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人误读45年的真实赫鲁晓夫

被国人误读45年的真实赫鲁晓夫
被国人误读45年的真实赫鲁晓夫

被国人误读45年的真实赫鲁晓夫

2013-10-18 10:14:22|来源:凤凰网|我要分享

赫鲁晓夫下台45年以来,国人对其印象大抵如此而已。

提到“尼基塔·赫鲁晓夫”这个名字,中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极富个性色彩的苏联领导人之所以能留给国人深刻印象,是因为他在执政期间有五件事情令人跌掉眼镜:一是通过秘密报告,清算斯大林“肃反运动”罪行,随之对斯大林遗体抛骨扬灰;二是用臭烘烘的黑皮鞋敲打联合国大会,继而用粗暴的语言驱赶大会发言人,引起世界震惊;三是升级古巴导弹危机,为争夺全球霸权频繁向华盛顿发动挑战;四是火速出兵匈牙利,高调干涉他国内政;五是因逼迫中国接受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导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事实上,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亦是凸现赫鲁晓夫上述种种“不良”迹象。据此,很多人一直认为这是苏联领导人典型的大国沙文主义使然,因此,当赫鲁晓夫1964年10月被解除党内外职务后,彼时的中国人心中窃喜,认为赫鲁晓夫的“屠夫脾气”令人厌恶,其结局亦是合情合理。

赫鲁晓夫下台45年以来,国人对其印象大抵如此而已。不过,仔细研究赫氏时代的中苏关系史的人,不难发现这位强势领导人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正面因素。比起他的前任及其后继者,赫鲁晓夫的人性化色彩最为突出。

本文,特从上述五件事情展开历史述评,旨在还原一个真实的赫鲁晓夫:

一、清算斯大林

在斯大林生前,赫鲁晓夫一直卧薪尝胆,他向外宣称斯大林简直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以赢得斯大林的赏识与信任,所以赫鲁晓夫在“后斯大林时代”一直做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班人进行培养。可是当斯大林去世不久,赫鲁晓夫却紧锣密鼓酝酿秘密报告,继而在损及斯大林个人声誉与威信后下令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迁出。

在1956年2月25日苏共二十大上做的一个秘密报告,赫鲁晓夫的杀手锏是:“反对斯大林搞个人崇拜”。这份内部稿件一出场,便剑锋直指“独裁者”:

斯大林的一些不良品质在列宁活着的时候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但在以后年代里已经发展到严重地滥用职权的地步,因而给我们党造成莫大的损失。

我们必须严正地研究和正确地分析这个问题,以便消除任何可能性,不再重复斯大林在世时所犯下的一切过失。斯大林根本不允许实现集体领导和集体工作,他不仅对反对他的人要施加暴力,而且由于他的任性和专横,连被他看成与他的思想相违背的人,也要施以暴力。斯大林不是通过说服、解释和耐心地同别人合作,而是把他的思想强加于人,要别人无条件接受他的意见。凡是反对他这种做法的人,或者力图证明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正确的人,都必然会被开除出领导机关,接着就会受到精神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消灭。

这一段话颇具杀伤力。一时,会场群情激动,掌声如潮。接着,赫鲁晓夫巧妙地借列宁的品德与威望来讽刺斯大林的专制与自私,从而为个人权力的巩固费尽心力。

事实上,赫鲁晓夫下决心把斯大林赶下神坛,绝不是单纯巩固权力那么简单。于是有人推测,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如此仇恨的导火索,应归于“尼基塔”为儿子复仇。原来,他与第一任妻子生的儿子列昂尼德·赫鲁晓夫,因二战期间的飞行战斗中意外失踪而被斯大林判处死刑!赫鲁晓夫两次请求斯大林对他儿子从宽处理。斯大林也口头应允网开一面,结果是立即就地枪决!

但是我们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获得政治成功后,其执政期间基本上没有对政敌进行打击报复。他充分遵从党章办事,尽量避免个人独裁。在他的建议下,斯大林的塑像被搬离广场,斯大林的著作被取下书架,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城市纷纷改名……

除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赫鲁晓夫导弹”这一特例外,赫鲁晓夫党内民主上有许多可爱之处。甚至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主动权,他频频请求中国领导人做出政治支援;他呼吁苏联党内谨防“老人持续当政”、“病夫治国”。正因为赫鲁

晓夫轻信“民主使苏联新生”,才显得政治问题表面上“开明、大度”,实际上被权贵集团加以嘲弄。

事实证明,惟赫鲁晓夫执政十年,比他的后继者显得社会温和、民主健康。

二、“皮鞋风波”

由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形象严加破坏,使苏俄几代人的意识形态出现了真空与混乱。外界上,斯大林成了一个懦夫和外行人的外交标本。

这种动向导致导致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挫折,东欧附庸国对苏联的忠诚度出现了动摇。

赫鲁晓夫是个率性的人。为了打压美国嚣张气焰,也为了凝聚共产主义阵营力量,他居然在联大会议上用鞋跟敲桌子赶发言人下台!这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使东欧国家找回苏联能提供军事援助的底气,也使赫鲁晓夫成为世界政坛风云人物。

对于许多事情,他不像有些领导人,不懂装懂。对其他工作者的嘲弄,赫鲁晓夫竟能可爱地说出了传诵一时的名言:

当我是一名矿工时,我不懂;当我是党的一名低级官员时,我不懂;当我在往上爬的各级阶梯上时,我不懂。但是今天我是部长会议主席,是党的领袖,由此,我现在当然懂得,不是吗?”

话一出口,众人瞠目结舌。这就是赫鲁晓夫的个性,不造作,不虚伪,表面上的性格粗野掩饰不住内心的坦率与厚道。

三、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许多年以来,全球对赫鲁晓夫的评价毁誉参半。美国谴责,英、法、中、日等国批评,但当时的华沙组织参与国基本上是默默支持的,古巴深信苏联能够成为自身对抗美帝国主义的坚强后盾。

据《赫鲁晓夫日记》坦言:“(赫鲁晓夫)升级古巴导弹危机,是为了警告美国核竞争最终两败俱伤。核武器的研发,对全球的和平与稳定没有真正威慑力,反而使局势复杂……”

心情冲动是政治家的致命伤,也容易遭到对手攻击。古巴导弹事件其动机与行动严重不符,从而弄巧成拙,同时,也损害了赫鲁晓夫本人的政治威信。

四、出兵匈牙利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当时不仅在国内引发了一阵骚乱,而且斯大林的家乡格鲁吉亚人也在第比利斯为了抗议而上街游行,后来还发生了军警与群众队伍发生流血事件。

同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事实上,出现这种混乱很在正常,因为苏联处于内外交困状态,早在斯大林后期已经岌岌可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正营通过冷战与“金元外交”使欧洲国家意识形态处于紊乱之势。

赫鲁晓夫采取军事行动时,正是其政治地位日渐巩固之时。国内普遍看好赫鲁晓夫,大批冤假错案得以昭雪。赫鲁晓夫向中国转达了苏联决定以战求和政策,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开始反对苏联出兵,认为“波匈事件同苏联的大国主义有密切的关系,你们对兄弟党指手划脚,横加干涉,使人家感到主权受到损害。在社会主义各国共产党之间,必须承认独立和平原则。”

但后来在赫鲁晓夫一再请求下,周恩来出访匈牙利,使苏匈风波始得平息。

五、“联合舰队风波”

客观地说,赫鲁晓夫上台伊始,是急于与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建立良好的私人感情的。1954年9月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参加我国国庆5周年庆祝活动。主动对毛泽东承诺:苏联军队将于1955年底以前撤出中苏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基地,并将该基地交还给中国;将中苏合办的新疆有色及稀有金属公司、新疆石油公司、大连轮船公司和民航公司中的苏联股份于1955年1月1日起完全移交中国,中国数年内用出口货物偿还;苏联给中国5.2亿卢布长期贷款,帮助中国新建15项工程,扩建141项工程;还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政府关于中苏关系和国防形势各项问题的联合宣言》及《关于对日本关系的联合宣言》等。

这说明赫鲁晓夫执政早期并不是纯粹的反华派。但中苏关系真正恶化始于苏联全盘批判斯大林,两国关系恶化升级则是“长波电台风波”。

1958年4月18日,赫鲁晓夫命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致函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信中说:为了指挥苏联在太平洋地区活动的潜艇,迫切希望在1958年至1962年间,由中苏共同建设一座大功率的长波无线电中心和一座远程通讯的特种收报无线电中心(即长波电台)。建成这两座中心所需费用,苏联出大部分,中国出小部分。”

这一行为无疑触摸中国主权底线,毛泽东对此予以拒绝。随后,赫氏又向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共同潜艇舰队的问题。赫鲁晓夫说:“为对付美国第七舰队,需要在中国建长波电台,这种事对中苏双方都有好处,越快越好……”

毛泽东勃然大怒:

“我们还有没有主权?你们是不是想把我们的沿海地区都拿去?我们再也不想让任何人利用我们的国土达到自己的目的!赫鲁晓夫同志,中国人是最难同化的,过去有多少个国家想打进中国来,结果呢?那么多打进中国来的人最后还是站不住。”

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毛泽东的愤怒和言辞之激烈也让我极为震惊。毛泽东毫不遮掩的显示了对我的轻蔑态度,我只是出于实用立场的考虑,并没有侵犯中国主权的图谋,我无法理解毛泽东为什么会反应如激烈……”

由于赫鲁晓夫的个人经历遭遇使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这次经历严重损伤了他的自尊心,使他要寻找机会进行报复。于是,苏联政府随即于1960年6月20日单方撕毁了各项援华协定。并在后来的中印战争中公开支持新德里……

历史真相原本如此。赫鲁晓夫算不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只是个会赌气的鲁莽的蹩脚政客,但他的思维过于简单,人性化的赫鲁晓夫其实还是蛮可爱的。

赫鲁晓夫执政十年,苏联的政治气候空前宽松,索尔仁尼琴等作家得以公开出版作品。他还天真地试图削减党内官僚特权,也招致反对派的不满,他的自由化政策更为斯大林时代的既得利益者所痛恨……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正当壮志未酬的赫鲁晓夫进行着大刀阔斧地反官僚主义改革时,不提防他的心腹兼野心家勃列日涅夫等人发动了不流血政变,迫使他黯然下台。再后来,以讹传讹,真实的赫鲁晓夫被模糊的赫鲁晓夫替代……1971年9月11日,孤独的赫鲁晓夫在极度痛苦中离开人世……

一个真实的赫鲁晓夫

揭秘: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赫鲁晓夫 2008年09月12日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在苏联和国际共运史上的作用很大,苏联后期领导人的政治意识恰好是在他领导的11年内形成的。今天60岁以上的人对他印象很深,他对斯大林时期的许多阴暗面持否定态度,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 一提起赫鲁晓夫,中国人立刻就会想到那个把斯大林“焚尸扬灰”、让苏联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联合国脱皮鞋敲讲台的“赫秃子”,那个酷爱“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的“老修”。 2004年4月17日,赫鲁晓夫诞辰110周年。无可否认的是,50年前开始改变苏联的,正是这位在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心目中有着截然不同形象的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的赫鲁晓夫(左一)及指挥官叶尔缅科

“他是个犯错误的共产党人”俄罗斯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 三位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列宁号召:“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斯大林抽着烟斗,严肃地下令:“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赫鲁晓夫在政治生涯的后期,号召全国种玉米、把党委分成工业党委和农业党委、跟中共搞论战引起国际共运分裂、把核导弹运进古巴吓唬美国又在美国压力下撤回……把苏联干部群众折腾烦了,终于被他的学生兼党内同志勃列日涅夫赶下台。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伊万诺夫将军90年代和记者议论赫鲁晓夫的功过时说:“他是个犯了错误的共产党人。他跟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不一样,是真心想实现共产主义的,只是方法不对头,效果不好。”当初苏联出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如今却坚信社会主义的历史学家罗伊·梅德韦杰夫,2000年对记者说,赫鲁晓夫在苏联和国际共运史上的作用很大,苏联后期领导人的政治意识恰好是在他领导的11年内形成的。今天60岁以上的人对他印象很深,他对斯大林时期的许多阴暗面持否定态度,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 汉学家齐赫文对记者说过,赫鲁晓夫也曾尝试改革僵化的经济,允许农民拥有自留地、自留畜,开了自由市场,“你们一反修,他吓坏了,规定自留地上不得种经济作物,别墅不得盖两层,自留畜不得超过一头带小牛的奶牛,自由市场只能出售自产的多余农副产品……”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华政策 作者:安.哈扎诺夫网站编辑:安艳燕来源:《中共党史研究》日期:2013-04-13 斯大林继任者对亚太地区的政策,也许只有从苏联50年代中期整个对外政策的前后变化上才能看清。斯大林的去世,是减少苏联集权制度内外政策中最不受欢迎的方面的信号;苏联在核武器及运载工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缩短了它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并造成这样一种形势:避免世界核战争的唯一可能性是寻求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相互谅解。 对于世界格局中这些根本的变化,苏联领导人的回应是:提出了“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赫鲁晓夫将这一思想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基础。应当说,还是列宁论证了两个体系共存的必然性,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必然要求有一个两种制度暂时共存的时期。 斯大林作为列宁的追随者,他没有对列宁的这个推论提出反对意见。斯大林去世以后,赫鲁晓夫的理论顾问们尝试改变国际关系的性质,建议用“和平共处”这个词来代替在列宁的著作中可以看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敌对共存”的表述。事实上,正是这一点,是赫鲁晓夫在发展苏维埃国家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方面作出的主要的创造性的贡献。“和平共处”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实际上是对“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国家和平共处思想”的简单发展。这一思想是由列宁提出,由斯大林付诸实践的。而赫鲁晓夫则进一步将“和平共处”规定为苏维埃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由于赫鲁晓夫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活动,“和平共处”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政策有自己的目的,这首先是为了避免能够导致人类毁灭的核灾难。赫鲁晓夫认为,苏联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是同资本主义作斗争,另一方面是防止新的世界大战。为了统一这两个明显互相矛盾的任务,赫鲁晓夫的理论顾问们试图论证“和平共处”是国际间阶级斗争的特殊形式。赫鲁晓夫希望:苏维埃国家令人神往甚至是热爱,而不是害怕它。同时他也想把经费从军事领域转到农业和消费品的生产方面。总之,他的主要外交思想表明他希望冷战解冻。 斯大林逝世的时候,苏联的国际地位,客气一点说,是不高的。当时朝鲜战争持续了3年,战争陷入了困境,各参战国都认识到,这场战争不可能由某一方取得胜利。因此,唯一的出路是通过谈判达成停战协定。这个停战协定是斯大林逝世后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定的。关于朝鲜半岛停战的消息使世界各国松了一口气。这无疑提高了苏联新任领导的威望。结束印度支那8年战争的1954年日内瓦协议,可以说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至于苏中关系,其法律基础是《苏中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个条约是于1950年2月在莫斯科签定的。为阐释这个条约,还签定了许多协定,规定苏联给予中国巨大物质援助。然而,50年代的后半期,苏中关系出现了困难和问题,赫鲁晓夫和毛泽东两个人角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地位是关系冷漠的主要原因。苏中关系的恶化发端于1956年,而其后的两年又进一步发展。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米高扬和其他一些苏联领导人对斯大林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毛泽东对苏联领导人事先不同他商量,并自认为可以单独决定这样重大的问题非常生气。赫鲁晓夫还是一个新的、缺乏经验的领导人,毛泽东认为,在作出关乎世界革命运动命运的决定之前,应该同他这样老的、比较有经验的领导人商量一下。

赫鲁晓夫的名人故事

赫鲁晓夫的名人故事 赫鲁晓夫是苏联继斯大林之后的最高领导者,西方记者常常把幽默感作为他的天性之一。可是,赫鲁晓夫的幽默,并不是为了逗人发笑,而往往是带有挑衅性的用以打击对方的一根棍子。而且,赫鲁晓夫的语言相当粗俗,带有极强的侮辱性。 1959年柏林危机期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莫斯科时,建议举行外长会议来解决柏林纠纷。赫鲁晓夫认为,这类会议不解决问习题,因为外长们不掌握最高决策权。为了说明外长所处的地位,赫鲁晓夫脱口对麦克米伦说:“假如我叫葛罗米柯同志脱下裤子,坐在冰块上,他也不敢不服从!”这句幽默话真是粗俗不堪。 1959年,尼克松以美国副总统的身份访问苏联,与赫鲁晓夫有过屡次的会谈,会谈中双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充满唇枪舌剑的争论。在一次会谈时,赫鲁晓夫首先发难,他质问尼克松,美国国会为何在不久以前,通过了一项仇视苏联的《关于被苏联支配和奴役国家的决议》,一时,会谈的气氛空前紧张。 赫鲁晓夫:“美国的这项决议,是对苏联的严重挑衅。我想要知道的是,美国下一步是否就要发动战争?” 尼克松:“这项决议只是表达了我国的一些看法,其实不是一项战斗号令。好了,我们接着谈其它问习题吧!” 赫鲁晓夫:“我同意总统的意见,我们不该来回总谈一个问习题。不过我还是要弄清楚,贵国国会为什么要在这样重要的国事访问前夕

通过这么一项决议?” 说到此处,赫鲁晓夫怒容满面,叽哩咕噜地叫嚷了一番。只见他的翻译的脸登时涨得通红,过了几秒钟,才勉强把这几句话翻译出来:“这项决议太臭了!臭得就象马刚拉的屎,没有什么东西比那玩意儿更臭了!” 在如此带有侮辱性的语言攻击面前,尼克松也不甘示弱,因为他知道赫鲁晓夫是放猪娃出身,于是对赫鲁晓夫说:“恐怕主席先生说得不完全,还有一样东西比马粪更臭,那就是猪粪!”在联合国的一次会议上,赫鲁晓夫为某一项议案与美国代表争吵起来。 情急之下,赫鲁晓夫脱下靴子,拿着靴帮猛敲桌子,高声叫喊:“混帐!你胡说!”全场代表为之哗然。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赫鲁晓夫总喜欢讲一个老掉了牙的关于在莫斯科检阅军队的笑话:队伍中有人打了一个喷嚏,在场的契卡军官问是谁打的,要那个人站出来。但没有人吭声,于是第一排的士兵被枪毙了。那个军官再问,谁打的喷嚏?结果还是没有人吭声,于是第二排的士兵也被枪决了。当军官第三次发问时,站在后排的一个士兵低声说:“是我打的喷嚏。”岂料那军官不但没有枪毙他,反而向他说:“祝你安康!” 这个故事一点也不幽默,假如硬要说是幽默,那也是黑色幽默,赫鲁晓夫就喜欢这样的黑色幽默。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赫鲁晓夫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 背景介绍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20次党的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向大会作了总结报告。但是,在会议结束前夕的2月24日深夜至25日凌晨,赫鲁晓夫又作了长达4个半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但报告完后并没有就此进行讨论。这就由此揭开了斯大林问题在苏联的盖子。这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其巨大的震动。 同志们: 在党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和许多代表在代表大会的发言中,以及以前历次党中央全会上,对于个人崇拜和它所造成的有害后果已谈了很多。 斯大林逝世以后,党中央委员会开始执行如下方针:坚定而不懈地指明:夸大某个人的作用,把他变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质的超人,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相违背的,是不能容许的。这个人似乎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代替所有人的思考,能做一切事情,他的行为没有半点错误。多年来,我们养成了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待人,具体地说就是这样看待

斯大林的。 我这个报告不想全面评述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关于斯大林的功绩,还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写了大量的书籍、小册子和研究论文,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人尽皆知的。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一个对我们党的现在和将来都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那就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它怎样在一定阶段上变成一系列极其严重地歪曲党的原理,歪曲党的民主和革命法制的根源。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充分认识到个人崇拜所造成的实际后果以及因破坏党的集体领导原则而带来的巨大危害,同时由于个人独揽大权这一事实,党中央认为绝对有必要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报告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 首先,请允许我提示一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是怎样严厉斥责个人崇拜的任何表现的。马克思在给德国政治活动家威廉·布洛斯的信中说:「由于厌恶一切个人迷信,在国际存在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想公布那许许多多来自各国的、使我厌烦的歌功颂德的东西,我甚至从来也不予答复。偶尔答复,也只是加以斥责。恩格斯和我最初参加共产主义者秘密团体时的必要条件是:摒弃章程中一切助长迷信权威的东西。原来,拉萨尔的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报告全文)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赫鲁晓夫于1956年2月25日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的一个“内部报告”) 同志们: 在党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和许多代表在代表大会的发言中,以及以前历次党中央全会上,对于个人崇拜和它所造成的有害后果已谈了很多。斯大林逝世以后,党中央委员会开始执行如下方针:坚定而不懈地指明:夸大某个人的作用,把他变成具有神仙般非凡品质的超人,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相违背的,是不能容许的。这个人似乎无所不知,洞察一切,能代替所有人的思考,能做一切事情,他的行为没有半点错误。多年来,我们养成了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待人,具体地说就是这样看待斯大林的。 我这个报告不想全面评述斯大林的生平事迹。关于斯大林的功绩,还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写了大量的书籍、小册子和研究论文,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研究,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尽人皆知的。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一个对我们党的现在和将来都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那就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它怎样在一定阶段上变成一系列极其严重地歪曲党的原理,歪曲党的民主和革命法制的根源。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充分认识到个人崇拜所造成的实际后果以及因破坏党的集体领导原则而带来的巨大危害,同时由于个人独揽大权这一事实,党中央认为绝对有必要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报告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 一 首先,请允许我提示一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是怎样严厉斥责个人崇拜的任何表现的。 马克思在给德国政治活动家威廉·布洛斯的信中说:“由于厌恶一切个人迷信,在国际存在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想公布那许许多多来自各国的、使我厌烦的歌功颂德的东西,我甚至从来也不予答复。偶尔答复,也只是加以斥责。恩格斯和我最初参加共产主义者秘密团体时的必要条件是:摒弃章程中一切助长迷信权威的东西。原来,拉萨尔的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影响和后果

文/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从那时起,半个世纪过去了。 在苏共二十大全部议程结束后举行的秘密会议上,当时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大反斯大林,后来人们把这个报告称之为秘密报告。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经过整理和修改后,分发给各级党组织进行传达。关于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引起了党内和社会各界极其强烈的反响。有人形容这犹如爆炸了一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过去对斯大林一直抱崇敬态度的多数人认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对斯大林的恶毒诽谤,仍然相信“斯大林永远活在历史上,永远活在整个进步人类的心中”。一向把斯大林看作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的格鲁吉亚人,感到他们的民族尊严受到了践踏,在斯大林逝世三周年之际,纷纷起来反对,在第比利斯、哥里、库塔伊西、苏呼米、巴统等城市举行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在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示威群众与军警发生了冲突,当局悍然下令向群众开枪,造成几十人死亡和数百人受伤。这是从1918年以来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抗议示威活动,而且开了武力镇压的先例。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在感到震惊之余,思想上出现很多问题,开始怀疑苏联几十年来走过的道路,社会主义的信念发生了动摇。相当多思想发生了变化的干部,受自由化思潮影响的知识界精英以及历次镇压行动的很大一部分受害者及其亲属,还有早已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那些未改变立场的后代则表示支持,其中的一部分人认为斯大林双手沾满了鲜血,是“国家的罪人”,他们把斯大林的错误同苏维埃制度联系起来,把苏联说成专制独裁的国家,提出应取缔苏联共产党,彻底改变苏联的社会制度。就这样,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分裂。 二十大闭幕后,苏共中央用各种不同方式向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领导人通报了秘密报告的内容,在各个党内同样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在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导致党内斗争的加剧,自由派加强了活动,各国领导人受到了冲击,结果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政治危机。1956年6月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导致哥穆尔卡重新上台。同年10月发生了匈牙利事件,最后苏联进行了武装干涉,才把事件平息下去。 在苏共二十大召开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密切注视着事态的发展。赫鲁晓夫做了秘密报告后,毛泽东立即作出了反应。他说,赫鲁晓夫的报告“一是揭了盖子,这是好的,二是捅了娄子,全世界都震动。”①他多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进行讨论,会上一致认为苏共二十大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全盘否定斯大林是不对的。在中央政治局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写成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经毛泽东亲自修改,于1956年4月5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文章主要从正面阐述党中央的立场,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同赫鲁晓夫有着明显的分歧,尤其是在对斯大林的评价上。这些分歧后来导致中苏两党关系破裂和60年代的公开论战。 在二十大闭幕后不久,秘密报告落到美国中央情报局手中,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反苏反共的有力武器。关于这个报告泄漏出去的过程说法不一。有这样一种说法:苏联领导人曾把秘密报告的文本送给参加二十大的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贝鲁特阅读。贝鲁特于3月12日去世,有人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秘密报告文本,把它复制后在华沙市场上出售,一个美国人用三百美元买了一份,交给了美国中央情报局。②还有一种说法,与前一种说法有共同之处,即秘密报告是从波兰泄漏出去的,不过方法和途径与前一种说法不同。按照这种说法,这份报告是一个名叫维克多?格拉耶夫斯基的人在华沙弄到的。此人是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的女秘书的好友,他在女秘书的桌子上看到了报告的文本,便从她那里借了出来,直奔以色列使馆,因为他正准备到以色列定居,想把此报告作为见面礼。于是,他把报告交给了以色列使馆,以色列使馆复制后转交给了美国中央情报局。③此外还有别的说法。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得到这份报告后大喜过望,决定立刻译成英语发表。它于6月4日全文刊登在《纽约时报》上。两天后法国《世界报》也发表了这份报告。然后,又返译成俄语和东欧 张捷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影响和后果 55

赫鲁晓夫与中苏交恶

赫鲁晓夫与中苏交恶 最新文章经济观察报[微博]述弢2014-01-15 06:14 我要分享 222 [摘要]陈毅指责苏联搞大国沙文主义,苏联共产党以老子党自居。 中央电视台曾与俄罗斯国家电视一台共同举办了名为“等着我”的中俄跨国寻亲大型公益节目。当初的骨肉至亲、同窗好友、异国情侣,在彼此音信隔绝、苦苦等待五六十年之后,终于奇迹般地相聚重逢,无不喜极而泣。此情此景,令人不胜唏嘘。同时也不免产生疑问:何以会出现如此骨肉分离、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悲剧?个中原因,主持人不便点明,或者说不说自明。其实,这一切都源于若干年前的中苏交恶。 建国之初,中苏友好深入人心,看苏联书,唱俄语歌,观苏联片,一时蔚然成风。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几成既定的国策。然而好景不长,五十年代末期,两国即开始渐行渐远,最终发展到彻底决裂、兵戎相见的地步。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多年来在中国早已臭名昭著的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力主援华 被伟大领袖批为“很幼稚,不懂马列主义”的赫鲁晓夫,放牛娃出身,小学文化程度,参加过国内战争,从基层做起,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曾经担任过区委书记、市委书记、乌克兰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等职,颇受斯大林的重用,但似乎并未将他当成接班人来培养。斯大林去世时,赫鲁晓夫不过是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而已,党内排名不是很靠前。当时问鼎最高权力呼声最高的是贝利亚和马林科夫。岂料阴差阳错,倒让赫鲁晓夫拣了个漏,成为党和国家的第一号人物。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赫鲁晓夫终其一生也不能动笔为文,随便写个批示或者便条都不免要犯拼写错误(也就是写错别字)。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白字先生”,居然把苏联的事情办得轰轰烈烈,风生水起。至于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成败得失,这里按下不表。

赫鲁晓夫的_秘密报告_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年#月斯大林病逝,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没有消失,并成为新一届领导人进行改革创新的巨大障碍。 &’(#年%月&"日,《真理报》发表文章,第一次提出反对个人崇拜的问题。)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拉开了反对个人崇拜的序幕。此后到&’(%年苏共二十大的两年多时间里,赫鲁晓夫多次不点名地批评个人崇拜,苏联理论界也发表文章和讲话,为批判个人崇拜做理论上的准备。同时,开始平反一些冤假错案。&’(*年(月,《旗帜》杂志发表爱伦堡的小说《解冻》,出现以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暗面为特征的“解冻文学”。 &’(%年!月&*日,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坚持要在大会上作批判斯大林的报告,并表示承担责任。!月!(日凌晨,赫鲁晓夫在秘密会议上宣读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报告中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揭露并谴责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一)斯大林把对社会主义的不同看法看成是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进行大规模镇压,例如对托洛茨基分子、季诺维也夫集团和布哈林集团的斗争。粗暴地破坏和践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年的大清洗运动,使大批无辜的党、政、军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遭到残酷的镇压和迫害。斯大林还支持国家安全机关严刑逼供。(二)斯大林违背党的集体领导的原则,把自己凌驾于党之上;同时不惜歪曲事实,制造个人崇拜,经斯大林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和《斯大林传略》,把个人崇拜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完全确定下来。 赫鲁晓夫分析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严重后果:分裂了党的队伍,削弱了党的干部力量,造成了卫国战争初期的失利,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触发了严重的民族问题,使社会动荡并潜伏着危机。 大会批准了赫鲁晓夫的报告。会后,苏联国内开展了批判斯大林的运动。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年%月#"日,苏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赫鲁晓夫的报告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共中央曾经肯定过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所起的思想解放的历史作用。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一个重要功绩,就是告诉我们,把个人神化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恶果。”毛泽东在&’(%年’月同南共联盟代表团谈话时也强调:“这种批评是好的,它打破了神化主义,揭开了盖子,这是一种解放,一种思想解放。大家都敢讲话了,使人敢想问题了。”&&月,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说:“关于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我想讲一点。我看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及 其对中国的影响!乌鲁木齐铁六中张惠民, -#""!# . $$$$$$$$$$$$$$$$$$$$$$$$$$$$$$$$$$$$$$$$$$$$$$$$$$$$$$$$$$$$$$$$$$ 历史学习!""#$% !"

赫鲁晓夫上台之谜

赫鲁晓夫上台之谜 点击上面蓝字“北京杂谈”关注,或添加微信号“bjpfzt”, 每天为您推送精彩文章。谈古论今,嬉笑怒骂,无他,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北京杂谈在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我们开动一切宣传工具,把苏联的赫鲁晓夫妖魔化成了阴险狡诈、劣迹斑斑、千夫所指、人人喊打的头号坏蛋。这很让人不解:这样一个品行不端、素质低下的野心家,是如何登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的宝座呢? 能获得过人的地位, 必然有过人的胆识。赫鲁晓夫并非我们描画得如此不堪。正如在文革中,在人为的操纵下,德高望重的刘少奇竟然被描画成了“叛徒、内奸、工贼”、罪恶累累、五毒俱全的头号坏蛋,而案子一旦翻转,刘少奇依然是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革命家一样,赫鲁晓夫也是一位大胆改革、扭转乾坤,为苏联人民作了大量好事的政治家、改革家。尽管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赫鲁晓夫的政治生涯充满了传奇而神秘的色彩。他个人的得失荣辱与苏联社会主义的成败兴衰紧紧地联系 在一起,和中国的政治斗争竟然也有密切联系。尼·谢·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生于苏联库尔斯克省卡利诺夫卡村的一个矿工家庭,是一个真正的“根正苗红”的无产阶级的后代。青少年时代,当过牧童、钳工。他的这段艰苦生活和低

微出身,后来竟然成了人们的笑料。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著名的“厨房辩论”中,就讥笑过赫鲁晓夫贫贱的出身。中国作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由于对其反感,也编个段子嘲笑他。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有一次赫鲁晓夫和周恩来在一起聚会,赫鲁晓夫总想嘲弄周恩来,说道:“周恩来总理,咱俩有个相同的特点,就是都担任政府总理;咱俩有个不同的特点就是,我出身工人阶级,而你出身资产阶级!”出身工人阶级,自然是十分荣耀的;出身资产阶级,当然是十分耻辱的,这是共产党人的常识。赫鲁晓夫以此来羞辱中国总理周恩来。不料周恩来随机应变道:“咱俩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咱们都背叛了各自的阶级!”也就是说,赫鲁晓夫变成了资产阶级,周恩来变成了无产阶级。一下使赫鲁晓夫面红耳赤,无言可对。国人编了这个段子,主要是讽刺赫鲁晓夫的“背叛”。这只是我们的舆论宣传,从根子上说,赫鲁晓夫何来背叛?他没有被敌人逮捕过一次,如何叛变?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他就在故乡担任贫农委员会主席,1918年加入共产党,成为苏联最基层的党员干部。当西方国家和国内白匪企图将苏维埃扼杀在摇篮之中(传统说法)时,赫鲁晓夫依然参加部队,保卫苏维埃胜利果实。内战结束,他复员到顿巴斯煤矿当了一名普通矿工。由于他的勤奋和机灵,被送到顿涅茨工学院工人专修班学习,毕业后,先后在顿巴斯、基辅等地从事党的基层领导工作。1929年,

赫鲁晓夫秘密报,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全文)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全文) 有关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背景介绍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20次党的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向大会作了总结报告。但是,在会议结束前夕的2月24日深夜至25日凌晨,赫鲁晓夫又作了长达4个半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但报告完后并没有就此进行讨论。这就由此揭开了斯大林问题在苏联的盖子。这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其巨大的震动。当年中国的毛泽东同志也陷于十分被动,并对赫鲁晓夫的报告对中国老百姓掩盖。 可以说,在中国,至今如此,除了非常有限的人之外,很少有人真正看到过这份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关心国际问题的人和想学习国际问题的人千万别错过这个机会。 50年前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出台内幕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最后一天上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出乎世人意料地在会上作了《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当时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报告?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对斯大林问题持什么态度?报告是怎么起草的?报告人是如何确定的?对于这些问题,俄罗斯学者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下半期,随着赫鲁晓夫回忆录、米高扬回忆录的出版,以及有关档案的解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迄今他们已在《近现代史》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披露了秘密报告出台的内幕。 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肃反时期案件 斯大林去世后,特别是贝利亚被捕后,30年代下半期和40年代初国家安全机关迫害党政干部、伪造案件、刑讯逼供的罪行被揭露出来,在广大群众中引起极大义愤,那些受害者家属纷纷给苏共中央主席团写信,要求重新审查历史上的冤假错案。1955年秋,苏共中央主席团不得不责成苏联总检查院处理这类案件,给无辜受害者平反昭雪。苏联总检查院遂会同国家安全委员会开始重新审查肃反期间发生的一些重大案件,给许多党政和共青团干部作出平反决定,并把所有有关材料和文件移交党的中央检查委员会来决定被平反者的党籍问题,最后由苏共中央主席团对整个案件作出处理决定。

被国人误读45年的真实赫鲁晓夫

被国人误读45年的真实赫鲁晓夫 2013-10-18 10:14:22|来源:凤凰网|我要分享 赫鲁晓夫下台45年以来,国人对其印象大抵如此而已。 提到“尼基塔·赫鲁晓夫”这个名字,中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极富个性色彩的苏联领导人之所以能留给国人深刻印象,是因为他在执政期间有五件事情令人跌掉眼镜:一是通过秘密报告,清算斯大林“肃反运动”罪行,随之对斯大林遗体抛骨扬灰;二是用臭烘烘的黑皮鞋敲打联合国大会,继而用粗暴的语言驱赶大会发言人,引起世界震惊;三是升级古巴导弹危机,为争夺全球霸权频繁向华盛顿发动挑战;四是火速出兵匈牙利,高调干涉他国内政;五是因逼迫中国接受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问题,导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事实上,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亦是凸现赫鲁晓夫上述种种“不良”迹象。据此,很多人一直认为这是苏联领导人典型的大国沙文主义使然,因此,当赫鲁晓夫1964年10月被解除党内外职务后,彼时的中国人心中窃喜,认为赫鲁晓夫的“屠夫脾气”令人厌恶,其结局亦是合情合理。 赫鲁晓夫下台45年以来,国人对其印象大抵如此而已。不过,仔细研究赫氏时代的中苏关系史的人,不难发现这位强势领导人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正面因素。比起他的前任及其后继者,赫鲁晓夫的人性化色彩最为突出。 本文,特从上述五件事情展开历史述评,旨在还原一个真实的赫鲁晓夫: 一、清算斯大林 在斯大林生前,赫鲁晓夫一直卧薪尝胆,他向外宣称斯大林简直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以赢得斯大林的赏识与信任,所以赫鲁晓夫在“后斯大林时代”一直做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班人进行培养。可是当斯大林去世不久,赫鲁晓夫却紧锣密鼓酝酿秘密报告,继而在损及斯大林个人声誉与威信后下令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迁出。

赫鲁晓夫酒后失言泄露斯大林真实死因

赫鲁晓夫酒后失言泄露斯大林真实死因 按照官方的说法,苏联的斯大林是因脑溢血于1953年3月5日在其位于莫斯科近郊的孔策沃的别墅中去世的,至少历史文件是这样记载的。但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1963年的一次酒后失言使得人们意识到斯大林的死因也许并不这么简单。 1963 年7月19日,当时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的赫鲁晓夫在莫斯科举行大型宴会,招待来访的匈牙利党政代表团。赫鲁晓夫的心情当时特别好,与老朋友一醉方休。宴会席间,赫鲁晓夫念起了事先写好的祝酒词。在读到破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内容时,一向不拘礼节的他决定扔掉讲稿,即兴发挥几句,谁知道一讲就是10多分钟,而且都是他在清醒时绝对不会透露的内容。 赫鲁晓夫说:“同志们,我收到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一些来信,他们说,现在我们的一切都比过去要好,如果斯大林早死10年就更好了。这是正确的想法,这是人民的想法……” 赫鲁晓夫好象意犹未尽,突然提高嗓音说:“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残酷的暴君,但他们都没有好下场……都是被他们所赖以保住权力的斧头砍死的。” 第二天,苏联所有的主要报纸都刊登了赫鲁晓夫在宴会上说的话,人们纷纷猜测他这些话的含义。如今,1963年7月19日那次宴会的磁带录音已经解密,加上其他一些材料,人们不难推断出斯大林的大致死因:1953年3月4日,官 方宣布斯大林几天前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内突发脑溢血,其实他是被人打死的,送往孔策沃别墅的只是其替身,后者在那里接受了5天的“治疗”,其他人则利用这段时间瓜分权力。等到各方达成妥协,替身失去价值,便被除掉了。 然而,斯大林最有可能是被打死而非毒死的。证据之一便是官方发布的他在克里姆林宫突发脑谥血的消息与他实际上是在别墅接受治疗以及死亡的结局显 得有些自相矛盾。这—疑点可能有助于人们的推理:斯大林(按照赫鲁晓夫的发言推断)是在克里姆林宫被打死的,别墅中的尸体不过是替身。根据目前掌握的所有资料来看,长眠莫斯科红场的也许真的不是斯大林本人,而是另一个替死鬼。另外一点也不应忽视:1953年3月5日,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刚 一接管政权,就迫不及待地赶往孔策沃别墅,女护士莫伊谢耶娃当着他们的面,给斯大林(或者替身?)注射了足以致命的一针,后者当场死亡。 贝利亚案有关调查材料的命运或许也能证明斯大林是死于肉体伤害。当年最流行的说法是贝利亚试图拿共同谋杀伟大领袖一事进行讹诈,逼得赫鲁晓夫不得不在尽快置他于死地的同时,也将他的所有审讯记录束之高阁。现在,仔细倾听赫鲁晓夫的那段录音,可以发现,赫鲁晓夫似乎并不否认自己与斯大林的死亡脱不了关系,甚至认为早点将斯大林除掉也许更好。怪不得多年来一直流传着这种传闻:莫斯科红场上的斯大林墓中其实只有一副空棺材,尸体早在赫鲁晓夫时期便已被挖出并焚烧了,最重要的证据因此被消毁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