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及紧急处理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防治措施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猪饲料中含有的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引起的疾病。
该病在猪群中普遍存在,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以下将介绍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以及防治措施。
一、发病特点:1. 全身性症状:患猪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精神萎靡,粗毛,皮下出血,瘀斑等。
2. 消化系统症状:患猪腹泻,大便呈黄色水样,食物不消化等。
3. 呼吸道症状:患猪咳嗽,气急,呼吸困难等。
4. 泌尿系统症状:患猪尿量减少,尿液呈红色等。
二、实验室检查:1. 病原学检查:患猪粪便、肝脏、肾脏等组织样品可以通过培养的方法检查猪饲料中的黄曲霉菌及其产毒情况。
2. 生化检查:通过血液样品检查患猪内脏器官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3. 病理学检查:对患猪进行尸检,观察各内脏器官的病变情况,寻找病因。
三、防治措施:1. 饲料控制:使用新鲜无霉变的饲料,避免使用受霉变的饲料。
2. 清洁卫生:保持猪舍环境的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猪舍内的霉变饲料和猪粪。
3. 添加剂应用:使用抗生素、生物制剂等添加剂,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和产毒。
4. 检测监控:定期对饲料和猪场内猪只进行黄曲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5. 营养调整:合理调整猪饲料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的配比,增强猪只的抵抗力。
6. 疫苗预防:根据黄曲霉毒素的类型进行疫苗研制,提高猪只对黄曲霉毒素的抵抗力。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猪养殖业的疾病,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关键是饲料控制、环境清洁、添加剂应用、检测监控、营养调整和疫苗预防等综合措施的综合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生。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作者:李军红梁邦武来源:《新农村》2018年第03期猪霉菌毒素中毒除直接造成死亡外。
还可导致猪只生长发育将迟缓。
免疫受到抑制。
出现配种繁殖障碍并诱发多种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做以分析,如下:1病因分析在自然界中,分布有很多种类的霉菌。
其能够在大部分谷物上寄生。
且其生存所需的条件较低,即在湿度为80%-100%、温度为28-32℃的环境中就能够大量生长繁殖,且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分泌多种有毒物质。
如赤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等,其中危害较大且最普遍的霉菌是黄曲霉菌。
通常情况下,猪类饲料的主要成分是谷物农作物,如果这些谷物在加工过程中或者贮藏保管过程中没有妥善处理。
就非常容易发生霉变。
猪在饲养过程中。
如果采食这种生长有大量霉菌的饲料。
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中毒。
2临床症状黄曲霉毒素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
急性型猪没有症状表现,突然倒地死亡;亚急性型体温升高1.0-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口渴。
粪便干硬呈球状带有黏液和血液。
可视黏膜苍白,后期黄染皮肤充血,出血,后肢无力。
步态不稳。
常呈大坐式;慢性型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逐渐消瘦,背毛粗乱,异食癖。
断奶仔猪发病急,精神沉郁、体温稍高或正常,口腔流延、不食、呕吐,呕吐物为绿色分泌物或饲料,腹泻。
排灰色稀便甚至血便,随病情发展,开始出现神经症状。
多表现为头抵墙壁、头颈弯向一侧。
数天后死亡。
哺乳母猪往往和仔猪一起发病。
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呕吐,体温升高,腹泻严重,泌乳减少或停止,通常3-7d恢复。
很少发生死亡。
赤霉毒素对母猪的危害最大,发情不规则,后备母猪假发情。
发情周期延长。
阴道黏膜骚痒,淤血水肿,分泌混血黏液。
外阴肿大,乳腺肿大,子宫颈水肿,细胞增生,脱肛,子宫脱出,受精率低,产仔少,产畸形仔,死胎或木乃伊儿。
出现早产、流产等症状。
保育猪患病后突然出现呕吐。
猪霉饲料中毒的病因 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霉饲料中毒的病因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霉变饲料中毒是由于猪采食发生霉变的饲料而导致的一种中毒性疾病,通常在春夏季节容易发生,主要是由于饲料在高温高湿季节没有妥善保管而容易发生霉变,且没有经过脱霉处理就直接用于饲喂,症状比较严重,主要是发生急性胃肠炎和神经症状,尤其是妊娠母猪及仔猪比较敏感,应加以防范。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霉饲料中毒的病因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饲料原料含有过多水分。
收获饲料原料后,没有及时进行晾晒,导致含有过多的水分,或者长时间存放,都能够导致大量的霉菌滋生,从而造成饲料发生霉变。
一般来说,饲料原料要求控制低于14%,当达到14%以上时就非常容易滋生霉菌。
例如,谷实类饲料(如玉米、稻谷等)中含有17%—18%的水分,就非常容易发生霉变,特别是原料经过粉碎加工后更容易发生霉变。
饲料管理不当。
在饲料加工、运输以及贮存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要求采取规范操作,也容易发生霉变。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某些环节操作不正确,如加工后没有经过有效冷却就直接装包贮存;加工时残留有物料的死角,或者没有及时进行清理等,都能够导致饲料发生霉变。
饲料贮存在条件较差的仓库,如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漏雨等,或者长时间存放等,都能够诱使饲料发生霉变。
在饲料运输途中,由于经受曝晒、雨淋等,也能够导致饲料发生霉变。
另外,料槽长时间没有进行清理,始终残留有饲料,也容易发生霉变,猪采食后就能够引起发病。
2、发病机制霉菌能够产生多种霉菌毒素,而不同霉菌毒素的作用机制又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黄曲霉毒素能够损伤肝脏,导致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弱,还会促使血管渗透性增强,血管变脆并容易发生破裂,使其发生出血,并形成出血性瘀斑。
赭曲霉毒素能够导致肝细胞发生透明变性、液化、坏死,损伤接近曲小管上皮的肾脏,抑制氨基酸tRNA合成酶的作用,从而无法合成蛋白质,导致体内IgA、IgG和IgM较少,造成机体免疫机能减弱。
猪霉菌中毒治疗方法

83猪霉菌中毒治疗方法李新(甘肃省陇南市文县范坝镇畜牧站746411)摘要:本文就猪霉菌中毒的危害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介绍了其临床症状,提出了其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希望能为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使养猪生产得以顺利开展,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猪霉菌中毒;危害;症状;预防;治疗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霉菌中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
其病原主要为烟曲霉菌、黄曲霉菌、赤霉菌等,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这些霉菌常常会产生大量的致病毒素,导致动物肝脏细胞坏死、出现胃肠发炎症状或者患有免疫抑制以及生殖系统疾病,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猪霉菌中毒的预防以及治疗提出了一些对策。
1危害1.1引发疾病霉菌毒素常常会导致猪只出现急性或者慢性中毒现象,导致其肝脏以及肾脏受到损害,引起其肠道出血,同时还会导致其消化功能发生紊乱,出现神经症状以及皮肤病变等。
通常情况下,如果猪只食入了大量的霉菌毒素,常常因急性中毒而死亡;如果食入了少量的霉菌毒素,则会导致慢性中毒的发生,通常不会表现出特异性的中毒症状,因而很难判断其症状是否因霉菌中毒而引起,仅仅出现轻微的或者较少的临床症状,常常被养殖户忽略[1]。
1.2破坏免疫系统对生猪而言,霉菌毒素最本质的危害是导致其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而出现免疫抑制。
绝大多数霉菌毒素会对机体免疫系统结构造成直接的破坏,导致其免疫功能减弱,使接种疫苗无法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甚至可能引起免疫的失败,导致猪群严重感染的出现,与此同时,还容易引起猪瘟、猪蓝耳病以及猪圆环病毒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生,由于其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导致一旦患病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1.3降低饲料品质霉菌毒素不仅会对饲料的适口性造成直接的影响,导致猪群食欲降低,还会导致饲料内营养物质的大量损失,同时抑制消化道内消化酶的活性,导致机体无法对各种营养物质进行有效吸收,使饲料转化率受到影响,导致生猪养殖过程中饲料消耗的增加,进而使养殖经济效益受到严重损害[2]。
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及防制措施

1 . 2呕吐 毒素 呕 吐毒 素也 叫脱 氧雪 腐镰 刀 菌烯 醇 , 由禾 谷镰 刀 菌产 生 。 猪采食 含 呕吐 毒素 的饲 料后会 发生 呕 生 吐 、 肉 出血 和繁殖 力 下降 等症 状 。对生 长肥 育猪 肌
和 生产性 能 下降 等症状 。
1 . 4玉米 赤霉 烯 酮
玉米 赤霉 烯酮 也称 为 F 2毒 素 , 由禾 谷镰 孢 一 是
11黄 曲霉毒 素 .
霉 菌产 生 。 有雌 激 素作 用 。F 2毒 素影 响 繁殖 性 具 一
能, 主损 生 殖 器官 与 下 泌 尿 系统 ; 能 对免 疫 系 统 并
产 生 损 害 , 成免 疫 抑 制 , 可 形 成 免 疫 复合 性 损 形 也
饲 料 中的黄 曲霉 毒 素是 由黄 曲霉 菌 和 寄生 曲 霉 菌产 生 的 , 能在 含 氧量 极 低 的环 境 中 生长 , 形 其
成 的最低 温 度为 2 5 ℃~ ℃。此 毒 素是 对猪 威胁 最 大
磨 牙现象 。持续 低剂 量 饲喂会 导 致 皮肤 温度 下 降 、 胃食管 部增 生和血 浆 中 仅 一球 蛋 白含量 降低 。呕吐
毒 素会 强力 抑制 猪 的采 食量 和 生长 速度 , 呕吐 毒 在
素含量为 0 1 4毫 克/ 克 时 ,饲 粮 中 每增 加 1毫 千 克/ 克 呕 吐毒 素 ,生 长 肥 育 猪 的 采 食 量 即减 少 千 6 , 含毒 量超 过 1 % 在 0毫克/ 千克 时 即完全 拒食 。
害 。较 低质 量浓 度会 诱 发女 性 化现 象 , 高 质量 浓 较 度会 干扰 排 卵 、 孕 、 入及 胚胎 的发 育 。 备母 猪 受 植 后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断与防制

绩优 秀种 猪后 代送 中心 测定 。 与其他 企业 种猪 在一
致标 准化测试 条件 下进行 生产 性能测 定 , 实现 各种 猪企 业 的优 秀种猪遗 传 资源共 享 。所 以 , 内测定 场 为 中心测 定 的基础 , 参加 中心测 定猪 场必 须开 展场
内测定 。
3 中心 测 定是 对 场 内测 定 的 再 检 验 . 4
后缘 、 胸腹 及 前后肢 内侧皮 肤 出现紫 红 色斑点 或 斑
块 , 视黏 膜 黄 染 , 出 现 以低 凝 血 酶原 血 为 特 征 可 并 的凝 血病 ; 大便 干 硬呈 小球粒 状 , 面附 有黏 液 , 表 有 的腹 泻 , 中带血 或排 出黑 红色血 粪 , 便 尿黄 。 有多 数 患 猪 可 见 神 经 症 状 : 立 , 的偏 头 斜 视 . 卧 不 呆 有 起 安 , 断走 动 或 呻 吟吼 叫 , 音 嘶哑 , 死前 惊 叫 , 不 声 临 全身瘫 软 , 四脚划 动呈 游泳 状 。 程急性 数小 时 , 病 慢
迄今 为 止 。 响及 毒 害作用 最 大的是 黄 曲霉 毒 影
素( 、 霉 菌 素 、 吐 毒 素 ( O 、 曲霉 毒 素 、 A )赤 F 呕 D N) 烟 赭 曲霉 毒素 , 临床 上 以黄 曲霉 毒 素 、 但 玉米 赤 霉 烯
酮(一 )单 端孢霉 烯(一 ) 引起 的 中毒 最常见 。 F 2、 12 等 ’
猪霉菌毒素中毒 的诊断与防制
张 宝贵
( 北省永 清县 畜牧兽 医局 , 北永清 0 5 0 ) 河 河 660 人们 往 往错误 地认 为仅 在 夏季 高温 、 湿季 节 高 才 会有霉 菌 毒素 的危 害 . 实际 上霉菌 毒 素对 动物 的 危 害是全 年性 的。近 年来 , 笔者 发现 许 多猪场 存 在 不 程度 的霉 菌毒 素 中毒 , 害很 大 。现将 该病 的防 危
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方法霉菌毒素被称为中国猪群健康的“第一杀手”,又被称为饲料中的“隐形杀手”,复合性霉菌毒素中毒症则被称为“底色病”,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危害可见一斑。
但是危害虽大,损失虽重,霉菌毒素却未能引发相关人士的足够重视。
又到了霉菌最易滋长的季节,笔者对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做了些整理,希望通过此文再次给养殖业敲响霉菌毒素的警钟。
1.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污染现状霉菌毒素是由真菌(霉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要紧的产毒素霉菌为曲霉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霉菌又可分为田间霉菌和贮藏霉菌。
已知的霉菌毒素有数百种,多数没有取得充分研究。
要紧的致病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ON),赭曲霉毒素(OTA),呕吐霉素(DON),T-2毒素,烟曲霉毒素(FUM)。
它们在动物体内可产生多种生理作用,如肝毒、肾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和类似雌激素效应,等等。
有害霉菌来源要紧有饲料、垫料和环境。
饲料从生长、收割、运输、加工、包装、贮存,直至进入食槽都可能使霉菌不断生长,尤其是当湿度饲料含水量适合的条件下。
因此霉菌毒素污染一样具有群发性和无传染性,地域性和季节性。
霉菌毒素中毒病症那么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多数情形下属于慢性霉菌毒素污染,病症轻微显现较慢且不典型, 而且引发的损害具有多样性,中毒病症也复杂多样。
同一霉菌毒素关于不同动物造成的危害也不一样。
例如,猪对DON超级灵敏(1ppm),可是18ppm的DON并非阻碍来航鸡的增重。
蛋鸡对DON的耐受程度更高。
而且污染浓度不高时,检测也有难度。
霉菌毒素看不见摸不着,无嗅无味。
即便那些看上去的“好”粮食,也可能存在霉菌毒素污染。
FAO国际粮农组织报导:世界谷物中25%受到霉菌毒素污染。
09年的一个调查对国内244份饲料样品共进行了2023项次检测,完全没有检测出霉菌毒素的样品仅16份,占样品总数的%,只检测到1种霉菌毒素的样品数35份,占样品总数%,检测到2种或2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数193份,占%,同时检测到含4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数135份,占样品总数的%。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程 中会 产生 一种 有毒 的二 次代 谢 产物 , 即霉菌 毒 素 , 霉菌 毒素 即 使检 出水 平 只有过 去认 为 的“ 量 ” 微 水平 也会 对人
和 动物 造成 极 大 的危 害。 世界 粮农 组 织( A 统 计 , 据 F O) 全 球 每 年有2 %的粮食 作物受 到霉 菌毒 素的污 染 , 5 至少 造成 数千 亿美 元 的经 济损 失 。 中国农科 院畜牧 所 的调查 显示 , 我 国配合 饲料 中不 同程度的霉菌 毒素 的污染 率高达8 %以 0 上 。2 0 年底 至2 0 年 秋天 , 03 04 亚洲 各 国均发生 较广泛 的动 物疫情 , 其原 因与2 0 年天气 异常导 致谷 物大面积 发霉 究 03
给 养猪业 带来 了严 重的损 失 对 养猪业有 重要影 响的霉 菌毒 素主要有 黄 曲霉毒 素 、 曲霉 毒素 、 赭 桔霉毒 素 、 角毒 麦 素 、 吐毒素 、 呕 玉米 赤霉烯 酮、一毒 素 、 曲霉毒素 等。 T2 烟 分析 了霉 菌毒素对 养猪 业的危 害 , 并提 出了相 应的 防治对 策, 以期 为养猪业生产提供 参考借鉴 。 关键 词 : 霉菌毒素 ; 养猪业 ; 害; 危 对策
中 的霉 菌在 适宜 的条件下 , 田问 、 在 加工 、 喂 以及储 存过 饲
但猪食欲 、 体温 、 精神均表 现正常 , 得本病不易被 发觉 , 使 因
此常常被猪 场忽视或误诊 , 未能及 时采取措施 , 最终会导致
猪只生长发 育停 滞 、 消化功能紊乱 、 繁殖 障碍 、 抗病 力下降 。
中图分类号 s 9 8 8 .7 5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 7 1( 1 7 7 2 0 3 0 2)0 — — 0 812 02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0 — 9 7 0 1 l0 7 — 2 1 2 1 5 ( 1) 一 0 10 0 2 O
全 球 的 谷 物 有 2 % 以上 受 到 霉 菌 污 染 , 料 及 5 饲 () 端 孢 霉 烯 族 毒 素 中 毒 症 状 : 食 、 吐 、 3单 拒 呕 原 料 霉变 现 象 更 为 普 遍 ; 调 查 , 内饲 料 企 业 生产 肠 炎 、 血 、 称 性 皮 炎 。 据 国 便 对 的配 合 饲 料 中霉 菌 毒 素 污 染 率 高 达 8 % 以上 , 对 0 而 () 米 赤 霉 烯 酮 中毒 症 状 : 猪 返 情 严 重 。 4玉 母 广 大 散 养 户 就 更 为 普 遍 。 由于 霉 菌 毒 素 对 动 物 组 织 另外 , 期 慢 性 中毒 导致 免 疫 抑 制 , 长 引发 消化 道 器 官 损 伤 的广 泛 性 及 中毒 猪 对 各 类 疾 病 的 易 感 性 , 大 出 血 为 特 点 的猝 死 型 肠 道 传 染 病 及 其 它 疾 病 , 易 霉 菌 毒 素 中毒 成 为 许 多 传 染 病 与 非 传 染 病 发 生 的始 被 误 诊 为 附红 细 胞 体 病 、 痢 或 结 肠 炎 等 。 血 动 环 节 ,也 成 为 比众 多 传 染 病 危 害 更 严 重 的慢 性 损 耗性疾病 , 使动物 生产 性能下 降、 繁殖机 能障碍 、 免 疫 功 能 抑 制 ,严 重 者 还 可 造 成 死 亡 。 由于 霉 菌 毒 素 中毒 的 隐 蔽 性 、 量 性 、 性 中 毒 的 蓄 积 性 、 状 复 微 慢 症 杂 及 发 病 缺 乏 直 观 性 , 验 室 诊 断 难 度 较 大 , 养 猪 实 给 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 1 霉 菌 毒 素 中 毒 猪 群 外 观 表 现
蛋白( 清蛋 白、 球蛋 白、 纤维蛋 白原、 载蛋白、 主 运 酶) 多数猪精 神沉郁 , 食欲 减退 , 瘦贫血 , 消 皮肤 苍 要来源 。霉菌毒素 中毒时肝功能损伤 ,血浆 蛋 白减 白 , 长 迟 缓 ; 头 弓背 , 殖 性 能 降 低 , 异 食 癖 ; 少 , 血 , 体 水 平 下 降 。 生 低 繁 有 贫 抗
黄 疸 , 便 , 别 排 红 褐 色 尿 液 ; 分猪 巩 膜 黄 染 , 血 个 部 阴 32 生物 转 化 障碍 . 肝脏是重要解毒器官 , 过氧化 、 原 、 合 、 通 还 结 水 道 黏 膜 黄 染 ; 分 猪 体温 轻 度 升 高 , 4 部 达 0℃; 别 有 个
呕吐 、 弓反张、 角 空嚼等症状; 有的猪在背部、 胸侧发 解 、脱氨等方式将体 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和 从肠
展, 出现 昏迷抽搐 、 四肢 痉挛等 神经症 状。
12 剖 检 病 变 .
出 。 毒 时肝 解 毒 功 能下 降 。 见 猪 患 病 后 , 打 抗 中 常 越 生 素 越 死 , 打 针 反 而 不 死 现象 。 因 是 患病 猪 肝 功 不 原 病 理 变 化 主 要 在 肝 脏 , 肿 大 , 面 呈 土 黄 色 , 能 受 损 , 毒 能 力 下 降 , 生 素 的 降解 特 别 是 那 些 解 肝 切 解 抗 不见肝小叶结构, 质脆 有 出 血 点 ; 黄疸 ; 胃黏膜 糜烂 ; 热 镇 痛 药 的 降解 不 能 进 行 , 重对 肝 的损 伤 , 只 死 加 猪 肾 脏 高度 肿 大 、 红 色 , 地 脆 弱 轻 压 即破 , 面 呈 亡 更 加 严 重 。 黑 质 切 黑 红 色 ; 囊 中度 肿 大 , 汁浓 稠 ; 呈 黑 红色 , 胆 胆 脾 且肿 33 严 重免 疫 抑 制 . 大; 膀胱 黏膜轻度充血 , 个别有 出血 点 ; 多数 回肠 与 黄 曲霉 毒 素 中毒 后 动 物 抵 抗 力 下 降是 由于 循 环 结 肠 出血 ; 下和 肌 肉出 血 ; 淋 巴结 无 病 变 。 皮 但 系 统 中吞 噬 细 胞 的 功 能 下 降 ,机 体 无 法 产 生 正 常 抗 体 滴 度 , 成 免 疫 抑 制 。 单 端 孢 霉烯 族 毒素 对 组 织 造 而 2 霉 菌毒 素 中毒 诊 断依 据 () 曲 霉 毒 素 中 毒 症 状 :黄 疸 、 血 、 经 症 的刺激性很强 , 1黄 贫 神 抑制蛋 白质合成, 细胞 免疫和体液免 疫 受 到 损 伤 而 被 抑 制 。 免疫 抑 制 表 现 为 对 各 种 病 原 状、 肝肿 大 变性 。 () 曲霉 毒 素 与橘 青 霉 素 中 毒症 状 :血 尿 、 2赭 。 肾 的 易 感 性 增 加 ; 改变 各 种 抗 病 机 制 从 而 破 坏 对 疾 病 的 抵 抗 力 ; 扰 正 常 T细 胞 和 B细 胞 免 疫 力 ; 制 干 抑 变性肿大。 正 常 抗 体 的 生 成 ; 苗接 种 或 自然 感 染 病 原 后 , 法 疫 无
11 临床 症 状 .
3 霉菌 毒 素 中毒 时机 体 代谢 及脏 器 损 伤 的病 理机 制 动物对霉菌毒素的敏感性 因种属 、 性别 、 年龄及 营 养 状 况 不 同有 很 大 差 异 ,较 敏 感 动 物 为 雏 鸭 、 雏 鸡 、 猪 和 种 用 畜 禽 等 。主 要对 肝脏 造 成 损 伤 , 小 导致 严重免疫抑制 , 疾病易感性增强 。 对 31 蛋 白质 合 成 抑 制 . 肝 脏 是 合 成 和 分 解 蛋 白质 的主 要 器 官 ,是 血 浆
生 浅 表 性 皮 炎 与脱 毛 ; 组织 器 官 出血 ,尤 以臀 部 明 道 吸 收 的 有 毒 物 质 ( 、 类 、 哚 、 类 ) 来 自体 氨 胺 吲 酚 及 显 , 犬 坐 式 ; 别 猪 七 窍 出血 但 可 凝 固 ; 病 情 发 外 的 毒 物 变 成 无 毒 或 毒 性 较 小 物 质 , 随尿 或 胆 汁 排 呈 个 随
21 0 1第 1 期
养 猪 S I E P OD C I N W N R U TO
7 l
猪 群 霉 菌 毒 素 中 毒 危 害 及 紧 急 处 理
程 忠 刚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 究所, 广东 广州
中图分类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 5 ¥5. 4 文献标 志码 : B
50 4 ) 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