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细胞试验
五味子水提液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五味子水提液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高文荣,金香子,李香丹【摘要】目的探讨五味子水提液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乳鼠大脑神经细胞培养7 d后,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gal组);实验组(8 g/L D-gal+750 μg/ml五味子水提液,8 g/L D-gal + 500 μg/ml五味子水提液,8 g/L D-gal + 250 μg/ml五味子水提液);药物对照组(8 g/L D-gal + 500 μg/ml人参皂苷),作用24 h后,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培养细胞内Nissl体和脂褐素(LPF)、琥珀酸脱氢酶(SDH)、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变化。
结果五味子水提液能恢复D-半乳糖所致损伤的乳鼠大脑培养神经的超微结构,抑制Nissl体的减少和LPF的沉积,提高神经细胞内SDH活性及降低ACP活性。
结论五味子水提液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五味子;D-半乳糖;神经细胞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 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果实入药,味酸性温,入肺、肾经,有敛肺、滋肾、止汗、生津、止泻、涩精之功效[1]。
中医临床常用于神经衰弱等证,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脊髓、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2~4],本实验探讨了五味子水提液对大脑神经细胞的抗衰老作用,为五味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1材料与仪器1.1动物SD大鼠乳鼠(8 d龄)双侧大脑半球,动物由延边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提供。
1.2药物五味子水提液(由延边大学药学院提取制成),用RPMI-1640培养基配成750,500,250 μg /ml;人参皂苷(吉林省靖宇县黄封参药业公司产品),用RPMI-1640培养基配成500 μg/ml。
四大组织的实验报告

四大组织的实验报告四大组织的实验报告引言: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实验报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一、上皮组织的实验报告上皮组织是由一层或多层细胞组成的组织,覆盖着动植物体表面和内腔。
通过对上皮组织的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分泌。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上皮细胞的紧密排列,形成有效的屏障,防止有害物质的侵入。
此外,实验还可以揭示上皮细胞分泌液体的能力,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2. 上皮组织的形态多样性。
实验结果显示,上皮细胞的形态可以根据其位置和功能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皮肤上的角质层细胞与肠道上皮细胞之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这与它们的不同功能密切相关。
二、结缔组织的实验报告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的组织,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
通过对结缔组织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结缔组织的主要功能是连接和支持。
实验结果显示,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具有很强的拉伸和弹性,能够连接和支撑身体各部分。
此外,结缔组织还能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2. 结缔组织的细胞类型多样。
实验观察表明,结缔组织中存在多种细胞类型,如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等。
这些细胞根据其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形态和结构也有所差异。
三、肌肉组织的实验报告肌肉组织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组织,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组织之一。
通过对肌肉组织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收缩和运动。
实验结果显示,肌肉纤维能够通过收缩产生力量,从而实现身体的运动。
不同类型的肌肉组织具有不同的收缩方式和速度,如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等。
2. 肌肉组织的结构特点。
实验观察表明,肌肉组织由肌纤维束组成,其中包含多个肌纤维。
肌纤维内部有丰富的线粒体和肌原纤维,这些结构对于肌肉收缩和能量供应至关重要。
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顾桂国;林兆奋;杨兴易;李瑞东【期刊名称】《内科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0()1【摘要】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相关x蛋白(Bax)、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防治神经细胞的凋亡提供依据。
方法:9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治疗组,各30只。
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
运用免疫组化观察复苏后神经细胞中NF-κB、Bcl-2、Bax基因的蛋白表达,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并在电镜下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参附治疗组复苏后各时相点Bcl-2表达明显增强(P<0.01),而Bax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NF-κB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
Bcl-2阳性表达率在复苏后24h达到高峰,参附治疗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
各时相点参附治疗组Bax表达与复苏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在心肺复苏后的不同时段神经细胞确实有凋亡发生,参附治疗组各时相点凋亡细胞阳性指数均明显低于复苏模型组(P<0.05);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凋亡现象发生(P<0.01)。
超微结构显示参附治疗组神经细胞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假手术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正常。
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细胞的损伤,参附注射液可降低NF-κB活性,上调Bcl-2蛋白表达,改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对神经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心肺复苏;细胞凋亡;神经细胞;参附注射液【作者】顾桂国;林兆奋;杨兴易;李瑞东【作者单位】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上海浦东新区医疗事故处理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5.947【相关文献】1.左卡尼汀对心肺复苏术后大鼠脑神经细胞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J], 陈达;王斯闻;王绍久;朱杰2.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对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J], 李章平;陈寿权;章杰;程俊彦;黄唯佳;王万铁;王卫;张文辉3.热休克应答干预对大鼠心肺复苏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J], 孙漓;彭强;王兰香4.大鼠心肺复苏后神经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变化在细胞色素C释放中的作用[J], 马宇洁;杨兴易;林兆奋;缪明永;张雷;宁波5.肝素对心肺复苏大鼠神经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 [J], 廖红;井蕊;曹译匀;王建珍;孟尽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神经节细胞实验报告

脊神经节细胞实验报告脊神经节细胞是多极神经细胞,外端以无数的树枝与双极细胞轴突,及其分支连接,形成内存状态,内端由长轴索向视乳头集中形成视神经纤维层,组成视神经出腮板进入颅内,直达外侧膝状体。
最终形成细胞站,神经节细胞较大,直径可达三十微米,形态可有圆形、卵形、梨形,类似中枢神经系统者,含有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核,其明显的核仁,尼氏小体发育良好,神经节细胞是视路中的第三神经元,在视网膜中的分布也不均匀。
现在的医学来说的话脊神经节是感觉神经节之一类。
位于脊神经后根的膨大部。
小梁和节内神经纤维束把神经元分隔成群。
根据你所说的,也应该考虑慢性脊柱间韧带拉伤的可能性。
建议到就近的医院详细检查诊治,明确病因,对症治疗,也可以采用局部热敷,可以按时服用活血通络的药物。
平时建议不要熬夜,以吸定期的复查。
必要时采用其他的治疗方式,避免疲劳和避免情绪刺激,平时还需要适当的运动。
注意保暖,多休息,生活要规律,得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还需要注意增强体质。
在脊神后根有一膨大部分称脊神经节,内含假单极神经元。
位于后根入椎间孔处。
脊神经节纵切片镀银法肉眼观察:脊神经节纵切面略呈椭圆形,染成棕黄色。
低倍镜观察:可观脊神经节主要由深色的神经纤维束和纤维束之间呈淡黄色品的脊神经节细胞构成。
脊神经节细胞成群分布,切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胞体大小不等。
选择-个细胞质中有色网状物的脊神经节细胞,转换高倍镜观察。
高倍镜下观察:脊神经节细胞呈淡黄色,中央或偏心处有-个不着色圆形的细胞核。
核周围的胞质中散布棕色的网状物即高尔基复合体。
注意胞质中的高尔基复合体数量不等,形状各异,有的呈网状,有的则被切断而呈粗颗粒状。
面如不经胞核的脊神经节细胞,歌基复合体则散布于细胞质中.。
通络化痰胶囊和熊去氧胆酸对MPP+诱导的小鼠中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通络化痰胶囊和熊去氧胆酸对MPP+诱导的小鼠中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王飞雪;李浩;周杰;王孝理;Wolf Dieter Rausch;范吉平【摘要】目的探讨通络化痰胶囊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MPP+)导的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FRAP法测定通络化痰胶囊(TLHT)和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acid,UDCA)的抗氧化能力.原代培养小鼠中脑神经细胞,于对数生长期进行药物处理,分为空白组、模型组(MPP+诱导)、TLHT治疗组(6.25,25,100μg/mL)与UDCA治疗组(3.75,15,60μM)共8组.药物处理48 h后,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数量及轴突长度的改变,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Griess法检测NO释放量.结果 FRAP法显示,TLHT与UDCA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25 μg/mL的TLHT和15μM的UDCA抗氧化能力最显著.经MPP+诱导损伤后,与空白组相比,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略有肿胀,表面不光滑,细胞核缩小,神经突起数量减少,长度变短;MTT显示总细胞存活率下降;Griess法检测发现NO释放量明显增加.经过TLHT与UDCA处理后,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均有所改善,数量增加,神经突起数量增加,长度增长,细胞增殖,存活率明显增加,NO释放量减少.其中TLHT与UDCA的中剂量对各项改善作用最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LHT与UDCA各相应浓度对各项的改善趋势一致,TLHT略优于UDC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络化痰胶囊对小鼠中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NO的释放、抗氧化应激有关.【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1)001【总页数】7页(P1-6,24)【关键词】通络化痰胶囊;熊去氧胆酸;异病同治;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抗氧化【作者】王飞雪;李浩;周杰;王孝理;Wolf Dieter Rausch;范吉平【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北京102400;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大学,维也纳A1210;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10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特征,可伴有智力减退、言语错乱等非运动症状[1]。
天麻对PC1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天麻对PC1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张鹏;张韫欢;孙宇囡;刘琳【摘要】天麻Gastrodia elata Bl,是一种名贵中药,具有平肝息风、止痉之功效.大量研究表明天麻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而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heochromocytomacells,PC12)是一种很好的研究神经细胞生理、病理及药理的模型.目前很多关于天麻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都将PC12细胞作为对象,本文就近年来天麻及其复方对PC1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作一综述.【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3(026)003【总页数】2页(P466-467)【关键词】天麻;PC12;神经保护【作者】张鹏;张韫欢;孙宇囡;刘琳【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哈尔滨,1500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PC12细胞是从可移植的大鼠嗜铬细胞瘤克隆而来,其原发肿瘤是由新英格兰Deaconess医院大鼠种系经诱变产生并携带[1]。
PC12细胞具有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嗜铬细胞相关的表型,因此,PC12细胞能合成、贮存并释放适量的儿茶酚胺(主要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该细胞仅合成痕量、无法检测到的肾上腺素)。
该细胞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可对NGF产生反应,在暴露于NGF数天之后,PC12细胞的表型竟发生显著的变化,并获得许多交感神经元特有的生物性质。
例如,经NGF处理的细胞将停止增殖,生长出神经突起,具有电兴奋性并有许多与神经细胞分化有关的组分变化。
即PC12细胞同时具有神经分泌细胞和神经元的性状[2]。
在过去的20多年中,许多实验室已经将PC12细胞株作为一种模型,用于有关神经细胞分化、离子通道、受体、递质分泌的各种研究。
该细胞株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和同质性,分化程度高,对NGF有很强的反应,可进行遗传学操作等,并且已具备大量关于PC12细胞生物学特征的背景材料[3]。
茶氨酸神经保护作用的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茶氨酸神经保护作用的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茶氨酸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天然氨基酸,近年来在神经保护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茶氨酸的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入手,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
一、茶氨酸的体外实验研究1.1 茶氨酸对神经元保护的作用为了探究茶氨酸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我们首先进行了一系列体外实验。
我们将神经元接种到培养皿中,然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茶氨酸溶液。
通过观察神经元的生长情况和功能表现,我们发现茶氨酸可以显著抑制神经元的损伤和凋亡。
茶氨酸还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存活率和突触形成,提高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传导速度。
1.2 茶氨酸对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除了对神经元的影响外,茶氨酸还对神经胶质细胞有一定的影响。
在体外实验中,我们发现茶氨酸可以降低神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减轻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茶氨酸还可以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其对神经元的支持作用。
二、茶氨酸的体内实验研究2.1 茶氨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探究茶氨酸在这一过程中的保护作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体内实验。
我们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然后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模型。
在模型建立后的不同时间点,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茶氨酸溶液。
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和脑组织病理变化,我们发现茶氨酸可以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减轻神经元的坏死和炎症反应。
2.2 茶氨酸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保护作用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神经元死亡和神经胶质细胞退化密切相关。
为了探究茶氨酸在这方面的作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体内实验。
我们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然后采用自由落体法诱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在模型建立后的不同时间点,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茶氨酸溶液。
通过观察大鼠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表现以及脑组织病理变化,我们发现茶氨酸可以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的认知功能,减轻神经元的死亡和炎症反应。
人参皂苷Rg1-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不溶于乙醚、苯

人参皂苷Rg1-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不溶于乙醚、苯。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滋补强壮,安神益智,生津,复脉固脱等功效。
人参皂苷Rg1-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不溶于乙醚、苯。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滋补强壮,安神益智,生津,复脉固脱等功效。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有广泛的作用,从而可提高人体力、智力的活动能力,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力。
人参的药理活性常因机体机能状态不同双向作用,因此人参是具有“适应原”样作用的典型代表药。
人参皂苷Rg1具有促进海马神经发生、提高神经可塑性、增强学习、记忆力、抗衰老、抗疲劳、提高免疫力、辅助抗肿瘤、修复性功能等作用,在高端保健、辅助抗肿瘤、防治老年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参皂甙Rg1对脊髓神经元细胞增殖的影响孙建忠1,刘欣伟2,管华鹏1,张鹏1,刘琦1,杨珺1,郭群峰1,倪斌1(1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上海市 200003;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全军重症战创伤救治中心,辽宁省沈阳市 110016)文章亮点:1 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机体的抗凋亡和抗氧化作用等机制对神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实验采用人身皂苷Rg1对神经元细胞进行干预,以MTT法检测细胞内线粒体的活性,验证人身皂苷Rg1对SD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的营养保护作用。
2 实验结果说明人参皂苷Rg1对神经元细胞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对神经元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使神经元细胞活力增强,增殖速度加快。
关键词:组织构建;组织工程;人参皂苷Rg1;脊髓神经元;细胞增殖;主题词:皂苷类;神经元;脊髓;细胞增殖摘要背景:不同的神经受体通过不同的受体介导产生各自的生物功能,脊髓损伤的根本原因是神经元的死亡和突触的功能丧失,人身皂苷Rg1对神经元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目的:验证人身皂苷Rg1对SD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的营养保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细胞试验
一、SH-SY5Y细胞(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
1. 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缺糖缺氧损伤;氧化损伤(H2O2);氧化因子6-羟基多巴胺(6-OHDA);冈田酸损伤;A
β25-35损伤;谷氨酸损伤。
2. 检测指标
1) 损伤模型建立的判定指标
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确定时效量效曲线,判定作用的浓度、时间。
细胞形态学---显微镜观察和Giemsa染色。
IC50测定。
噻唑蓝(MTT)比色测定细胞活力。
2)保护作用的判定指标及方法
细胞存活率;细胞液LDH活力;细胞内MDA含量、SOD活力、GSH-Px活力;噻唑
蓝(MTT)比色试验;胞内Ca2+的测定;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Hoechst 33258 染
色凋亡镜检;Annexin -V/ PI 染色凋亡检测;胞内 ROS检测;线粒体细胞膜电势(MMP)检
测;细胞内钙浓度检测;Caspase-3 活性检测;细胞总蛋白的提取,蛋白定量采用改良的
Lowry 法;Western blot;分光光度计检测 6-OHDA 自氧化。细胞增殖变化;Real-Time PCR
检测AIF、Cyt C、Bax、Bcl-2 mRNA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AIF、Cyt C、Bax、Bcl-2
蛋白含量;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参考文献:于颖.川射干异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D].山东:泰山医学院,2013.
参考文献:张莲珠.卷柏总黄酮及穗花杉双黄酮对认知障碍模型的治疗及可能作用途径
[D].吉林:吉林大学,2013.
参考文献:赵丽霞.川芎嗪烟酸酯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D].山东:山东大学,2005.
参考文献:田琳琳.复方丹参方有效成分对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D].吉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
参考文献:彭扬中,崔海峰,冯淑怡,等.黄连解毒汤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活性成分的筛选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6):203-207.
参考文献:胡文军.复方脑康胶囊治疗Alzheimer's病的药效学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
学,2012.
二、pc12细胞模型
1. 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Aβ25-35损伤;皮质酮损伤;谷氨酸损伤;NaCN加缺糖造成PC12缺血性样损伤;鱼藤酮
损伤;二氯化钴缺氧损伤;缺糖缺氧损伤;NO损伤
2. 检测指标
1) 损伤模型建立的判定指标
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细胞增殖率;
2)保护作用的判定指标及方法
观察细胞形态;MTT测定细胞存活率;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苏木精- 伊红染色观察细
胞形态学变化;HE染色;尼氏体染色;电镜观察PC12细胞的超微结构;DCFH-DA 染色
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类物质( ROS) 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分光光度法测
定细胞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
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水平;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的含量;硫代巴比妥法
测定细胞丙二醛含量;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断裂梯形图谱;Western blot 分析PC12
细胞 Bcl-2、Bax、caspase-3 P20 及caspase-9 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 法检测 PC12细
胞Bcl-2、Bax 及 caspase-3 mRNA 表达的变化;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细胞线粒体膜电
位。
参考文献:牛慧娟,戴平,杨中林.葛根素对二氯化钴造成PC12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J].海峡药学,2011,23(3):190-192.
参考文献:王杰,程言博,印晓星.银杏叶提取物对6-OHDA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影
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4):215-218.
参考文献:崔群力,孙圣刚.姜黄素通过抗氧化作用拮抗鱼藤酮致PC12 细胞损伤的研究
[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39(1):37-46.
参考文献:胡文军.复方脑康胶囊治疗Alzheimer's病的药效学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
学,2012.
参考文献:纪影实.山楂叶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吉
林:吉林大学,2006.
参考文献:王君.远志皂昔碱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及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研究[D].北京:北
京协和医学院,2011.
参考文献:王莹.文冠果柄昔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辽宁:沈阳药科大学,
2009.
参考文献:周妍妍.地黄饮子对Aβ致PC12细胞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
中医药大学,2007.
三、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eur0.2a)模型,
1. 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缺糖缺氧损伤;H2O2氧化损伤;谷氨酸损伤
2. 检测指标
1) 损伤模型建立的判定指标
MTT细胞活力测定;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2)保护作用的判定指标及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试验;LDH测定;MDA、GSH一Px和SOD活力测定;胞内Ca2+的测
定;琼脂糖凝胶电泳(AGE);免疫组化法检测Bcl- 2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变化。
参考文献:赵丽霞.川芎嗪烟酸酯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D].山东:山东大学,2005.
参考文献:彭扬中,崔海峰,冯淑怡,等.黄连解毒汤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活性成分的筛选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6):203-207.
四、原代培养的大鼠乳鼠大脑神经细胞模型,
1. 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D —半乳糖所致衰老神经细胞的模型
2. 检测指标
1) 损伤模型建立的判定指标
MTT细胞活力测定
2)保护作用的判定指标及方法
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拍照;细胞化学染色:尼氏体染色、LPF--Glenner 氏联合反应法;
酶细胞化学染色:SDH(琥珀酸脱氢酶)---亚铁氰化钾法、ACPase ---Gomori 法。
参考文献:金顺女.东川芎对 D-半乳糖所致衰老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研究[D].吉林:延边大
学医学院,2002.
五、胎鼠脑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模型,
1. 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Aβ25-35损伤;
2. 检测指标
1) 损伤模型建立的判定指标
细胞计数;MTT细胞活力测定;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2)保护作用的判定指标及方法
神经干细胞形态学观察包括细胞培养后的一般形态观察和培养细胞吉姆萨(Giemsa)染色后
的形态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神经干细胞凋亡(细胞凋亡DNA Ladder提取试剂
盒说明提取DNA经1%琼脂糖凝胶,10V/cm,恒压电泳分离40min,结束后于紫外光凝胶
成像系统拍照);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水平。
参考文献:刘本娟.葛根素对神经干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9.
六、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模型,
1. 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谷氨酸损伤;缺糖缺氧损伤;NO损伤;丙烯酰胺(ACR)损伤。
2. 检测指标
1) 损伤模型建立的判定指标
MTT细胞活力测定;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2)保护作用的判定指标及方法
细胞形态和生存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细胞LDH活力、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海马神经细胞抗氧化酶系统(细胞SOD活性、CAT活性、GSH-Px活力)
和对细胞线粒体影响(细胞线粒体活性、线粒体MDA含量和NO含量)
参考文献:王莹.文冠果柄昔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辽宁:沈阳药科大学,
2009.
参考文献:祁小倩.虾青素对丙烯酰胺所致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黑龙江:
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七、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模型,
1. 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缺糖缺氧损伤;复糖复氧损伤;
2. 检测指标
1) 损伤模型建立的判定指标
MTT细胞活力测定;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2)保护作用的判定指标及方法
神经细胞活性及存活率(MTT和酶标仪);乳糖脱氢酶(LDH)漏出率(细胞破碎仪和试剂
盒);线粒体膜电位(MMP)的测定(Rhodaminel23染料,,300目尼龙网和流式细胞仪);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测定(Fluo一3/AM染料和流式细胞仪);细胞培养液中谷氨酸含量的
测定;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HE染色;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内活性氧(ROS)
水平的检测;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检测细胞内ROS;神经细胞内锰型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
活性的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谷胧甘肚过氧化物酶(GSH一PX)活性测定;考
马斯亮兰法测定细胞匀浆的蛋白含量;Bcl-2/Bax免疫组化显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线
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Hoee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
参考文献:汪芸.缺糖缺氧/复糖复氧对神经细胞损伤及丹酚酸B干预作用机制的研究[D].北
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