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问答题

端午节问答题
端午节问答题

端午节问答题

【篇一:端午节的问题】

端午节的问题: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秦国b魏国c楚国d赵国

2、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a吉祥b、一种装饰c治病防身d 驱邪避瘟

3、南方的粽子一般是什么口味?

a甜味b咸味c都不是

4、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a解毒b纪念白蛇c驱邪避瘟d吉祥幸福

5、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 吃粽子

b 赛龙舟

c 登高采菊

d 饮雄黄酒

6、粽子最早叫什么

a米角b米包c角黍d米黍

7、端午节是哪一天

a农历六月初五b 阳历六月初五c 阳历五月初五d农历五月初五

8、端午节在我国有不同的称呼,以下哪个不是端午节的称呼?

a 五月节

b 菖蒲节

c 六月节

d 沐兰节

9、端午节要防的五毒除蝎子、蛇、蜈蚣、壁虎以外,还有什么?

a 蜥蜴

b 青蛙

c 蟾蜍

d 毛毛虫

10、屈原投江是哪条江?

a金沙江b、长江c、珠江d、汨罗江

13、北方人一般用什么材料包粽子?

a、新鲜竹叶

b、苇叶c 乾竹叶

14、踏青的习俗不仅是端午的习俗,也是什么节日的习俗 . a、中秋b、清明c、春节d、重阳

15、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说法影响甚广,屈原于五月初五写了绝笔作,投入汨罗江。请问屈原的绝

笔作是什么?

a.《离骚》b.《怀沙》c.《天问》

16、赛龙舟是哪一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1979

b.1980

c.1982 d 1990

17、以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的是哪个?

a.纪念曹娥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楚庄王d纪念屈原

18、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

a史记b春秋c离骚d诗经

19、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的意义。

a、喂鱼

b、祭祖

c、祭祀屈原

20、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

a、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b、春节、重阳节、中秋节

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d、春节、端午节、七夕节

【篇二:端午问答题精选含答案】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秦国 b魏国c楚国 d赵国

2、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a吉祥 b、一种装饰c治病防身 d 驱邪避瘟

3、南方的粽子一般是什么口味?

a甜味 b咸味 c都不是

4、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a解毒 b纪念白蛇 c驱邪避瘟 d吉祥幸福

5、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那粽子是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的?

a南北朝时期 b春秋时期 c晋代 d周商时期

6、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时期就有了

a南北朝时期 b、商周时期c、战国时期 d、春秋时期

7、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 吃粽子

b 赛龙舟

c 登高采菊

d 饮雄黄酒

8、粽子最早叫什么

a米角 b米包c角黍 d米黍

9、端午节是哪一天

a 农历六月初五

b 阳历六月初五

c 阳历五月初五 d农历五月初五

10、端午节在我国有不同的称呼,以下哪个不是端午节的称呼?

a 五月节

b 菖蒲节

c 六月节

d 沐兰节

11、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请问这个“端”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a 端正

b 开端

c 末端

d 端着、托着

12、宋代描述端午节有“角黍包金,菖蒲泛玉”的诗句,请问“角黍”指的是什么?

a 玉米

b 豆角

c 粽子

d 树叶

13、端午节要防的五毒除蝎子、蛇、蜈蚣、壁虎以外,还有什么?

a 蜥蜴

b 青蛙

c 蟾蜍

d 毛毛虫

a 紫色

b 蓝色 c粉色 d黄色

15、传统的端午节五彩线,青、红、黑、黄、白五色,是依据历史上什么学说?

a 黄帝内经学

b 阴阳五行学

c 天地日月学

d 人体经络学

16、屈原投江是哪条江

17、在我国一些地区,端午节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来祛毒?

a薰衣草 b菖蒲 c苇叶 d 荷叶

18、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人们大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又叫什么?

a、郊游

b、遍游

c、踏春

d、远郊

19、北方人一般用什么材料包粽子?

a、新鲜竹叶

b、苇叶 c 乾竹叶

20、踏青的习俗不仅是端午的习俗,也是什么节日的习俗.

a、中秋

b、清明

c、春节

d、重阳

21、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这是为什么?

a、象征牛祭祖

b、象征剑勇猛 c象征果实丰收d、象征塔健康

2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说法影响甚广,屈原于五月初五写了绝笔作,投入汨罗江。请问屈原的绝笔作是什么?

a.《离骚》 b.《怀沙》 c.《天问》

23、赛龙舟是哪一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1979

b.1980

c.1982 d 1990

24、以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的是哪个?

a.纪念曹娥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楚庄王 d纪念屈原

25、古人称五月为?

26、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

a史记 b春秋 c离骚 d诗经

27、端午节的来源与史上的百越族有关,那么百越族的图腾是什么?

a.龙

b.狮子 c 蛇 d虎

28、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的意义。

a、喂鱼

b、祭祖

c、祭祀屈原

29、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

a、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b、春节、重阳节、中秋节

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d、春节、端午节、七夕节

30、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希冀家人团圆的两个节日是?

a、中秋节、七夕节

b、中秋节、重阳节

c、中秋节、春节

d、中秋节、元宵节

31、民谚说:“清明插柳”的下半句是什么?

32、古人端午节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a解毒 b纪念白蛇 c驱邪避瘟 d吉祥幸福

33、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地区的端午习俗。

a、贵州

b、四川

c、云南

d、湖南

34、到了端午节人们会在门前挂一些什么?请说出其中两个。

35、端午节在江浙一带有流传很广的纪念伍子胥说,请问伍子胥是

哪个朝代的人?()

a、春秋时期

b、三国时期

c、魏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36、你知道最早的粽子产于哪个时期吗?()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37、“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

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

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

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流传

有序,历史最悠久的是哪里的粽子呢? a湖州长条粽 b北京糯米粽

c西安的蜂蜜凉粽子 d嘉兴竹叶粽

38、以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的典故是哪个?()

a、纪念曹娥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屈原

d、纪念楚庄王

39、在我国端午节除了流传许多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外,()成语

也是源自端午节。

a、以毒攻毒

b、以恶制恶

c、夏日可畏

d、长虺成蛇

【篇三:端午节知识竞赛试题】

端午节知识竞赛试题

1、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初几( c )a、八月十五b、正月十五c、五

月初五d、九月初九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哪位爱国人士( a )

a、屈原

b、杜甫

c、李白

d、伍子胥

3、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b)

a 、秦国 b、楚国c、魏国 d、赵国

4、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c)。

a、幸福吉祥

b、祛瘟解毒

c、避邪驱瘟

d、纪念白蛇

5、端午节这天,人们通常会喝一种据说能辟邪的酒,请问是(a )酒?

a、雄黄酒

b、啤酒

c、白酒

d、红酒

6、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

药等代表的意义是(a)。

a、避邪驱瘟

b、一种装饰

c、治病防身

d、吉祥如意

7、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c)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8、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

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 a )

a、象征牛祭祖

b、象征剑勇猛

c、象征果实丰收

d、象征塔健康

9、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

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a)就有了。

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0、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

粽子还表示(c )。

a、幸福吉祥

b、治病防身

c、避邪驱瘟

d、阴阳相合

11、端午节人们大都会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门上。地区不同,意义

不同。东北人插艾蒿是为了(b )。

a、防病

b、避邪

c、幸福

d、健康

12、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某( b )节日的

习俗。

a、中秋

b、清明

c、春节

d、重阳

13、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c)

a 吃粽子

b 赛龙舟

c 登高采菊

d 饮雄黄酒

14、一些地区端午节的风俗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祛毒?( c)

a 香草

b 苇叶

c 菖蒲

d 荷叶

15、在江淮地区,端午节家家都悬钟馗像,这是为什么?( b)

a 纪念屈原

b 驱邪捉鬼

c 驱除疾病

d 求财祈福

16、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是:(a)

a、元旦

b、端午

c、重阳

d、元宵

17、“路漫漫其修远兮”下一句是( d )a、大风起兮云飞扬b、小时不识月 c、粒粒皆辛苦 d、吾将上下而求索

18、下面( b )是屈原的文学作品

a、《劝学》

b、《离骚》

c、《礼记》

d、《红楼梦》

19、屈原投( d)江而死。

a、珠江

b、金沙江

c、长江

d、汨罗江

20、端午节灯谜:小时头青青,老来发白白,远看似棉花,风来起

白浪。( b )

a、棉花

b、芦苇

c、高粱

d、杜鹃花

端午节知识竞赛题

1. 最早出现的端午节的食物是什么? b

a.粽子 b. 枭羹 c.“龟”

2.不同地方的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其中的三个吗?答: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

3.北方人一般用什么材料包粽子?a

a.苇叶 b.新鲜竹叶 c.乾竹叶

4.南方的粽子一般是什么口味的?b

a.甜味 b.咸味 c.都不是

5.浙江湖州的粽子有什么特点?c

a.馅料好吃 b.造型好看 c.米质香软

6.到了端午节人们会在门前挂一些什么?请说出其中的两个。答:

有艾草,石榴,菖蒲(蒲剑),胡蒜。

7.端午节又叫什么?

答:端午节又叫瑞阳,蒲节。

8.粽子又被称为什么?

答:粽子又被称为角黍。

9.端午节要祭祀哪几个神仙?

答:有屈原、曹娥、蚕神、农神、张天师等

10.在端午节划龙舟的目的是什么?答:目的是去灾求吉。

1.以下不是国家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是哪个?(c)

a.清明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d.中秋节

2.端午节是国家法定的传统节日,今年的端午节是在阳历的哪一天?(c)

a.5月28日

b.5月5日

c.6月2日

d.5月15日

3.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传统节日的是哪组?b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元旦、春节、中秋、七夕、重

阳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d.春节、清明、建军、中秋、

重阳

4.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希冀家人团圆的两个节日是什么

?b

a.中秋节、七夕节

b.中秋节、重阳节

c.中秋节、春节

d.中秋节、元

宵节

5.屈原和下列哪个中国传统节日有联系?d

a.重阳节

b.青年节

c.元旦

d.端午节

6.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中“东风夜放花千树”、“风萧声动,玉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描绘的是(c)晚上的狂欢情景。

a.中秋节

b.元宵节

c.七夕节

d.端午节

7.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哪些?c

a.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b.春节、重阳节、中秋节

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d.春节、端午节、七夕节

8.端午节是哪一天?d

a.农历六月初五

b.阳历六月初五

c.农历五月初五

d.阳历五月初五

9.端午节在我国有不同的称呼,以下哪个不是端午节的称呼?c

a.五月节

b.菖蒲节

c.六月节

d.沐兰节

10.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b

a.《史记》

b.《离骚》

c.《春秋》

d.《诗经》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楚国

2.端午节是我国2000多年的旧习俗,要吃哪些食品?(2)粽子

3.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3)避邪驱瘟

4.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

药等代表的意义是()(1)避邪驱瘟

5.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2)春秋时期

6.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晋代

7.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2)角黍

8.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人们

大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又叫(3)远郊

9.端午节人们大都会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门上。地区不同,意义不同。东北人插艾蒿是为了()(1)比魔

内容预览:

一、单选题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2)楚国

2.端午节是我国2000多年的旧习俗,要吃哪些食品?

(2)粽子

3.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意义是()

(3)避邪驱瘟

4.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

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1)避邪驱瘟

5.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2)春秋时期

6.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

端午节知识竞赛50题答案 端午节知识竞赛50题

端午节知识竞赛50题答案端午节知识竞赛50题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 、秦国 B、楚国 C、魏国 D、赵国 2、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A、幸福吉祥 B、祛瘟解毒 C、避邪驱瘟 D、纪念白蛇 3、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避邪驱瘟 B、一种装饰 C、治病防身 D、吉祥如意 4、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5、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6、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 A、象征牛祭祖 B、象征剑勇猛 C、象征果实丰收 D、象征塔健康 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就有了。 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8、()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1979 B、1980 C、1982 D、1985 9、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 A、幸福吉祥 B、治病防身 C、避邪驱瘟 D、阴阳相合

10、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 A、粽子 B、米果 C、角黍 D、香黍 11、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人们大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又叫() A、踏春 B、遍游 C、郊游 D、远郊 12、端午节人们大都会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门上。地区不同,意义不同。东北人插艾蒿是为了() A、防病 B、避邪 C、幸福 D、健康 13、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某()节日的习俗。 A、中秋 B、清明 C、春节 D、重阳

关于端午节的散文

关于端午节的散文 关于端午节的散文 在生命的长河里,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了沧海桑田。伴随着初夏的灼热,端午节像个俏皮的小孩悄悄的跑来,心中躁动不已又有些感慨万千,也许是怀念粽肥艾香的滋味,也许是记忆深处浮现起的一股书香历史情怀,又也许是萦绕在心头的一种乡愁。 儿时的端午满载的是童真童趣,伴着欢声笑语,粽飘香成为我现在最深有味道的回忆。将回忆拨弄到小时候的端午画面,孩子们总是活蹦乱跳地期盼着快点儿吃上喷香美味的粽子,而在厅堂与院里来来回回追赶着。大人一般在厅堂忙活着,邻里邻外的互相包着粽子,分外的热闹。家乡的粽子是比较讲究款式的,每一种形态都赋予着不同的寓意。其中一款“母带群子”深感我心,永难忘却。本地土方言不懂说就只能这样简单的表述了。一挂粽子由一个特别大的粽子跟十个很小形态尖尖的小粽组成,大的被比作母亲小的自然而然被比作小孩了。我们那有一个习俗,周岁左右的小孩赶上这端午时节是要背粽子的。挂在身上背一背寄寓着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孩子围绕着背粽子的小孩子边唱童谣边起哄,场景欢快十足。我自然也是背过粽子跟起过哄的,如今这种场景只有寄予在梦乡里了。 那时对端午的认识,主要停留在香喷喷的粽子上。小时候只隐约听大人简单说端午与悼念一位当官的古人有关。进学堂后这一知半解的疑惑终于慢慢的打开了,他是为了悼念屈原的。熟读着屈子的诗深感这位老人壮志未筹的无限哀思忧愁,对国家的爱与恨都倒入江流,从此涅罗江中有一颗千古闪烁着的不屈心,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人们为了缅怀屈子,以粽子寄思,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时光匆匆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背粽子的孩子们长大了,背咏《离骚》的学子们早已踏入社会,为着理想奋斗着,为着生活努力着。漂泊的心早已感到了孤独和疲惫,此时此刻好想再穿梭回厅堂前院望着长辈们欣喜的笑容,好想再看看背粽子的孩子是多么的呆萌可爱,好想再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讲解屈原与端午的来源。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端午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

端午节的由来的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纪念屈原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纪念孝女曹娥,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迎涛神,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住建局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局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爱国主义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按照《关于〈XX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决定在端午节期间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主题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利用端午节这个具有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经典诵读、美化环境、广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人们在欢度传统节日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国主义情感,营造文明、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内容开展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各类志愿者进社区、进乡村开展“送温暖”活动,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户、空巢老人、残疾人士、道德模范送粽子,陪他们共度端午佳节。 牵头单位:局党政办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积极组织机关干部、企业职工,

以诵读历代爱国主义名篇佳作或赛诗会等方式,吸引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广大群众在亲身感受中了解端午、认同端午、喜爱端午、过好端午。 牵头单位:局党政办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文明礼仪、文明劝导等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积极引导广大市民践行行为规范、争做文明使者。 牵头单位:局党政办、法宣办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开展净化美化环境活动。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志愿者清除公共场所、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死角,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有损市容环境卫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和教育,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创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牵头单位:局党政办、业务办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营造节日宣传氛围。局属各单位要通过板报、手机短信、宣传栏、LED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端午节相关知识,组织各类纪念、庆祝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努力营造节日氛围。

端午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端午节知识竞赛题 1、端午节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2、根据陷的不同,粽子一般会分为哪几种? 3、列举几个地方比较特色的粽子品种? 4、端午节的传统风俗活动有吃粽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______朝代; 6、“端午节”还有哪些别名?请列举。 7、端午节习俗中的的插“五端”、吃“五黄”、吃“五毒饼”分别指哪“五”? 8、____年____月,国务院将端午节重难点故事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9、____年____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0、端午节赛龙舟的缘由? 11、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之一,”屈原杯龙舟赛是从_____年开始的; 12、首届国际龙舟节是在哪个地方举行? 13、粽子一般都会用什么来做粽叶?请列举; 14、端午节的起源有哪四种? 15、请列举甜粽都有哪些陷的? 16、请列举甜粽都有哪些陷的? 17、请列特色口味的粽子陷?

参考答案 1、农历五月初五; 2、甜粽、咸粽(咸鲜)、特色粽子(新颖、小众); 3、西安蜂蜜凉粽、贵州草木灰粽、广州裹蒸粽、江浙一口粽、湖南枕头粽、云南四方粽、海南那大粽等; 4、赛龙舟、喝雄黄酒、系五彩线; 5、晋朝(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 6、端五节、重五节、重午节、五月节、午日节、女儿节、龙日节等; 7、“插五端”:指插挂菖(chang)蒲、艾草、葫蒜、榕枝和石榴花于门窗上以避不祥; ”食五黄“指黄花鱼、黄瓜、蛋黄、黄豆、雄黄酒,易经术上认为,黄色可以解毒制煞; ”吃五毒饼“,五毒指蝎子、蜈蚣、蜘蛛、蟾蜍和毒蛇;五毒饼就是用雕刻了五毒虫图案的印模子,加盖在那时人们喜欢吃的玫瑰饼上而制成。吃五毒饼寓意把一切害虫都吃掉(消灭掉),使它不再伤害人。 8、2006年5月; 9、2009年9月; 10、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踪迹。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11、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开始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12、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湖南岳阳市举行; 13、箬竹(ruo)叶、粽叶芦、芦苇叶、柊叶(zhong)、玉米叶、芭蕉叶等; 14、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辟邪说;

【关于端午节对联】有关端午节的对联大全

【关于端午节对联】有关端午节的对 联大全 【--端午节】 篇一:2016年端午节对联大全 【2016年端午节对联大全——三字联】 上联:九子粽; 下联:五彩丝. 上联:天中节; 下联:地腊辰. 【2016年端午节对联大全——四字联】 上联:日逢重五; 下联:节序天中. 上联:钗符艾虎; 下联:蒲剑蒿人. 上联:天中令节; 下联:地腊良辰. 上联:兰汤试浴; 下联:蒲酒盈眉. 【2016年端午节对联大全——五字联】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海国天中节; 下联:江城五月春. 上联:酒酌金卮满; 下联:盘盛角黍香.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抚辰逢地腊; 下联:建午届天中. 【2016年端午节对联大全——六字联】上联:千古诤臣罹祸; 下联:尔今屈子开颜. 上联:忆曹娥兮江上; 下联:吊屈子乎湘潭. 【2016年端午节对联大全——七字联】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 下联:八月中秋月儿圆.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生子兴宗王镇恶; 下联:良辰竞渡屈灵均. 篇二:关于端午节的对联精选 1、千载招魂悲楚仕万人抚卷叹离骚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5、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端午节的由来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精读课文《端午节的由来》的第二课时。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的地位和作用 《端午节的由来》是语文S版六年制小学第八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介绍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章。文章主要介绍了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感人故事。从而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采用指导朗读、利用文本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的爱国事迹,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并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通过比较、感受,

把同一句话写具体。 情感态度目标:知道屈原的爱国事迹,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并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三、说教学对象 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如:默读时边读边想,边读边划,边读边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较丰富,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还有所欠缺,只限于将文中的语言加以运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充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主,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读、看、想、划、说等方式,逐步深入学习课文。 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情感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达到情感升华”。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弄懂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合作交流探讨以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在学习中得到认识和体验,达到情感升华,并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全局职工文化生活,营造端午节文化氛围,让广大职工深切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引导干部职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结合我局实际,在全局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浓厚文化内涵,引导广大职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职工文明素质和单位文明程度,为财政的发展营造文明、进步、和谐的内外环境,推动财政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活动主题 粽香传情·共建文明 三、活动时间

20**年5月24日—6月2日 四、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局里各科室、单位要组织干部职工在端午节前开展经典诵读会,通过吟诵屈原诗歌、端午节诗词等形式,掀起缅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歌颂和谐盛世的热潮,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今年“六一”儿童节与“端午节”紧连,局文明办与驻局XX县崛东村帮扶工作队员要组织局里部分文化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到村里与留守儿童一起开展诗歌朗诵、经典诵读、才艺表演等活动,结好对子、互帮互学、加深友谊,传承端午文化,传播志愿者服务理念,共度“六一”、“端午”佳节。 2、组织端午节文化传承活动。局里各科室、单位要组织干部职工通过网络、电视、聊天等形式,了解端午节风俗文化,畅谈端午节见闻趣事,互学包粽子方法技能,增强端午节节日氛围。驻XX县崛东村帮扶工作队员要组织局里部分志愿者与村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开展包粽子、话民俗活动,分老、中、青、少四代,现场组织端午节包粽子民俗传承活动,由中老年人向青少年一代传授包粽子技能,讲解端午节来历和当地端午民俗文化,共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端午节知识竞赛题目(答案)和脑筋急转弯

端午节知识竞赛题目和答案 1.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始于中国的什么时期? 答:春秋战国时期 2.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有很多,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纪念我国哪位历史名人的? 答:屈原 3.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答:楚国人 4.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答:避邪驱瘟 5、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农历什么时候? 答:五月初五 6、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 意义是答:避邪驱瘟 7、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答:春秋时期 8、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答:晋代 9、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 状大多以角为主?答:象征牛祭祖 10、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 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 )就有了。(答:战国时期 11、从哪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 赛。 答:1980 12、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

午节人们大都选择

踏青。踏青古时又叫 答: 答: 端午节这天,古人在日出前为孩子们系五彩丝,俗称五色丝,代表意义是: 端午节是个驱邪防灾的节日,主要活动围绕除五毒、驱病灾而产生的。请问 除五毒中的五毒指哪五毒? 23、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的意义。 答:祭祀屈原 24、端午节谜语:小时头青青,老来发白白,远看似棉花,风来起白浪。打一植 答:芦苇 13、 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某( )节日的习俗。 答: 清明 14、 登高采菊是端午节的习俗么? 15、 一些地区端午节的风俗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祛毒? 答: 菖蒲、艾草、石榴、胡蒜 16、 在江淮地区,端午节家家都悬钟馗像,这是为什么? 答: 驱邪捉鬼 17、 古人称五月为: 答: 毒五月 18、 端午节又叫( )节? 答: 午日节 、重五节 、浴兰节 、女儿节 19、 端午节要吃哪些食品? 答: 粽子 、雄黄酒 20、 答: 不染病瘟 21、 屈原投哪个江而死。 答: 汨罗江 22、 答:蛇 、蝎 、蜈蚣 、蟾蜍 、蜥蜴

有关端午节的演讲稿

有关端午节的演讲稿 有关端午节的演讲稿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 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 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 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 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 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有关端午节的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投汩罗江而去。这一天 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 念屈原。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 次加强和洗礼。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 个传统佳节吧!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请接受我对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谢谢 有关端午节的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和老师: 今天在国旗下我演讲的内容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同学们,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其中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在楚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他主张反抗秦国的侵略,所以遭到了别人的打击,并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后来,秦军占领了楚国首都。楚国失地千里,尸体遍地。屈原 心如刀割,他不想看到国破家亡的景象,于是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他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他当时62岁。 老百姓非常爱戴屈原,听到他自杀的消息,他们划船到河中央抢救屈原的遗体,却找不到。他们担心河里的鱼虾会咬屈原的遗体, 于是把米装进竹筒,然后扔进水里,以此来保护屈原的遗体。 从那时起,每年的五月五日,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也会把船划入汹涌的波涛中,象征着人们争相抢救屈原的遗体,表 达对屈原的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南方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已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2000年以后,谈到屈原的爱国主义,我们提倡什么?我们提倡的 是屈原对自由与和平的热爱,提倡的是对于祖国的高度责任感,提 倡的是面对强权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要深切感受对屈原对国家人 民的深切情感。我看到了屈原对这片土地的深情,那就是我们脚下 这片广阔的土地。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演讲稿5篇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演讲稿5篇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演讲稿(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谢谢大家!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演讲稿(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点,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点,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

关于端午节的知识竞赛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通过举办“端午节知识竞赛”活动,我们从中能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建设精神家园,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感。 四个环节:必答题环节;抢答题环节;小组对抗环节;一对一比拼环节。 比赛规则:基础分50分,答对加十分,答错扣十分。主持人说“开始”后,再抢答,抢时间犯规对方得分。 参赛选手:女生组();男生组()。 主持人:。记分员:。黑板标题画面设计: 比赛开始,下面首先进行第一个环节:必答题环节 一、必答题环节 由女生组从1-5号依次进行答题,请听第一题 1、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屈原) 3、端午节人们大都会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门上,插艾蒿是为了(避邪) 4、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清明)节日的习俗。 5、下面有四句诗,你知道哪一句与清明节有关(B)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下面男生组1-5号依次进行答题,请听第一题 1、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是:(A )(A、元旦) B、端午 C、重阳 D、元宵 2、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请问“端”字是什么意思:(开端) 3、赛龙舟哪一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80) 4、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避邪驱瘟) 5、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传统节日的是:(B)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 二、抢答题环节 下面进行第二环节,抢答题环节,请听到“开始”后再抢答,否则犯规对方加分,请听第一题 1、屈原是我国战国末期哪国人?(楚国) 2、古人流行端午日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避邪驱瘟)。 3、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避邪驱瘟)。 4、下列节日中哪一个节日不属于我国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七夕节、国庆节、端午节

有关端午节的小故事

有关端午节的小故事 【篇一:有关端午节的小故事】 2016-03-11 伍子胥本就是个人才,却不料父兄遭戕,家破人亡,故国不容,只有亡命天涯。世道人心,世上的公平、忠义都存在于人的口,伍子胥奔逃吴国为报父仇引吴国君王攻破自己祖国。大仇得报, 却遭吴君猜忌,奸臣陷害,终被赐死。死后声名毁……[] 【篇二:有关端午节的小故事】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众所周知,端午节的形成,是为了纪念投 江而死的三闾大夫屈原。其实,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故纸堆中,这只 是端午节起源的一种说法。端午节的由来除了为了祭奠屈原,还有 祭奠伍员投江、勾践灭吴、介子推死于山、曹娥投江以及纪念黄巢 的说法。 吃着粽子,看着龙舟,重温历史,感受历史。追寻着古人的脚步, 用心去领悟中华传统美德,去继承中华传统文明。 1、《纪念屈原说》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 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 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 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 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 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 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 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纪念伍子胥说》 伍子胥家族在楚国很有名。先祖伍举是直言楚庄王有功劳的楚国名臣,其父伍奢是楚太子建的老师。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伍尚及全家100多人被楚平王所杀,而避难逃奔吴国。后结 识吴公子光,并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为使吴国能 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并受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最后选定城址,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他忠心耿耿帮助吴王 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吴王 阉闾去世后,他继续辅佐夫差即位,帮助吴国打败越国。伍子胥分

端午节的由来(中英文)

端午节的由来(中英文)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called Double Fifth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on of the lunar calendar.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festivals, the other two being the Autumn Moon Festival and Chinese New Year.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The origin of this summer festival centers around a scholarly government official named Chu Yuan. He was a good and respected man, but because of the misdeeds of jealous rivals he eventually fell into disfavor in the emperor's court.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於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於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 Unable to regain the respect of the emperor, in his sorrow Chu Yuan threw himself into the Mi Low river. Because of their admiration for Chu Yuan, the local people living adjacent to the Mi Lo River rushed into their boats to search for him while throwing rice into the waters to appease the river dragons. Although they were unable to find Chu Yuan, their efforts are still commemorated today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由於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的蛟龙。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著。 端午节风俗习惯 Dragon Boat race Traditions At the center of this festival are the dragon boat races. Competing teams drive their colorful dragon boats forward to the rhythm of beating drums. These exciting races were inspired by the villager's valiant attempts to rescue Chu Yuan from the Mi Lo river. This tradition has

住建局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住建局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方 案 局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爱国主义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按照《关于〈XX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的通知》(平文明办发〔XX〕16号)文件要求,决定在端午节期间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主题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利用端午节这个具有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经典诵读、美化环境、广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人们在欢度传统节日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国主义情感,营造文明、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各类志愿者进社区、进乡村开展“送温暖”活动,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户、空巢老人、残疾人士、道德模范送粽子,陪他们共度端午佳节。 牵头单位:局党政办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二)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积极组织机关干部、企业职工,以诵读历代爱国主义名篇佳作或赛诗会等方式,吸引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广大群众在亲身感受中了解端午、认同端午、喜爱端午、过好端午。 牵头单位:局党政办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三)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文明礼仪、文明劝导等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过节理念,积极引导广大市民践行行为规范、争做文明使者。 牵头单位:局党政办、法宣办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四)开展净化美化环境活动。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志愿者清除公共场所、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的卫生死角,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有损市容环境卫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和教育,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创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牵头单位:局党政办、业务办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 (五)营造节日宣传氛围。局属各单位要通过板报、手机短信、宣传栏、LED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端午节相

端午节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备注:红色加粗为答案。 一、单项选选择题: 1、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 A 、秦国B、楚国C、魏国D、赵国 2、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是()。 A、幸福吉祥 B、祛瘟解毒 C、避邪驱瘟 D、纪念白蛇 3、端午节有为小孩佩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是()。 A、避邪驱瘟 B、一种装饰 C、治病防身 D、吉祥如意 4、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产于哪个时期吗?()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5、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A、晋代 B、春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商周时期 6、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状。为什么粽子的形状大多以角为主?() A、象征牛祭祖 B、象征剑勇猛 C、象征果实丰收 D、象征塔健康 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 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就有了。 A、春秋时期 B、商周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8、()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1979 B、1980 C、1982 D、1985 9、在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次,吃粽子还表示()。 A、幸福吉祥 B、治病防身 C、避邪驱瘟 D、阴阳相合 10、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 A、粽子 B、米果 C、角黍 D、香黍 11、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人们大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又叫()。 A、踏春 B、遍游 C、郊游 D、远郊 12、端午节人们大都会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门上。地区不同,意义不同。东北人插艾蒿是为了()。 A、防病 B、避邪 C、幸福 D、健康 13、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某()节日的习俗。 A、中秋 B、清明 C、春节 D、重阳 14、民间有许多关于端午的诗词,其中《南分子·端午》的作者是谁?() A、陆游 B、梅尧臣 C、刘禹锡 D、李之仪 15、“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维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 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 1、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2、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3、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4、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5、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6、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7、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9、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10、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11、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2、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13、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4、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15、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16、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7、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8、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1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