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果皮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柑橘果实的抗草酸性研究与应用

柑橘果实的抗草酸性研究与应用

柑橘果实的抗草酸性研究与应用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柑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备受人们喜爱。

然而,柑橘果实在产后往往容易受到草酸的侵蚀,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腐烂和变质。

因此,研究柑橘果实的抗草酸性,探索相应的应用方法,对柑橘的质量保持和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柑橘果实抗草酸性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方法和措施。

草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

在柑橘果实的生长过程中,草酸会通过果实表皮进入果肉,并与其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从而导致果实软化和腐烂。

因此,研究柑橘果实抗草酸性的关键在于提高果实自身抵御草酸侵蚀的能力。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方法探索柑橘果实抗草酸性的机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

首先,研究表明,柑橘果实中的柑橘酸盐含量与其抗草酸性密切相关。

柑橘酸盐是柑橘果实中的一种可溶性盐类,能够稀释草酸浓度,从而减轻草酸对果实的侵蚀。

其次,研究人员发现,柑橘果实中的钙离子含量也对其抗草酸性起到重要作用。

钙离子不仅能够与草酸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还能够保持果实细胞的稳定性和结构完整性,从而减轻草酸对果实的伤害。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柑橘果实中某些特定的酶和蛋白质参与了抗草酸性的调控,但具体的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为了提高柑橘果实的抗草酸性,研究人员在实际应用中采取了许多措施和方法。

首先,合理施肥是提高柑橘果实抗草酸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调整土壤pH值和肥料配比,可以提高柑橘果实中钙和柑橘酸盐的含量,从而增强其抵御草酸侵蚀的能力。

其次,适当的采收和储存也是保持柑橘果实抗草酸性的关键。

研究表明,提前采收不成熟的柑橘果实会导致果实酸度过高,从而减弱其抗草酸性。

因此,需要确保柑橘果实完全成熟后再进行采收,并采取适当的温湿度条件进行储存,以延缓果实的软化和腐烂过程。

此外,一些保鲜技术也被应用于柑橘果实的抗草酸性保持中。

其中,贮藏在低温下是最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新技术及生

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新技术及生

基金项目: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地方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编号:N A S C 2021K R 01)作者简介:刘丹,女,成都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甘人友(1985 ),男,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E Gm a i l :g a n r e n yo u @163.c o m 收稿日期:2022G01G28㊀㊀改回日期:2022G07G13D O I :10.13652/j .s p jx .1003.5788.2022.90234[文章编号]1003G5788(2022)11G0217G08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新技术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n e we x t r a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i e s a n d b i o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f l a v o n o i d s f r o mo r a n ge 刘㊀丹1,2L I U D a n 1,2㊀郭㊀欢2G U O H u a n 2㊀吴㊀笛1WU D i 1㊀甘人友1,2,3G A N R e n Gyo u 1,2,3(1.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㊀610106;2.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四川成都㊀610213;3.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四川成都㊀610213)(1.S c h o o l o f F o o da n dB i o l o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C h e n g d uU 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d u ,S i c h u a n 610106,C h i n a ;2.I n s t i t u te of U r b a nAg r i c u l t u r e ,Ch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C h e n gd u ,S i c h u a n 610213,C h i n a ;3.C he n g d uN a t i o n a l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C e n t e r ,C h e n gd u ,S i c h u a n 610213,C h i n a )摘要:综述了近5年来柑橘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新技术,主要包括低共熔溶剂提取法㊁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磁性分子印迹选择性提取法等环保高效的提取技术,并对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㊁抗炎㊁抗菌㊁抗肥胖㊁抗糖尿病㊁抗癌㊁肠道保护㊁心血管保护㊁肝脏保护和神经保护等生物活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对柑橘黄酮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关键词:柑橘;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技术;生物活性;作用机制A b s t r a c t :T h en e we x t r a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i e s o f c i t r u s f l a v o n o i d s i n r e c e n t f i v e y e a r s w e r er e v i e w e d ,i n c l u d i n g l o w e u t e c t i cs o l v e n t e x t r a c t i o n ,s u b c r i t i c a lf l u i de x t r a c t i o n a n d m a g n e t i c m o l e c u l a r b l o t s e l e c t i v e e x t r a c t i o n .t h e b i o a c t i v i t i e s a n dm e c h a n i s m s o f c i t r u sf l a v o n o i d s,s u c ha sa n t i o x i d a n t,a n t i Gi n f l a mm a t o r y,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a n t i Go b e s i t y ,a n t i Gd i a b e t e s ,a n t i Gc a n c e r ,i n t e s t i n a l pr o t e c t i o n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p r o t e c t i o n ,l i v e r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n e u r o Gp r o t e c t i o n ,w e r ea l s oe x p o u n d e d ,a n d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f u r t h e r s t u d y o f c i t r u s f l a v o n o i d sw e r e p r o p o s e d .K e yw o r d s :o r a n g e ;f l a v o n o i d s ;e x t r a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b i o a c t i v i Gt i e s ;m e c h a n i s m s o f a c t i o n柑橘(C i t r u s )属芸香科柑橘亚科植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柑橘中重要的功能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为C 6 C 3 C 6,即中央三碳链连结两个芳香环构成[1].柑橘品种较多,不同品种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不同.目前,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碱提法㊁醇提法㊁酶法㊁微波辅助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近年来,许多研究学者建立新的安全㊁环保高效的提取方法,大大增加了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且大量研究学者对柑橘中黄酮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如抗癌㊁抗肥胖和肠道保护等.研究拟综述近5年有关柑橘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新技术及其生物活性,并重点阐述其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㊀柑橘黄酮提取新技术1.1㊀低共熔溶剂提取技术低共熔溶剂通常是由季铵盐㊁季盐等氢键受体和酰胺㊁羧酸㊁醇等氢键供体在一定比例下通过氢键结合形成的低熔点混合物[2].X u 等[3]以柑橘皮为原料,探讨了基于氯化胆碱的低共熔溶剂的黏度㊁p H 值㊁极性对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黄酮的提取率与氢键供体的极性呈线性关系,且氯化胆碱G乙酰丙酸GN G甲基尿素的总黄酮提取率最高.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柑橘果皮中多甲氧基类黄酮为18.75m g /g ,类黄酮苷为47.07m g /g,回收率分别为95.87%,86.32%.J o k i c 等[4]采用15种不同的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的低共熔溶剂对4个不同品种柑橘的柑橘皮进行提取,以橙皮苷得率为指标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氯化胆碱 乙酰胺(摩尔比为1ʒ2)的提取效率最高,橙皮苷得率为112.14m g /g.与传统溶剂提取相F O O D &MA C H I N E R Y 第38卷第11期总第253期|2022年11月|比,低共熔溶剂具有降解性好㊁易制备㊁低成本和低毒性等优点.1.2㊀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亚临界萃取是根据有机物相似相溶的原理,利用亚临界流体作为萃取溶剂,在密闭㊁无氧㊁低压的压力容器内萃取物料脂溶性成分,再通过减压蒸发将萃取剂与目的产物分离的萃取技术[5].K i m等[6]用亚临界水半连续模式提取蜜柑皮中的生物活性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的得率随温度(145~165ħ)升高而增加.此外,L a c h o sGP e r e z等[7]以脱脂橘皮为原料,研究了温度和溶剂流速对亚临界水提取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ħ㊁10m L/m i n条件下获得最大产率,即橙皮苷(188.74ʃ0.51)m g/g,柚皮芸香苷(21.98ʃ1.39)m g/g.与索氏提取法㊁常规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3种传统提取方法相比,亚临界水提取是一种高效提取活性化合物的方法.1.3㊀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提取法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由模板㊁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制备的高分子功能材料以展示其选择性分子识别行为的技术,具有专一识别性㊁预定性和实用性等特点[8].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在磁性微粒表面合成具有超顺磁性㊁高选择性㊁高吸附性和特异性识别的聚合物,是一种能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实现快速分离的新型高分子材料[9].贺美艳[10]利用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以单一类黄酮橙皮素㊁桔皮素为模板分子,分别使用2G乙烯基吡啶㊁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乙腈为致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得到具有类特异性吸附㊁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用聚合物微球做填充材料制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利用其类特异性吸附的特点实现了柑橘复杂基质中类黄酮的高效分离与纯化.而W a n g等[11]采用以功能化F e3O4颗粒为磁芯,橙皮素为模板,NG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2,2G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乙腈 甲醇(V乙腈ʒV甲醇=3ʒ1)为致孔剂的表面分子印迹法成功制备了新型橙皮素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吸附剂,用于提取和富集干柑橘皮中的橙皮素.结果表明,干橘皮中橙皮素的回收率为90.5%~96.9%.线性范围为0.15~110.72g/m L,相关系数大于0.9991,该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具有选择性吸附的材料.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提取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选择性.1.4㊀其他提取技术除了上述提取新技术之外,还有闪式提取㊁3D打印技术等应用于柑橘黄酮提取.L i u等[12]将橙皮粉和乙醇置于120V闪式提取器中进行提取,黄烷酮提取率为437m g/g.与热提取相比,闪式提取法耗时更少,且能减少提取过程中热敏性化合物的损失.S u b h i等[13]建立了涂布C18树脂的3D打印光盘在线流动系统耦合H P L CGD A D用于提取㊁分离和测定柑橘外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能有效测定柑橘皮中的6种黄酮类化合物.该方法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测定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的㊁能有效减少提取时间和溶剂的消耗,且灵敏性高的方法.2㊀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柑橘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包括抗氧化㊁抗炎㊁抗菌㊁抗肥胖㊁抗糖尿病㊁抗癌㊁肠道保护㊁心血管保护㊁肝脏保护和神经保护等(图1).2.1㊀抗氧化一些体外研究[14-15]采用D P P H㊁A B T S㊁F A R A P等抗氧化评价方法证实了柑橘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对抗氧图1㊀柑橘黄酮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F i g u r e1㊀B i o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f l a v o n o i d s f r o m c i t r u s a n d r e l a t e dm e c h a n i s mo f a c t i o n研究进展A D V A N C E S总第253期|2022年11月|化活性起作用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为甜橙黄酮㊁4ᶄ,5,6,7G四甲氧基黄烷酮㊁川陈皮素㊁3,3ᶄ,4ᶄ,5,6,7G六甲氧基黄酮和柚皮芸香苷.且柑橘果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总含量均高于柑橘果肉.因此,柑橘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更高[15].㊀㊀在F e3+诱导氧化应激的A549细胞模型中,富含类黄酮的柑橘汁提取物能够降低活性氧(R O S)的产生㊁减少膜脂质过氧化㊁改善线粒体功能和防止D N A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铁的螯合性质及黄酮提取物增加抗氧化过氧化氢酶(C A T)活性有关[16].香叶木苷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各种柑橘类果实的果皮中.柑橘黄酮 香叶木苷通过减弱cGJ u n氨基末端激酶(J N 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 P K)信号通路,并降低细胞色素c㊁B a x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增加B c lG2的表达,阻止高糖诱导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A R P EG19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17].简而言之,柑橘黄酮通过抑制R O S的产生㊁减少细胞膜脂质过氧化㊁增加C A T活性㊁改善线粒体功能以及抑制J N K和p38MA P K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其抗氧化活性,但其在体内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2.2㊀抗炎柑橘类黄酮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在脂多糖(L P S)诱导的炎症小鼠巨噬细胞(R AW264.7)模型㊁小鼠模型和大鼠模型中得到证实.柚皮素可以抑制L P S诱导的炎症小鼠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Gα)㊁白介素G6(I LG6)㊁t o l l样受体4(T L R4)㊁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 O S)㊁环氧合酶2(C O X2)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 O X2)的表达,也可以抑制活化B细胞核因子κG轻链增强子(N FG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 P K)的激活并直接增加活化转录因子3(A T F3)的表达,从而改善炎症反应[18].柑橘皮类黄酮 川陈皮素通过激活巨噬细胞中I LG6/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 T A T3)/叉头框蛋白O3a(F O X O3a)信号通路增强自噬来抑制L P S诱导的炎症反应[19].H e等[20]研究发现柚皮素㊁川陈皮素和橙皮素对L P S诱导的R AW264.7细胞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 N FGα诱导的N FGκB通路抑制C O XG2和i N O S表达有关.此外,Y a n g等[21]研究了柑橘类黄酮在佛波酯(P MA)/离子霉素诱导的E LG4小鼠T淋巴瘤细胞中降低活性氧(R O S)和白介素G5(I LG5)的作用机制,发现柑橘类黄酮通过不同途径抑制P MA/离子霉素诱导的E LG4细胞中的I LG5和R O S的产生.即橙皮苷通过转录因子红系衍生的核因子2相关因子(N r f2)与磷脂酰肌醇3G激酶/蛋白激酶B(P I3K/A K T)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 R K)/J u n氨基末端激酶(J N K)信号通路结合诱导血红素氧合酶G1(HOG1)的表达,从而下调活化T细胞核因子(N F A T)活性和I LG5的分泌.同样,栀子宁通过降低E LG4细胞中N F A T活性和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 P A Rγ)诱导HOG1表达,进而抑制I LG5的产生,表明诱导HOG1表达可能抑制哮喘炎症[21].在卵清蛋白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中,柑橘总黄酮通过调节MA P K和S m a d2/3信号通路能有效地改善过敏性哮喘炎症并抑制气道重塑[22].补充柑橘黄酮(圣草次苷或圣草酚)能减少L P S诱导的牙周炎症小鼠模型的牙龈上皮平坦度㊁慢性和急性炎症细胞浸润及牙龈乳头结缔组织的损失,显著地抑制牙周炎症.且圣草次苷和圣草酚均可抑制牙龈的白介素G1β(I LG1β)和T N FGα的表达,并增加白介素G10(I LG10)的表达,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 P O)和嗜酸粒细胞过氧化物酶(E P O)活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 O D)㊁C A 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 P x)活性,降低丙二醛(M D A)含量[23].在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中,柚皮素通过激活5ᶄG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 P K)来增加A T F3的表达,从而改善炎症反应,提高生存率[18].即柚皮素通过AM P KGA T F3依赖的L P S/ T L R4信号通路负调控来保护小鼠免受内毒素血症.2.3㊀抗菌柑橘黄酮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抑制作用.柑橘中芦丁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800μg/m L,同时用200μg/m L芦丁和2.5μg/m L 抗生素庆大霉素处理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的形成具有协同抑制作用[24].低浓度的柚皮素通过改变苯丙氨酸㊁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引起膜脂肪酸组成和膜蛋白构象的扰动,而高浓度柚皮素通过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形态发生改变[25].D N A分子对接研究[25]表明,柚皮素通过沟槽结合再与基因组D N A的AGT碱基对区域结合,从而诱导了该生物大分子二级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即柚皮素的抗菌作用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质膜的破环和D N A靶向作用有关.此外,通过喂食柑橘类黄酮能显著降低虹鳟鱼感染鲁氏耶尔森菌O1生物型2的死亡风险[26].2.4㊀抗肥胖胰脂肪酶是在胃肠道水解甘油三酯的一种关键酶.因此,抑制其活性可以减少脂质吸收从而有效改善肥胖症状[27].柑橘皮中橙皮苷是主要的胰脂肪酶活性抑制剂[28]40.橙皮苷可以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胰脂肪酶相互作用,并且不改变胰脂肪酶的二级结构而降低胰脂肪酶的活性,改善肥胖[28]36-46.而圣草次苷㊁圣草酚和甜橙黄酮3种柑橘黄酮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力分别与胰脂肪酶周围的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使胰脂肪酶周围的芳香族氨基酸残基所处微环境发生改变同时导致酶分子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抑制酶活性改善肥胖[29].作用机制的差异可能与黄酮化合物的结构有关,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确定黄酮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V o l.38,N o.11刘㊀丹等: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新技术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此外,在细胞模型㊁肥胖斑马鱼和肥胖小鼠模型中,柑橘类黄酮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抗肥胖作用.在油酸诱导的脂质积累的人肝癌细胞H e p G2中,柑橘皮黄酮提取物和柑橘纯黄酮混合物可能是通过抑制m i RG33和m i RG122的表达来增加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α(C P T1α)基因和减少脂肪酸合酶(F A S)基因的m R N A的表达,从而改善脂质代谢[30].在饮食诱导的肥胖斑马鱼模型中,富含黄酮的橘汁通过调节肠道和大脑中一些肥胖相关的基因表达来改善肥胖,如瘦蛋白A㊁胃饥饿素㊁促食素㊁阿黑皮素原(P OM C)和神经肽Y(N P Y)[31].在高脂肪饮食喂养的肥胖小鼠模型中,柑橘黄酮川陈皮素能有效地预防肥胖㊁肝脂肪变性㊁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32].但其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不依赖于肝脏或脂肪细胞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 P K)[32].在高脂肪胆固醇饮食诱导肥胖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敲除(L d l r-/-)小鼠模型中,补充柑橘类黄酮可以通过增强能量消耗和增加肝脏脂肪酸氧化,逆转现有的肥胖和脂肪细胞的大小和数量[33].在高脂饮食喂养的去卵巢肥胖小鼠模型中,补充柑橘类黄酮柚皮素可以抑制体重增加,降低高血糖,减少腹内脂肪增加,增加小鼠的自主活动,减少小鼠骨骼肌中甘油二酯的积累[34].2.5㊀抗糖尿病在体外和动物研究中,柑橘黄酮表现出显著的抗糖尿病作用.在人肝癌细胞H e p G2细胞模型中,柑橘黄酮香风草甙通过激活胰岛素抵抗性H e p G2细胞中的P I3K/ A k t信号通路促进葡萄糖摄取[35].柑橘果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则通过增加WN T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T C F7L2的表达,抑制S M A D3和D KK1的表达来调节血糖[36]20-26.在链脲佐菌素(S T 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中,柑橘类黄酮香叶木苷可能作用于肾上腺增强内啡肽的分泌,从而刺激阿片受体,减弱肝糖异生,增加比目鱼肌葡萄糖摄取,从而降低高血糖[37].橙皮素通过改善S T 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来降低高血糖和高血脂[38].柑橘类黄酮橙皮苷能够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增加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水平,降低糖基化血红蛋白,增加大鼠肝组织中碳水化合物关键代谢酶己糖激酶(H K)和葡萄糖G6G磷酸脱氢酶(G6P D)的活性,降低葡萄糖G6G磷酸酶(G6P)和果糖G1,6G二磷酸酯酶(f F B P a s e)的活性,来防止糖尿病大鼠的体重减轻,并提高肝组织中糖原含量[39].且橙皮苷能降低T N FGα㊁前列腺素E2(P G E2)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 G F)和M D A的水平,减弱空腹血糖㊁炎症㊁晶状体液体内流㊁晶状体渗透不平衡及纤维过度水合作用来减轻糖尿病及糖尿病性白内障[40].橙皮苷还可通过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 D N F)及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 r k B)的表达来抑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即橙皮苷的抗凋亡和降糖作用与B D N F/T r k B信号通路有关[41].柚皮素通过调节糖尿病大鼠的氧化 硝化应激㊁炎症因子(T N FGα㊁T G FG1β)的释放和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G9(MM PG9)活性来改善糖尿病神经性疼痛[42].此外,在自发型糖尿病K KGA y小鼠模型中,柑橘多甲氧基黄酮组分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 L T)的水平和甘油三酯(T G)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 LGc)和脂联素(A D P N)的浓度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 S T/A L T)的比值,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36]27-38.在高糖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中,柚皮素能够缓解高血糖诱导的肝脏中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1(O C T1)表达的减少,并导致二甲双胍积累和乳酸生成增加[43].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时应避免摄入含橙皮素的果汁.柑橘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抗糖尿病活性,其作用机制与激活P I3K/A k t㊁WN T等信号通路,抑制MM PG9活性,降低空腹血糖㊁A L T㊁T G,提高H D LGc㊁A D P N㊁A S T/ A L T的比值,改善B D N F㊁T r k B的表达等有关.不同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活性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2.6㊀抗癌柑橘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肿瘤活性.在细胞试验中,柑橘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B1㊁C D K1和C D C25C蛋白的表达水平,在G2/M期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细胞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通过上调B a x/B c LGx L比例诱导半胱天冬酶依赖性细胞凋亡[44].柑橘黄酮通过激活MA P K s和抑制P I3K/A k t通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并抑制H e p3B肝癌细胞的迁移[45].源于葡萄柚的纯化黄酮类化合物能通过调控白血病细胞凋亡相关因子M c lG1的表达,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46].橙皮素通过提高线粒体途径凋亡相关蛋白的水平来诱导肺腺癌细胞P C9细胞凋亡并呈时间 剂量依赖性,且可能与内质网应激有关[47].桔皮素可以抑制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 t a t3)信号通路诱导肿瘤干细胞死亡[48].在动物试验中,柑橘类黄酮柚皮素可抑制去卵巢肥胖小鼠的肿瘤生长[49].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致结肠癌小鼠模型中,摄入5G去甲基化川陈皮素能显著抑制小鼠结肠炎驱动的结肠癌变,该作用与其在结肠中的代谢物有关[50].即柑橘黄酮类化合物可能通过激活MA P K s和抑制P I3K/A k t㊁S t a t3信号通路,增加M c lG1的表达等来诱导癌细胞的凋亡.2.7㊀肠道保护一些研究报道了柑橘黄酮对肠道的保护作用.在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诱导的体内外肠道损伤模型中,纯柑橘总黄酮通过P I3K/A k 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来研究进展A D V A N C E S总第253期|2022年11月|保护肠道屏障的完整性[51].在三硝基苯磺酸(T N B 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大鼠中,口服125~500m g/k g干柑橘能显著地缓解大鼠体重减轻和腹泻,减少结肠炎炎症细胞浸润,并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20].且柚皮素和川陈皮素对离体空肠收缩有抑制作用.柚皮素的作用机制部分与C O X㊁N O S㊁肌醇三磷酸(I P3)有关,并最终降低空肠运动[20].此外,柑橘类黄酮柚皮素㊁川陈皮素和橙皮素能缓解T N B 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体重减轻和结肠缩短,降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显著上调密封蛋白G2㊁闭合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G1(Z OG1)的表达[52].同时,黄酮类化合物可增强经上皮电阻,降低L P S损伤的单层上皮系统的通透性,上调闭合蛋白和Z OG1的表达.此外,在体外肠道 血管屏障模型中,柚皮苷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连接㊁减少细胞凋亡水平㊁促进细胞迁移和修复内皮细胞屏障,来保护肠道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屏障的完整性,防止T N FGα诱导的破坏,有效地改善肠 血管屏障[53].柑橘黄酮处理可以显著地改变肠道中多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菌群的丰度,使其向有益人体健康方向调节.并且高剂量的橙皮苷和柚皮苷可以显著地增加能量代谢和短链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丰度,橙皮苷的作用效果强于柚皮苷[54].因此,柚皮素㊁川陈皮素和橙皮素等柑橘类黄酮可能通过调节P I3K/A k t信号通路㊁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完整性㊁调节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合成等途径来改善炎症性肠病.2.8㊀心血管保护黄酮类化合物可以用于保护心脑血管.在R A W264.7细胞模型中,柑橘花中的高圣草酚和橙皮苷G7GOGβGdG吡喃葡萄糖苷通过调节P P A Rγ㊁磷脂A T P结合盒转运体A1(A B C A1)㊁磷脂A T P结合盒转运体G1(A B C G1)㊁清道夫受体B类1型(S R B1)㊁清道夫受体A类1型(S R A1)和分化簇36(C D36)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来抑制L P S诱导的炎症反应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泡沫细胞形成,高圣草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比橙皮苷G7GOGβGdG吡喃葡萄糖苷更强[55].柑橘类黄酮柚皮素可以显著地激活去乙酰化酶(S I R T1)并具有抗衰老作用,能保护心肌免受衰老依赖性功能障碍[56].在动物模型中,川陈皮素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 PG2和MM PG9)的水平来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血管功能紊乱.在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中,橙皮苷通过改变代谢综合征大鼠心脏和肾脏组织中不同的心血管风险生物标记物蛋白组学特征发挥其保护作用[57].橘皮中的总黄酮可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改善高脂喂养诱导的高血脂仓鼠的肝功能,发挥降血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P P A Rα和P P A Rγ的表达[58].柑橘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通过激活S I R T1㊁P P A Rα和P P A Rγ,抑制氧化应激和MM PG2㊁MM PG9活性,从而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2.9㊀肝脏保护柑橘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肝脏保护作用.在胆管结扎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富含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的柑橘皮提取物具有抗氧化㊁抗炎㊁抗凋亡活性,能有效调节胆管结扎诱导的肝脏损伤.在镉诱导的肝脏损伤大鼠模型中,柑橘类黄酮香叶木苷能有效地降低M D A和一氧化氮(N O)含量,改善S O D㊁C A T㊁G P x活性,增加谷胱甘肽(G S H)含量[59].因此,在可能接触镉的情况下,可将香叶木苷作为辅助剂与食物一起服用,以预防肝脏疾病的发生.此外,在酒精诱导的肝脏损伤小鼠模型中,来源于柑橘提取物的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对酒精诱导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节细胞色素P4502E1(C Y P2E1)介导的肝脏氧化应激有关[60].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中,柑橘总黄酮通过调节N FGκB和MA P K s信号通路发挥保肝抗炎作用[61].在游离脂肪酸培养的人L XG2细胞和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雄性C57B L/6小鼠模型中,柑橘总黄酮上调N r f2和下游靶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激活N r f2GA R E信号通路,从而起到保肝作用[62].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脂肪肝炎C57B L/6J小鼠模型中,纯柑橘总黄酮通过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10㊀神经保护作用柑橘黄酮具有保护神经的作用.柑橘黄酮可能通过下调S N H G l表达,促进1G甲基G4G苯基G吡啶离子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S HGS Y5Y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63].此外,柑橘类黄酮3,5,6,7,8,3ᶄ,4ᶄG七甲氧基黄酮能够改善皮质脂酮诱导的类似抑郁的行为,恢复短暂性全脑缺血小鼠模型的海马体B D N F的表达㊁神经形成和神经重塑[64].柚皮素通过减少小鼠脑中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㊁T a u过度磷酸化㊁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改善衰老小鼠模型的认知缺陷[65].柑橘黄酮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S N H G l的表达㊁降低氧化应激和改善神经炎症以及B D N F的表达.柑橘黄酮是治疗帕金森病㊁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性疾病的潜在成分,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2.11㊀其他活性柑橘黄酮类化合物除抗炎等作用外,还有一些其他生物活性,如抗过敏㊁抗抑郁和抗衰老等.在R B LG2H3细胞系中,柑橘黄酮减少了抗原诱导的βG己糖苷酶(H E X)的释放,且在卵蛋白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中,经不同浓度的黄酮处理后,免疫球蛋白E(I g E)㊁白介素G4(I LG4)㊁白介素G13(I LG13)显著减少,即黄酮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抗过敏活性.在亚慢性轻度社会失败应激模型小鼠中,膳食摄入柑橘类黄酮橙皮苷能通过抑制犬尿氨酸(K Y N)信号通路的增强来提高应激恢复能力[66].|V o l.38,N o.11刘㊀丹等: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新技术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柑桔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柑桔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柑桔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柑橘皮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副产品,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

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具有广泛的医药和保健价值。

本文旨在对柑橘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及纯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柑橘皮,黄酮类物质,提取,分离,纯化一.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营养。

黄酮类物质作为一类天然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重要的保健作用。

柑橘皮是一种经常被忽视的副产品,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

因此,对柑橘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及纯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1. 研究柑橘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寻找最优工艺条件。

2. 对提取后的柑橘皮中黄酮类物质进行分离,获得单一活性成分。

3. 通过纯化技术,提高黄酮类物质的纯度,为后续的生物学、药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1. 柑橘皮的提取方法研究。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和热回流提取两种方法,探究最适宜的提取条件,如提取剂种类及其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

2. 黄酮类物质的分离。

采用逆流层析分离技术,首先采用硅胶柱进行前处理,然后用逆流层析法分离目标成分。

3. 黄酮类物质的纯化。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纯化,通过进一步分离和纯化技术,提高黄酮类物质的纯度和活性。

四. 预期结果及展望1. 对柑橘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及纯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寻找最适宜的工艺条件。

2. 获得高纯度的单一黄酮类物质,并对其进行活性测试和毒理测试,为其在药物和保健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3. 探索柑橘皮中黄酮类物质的配伍应用,发掘其潜在的保健和医疗价值。

柑橘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柑橘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柑橘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柑橘是我国主要的特色农产品之一,柑橘果肉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然而,在柑橘的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废弃物通常会被忽视或不正确处理,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为了有效利用柑橘废弃物资源,降低环境负荷,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我们需要寻找适当的途径进行资源化利用。

一、生物质燃料与生物质能源开发柑橘废弃物通常包含果皮、果肉、果核和果汁等部分。

其中,在柑橘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果皮和果渣是主要的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质,可以通过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能源开发进行资源化利用。

生物质燃料是利用植物的有机物质作为燃料的一种方式,包括生物质固体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体燃料。

柑橘废弃物可以通过干燥和压缩制成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取暖和发电。

此外,柑橘废弃物还可以通过生物发酵产生生物质气体燃料,用于煮饭、采暖和发电。

生物质能源开发是利用植物的有机物质作为能源的一种方式,包括生物质液体能源和生物质气体能源。

柑橘废弃物中的果汁可以通过发酵和蒸馏等过程制成生物质液体能源,如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

柑橘废弃物中的果皮和果渣可以通过气化和发酵等处理工艺制成生物质气体能源,如生物甲烷和生物气。

二、有机肥料的制备和应用柑橘废弃物中富含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是制备有机肥料的理想原料。

通过堆肥、厌氧发酵和腐熟等处理工艺,可以将柑橘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然后用于农业生产。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同时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

柑橘废弃物中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肥料制备的好处在于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减轻农业生产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物降解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柑橘废弃物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成分可以用于生物降解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生物降解材料是一种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分解和降解的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塑料和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柑橘废弃物通过提取纤维素和果胶等成分,可以制备生物降解塑料、生物纤维和生物胶等材料,用于包装、纺织和医疗等领域。

广东特色柑橘品种贡柑的研究进展

广东特色柑橘品种贡柑的研究进展

广东特色柑橘品种贡柑的研究进展郭雁君;吉前华;蒋惠;郭丽英;周希琴;胡亚平【摘要】“贡柑”是我国特定历史文化条件下产生的我国特有的一个柑橘地方农家优良品种,并在近年来成功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宽皮柑橘的新产品.综述了我国贡柑有关遗传和资源、栽培和病虫害、采后生理和商品化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16【总页数】4页(P4993-4995,5049)【关键词】广东;贡柑;地方品种;研究进展【作者】郭雁君;吉前华;蒋惠;郭丽英;周希琴;胡亚平【作者单位】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广东肇庆526061;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广东肇庆526061;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广东肇庆526061;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广东肇庆526061;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广东肇庆526061;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广东肇庆526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6.1贡柑是我国特定历史文化条件下产生的我国特有的一个柑橘地方农家优良品种。

在历史上,因为其品质特别优良,被封建王朝列为贡品,并在民间发展成为著名土特产。

近年来,广东省利用贡柑地方品种进行产业化开发,取得巨大的商业性成功。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贡柑被誉为“中华柑王”称号,德庆县也获得“中国贡柑之乡”称号,并获得国家的“原产地域产品认证”,广东省肇庆市四会贡柑也获批“原产地注册证明商标”。

贡柑的科学和技术研究也逐渐丰富,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贡柑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高糖低酸,集橙类外形美和橘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

据清光绪《四会县志》记载贡柑原产四会,乃橙和橘的自然杂交种,但其亲本已无从考究。

贡柑作为一个地方农家品种,没有经过现代育种上严格的选育种程序,经历长久的栽培历史,贡柑在不同的栽培群体之间发生遗传的分化,表现较大的遗传多样性。

柑橘皮渣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柑橘皮渣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柑橘皮渣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近年来,随着柑橘类水果的热销,柑橘垃圾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

因此,将柑橘皮渣中的总黄酮精炼出来,有助于提高柑橘垃圾的价值,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柑橘皮渣中的总黄酮主要包括水杨酸酯和黄柠檬素等有机物,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天然产物。

这些总黄酮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其中水杨酸酯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凝固素,降低血压;而黄柠檬素具有防止血栓形成、抗血管硬化、抗氧化作用等多种药理活性,是一种优质的抗氧化剂。

总黄酮的提取主要有化学法和物理法两种方法。

化学法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溶剂萃取、水萃取和混合萃取等。

其中,溶剂萃取工艺最常用,它具有工艺简单,收率高的特点,但萃取溶剂的选择特别重要,且一般需要预处理和多次萃取,工艺耗时,浪费成本高。

而近年来,随着化学萃取技术的发展,超声辅助化学萃取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它具有较高的收率,较短的萃取时间,并且可以有效减少萃取溶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而物理法主要指有机溶剂蒸馏和浓缩蒸馏等,它们主要利用有机溶剂的蒸气压力差,把细胞壁中的总黄酮分离出来,主要优点是可以改变溶剂的比例,实现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分离,同时,溶剂的浪费小,收率高,但是需要使用专用蒸馏设备,投资较高,并且耗时较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建议采用改进的溶剂萃取工艺,即使用柑橘皮渣处理剂进行脱脂,以减少柑橘皮渣中的油脂,然后再使用溶剂萃取,即超声辅助化学萃取,从而降低溶剂的使用量,减少收率的损失,提高总黄酮的回收率。

总的来说,柑橘皮渣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成功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柑橘垃圾的价值,保护环境,减少柑橘皮渣的浪费,是一项有益社会发展的举措。

未来,仍需持续开展深入研究,对柑橘皮渣总黄酮提取工艺中的改进性因素进行综合优选,进一步提高提取工艺的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实现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大规模提取总黄酮的目标。

综上所述,柑橘皮渣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项重要且受欢迎的研究课题。

柑桔类黄酮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柑桔类黄酮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柑桔类黄酮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赵国华;陈宗道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01(027)003
【摘 要】类黄酮是柑桔果实中的重要成分之一。本文综述了柑桔类黄酮生物活性
的研究,并分析了其作为食品保健因子的可能性。

【总页数】5页(P71-75)
【作 者】赵国华;陈宗道
【作者单位】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类黄酮生物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J], 白凤梅;蔡同一
2.柑橘属类黄酮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J], 焦士蓉;黄承钰
3.柑桔生物类黄酮柚皮苷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J], 张甘良;汪钊;朱国孟
4.绿茶类黄酮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张赫; 鲍秋雨; 王璐莹
5.类黄酮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J], 古勇;李安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果皮提取果胶实验报告

果皮提取果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从果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 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

3. 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和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果胶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是植物细胞之间的重要连接物质。

在果皮中,果胶含量较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增稠、凝胶、稳定等。

本实验通过酸水解、脱色、沉淀、干燥等步骤,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柑橘皮- 95%乙醇- 无水乙醇- 6 mol/L盐酸溶液- 3 mol/L氨水- 活性炭- 硅藻土- 尼龙布- 烧杯- 恒温水浴锅- 布氏漏斗- 抽滤瓶- 玻璃棒- 电子天平- 真空泵2. 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锅- 布氏漏斗- 抽滤瓶- 玻璃棒- 电子天平- 小刀- 真空泵四、实验步骤1. 预处理- 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烧杯中,加120 mL水,加热至90℃,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

- 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大小的颗粒,用50℃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

- 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 酸水解- 将预处理后的果皮颗粒放入烧杯中,加入195%乙醇,使果皮与乙醇的比例为1:10。

- 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60℃,保温1 h,使果胶溶解。

3. 脱色- 将酸水解后的溶液过滤,滤液用活性炭脱色。

- 脱色后的溶液用滤纸过滤,去除活性炭。

- 将脱色后的溶液用3 mol/L氨水调节pH值至4.5~5.0。

- 将溶液静置过夜,使果胶沉淀。

5. 过滤- 将沉淀后的溶液用布氏漏斗过滤,收集滤液。

6. 干燥- 将滤液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至恒重。

7. 果胶含量测定- 取一定量的干燥果胶,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 使用双波长法测定溶液中果胶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胶提取率本实验中,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率为15.6%。

2. 果胶含量本实验中,提取的果胶含量为86.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 swe e r ve d i h a e . As s o s i i o sb e t a e us fs f ce tctu e o r e i r e iwe n t e p p r u r o n a t s p s i l o m k e o u i in ir s r s u c ra o a l e s n b y,t e e wi e po iie e o o c e e t h r l b st c n mi f c . l v K e r : ir sp o e sn r s u c b or n fr to y wo ds ctu r c si g; e o r e; ita so ma in
1 柑 橘果 皮 组 成
柑 橘果皮 主要 由外果 皮 、 中果皮 、 内果皮组 成 。外 果皮 约 占果 重 的 1 % , 0 富含 香 精 油和 色 素 。 中果
皮 约 占果 重 的 1 % 一 0 , 中纤维素 、 胶分别 占整 个 中果皮 ( 0 3% 其 果 干重 ) 4 % 和 2 % 。 内果 皮约 占果 的 0 0 重 的 1% , 0 主要 由纤维 素 、 木质素 和果 胶组 成 。
效益。
关键词 : 橘果皮 ; 源利用 ; 物转化 柑 资 生
中 图 分 类 号 :6 6 2 ¥ 6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89 4 ( 0 1 0 - 4 -4 1 0 — 6 2 1 ) 1 0 00 4 0
Re e r h a v l pm e f Bi t a s o m a i n s a c nd De e o nto o r n f r to 0 I 0 t us Pr c s i f Pe l f Cir o e sng
Z NG Yu h n , HA0 Ja — n A —o g S in mig
( e at n fCh mia n ie r g h n d erlu C l g ,C e g e0 7 0 D p rme t e clE gn ei ,C e g eP t e m ol e h n d 6 0 0,He e ,C ia o n o e b i hn )
A b t a t: e tt s f t u i z t n n d v lp e t f b — o ucs f ir s r c s i g sr c Th sau o he tl a i a d e e o m n o y prd t o ctu p o e sn wa i o s r v e d i eal An h d a c n r n fc t ss i e i u e d,ctu e ei a y,f o s o e iwe n d t i. d t e a v n ea d te d o i k n r sd e fe u r ir sv t rn r o d f

柑 橘 果 皮 生 物 转 化 的 研 究 进 展
臧 玉红 , 建 明 邵
( 德 石油高 等专 科学校 化学工 程 系, 承 河北 承 德 070 ) 6 0 0
摘 要 : 绍 了 国 内外 对 柑 橘 果 皮 的 开 发 利 用 概 况 , 析 了柑 橘 皮 渣 饲 料 、 橘 兽 药 、 橘 食 品等 多 方 面 的研 究 介 分 柑 柑 开 发 现 状 与 发 展 趋 势 , 讨 了充 分 利 用 我 国 丰 富 的 柑 橘 资 源 , 现 其 合 理 开 发 利 用 , 将 产 生 积 极 的 经 济 探 实 必
I SSN 1 008— 9446
承 德 石 油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u n l f o r a o Ch n d P t lu e g e er e m C l g o ol e e
第 1 3卷 第 1期 ,2 1 0 1年 3月
V 1 1 No 1 Ma .2 1 o . 3, . , பைடு நூலகம் 0 1
测, 全球柑 橘 生产 国的柑 橘产 量会逐 年上 升 , 2 1 预计将 比上世纪 9 至 0 0年 0年代 末增 长 1 %左 右 。世 界 4
柑橘 年产 量 的 4 %左 右 用 于加 工 , 0 而我 国仅 5 ~ % 的柑 橘用 于加工 , % 8 多数用 于鲜 食
。不 管生 产
加 工还是 鲜食 , 都必 然会伴 随 大量皮 渣 的产生 , 尤其 榨汁 后会产 生 4 % 一 0 的皮渣 。早 在 2 0 5% 0世 纪初 , 巴西 、 国等 国对柑 橘副产 品加 工利 用途 径就 进行 了探讨 和尝试 , 取得 较好 的经 济效益 。而作 为生 美 并 产柑 橘 的大 国 , 国内大部分 柑橘 皮渣 却未 得到 合理 利用 , 这不 仅造 成 很 大 的资 源 浪 费 , 造 成 环境 的污 更 染 。若将 柑橘 皮渣或 质次 的柑 橘整果 经过 适 当 的物 理 、 学处 理 , 仅 使柑 橘 皮 渣转 化 成 饲料 、 品等 化 不 饮 有用 的物质 , 而使 天然 有机 化学 资源 得到合 理利 用 , 可大 大提 高经济 价值 。本 文对 柑橘 皮渣 的生 从 又 物 转化进 行综 述 , 方 面期望 能引起 人们 对柑 橘皮 渣综 合利用 的重 视 , 一 另一方 面为 柑橘 皮渣 的进 一 步综 合 深入 的研究 开发 提供 一定 的参考 。
自2 0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柑橘 就成 为世 界产量 第一 的水 果种类 , 贸易 额在 国 际贸易农 产 品 中位 居 年
第 三位 , 次 于小麦 和玉米 。据 统计 , 2 0 仅 自 0 4年 起 , 国 的柑橘 种 植 面积 就 位 居世 界 第 一位 , 我 成为 真 正 的种植 大 国 。到 2 0 0 6年 , 产量 也超过 美 国 , 居第二 位 , 次 于 巴西 。另 据联 合 国粮 食 组织 预 位 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