 边与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反过来要使三条线

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必须任意两条线段的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即最长边必须小于其

他两边和。用式子表示如下:

a,b,c 是△ABC 的边长b a c b a b a c a c b c b a +<-???

????????>+>+>+?<

推广到任意多边形:任意一边都小于其他各边的和

2. 角与角的关系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

内角和。

推广到任意多边形:四边形内角和=2×180 , 五边形内角和=3×180

六边形内角和=4×180 n 边形内角和=(n -2) 180

3. 边与角的关系

① 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② 在直角三角形中,

△ABC 中∠C=Rt ∠222c b a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ABC 中??

??=∠∠=∠ 30A Rt C a :b :c=1:3:2 △ABC 中??

??=∠∠=∠ 45A Rt C a :b :c=1:1:2 二十九、概念的定义

1.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是用词(或符号)表现出来的。例如:水果,

人,上午,方程,直线,三角形 ,平行,相等以及符号=≌,∥,⊥等等都是概念。

2. 概念是概括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在联系。例如水果这一概念指的是桃,

李,苹果,…… 这一类食物的全体,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是有丰富的营养,充足的水

份,可食的植物果实,而区别于其他食物(如蔬菜)。

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时时接触概念,不断地学习概念,加深对概念的正确认识,

同时运用概念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

3.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

4. 理解概念就是对名词,符号的含义的正确认识,一般包含两个方面:

① 明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即概念的内涵;

② 明确概念所指的一切对象的范围,即概念的外延。

例如“代数式”这一概念的内涵是:用运算符号连结数或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概念的

外延是一切具体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分式,有理式,根式,无理式。

又如“三角形”的概念内涵是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的封闭图形;它的外延是不等边三

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一切三角形。

就是说要正确理解名词或符号所反映的“质”的特征和“量”的范围。

一般情况是,对概念下定义,以明确概念的内涵;把概念分类,可明确概念的外延。

5. 概念的定义就是用语句说明概念的含义,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数学概念的基本定义方式是种属定义法。

在两个从属关系的概念中(如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外延宽的一个叫上位概念,也叫

种概念,(如三角形),外延窄的一个叫下位概念,也叫属概念(如等腰三角形)

种属定义法可表示为: 被定义的概念=种概念+类征(或叫属差)

例如: 方 程=等 式+含未知数

又如: 无理数=小 数+无限不循环

或 无理数=无限小数+不循环

再如 等腰三角形=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6. 基本概念(即原始概念)是不下定义的概念,因为种属定义法,要用已定义过的上位概

念来定义新概念,如果逐一追溯上去,必有最前面的概念是不下定义的概念。如点,线,

集合等都是基本概念。

不定义的基本概念一般用描述法,揭示它的本质属性。

例如:几何中的“点”是这样描述的:线与线相交于点。点只表示位置,没有大小,不

可再分。“直线”我们用“拉紧的线”和“纸张的折痕”来描述它的“直”,再用“直线是向

两方无限延伸的”以说明它的“无限长”的本质属性。

有了点和直线的概念,才能顺利地定义射线,线段,角,三角形等。

7. 概念的定义也可用外延法。即列举概念的全部外延,以揭示概念的内涵。

例如: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合称斜三角形等都是外延定义法。

对同一个概念有时可用几种不同的定义法。例如:“有理数”可定义为

①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叫做有理数。②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前者是用上位概念“小数”加上类征“有限,无限循环”来定义下位概念的,这是种属定义

法;后者是用下位概念的“整数”、“分数”来定义上位概念的,它是外延法。

8. 正确的概念定义,要遵守几条规则。

①不能循环定义。例如周角的360分之1叫做1度的角(对),360度的角叫做周角(错,

这是循环定义)

② 定义概念的外延与被定义的概念的外延必须一致。例如若用“无限小数叫做无理数”来

定义无理数就不对了,因为“无限小数”的外延比“无理数”的外延宽。

③ 定义用语要简单明确,不要含混不清。

④ 一般不用否定语句或比喻方法定义。

9. 定义可以反叙。一般地,定义既是判定又是性质。

例如: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这里“等腰三角形“是被定义的概念,

而“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用来定义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外延是相等的,所以两者

可易位,即定义可反叙。

所以由定义可得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它有两条边相等。

10. 数学概念要尽可能地用数学符号表示。

例如:等腰三角形,要结合图形写出两边相等,在△ABC 中,AB =AC

直角三角形,要写出哪个是直角, 在Rt △ABC 中,∠C =Rt ∠

又如 实数a 的绝对值是非负数,记作 a ≥0,“≥”读作大于或等于。

11. 运用定义解题是最本质的解题方法 例如:绝对值的定义,可转化为数学式子表示a =??

???<-=>)0()0(0)0(a a a a a

含有绝对值符号的所有问题都可以根据其定义,化去绝对值符号后解答。

如:化简:1-+x x 可等于??

???≥-+<≤--<---)1)(1()10)(1()0)(1(x x x x x x x x x 解方程:1+x =2x+1可化为 当x<-1时, -(x+1)=2x+1;

当x ≥-1时, x+1=2x+1。

解不等式 x -1<2 可解两个不等式组:

???<--<2)1(0-1x x ???<-≥-2

101x x 三十、概念的分类

1. 概念的分类是揭示概念的外延的重要方法。当一个概念的外延有许多事物时,按照某一

个标准把它分成几个小类,能更明确这一概念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范围,且能明确各类

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概念分类必须用同一个本质属性为标准,把一种概念分为最邻近的类概念。例如三角形

可按边的大小分类,也可用角的大小分类;又如整数可按符号性质分为正、负、零,也

可以按除以模m 的余数分类。

分别表示如下:

整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奇数偶数 整数?????23133余除以余除以整除能被 整数???

????3424144余除以余除以余除以整除能被 3. 一种概念所分成的各类概念应既不违漏,又不重复。即每一个被分的对象必须落到一个

类,并且只能落到一个类。所分的各类概念的外延总和应当与被分的概念的外延总和相

等。

例如 正整数按下列分类是正确的

正整数??

???1合数质数 正整数???正偶数正奇数 如果只分为质数和合数,则外延总和比正整数的外延小;如果分为奇数和偶数则外延总

和比正整数外延大,因此都不对。

又如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所以三角形按边的大小分类

应是分成两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而不能是三类:(不等边,等腰,等边)

如果这样,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将落入两类(等腰,等边),所以概念的分类与概念的定

义有直接联系。

4. 二分法是常用的分类法。即把一种概念分为具有和不具有某种属性。

例如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不相交相交

实数可分为:非负实数和负实数;四边形可分为:平行四边形和非平行四边形等等。

5. 从属关系的概念(上下位概念)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外延。种概念

与它所分的各类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从属关系。

例如:等边三角形从属于等腰三角形,而等腰三角形又从属于三角形

又如:代数式包含有理式和无理式,有理式包含整式和分式,整式包含单项式和多项式。其

关系可图示如下:

6.并列关系的概念是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互不相容。由同一种概念分成的各类概念之

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的概念(同位概念)。

例如:偶数和奇数;有理式和无理式;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它们之

间的关系都是并列关系的概念。可图示如下:

7. 一种概念用不同的标准分类,所得的各类概念之间的关系 可能就有交叉关系的概念。

例如:正数和整数是交叉关系的概念,既是正数又是整数的数叫做正整数;

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也是交叉关系的概念,外延重叠的部分,叫做等腰直角三角

形。图示如下:

三十一、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ABC 中 ∠C =Rt ∠?a 2+b 2=c 2

2.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应用

① 作已知线段a 的2,3, 5……倍

② 计算图形的长度,面积,并用计算方法解几何题

③ 证明线段的平方关系等。

3. 勾股数的定义:如果三个正整数a,b,c 满足等式a 2+b 2=c 2,那么这三个正整数a,b,c 叫做

一组勾股数.

4. 勾股数的推算公式

① 罗士琳法则(罗士琳是我国清代的数学家1789――1853)

任取两个正整数m 和n(m>n),那么m 2-n 2,2mn, m 2+n 2是一组勾股数。

② 如果k 是大于1的奇数,那么k, 212-k ,2

12+k 是一组勾股数。 ③ 如果k 是大于2的偶数,那么k, 122-??? ??K ,122

+??

? ??K 是一组勾股数。 ④ 如果a,b,c 是勾股数,那么na, nb, nc (n 是正整数)也是勾股数。

5. 熟悉勾股数可提高计算速度,顺利地判定直角三角形。简单的勾股数有:3,4,5; 5,

12,13; 7,24,25; 8,15,17; 9,40,41。 三十二、中位线

1. 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2. 中位线性质定理的结论,兼有位置和大小关系,可以用它判定平行,计算线段的长度,

确定线段的和、差、倍关系。

3. 运用中位线性质的关键是从出现的线段中点,找到三角形或梯形,包括作出辅助线。

4. 中位线性质定理,常与它的逆定理结合起来用。它的逆定理就是平行线截比例线段定理

及推论,

①一组平行线在一直线上截得相等线段,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②经过三角形一边中点而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③经过梯形一腰中点而平行于两底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5. 有关线段中点的其他定理还有:

①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②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和底上的高,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因此如何发挥中点作用必须全面考虑。

三十三、同一法

1. “同一法”是一种间接的证明方法。它是根据符合“同一法则”的两个互逆命题必等效的原理,当一个命题不易证明时,釆取证明它的逆命题。

2. 同一法则的定义是: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都是唯一的事项时,那么它和它的逆命题同时有效。这称为同一法则。

互逆两个命题一般是不等价的。例如

原命题:福建是中国的一个省 (真命题)

-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

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归纳 一、数的整除(一) 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B≠0)所得的商A/B是整数,那么叫做A被B整除. 0能被所有非零的整数整除. ①抹去个位数②减去原个位数的2倍③其差能被7整除。 如1001100-2=98(能被7整除) 又如7007700-14=686,68-12=56(能被7整除) 能被11整除的数的特征: ①抹去个位数②减去原个位数③其差能被11整除 如1001100-1=99(能11整除) 又如102851028-5=1023102-3=99(能11整除) 二、倍数.约数 1 两个整数A和B(B≠0),如果B能整除A(记作B|A),那么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例如3|15,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2 因为0除以非0的任何数都得0,所以0被非0整数整除。0是任何非0整数的倍数,非0整数都是0的约数。如0是7的倍数,7是0的约数。 3 整数A(A≠0)的倍数有无数多个,并且以互为相反数成对出现,0,±A,±2A,……都是A的倍数,例如5的倍数有±5,±10,……。 4 整数A(A≠0)的约数是有限个的,并且也是以互为相反数成对出现的,其中必包括±1和±A。例如6的约数是±1,±2,±3,±6。 5 通常我们在正整数集合里研究公倍数和公约数,几正整数有最小的公倍数和最犬的公约数。 6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正整数叫做互质数(例如15与28互质)。 7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数+余数若用字母表示可记作: A=BQ+R,当A,B,Q,R都是整数且B≠0时,A-R能被B整除 例如23=3×7+2则23-2能被3整除。 三、质数.合数 1正整数的一种分类: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免费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②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③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整式与分式 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样。 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

初中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知识点总结及训练题目-求根公式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走进追问求根公式 形如02=++c bx ax (0≠a )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最普遍、最具有一般性的方法。 求根公式a ac b b x 2422,1-±-=内涵丰富:它包含了初中阶段已学过的全部代数运算;它回答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诸如怎样求实根、实根的个数、何时有实根等基本问题;它展示了数学的简洁美。 降次转化是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有些条件中含有(或可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问题,直接求解可能给解题带来许多不便,往往不是去解这个二次方程,而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来代换,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解题时常用到变形降次、整体代入、构造零值多项式等技巧与方法。 【例题求解】 【例1】满足1)1(22=--+n n n 的整数n 有 个。 思路点拨:从指数运算律、±1的特征人手,将问题转化为解方程。 【例2】设1x 、2x 是二次方程032=-+x x 的两个根,那么1942231+-x x 的值等于( ) A 、一4 B 、8 C 、6 D 、0 思路点拨:求出1x 、2x 的值再代入计算,则计算繁难,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根的定义及变形,使多项式降次,如1213x x -=,2223x x -=。 【例3】 解关于x 的方程02)1(2=+--a ax x a 。 思路点拨:因不知晓原方程的类型,故需分01=-a 及01≠-a 两种情况讨论。 【例4】 设方程04122=---x x ,求满足该方程的所有根之和。 思路点拨:通过讨论,脱去绝对值符号,把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例5】 已知实数a 、b 、c 、d 互不相等,且x a d d c c b b a =+=+=+=+1111, 试求x 的值。 思路点拨:运用连等式,通过迭代把b 、c 、d 用a 的代数式表示,由解方程求得x 的值。 注:一元二次方程常见的变形形式有: (1)把方程02=++c bx ax (0≠a )直接作零值多项式代换; (2)把方程02=++c bx ax (0≠a )变形为c bx ax --=2,代换后降次; (3)把方程02=++c bx ax (0≠a )变形为c bx ax -=+2或bx c ax -=+2,代换后使之转化关系或整体地消去x 。 解合字母系数方程02=++c bx ax 时,在未指明方程类型时,应分0=a 及0≠a 两种情况讨论;解绝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中考数学知识点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 2+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 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 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 化为一般式为3x 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在y 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 (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32-x 的值为 1. 2.当x=3时,函数y= 2 1-x 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 3 21-x 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 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x y 2 1-=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1,2). 6.抛物线 2)1(2 1 2+-= x y 的顶点坐标是7.反比例函数x y 2=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2 3. 2.sin 260°+ cos 2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5.cos60°+ sin30°= 1. 知识点7:圆的基本性质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6.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7.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数 学 竞 赛 活 动 总 结 2013年11月27日 红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数学竞赛活动总结 为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展示 学生在本学期学习佳一数学中的成果,11月16、17日在各班教室进行比赛。学习 二年级至六年级的“第一届佳一数学思维大赛”。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迎接期末考试,抓好数学复习工作,检验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此次活动在数学学科组的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下,以及专职数学教师和各兼职教师的努力配合下,以取得圆满成功。

通过这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对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计算的准确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经验总结: 通过本次数学速算、解决问题竞赛活动的成功举办,对做好以后的活动提供了工作经验。 1.精心计划,及时行动。对于整个活动的开展,必须认真而细心地做好活动的计划工作,并就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事实方案。计划工作一旦完成,必须及时付之行动,否则可能会影响整个活动的实施。 2.抓住学生组织者,做好宣传。我们可以将活动的意义和信息及时地传达到每个班级。因此,想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就必须把学生组织者列为活动的重要任务来对待。 3.悉心指导,增强沟通。想把活动做好,我们必须做好与学生组织者的交流沟通工作。通过更多的交流,我们能够更加清除此知道办好活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同样道理,也可以跟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交换活动的心得和经验。 4.注重细节,力求整体。应该重视每个细节,力争做到周全,不出现大的纰漏。 二、动中存在的不足: 1. 出题后老师之间没有及时沟通,各班的学习进度不同,导致老师之间的意见不同。 有的老师在考试时根据自己班的情况临时改题,影响了考试效果同时给批改试卷的老师带来了不便。

初中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知识点总结及训练题目-定值与最值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几何的定值与最值 几何中的定值问题,是指变动的图形中某些几何元素的几何量保持不变,或几何元素间的某些几何性质或位置关系不变的一类问题,解几何定值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分清问题的定量及变量,运用特殊位置、极端位置,直接计算等方法,先探求出定值,再给出证明. 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求平面几何图形中某个确定的量(如线段长度、角度大小、图形面积)等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求几何最值问题的基本方法有: 1.特殊位置与极端位置法; 2.几何定理(公理)法; 3.数形结合法等. 注:几何中的定值与最值近年广泛出现于中考竞赛中,由冷点变为热点.这是由于这类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目标不明确),解题时需要运用动态思维、数形结合、特殊与一般相结合、 逻辑推理与合情想象相结合等思想方法. 【例题就解】 【例1】 如图,已知AB=10,P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在AB 的同侧分别以AP 和PB 为边作等边△APC 和等边△BPD ,则CD 长度的最小值为 . 思路点拨 如图,作CC ′⊥AB 于C ,DD ′⊥AB 于D ′,DQ ⊥CC ′,CD 2=DQ 2+CQ 2,DQ= 2 1 AB 一常数,当CQ 越小,CD 越小,本例也可设AP=x ,则PB=x 10,从代数角度探求CD 的最小值. 注:从特殊位置与极端位置的研究中易得到启示,常能找到解题突破口,特殊位置与极端位置是指: (1)中点处、垂直位置关系等; (2)端点处、临界位置等. 【例2】 如图,圆的半径等于正三角形ABC 的高,此圆在沿底边AB 滚动,切点为T ,圆 交AC 、BC 于M 、N ,则对于所有可能的圆的位置而言, MTN 为的度数( )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最新最全)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 2 +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 2 +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 2 -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 化为一般式为3x 2 -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在y 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 (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32-x 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2 1-x 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 3 21-x 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 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x y 2 1-=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 -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 -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2)1(2 12+-=x y 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x y 2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2 3. 2.sin 2 60°+ cos 2 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5.cos60°+ sin30°= 1.

趣味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趣味数学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一)做得好的地方宣传方面:在主席团和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宣传部的同学们花费了不少精力,做好了大众宣传的工作。另外,我们部门相关人员也到 11、10级各班进行宣传,确保了宣传工作的到位。但是,宣传时间都比较仓促,没有达到最好效果。报名方面:11级新生力量涌现,各班都积极参与;10级亦是人才辈出,踊跃报名者不在少数。比赛报名总共72人,均以三人小组参赛。现场方面:从整体来看,赛区的现场气氛活跃,选手们都挥洒出个人风采和团队精神,思如泉涌,反应灵活,而且大家都比较沉着冷静、展示充分、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真正达到了比赛所要的效果。休息阶段主持人与观众自由互动,激情有余而时间不足,可谓是意犹未尽。经过激烈的角逐之后,我们现场统分人员按照比赛成绩,最后选出了九组获奖队伍。 (二)不足之处整体而言此次比赛是圆满结束,然而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后,仍然发现了几个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1、准备时间仓促,工作不足。时间比较仓促,尤其体现在了宣传方面,没有及时准确地告知同学们关于本次比赛的主要相关事项。

2、亲友团数量不足。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赛场无法尽早确定;且确定之后没有及时通知各班班委,非参赛人员不知晓地点,造成亲友团数量过少。 3、场面混乱。尤其是在现场抢答环节( 二、三环节),工作人员未及时制止混乱的场面,且主持人现场反应不够灵活。 4、现场作为安排不够合理。这方面主要是由于客观原因,使得现场的选手席有的离放映屏幕太远,从一方面来说,影响了选手答题。 (三)可取之处另外,相比以前的数学知识竞赛,在本次比赛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可取之处: 1、比赛形式新颖。同学们反映良好,认为本次比赛创意性较高。不过这也是大家一起合作的结果。 2、参赛选手较多。总共报名24小组(72人),除却一组有急事不能参加之外,其余均到场。 3、人员安排及时。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到场,现场工作准备较好,使得活动得以准确高效的进行。 4、锻炼了能力。本次比赛,两个部门的成员真正的融入到了这个活动之中,尤其是在两位部长的带领下,很好的锻炼了大家的能力,提高了我们自身的素质。对于整个学习部和生活部成员来说,更是第一次积累了举办此类型比赛的组织经验,有利于以后举办类似的活动。以上是对于本次比赛的一番总结,还是那句

数学知识点新知杯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总结

2009年新知杯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参考解答 一、填空题(第1-5小题每题8分,第6-10小题每题10分,共90分) 1、对于任意实数a,b ,定义,a ?b=a (a +b ) +b, 已知a ?2.5=28.5,则实数a 的值是 。 【答案】4,132 - 2、在三角形ABC 中,22b 1,,2a AB BC a CA =-==,其中a,b 是大于1的整数,则b-a= 。 【答案】0 3、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被分成92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它的周长可能是 。 【答案】50,94 4、已知关于x 的方程4322(3)(2)20x x k x k x k ++++++=有实根,并且所有实根的乘积为?2,则所有实根的平方和为 。 【答案】5 5、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 AC=1,BC =2,P 为斜边AB 上一动点。PE ⊥BC ,PF ⊥CA ,则线段EF 长的最小值为 。 6、设a ,b 是方程26810x x ++=的两个根,c ,d 是方程2 8610x x -+=的两个根,则(a+ c )( b + c )( a ? d )( b ? d )的值 。 【答案】2772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P (-1,1) , Q (2,2),函数y =kx ?1 的图像与线段PQ 延长线相交(交点不包括Q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33 2 k << 8方程xyz =2009的所有整数解有 组。 【答案】72 9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ABC =78°,∠BCD =162°。设AD ,BC 延长线交于E ,则∠AEB = 。 第五题图 B A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

初中数学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①框架正整数( 1, 2, 3) 整数0 有理数负整数( -1 ,-2 ) 正分数( 1/2,1/3,) 分数 负分数( -1/2,,1/3,) ②相反数:两数相加为0 ;0 的相反数为0 绝对值:0的绝对值为0 倒数:两数相乘为1; 1 的倒数为 1;0 没有倒数 ③正负数比较大小-8/21 -3/7;-()│ -1/3│ ④计算 ab=ba abc=a(bc) a(b+c)=ab+ac

有乘方:先乘法——再乘除——后加减;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 ⑤科学记数法a*10n (a大于或等于1&小于10) 235000 000 ⑥近似数(四舍五入) (精确到) (精确到)(精确到万分位)(精确到个位)(精确到个位) (精确到千分位) (精确到) (精确到) 巩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B负整数的相反数就是非负整数 C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正数D零是自然数,但不是正整数 2、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 -27与(- 2) 7B-32与( -3)2C-3× 23与- 32×2D―( ―3) 2 与―(―2)3 3、在- 5,- 9,-,-,- 2,- 212 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12B- 9C-D-5 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差等于0,那么这个数只能是() A0B- 1C1D0 或 1 5、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 4 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A8B7C6D5 6、计算: ( - 2) 100+( - 2) 101的是() A2 100B- 1C-2D-2100 7、比-大,而比 1 小的整数的个数是() A6B7C8D9 8、 2003 年 5 月 19 日,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其邮票发行为 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 7874 10B.× 10C.× 10D.× 10 9、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A. x2 B.| - x+1| C.(- x) 2+2 D. - x2+1 10、已知=,若x2=,则 x 的值等于() A86. 2B862C±D± 862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一定是负数; B .a 定是正数; C. a 一定不是负数; D .- a 一定是负数 12.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史上最全的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精选教育类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马上就要中考了,祝大家中考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史上最全的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实数 重要复习的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

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 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

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0,称a 叫a的平方根,a叫a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叫实数a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

小学数学计算竞赛活动总结

小学数学计算竞赛活动总结 篇一:小学数学组口算竞赛活动总结 口算、笔算、简算竞赛活动总结 2013年1月6日,麻坪小学数学组口算、简算竞赛活动按期举行。此次活动得到了各位数学教师的大力支持,按期有效完成。 一、活动的准备过程及具体的实施过程: 经过全体小学数学教师讨论,小学数学口算竞赛于1月6日下午进行,活动分年级来竞赛,一、二年级口算比赛,每位教师拟定50道口算题,在班中进行竞赛。三、四进行口算、估算、笔算竞赛。五、六年级简算、笔算比赛。每班选出 100分的学生为计算之星。2名优胜奖。具体安排如下:一年级由杨大祝老师负责,二年级由汤德军老师负责;三、四年级山张德全老师负责;五年级由汤季冬老师负责、六年级Ill柴万春老师负责。 1 二、本次活动主要针对目标 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口算、简算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准确、快速、科学、灵活的计算,培养学生平时作业时细心、认真的习惯,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三、组办了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效 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我们注重学生全员参与,整个活动开展得紧张而有序。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Ll标,并取得优异成绩。 获奖名单如下: 一年级:第一名

第二名 二年级:第一名刘剑 第二名眞丹丹 三年级:第一名王陈炜 第二名刘世民姜琴 四年级:第一名马静波 笫二名姜海涛胡俊峰 五年级:第一名 第二名 六年级:第一名刘兴刚 第二名王志 2 口算之星: 三年级:王陈炜 四、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低年级口算效果较好,但中高年级简算效果较差。特别是对于乘法分配律掌握较差。 五、通过本次的竞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儿点: 1、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口算训练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2、培养学生平时作业时细心、认真的习惯,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篇二:数学口算竞赛活动方案及总结 临沂蒙山小学

初中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初中数学基本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绝对值: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 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 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5. 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 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 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n=n. ⑥a-n=1 n a ,特别:()-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 (-3)-1=-,5-2==,()-2=()2=,(-3.14)o=1,(-)0=1. 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 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 ①求根公式是x 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并且二次三项式ax2+bx+c可分解为a(x-x1)(x-x2). ③以a和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2-(a+b)x+ab=0. 9、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是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0时,y=kx(k≠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与x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10、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当k<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 11、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

初中数学趣味知识竞赛试题

初中数学趣味知识竞赛 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数学趣味知识竞赛1、小林今年10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3倍还多6岁。再过几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林的3倍。()A2年B3年C4年D5年 2、今天是星期二,问:再过36天是星期几?()A.1B.2 C.3 D.4 3、一张方桌子,据去一个角后台面的的形状是()A三角形B五边形C四边形D前面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分别为80度和50度,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 5、已知三个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A1条B2条C3条D1条或3条 6、圆周率 是一个无理数,小数点后的第五位上的数字是什么?() A9B6 C5D2 7、"火警"电话号码是:()A110B119 C120D122 8、王老师最近搬进了教师宿舍大楼。一天,王老师站在阳台上,往下看,下面有3个阳台,住上看,上面有5个阳台。教师宿舍大楼共有几层呢?() A、7层 B、8层 C、9层 D、10层

9、小明哥哥在南京大学上学,今年1月18日寒假开始,3月1日开学,他的寒假有天?()A40天B41天C41天D41天或42天 10、3个人吃3个苹果要3分钟,100个人吃100个苹果要分钟.() A 、1分钟 B 、3分钟 C 、30分钟 D 、100分钟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A , 与点B (12)--,是关于()对称() A .X 轴对称 B .Y 轴对称 C .原点对称 D .根本是不对称的 12、已知:0.=b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a B 、 0=b C 、0,0==b a D 、中至少一个等于零b a , 13、绝对值为本身的数是什么?()A 、-1B 、1 C 、0D 、非负数 14、小王有100元钱,第一天花了全部的1/4,第二天又花了剩下的1/5,还剩余多少钱?()A.25B.60 C.15D.35 15、在一次晚会上,主持人举起第一个牌,上面有1个三角形,举起第2个牌子,上面有4个三角形,举起第3个牌子,上面有9个三角形,按这一规律发展,请估计第四个牌子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A 、20个 B 、16个 C 、15个 D 、12个 16、6根火柴棒,最多可以围成多少个三角形?()A 、5个B 、4个 C 、3个 D 、2个

初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完美打印版)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 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 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 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小学数学口算竞赛活动总结

小学数学口算竞赛活动总结 2016 年12 月12日,数学组口算竞赛活动在教学楼举行。 一、活动的准备过程及具体的实施过程: 经过全体小学数学教师讨论,小学数学口算竞赛于12月12日下午2:30 开始,活动按年级组来竞赛,有三位教师拟定100道口算题,在班中进行预赛,选出5名学生参加竞赛。 具体安排如下: 1、一,二年级组安排在实验室,由张燕老师负责。 2、三、四年级组安排在会议室,由徐健康老师负责。 3、五,六年级在本班教室,由吴菊老师负责。 4、竞赛的时间为20 分钟,负责人要记好收试卷的 时间以及评卷的工作,到时候统一交卷。 二、本次活动主要针对目标 以研讨“人文计算”这一课题作为动力,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口算、简算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教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三、组办了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效 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数学用数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整个活动开展得紧张而有序。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并取得优异成绩。

获奖名单如下: 一年级:第一名阮树阳 第二名孙巳生 第三名徐艳娟 二年级:第一名张子璇 第二名冯豪杰 第三名周莉晴 三年级:第一名董军豪 第二名张翼翔宋金洪 第三名柠檬 四年级:第一名董礼 第二名董萌萌 第三名董西汶 五年级:第一名张亚楠 第二名阮芊芊 第三名宋佳琳 四、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2、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没有接触过的题,没有 很好的思考,导致出错。 五、通过本次的竞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初中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知识点总结及训练题目-最值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求最值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经常面对带有“最”字的问题,如在一定的方案中,花费最低、消耗最少、产值最高、获利最大等;解数学题时,我们也常常碰到求某个变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类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最值问题,求最值问题的方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运用配方法求最值; 2.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在方程有解的条件下,利用判别式求最值; 3.建立函数模型求最值; 4.利用基本不等式或不等分析法求最值. 注:数学中最大值、最小值问题,运用到社会实践、生活实际中所体现出来的就是最优化思 想,所谓最优,就是我们所期望的目标量能达到最大或最小.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并无最值,但当自变量取值范围有条件限制的,最值在图象的端点处取得;定义在全体实数上的二次函数最值在抛物线的顶点处取-得.即: 对于c bx ax y ++=2(0≠a ) (1)若a>0,则当a b x 2-=时,a b ac y 442-=最小值; (2)若a<0,则当a b x 2-=时, a b ac y 442-=最大值. 【例题求解】 【例1】 设a 、b 为实数,那么b a b ab a 222--++的最小值是 . 思路点拨 将原式整理成关于a 的二次多项式从配方法入手;亦可引入参数设t b a b ab a =--++222,将等式整理成关于a 的二次方程0)2()1(22=--+-+t b b a b a ,利用 判别式求最小值. 【例2】若3 2 211-= += -z y x ,则222z y x ++可取得的最小值为( ) A .3 B . 1459 C .2 9 D .6 思路点拨 设k z y x =-=+= -3 2211,则2 22z y x ++可用只含k 的代数式表示,通过配方求最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 ???<-=>=)0()0(0)0(a a a a a a 或???<-≥=)0a (a )0a (a a 或???≤->=)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负因数为奇数个时乘积为负,负因数为偶数个时乘积为正.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公式 总结(最新最全)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 p q,p( p q ≠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ai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 ? ? ? ? ? ? ? ? ? 负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零 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② ? ? ? ? ? ? ? ? ? ? ?? ? ? ? 负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整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 ? ? < - = > = )0 a( a )0 a( )0 a( a a或 ? ? ? < - ≥ = )0 a( a )0 a( a a;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a的倒数是 a 1 ;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数学教学竞赛 总结

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活动小结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评委组对参赛教师的精心准备和精彩示课表示衷心的感谢!对领导及教职员工的大力协助、对与会教师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我市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通过活动发现和培养中青年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各校扎扎实实开展校本教研,推进数学学科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下面我代表评委组对参赛的8节课作一个点评: 一、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亮点: 1、各位参赛教师在理解教学内容上下了很大功夫,在数学理解水平上有了很大进步。教学中力求揭示数学的本质,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我们都知道基础知识是看得见的,如法则、公式、性质、判定等,基本技能是经常训练的,只有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是隐性的,是在教学中逐渐渗透的。就此要求在座的各位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单单教给学生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还要注意揭示数学的本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在: ①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体现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情境,使学生感悟数学源于生活,源于实际。8位教师在教学中均创设了适合学生认知水平、接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8位教师精心设计,采取游戏、活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探索活动,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落在了实处。例如:8节课或以自学提纲、或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学习,这是融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为一体的一个很好的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参与面广,参与度高,以自学提纲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