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室性期前收缩及严重心律失常

合集下载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继承、创新、和谐、发展
Brugada四步法 第一步:观察全部胸 前导联的QRS 波图形, 若无一个导联呈RS 型,判断为室速,否则 进行下一步
继承、创新、和谐、发展
Brugada四步法
第二步:任一胸导RS 间距(R 波的起 点至S 波波谷) > 100 ms 者,判为 室速,否则进行下一步
继承、创新、和谐、发展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诊断和鉴别诊断
--Autunes三步法
Autunes三步法适用于室速与室 上速伴旁道前传的鉴别诊断
继承、创新、和谐、发展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诊断和鉴别诊断
--新四步法
Vi/Vt的测量: 同一导联双相 或多相QRS波 群的起始40ms 和终末40ms的 电压变化之比
室性心律失常
急诊内科、老年病科:黄昊
继承、创新、和谐、发展
一.室性心律失常及分类
心脏的冲动有固定的起源点和特殊的传导系 统。所谓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 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顺序的异常,几乎 见于所有人。有心脏疾病者更易出现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心室的异位节律点 的引起心律失常 1、室性早搏 2、室性心动过速 3、心室扑动 4、心室颤动
心室肌
三、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
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 心室之前,即由希氏束 分支以下起搏点提早产 生的心室激动,提前发 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 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 简称室早。
继承、创新、和谐、发展
1.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病因
1.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正常人发生室性 期前收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心 脏瓣膜疾病引起的心室扩张或肥厚、心肌炎和心肌病、高血压性心室 肥厚、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修补术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衰; 3.药物作用: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三环类抗抑郁药 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性期前收缩出现,某些抗生素 (如红霉素)也可引起室性期前收缩; 4.电解质紊乱:如严重的低钾或低镁血症。

心律失常考点总结

心律失常考点总结

心律失常治疗原则1.无症状——观察2.有症状,无血流动力学改变——药物治疗3.有症状,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电复律窦性心动过速及过缓一、窦性心动过速(一)病因见健康人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及情绪激动时。

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休克、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亦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二)心电图符合窦性心律的特征,频率超过100次/分,一般小于180次/分。

(三)治疗针对病因,去除诱因,必要时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以减慢心率。

二、窦性心动过缓(一)病因多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

病理状态见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药物、窦房结病变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二)心电图检查符合窦性心律的特征,频率低于60次/分,一般在40~59次/分,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即不同PP间期的差异大于0.12秒)。

(三)治疗针对病因,去除诱因。

无症状者无须治疗。

若因心动过缓引起心排血量不足症状,如头晕等,可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必要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期前收缩一、房性期前收缩(一)病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甲亢等是常见的病因。

部分患者见于心脏正常者。

也可出现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

(二)心电图检查1.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

2.房性期前收缩下传的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其后代偿不完全间歇。

(三)治疗通常无需治疗。

有明显症状或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给予治疗。

劝导患者戒烟、戒酒与咖啡。

治疗药物包括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

二、室性期前收缩(一)病因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

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和手术均可发生。

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性期前收缩出现。

(二)临床表现可感到心悸,频发时可诱发心绞痛与低血压。

小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护理查房课件

小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护理查房课件
心功能支持:保持正常血流动 力学状态,及时纠正低血压、 心功能衰竭等 抗心律失常治疗:根据药物治 疗方案给予药物,注意药物副 作用和效果
三、护理干预
观察和评估:监测心率、心律、呼吸、 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观察患儿病情变 化
家属支持: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解答 家属疑问,参与护理计划
四、预后评估
四、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要点: - 心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心
功能是否恢复正常 - 心律失常复发风险:评估
复发风险,制定复发预防方案 - 生活质量:关注患儿的生
活质量,提供必要的支室性心动过速护理查房是确 保患儿安全和病情控制的重要环节,护 士应全面了解患儿病情,并及时采取相 应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儿的预后并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脉搏等 - 心电图监测:观察心律和心室率变
化 - 氧饱和度监测:评估血氧水平
二、查房内容
查房重点: - 药物治疗:了解给药情况
和药物效果 - 抢救设备准备:确认抢救
设备齐全可用
二、查房内容
查房注意事项: - 环境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 - 安全措施:确保患儿的安全和隐私
三、护理干预
三、护理干预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小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 速护理查房课件
目录 一、概述 二、查房内容 三、护理干预 四、预后评估 五、总结
一、概述
一、概述
小儿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介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 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可导致 心功能衰竭和死亡。
二、查房内容
二、查房内容
查房要点: - 患儿一般情况:体温、呼吸、血压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心律失常26例临床观察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小儿室性心律失常26例临床观察
用静脉注射胺碘酮 的方法 , f 6 室性心律失常患儿 , 治 ̄ 2 例
3讨论
胺碘酮 自2 世纪7 年代初开始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 0 0 广泛应用于1 床 ,95 l 】8 年获美国F ) 缶 I A批准 ,0 9 年代后其 强 大的抗 心律失常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所证实。
胺碘酮 NV u h n Wia s ag a l m 分类法 中的 Ⅲ类抗心律 l i
延长心肌动作 电位 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 减慢心房 、 房室结 和房室旁路的传导 , 对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疗效肯定【 。
在血流动力学方面 , 胺碘酮可 扩张 冠脉增D , n O肌供血 , 同
心律失常患儿( 在应用胺碘酮前 , 使用13 - 种抗心失常药
物治疗无效) 。 12 治疗方法 . 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 , 在持 续心电、 血压
22 不 良反应 . 1 例患儿出现 心动过缓 , 度房室传导阻 I 滞 , 药 后4 转 ; 例 患儿 出现 恶心 、 吐等 胃肠道 反 停 h好 l 呕 应 , 药后很 快好转 ; 停 不良反应发 生 率为76 o 2 2)治 .9o /6。 / ( 疗过程 中无低血压、 静脉炎 、 急性心衰 、 恶性心律失常及 甲 亢、 肝功能异常等发生 。 自美国F A批准胺碘酮用于心律失常治疗至今 已2 D 0
余年 , 它的安全性 、 有效性 已被临床医师接受。 作为一种广
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 碘酮已经广泛应用于 治疗成人快 胺 速性心律失常 , 已取得 了良好疗效。 且 但在儿科患者 中, 胺 碘酮 尚未广泛使用, 仅应用于A ]、 1P心律平、 利多卡因治疗 无效 的顽 固性 心律失 常。 我 ̄2o 年6月— 00 1 o8 . l 年 2月采 2

小儿克山病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克山病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克山病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心脏扩大、头痛、胸痛、出汗异常、恶心、呕吐、腹痛、眩晕1.一般症状与体征克山病的临床表现,根据发病的缓急及心脏功能状态可分4型:急型、亚急型、慢型、潜在型。

(1)急型:多见于7岁以上的儿童。

因心肌广泛变性、坏死,心排血量急骤减低,主要表现为急性心源性休克。

按病情分为轻症、重症。

常在某种诱因下突然发作。

重症于发病前数小时至数天病人往往有头晕、头痛、胸闷、“心难受”、全身无力,进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烦渴、出冷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颜面灰暗等休克表现,此后出现干咳、心悸、气短等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

有的患者以阵发性腹痛开始发病。

也有的患者突然以阿-斯综合征反复发作开始发病。

有的腓肠肌痛甚明显。

在早期可见体温降低(35℃左右),仅少数患者有超过37℃的微热。

体检可见脉搏过快或过缓、细弱不整或触不清。

血压下降,脉压缩小,或完全测不出。

心界扩大,心音钝,心音减弱,尤以第1心音明显,多有Ⅱ级以内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律失常,心律多变和易变是其特点,可听到奔马律。

肝脏增大。

如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则有呼吸困难、发绀、肺部?音等。

此外,神经系统检查可有膝腱反射亢进、迟钝或消失,腹壁反射消失,可出现巴氏征及两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等自主神经紊乱表现。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较高,血沉快。

心电图有心肌损伤的表现。

如不适当治疗可能很快死亡。

急型轻症的临床表现与重症比较只是程度较轻,变化较少,心源性休克不明显,收缩期血压在12.0kPa(90mmHg)以上。

(2)亚急型:是小儿克山病主要的型别。

多见于2~6岁的小儿,发病比急型稍慢。

临床表现为较急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源性休克。

早期似上感,有精神萎靡、疲乏无力、不爱玩、烦躁、易哭闹、食欲不振。

以后咳嗽、气短加剧,呼吸困难,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四肢凉、颜面灰暗、口周苍白、双颊红紫、眼睑水肿、尿少等心功能衰竭加重的表现。

体检可见发绀、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律不齐、心率增快呈奔马律、肝脏肿大、血压降低、脉压缩小。

05第三节 心律失常(1) 激动形成异常 期前收缩

05第三节 心律失常(1) 激动形成异常 期前收缩

分类:房性、交界性、室性
2012-2-18 河北联合大学附 Nhomakorabea医院 4
术语
联律间期(coupling interval):异位搏动与 其前窦性搏动之间的时距;
2012-2-18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5
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期前出 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 后出现一个较正常为长的间歇。由于房性异 位激动常逆传侵入SN,使其提前释放激动, 引起窦房结节律重整,因此房性期前收缩大 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16
2012-2-18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17
2012-2-18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8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室早二联律
2012-2-18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9
插入性期前收缩:指插入在 个相邻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期前收缩 个相邻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期前收缩。 插入性期前收缩:指插入在2个相邻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期前收缩。
2012-2-18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诊断学》器械检查·
第三节 心律失常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心内科
根据《诊断学》第七版互联网资料制作而成,非商业目的
2012-2-18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2
期前收缩 premature beat
定义和机制
是指起源于SN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 激动。 机制:
折返激动 触发活动 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
2012-2-18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14
交界性早搏
2012-2-18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15
室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分析

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分析

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诊断分析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75例心律失常患儿,患儿均使用静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

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且房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的检出率同样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其他心律失常患儿,存在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有效提高小儿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又可对患儿的心率变异性进行诊断,保证患儿及早进行治疗。

标签:动态心电图;小儿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诊断准确性【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190-02心电图[1]能够快速诊断心脏疾病,且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的特点,能够迅速定位患者的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情况,但是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对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的记录时间较短,容易造成遗漏现象。

24h动态心电图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患者活动与体位的影响,记录时间也长,因此在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诊断中更具有优势。

笔者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75例心律失常患儿,患儿均使用静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以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75例心律失常患儿,其中50例男,25例女,患儿年龄是1—11岁,平均是(6.3±0.9)岁,病程在3—24日之间,平均是(12.4±5.2)日。

患儿均在静态心电图或是常规体检中发现存在心律失常症状。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心律平治疗小儿室性早搏48例疗效分析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心律平治疗小儿室性早搏48例疗效分析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心律平治疗小儿室性早搏48例疗效分析叶明阳;黄星原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3(017)011
【摘要】室性早搏又称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见于健康人群和各类心脏病患者。

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总有效率仅为
30%~60%[1]。

近年来作者采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心律平)治疗小儿室性早搏,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98-99)
【作者】叶明阳;黄星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湖北武汉,43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
【相关文献】
1.步长稳心颗粒联用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2.步长稳心颗粒与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疗效的对比观察
3.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心律平治疗小儿室性早搏32例疗效观察
4.量子共振检测步长稳心颗粒与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100例临床研究报告
5.步长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小儿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