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水资源现状初步分析

合集下载

大兴安岭地区水文特征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水文特征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水文特征分析
司国佐;毛正国;杨文娟
【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
【年(卷),期】2006(034)006
【摘要】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概况及降水、蒸发、径流和水资源等水文特征.
【总页数】2页(P78-79)
【作者】司国佐;毛正国;杨文娟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水文局,黑龙江,加格达奇,165000;大兴安岭水文局,黑龙江,加格达奇,165000;尚志水文勘测队,黑龙江,尚志,15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
【相关文献】
1.大兴安岭地区水文站巡测可能性初步分析与评价 [J], 李闯;牛亚芬;石宝成
2.大兴安岭地区的水文特性 [J], 耿余春;牛春地;王希安;贾中
3.大兴安岭地区外倭勒根河中游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特征 [J], 刘江;王浩;张恩伦
4.大兴安岭地区降水量变化及干湿期特征分析 [J], 任柬宇;刘滨辉;廉陆鹞;康雨昌
5.大兴安岭地区夏季森林火灾环境因子特征分析 [J], 何诚;舒立福;刘柯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利工程总结水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水利工程总结水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水利工程总结水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分析在水利工程领域中,水资源利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对当前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水资源利用现状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全球水资源利用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1.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由于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一些地区和国家面临水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1.2 水资源浪费严重在农业、工业、生活等领域,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例如,农业灌溉方式低效、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水浪费、居民生活中的浪费行为等。

1.3 水质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等对水资源的污染程度不断加深。

1.4 水资源跨界争端增多一些河流和湖泊跨越多个国家,因此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争端。

这些跨界争端给水资源利用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在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2.1 不平衡的地区水资源配置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的不同,一些地区存在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水资源贫乏。

因此,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平衡配置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高耗能、高排放的开发利用方式目前,一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存在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问题。

这不仅增加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工程的运维成本。

2.3 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水资源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当前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仍然较为滞后,需要加强改革和创新。

2.4 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些过度开发水资源的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需要寻找更为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

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的资料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森林,是大兴安岭最雄厚的资源。

这里是绿色的王国,在绵绵不尽的群山上,长满了刚劲挺拨的兴安落叶松、四季长青的樟子松、婷婷玉立的白桦、耸入云天的山杨、西伯利亚冷杉及黑桦、柞树、山榆、水曲柳、钻天柳、蒙古栎等,多达上百种。

全区有林地面积达7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4%,林木总蓄积5.87亿立方米,占黑龙江省总蓄积的26.6%,占全国总蓄积的7.8%。

野生动植物资源:“锦鳞在水,香菌在林,珍禽在天,奇兽在山”是对万顷林海里繁衍生长的野生动植物的生动写照。

在这天然的动植物园里生息繁衍着马鹿、驼鹿、黑熊、狍子、獐子、艾虎、雪兔、紫貂、猞利、榛鸡、乌鸡、野雉、鸳鸯、黑嘴松鸡等珍禽异兽330多种;水貂、水獭等名贵皮毛动物及鳇鱼、大马哈鱼、哲罗、细鳞、鲶鱼等名贵水产品80多种。

这里生长的野生植物上千种,漫山遍野,色彩缤纷,花香飘逸。

其中,有许多野生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已被人们逐渐所认识,并且列为经济开发对象。

在深山和林缘,还生长着一簇簇一串串野生浆果,诸如山葡萄、红豆、都柿、稠李子、山丁子、刺玫果等。

这里还有纯天然无污染的山野菜和食用真菌。

山野菜中以蕨菜、黄瓜香、金针菜、柳蒿芽、山韭菜和明叶菜居多,食用真菌木耳、蘑菇、猴头和灵芝等等。

药用植物资源:大兴安岭共有药用植物达300余种,其中有全国重点普查药材80余种。

有些是全国著名的地道药材。

如兴安杜鹃、党参、黄芪、铃兰、芍药、贝母、五味子、百合、灵芝、刺五加、龙胆草等等。

矿产资源:大兴安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里盛产黄金,素有“金镶边”之称。

现已探明,大兴安岭金矿遍布全区,品位较高,除漠河、呼玛而外,松岭、阿木尔、韩家园等地均已开采,产量居黑龙江首位。

煤炭储量也非常丰富,矿区主要分布在漠河的霍拉河盆地,呼玛的椅子圈和欧浦盆地以及十八站、松岭等地。

古莲河露天煤田方园80平方公里,仅查4平方公里,储量就达1.2亿吨,开采前景十分可观。

(完整word版)大兴安岭自然资源

(完整word版)大兴安岭自然资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自然资源人们赞美大兴安岭是聚宝盆,称它“遍地皆为宝,天下也难找。

”这里的地上、地下资源极为丰富。

森林资源大兴安岭地区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和天然林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和国内仅存的寒温带生物基因库,森林覆盖率79.83%。

截止2008年末,全区有林地面积665.1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5.14亿立方米。

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等。

动植物资源大兴安岭是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王国。

这里生长着野生维管束植物900多种,包括笃斯、红豆、山葡萄等野生浆果;黄芪、灵芝、五味子等药用植物;木耳、蘑菇、猴头等食用菌类;蕨菜、百合等山野菜。

这里有鸟类250种(亚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6种。

哺乳动物56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种。

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紫貂、貂熊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棕熊、猞猁、马鹿等。

这里还有味道鲜美的冷水鱼类哲罗鱼、细鳞鱼等均为水中珍品。

矿产资源大兴安岭地区矿产资源富集,素有“乌金铺地,黄金镶边” 之美誉。

已发现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43种(含亚矿种),已被国家列为重点找矿靶区。

在德尔布干和大兴安岭两个成矿带先后发现了漠河砂宝斯岩金矿、新林塔源铅锌矿等一大批大中型矿床,现已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开发和冶炼加工的潜在经济区。

水资源大兴安岭地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60.76亿立方米/年,水能理论储备78.04万千瓦,电站装机容量可达89.6万千瓦,年可发电25.3亿度以上。

行政区化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辖3个县4个区,23个镇,12个乡,6个城镇街道办事处,60个社区,80个村民委员会。

呼玛县辖2个镇,6个乡,8个居民委员会,64个村民委员会,即呼玛镇、韩家园镇,兴华乡、北疆乡、白银钠乡、鸥蒲乡、金山乡、三卡乡。

塔河县辖3个镇,3个乡,29个居民委员会,11个村民委员会,即塔河镇、盘古镇、瓦拉干镇,依西肯乡、开库康乡、十八站乡。

大兴安岭地区2009年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大兴安岭地区2009年水功能区水质评价

结 合 大 兴 安 岭地 区水 功 能 区划 的实 际 情 况 。 本 次布设 水 功能 区站 点 2 2个 。一般处 在 各功 能 区 的下断 面处 ,以满 足水功 能 区水 质评 价 的需 要 。
2 . 监 测项 目及频 次 2
木 尔 河 、盘 古 河 、 呼玛 河 、塔 河 、多 布 库 尔 河 、
T/0 2 0 1 ' — 0 3 ,大兴 安 岭 共 在 1 河 流 上 划 分 2 4 1条 0
个 水 功 能 区 ( 7个 一 级 区 ,3个 二 级 区 ) 1 ,监 测
总 河段 长 25 01k 。其 中 l 一级 区 :l 2 . m 7个 1个 保 护 区 ,河 段 总 长度 为 18 . m, 保 留区 ,河 8 23 4个 k 段 总 长度 为 5 6 m, 缓 冲 区 ,河 段 总 长 度 为 4 . k 2个 7
4.k 31 m;3个 二级 区 :开发 利 用 区 中 1 城 市 饮 个 用 、工 业 用 水 区 ,河段 长 2 . k O m; 1 过 渡 区 , 0 个 河 段长 2 . k 00 m;1 排污控 制 区 ,河 段 长 8 m。 个 .k 0
以 盆地 和低 山丘 陵 为主 ,地势 西 高 东低 。境 内 山
2 水 功 能 区水 质 监 测
21 监 测范 围和 站点布 设 .
并 对水 资源 质 量状况 进行 评价 。
根据 《 黑龙 江省 地表 水 功 能 区标 准 》 ( B 3 D 2/
l 大 兴 安 岭 地 区 自然 概 况
大 兴 安岭 地 区位 于 祖 国最 北 部 边 陲 。黑 龙 江 省 的最 北 部 。 总面 积 84 .6万 k 。大 兴安 岭 地 貌 m2

大兴安岭地区饮用水检测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饮用水检测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饮用水检测分析作者:陈延铭李艾黎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2期陈延铭李艾黎(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摘要:该文以大兴安岭地区生活饮用水为检测实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为依据,具体分析了饮用水中的金属有毒有害成分,为本地区饮用水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数据。

关键词:大兴安岭地区饮用水检测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226-01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的最北的一个地级市,是我国一级自然生态保护区。

境内较大河流有:呼玛河、额木尔河、盘古河、西尔根气河、多布库尔河、甘河、那都里河等,国际河流有黑龙江,省内地区间界河有嫩江。

大兴安岭地区居民的饮用水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和河流水,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与饮用水质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大兴安岭地区饮用水水质状况和评价污染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的不同地域,揭示了不同县区生活饮用水指标的变化情况。

对大兴安岭地区饮用水样进行了铁、锰、铜、砷、汞等共5项指标的测定。

1 实验部分1.1 铁、锰、铜的检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仪器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蒸气中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多种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可测到PPM数量级,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可测到PPB数量级。

其氢化物发生器可对8种挥发性元素汞、砷、铅、硒、锡、碲、锑、锗等进行微痕量测定。

(1)仪器设备:原子吸收AA-6300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涂层石墨管;自动进样器 ASC-6100(日本岛津公司);铁、锰、铜空心阴极灯各一只;氩气一瓶(纯度99.99%)。

(2)试剂:铁、锰、铜标准储备液1000mg/L(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标准使用液浓度为20μg/L,使用时用0.2%的硝酸水溶液稀释。

大兴安岭地区降水量变化及干湿期特征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降水量变化及干湿期特征分析

大兴安岭地区降水量变化及干湿期特征分析作者:任柬宇刘滨辉廉陆鹞康雨昌来源:《森林工程》2020年第05期摘要:基于大兴安岭地区4个气象站点58 a的降水数据,利用SAS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二项式过滤筛选出合格完整的数据集,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集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大兴安岭地区降水以及干湿期变化特征。

将日降雨大于(小于)1 mm定义为湿日(旱日),并利用1 mm阈值分析大兴安岭地区干期和湿期的变化空间特征。

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年际降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153 mm/a,降水集中于夏季,7月是降水量最大时期。

对大兴安岭地区降水量变化研究发现,1960—1980年降水呈下降趨势,1981年为转折点,降水开始逐渐呈上升趋势,在1990年达到了峰值,从2001年以后降水又有下降趋势。

大兴安岭干期和湿期变化特征存在空间差异,表现为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干期旱日总数和干期平均长度减少,干期次数和最长干期日数变化不明显;大兴安岭南部地区干期旱日总数和最长干期日数增加,干期次数和干期平均长度变化不一致。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湿期湿日总数和湿期次数增加,湿期平均长度以及单独湿日数变化不明显;大兴安岭南部地区湿期总日数和单独湿日数减少,湿期次数和湿期平均长度变化不明显。

总体上,大兴安岭北部随着降雨量增加短期干旱减弱,而南部地区在降雨量不变的同时短期干旱呈现加剧的趋势。

关键词:降水量;变化趋势;干期;湿期中图分类号:S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023(2020)05-0016-08Abstract:Based on the 58-year precipitation meteorological data of four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Daxing’an Mountains, SAS software was used to filter the original data with binomial and screen out the qualified and complete data set, and the data set was analyzed by SPSS to study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and dry well spell in Daxing’an Mountains. The daily rainfall greater (less than) 1mm was defined as wet day (dry spell), an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ry and wet periods at different sta tions in Daxing’an Mountains are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1mm thresho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annual precipitation in Daxing’an Mountains area showed an upward trend as a whole, the rising rate was 0.153mm/years, the precipitation was concentrated in summer, and July was the period of maximum precipita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Daxing’an Mountai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between 1960 and 1980, gradually increased at the turning point in 1981, reached a peaking value in 1990, and had a downward trend since 2001.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ry spell and wet spell had spatial differences in Daxing’an Mountains,which showed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dry spell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dry spell decreased in the north of Daxing’an Mountains, but the number of dry spell and the number of maximum dry spell did not change obviously; in the south of Daxing’an Mountains, the total number of dry spell and the longest dry spell days increased, and changes of the number of dry spell and average length of dry spell were not consistent. In the north of Daxing’an Mountains, the total number of wet spell and the number of wet days increased, but the average length of wet spell and the number of single wet day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while in the south of Daxing’an Mountains, the total number of wet days and the number of wet days de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wet days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wet spell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On the whole, the short-term drought in the north of Daxing’an Mountains weake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ainfall, while the short-term drought in the south showed a trend of aggravation with the same rainfall.Keywords:Precipitation; changing trend; dry spell; wet spell0 引言全球气候变暖一直是20世纪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1],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事件显著增多。

大兴安岭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初探

大兴安岭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初探
! Q : !
S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He r a l d
环 境 科 学
大 兴 安 岭地 区 自然保 护 区建设 与 管 理初 探 ①
( 大兴安岭职业学 院
张 菡 黑龙江大兴安岭
息地, 它们 的种 群 数 量在不 断扩 大 。 因此 , 保 护 区也 是观 赏 寒温带鸟、 兽 的理想 场所 。
平。 编制 了《 保护 工程 总体 规 划 》, 合 理 规 划 保护 布局 。 按总 体规 划 要求 , 到2 0 l 0 年, 自然 保护 面 积达 到l , 6 5 0 , 0 0 0 h m , 占全 区总面
2 自然 保护 存在 的问题
区, 总 面 积7 2 0 1 2 4 hm ; 省 级保 护 区3 处, 范 围 内违 法 开垦 、 排放湿地水资源、 挖 沟 筑 加 完 善的 自然保护 体系 。 分别为北极村、 岭 峰、 盘 中保 护 区 , 总 面 积 坝 、 . 3 保护区立法不断完 善, 执 法力度不断 加大 擅 自采沙 、 取 土、 放 牧 等 破坏 自然保 护 区 3 2 6 1 0 0 0 h m ; 地 级 自然 保护 区l 1 处, 分 别 为 的违 法 行 为 , 导 致 植被 破 坏 现 象 严重 。( 2 ) 保 护 区成 立 以来 , 始 终 坚 持依 法 行 政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0 9 8 X( 2 0 1 3 ) 0 3 ( a ) - 0 1 5 8 - 0 1
1 大 兴安岭地 区 自然保 护区建 设成 果
1 . 1 自然 保护 区建设 成 果
目前 ,大 兴 安 岭 地 区 共 有 森 林 、湿 地 和 野 生 动 植 物 物 种 保 护 类 型 自然 保 护 区2 8 处, 其 中国家 级 保 护 区 5 处, 分别 为 呼 中、南 瓮 河 、双 河 、绰 纳 河 、多 布库 尔国 家 级 保 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