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说课稿

小学语文《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说课稿
小学语文《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说课稿

小学语文《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教材解读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教学这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四、教学过程

一、师渲染,导入诗

1、课前播放《送别》

2、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你们在课外都积累了哪些古诗?学生反馈背诵。

(2)由旧知引入送别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由唐代王维写的送别诗。板书王维。

二、知诗人,解课题

知诗人

师:对王维你了解多少呢?(朝代,出生地,多才多艺……)课件补充王维的情况。

解课题

“送”

读课题,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它是一首送别诗?一提起“送别”两字,你有什么样的滋味?伤心、难过、悲伤……读题

“元二”

诗人王维是送谁呢?(元二)

师:噢,这个人姓元,叫──师介绍: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排行第二的意思就是在元二的的兄弟姐妹,他是排第二个,他上面还有一个──元大。

“使”

使的意思是——出使。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到注释(“借助于注释来理解诗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方法用得恰当了,你学起来会事半功倍。)

“安西”

师:再来读一读。元二去干什么呀?元二出使安西。

安西是什么地方,知道吗那么安西又在哪呢?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关系?(出示课件介绍)

师:那元二去干什么呢?当时的唐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边关延绵数万里,需要大批的士兵和官员去镇守边关,保卫国家。元二正是担

负着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出使安西的。所以是─王维送别元二出使安西去保卫国家。

师:王维知道老朋友要去安西,特地从大老远长安赶来送他。多么深厚的友谊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诗题。

那么王维又是怎么送别朋友的呢?。

三、初读诗,促感知。

1、大家自由地朗读这首诗歌,要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诗句。

学生大声朗读。

指名朗读。听了他的朗读,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

重点指导三个多音字:朝、舍、更。

师:古诗读到这种程度叫读通顺了,古诗还要读得有韵味。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学生质疑、理解字词意思

我也想来读一读行吗?(老师范读)

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初步感知诗意)

四、想象画面,领会诗意,体味别意

过渡:刚才我们从题目中已经知道,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那么王维又是在哪儿送?什么时候送呢?请大家再默读这首诗,并读读课后注释,边读边思考。

(一)学习前两句,领会诗意

1.交流。读懂诗意,体会美景。

在哪儿送呢?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些?什么时候送呢?

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知道的?指名读、再指名读。

我们说王维的诗,“诗中有画”,那么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1)雨:什么时候的雨?这雨大吗?为什么说是小雨?

(2)客舍

(3)柳树:什么样的柳树?

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间接说前两句诗意)

2.指导朗读

这样的渭城美吗?你喜欢吗?指名读、再指名读。再指名读。男女赛读。好美的一幅画呀!

渭城的早晨----美

渭城的空气----新鲜

渭城的旅社----舒服

渭城的朋友----知心

(设计理念: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的象征。选取这些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做好铺垫。)

(二)品读后两句,体味别意

过渡:多么美的渭城啊!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客舍,诗人却要和他心灵相通的朋友元二分别了。他要到哪里去呢?此去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当时阳关以西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呀?请大家想象一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1.体会路途的艰辛。图片(课件补充)

(1)师简介安西介绍安西、体验路途的艰难:渭城在如今陕西省渭河以北,所以称之为渭城。阳关在如今甘肃省敦煌县的西南。再

往西走,新疆的库车附近,古时候称为“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啊。满眼的荒漠,满目的凄凉,有的只有那荒山野岭、大漠茫茫、关山重重。出示课件:说说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如果是照当时元二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学生们惊讶万分)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元二即将远行,想想看,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2)学生交流、

(3)师小结:是啊,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这一路上,元二会风餐露宿、会遇到恶劣的天气变化、会遇到强盗土匪、会遇到豺狼虎豹、他会无比的孤独寂寞……

2.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1)元二即将远行,如果你是王维,你会说什么呢?

(2)如果你是元二,你又会说些什么呢?此刻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一说呀?

3品读后两句,体味别意

是啊,此地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因此,在这离别的时刻,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王维举起酒杯,脱口而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同学们,他们只喝了一杯酒吗?你怎么知道的?是啊,他们喝了一杯又一杯。让我们再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么,这“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一杯又一杯的酒中包含着什么?随机板书:祝福、关切期盼

师:离别之际的依依不舍,都赋予了临别时的这一杯酒,让我们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前路珍重的关切与牵挂,都凝聚为离别时的瞬间豪爽,让我们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建功立业的期盼与祝福,都汇成离别时的这杯酒,让我们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

(设计理念:在对“酒”的多元解读后,教师情满胸腔地采用了“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更”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于是每复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华)

五、朗读全诗、升华感情。

过渡:同学们,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和亲人送别时的情景。

1.读全诗

是啊,他们是多么舍不得分开啊!看,喝完酒后,王维牵着马儿,是送了一程又一程。(出示课文插图)

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刻,元二就要起程了,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啊?还有谁愿意朗读这首诗,再送他一程呢?(指名读)

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齐读全诗)

2.欣赏

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千百年来这些文字才被代代传颂,因为有了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段。(同时播放视频。)

六、伸课外,促积累

1、师:人生自古伤离别。古诗当中,关于送别这一主题,留下了很多名篇佳句。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喜欢的话读一读,比一比,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2、读诗句

3总结:同学们,读了这些送别诗,不管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同一个字情。“人间最美是真情”。就让我们继续畅游在古诗的海洋里,不断诗化我们的心灵吧!

七、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祝福关切期盼

《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

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纬度确定了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写 2 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依据教学目标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下面我就从、解诗题、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拓诗篇这六个环节来谈谈对这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入诗境新课开始,教师可配上古曲《送别》,渲染气氛,营造出诗歌的意境,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读诗文诗歌短小精练,可以让学生自由多读上几遍。

三、解诗意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后的几个注解,使是出使的意思,浥是湿润的意思,更尽就是再饮完的意思,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继而全班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

四、悟诗情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词大家中可谓颇具规模的一系,诗人们无一不涉足过这一主题。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那么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在悟诗情这个环节我们将解决该问题,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想从如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1、从好友的角度感受离别之情先请学生读一读古诗, 2 、“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酒,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此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这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

分别。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平安,在安西生活如意。这还是一杯……的酒,让学生带着他们的感受,一遍一遍,反复地朗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这层进式步步引读,使学生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这似乎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3、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当时阳关离渭城路途遥远,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元二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 3000 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由此,教师第三次采用层进式的引读,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学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设计,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

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在整个悟诗情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完全感受了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

五、其实王维想对元二说的话真是太多太多了,然而在这个分离在即的时刻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在此,我设计了一个练笔环节,请学生把王维想对元二说却没有说出来的话说出来,然后进行交流。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驰骋想象,激越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我想,有了上一个悟诗情环节的铺垫,这个练笔也算得上是水到渠成了吧!学生不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再一次在精神上与诗人发生共鸣。

六、拓诗篇“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师可以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如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千古名篇。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库车县。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由乐人谱曲.其曲名为《阳关》,又名《渭城》;作为送别曲,流传很广。 我们这个民族自古重离别。历代留下来的赠别送行的诗文多得不可胜计。南朝江淹专门写了一篇《别赋》,赋的一开头就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送别曲也很多,汉横吹曲有《折杨柳》、《小折杨柳》,相和大曲有《折杨柳行》,南朝清商曲有《月节折杨柳》等。 诗开头“渭城”一语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并说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阵小雨。首句的“朝雨”因次句“柳色新’三字而知为春雨,这种写法叫做互文见义。这可以使语言更精炼。 写离情别绪。诗人笔下的景物也往往成为有情之物。代人伤心,为人垂泪。本诗写春朝两,下“襄轻尘”三字,表明两不大,只是沾湿了地皮。接着又说,环绕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经春雨洗过,益发显得青翠嫩绿。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空气清新。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此种写法。似与“送

行”的气氛不十分谐调。然而。诗人心甲已先装着一个“别”字。虽有良辰胜景。也无心流连。别意正是以潜意识的形式笼罩景物、环境的。由此可以看到,主观情感在一篇抒情诗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中的语是“柳色”。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因此,作为文化标志的一事一物写入诗中,就使诗具有十分丰厚的情感意蕴。“柳色新”三字在诗中有双重含义: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关节。 后二句直接写离别之情,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这类常情写在此处,读来特别朴实深厚,紧相呼应的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使这杯酒具有极重的分量。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2)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2)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2) 这篇评课稿“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2.45KB”由xx为您整理,供您在写作教学反思时参考。具体文章如下: 《送元二使安西》是诗人送友人元二奉命前往安西时作的,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刘微老师的这节课让听众感受到了送别的难舍难离,学生的发言有一定深度,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刘老师按照“古诗四读法”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从诗句中感悟其中的深意。 曾记得:学古诗,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这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也是学生自学古诗词的一般思路。 将学生的课外积累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精彩的是,刘老师运用填空的形式提取孩子们对于诗人、诗题及有关背景知识信息。这样做,即帮助孩子们梳理了课外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如何加工信息,还为进一步读、悟古诗做了情感铺垫。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老师让孩子们自选表现送别意思的古诗词,运用一定的方法自学。这个环节是孩子们体验诗意,体验学法的实践过程,有教有放。 思维很重要,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是比较有效的,语文课在帮助孩子们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大有作为。老师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训练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老师要求孩子们读课文时,非常注意图文对应,诗与图对应,内容与图对应,说话、表演与图对应;听他人读书,与自己手指到的图上画面内容都是对应的,对应中,孩子们读、想、说、做、演融为一体,张开想象的翅膀,悄悄地内化语言文字的内涵,吸收营养。 人们信奉的“把一切知识教给孩子”,暴露不适应性和局限性。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了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刘老师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发现和感悟,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旨在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理,利用各种信息。《课标》指出:“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小学生自主探究实施策略的研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完整word版)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公开课)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分辨“朝、舍”的读音及含义。 2.理解诗词大意并想象画面。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并背诵、默写。 4.能抓住“更尽”体会诗人情感。 5.会用结合注释的方式学习古诗。 6.初步感悟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大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情感。 课前准备:背古诗,引出摇头晃脑吟诵古诗的方式。 一、找地名,初读解题。 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也将一起学习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2、(播放课件)读题(板书课题),你从诗歌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使”(渗透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读“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师补充“出使”的通俗说法:就是受朝廷之命去某个地方做官) 知道元二是个人名(师补充:名元常,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人称“元二”。) 二、知诗人,以画解诗。 1.师:读懂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板书:王维在渭城送元二出使安西。) 2、(课件显示王维简介)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 知道宋朝大诗人苏轼怎么评价王维的吗?课件出示: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 3、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王维的这首诗,看看其中是否也蕴含着一幅画。 4.初读:请大家自由朗读古诗,至少读三遍。 第一遍,一字一句读,争取把古诗读正确,读准每一个字; 第二遍,大声读,试着读出节奏来; 第三遍,还可以合着节奏摇头晃脑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它所描绘的画面。 如果老师没有喊停,你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下去。 汇报读,教师在点评中教学多音字。(播放课件)师:这句诗中的两个多音字你读的特别准确,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知道它们的另一个读音吗?(课件出示,学生读一读组词)这两个多音字在诗中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回答,完成课作。师:看来大家已经把这两个字牢牢记在心里了。让我们把这两个字带回到诗中去,再来读一读这句诗。 谁还想来读?汇报两名后齐读。 5、师:读着读着,你从诗中看出画来了吗?请拿起笔,在诗句中圈一圈,这幅画都有哪些景物? (1)交流:哪些景物?——雨、轻尘、客舍、柳 (2)生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指名说一二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创新整合点 通过网络查找并整合信息,探究“柳”“酒”的谐音及其含义,理解送别诗中景物蕴含的深意,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意,不言可知。诗的前两句写景,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氛围。清晨、渭城客舍、驿道、柳树,勾画出一幅清新图景,为送别提供典型环境。后两句叙事,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场面。 学情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已经不陌生。他们大多能够通过预习,按照“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的步骤把诗句读准读通,也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等初步理解诗句意思。然而,学习古诗最重要的是“体会诗情”。《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初步感知,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但从诗中描写的景物来看,诗人的情感绝非仅仅只有不舍。那么,这景物中到底还藏着哪些丰富的情感呢?仅凭借助注释对诗句的理解是无法体会到的,这便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同时,信息化时代,学生学习的途径应多元化,利用网络来解决疑难也应是他们必备的本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网络查找并整合信息,探究“柳”“酒”的谐音及其含义,理解送别诗中景物蕴含的深意,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网络查找并整合信息,初步尝试利用探究谐音的方法学习其他的送别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送别诗中景物蕴含的深意,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教学环境与准备* 互动教室,无限网络畅通,ipad使用方正慧云学习平台。教学中,学生可根据需要,利用ipad进行勾画批注、完成检测、网络信息查找等。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前置性导学视频,了解“谐音”及其特点,为课堂上的聚焦重难点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诗题。 1.板书“送元二使安西”,读诗题。 2.“使”是什么意思? 指名交流,理解诗题意思。 3.展示唐朝疆域图,引导学生感知渭城至安西路途遥远。 (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检测前置性学习中对生字及多音字掌握情况。 2.利用ipad完成多音字练习并提交答案。 3.根据数据报表反馈学生答题情况。 预设:多音字“舍”“尽”错误较多,引导学生根据其在诗句中的意思做进一步辨析,明确正确读法“shè” 【设计意图】利用ipad进行测试完成情况的数据统计,获得科学而准确的反馈信息,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顺学而导。 4.朗读本诗,读准字音。 (三)借助注释,读懂诗意。 1.回顾前置性学习视频中读懂诗句意思的方法。 2.小小组合作说说诗句意思。 小小组利用ipad投屏展示,组际补充。 3.用ipad对小小组进行评分。 4.根据意思读出节奏,读通诗句。 (四)聚焦谐音,体会诗情。 1. 寻找谐音字。

小学语文教案与课件

小学语文教案与课件 导语:小学语文教案与课件写?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小学语文教案与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与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放一首古琴曲作背景音乐同时用小段优美简洁的话引入营造意境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导入语为:《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绮美而瑰丽品读《诗经》就是聆听三千年华夏先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在营造气氛时不忘知识回顾和学生一起回顾诗经六义 生齐答:内容——风、雅、颂手法——赋、比、兴 紧接着引入新课:今天让我们一起品读边塞诗的开山之作——《采薇》 二、解题 教师出示薇草图片介绍采薇就是采摘薇草即采摘野豌豆苗图文结合让学生有直观感受 三、朗读诗歌通过三个场景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思归之情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更要多读反复读在读中逐步领悟其内蕴教师安排了三读诗歌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 一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感受节奏、用词与句式读时形式多样读准字音时叫个别学生读另叫学生纠正字音感受句式节奏时则要求齐

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之后让学生总结句式节奏上的特点即有音乐感、节奏感、句式相似反复吟唱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句最后总结这种句式叫做重章叠句(或重章叠唱、重章反复) 二读诗歌要求理解诗意把握情感并掌握赋比兴的用法首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出示PPT重点词语让学生解释之后教师从戍守边 疆的将士“思归”这个思路来讲解全诗根据行文思路分析出三个场景不同的“思归”之情 首先第一场景是“采薇思归”诗经开篇定题起兴用“采薇”起兴让学生思考为何用“采薇”起兴并让学生找出写薇菜变化的字让学生感悟其中有什么深意学生通过设身处地地感悟与思考体会到用“采薇”起兴的原因是近似联想因为戍守边疆的将士生活艰苦采薇菜充饥是常有之事而且对将士家乡的贫苦百姓来说采薇也是家乡常有的充 饥方式因此以采薇起兴有两种深意:一是写出了戍卒生活的艰辛二是写出了将士们的乡愁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前面提到了重章叠句学生已经了解到重章叠句的特点即句式相同每句的字数相同只是在相同位置上更换个别字句以丰富表达的内 容所以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前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方法写薇菜变化 的字为:作、柔、刚作即薇菜刚长出地面柔即薇菜叶面大而润泽的样子刚是指薇菜茎叶开始变老从这三个字的字义学生很快悟出了随着 薇菜的变化时间在不断地推移时间已经由春至夏进而到秋将士们戍 守边疆的时间不断增长时间长久戍守又很艰辛苦将士们乡愁也就自 然日益加深教师表扬学生感悟到位并趁机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将士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公开课)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分辨“朝、舍”的读音及含义。 2.能运用平长仄短的规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3.理解诗句大意并想象画面。 4.初步体会古典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诵读古诗的节奏,理解诗句大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悟诗句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诗歌背景资料,了解折柳送别的典故。 【教学过程】 一、初读解题 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2.(播放课件)读题,你从古诗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1)理解“使”,渗透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 (2)解读“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师补充背景资料:唐王朝出现了动乱,皇帝派了很多大臣前往各地调兵镇压叛乱。元二奉命出使的地方就是安西。) (3)理解“元二”的称呼。(师补充:姓元,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叫“元二”) 二、读诗文,识平仄 1.初读: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个人读,教师在点评中教学多音字“朝”和“舍”(播放课件)。 3.正音后齐读。 4.师范读。(读出平长仄短之感) 问:你们觉得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5.结合学生说出的特点,指导何为平仄,如何判断平仄。(板书:平长仄短) 6.师结合诗句,指导学生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读诗。 7.请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出后两句的平仄。(提示最后一行的“出”字在古代读仄声,所以要读短。) 8.请学生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自由练习朗读这首诗。 9.请学生个别读,然后齐读。 三、解诗意,悟诗情 (一)解读前两句 1.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相信,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你们会读得更有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渭城的美景,说说你在图里看到了诗句中的哪些景物。 2.交流汇报。 3.师结合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柳、尘两种意象的特殊。 (1)柳,在古代柳象征离别。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柳”和“留”谐音,折柳就是希望要走的人留下。师引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渭城在黄土高原上,风大,沙尘多。远行的人往往还没出城,就已满身尘埃。所以很多送别的诗里往往会提到路上的尘土,比如杜甫“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带拼音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带拼音 2018-03-15 回答 一、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wèi chéng zhāo yǔyìqīng chén。客舍青青柳色新。kèshèqīng qīng liǔsèxīn。 劝君更尽一杯酒,quàn jūn gèng jìn yībēi jiǔ,西出阳关无故人。xīchūyáng guān wúgùrén。 二、译文:《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曲》唐代:王维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扩展资料 赏析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

人。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赠汪伦评课稿

《赠汪伦》评课稿 伊春区南郡小学孙莹 今天听了乔丽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可以说,乔老师的这节古诗教学《赠汪伦》,为我们怎样教学古诗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一、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体会诗歌蕴藏的情感更难。因此,创设情景,奠定情感基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通过网络去查阅了有关这首诗的背景资料,课一开始,就通过听“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故事,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让朗读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有人认为“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媒体的介入,由于师与机、生与机的交流,往往会削弱流动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其实不然,假如教师能把握住“朗读”这座桥梁,就能让多媒体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本节课的教学,把朗读训练贯穿教学的始终,第一步先自读诗歌,懂得诗歌的大意。第二步进行品词品句再品读,第三步感情朗读,最后熟读成诵。教学中,努力的创设情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这一诗句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如何让学生体会?除了读还是读,通过指名读、引读、范读、分组读、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由难过转为惊喜,再由惊喜转为感动不已,通过朗读表达出诗句蕴含的感情。不断努力引导学生走人文本,走进文本。 三、课外延伸,拓展学习。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乔老师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的积累,感受古诗的悠远流长,努力使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对激发学生情感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篇二:《赠汪伦》说课稿 全员“听、说、评、议“课活动资料” 小敦素小学张昊天 《赠汪伦》说课稿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传诵。入选教科书的古诗,语言高度精练,节奏感强,学生学习起来朗朗上口,更是易于背诵。而且,经典古诗的教学,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叙事抒情佳作。这首诗主要叙述李白离开桃花潭时,他的好友汪伦来送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待发之际,诗人忽然听到岸边传来踏歌声,一个“忽”字,写出了李白心中的惊喜;后两句是抒情,诗人以水深喻情深,在诗人看来,桃花潭虽碧水幽深,却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这首小诗,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二学情分析 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能力,如朗读、理解等,但不同的学生对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谊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因而,如何让这时空交错的古人和今人在“友谊”这个主题上,抓住情感这个切入点是本课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诗词的教学要求“诵读儿歌、童谣、或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和说课稿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和说课稿 篇一: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 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大家辛苦了! 我是语文组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年级()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为主题展开。《》是一篇精读(讲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如: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一句话): 难点(一句话): 教学时间: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将安排2、3个课时。若为几个课时,则说明现在讲的是第一课时,同时后面讲课过程中要说明第一段主要讲说明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 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

《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 2016年04月20日,我校开展了“培养学生能力,关注学生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在听了王云青老师的古诗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后,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率高,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引导探索,感悟学习。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中所表现的画面,漫天黄沙的安西,渭城与安西的地图,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表现内容和写作背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活动非常协调。使用多媒体课件有效地增加了教学容量,化解了教学难点。 二、在读的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新课标在目标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怎样感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这一节课,王老师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引读、男女声赛读、对比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古诗,理解古诗,一句话,在读中悟情,让学生情有所感。当学生读着读着,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角色之中,体会到了体验到诗人王维与元二依依惜别的感情。这让我着实感受到“文贵自得,熟读自悟”。阅读教学中

注重强调“读”和“悟”,能自然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卓有成效地吸收、内化、积累,自然而然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采用积累、感悟的教学方法,还会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语文教育环境,有助于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 三、给孩子一片想象和创造的天空 语文课应当成为儿童创造力驰骋的广阔天地。学生的想象力需要保护,创造力需要培养。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时刻注意到这一点,相信学生就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也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梁老师抓住了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在足够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是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梁老师给了学生很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如:如果你是王维或者元二,即将分别了。你会和朋友们说些什么?这是一杯怎样的酒?酒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一石激起千层浪”王老师把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真正挖掘出来了。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情景再现,体验了古诗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教无定法,旨在得法。每一次听课,我都有不同的收获。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教与研的过程中,我一路成长着,一路享受着!

20.送元二使安西 教案(公开课)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育英二小张慧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读通并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拓展送别诗。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诗仙李白写的一首有名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谁能来给大家背一背?(指名2-3人背诵,正音)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用朗读将自己再次带到那江边依依惜别的场景中去!(生配乐齐读) 2.师:这首送别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带着这份感动,我们今天接着来学习第二首送别诗。 二、学习古诗 (一)解诗题 1.师:同学们伸出小手指,跟我一起写诗题(停顿板书),我先写一个字“送”,大家猜猜接下来我会写几个字?为什么?(指名2-3人回答,从中理解“使”、“元二”、“安西”) 元二:诗人的朋友,元常,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叫做元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朝设置在西北的最高军事机构,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 2.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再说一说诗题的含义?(指名1-2人回答,王维送元二出使到安西去任职。)齐读诗题。

送元二使安西课程教案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赏析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二〉能力目标1、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方法】以情景教学法为主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铺垫诗情 同学们喜欢音乐吗?(喜欢)。既然喜欢我们就先来欣赏一首曲子。播放课件:歌曲《送别》,长亭、古道、夕阳、垂柳等送别场景。学生欣赏感悟。)老师:这首歌叫做《送别》,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我从曲子中感受到一丝忧愁。 老师:为什么而忧愁啊? 学生:因为要和自己的好朋友分别了,所以很忧愁。 学生:还有一些依依不舍的感情。 老师:是啊,送别总是让人不舍,令人心生感慨。所以古往今来,因为送别,诗人们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 老师:比如说,我们前面就刚学过一首非常著名的送别诗,那就是——生齐:《赠汪伦》。 老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齐诵全诗 老师: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送别诗。(板书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老师:指名读试题 老师:我们生活中有叫“元二”这样的名字吗?(没有)看来“元二”并非

他的本名。他姓元,排行老二,所以诗人直呼“元二”。从这样的称呼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诗人和元二是很要好的朋友。 学生:诗人和他的感情很深厚。 老师:送元二干什么? 学生:送元二出使安西。 老师:你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个“使”。你怎么知道“使”在这里是“出使”的意思呀? 老师:你真会学习。借助注释是我们学习古诗词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看来这个元二还是一个朝廷的官员,他是带着唐朝的外交使命去出使安西。我们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读熟诗文,初解诗意 老师:通过预习,大家知道是谁送别元二吗? 生齐:王维。(师板书:【唐】王维) 老师:王维是唐朝又一位非常著名的大诗人,关于王维,你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生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所了解的王维。(略) 老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那么大家预习时也读了这首诗了吗?谁来展示展示?(一学生朗读)谁来评一评?(生评价,师强调多音字“舍”的读音)老师:刚才我们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我读懂了送别时是早上,还在下雨。 老师:你读出了送别的时间和天气。你是从诗中哪儿知道的? 学生:我是从“朝雨”知道的。 老师:你很会读书。这朝雨还—— 学生:湿润了地上的尘土。

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

2016年04月20日,我校开展了“培养学生能力,关注学生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在听了王云青老师的古诗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后,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率高,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引导探索,感悟学习。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中所表现的画面,漫天黄沙的安西,渭城与安西的地图,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表现内容和写作背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活动非常协调。使用多媒体课件有效地增加了教学容量,化解了教学难点。 二、在读的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新课标在目标中强调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怎样感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这一节课,王老师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引读、男女声赛读、对比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古诗,理解古诗,一句话,在读中悟情,让学生情有所感。当学生读着读着,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角色之中,体会到了体验到诗人王维与元二依依惜别的感情。这让我着实感受到“文贵自得,熟读自悟”。阅读教学中注重强调“读”和“悟”,能自然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

极性,使学生卓有成效地吸收、内化、积累,自然而然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采用积累、感悟的教学方法,还会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语文教育环境,有助于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 三、给孩子一片想象和创造的天空 语文课应当成为儿童创造力驰骋的广阔天地。学生的想象力需要保护,创造力需要培养。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时刻注意到这一点,相信学生就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也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梁老师抓住了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在足够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是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的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梁老师给了学生很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如:如果你是王维或者元二,即将分别了。你会和朋友们说些什么?这是一杯怎样的酒?酒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一石激起千层浪”王老师把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真正挖掘出来了。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情景再现,体验了古诗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教无定法,旨在得法。每一次听课,我都有不同的收获。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教与研的过程中,我一路成长着,一路享受着!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ppt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ppt 【篇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参赛(2012秋季区级一等奖 作品) (精选范文)】 ① 《军神》教学设计 我的解读: 《军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选读课文。“军神”这篇课 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情,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 情感。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即以“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为 线索组织材料,把一个感人而又震撼人心的故事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文章巧妙的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 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成功的塑造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镇静自若 的“军神”形象。《军神》不仅有“形”、还有“镜”、有“情”、有“理”。“军神”的文本价值在于作者对刘伯承这一具有非凡意志、超大毅力 的“神”的崇敬和赞美,给读者树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军人的杰 出代表形象。当今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较弱,他们需要“军神”的感染 和精神力量。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文本中吸取养料,浸润他 们的身心,净化他们的心灵,将大有益于学生人生境界的提高。 我的理念: “军神”既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学习的“切入点。”本教学设计以学生 为主体,以读为经,以悟为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文章的特点,教学 重点定位为:理解人物对话、神态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验人物的 感受,了解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及心理,亲历手术台上那惊心动魄 的一幕,直面人物的心灵,感受刘伯承超乎常人的举动、令人敬佩 的意志。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寻找沃克的感受,了解他情感和态度变 化的原因,突出刘伯承的精神品质,力图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把握“军神”撼人心魄的感人形象。 我的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生字词,借助字典或者联系具体的语言环 境理解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方案(公开课)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 教案目标: 1.能分辨“朝、舍”的读音及含义。 2.理解诗词大意并想象画面。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并背诵、默写。 4.能抓住“更尽”体会诗人情感。 5.会用结合注释的方式学习古诗。 6.初步感悟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教案重点:理解诗词大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案难点:体会诗人情感。 课前准备:背古诗,引出摇头晃脑吟诵古诗的方式。 一、找地名,初读解题。 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也将一起学习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2、(播放课件)读题(板书课题),你从诗歌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使”(渗透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读“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师补充“出使”的通俗说法:就是受朝廷之命去某个地方做官) 知道元二是个人名(师补充:名元常,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人称“元二”。) 二、知诗人,以画解诗。 1.师:读懂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板书:王维在渭城送元二出使安西。) 2、(课件显示王维简介)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 知道宋朝大诗人苏轼怎么评价王维的吗?课件出示: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 3、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王维的这首诗,看看其中是否也蕴含着一幅画。 4.初读:请大家自由朗读古诗,至少读三遍。 第一遍,一字一句读,争取把古诗读正确,读准每一个字; 第二遍,大声读,试着读出节奏来; 第三遍,还可以合着节奏摇头晃脑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它所描绘的画面。 如果老师没有喊停,你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下去。 汇报读,教师在点评中教案多音字。(播放课件)师:这句诗中的两个多音字你读的特别准确,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知道它们的另一个读音吗?(课件出示,学生读一读组词)这两个多音字在诗中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回答,完成课作。师:看来大家已经把这两个字牢牢记在心里了。让我们把这两个字带回到诗中去,再来读一读这句诗。 谁还想来读?汇报两名后齐读。 5、师:读着读着,你从诗中看出画来了吗?请拿起笔,在诗句中圈一圈,这幅画都有哪些景物? (1)交流:哪些景物?——雨、轻尘、客舍、柳 (2)生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指名说一二

《送元二使安西》写作背景及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写作背景及赏析 【小编寄语】文学作品就是一个艺术形象--透过语言,在自己心理屏幕上复活出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一个生命世界,一个情感世界。而文学赏析成了许多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去研究的必修课。查字典语文小编为大家推荐《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赏析,作者分别从创作背景、结构分析、赏析和评价等个方面进行阐述,其独到的鉴赏角度及剖析风格,也非常值得我们读者去学习。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给董庭兰送行时的赠言。首句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上风卷尘沙入云端的独特地域风光。“白日曛”三字给辽阔的黄土高原增添了迷茫暗淡的色彩。第二句“北风吹雁雪纷纷”,写出了送别的时令和气候。作者写天气骤变,也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朔风劲吹,大雪纷飞,本来已经够凄凉的了,耳边又传来鸿雁的阵阵悲鸣,则更令远行人大有

孤雁离群之孤寂无依感。雁总是群飞的,它使整个画面都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感情氛围中,令人在鸿雁的悲鸣声中联想到友谊。“莫愁前路无知己”是安慰董大在前进的道路上处处都会遇到知心朋友;“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是对第三句的补充,又是对董庭兰盖世美六誉的赞扬,也是对友人光明前途的预言。 结构分析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表现的真挚友情令我们赞叹不已。在考虑以柳为话题的文章的选材时,怎样避开这些人所共知的素材,表现出一种独到的眼光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引用体现当代性的材料,展示你关注现实的个性积累,以“悟”出新。例如你可引用党的好干部、人民公仆孔繁森的《咏红柳》:“无垠戈壁绿一层,历尽沧桑骨殷红。只因根生大漠下,敢笑翠柏与青松。”你可以把“孔繁森就是‘历尽沧桑’、植根大漠、枝殷叶绿的红柳”这

戴建荣老师的《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

戴建荣老师的《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 1.五(3)班底的57位同学准备好了吗?不仅眼睛要过来,心也要过来。 2.师生问好。(“老师,您好!”不要拖音,纠正两遍) 一、导入: 师:今天,咱们在这大约要用50分钟的时间来学习一首诗。先请大家看我写这首诗的题目,一边看,一边思考,我为什么要这样写? 师:我先写一个字(送),接下来写两个字(元二),然后写一个字(使),最后写两个字(安西)。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生(齐):王维。 师:唐朝诗人,王维(板书)。 师:好,我为什么这样写呢?五年级的学生,我不重复第二遍问题,看谁刚才认真听了。生:我觉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先读一个字,然后停顿,再读两个字,然后再读一个字,然后再读两个字。 师: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这样的停顿。(生齐读) 师:还有谁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写? 生:我猜这是一首送别诗,“送”要在前面,“元二”我猜应该是一个名字,“使”和“安西”我想不能连着,因为“安西”是一个地名。 师:没错,真好,这个孩子是会思考的。前面是从读的节奏上来说的,而她呢,不仅知道节奏,而且能从字词的意思上来说,了不起。别坐下,对她的发言同意吗? (师生交流) 师:“元二”指的是什么?就请你把注释一读给大家听。 生(读):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师:元二是一个人的名字吗?是在家中排行第二。什么叫排行第二,你知道吗? 生:家中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他排老二。 师:咱们古人重男轻女,女孩子轮不到排辈分,只有男孩之间才可以,说明在元二的上面还有一个—— 生:元一 师:不叫元一,叫元大,有个哥哥,而元二恰恰是个男孩,所以就元二了。如学过的古诗《别董大》,董大姓董,排行老大。 二、读诗: 1、师:“使”指名对注释 生1:使,出使。 师:别坐下去,奉了谁的命令出使? 生:皇帝。 师:能不能不去? 生:不能。 师:所以能不写诗吗?不能的呀!然后读作者简介,准备。王维也曾一度—— 生(齐):奉使出塞 师:他也曾一度奉着皇帝的命令出塞,所以王维最能体谅元二此刻的心情。 2、师:安西,都知道,是一个—— 生(齐):地名 师:去过安西的举手 生(齐):没有

人教课标板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20 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公开课教案)

20 古诗两首 文本简析: 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安西是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选编这两首诗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二是让学生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翻译赏析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翻译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前言】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注释】 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⑵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 ⑶客舍:旅店。 ⑷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

原来知心的朋友。 【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 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 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