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XX省XX县XX(矿区名称)XX(主矿种名称)核查(矿)区

资源储量核查报告

承担单位名称:

XXXX年XX月XX日

XX省XX县XX(矿区名称)XX(主矿种名称)核查(矿)区

资源储量核查报告

承担单位名称:

承担单位负责人:

核查工作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XXXX年XX月XX日

1. 前言

1.1 概况

阐述项目来源、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

说明矿区编号、矿区的行政管辖、位置(位于县城方位、直距)和交通情况。相邻矿区的名称、相对位置和边界。

矿区边界拐点号和坐标及面积(采用表的形式,坐标包括经纬坐标和对应直角坐标)。

矿区内包含的各采矿权和探矿权名称及边界拐点号、坐标、采矿标高、面积(采用表的形式,坐标包括经纬坐标和对应直角坐标)。

【说明】

1、最好有核查矿区的交通位置图(插图)。

2、必须用插图、插表显示核查矿区、上表矿区和矿权(重点是采矿权)的空间关系。插图是在套合图的基础上简化而来(简化图面,不表示地形线、地质内容),需标出经纬度或公里网数值,并有线段比例尺;图中的采矿权是2009年底有效的采矿权;图中表示核查矿区内所有查明矿体在水平面内的最大边界投影,这样才能显示上表矿区、查明矿体和采矿权的空间关系。插表中核查矿区、上表矿区需要列出拐点的54坐标经纬度数值(如图中为直角坐标,需列出其对应54经纬度坐标值),2009年底有效采矿权需同时列出其拐点坐标的北京54和西安80坐标经纬度数值;同时,表中应列出上表矿区的编号和矿权编号。查表格式如下表所示。

表核查矿区内原上表矿区、现存采矿权套合关系表

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简述工作区本次核查前历次矿产地质勘查、矿山生产勘查、储量核查检测等有关储量地质工作的时间、单位、范围、对象、地质工作程度(或资源储量核实)、提交的矿产资源储

量报告及批准(或认定、备案)机关、文号、批准(或认定、备案)的资源储量和主要结论。

【说明】

1、开采前历次勘查工作,重点是上表矿区编号及其获得批准的查明资源储量及批文,目的是为理清开采前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可根据第7页“核查矿区开采前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总结而得。

2、开采以来的有关地质工作,重点是矿山核实的矿山范围、核实的资源储量结果及批文,为本次核查矿区资源储量服务,可根据第8页“核查矿区内核实情况一览表”总结而得。

3、所有收集到的成果资料是本次核查报告的编写依据,必须列表表示。根据第5页“核查矿区资料目录一览表”进行总结。

1.3 矿区内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已建设、开采的矿区应详细叙述建设、开采时间、设计单位、设计采选矿石规模、开采范围、开采对象、开采深度、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实际达产采选规模、历年采出矿石量、金属量、损失量、贫化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等。建议以矿山开采情况表、矿山核实情况表、矿山储量动态监督情况表等表格的形式表示。

1.4 本次工作情况

叙述本次工作时间、经过和投入工作、完成各项工作量,取得的主要成果(全矿区资源储量)等。说明工作单位、勘查资质证书号、项目负责人、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等。

【说明】

这部分是本报告的重点,应将“6. 核查工作及质量评述”、“7. 资源储量估算”、“8. 矿山经济技术评价”的主要结论在这部分展示。重点如下:

1、开采前核查矿区内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是多少,来自哪几份备案报告(上表矿区编号),各自的批准量是多少,有无重叠。文字说明如不易说清,可列表说明。

2、说明核查矿区资源储量利用现状,包括现存采矿权证内保有资源储量、证内消耗(采空区)资源储量、证内压覆资源储量(事实压覆但没有压覆报告的,不归入压覆,但在备注栏注明是事实压覆)、现存采矿权证外保有资源储量、证外老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证外压覆资源储量、残留资源储量(有闭坑报告者)。可根据附表“核查矿

区资源储量利用情况统计表”简化整理列表说明。新增矿体利用现状的统计类似于表中“矿体1”。

表核查矿区资源储量利用现状统计表

3、核查后核查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是多少,与开采前相比增减量是多少,变化在那个矿体,变化原因是什么(如厚度变化、品位变化、夹石、新增块段等)。可根据附表“核查矿区块段资源储量分割对比表”简化整理列表说明。

表核查矿区开采前与本次核查资源储量变化对比表

4、说明核查矿区保有资源储量的可利用性。

1.5 特别情况说明

如果有些情况在上述没有包括而特别需要说明的,在此处特别说明。

2. 矿区地质

简述矿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基本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等)概况。

2.1 矿床特征

说明矿床成因类型,综合叙述矿体(层)赋存层(部)位、控矿条件、矿体(层)数量、

总体分布范围(长度、宽度、延深)、总体产状等。

2.2 矿体(层)特征

分矿体叙述(经开采的则对矿体的保有部分分别叙述)。

简述主矿体(层)的具体赋存部位、空间位置、分布范围、与上、下矿体的关系(或距离),矿体(层)形态、产状、规模(长度、宽度、延深)、矿层厚度、有用组分(品位含量)、含矿率(含矿系数)及变化。对次要矿体(层、或小矿体)可列表反映基本特征。以插图形式反映矿区内矿体(层)平面分布范围。

2.3 矿石质量

2.3.1矿石物质组成

简述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关系。

2.3.2矿石化学成分

叙述矿石主要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变化和变化规律。

2.3.3矿石风(氧)化特征

简述矿石风(氧)化特征,阐明氧化、混合、原生带划分依据,“三带”的分布范围、深度。

2.4 矿石类型和品级

简述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品级)数量及比例。

2.5 矿体(层)围岩

简述主矿体(层)上下盘围岩岩性以及对矿体(层)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2.6 矿床共(伴)生矿产

简叙共(伴)生矿产种类,结合新成果说明各组分含量、总量,矿山对共(伴)生矿产利用情况,评价综合开采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意义。

3.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未利用矿区要简要叙述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样种类、选矿方法、试验流程和成果、推荐工艺流程。勘查完成后又进行了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的矿区应叙述新成果。

已开采矿区应简叙述生产选矿(或加工)工艺流程、列表反映历年选矿(加工)成果(包括:矿石入选品位,精矿、尾矿品位、产率、回收率或物性指标等),对矿石主要组分工业利用和共(伴)生矿产回收进行评述。

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4.1 水文地质

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历年矿井系统涌水量,说明矿山供水水源地现状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4.2 工程地质条件

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井巷和采区揭露的工程地质情况、矿山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

4.3 环境地质条件

简述矿区环境地质现状,矿区存在的自然灾害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叙述矿山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

4.4 对煤矿矿山,简述煤层瓦斯突出可能性、煤的自燃趋势以及煤尘爆炸性。

5. 矿区开发利用情况

6. 核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6.1叙述本次核查工作方法和质量评述。

6.2资料收集情况及对资料可靠性评述。

6.3对本次核查的实测资料的手段、方法、合理性及质量进行评述。

【说明】

这部分是本报告的重点之一。重点叙述如下内容:

1、叙述资料收集的情况,并对依据资料的质量作出评述。

(1)叙述省级项目办提供的资料目录一览表中的资料是否全部收集到?哪些没有收集到?哪些是省级项目办资料目录一览表中未列出但又收集到的?等等。将“核查矿区地质资料目录一览表”以插表或附表的形式反映。

附表2-1 核查矿区地质资料目录一览表

(2)对收集到的资料从资料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及质量好坏、储量估算是否合格、储量报告是否通过评审备案、评估矿区资源储量是否进行了登记统计及登记统计后资源储量的变更情况、以往核实的次数及核实时间、每次核实的结论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估。

2、叙述本次核查工作的方法并对核查质量进行评述。

(1)根据矿区地勘工作基础、开采现状、核实工作基础、动态监管基础、矿区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情况等的评估结果,对核查矿区归

类,并简述核查工作方案。

(2)叙述核查矿区套合图中核查矿区的名称、位置、范围、坐标(包括拐点的直角坐标和对应54经纬度值);核查矿区内上表矿区的编号、名称、拐点的54经纬度值、批准查明资源储量及批准文号;核查矿区内2009年底有效采矿权的编号、名称、拐点坐标的北京54和西安80坐标经纬度数值。以附图的形式反映“核查矿区套合图”,以插表的形式反映“核查矿区信息一览表”、“核查矿区内原上表矿区、现存采矿权套合关系表”、“核查矿区原上表矿区信息一览表”、“核查矿区采矿权信息一览表”。表式如下。

核查矿区信息一览表

核查矿区原上表矿区信息一览表

核查矿区采矿权情况一览表

(3)叙述可采前核查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的来源及数量。包括上表矿区编号、批准的矿体编号、块段编号及其资源储量,有无重叠等。以附图形式反映“核查矿区开采前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估算图”。以附表或插表形式反映“开采前核查矿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表式可参照如下(该表比前言中的表更详细)。

表核查矿区开采前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统计表

如果整理过程中对重叠部分进行替代,则要说明,必要时列“核查矿区开采前块段编号对照表”,表式如下。

表核查矿区开采前块段编号对照表

(4)根据整理的开发利用信息,说明开发利用情况,并补充上述“核查矿区采矿权信息一览表”。

(5)对本次核查工作的总体质量进行自我评价。如是否进行了实地测量,资料收集是否齐全,收集的资料的质量如何等。

3、叙述本次核查的实测资料的手段、方法,并对其合理性及质量进行评述。

(1)叙述现场核查的工作量、时间、人员,对核查中遇到问题的处理等。重点是采空区的范围及消耗资源储量的确定方法及质量评述。

(2)矿山核实的范围、时间,核实范围内消耗资源储量、保有资源储量及压覆资源储量等的范围和数量。必要时列表说明。表式可参照如下(该表可在前言中出现,也可更详细地在此处出现)。

表核查矿区内核实情况一览表

7. 资源储量估算

7.1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说明本次核查工作所采用的工业指标及依据。

7.2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叙述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拐点编号及其坐标、埋藏深度)、具体矿种和矿体(层)号;开采矿区已设置采矿权的,应分采矿许可证内、证外(或设计范围内、外)等,分别估算消耗、保有资源储量。

7.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说明核查的方法,对已进行过勘查的矿区延用原勘查报告的估算方法,未进行勘查的矿区则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复杂程度等来确定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同时论述选择估算方法的依据及合理性,写明采用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估算公式。

7.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的原则

叙述单工程厚度、平均品位,块段或剖面平均厚度、品位、面积、体重和矿体(层)平均品位及各种校正系数(含矿率、荒料率、岩溶率)等参数的确定原则。

7.5 矿体(层)圈定原则

对新发现的矿体和矿体变化块段,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矿体(层)变化规律,分别叙述单工程矿体(层)圈定和工程间矿体(层)连接、内(有限)外(无限)推断原则。

7.6 采空区(或压覆矿产)边界圈定

说明采空区分布情况、采空区边界圈定原则和依据;压覆矿产地段,应叙述压覆矿产边界圈定原则及处理方法。

7.7 块段划分

说明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划分原则和块段编号方法(注:尽量沿用原块段划分,对已采或采矿权设置部分,可在原基础上作进一步划分)。

【说明】

这部分是本报告的核心内容。重点叙述如下内容:

根据现场核查及整理前人核实成果,对核查矿区内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总体利用现状,即2009年底有效采矿权占用资源储量的空间范围及数量,包括证内保有、证内采空(消耗)、证内

压覆的资源储量;核查矿区内未占用资源储量的空间范围及数量,包括证外保有、证外采空(消耗)、证外压覆的资源储量;闭坑矿区残留资源储量等。

7.8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根据矿体(层)的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矿山开发程度)确定的经济意义,对资源储量类型进行划分。具体叙述各类型保有资源储量划归条件及空间分布。

7.9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说明矿区截至××××年××月底保有、消耗、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保有各类型资源储量比例,以及各类资源储量的平均品位。同时列表反映采矿许可证范围内、外各矿体(层)保有、消耗、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以及各类资源储量的平均品位。

【说明】

这部分是本报告的核心内容。重点叙述如下内容:

(1)附“核查矿区工程分布图”、“核查矿区(核查后)资源储量估算图”和“核查矿区资源储量利用现状图”,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2)以附表或插表形式展示“核查矿区块段资源储量分割对比表”、“核查矿区资源储量利用情况统计表”,并对其分析总结。

7.10 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说明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的工业指标、估算方法、参数确定原则、估算结果(可用插表或与主矿产资源储量表合并),并说明其综合利用情况。

7.11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

说明资源储量估算中与前叙原则不一致的特殊处理的问题,说明问题应阐明理由、处理原则、方法及评述其影响程度。

7.12 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进行资源储量结果对比,阐明资源储量变化,对已上表的资源储量进行准确的扣减,避免重复统计,同时分析资源储量变化的原因。

对比的基准是最近正式批准(或认定、备案)的报告,或者虽未正式批准(或认定、备案),但已上表的资源储量(以下简称最近报告)。应用关系图说明本次核查范围与最近报告范围的关系,用文表说明重叠范围内资源储量(含矿石量、品位、金属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说明】

这部分是本报告的核心内容。重点叙述如下内容:

列出“核查矿区开采前与本次核查资源储量变化对比表”(下表所示)或“核查矿区资源储量统计汇总表”(技术要求附表2-4),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表核查矿区开采前与本次核查资源储量变化对比表

8. 矿山经济技术评价

简述各矿山的实际生产能力、产品方案、年产量、年销售收入、生产成本、年销售利润、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等。

9. 结语

9.1 对本次资源储量核查的质量(包括资料完备程度、资料可靠性、实地核查情况等)、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新认识作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对今后矿山开发经济效果做概括性的评述。分析评价矿区资源储量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利用情况和利用潜力分析。

9.2 评价开采技术条件,指出需防治的主要问题。

9.3 指出矿山今后生产勘探(探矿)和开采、矿石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9.4 建议注销核查的保有(占用、压覆、残留)资源储量情况。

10. 附图(按本项目提供的数据模型制作)

(1)核查矿区平面套合图(包括地形图层、地质图层、勘查程度(上表矿区)图层、核查区范围图层、矿权图层、探矿工程图层、开采前矿体边界轮廓图层、核查矿体边界轮廓图层)。

(2)核查矿区采掘工程图(井上井下对照图)(含探矿工程图层、采矿工程图层、采矿权图层、采空区图层、核查矿体边界轮廓图层、压覆图层、热毒、水淹区等图层)。

(3)核查矿区开采前资源储量估算图(资源储量垂直纵投影图或资源储量水平投影分布图)。

(4)核查矿区资源储量估算图(资源储量垂直纵投影图或资源储量水平投影分布图);

(5)核查矿区代表性勘探线剖面图或中段平面图;

(6)核查矿区品位-吨位曲线图和矿区成本-吨位曲线图;

(7)其它图件。

11. 附表

(1)核查矿区地质资料目录一览表;

(2)核查矿区块段资源储量分割对比表;

(3)核查矿区矿体资源储量利用情况统计表;

(4)核查矿区资源储量统计汇总表;

(5)其他表格。各核查矿区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包括:新增工程测量成果表;新增工程质量一览表;新增各类样品分析、测试、鉴定成果表;新增化验结果质量(或内、外检对照表)统计表;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基本分析成果表;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组合分析成果表(估算其伴生资源储量时);单工程矿体(层)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断面或块段平均厚度、品位计算表;体重、湿度测定结果表(也可作正文插表);块段资源储量估算过程表(必须包含面积、品位);消耗、保有、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总表(包含资源储量和其对应品位)。

12. 图件属性表

(1)核查矿区属性表;

(2)核查矿区原上表矿区属性表;

(3)核查矿区采矿权属性表;

(4)核查矿区资源储量利用情况属性表。

13. 附件

(1)勘查资格证书;

(2)任务书;

(3)××省(市)国土资源厅划定核查矿区范围批复;

(4)报告编制单位承诺书;

(5)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6)历次资源储量审查批准书、备案证明材料;

(7)历次各部门下达或批复的工业指标;

(8)采矿权人对提供资料真实性承诺书;

(9)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原核实、简测(检测)报告、年报的评估、确认的书面意见;等等。

以上附图、附表、附件可根据矿种特点和矿区情况进行合理合并与增减。

附表2-4 核查矿区资源储量统计汇总表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古老的领域之一。矿业的发展与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人类使用矿产资源历史悠久,中国至少在50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快速稳定的供给。我国虽然是个矿产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仍然很大。我们一定要做好国家矿产资源的宏观预测调控,健全制度,完善法规,转变观念,坚决关闭小矿业,加快技术进步,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开发、利用、保护好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矿业强国”,并最终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业开发,矿业分布与存储,矿业现状,矿业可持续发展 1.中国矿产资源储存分布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资源总量大,一部分矿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中国现在已经发现171中矿产资源、其中已经查明储存量的有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水气矿产3种。面前已经拥有矿产地18000处,大中型的矿产有7000余处,是世界第三大矿产资源国。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第53位,个别矿种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 1.1 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贫富矿兼有,而以贫矿居多,品位低,不能直接供冶炼和化工利用,而矿石在采选过程中,浪费也很严重。开采时采富弃贫,使矿石品位下降,富矿越来越少,选别时技术落后,富集率低,并形成大量尾矿,无法合理利用。 1.2 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的煤炭贮量中,山西省占1/4,内蒙古自治区占1/5,而南方很少。石油也存在这种北多南少的状况,大庆、辽河、华北、胜利等几大油田都集中在北方,有色金属则是南多北少,如钨、锰、镍、铅、锌矿等。这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不相匹配,长期形成了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矿产开发的成本。[1] 1.3 共生、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 中国80%左右的有色矿床中都有共伴生元素,其中尤以铝、铜、铅、锌矿产多。而且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结构构造复杂。中国有色矿产资源中,虽然共伴生元素多,若能搞好综合回收,可以提高矿山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矿石组份复杂,势必造成选冶难度大、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高的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发布时间:2014-04-08 15:35:41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物质材料,其保证程度关系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原料都来自矿产资源。目前,我国已发现171种矿产,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68种,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矿产总价值的14.6%,居世界第3位。然而,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列世界第53位。面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巨大需求,我国矿产资源储量严重不足。 经济快速增长下我国矿产危机日益明显,当前面临着严峻的形式,主要表现有:①我国矿产资源需求量很大,已探明的主要矿产严重短缺;②矿产资源利用率不高,矿业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突出。为了缓解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成为亟需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现状,指出了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在高效清洁利用领域取得的进展及主要技术突破;最后,对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矿产资源利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矿产分布不均,优势矿产大多用量不大,而一些重要的支柱性矿产多为短缺或探明储量不足,需要长期依赖进口。(2)贫矿多富矿少:低品位难选冶矿石所占比例大,如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锰矿平均品位仅22%,离世界商品矿石工业标准(48%)相差甚远;铜矿平均品位仅为0.87%;磷矿平均品位仅16.95%;铝土矿几乎全为一水硬铝石,分离提取难度很大[9]。(3)大型-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以铜矿为例,我国迄今发现的铜矿产地90 0余处,其中大型-超大型矿床仅占3%,中型矿床占9%,小型矿床多达88%。(4)单一矿种的矿床少,共生矿床多,据统计我国的共、伴生矿床约占已探明矿产储量的80%。目前,全国开发利用的139个矿种,有87种矿产部分或全部来源于共、伴生矿产资源。鉴于我国矿产资源“三多三少”的特征,加上认识和技术上的不足,我国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综合利用意识淡薄,综合利用率低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矿业的粗放式经营,人们大多对我国的矿产资源情况缺乏正确的认识,综合利用意识淡薄,矿山企业盲目开采,对共(伴)生矿物及尾矿等不利用或利用率很低。据统计,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分别仅为30%和3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0%;我国金属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仅为约10%,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利用率;我国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总体偏低,如粉煤灰的利用率为48%,煤矸石为38%。在品种上,我国综合利用的矿种只占可以开展综合利用矿种总数的50%左右。在数量上,我国铜铅锌矿产伴生金属冶炼回收率平均为5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在80%以上,相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现状 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泛指由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形式存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铁、锰、铬等黑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钴、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矿产;铀、镭、钍等放射性金属矿产;铊、铟、镧、铈等稀有金属矿产;菱镁矿、滑石等冶金辅助矿产;钾盐、硫、磷等化工矿产;高岭石、膨润土、蒙脱石等非金属材料矿石;各种石料、石灰岩、石膏、石棉等建筑材料矿产;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玛瑙等宝玉石矿产和地下水(热)资源等。 矿产资源为人类提供了95%以上的能源来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王安建,王高尚,2002),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地质属性,其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有限的。 产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目前,全球已经发现矿产资源200余种。根据王安建等同志的观点(王安建、王高尚,2002),矿产资源空间分布受地质规律控制。液态和气态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大型沉积盆地内,铁、铜、铝等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造山带中,煤则兼有之。具体分布与特点如下。 (一)矿产资源的全球分布 截止2000年底,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421亿吨,各地区储量及其所占世界份额差别很大。人口不足世界3%、仅占全球陆地面积4.21%的中东地区石油储量为925亿吨,占世界储量的65%,是世界所有其他地区石油储量总和的近两倍、亚太地区的15倍和西欧地区的37倍。尽管前苏联地区、非洲、北美和南美洲也分布着相当数量的石油,但其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中东地区的1/7至1/11。全球现有石油资源空间分布的极其不均衡是其自然属性的体现,是地球演化过程中自然地质作用的结果。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的地区分布相对均衡一些。2000年底,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50万亿立方米。前苏联占世界总量的37.75%,中东地区与之相当,接近世界总量的35%,居第二。亚太地区、西欧地区、非洲、北美和南美洲储量变化在5.2至11.1万亿立方米之间,不足世界总量的28%。 全球煤炭资源空间分布较为普遍。2000年底,全球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吨。其中,亚太地区、前苏联地区和北美洲储量相近,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29.7%、26.1%和23.4%。西欧地区分布122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2.4%;非洲和南美洲较少,中东地区几乎没有煤炭。 铁矿床遍及世界各地,空间上主要分布在东欧-前苏联、亚太和南美地区。2000年底全球剩余探明铁矿储量(含铁量)723.5亿吨,其中东欧-前苏联地区和亚太地区,分别占世界铁矿储量的45.6%和31.2%。南美、北美和西欧分别占世界的8%、5.8%和6.5%,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匮乏。

我国矿产资源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行业现状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2000 年以来,我国找矿发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10 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数量基本保持在100 处以上,在2008 年前,增幅总体表现较为平稳。2009年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达到398 处,增幅较大,是2000 年的3 倍,主要矿种为煤炭、铁矿、铅锌矿和金矿。应该说,2009 年也是10 年来新发现矿产地最多的时期。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锰矿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1) 地质找矿尚有很大潜力。综合有关成果评价认为,我国能源探明程度为31%,固体矿产探明程度为35. 4%; 资源储量潜力较高,能源及大部分固体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 ~4%,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西部地区占全国的67%、中部地区占26%、东部和东北地区仅占7%; 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较大的省区市主要有内蒙古、山西、新疆、陕西、山东、四川、贵州等。矿山数量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板块中分布比例为4∶3∶2∶1,以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南4 省分布最多。 2) 勘查投资增速较快,标志找矿真实投入的钻探工作量快于货币投入增长。据统计分析,2009年我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达303 亿元,相当于2000 年的21 倍多,是2001 年的11 倍多。从工作量来看,2009 年非油气钻探工作量达1 720 万m3,是2000 年的22 倍多,是2001 年的17 倍。正如有位国际知名的找矿专家所言,衡量地质找矿的关键指标,“除了钻探还是钻探”! 近几年钻探工作量的投入增长超过了货币投入增长,说明这几年勘查投入结构中,相对固定费用趋于稳定,而真实有效的找矿投入不断上升。 3) 探矿权登记空前活跃,近年趋于调整回稳。据统计,2009 年全国探矿权累计约为3. 2 万个,是2001 年的5. 6 倍( 2001 年为0. 57 万个) ,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25%以上。 2001—2009 年,年均新设探矿权为5 700 个,高峰为2004—2006 年,其中2005 年新设探矿权接近1 万个。之后受政策调控影响,新设探矿权逐年回落,2009 年新设探矿权回落到4 000 个以下。 说明随着矿业权管理政策的调整,盲目申请探矿权、市场进入无序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4) 新发现矿产地和新增资源量同步快速增长。 2000 年以来,我国找矿发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近10 年我国新发现矿产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推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利用最为重要的工作方向,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需要矿产企业、综合利用观念以及基础化的资源保护工作等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够整体上促进我国综合利用效果突出。那么,基于这一方面而言,针对现今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以此提出相关的改进对策,为促进我国取得良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标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就我国矿产资源的存在现状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储存量比较大,但是贫矿多,富矿少,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本身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现今开采多一点,则意味着将来的实际运用将会少一点。但是,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尤其是我国在竭力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利用之一,必须能够在当前矿产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创新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以此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的浪费现象的出现。 1、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我国而言,已经发现的矿产种类数量达到172种,而且80%的矿产其储存量已经被探明。总体上而言,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总体上可以划分为能源、金属、非金属以及水汽等矿产资源,这些矿产唔的存在形式不同,所以实际开发利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是相同的则是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力图能够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和工程科学建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此外,则是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则是矿产资源的二次利用,二次矿产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围绕第一次矿产资源开采和选矿利用工作完成后,对于周围存在的废石、煤矸石、选矿废水、尾矿、废气等各种废弃物运用相关的技术进行二次使用,实现废弃物的充分使用,有效的降低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矿产资源的二次利用,能够在资源经济与管理手段充分使用的基础上,减少对资源开采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就目前的应用而言,资源的二次利用是价值开发较大的资源综合使用方式之一。 2、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2.1资源保护力度仍需加强,产业形势严峻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则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产的相关企业普遍存在着急需促进自身船业结构升级的现状。这主要是,我国矿产资源在全力资源市场中价格竞争力本身是比较弱的,而且在现今全球产能总体过剩的条件下,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出现跌落的问题。而且,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相关的工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矿产企业的竞争力交托,而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矿产资源能源的需求量也是比较大的,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和 依赖程度与日俱增。而当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存在诸多问题,如矿产资 源勘探步伐跟不上开发利用的速度、违规开发、乱采滥挖现象严重、矿产资源开 发的不合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上述问题严重妨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 发展,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如加快推进地质勘探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合理规制开发行为等,以期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纳言献策。 关键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环境污染 矿产资源作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能源支持,由于其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使 得对其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如何合理的利用和开发矿产资 源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位 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拥有量却不容乐观,并且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依 赖日益加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妥善处理二者之 间的关系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挑战。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矿产资源勘探步伐跟不上开发利用的速度 矿产资源的勘探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而且存在很大的风险,从矿址的定位到对确 定的矿产地的调查评价、普查、详查,再到勘探提交可供开发的储量,是一个极为艰苦的探 索过程,而且成功率平均在百分之五以下。在这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 此低的成功率和艰难的勘探过程,使得我国矿产资源勘探的进程缓慢。而长期以来,我国的 经济一直处于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极高,而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 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由此,造成了矿产资源勘 探与开发利用速度不协调的局面。 2、违规开发、乱采滥挖现象严重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家就矿产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有水快流”的口号,由此开启了 对矿产资源近乎疯狂的发掘、采挖历程,在这期间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矿山、矿区纷纷崛地 而起,分散的、小规模的、毫无章法的开采,造成了矿产资源开发消耗严重,大量优质资源 因开发的不合理、不科学而被破坏。矿区的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损害,尤其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另外,乱采滥挖还给安全生产造成了巨大的隐患,由于没有合乎规范的矿山开采设备, 透水、瓦斯爆炸等矿难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小 规模的违规开发还给正规的大矿开发造成了安全隐患,造成了大矿区开采效率的低下和浪费。 3、矿产资源开发的不合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本身就是一项破坏性极大的工程,如果不加以合理的开发,那么对当 地的资源环境会造成很大的破坏。而在全国范围内因矿产资源的开发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 污染的情况不在少数,我国矿产资源的平均总回收率仅有30% -50%,绝大部分矿山的综合利 用率指数达不到25%,对工业用矿废渣的利用率也仅有29%,如此低的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势必会造成我国矿产资源的浪费。在环境方面,矿产的开发严重的破坏了地表环境,对矿区 周围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矿山废石、废渣、废水的随意堆积排放既造成了耕地 资源的被占用破坏,还污染了当地环境。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1、加快推进地质勘探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因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所有以往矿产资源的勘探大多由国家来组织,而国家对矿产勘 探的垄断,严重的妨碍了社会力量参与到矿产勘探中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应推进地 质勘探工作的改革,推行地质勘探公益性和商业性双结合的勘探模式,充分发挥调动企业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公益性勘探,要着眼于全国性区域地质调查、地质灾害与环境调查、 海洋地质调查以及地学高新知识和前沿理论研究等为基本任务。并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状况 当今世界上的国家很少有仅靠自身的矿产资源来发展本国经济的,但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无疑是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主要矿产品进口量逐年上升。1987年我国矿产品及初级加工制品出口创汇62亿美元,而进口则达98亿美元;1988年出口85.75亿美元,进口116.8亿美元,逆差达31.1亿美元。可以说我国已逐渐成为矿产资源进口大国。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很快,主要矿产资源短缺的态势日益明显。1989年我国铁矿石原矿的产量为 1.714 5亿吨,进口铁矿砂1 259万吨。2000年现有铁矿的生产能力将减少10%~20%,因而2000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基本稳定在目前水平。资源缺口增加,每年需进口铁矿砂2 000万吨~3 000万吨。预计2020年铁矿石产量可达2.8 亿吨~3.0亿吨,每年需进口4 500万吨~5 000万吨铁矿砂。 现有铜、铅、锌生产能力2000年减少30%~40%,三分之二有色金属统配矿山主要金属生产也到了中晚期。如果地质勘探无重大突破,21世纪初,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将出现全面紧缺的局面。

2.金属的存在和冶炼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十分丰富,除蕴藏在地壳中的外,还有数量很大的海滨沙矿和海底金属矿藏(如锰结核和重金属矿床等),它们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陆地上可用来制取金属的矿石大约有以下八大类: (1)天然金属矿,如金、银、铂、汞等贵金属,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氧化物矿,如铝矾土Al2O3·nH2O、赤铁矿Fe2O3和锡石SnO2等; (3)碳酸盐矿,如石灰石CaCO3、孔雀石Cu2(OH)2CO3等; (4)硅酸盐矿,如绿柱石Be3Al2Si6O18、高岭石(Al2Si2O7·2H2O)等; (5)硫酸盐矿,如重晶石BaSO4、石膏CaSO4·2H2O等; (6)磷酸盐矿,如磷酸钙Ca3(PO4)2和磷酸稀土矿等;

我国主要矿产开采利用状况

我国主要矿产开采利用状况 对我国十八种大宗矿产开发利用状况作了调查。这十八种矿产是煤、铁、锰、铬、铜、铅、锌、钨、锡、钼、锑、铝土矿、镍、金、稀土、硫、磷钾,结合国土资源部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的成果作了分析。这十八种大宗矿产开采利用状况分析,完全可以反映我国矿产开采利用状况。 (一)煤炭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基础作用和支柱作用。我国正在成为煤炭出口大国。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炭品种齐全,可以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据华诚金属网()了解,我国煤炭资源总量10142亿吨,保有储量1292亿吨,基础储量5949亿吨,资源量2901亿吨(均为1999年资料,下同),位居世界第三位。晋、陕、蒙三省区占全国的65%,经济发达的东部十省市仅占7.8%。按煤种分,低变质烟煤34%,中变质烟煤33.2%,贫煤、无烟煤18.8%,褐煤14%。我国煤矿遍布全国,相对集中于山西,陕西、内蒙、河南、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贵州、安徽等省区。重要的矿山有大同,乌海、准葛尔、石咀山、太原、潞安、平顶山、铜川、开滦、兖州、阜新、抚顺、铁岭、鹤岗、七台河、双鸭山、鸡西、淮北、淮南、六盘水、阳泉、平朔等。现有矿山35751个(2000年统计数,下同),其中大型143个,中型373个,从业人员444.1万人,占全国矿业从业人数的46.0%,占了矿业的半壁江山,。产煤10.15亿吨。我国的煤矿呈典型的二元结构,一方面是大型的国有矿,一方面是众多的民营地方小矿山。受煤炭赋存条件的制约,我国仅有16处重点露天煤矿,生产能力5280万吨,年产3458万吨,仅占全国煤产量3%,大大低于主要产煤国家40%露天矿的比例。九五期间,由于科技进步和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原煤年产量超过千万吨的特大型企业17个,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22.7%,生产集中度有所提高。近年来,我国煤炭出口量稳步增长,2000年出口5884万吨,占世界煤炭贸易份额的12%。 (二)铁矿 钢铁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材料,2001年我国钢产量1.49亿吨,为世界第一位。我国铁矿石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组份多,与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印度的富矿相比,缺乏成本竞争优势,需要长期从国外进口铁矿石。 我国铁矿石保有储量119.48亿吨,基础储量211.76亿吨,资源总量456.38亿吨。居世界5-6位。其中品位大于55%的铁矿石仅占3.2%。

矿产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

矿产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 随着矿产开采业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业越来越广泛,中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各个地域的分布情况不同,资源分配不均匀,这就造成不同地域在矿产产业上的开采力度不一。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都需要详细的分析,并作出相应的的对策保证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采。这也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标签:矿产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业也越来越繁荣,勘察并合理开采我国矿产资源是对矿产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策略。矿产资源的勘察对我国矿产资源新资源的发现也是必要的手段。矿产资源作为一种基础产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所以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提高我国经济水平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当今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1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我国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地域分布广。煤矿作为一种能源矿产,历史悠久,它的开采量在我国首位。不仅煤炭资源丰富,而且品种齐全和分布广泛。我国32个省(区、市)中,除了上海市没有煤炭外,都有丰富煤炭资源。但是其区域分布不均衡,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山西和西北地区最富集。华北地区1930.84亿吨,占57.87%,华中地区148.68亿吨,占4.46%,华南地区11.25亿吨,占0.34%;华东地区253.75亿吨,占7.60%,东北地区144.53亿吨,占4.33%,西北地区557.39亿吨,占16.70%,西南地区290.35亿吨,占8.70%。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特性。其矿产储存种类有54 种。其中铁矿的分布最多,在我国各地已知的铁矿区有1834处。大型和超大型铁矿区主要分布在辽宁鞍山-本溪铁矿区、冀东-北京铁矿区、河北邯郸-刑台铁矿区、山西灵丘平型关铁矿、山西五台一岚县铁矿区、内蒙古包头一白云鄂博铁锈稀土矿、山东鲁中铁矿区等地的分布较多,其他地方也有分布。其次是锰矿在全国已探明的锰矿区共有213处,主要分布在辽宁瓦房子、福建连城、湖南湘潭、民乐、玛瑙山、响涛园等地都有锰矿。还有其他矿产,如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锗矿、镓矿、铟矿、沲矿铊矿、铪矿等等,在各地的分布不尽相同。 中国非金属矿产也具有品种很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的特性。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88种,根据用途可分为4类:第一类是冶金辅助原料类,主要矿种有菱镁矿、耐火粘土、普通萤石、白云岩、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熔剂用灰岩、铸型用砂等。第二类是化工原料类,主要矿种有磷、硫、钾盐、化工用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稳步发展,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海洋产业发展迅速,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达20%以上。海洋水产业总产值达1445.27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50.6%;海洋油气业总产值212.74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7.5%;海洋盐业总产值为45.5亿元,占1. 5%;沿海造船业总产值达193.84亿元,占6.8%;海洋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达5 40.6亿元,占18.9%;滨海旅游业收入达419.75亿元,占14.7%。 1.海洋水产业 我国海洋捕捞是传统产业。这些传统经济鱼类由于我国近海的过度捕捞,一些名贵的鱼种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等的捕捞量急剧下降,资源衰退严重。不仅产量大幅度减少,而且质量也普遍下降,个体日趋小型化、低龄化,劣质鱼比重不断增加。沿海贝类资源也因过度采捕而呈衰减趋势,如辽东湾的毛蚶资源量,1975年为53万吨,1983年还不足4万吨。 2.海洋油气业 我国陆架区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含油气盆地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共有大中型新生代沉积盆地16个。我国自60年代以来在海上进行了大量油气资源勘探工作,尤其是1979年引进外资和勘探技术以来,海上石油勘探和开发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1990年底,累计完成地震测线59万公里,钻探井250多口。1980年我国开发的海洋油气田仅5个,年产石油16.57万吨,1995年海洋石油年产量已达927.5万吨,1998年达到1631万吨。我国海洋天然气产量从1993年的2.89亿立方米,到1998年猛增至38.6亿立方米。 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油气业得到迅猛发展,这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我国多年来海洋油气勘探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分不开 3.海洋运输业 我国现有大、中、小型商港160多个。这些港口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海湾港,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矿、稀土元素(钇矿、钆矿、铽矿、镝矿、铈矿、镧矿、镨矿、钕矿、钐矿、铕矿)、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碲矿。各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不一,其资源丰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资源比较丰富,如钨、钼、锡、锑、汞、钒、铁、稀土、铅、锌、铜、铁等;有的则明显不足,如铬矿。 铁矿 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铁矿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就省(区)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中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富铁矿较少,富矿石保有储量在总储量中占2.53%,仅见于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从铁矿成因类型来看,根据程裕淇和赵一鸣等的意见,主要有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四川攀枝花铁矿床,与中酸性(包括偏基性与偏碱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徽两省的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如鄂西、赣西、湘东地区的赤铁矿;变质沉积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等。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变质-沉积磁铁矿为最重要。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35%左右),但储量大,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铁65%以上的精矿。从成矿时代看,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铁矿形成,但以元古宙力量重要。 锰矿 中国锰矿资源较多,分布广泛,在全国21个省(区)均有产出;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13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亿吨,居世界第3位。中国富锰矿较少,在保有储量中仅占6.4%。从地区分布看,以广西、湖南为最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55%;贵州、云南、辽宁、四川等地次之。从矿床成因类型来看,以沉积型锰矿为主,如广西下雷锰矿、贵州遵义锰矿、湖南湘潭锰矿、辽宁瓦房子锰矿、江西乐平锰矿等;其次为火山-沉积矿床,如新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受变质矿床,如四川虎牙锰矿等;热液改造锰矿床,如湖南玛璃山锰矿;表生锰矿床,如广西钦州锰矿。从成矿时代来看,自元古宙至第四纪均有锰矿形成,以震旦纪和泥盆组为最重要。 铬矿 中国铬矿资源比较贫乏,按可满足需求的程度看,属短缺资源。总保有储量矿石1078万吨,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知识分享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1自然资源的定义 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如给予人以舒适性、提供生产发展场所等,即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狭义的自然资源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实体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们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本文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可量化、可补偿的、直接或间接进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的自然资源。 1.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然性。自然资源是天然物品,与人工合成品具有本质区别。 (2)历史性。多数自然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例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 (3)稀缺性。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对非生态资源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如石油);对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如森林)。

(4)整体性。各类自然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时空上往往交互重叠、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对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对其它资源产生影响,并进而导致整个资源系统的变化。 (5)种类与功能多样性。自然资源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仅已被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就有2000多种。一种自然资源的功能也是多样的,比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林木等副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重生态功能,这些功能整体地发挥作用,人们不可能在改变资源系统中某一项功能的同时又使周围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6)可更新性与不可更新性。多数自然资源具有自我更新或再生的能力,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数量和质量平衡,但其自然更新速度是有差别的。一些自然资源不能自我更新,会越用越少(如石油)。 (7)空间分布不均衡性。由于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同类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类型、储量、质量也有很大差别。 (8)国界性。自然资源按国界进行划分,和人一样具有国别。但也不完全如此,如大气资源不受国界限制、国境线上的地下矿产资源可能引起国际纠纷、某些动物自由游动可以“改变国籍”等。(9)公共性。自然资源是全社会、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原则上不能限制任何人享受其所提供的生态、社会服务,任何人对某些资源的享受也不会影响他人的享受。同时,不少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浅析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浅析 自然界的资源有三种,即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和信息资源。矿产资源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一种非再生自然资源,它是地壳形成后,经过几千万年、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而生成,露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无论生产创造的财富属于哪一个门类,其起始点都必定是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从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铁器时代,正是以矿产资源利用主体的变更来划分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阶段。工业革命以来,又经历了煤、铁器时代和石油、有色金属时代以及核能与电子硅产品时代,带来了先是以英国为中心的欧洲百年强盛,继而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百年强盛。正是资源分布和利用格局,再加上技术经济条件运动的格局,也决定了现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与开放经济体系的一体化。矿产资源状况一直都是影响国内经济布局和国际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 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生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在地球上的数量是固定的,只能是越来越少,由于矿产资源的耗量在急剧增长,使得有限的矿产资源呈现出衰竭的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意识到矿产资源总有一天要枯竭。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然而,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上和技术上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确实是有限的,人类的需求却仍然在不断增长,这必然导致资源的耗竭,而且耗竭的前景已不容乐观。 矿产成矿地质背景条件 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的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依据形成矿产资源的地质作用和能量、物质来源的不同,一般将形成矿产资源的地质作用,即成矿作用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与叠生成矿作用。内生成矿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致矿床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外生成矿作用是指在太阳能的直接作用下,在地球外应力导致的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气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地壳表层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特别是经过深埋或其他热动力事件,使已由内生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岩石的矿物组合、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结构构造发生改变而形成另一类性质不同、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较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迄今为止,共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158种(能源矿产10种、黑色金属矿产5种、有色金属矿产41种、贵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91种、其他水气矿产3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配套程度较高的少数国家之一。按探明储量计算,中国45种主要矿产中有25种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钒、钛、钽、钨、膨润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镁矿、锑等12种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如下: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煤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铁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铜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东。铅锌矿遍布全国。钨、锡、钼、锑、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华南、华北。金银矿分布在全国,台湾也有重要产地。磷矿以华南为主。 主要矿产资源包括:

◆煤炭资源:中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储量为10000亿吨,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 ◆油气资源:主要蕴藏在西北地区,其次为东北、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浅海大陆架。截至1998年底,中国已找到509 个油田和163个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为198.5亿吨和1.95万亿立方米,列世界第9位和第20位。其中陆上石油资源量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占中国同类资源 总量的73.8%和78.4%,已形成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格尔-吐鲁番、四川、陕甘宁等六个大型油气区。 金属矿产: ◆黑色金属:探明储量的有铁、锰、钒、钛等,其中铁矿储量近500亿吨,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西和四川等省。 ◆有色金属:凡是在世界上已发现的有色金属矿在中国均有分布。其中,稀土的储量占世界的80%左右,锑矿的储量占世界的40%,钨矿的储量则为世界其他国家储量总和的4倍。截止2000年底,中国已经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有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7种,矿产地2万多处。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全省陆地面积约 3.5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而行政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海洋大省,是我国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且种类独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全省共发现矿产88种,经评价有工业储量的矿产70种。其中,已探明列入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有57种,矿产地435处,其中,矿产规模达到大型的69处、中型的123处、小型的243处。 海口市的矿产资源有:能源矿产的石油、天然气、褐煤、低热值油炭质页岩,泥炭;金属矿产的铝土矿、钴土矿、褐铁矿;非金属矿产的高岭土、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硅藻土、膨润土、沸石、浮石、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砂;水气矿产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热矿水、地下淡水等20种。 海口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体布局为“北部带动、南部推进、发展中东、保护西部”;将全市布局为四大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开发区和9个二级开发加工区。其中四大矿产资源开发区为:北部矿产开发加工区,即跨越以海府经济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海口货运大道一线以北地区,包括海府-长流重要的矿产开发综合加工和西秀-文明村油气、玄武岩、砖瓦粘土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南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文岭至仙沟一线以南的长昌、大坡等地区,包括以长昌的褐煤、油炭质页岩、耐火粘土、高岭土为重点的建材矿产综合开发加工和大坡的铝土矿、钴土矿、玄武岩等2个二级开发加工区;中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以东、南渡江东河岸以西、海口货运大道以南的永兴、龙桥、龙泉、新坡、龙塘、东山、南渡江沿线等地区;东部矿产开发区,即跨越南渡江以东的云龙、旧州、三江、红旗(土桥)、三门坡、大致坡等地区,因地制宜地适度合理布局中小型建材矿山开发。 钛铁矿砂矿主要矿床分布在海南省万宁的保定、长安、兴隆,琼海的沙老、南港,陵水的乌石-港坡、万洲坡,文昌的辅前。

中国矿产资源概况

中国矿产资源概况 通过大量地质勘查工作,已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有探明储量的矿种155种,矿产地(点)20多万处,探明矿产资源总量和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为我国1万多个国有矿山、24万多个集体和其它经济成份矿山提供了矿产资源。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矿业开发总规模目前居世界第三位。矿产资源勘查为我国矿业开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地下水资源是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为20个省(区)140万km2农田供水,为重大建设项目和缺水城市解决地下水资源,为严重缺水地区和氟病区找水、改水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建国以来,我国已发现173种矿产,探明有储量的矿产有155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0种,水气矿产3种;矿床、矿点20多万处,经详细工作的近2万余处. 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3位(见图1)。但是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占世界第53位。人均保有储量潜在总值占有量7.70万元,每平方公里保有储量潜在总值占有量1002.94万元。 全国可更新的地下淡水资源量为8700′108m3/a,微咸水200′108m3/a;地下淡水开采资源为2900′108m3/a,微咸水开采资源130′108m3/a。平原区(含盆地)地下水储存量约23万亿立方米,10米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储存量相当于840毫米,略大于全国平均降水量648毫米,与世界地下水储存量的平均值相近似。 图1世界主要国家矿产储量(潜在总值)对比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煤主要分布于西北和华北;铁集中于东北、华北和西南;铜矿以长江中下游最为重要;磷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中南地区;钨、锡、锑等优势资源则主要分布在湘、赣、桂、滇等省(区)。 地下水资源南方丰富,北方相对贫乏。约占全国总面积60%的北方十五省(区),地下水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_宋新宇

第16卷 第59期大 自 然 探 索V ol.16,Sum N o.59  1997年 第1期EXPLORAT ION OF NAT U RE No.1,1997我国矿产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博士 宋新宇 众所周知,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据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工业制成品的原料70%来自于矿产资源,能源有90%来自矿产资源。我国工业制成品原料的80%和能源来源的95%来自矿产资源,有近2000万人从事矿业生产,每年开采矿石70多亿吨。由此可见,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解放以来,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形势、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使人们了解我们现在面临的严峻形势,不要总是被地大物博所迷惑,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利于我国矿业的持续发展。 1 我国矿产资源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比较配套、齐全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通过几十年来的矿产勘察工作,已发现163种矿产,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49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6种,以及地下水和矿泉水。已发现的矿产、矿点有20多万处,经详查工作的近两万处。 据有关部门对1990年世界资源的资料分析,我国具有优势的矿产是稀土、石膏、钛、钽、钨、膨润土、锡、芒硝、钒、重晶石、菱镁矿、锑、石墨、锂、钼、煤、铌、铍、硫、萤石、滑石、汞、磷、石棉等24种;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为锌、珍珠岩、高岭土、耐火粘土、铝土矿等5种;储量相对不足的矿产有银、铁、铜、金、硼、镍、铀、石油、锰等10种;储量短缺的矿产为天然气、钾盐、铂、铬、金刚石、天然碱等6种。 能源矿产 截止1990年底,累计探明煤炭储量9724亿吨。其中无烟煤占12%,炼焦烟煤占28%,非炼焦烟煤占47%,褐煤占13%,预测煤炭资源量按不同埋深分别为:1200米以上为2万亿吨;1500米以上为3.84万亿吨;2000米以上为5万亿吨。我国是产煤大国,1994年产煤11.86亿吨,处于世界第一位。主要分布于山西、陕西、内蒙古、东三省、贵州等省区。截止1994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储量170亿吨,天然气1.4万亿立方米,目前全国共有400多个油田进行采油,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和新疆,1994年全国采油量为1.46亿吨,居世界第5位。共有100多个气田进行采气,主要分布于新疆、华北、四川等省区,1994年全国天然气产量163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9位。核能矿产铀矿经过几十年来的勘探,在大陆22个省区发现了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四个主要铀矿类型,并在煤层、碳酸盐岩、磷块岩、石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