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实验报告

植物实验报告
植物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细胞死活的鉴定和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

------质壁分离法

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实验日期

同组姓名

Part I 植物细胞死活的鉴定

一、摘要

植物活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其处于高渗溶液中时,细胞失水,原生质体体积缩小,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若将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转移至低渗溶液中,细胞会重新吸水,原生质体膨胀,质壁分离复原。由于死细胞的质膜失去半渗透性,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质壁分离法可用于鉴定植物细胞的死活。

二、实验原理与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细胞处于比其水势低的高渗透溶液中时,细胞由于失水而使原生质体体积缩小,从而引起质壁分离。当提高细胞外溶液的水势,使其大于细胞内的水势时,细胞重新吸水,原生质体体积膨胀,可见质壁分离复原。

活细胞与死细胞的膜在性质上有许多差别,特别是透性的变化最为明显;因此活细胞在高渗溶液中能产生质壁分离,而死细胞不能产生质壁分离现象,即可以此鉴定。

实验目的

利用质壁分离现象验证植物细胞的死活。

三、材料和方法

植物材料:洋葱鳞茎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刀片、酒精灯、滤纸、滴管、移液管、小培养皿

实验试剂:1mol/L蔗糖溶液

四、实验步骤

1取洋葱鳞片内表皮一小块,放在有1-2滴蒸馏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自然状态,并绘图示细胞状态。

2在盖玻片的一边加上2-3滴1mol/L的蔗糖溶液,同时在对边用滤纸片吸去水分,使植物材料换入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有何变化,并绘图示细胞状态。

3观察后,即可从载玻片的一边小心加蒸馏水数滴,同时用滤纸缓慢的从另一边吸蔗糖溶液,反复进行数次以洗去蔗糖溶液,将材料又换入蒸馏水中。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又有何变化?并解释其原因。

4另取洋葱鳞片内表皮一小块,放在已加有数滴蒸馏水的载玻片上。先在酒精灯火焰上小心加热2-3分钟把植物细胞杀死。待冷却后于载玻片上加2-3滴1mol/L蔗糖溶液,盖上盖玻片进行镜检,看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五、结果与讨论

质壁分离前图质壁分离后洋葱细胞图

讨论:

分析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产生的条件及原因:条件是首先需要具备大液泡,原生质层的内外溶液浓度要具有浓度差。植物活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植物细胞外界的浓度要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体体积缩小,又因为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会逐渐发生质壁分离。

六、参考文献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

Part II 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

一、摘要

利用植物活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现象,可测定植物组织的渗透势。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外界等渗溶液中时,组织与外界溶液的水分交换达到动态平衡,植物细胞处于初始质壁分离状态,细胞压力势为零,溶液的渗透势即等于所测植物的渗透势(压力势为零的水势)。用一系列梯度浓度溶液浸泡组织,并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能引起植物组织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溶液浓度或介于发生质壁分离的溶液和相邻没有发生质壁分离的溶液之间的浓度,即为等渗浓度。根据公式计算植物组织的渗透势。

二、实验原理与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在一系列预先准备好的试液中寻找能引起生活组织里约一半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溶液。即把一组同一目的的样品放置在一系列按照渗透势逐渐减低排列的蔗糖溶液里,并浸泡30分钟,然后转移到放有1-2滴同一浓度溶液的载玻片上,观察质壁分离发生的情况。镜检约50个细胞。若发生质壁分离,计算初始质壁分离细胞占镜检细胞数的百分比;若达50%,则细胞液的渗透势等于该浓度溶液的渗透势。或确定刚刚引起初始质壁分离和其相邻的尚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时溶液浓度的平均值,作为等渗浓度,代入公式ψs=-iCRT中计算出植物组织渗透势。

实验目的

利用质壁分离现象测定植物组织的渗透势.

三、材料和方法

植物材料:洋葱鳞茎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刀片、酒精灯、滤纸、滴管、移液管、小培养皿

实验试剂:1mol/L蔗糖溶液

四、实验步骤

1.在测定组织渗透势前先用1mol/L蔗糖溶液依C1V1=C2V2公式配制0.1、0.2 、0.3 、0.4 、0.5 、0.6 、0.7 、0.8 mol/L的蔗糖溶液各10毫升,放入小培养皿中;加盖,使溶液不致蒸发而改变糖液的浓度。

2.从年龄及部位相同的植物组织上用镊子撕取表皮若干小块。把组织薄片迅速分别投入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使其完全浸没,不要浮在上面。从高浓度溶液开始依次每隔3分钟依次投入每一种蔗糖溶液浓度后(使每一浓度中有2-3小块组织薄片),以便既有充分时间观察又能使组织薄片在不同处理中时间一致。

3.组织薄片在相应溶液中经过约30分钟后,从高浓度开始取出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并用滴管加相应浓度的蔗糖溶液1-2滴,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情况。每次镜检数目50个左右。记录质壁分离的相对程度和液温。

如果在某浓度溶液中的组织薄片,其中有50%左右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即原生质体刚从细胞壁的角上分离),则该溶液的渗透势就等于该组织细胞液的平均渗透势。或确定刚刚引起初始质壁分离和其相邻的尚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时溶液浓度的平均值,作为等渗浓度。4.测出等渗溶液后,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胞液的渗透势:

ψs=-iCRT

五、结果与讨论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数量(每50个)

讨论:

1、测定细胞液渗透势

T=273+15=288K i=1 c=0.5+0.4/2=0.45根据Ψs =﹣icRT

Ψs=-1*0.45*0.0083*288≈-1.08MPa

2、试述细胞渗透作用的原理

植物活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由于原生质层内外的溶液存在着浓度差,水分子就可以从溶液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原生质层扩散到溶液浓度高的一侧。溶液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分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溶液中溶质分子物质的量越多,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

3、用上述方法测得的数值与细胞液实际渗透数值是否完全相等?为什么?

有差距,讨论所得可能有以下原因:1.实验进行时每个浓度梯度间的时间没把握好,间隔不一,使得洋葱切片泡在各浓度蔗糖溶液中的时间不同,质壁分离有所影响,使得结果不够准确。2.制造洋葱切片时不小心弄死了很多切片中的细胞,死了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统计数据时死细胞要排除,细胞基数变少,导致统计出来的数据不够准确。

4、如果用NaCl溶液测定所得的等渗溶液浓度是否与用蔗糖溶液所得的等渗溶液浓度相同?为什么?

二者的本质是不一样的。用蔗糖溶液做实验时,蔗糖分子可穿过细胞壁,但不能进入细胞膜,使原生质层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逐渐发生质壁分离。但用高浓度的盐水,细胞在失水时,钠离子氯离子也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所以两种溶液测出的等渗溶液浓度是不相等的。

六、参考文献

《植物生物学实验指导》

6、植物学实验报告2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次11农学1班组别201130010110 题目植物生长区域的测定姓名梁志雄日期2012-11-10 一、实验原理 植物或其各器官的生长常只局限于某些区域,通过对植物生长区域的观察,可以加深对植物生长大周期这个植物生长基本规律的认识,本实验用画线法来测定植物生长区域。 二、实验材料与实验器材 发芽的绿豆种子、培养箱、滤纸、毛笔、绘图墨水、直尺 三、实验试剂 1/22mol/L的草酸溶液、0.1mol/L氢氧化钡溶液、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1 、选择根系生长较好的发芽种子两粒(根长度为1.5~2.0cm适宜)。用滤纸将根上水分吸干,然后从根尖起,用绘图墨水画线十道,彼此间隔1mm。画线时小心不要使幼根受伤。 2 、待墨水干后,把种子放人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写上标笠,放入恒温箱中培养,1~2天后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3 、绘图表示培养前后根的差别,量出各道线间的距离,列表记录,说明根的生长区域在幼根的哪一部分 五、数据记录记录 培养后各段根的长度 幼根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3 1. 2 1. 3 1.7 1.6 1.8 1.7 1.1 1.1 2 0.9 1.2 1.2 1. 3 1.6 1.7 1.7 1.6 1.2 1.2 3 1 1.2 1.3 1.2 1.8 1.7 1.7 1.8 1.2 1.1 平均值 1.0 1.2 1.2 1.3 1.7 1.7 1.7 1.7 1.2 1.1 六、实验总结

由实验数据可以知道,5、6、7、8段生长最快,故根据已有资料可以判定该段位伸长区、而2、3、4生长次之,估计为分生区、9、10段有明显的根毛,为根毛区,可以看到第一段没有生长,故为成熟区。

园林树木基础知识汇总

园林树木基础知识 一、园林树木学定义 1、园林树木:园林树木是指可以用来绿化美化、改善和保护环境的所有的木本植物,可以在园林绿化、风景区、疗养地以及整个城市规划设计中应用。 2、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学是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长习性、繁殖、栽培和园林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 二、中国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及其贡献 我国的园林树木资源具有明显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种类繁多 2.分布集中 3.丰富多彩 4.特色突出 我国有很多的孑遗植物,如银杏、鸽子树(珙桐)、水杉、银杉等等。 桂花品种繁多,有四季桂类和秋桂类,秋桂类又分为金桂、银桂和丹桂3个品种。 松树有2针:油松,樟子松,黑松,赤松,马尾松,黄山松,3针:白皮松,云南松,火炬松

5针:华山松,乔松,红松,日本五针松 先叶开花的植物:梅花贴梗海棠海棠花李桃苹果(蔷薇科)、迎春(木犀科)、蜡梅(蜡梅科)、玉兰天目木兰白玉兰紫玉兰(木兰科)等花卉都是先开花后长叶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它们的花芽分化是在前一年夏季进行的,形成后花芽进入休眠,第二年春季就能开花了;同时由于这些花木花芽生长需要的气温比叶芽生长需要的气温要低,因此在早春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花芽先进行生长而开放,等气温升高后,叶芽才开始萌发而展开,就形成了先花后叶的现象。针叶树和阔叶树树形的不同:阔叶林长得比较高大,针叶林相对要瘦小,纬度越低,树木可以长得越高. 阔叶树一般指双子叶植物类的树木,具有扁平、较宽阔叶片,叶脉成网状,叶常绿或落叶,一般叶面宽阔,叶形随树种不同而有多种形状的多年生木本植物。落叶类:银杏、柏杨、垂柳、榆树,常绿类:小叶榕、山玉兰、广玉兰、白兰花.针叶树是树叶细长如针,叶子大多为针形、鳞形或刺状,多为常绿树,材质一般较软,有的含树脂,故又称软材,如: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杉、冷杉、铁杉、杉木、柏本、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及其它针叶树种。 杉科植物中适宜于水中的植物:秃杉水杉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 1.熟悉植物野外的生存环境,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巩固和加强课堂知识内容,观察、比较、分析植物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讨各大类群植物的形态特征。 3.学会使用植物检索表,掌握一般的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能通过检索表认识查找植物,并掌握常见植物的科、属类别。 4.通过野外实习,学会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自己动手做标本,初步学会和掌握做标本的方法、步骤,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 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野外实习的内容及要求 野外实习是一项综合性实习,它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植物世界的一项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习的重要内容。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还必须注意雌雄是否异株,雌雄异株的必须两种都要采。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压制时最好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平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北方常用园林植物汇总

北方常用园林植物汇总 适于山坡种植的耐瘠薄,耐干旱的常绿植物:黑松:喜光,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涝,不耐寒。。因其耐海雾,抗海风,也可在海滩盐土地方生长。抗病虫能力强,生长慢,寿命长。黑松一年四季长青,抗病虫能力强,是荒山绿化,道路行道绿化首选树种。红松:红松是名贵而又稀有的树种。乔木,树冠卵状圆锥形。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长方形裂片,内皮赤褐色。弱阳性,喜冷凉湿润气候及酸性土。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树形雄伟高大,宜作北方森林风景区材料,或配置与庭院中。白皮松:阳性树种,幼树耐半阴;耐寒性不如油松,但耐旱、耐湿和对土壤的适应性均较油松强。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白皮松是特产中国的珍贵树种,自古以来即用于配植宫庭、寺院以及个园之中。其树干皮呈斑驳状的乳白色,极为显目,衬以青翠的树冠,可谓独具奇观。宜孤植亦宜团植成林,或列植成行,或对植堂前。华山松:华山松高大挺拔,针叶苍翠,冠形优美,生长迅速,是优良的庭园绿化树种。在园林中可用作远景树、庭荫树、行道树及林带树,亦可用于丛植、群植,并系高山风景区之优良风景林树种。油松:园林用途:树干挺拔苍劲,四季常青,不畏风雪严寒,象征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气质。适于作独植、丛植、纯林群植外,亦宜行混交种植。龙柏:性耐修剪又有很强的耐荫性,故作绿篱,四季常青。可植于建筑之北侧荫处。侧柏:较耐寒,抗风力较差。耐干旱,喜湿润,但不耐水淹。耐贫瘠,可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生长。生长缓慢。寿命极长。铺地柏:匍匐小灌木。阳性树,能在干燥的砂地上生长良好,喜石灰质的肥沃土壤,忌低湿地点。在园林中可配置于岩石园或草坪角隅,又为缓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沙地柏:匍匐形小灌木。耐旱性强,生于石山坡及砂地、林下。可作园林绿化中的护坡、地被及固砂树种用。蜀桧:蜀桧为阳性树种,喜光,耐寒,生长快速,不耐水湿,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色叶植物: 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在树形、色彩、叶丛疏密和颜色等方面发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一、实验目的 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也就是分升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三、材料用具 紫色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吸水纸、清水、0.3g/ml 蔗糖溶液 四、实验过程(见书P60) 五、讨论 1.如果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 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为什么?3.画一个细胞在正常状态下到经过0.3g/ml蔗糖溶液处理,再经过清水处理的细胞变化的一系列模式图。 第1 页共12 页

生物技术实习报告4篇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经过了将近一年对动物学和植物学的理论学习后,野外实习也至关重要,它可以使我们更加有效地掌握和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还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实习目的;(1)复习、巩固和验证所学的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进一步丰富所学的生物学知识;(2)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形态、习性、种类、用途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3)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培养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好作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珍惜大自然一草一木的良好素质与情感;(5)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弘扬团队精神,促进同学,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实习意义;(1)通过野外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而且还学到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得知识;(2)通过野外综合学习,我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专业,团结合作,吃苦耐劳,同时也提高了独立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新能力;(3)通过野外实习,增强了我们对植物界生物的认识,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要内容:5月29日,早晨五点集合,出发赶往青岛,下午一点左右到达参观青岛市中山公园的动、植物园,下午2点10分集合,晚上进入北九水风景区。 5月30日,上午在山里采集标本,下山后按小组制作标本,下午去樱桃园采摘樱桃。 5月31日,挑战崂顶,6点40出发,中午12点左右到达崂顶,围山顶走了一圈后开始下山,下山时由于方向性错误我们在深山里迷路了,还遇上了大雨,幸亏遇上了几名野外登山队员,才得以走出这座鬼斧神工的大山,到达营地时已经晚上7点多了。 6月1日,早上8点多,在青岛栈桥看风景,9点到下午2点在海底世界参观标本及各种海洋生物(标本馆、海底世界、海兽馆、梦幻水母宫)下午两点多向日照出发,来到李家湾赶海园,住在海边,心情无比激动。 6月2日,上午来到灯塔风景区和万平口风景区看大海,下午回到营地赶海,采集和制作标本。 6月3日,上午来到国家森林公园观赏各类植物,下午回到营地采集和制作标本。 6月4日,上午自由活动,下午1点去刘家湾赶海园赶海,采集和制作标本,这里的海滩好大呀。 6月5日,上午7点出发赶往济南大明湖公园参观游览,下午出发返回,晚8点抵达沧州,野外实习顺利结束。 总结体会:首先,我觉得这次去山东,可以说是不负此行吧,我们不仅开阔了眼界,领略

植物形态观察报告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基础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校园植物观察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龙船花全株侧枝向上挺直生长且平滑,叶子表面光滑革质对生,全缘而呈倒卵形状或是椭圆形。一般长度约9厘米-12厘米左右,宽约4 是深绿色,背面的颜色较浅。花属于顶生的伞房花序,每簇花丛大约有 小花由其冠筒上长出后分裂4-5片椭圆形花瓣,冠筒长约2.5 红砖色。20-30朵聚生的小花整体呈现一个大圆球状,花团锦簇。

对生的二回羽状复叶舌状花瓣

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单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或浅心形,全缘,叶片坚纸质,两面披淡褐色糙毛及短柔毛,长约4-12厘米,宽约3-8厘米;叶脉5-7条基出;叶柄长约 厘米。 花为聚伞花序,长于分枝顶端,近头状,由3-7朵花组成,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花梗密披鳞片状糙毛,长约3-20亳米;花萼 宽,内侧红色,外侧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先端渐尖,萼管壶形,长约 花瓣5片,倒卵形,先端圆形,粉红色或玫瑰红色,密披缘毛,离瓣花;雄蕊10枚,5长5短,较长的雄蕊基部黄色直立,上部呈关节状弯曲,状似镰刀,连接紫红色半圆形的花药,短的雄蕊黄色,并未分两节,连接黄色的花药;雌蕊柱状,墨绿色;花柱线形,紫红色。

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对。 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

植物学实验守则

植物学实验室守则 1.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静,实验要严肃认真,专心观察,不得高声喧哗,切忌任意谈笑,原则上得穿实验服。爱护环境卫生,在实验室内不准随地吐痰、吸烟及乱扔纸屑。 2.爱护一切仪器及设备,节约水、电和一切消耗物品。遵守操作规程,不听从老师指导和不按实验室操作规程而造成的仪器设备损坏按学校有关规定赔偿,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3.学生实验时要服从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不遵守规章制度者,应 给予批评教育。经教育不改者,指导教师有权取消其做实验资格。 4.学生做实验必须准时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之前必须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预习实验内容,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将写好的预习报告放在 相应的位置上以备指导教师检查。 5.熟悉和掌握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仪器的性能,操作规程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实验中做好实验记录, 不得抄袭,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6.实验过程中,学生应根据实验指导独立操作,仔细观察,随时作好记录。遇到问题,应积极思考,分析原因,排除障碍。对于经自己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请指导教师或其他同学帮助。 7.实验完毕,按照已安排好的值日小组将实验室的卫生打扫干净;清查各种仪器、用具并擦拭干净。将实验用具摆放整齐,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8.实验时同学要带上实验指导书、课堂笔记、教科书、实验报告册、绘图铅笔,橡皮、直尺等。 实验报告书写内容说明 (一)实验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通过植物学实验课程实践操作,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植物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去研究植物个体发育中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与结构;认识和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及与功能间的关系;植物系统演化及类群多样性概况。 (二)实验报告的内容 1.实验名称 用简练而精确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2.实验目的 植物学实验要求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自己动手亲身实践,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实验内容 观察切片标本时注意切面与整体的关系,通过显微镜下一块组织一个薄片建立立体结构的概念。观察制片标本时要注意结合观察植物体的外形,了解取材部位,联系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运用对比法对比各种结构的异同、特点,达到深入认识和理解。学生通过课堂自己动手操作,掌握必要的植物系统分类学直观及实践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生物学的后继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4.实验材料及用品 根据各个实验内容的不同写明所需用的实验工具及药品。 5.实验步骤 详细的书写各个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或用流程图来表示,不可照

常见园林植物100种

1.洋紫荆: 拉丁名:Bauhinia blakeana。 别名:红花紫荆、红花羊蹄甲 科中文名:苏木亚科 属中文名:羊蹄甲属 习性:喜光。不甚耐寒,喜肥厚、湿润的土壤,忌水涝。萌蘖力强,耐修剪。 观赏及应用:花期冬春之间,花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粉红色,十分美观。洋紫荆终年常绿繁茂,颇耐烟尘,特适于做行道树;树皮含单宁,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树根、树皮和花朵还可以入药。

3.大叶紫薇 科:千屈菜科 属:紫薇属 景观用途:适合用作高级行道树、园景树、林浴树与庭荫树,单植、列植、群植均可。适于各式庭园、校园、公园、游乐区、庙宇等,均可单植、列植、群植美化。特别推荐用于风景林建设,紫花品种宜用于中、近距离观赏,而红花品种可用于供远距离观赏的风景林。 生长习性:阳性植物。需强光。耐热、不耐寒、耐旱、耐碱、耐风、耐半荫、耐剪、抗污染、大树较难移植。喜高温湿润气候。 4.猫尾木 种:猫尾木 科:紫葳科 属:猫尾木属 拉丁名::Dolichandrone cauda-felina (Hance) Benth. et Hook. f

观赏习性:猫尾木为紫葳科植物,落叶乔木,高达10m,树皮灰黄色。生于海拔200-300米疏林边、阳坡。蒴果圆柱状,悬垂且长,密被褐黄色绒毛,像猫尾巴,故名猫尾木。盛花期在秋冬之间,果熟在翌年。猫尾木花大美丽,具较好应用价值 应用:该种可作庭园观赏的绿化树种;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稍硬而轻,适于作梁、柱、门、窗、家具等用材;海南多用作一般家具、床板、房板等。观果价值,是优良的野生观赏植物。此外,它还可作为用材植物。 5.红果冬青 种名:红果冬青[2] 科属:冬青科冬青属 别名:野白蜡叶、红珊瑚冬青、珊瑚冬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corallina Franch. 生长习性:喜光,耐荫,不耐寒,喜肥沃的酸性土,较耐湿,但不耐积水,深根性,抗风能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园林应用:宜做庭院树,红果冬青的果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孤植或群植。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植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单 时间2013.9.3 实验名称观察一棵大树实验目的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出来。 实验器材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实我的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我的实验步骤:1、我们观察了柏树树。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 3、从近处看。 验 程观察到的现象:1、我们观察了柏树。 2、树冠像一把伞。 3、树干是直的,用手摸感觉很粗糙。 4、树叶叶细小鳞片形,先端锐尖。 实验结论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阳光,都有树干、树冠和树根。但树冠小,树干粗细,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疑问树的形状为什么各不相同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2013.9.3 实验报告单

时间2013.9.9 实验名称观察一棵大树实验目的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出来。 实验器材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实我的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1、我们观察了雪松 。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 3、从近处看。 验 程观察到的现象:1、我们观察了雪松。 2、树冠圆锥形。。 3、树干是直的,用手摸感觉很粗糙。 4、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 实验结论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阳光,都有树干、树冠和树根。但树冠小,树干粗细,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疑问树的形状为什么各不相同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2013.9.9 实验报告单 时间2013.9.10 实验名称观察水生植物实验目的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实验器材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实我的猜测:水葫芦和金鱼藻都能浮在水面上 我的实验步骤: 1、把塑料袋中的水葫芦和金鱼藻要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画出简图。 2、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看到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 验 程 观察到的现象:水葫芦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能浮在水面上 实验 结论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疑问水葫芦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含日期)2013.9.10 实验报告单 时间2013.9.17 实验名称叶的观察 实验目的认识叶的基本特征 实验器材各种树的落叶、同一种树的新鲜叶和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基础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营养器官叶结构比较的自主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 实验日期:评阅教师:评分: 摘要:本次观察材料采用黑松、油茶以及革命草的营养器官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并与模式图进行比较。自主实验一般能够观察到叶的基础结构,例如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但对于部分特征结构的观察效果一般,如束鞘、厚壁组织鞘、上皮细胞、副卫细胞等。 关键词: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叶结构;比较 0引言:为更好地掌握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特征,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对选取观察材料进行处理并制片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和记录的能力以及提升组织材料、归纳、总结和写实验论文的能力。 1材料方法 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arr.) Mitford cv. Pubescens)以及采集时间及地点:2015年5月15日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选取自主材料的营养器官叶,并采取徒手切片法进行临时制片、观察、记录、拍摄照片以及进行自主实验材料和永久切片的比较。 2结果 自主观察结果与模式图的比较 黑松叶横切面如图三所示,其中表皮、下皮层、叶肉、树脂道、内皮层、木质部及韧皮部较为清晰可见,而厚壁组织鞘、上皮细胞、副卫细胞、蛋白细胞、厚壁组织、薄壁组织以及保卫细胞较为模糊而尚未标注。 图一黑松叶横切面自主观察图 1.表皮 2.下皮层 3.叶肉 4.树脂道 5.内皮层 6.管胞状细胞 7.木质部 8.韧皮部

图二黑松叶横切面模式图 油茶叶过中脉横切面的结构观察如图一,观察到上下表皮、角质层、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木质部、韧皮部,其中气孔、厚角组织、薄壁组织、束鞘的观察不够明显。 图三油茶叶横切面自主观察图

常见园林绿化植物图片大全

常见园林绿化植物图片大 全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常见园林植物大全1(80种)11、鹅掌楸 2、火棘 3、四照花 4、海桐 5、卫矛 6、山茶 7、小叶蚊母树 8、金钟花 9、流苏树 10、贴梗海棠 11、20、秤锤树 21、夹竹桃 22、红千层 23、 24、广 25、地肤 26、西洋接骨木 27、华北珍珠梅 28、 29、臭椿 30、火炬树 常见园林植物大全3(80种)30、火炬树

31、栾树 32、红瑞木 33、丝兰 34、萱草 35、 36、凌霄 37、米兰 38、大叶米兰 39、紫茉莉 40、 苗木品种名称:常见园林绿化植物图片大全4(80种)苗木品种大全[常见园林绿化植物图片大全4(80种)]介绍 火11、红叶李 12、金边正木 13、棣棠 14、红花檵木 15、红叶石楠 16、日本晚樱 17、白花碧桃 18、阔叶十大功劳 19、金银木 41、八角金盘 42、芭蕉 43、槟榔 44、朝鲜栀子 45、杜英 46、佛甲草 47、构树 48、桄榔 49、龟甲冬青 50、蓖麻 51、金叶过路黄 52、红绒球

53、红王子锦带 54、花柏球 55、花叶长春藤 56、花叶鹅掌柴 57、花叶曼长春花 58、花叶玉簪 59、花叶芋 60、华盛顿葵 61、火棘 62、鸡蛋花 63、加拿利海藻 64、黄金间碧玉 65、散尾葵 66、酒瓶椰子 67、冷杉 68、马尾松 69、木芙蓉 70、木瓜 71、南天竺 72、洒金桃叶珊瑚+中华常春藤+银边鸢尾. 73、提树(智慧树). 74、 75、狭叶十大功劳 76、香橼-特殊的单身复叶 77、亚菊 78、盐肤木 79、梓树

植物细胞实验报告_1

植物细胞实验报告 篇一: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报告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 篇二:观察植物细胞生物实验报告单 生物实验报告单 篇三: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报告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报告目的要求: 1.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 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清水,稀碘液,滴管,纱布,吸水纸,显微镜方法步骤: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观察: 1、准备: (1)用洁净的卫生纸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把载玻片平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内表皮上,轻轻划出边长为2㎜~5㎜的小方格;然后用镊子从小方格内的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表皮,并将其浸入载玻片的水滴,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

的水滴中,然后轻轻地盖在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面有气泡。 2、染色: (1)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 (2)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整个标本。 3、观察洋葱的表皮细胞: (1)取显微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略偏左)并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通过目镜能够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4)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 镜接近玻片为止(注意:眼睛一定看着物镜)。 (6)两眼同时睁开,用一只眼看目镜,另一只眼随时准备画图,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实验报告---被子植物果实的结构观察

实验 4 被子植物果实的形态结构及胚的发育 14级生物科学1班李明 320140926541 2014.4.27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百合子房横切面的观察,认识胚囊的发育过程; (2)通过整体染色与透明技术观察垂柳幼胚、荠菜胚或其他植物,了解植物发育过程中各时期胚的形状变化及种子的形成。 (3)通过对典型果实类型的观察,对分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习植物分类学打好基础。 二、实验材料 (1)百合子房横切片(几个不同时期)。 (2)垂柳幼嫩果序、荠菜不同发育时期的新鲜角果。 (3)番茄、柑桔、梨、桃、向日葵、花生、香蕉、草莓、菠萝等各类新鲜或贮存的果实标本。 三、用具及试剂 显微镜、解剖镜、凹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刀、 爱氏苏木精、5%KOH、50%乙醇、无水乙醇、蒸馏水、香柏油 四、实验内容 (1)百合子房横切面的永久切片观察。 略 (2)荠菜的整体透明法 分离:从果序中摘下一个幼嫩的果实,在解剖镜下(可以不用,直接用肉眼)用解剖针把胚珠从果实中解剖出来,放在普通载玻片上。 透明:每个果实有20—30个胚珠,滴上1-2滴5%KOH溶液,10分钟左右以后胚珠和珠心组织变得松软易碎,而胚则完好。 清洗:用吸水纸吸取KOH溶液,再滴上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观察: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芥菜的胚。 (3)垂柳的整体染色与透明 分离:从果序中摘下一个幼嫩的果实,在解剖镜下(可以不用,直接用肉眼)用解剖针把受精后的胚珠从果实中解剖出来,放在凹玻片上。(因为垂柳的胚珠太大,发在普通载玻片上就无法盖盖玻片) 浅染:滴加稀释后的苏爱氏木精,染色5-20min,然后用蒸馏水冲洗。 脱色:冲洗后,加上1-3滴无水乙醇与香柏油的混合液进行脱水,呆乙醇挥发至胚珠周围几乎没有液体时,再次添加无水乙醇与香柏油的混合液,约重复3-5次。 透明:在凹槽内滴上数滴香柏油对受精后的胚珠进行透明。 封片:透明后放置一会或不经放置,盖上盖玻片。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

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 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1.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 2.按植物系统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3.按经济价值分类:观赏植物、药用植物、食用植物、纤维植物、油脂植物、淀粉植物、材用植物、蜜源植物、鞣质植物、其它经济植物 (四) 编制植物的定距式检索表。 五、作业 1.写出所调查区域植物名录(归属到科),并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形成完善的实验报告。 2.通过植物的调查、研究,谈谈你对学校或植物园绿化现状的看法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 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三、材料用具 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01g/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 四、实验过程(见书P39) 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 2.解离:5min 3.漂洗: 10min 4.染色: 5min 5.制片 6.镜检 五、注意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 .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六、讨论 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2.在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

参考答案 实验报告单: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莒县桑园镇中心初级中学生物学科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20____级____年级____班____组实验组长:______ 实验合作者:________ 实验名称: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目的: 1、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学会并练习画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擦镜纸。 实验步骤: 1、检查材料用具是否完好、齐全。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 (4)放: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 (5)用镊子将浸入清水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展平。 (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的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7)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8)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观察临时装片: 在低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制成的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辨认细胞的各种结构。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4、画图: 依照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选取其中的 一个细胞,画出观察到的各部分结构,周围的细胞只 勾画出轮廓。 5、整理还原: 实验完毕,清洁桌面,清点实验材料并摆放整齐; 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讨论:怎样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 答:气泡在视野中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有黑而粗的边缘,用镊子或是解剖针按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移动;而细胞不会变形、也不会移动,并且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之分,形态多样。

湖北地区常用园林植物大全

湖北地区常用园林植物大全 1、常绿乔木:香樟、日本柳杉、杜英、广玉兰、大叶女贞(大叶冬青)、桂花、柑桔、罗汉松、雪松、月桂、深山含笑、乐昌含笑、金玉含笑、枇杷、石楠、棕榈、苏铁、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榈。 香樟: 学名:Cinnamommum camphora 科別:樟科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达30m,胸径5m,呈园形树冠,树皮暗褐色,有縱裂。叶革质互生,卵形或橢园形,全绿,表面光滑。雌雄同花,园錐花序腋生於枝頂端,黃面光滑。黃绿色小花;漿果球形、成熟時由绿色转为黑紫色。全株散發樟樹的特有清香氣息。 生长习性:喜光,幼苗幼树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最低温度-10℃时,常遭冻害。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或中性黄壤、红壤中生长良好,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耐湿。萌芽力强,耐修剪。抗二氧化硫、臭氧、烟尘污染能力强,能吸收多种有毒气,较适应城市环境,耐寒。 园林用途:行道樹、庭園樹。 落叶乔木:法国梧桐、池杉、水杉、榉树、栾树、无患子、银杏、合欢、金合欢、马褂木、垂柳、白玉兰、国槐、朴树、枫香、枫杨、青桐、紫薇、紫荆、红枫、垂丝海棠、贴梗海棠、西府海棠、樱花、丁香、紫玉兰、二乔玉兰、木槿、香泡、木芙蓉、红花刺槐、盘槐、桃树、山麻杆、红叶李、结香、石榴、意杨、枣树、乌桕。 2、常绿灌木:法国冬青、龟甲冬青、红果冬青、桃叶珊瑚、栀子花、细叶栀子、八角金盘、六月雪、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大叶黄杨、金边黄杨、雀舌黄杨、茶花、茶梅、椤木石楠、红继木、月季、杜鹃、金叶女贞、小叶女贞、云南黄馨、丝兰、火棘、蚊母、棣棠、二月兰、洒金柏、龍柏、海桐、夹竹桃、金丝桃、南天竹、苏铁、棕竹、扶桑、苟骨、凤尾竹。 3、落叶灌木:八仙花、棣棠、丁香、海棠、红瑞木、红叶碧桃、红叶李、结香、金山绣线菊、决明、腊梅、连翘、木芙蓉、木槿、绣线菊、紫荆、紫薇、矮生紫薇、红叶小檗、青枫、金丝桃、迎春、垂叶榆。 4、草本花卉:(多年生)芭蕉、美人蕉、百合、春羽、二月兰、风信子、佛座草、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精选范文: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 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 的技能。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 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 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 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 被碱性染料着色。三、材料用具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 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 四、实验过程(见书p39) 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 2.解离:5min 3.漂洗: 10min 4.染色: 5min 5.制片 6.镜检五、注意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 .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 无法观察。六、讨论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体会。物理 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2.在观察清楚有 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并标明时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篇一: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 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 胞的有丝分裂》_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2.初步掌握制作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 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 程,分为分 一、实 验目的 1.观 察 植 物 细 胞 有 丝

实验报告单: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0____级____年级____班____组实验组长:_________ 实验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目的: 1、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学会并练习画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擦镜纸。 实验步骤: 1、检查材料用具是否完好、齐全。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________滴一滴________。 (3)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____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 (4)放: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________中。 (5)用镊子将浸入清水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_______。 (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_______,然后缓缓的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 (7)染:把一滴_______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8)吸:用_______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_______浸润标本的全部。 3、观察临时装片: 在低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制成的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辨认细胞的各种结构。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画图: 依照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选取其中的 一个细胞,画出观察到的各部分结构,周围的细胞只 勾画出轮廓。 5、整理还原: 实验完毕,清洁桌面,清点实验材料并摆放整齐; 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讨论:怎样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 答: 实验日期:20____年____月____日

植物学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叶片的比较解剖观察 姓名:王丹 指导教师:张博 专业:生物科学 实验班级: 12级生科(1)班 实验时间: 2012.10-11 实验地点:植物学实验室 成绩: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不同环境下(阳地、阴地、旱生、水生)植物叶片形态结构的观察, 了解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理解植物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适应性。 2、培养自己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各类植物在生态上,根据他们和水分的关系可分为旱生和水生;又根据叶受光照强弱的不同,被分为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这些植物在形态上各有特点,特别表现在叶的形态和结构上。利用显微观察法通过对比观察旱生植物夹竹桃与灰毛滨藜,水生植物眼子菜与睡莲的叶片解剖结构;栎树阳生叶与阴生叶,小麦的叶片解剖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掌握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夹竹桃、灰毛滨藜、眼子菜、睡莲、小麦、栎树叶的横切片永久装片 显微镜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夹竹桃叶片的结构 ①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壁厚,外壁上有厚的角质层。下表皮有一部分细胞构成下陷的窝,窝内有表皮细胞形成的细胞毛,毛下有气孔的分布。表皮细胞形成2~3层形成复表皮。 ②叶肉上下表皮之内都有栅栏组织,栅栏组织有多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之间,细胞层数比较多,胞间隙较不发达。在叶肉细胞中常含有簇晶。

③叶脉维管束发达。主脉很大,为双韧维管束。 图1 夹竹桃叶横切面结构 2、灰毛滨藜叶片的结构 灰毛滨藜叶横切面,具有发达的泡状表皮毛,表皮下面有下皮层,形成复表皮。上下表皮内均有栅栏组织。 图2 灰毛滨藜叶横切面结构 3、眼子菜叶片的结构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 实验一、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 1、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放置准备:a、取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小心轻放,放置实验台中部略偏左位置,距桌3-4cm。 b、插电源 c、旋转物镜转换器,低倍镜就位 e、使虹彩光圈调到最大,聚光器转到最高 2)放装片,准备观察:a、放载玻片 b、从左侧观察,调至最中心 c、用双手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目镜 3)观察:a、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至最低,使其清晰,上调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用推进器使物体于视野中央 d、左眼观察,右眼画图 4)高倍镜观察:a、侧面转动转换器(不换油镜) b、调节光源亮度 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 d、画图 5)换载玻片:a、载物台放至最低 b、调节至最低物镜 c、换新片 d、用低倍镜观察 6)结束整理:a、关闭电源 b、载物台放至最低 c、取下载玻片 d、4倍,10倍物镜内呈八字形放置 e、电源线缠绕2圈半(至镜筒上) 2、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有哪几种 共5种——临时水封片、徒手切片法、压片法、石蜡切片法、离析法 3、详细说明生物绘图的具体步骤与要求 a、观察:细心观察,对各部分的位置、比例、特征等有完整的认识 b、起稿:勾画轮廓,用软铅笔(HB)勾勒观察对象的轮廓和结构 c、定稿:用硬铅笔(2H或3H)将全图绘出。用线条表示结构,线条要均匀,光 滑,用圆点表示各部分的对比度,点要圆。 d、标注名称:一般为直接标注,标出指示部位的名称,最好在右侧 e、核实全图:核实绘图内容,保持图画整洁,并在下方写图名称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根据观察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你都观察到了那些细胞器 植物细胞:细胞壁——纹孔和胞间连丝 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和胞机制 后含物细胞核 细胞膜 观察到的细胞器有: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 液泡 2、植物细胞中后含物包括哪些,通常位于细胞的什么细胞器内 1)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在造粉体内形成并贮藏 2)蛋白质——通常位于细胞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 3)脂肪和油——存在于白色体 4)晶体——液泡 实验三、植物分生组织和细胞分裂 1、从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位置和细胞特点等方面说明分生组织的特点 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1)原生分生组织:位于根和茎的最前端,是从胚胎中保留下 来的,具有永久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由原 始细胞组成,细胞分化少 2)初生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刚衍生的细胞组成的, 位于原生组织后方,细胞已出现初步分 化,其又可划分成三部分即原表皮、基本 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随后依次发育成表 皮,维管柱,皮层 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细胞小,壁薄,原生质丰富,细胞核大并位于细胞中央,没 有液泡或会有分散的小液泡,细胞排列紧 密 2、做好根尖压片的关键是什么 1)固定液要迅速杀死正在分裂的细胞使其保持分裂状态 2)解离时注意解离时间 3)染色时间充分 4)轻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 实验四、植物组织观察 1、比较导管和筛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结构:同:都由长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均无细胞核 异:导管:以端壁形成的穿孔相互连接,上下贯通:由有花纹的死细胞构成, 有五种类型 筛管:细胞连接处稍微膨大,连接端壁即筛板上有许多筛孔;由活细胞构 成 功能:同:都有运输功能 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