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第2讲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含答案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第2讲任务驱动型作文

的审题立意含答案

任务驱动型作文指的是给考生创设出一个情境(或提供标志性事件、标语口号,或提供关键词、诗句名言,或针对某件事情提供若干不同见解),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处理、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这类作文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一、“聚合思辨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所谓“聚合思辨类”,就是命题者提供一组标志性事件、标语口号,要求综合所给材料进行联想和思考,进而根据任务指令写作。这类作文题聚焦考生熟悉的社会事件,具有历史纵深感,充满想象和思维的张力,表面感性叙说,实质是理性思辨。

[审题流程模板]

对于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要做的是读懂任务。在精读材料和要求的基础上,仔细区分显性任务和隐性任务,从文体、内容、思维和对象等方面锁定各类任务。同时,要读懂标志性事件(或标语口号)、关键词(或名言)之间的关联,这是决定文章的中心内容与立意的关键。关于这类作文的审题,可采用如下模板:

[审题思路展示]

[典例1](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

第一步:寻(明任务)

①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里要注意的是“联想”与“思考”。“思考”针对的是2000年至2018年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我们国家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遭受的巨大灾难,这些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联想”针对的是2018年以后至2020年以及2035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你能想到什么。

②选好角度。这意味着可写的角度很多,考生要斟酌权衡,比较筛选,选择最契合材料又最能写好的角度,进行深入而具体的阐述。

如从宏观的角度,展现新世纪以来的18年间,我国在灾后重建(汶川大地震)、体育(北京奥运会)、科技(天宫一号)、基础建设或美丽乡村建设(公路“村村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微观的角度,通过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来具体呈现新世纪以来国家的巨大变化,将个人成长的小细节、小事件与国家发展的大跨越、大事件联系起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明确地告诉考生,是如今长大成人的18岁的“我们”给2035年(未来)的18岁青年写的一篇文章,而且是放在“时光瓶”中,等待18年后再阅读的。这里就有了“谁写?”“写给谁?”“什么样的文体?”“什么样的内容?”等思考点。

第二步:思(审材料)

首先要读懂材料。试题材料“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

我们从两个维度审视材料:

第一个维度是“大我”——国家。编年事件:人类迈进新千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网民规模达7.72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18年来,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不畏艰难,勤劳勇敢,不忘初心,不断开拓创新,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以“…………”为分界,前半部分是民族发展历程中的典型事件,后半部分是国家发展的愿景。

第二个维度是“我”,即“世纪宝宝”,也就是在考场上写作的这一代人。与“大我”呼应,“我们”1岁、8岁、13岁、17岁、18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5岁。18岁以前,“我们”的成长与国家发展同步进行,“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神圣感。18岁以后,祖国发展的愿景要实现,离不开“我们”的参与,这就必然激发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第三步:立(定观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写作这篇作文时应注意:

①必须结合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来写。文中应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青年人的人生际遇。在这个难得的机遇中,我们必须要大有所为。

②必须结合个人成长来写。18岁的青春必须扎根在中国的辉煌发展上,不能脱离从2000年到2018年这18年来中国的变化。

③青年的成长是与祖国的成长同步的,因此文中两者必然是相互融合的。

④后面的18年,考生可以发挥想象,根据所给内容写写对未来的展望。

⑤通篇文章应该注意是写给未来青年的,因此这篇文章是对未来青年的人生

做一定的指导,要有建议,有分析,利与弊的权衡一定要从有利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大局着眼。

立意角度示例:

①从“大我”——国家和时代的角度出发,写新世纪中国发展、时代变迁,体现“世纪宝宝”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②从“小我”——“世纪宝宝”的角度出发,写自己或身边人的成长过程,呈现其背后的时代变化和国家发展。

③从“大我”对“小我”的影响出发,聚焦某一大事,写时代与个人的密切关系。

■佳作赏评

⊙一考生

①光阴荏苒,转眼间,曾经是“世纪宝宝”的一代,也已经长大成人。这十八年来,我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同成长,再过十七年,中国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时的新一代,你们将有怎样的机缘,将担什么样的使命,将有什么样的挑战?

②我想,那时的生活一定比现在更加美好。“贫困”这个词业已远离人们的生活,你们享受着比移动支付更便捷的消费方式,乘着比“复兴号”更迅速的交通工具,拥有更广泛的爱好和职业选择。但请不要忘记,眼前的美好生活是如何而来。请记得父辈们为“脱贫摘帽”付出的汗水,记得徐立平、黄大年、袁隆平等人为创造美好生活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记得习总书记说过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③我想,那时的中国一定比现在更加强盛。现在,我们拥有“天眼”“墨子号”,拥有上海洋山港、雄安新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

个的“中国奇迹”,相信以后将会创造更多。“天道酬勤,春华秋实”,如今的我们即将接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力棒,担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十七年后,一个梦想得以实现,但还有更大的梦想等待着你们,那时,你们也要“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踵事增华,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④“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你们虽然已不再受雾霾的威胁,但一定会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但作为青年一代,字典中应无“困难”二字,像《青春万岁》里王蒙写的那样:“让所有日子都来吧!”因为再大的困难我们都不会发软。时代在变,但青春永远炽热,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论怎样发展,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期待着我们能一同携手并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⑤2035年,我对此满怀憧憬和信心,相信你们也会同这时的我一般,愿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之国家!

⑥让我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更强盛的中国,携手并进,共迎挑战,再接再厉!

[名师解读]

第①段结合材料提出问题,引出下文,令人深思。

第②段在对2035年生活更美好的畅想中,发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提醒。

第③段在对当下“中国奇迹”的总结中,提醒新一代年轻人担起“将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的使命。

第④段引用《吕氏春秋·诚廉》中的话,呼吁新一代年轻人勇敢面对挑战,两代人携手并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⑤⑥段提出倡议: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之国家!携手并进,共迎挑战,再接再厉!

名师总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密。文章开篇联系材料向新一代年轻人提出问题,引出后文对新一代年轻人所面临的机缘、担当的使命和面临

的挑战

的论述,以倡议结束全文,照应题目“新起点,新挑战,共前行”。

写作主体意识强,写作对象明确。“我”“我们”“你们”等叙述主体始终贯穿全文,符合材料导语中“世纪宝宝”写给2035年“那时18岁的一代人”的写作要求。

语言准确严密,概括性强。文章对名言诗文的引用,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毫无生涩之感。文章最后两段提出倡议,感情真挚,易引起读者情感共鸣。

二、“组合延伸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命题者给出一组关键词(或名言)作为考生落笔的抓手,要求“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或“合理引用”两三句名言),这类题搭配组合的自由度比较大,但要选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关键词(或名言)组合,并由此写出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审题流程模板]

对于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要读懂命题者设置的任务,包括显性任务和隐性任务;其次要把握关键词(或名言)之间的关联,这是审题立意的核心环节。关于这类作文的审题,可采用如下模板:

[审题思路展示]

[典例2](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

第一步:寻(明任务)

①数量限制。“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两三个关键词”是指不能少于两个,也不要过多,“两三个”即可。

②内容驱动。“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则是敲定了写作的方向——“作者是如何认识中国的”。

③对象设定。“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是写作的目的,这句话说明了“你向谁介绍中国”,也就是不能随便介绍,要“帮助”“读懂”。

④思维驱动。“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要注意将关键词归类,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共同构成介绍的内容。

第二步:选、组、立(定观点)

可以有下面几种立意组合的角度:

①正向思考组合。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②对比思考组合。如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历史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相联系,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象征的封闭文化与当下的“一带一路”象征的开放合作相互对照。

③批判思考组合。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性,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性,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

■佳作赏评

⊙一考生

①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

辽阔。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中华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竟令无数文人骚客、权贵宠臣、普通百姓竞折腰,不妨夹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②古来便有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现?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

③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广东人好喝汤,正如广东人的性格,温润谦和;四川人爱吃辣,也恰体现了川妹子、川哥哥们的豪爽直率;京城烤鸭色泽金黄,制作讲究,不正是京城“老炮儿”们谨慎机智的最好表现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五味构成一桌满汉全席,菜式多样,人也多样,中国人就是如此多元。

④食物上多依附的不乏中华传统。新年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食物们的名称由于谐音也被用来传递美好愿景——年年有“鱼”,汤“圆”团圆……这些都体现了先人们卓越的智慧以及虔诚的美好祝愿。

⑤然而,正如《月亮与六便士》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其背后透露出的一些弊端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食品安全开始令国人担忧,渐渐地,人们谈“食”色变,浮云蔽日,食物难辨好坏,这正折射出今日中国个别商家唯利是图的本性。为了利益罔顾他人安全,实在是“利欲驱人万火牛”,悲哉!

⑥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食品监管力度的加大、有关法律的出台、执法程序的严格……均在扼杀着不良商家的坏念头。最终,蔽日浮云将被吹薄,人

们也不会因为“不见长安”而发愁了。

⑦装盛中华美食的瓷碗,素坯勾勒出细致的纹路,碗身描绘出艳

丽的花,这是中华民族千年手艺传承,历史沉淀;夹食中华美食所用木筷,竹香仍溢,挺直坚韧,恰如中华民族性格刚直正义,不阿不谀。

⑧中华美食折射的,除了文化还有人性;烹饪方式的改进始发于人们的创新思维,源起于人民精益求精的追求;“纵有安全小隐患,重典治理安人心”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责任心之强大。捧起一碗,执起一筷,于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中,品鉴中国特色中国味吧!

[名师解读]

第①段由白落梅的名言写起,以小见大,提出“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第②段由“柴米油盐酱醋茶”生发开去,概括出国人性格的真谛。

第③段用具体实例说明“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这一看法。

第④段作者认为,食物并非只是时代的变迁,还依附着许多“中华传统”。

第⑤段作者话题一转,指出当今社会食品安全所存在的问题。

第⑥段作者以精粹的语言告诫人们,食品安全终会得以解决。

第⑦段作者挥毫泼墨,点睛之笔跃然纸上,读来让人感到荡气回肠。

第⑧段总结全篇,并进一步扣题,使主题得以升华。

名师总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本文作者选择了“中华美食”和“食品安全”这两个关键词,向读者介绍自己对当代中国的认知,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在文中多次点明“从胃开始,读懂中华”“中国人”“中华传统”“中国特色中国味”等,符合题意。

该文中心鲜明,寓意深刻,层次感强。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写中华美食,赞美中国人的创新精神;接着叙写各地的美食,称赞美食样式丰富多彩,并提到人的“多元”;然后进一步挖掘美食及餐具(瓷碗和木筷)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提出了美食背后的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得到了关注及整治。

文章内容丰富,论证层次严谨,逻辑性强,分析具有思辨性。

三、“权衡与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所谓“权衡与选择”,就是命题者给出有争议、有分歧的材料,让考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权衡、比较,然后进行选择,最终得出观点并写出一篇文章。该类题目,围绕作文的探究性,加强了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的引导。这一类型的考题,常常在材料中展现出矛盾与对立,可能以多则材料的形式出现,也可能在一则材料中呈现出多个不同的选项。

[审题流程模板]

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任务指令中往往要求考生从中进行权衡与选择,只有在衡量、考虑、斟酌之后,考生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然后在文章中展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关于这类作文的审题,可采用如下模板:

[审题思路展示]

[典例3](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

作文题要求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题目分三个部分,首先是引导性材料,包括劳动的意义、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传统以及当下不重视、不尊重劳动的现象;第二部分是写作的具体要求,包括主题、体裁、内容、角度等;第三部分是考场写作的习惯性要求。三个部分中,第二部分对写作的限制性最为具体,应高度重视。

第二步:理解

应该说,“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入题容易,写好却难。要写出特色,就要在思维和语言上高人一筹,这恰恰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写“热爱劳动”,有两个基本走向,其一是从正面写劳动的意义,其二是从反面写现实生活中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部分内容要注意扣题而不过多地引述作文材料中的引导性内容。写“从我做起”,思想的相对性在于,从“我”做起,而不是从别人做起;从我“做”起,而不是从我“说”起。注意到这两个关键概念,就可能使文章内容相对深刻起来,也更能揭示题目的核心内涵。

在今年作文内容相对贴近考生生活的情况下,语言出彩的作文更有优势。写作时,考生要强迫自己呈现最好的语言。作为演讲稿,文贵有气,兼顾理性和感性、冷静和激情、抽象与具体,这样才更容易打动听众,增强演讲效果。

第三步:选择

材料中虽然提出对劳动的不同看法,但题目要求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样就只能从正面立意,选择恰当的立意角度即可。

①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围绕“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一主题,讲社会的进步、人民幸福的生活均来自个人勤劳的双手,立足自身,劳动从我做起。

②热爱劳动,弘扬传统。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是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名言,告诉人们辛勤劳动的重要性。

③科技时代,劳动光荣。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少人工智能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它们帮助人们减轻劳动压力,却不能完全代替人类劳动。

④理解劳动,尊重劳动。可以从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思考,呼吁人们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劳动,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⑤劳中得幸福,劳中得快乐。可以从劳动给人带来的收获入手,写劳动的意义。劳动虽然苦,但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劳动的一生也是幸福、充实的一生。

■佳作赏评

⊙一考生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①我演讲的主题是“勤自手边起,劳动兴家园”。

②听,“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悠悠古训自数百年前回响至今;看,每时每刻,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用脚踏实地的劳动与汗水描绘中华民族的复兴蓝图。“劳动”二字,于己、于家、于国,皆有其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意义。对同学们来说,勤劳需自手边起,劳动方可兴家园。

③或有人言,身处如今高度智能化的服务型社会,何需劳动?我想说,纵然人工智能或服务人员已遍地皆是,然“民生在勤”,热爱劳动作为民族传统,在当今社会亦有其现实意义。

④于己,劳动为修身之道。身体力行中,方知脚踏实地、勤恳务实才得心安;汗水挥洒与咬牙坚持中,才能磨砺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坚忍意志。唯有亲身体验劳动之不易,方可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深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投身于点滴劳动中,才能淬炼出青年之精神。

⑤于家,劳动为立家之本。坐吃山空、好逸恶劳之例,不必赘述。先哲有云:“成由勤俭败由奢。”在如今的大好时代,只要肯吃苦、愿劳动,自能收获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哪一个靠的不是辛苦劳动呢?

⑥于国,劳动为兴邦之基。你们可曾听闻“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二字,终须落到劳动上。如今,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也大力弘扬“大

国工匠”精神。“大国工匠”凭的是劳动中的不断探索与提升,靠的是数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与勤恳。若无劳动者,哪来港珠澳一桥连三地,创造世界第一的辉煌?若无劳动者,哪来华为公司绝地反击、惊艳全球的骄傲?若无劳动者,哪来“一带一路”上共筑复兴梦的欢歌?国家发展需要劳动,尤其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年的劳动!

⑦劳动需自手边起,或小或大,或简或繁,或体力或脑力。但凡可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添砖加瓦,皆是劳动。今日,我们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完善自我是劳动;明日,我们成为祖国高速运转的大机器上的任意一颗螺丝钉,努力工作也是劳动。科研团队日夜攻关是劳动,烈日炎炎下的建筑工人一砖一瓦铸造“中国高度”也是劳动。劳动无贵贱,我们应怀一颗平等敬畏之心,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⑧同学们,听,上课铃、开工号已响彻神州大地,国家正在召唤我们;同学们,看,国家的未来等着我们去书写!让我们勤自手边起,劳动兴家园,为中国之复兴共同努力!

⑨谢谢大家!

[名师解读]

第①段点出演讲的主题,扣住考题的任务,也对下文的展开起到引领作用。

第②段提出中心论点“勤劳需自手边起,劳动方可兴家园”;“于己、于家、于国”,又总领下文④⑤⑥段。

第④段作者运用一系列的条件复句,强调“劳动为修身之道”这一分论点。

第⑥段作者宕开笔触,着重谈“实干兴邦”。文中引用一系列时新材料,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⑦段先对“劳动”重新加以定义,再联系现实,分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重要性。

第⑧段发出号召,振奋人心,起到了激励作用。

第⑨段以“谢谢大家”收尾,使演讲词首尾照应。

名师总评

思想深刻,语言凝练。思想上,考生既能结合传统,又能扣住现实,对劳动的内涵和劳动的价值均有深入思考,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学习与劳动、科技与劳动等,立意深刻。语言上,长短句错落有致,文言与白话信手拈来,表意准确,显示出深厚的语言功底。

入题迅速,结构严整。文章开头提纲挈领、入题迅速,开门见山亮观点;第②段引述材料,有破有立;④⑤⑥段以分论点的形式串起文章的主体部分(于己、于家、于国),阐明主旨;第⑦段深研材料,将立论引向深入,深刻揭示劳动的内涵;结尾则与开头相呼应,完美收束。这种既有层进又有并列的清晰结构,极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好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1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航天飞船飞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12年,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 062米,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8年,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竣工投入使用,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获取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

阅读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你有哪些思考和感想?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参加学校“科技文化节”,写一篇演讲稿。

②给某位“当代科技英雄”写一封慰问信。

③观看某次航空探测器升空的直播视频,写一篇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写作提示]本题属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巨大成就为背景,引导考生感受国家科技进步,让考生了解我国以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实力的发展,从而增强民族自信;激发考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引导考生思考人生的意义。

任务一:①科技实力是国家富强的保证,青年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拼搏;②青年学子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科技英雄学习,在为国家事业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③应增强民族自信,学习人类先进的科技文明,为人类的和平与幸福做贡献。

任务二:①选择一位科技英雄,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立志学习他的精神,努力学习;②想象他在科技研究工作中的辛劳与艰苦,表达对科学家执着追求的敬佩,以及由科学家的追求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③结合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赞颂科技英雄的巨大成就,表达为国奋斗的理想。

任务三:①描述经过和情境,展开联想,抒写民族自豪感;②聚焦特定场景和某位科技人物,叙述情景,表达自己的感动和受到的激励;③由观看到的场景,联想国家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表达个人的远大理想。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选修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课的学生,都收到了一封由授课老师苏教授发来的邮件。邮件内容是“凡今抄袭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以儆效尤”。苏教授给了22名学生零分,因为他们的期末文章被判定为抄袭。发邮件,就是要强调,“此分不可改”。苏教授接受记者采访说,抄袭就不该被原谅。这件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材

是一封邮件,“凡今抄袭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以儆效尤”,主要是教授对作弊的学生的处理,并且态度坚决,不容更改。“抄袭”之风曾一度在学校及学术界盛行,严重影响着社会风气。根据材料,我们可以从“抄袭”这件事入手,分析抄袭背后的原因及危害,也可以从苏教授与学生的抄袭“较真”的角度来谈自己的看法。那作文就此展开评论即可,注意选取角度,从教授的角度可赞同老师的严格;从学生的角度可批评学生作弊行为;从教育环境的角度可反思曾经的教育环境,展示将来的教育前景。行文时注意从材料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展开论述,论述时可以结合近来大学毕业考试“禁止清零”等现象分析,让文章更有针对性。

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抄袭的背后是学生道德诚信的缺失,更是学风建设的失准。②抄袭抄不来好学生,更抄不来“双一流”。③敢抄袭就要付出代价!这个老师做得好!④还大学科研学术一片净土需要以更完善的制度建设保障科研教学质量,同时更需要认真负责的老师与学生的抄袭“较真”。

【新高考】2021届新高三语文精品专项测试题 19 写作(任务驱动类) 教师版

【新高考】2021届高三特前班精准提升语文专项测试题 19 写作(任务驱动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20年8月2日,广东佛山南海警方接到一位母亲报警称,7岁女儿在商场偷了玩具。一开 始无论女孩妈妈和店员怎么问,小女孩就是不愿承认。妈妈于是想到了报警,给女儿一个教训。在民警劝说教育下,小女孩终于承认。 这个新闻引起了网友热议,有不少人支持这位妈妈的做法:“我觉得这样是对的,让孩子知道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也有部分网友认为母亲的做法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还可能会给孩子留下阴影;还有网友说:“要教育,并赔钱,不要轻易找警察,没必要。” 对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从上述观点中选择角度,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 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审题:材料主要讲广东佛山一位母亲,用报警的方式,教育女儿。这个事件引起了网友热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有支持的,有反对的。题干问的是“对以上事件,你怎么看”,可以结合材料内容,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立意。可以持反对观点。如亲妈报警,并非最佳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影响。家庭教育不是“公主、公子式教育”,也不是“公安式教育”,而是公民教育。其实,家长平常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让孩子知道,如果违背了契约,要受到父母的批评,给受损的对方相应的补偿以弥补过失。也可以持赞同观点。“亲妈报警”是家教的一股清流。“亲妈报警”,这种“大义灭亲”的方式似乎有些残酷,却不失为一种理性。家长真的应该学会从娃娃抓起,而不是等她长大了,犯了错,再追悔莫及。父母的责任心很重要等。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参考立意:亲妈报警,并非最佳教育方式;“亲妈报警”是家教的一股清流;父母的责任心很重 要;亲妈报警,是一堂生动的课;从“亲妈报警”反思家庭教育等。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9年1月1日起,《法制晚报》《生活周刊》《京华时报》《春城地铁报》《江西商报》《华商 晨报》《消防周刊》等全国10多家始终宣传典型、激扬士气的纸质报刊宣布休刊。他们熬过了2018年,却等不到2019春天。在告别一栏中,有的引用徐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有的说“今日告别,不诉离殇”;有的说,我们永远在追梦的路上……尽管很旷达,但也隐含着种种无奈。 磁带消失了,音乐还在;报纸消失了,新闻还在;消失的是媒介,而不是内容。换一种不同 的形式,或许会发展得更好。 阅读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启发?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范围和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写作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时评类材料作 文考查。时评类材料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引导学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作文。考查方向: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写作要求:1.整体特点:真实情境,就事论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型写作);说理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围绕时评事件)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2.基于材料的意识:第一点是用材料的意识,命题中的原材料在写作时“一定要用”,而且非用不可。第二点是观点基于材料的意识,即写作时所论述的观点一定要源于材料(切合作文的“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的要求),所以必须正确、全面地理解材料,得出与材料相关的观点。第三点是论述中结合材料的意识。材料是作文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范围,材料为作文提供多个角度与广阔的空间的同时,也为写作划定了边界,超出了这个边界就可能导致断章取义、身体偏颇、走向大而化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一审题第02课典型例题含解析-含答案

第02课典型例题 例一:(2017新课标全国1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佳作欣赏】 丝路驼铃驶向和平 漠北之雪带来朔方的问候,江南的风吹来南方的祝福,这是我站立的黄土,这是我自信的中国。此刻,这个高速发展加速快进的中国,在驼铃的轻响中,在高铁的轰鸣中,载着无数国人的荣光和梦想,驶向和平远方。依我所认识的中国,让我为她赋上21世纪的关键词——一带一路、高铁奔驰!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国“脱欧”昭示着全球旧秩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定性的帷幕。而就在此时,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清脆的驼铃。中国携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河,为热浪侵蚀的沙漠送去清凉。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我们背负着“复兴中华”这一沉重却坚定的理想,在国家棋局上走出“新丝路”这至关重要的一子,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崛起,更是对“永不扩张”诺言的庄严履行。一带一路,惠及的不仅仅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发展本国。兼顾他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而高铁则是承载一带一路计划的载体。中国高铁,是“中国创造”技术“走出去”的世界名片。极高的速度、可靠的安全性、尖端的高新技术,都彰显了中国不再受困于“国际流水线”的决心,以及为国攀登“微笑曲线”上游的斗志。一带一路的基本办法是通过扶持周边及沿线国家,大力兴办基础设施来促进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高铁正是兴办基础设施的不二之选!于是,一条条钢铁巨龙在非洲、亚洲的版图中飞驰,在新丝路上行驶……这一条条高铁,带动的不仅是各国经济的飞跃,更是各国文化的交流、政治的

2024届高三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含答案)

新材料作文分类思维训练之 高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从2015年到2020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一直活跃在高考作文命题中。2015年到2016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出现并被熟知;2017年到2018年,这一题型发生变化,兼具开放性与限制性;2019年到2020年,该题型进一步完善,从给出一个写作任务要求考生完成,变为给出多个写作任务,要求考生选取一 个并完成。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 的功能,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 比较中说理论证”。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通常由命题材料、写作任务、常规要求 三部分构成 如何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 1.“给写作材料”——提供一个争议性大,具有对立性、真实性、现场感的事件。 2.“给驱动任务”——①材料后面的写作要求,一般带“谁”、“怎么”等疑 问词,它往往指向“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是作文的范围,不能离开此要求, 离开则属离题。②明确给定写作内容及写作角度。 二、如何认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任务”?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则是把“任务”更明确出来,因此,任务驱动型材料 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对“任务”进行确定性判断。 “任务驱动”内涵解读 1.体式驱动——对文体、格式的规定。 2.内容驱动——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 3.对象驱动——“个案分析”原则决定论述说理需要指向性;变“空泛议论”、“广泛议论”为“专论一点”。 4.思维驱动——弄清争议的焦点(对人物行为进行评价的词语、事件或现象中 有争议、有分歧的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思辨性”与“探究性”;人文精神、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 5、材料驱动:“材料”要贯穿始终,开头引出观点,中间阐释观点,类比联想相似或相反材料拓展充实、补证或反证自己的观点,结尾呼应号召。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技法 (一)“权衡与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所谓“权衡与选择”,就是命题者给出有争议、有分歧的材料,让考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权衡、比较,然后进行选择,最终得出观点并写出一篇文章。该类题目,围绕作文的探究性,加强了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

(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拨开“任务”的迷雾——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案苏教版

第二章任务驱动型作文,你驱动了吗? 第一节拨开“任务”的迷雾——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任务驱动作文”,你了解吗? 兵书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熟悉“游戏规则”很重要,知其然和所以然,让作文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路可走。规则越吃透,“规定动作”才完成得越漂亮!你了解“任务驱动作文”吗? 发轫于2015年高考全国卷的“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以怒海狂浪之势,席卷华夏,莫可阻挡。这不仅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变化,更是高考作文写作风气的变化——由欣赏抒情、文采转而注重理性、思辨。这是中国高考命题的进步,也是中国高中作文教育的进步,更是中国教育理念的进步——须知,世界教育之潮流,正在理性与思辨思维之培养;而“任务驱动”作文,最能考查学生之理性与思辨力。 (一)任务驱动作文的实质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的“时评类”作文,其本质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也能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任务驱动作文的试题结构 一般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由“题干”“材料”“导语”“任务”“要求”和“提示”六个部分组成。 1.“题干”是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它的作用是强调“读材料”和“写文章”的关联,并对文章篇幅提出了基本要求。“材料”二字的出现,预示着此次作文是材料作文,在作文题干中出现“阅读”这个与“写作”相反相对的字眼,意义非同小可。“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在语文生活和现实生活中,二者相互促进。在考场作文时,“写作”是目标,是结果;“阅读”是过程,是工具。在考场上,不把材料读懂、读深、读透,就难以写出好文章。 2.“材料”是指“题干”下面的一段文字,它取材于近期的社会新闻事件,体现了时代性、即时性、现实性。材料作文的材料是思考的原点,是思维的出发点,是选择写作角度、确定立意的依据。 3.“导语”是指“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样的话。导语起到了“搭桥”“定向”的作用。它在“材料”和“任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将思路引向对“以上事情”的看法,这个导语,以设问的形式出现,意在激活思维、激发思考,为完成写作任务备料、奠基。

高考语文复习-- 任务驱动作文审题拟题写首段(学生版+教师版)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拟题和写首段训练 1.阅读下面所给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求求你,表扬我……”长春一媒体接到一男子电话,在电话里,他将自己多年来做的好事都说了出来,希望能够被报纸报道出来。该男子是一名烧烤店老板,从2017年开始,先后花了近20万元资助了4名学生,这些学生均已考上了大学。 材料二:在河南郑州,一位近50岁的女士从10米左右的桥上掉下,昏迷不醒,一位途经此处的女孩看到后立即拨打120,并俯身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施救。对伤者施救后,不少热心市民也加入进来,救护车赶到之后,女孩悄然离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结合两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公家的地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还是脱掉鞋子,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60多岁的民工易师傅在湖南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火炬大厦附近干活,一时内急,到大厦里上厕所。因为鞋子太脏太旧,怕弄脏干净的地面,便将鞋脱下,放在厕所外面。他说:“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经十分感激了。”鞋子的照片和易师傅的话被路过的李先生发到网上后,众多网友大呼感动。但也有一些网友质疑:民工兄弟上趟公家厕所,需要如此感激吗?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 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 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六审题与立意分点突破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学案

第六板块写作 【导语】写作的考查要求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包括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 2019-2020全国卷考查情况如下:

题目题目自拟 体裁发言稿演讲稿书信分值60分 2019 卷别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类型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图画作文 材料 概述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也是幸福的源泉,热 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 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 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 动,不愿意劳动。 1919年,中国青年学生 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 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 动。1949年,新中国青 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 征程。2019年,新时代 青年奋勇接棒,宣誓 “强国有我”。…… 题目题目自拟 体裁演讲稿 演讲稿/信/观后感/慰 问信 不限文体分值60分 1.近几年任务驱动型作文独领风骚,占绝对优势。传统材料作文是一个有效的补充。高考作文命题材料延续并进一步强化了对考生理性认识、思辨能力的考查。 2.作文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题目材料,贴近现实,放眼社会,关注生活,鲜活生动,读来亲切易感,容易触发考生的思想与情感,激发表达的欲望,提供创作的动力。 3.近年高考作文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能考查考生真正的作文能力。 专题十六审题与立意 分点突破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 导图指引

2022版高考语文(课标版)一轮总复习练习:专题十六审题与立意分点突破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练案[46] 第六板块专题十六审题与立意 分点突破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1.(202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从材料来看,古今中外都有涉及,正好切合“同一世界”的主题。第一段选择中外名人的言论,正好说明世界一体化是世界共同的意识。墨子说,看待别人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之身。这段话表达了天下大同的观念,可以说中国自古以来就视世界为一体。而英国诗人的话,则表达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与世界休戚与共,即每个人都有对整个世界的责任。第二段是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第三段则是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援助和对整个世界的祝福。这两段材料有互动关系,体现出灾难之下命运与共、互帮互助的精神,这不仅是“礼尚往来”,还有“情谊往来”,世界人民的情谊也在一来一往中加深,为缔造“同一世界”提供了感情基础。任务要求学生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发表“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主题演讲,这一主题要紧扣“青年”“同一世界”“未来”等词,既要体现世界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趋势,又要强调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要牢记自己“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以青年肩负责任,推进“同一世界”的发展,从而开创美好未来。注意演讲稿的格式与语言要求。 参考立意:中国青年当仁不让;中国一梦,世界大同;礼尚往来,互帮互助,缔结深情;青年携手,实现大同;世界未来,由我们创造;青年要有共创未来的理想。

2021届高考作文备考复习审题立意写作训练(含答案)

2021届高考作文备考复习审题立意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牛年,牛是人们喜欢的动物之一,往往被赋予特殊意义。人们常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人比喻为孺子牛,把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人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人比喻为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 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正全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民族复兴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充满各种风险挑战。发扬好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我们才能乘风破浪、一路向前,才能创造新业绩,才能“了不起”。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高三级部拟举办以“践行三牛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整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共性的写作任务:整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个性的写作任务: (1)作为学生代表写一篇演讲稿; (2)以“践行三牛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3)关键词“三牛精神”“了不起”。 细读材料,把握“三牛精神”的内涵:“孺子牛”有“为民服务”“甘于奉献”的内涵,“拓荒牛”有“创新发展”的内涵,“老黄牛”有“艰苦奋斗”的内涵。作文要求考生在牛年的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举行“践行三牛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的主题演讲,实际是号召青年要在辞旧迎新之际,激扬风雨无阻向前进的豪情,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自强不息、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坚毅前行、甘于奉献,做一个了不起的人。 【立意】 1.青年人有责任和担当,自强不息,奋发进取;

2021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选择题60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2021高考作文审题立意选择题60题练习(附答案解析),赶紧练一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汤姆感到有些遗后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汤姆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冬天到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汤姆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汤姆四处寻找,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汤姆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汤姆兴奋地抱起了那只立功的黑羊:“多亏了有你!”春天,汤姆的羊群里又多了几只黑羊,他的歌声依旧嘹亮:“我的羊群啊,多么可爱……”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 A.《识才当于未显之时》 B.《多看几眼辨人才》 C.《缺点与优点》 D.《天生我“才”必有用》 E.《一视同仁》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哈佛凌晨4点半》最初在网上疯转,后又出版成书,畅销一时。该文描述的是,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莘莘学子已经坐满图书馆,静静看书、思考、做笔记……然而,耶鲁大学本科毕业、今年8月底入读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的李柘远,通过亲身经历和调查证明,“哈佛凌晨4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想象,根本不存在。《哈佛凌晨4点半》显然已经不是鸡汤了,如果说是,也只是抹了点鸡油的假鸡汤。可是,这样的鸡汤为何迷倒了几乎所有的国人,尤其是中国的学子?请根据材料,联系现实,阐释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 A.《善意的鸡汤无需辨真伪》 B.《读书的力量是伟大的》 C.《莫被“鸡汤”遮蔽双眼》 D.《鸡汤虽好,明辨为妙》 E.《不做盲从的“鸡汤族”》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每年的“双十一”,购物网站总能成功地掀起了一场全民购物狂欢活动,然而狂欢之后,很多消费者发现买来一大堆商品,但真正能用到的却少之又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推崇物质“极简”,提倡不买不需要的物品;对确有必要的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有人认为,购物有时也是舒缓我们生活压力的方式之一,如果保持物质极简的生活状态,反而会失去很多生活趣味。也有人,比如宇文强认为,物质极简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经济环保而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这两种看法,你更支持哪一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 A.《得到与失去》 B.《疯狂购物》 C.《适度消费,理性购物》 D.《消费诚可贵,理性价更高》 E.《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023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2023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一、抓住任务,梳理要素 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古代的文化领域存在一个“三教合一”的现象,“三教”指 的是儒教、佛教和道教。古人从“三教”的主体观念的价值作用中,提取出很有意思的思想:儒教治世,佛教治心,道家治身。治世、治心、治身,对古人的道德精进、思想完善、人格建立、成就业绩都各 自起过积极的作用。这三种人生修养的方式在现代生活中也有积极的 影响。 那么,你认为治世、治心、治身三者中,哪一个更重要?请做出 你的选择,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分析: 这是一个多元立论要素作文题。 看看作文的具体任务有什么?作文任务是作文的规定动作必须完成。 作文任务是:你认为治世、治心、治身三者中,哪一个更重要? 请做出你的选择,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三选一,选择一个你认为更重要的一个一一这是作文的话题(治世、治心、治身)、也是思维的维度,这是作文的观点(如,我认为治世更重要)。 更一一是写法,必须比较。 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一一这是文体要求,必须写议论文。先写看法(论点)后写理由,这是作文内容,必须回答“为什么”。 与任务相关的立论要素有(这是一个多要素的题注意:分析要素、分类分层): 道德精进、思想完善、人格建立、成就业绩一一这是衡量更重要的理由、标准,也是分论点中的关键概念。 人生修养一一这是贯穿全文的红线。 提纲举例: 总说: 雍正帝说:儒教治世,佛教治心,道家治身。治世、治心、治身,这三种人生修养的方式, 对古人对今人的道德精进、思想完善、人格建立、成就业绩都有积极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治世更能提高人生修养,所以我认为治世更重要(论点)。 分说: 1.什么是治世、治心、治身它们的主要观点评说。 2.治世使人道德精进。(结合例子对比着治心、治身说。以说治世为主。)

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专题十七 学案3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 Word版含解析

学案3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是指在作文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的作文题。它不同于一般的借事说理的新材料作文题,它更注重写作的任务性,要求围绕写作任务确立观点,通篇联系材料,抓住核心信息,就事说理。这种类型的作文题意在增强写作的针对性,有效防止套作,故一定要将“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于文章的始终。 一、意见建议型 意见建议型作文题,是指在写作任务中要求考生就所给出的材料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希望或建议的作文题.这类作文题通常不是让考生简单地进行是非的判断,而是要求考生统筹材料的整体内容,结合材料中各方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2019全国Ⅰ卷(见前面学案1) 第一步,通读材料,明确任务。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既着眼于劳动思想的历史渊源,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其任务指令非常明确:“角色”指令是“你”,“你”是“复兴中学"的一名学生,是新时代青年;“对象"指令是“复兴中学同学”;“内容”指令是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还要在行文中体现个体认识与思考及“提出希望与建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体上也有要求,即写作演讲稿,这样行文中除了注意体现演讲稿应用文格式外,还应注重演讲稿本身具备的针对性、宣传性、鼓动性、感染力等特点。 第二步,比较异同,抓住核心。材料中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核心信息: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是选自《左传》的名句,大意是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这句话强调人民的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即人民可以通过劳动获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二、“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这是选自《诗经》的名句,大意是我们应该早起晚睡,打扫屋里屋外。这句话强调我国人民自古热爱劳动,绵延至今,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三、联系现实。材料罗列了现实生活中

2021届高考语文温习指导专题08任务驱动型作文之“叙事体”类学案

专题08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叙事体”类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之叙事体的特点 题目一、【2021全国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集体比赛项目。规则是,两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冲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输赢。因此习惯上,两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初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两边选手相遇时,彼此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辩。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肯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离开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叙事体材料 没有明确的写作任务指令,写作者可以随心所写,可以写得自由宽泛。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老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惩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博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导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论述你的观点。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肯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叙事体新材料作文,几层推动: 第一层是23岁的女大学生举报父亲开车打这一核心事件; 第二层是警方对父亲给予惩罚,及以后对这起事件——将私信公开到官方微博,使之变成公众事件; 第三层是网友和媒体的加入,使这件事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这就使材料有了不同维度的讨论空间。 ——事件的叙述是推动的进程,推动的进程又是矛盾展开的进程,这样写作者有了多维的写作空间。 题目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今世风度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智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钟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博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咱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以为谁更具风度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表现你的思考、衡量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肯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 ——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具体写作任务指令。 4、写作要求: 【2021全国高考】要求选好角度,肯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离开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2021全国高考1卷】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论述你的观点。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肯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1全国高考2卷】 这三人中,你以为谁更具风度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表现你的思考、衡量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肯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五、特征分析 ——大势所趋,当务之急是去适应

2021-2022学年高考语文作文写法讲解训练 语文老师示范教你写任务驱动型作文铭记英雄

语文老师下水示范教你写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文“铭记英雄”导写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长津湖》 (2)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列宁 (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往事成蹉跎。——《明日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门槛上,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读懂材料: 第一句话是致敬我们抗美援朝的英雄先烈们,他们为了子孙后的福祉,奋勇杀敌,为国捐躯; 第二句话是列宁的话,是要求新一代的青年学习历史,铭记历史,不要忘记历史。例如,我们要铭记历史的耻辱,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不要让英雄的鲜血白流,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例如,我们要传承历史的精神,汲取营养,滋养自己的思想…… 第三句话是呼吁青年珍惜时间,把握现在,不要等待明天,要立即行动。 审题立意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这三句话割裂开来,三句话其实用时间串联起来了。第一句话强调“今天”对“明天”意义,第二句话是回顾“昨天”的重要性,第三句话是强调“今天”的重要性。我们写作时要注意准确阐释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不要割裂开谈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也不要只写其中的一天。并且,写作时还要注意写作身份是“新时代的青年”,写作背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门槛上”。 其次明确任务:写作身份是“新时代的青年”,写作背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门槛上”, 写作任务是阐释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

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艺体生百日冲刺专题27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含答案)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 【考点精讲】 【考点精释】 考点说明: 2020年《考试大纲》对“写作”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应用E 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⑴符合题意 ⑵符合文体要求 ⑶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⑸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⑹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⑴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⑵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⑶有文采 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⑷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考情分析: 2020年《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于此保持稳定。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在特定情境下为满足特定的要求而写作。考生应懂得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做充分的应试准备,从而在考试中写出符合题意的考场作文。与平时作文训练相比,高考作文具有如下特点: 1.写作的限定性 限时。考场作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限题。高考作文题是限定的,考生作文不能跳过命题人所给要求,考生当然也不能跳过这些要求去随

意发挥。高考作文题在命题上注重创新和防范,要规避应试者的猜题押题行为,营造陌生感。 限境。写作空间(考场)是限定的,考生还要受考场纪律的约束和监考教师的监督,考试情境严肃。 2.评价的特殊性 评分机制。网上刷屏评卷。双评机制和第三方监控仲裁机制保证了阅卷的质量。 短时评判。特定的阅卷方式和节奏使得评卷老师在每一份试卷上停留的时间有限,要在短时间内作出评判。 审美疲劳。阅卷老师每天评阅的是同一命题下的数百份同类作文,相同的文题、滥熟的材料、相似的立意、平泛的语言、雷同的结构,等等,不间断充斥着评卷者的大脑,让评卷者产生强烈的审美疲劳。 备考建议: 考场作文写作的限定性及评价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在作文备考时做到以下三点: 1.快速成文,合乎标准 考场作文的诸多限制性,要求备考阶段修炼瞄准评分标准、快速成文的内力,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运用材料、思维创新等方面得到有效训练。 2.打造亮点,突出个性 评判是短时完成的,只有在短时间内能进入评卷者的期待视野的作文才能获得高分。这就要求在备考时做到:材料、语言、结构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成文有优于他人的亮点。 3.定向训练,胸有成竹 考场是最后的冲刺,备考却在平时。平时备考既要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即一方面注重思想、思维的积蓄和培养,另一方面要抓好审题、表达的训练。在平实、有序、渐进的训练中做到二者的统一,胸有成竹迎考,获取高分 【典例导引】 【2019年高考天津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敝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六)结构)第02课典型例题(含解析)(2021年整理)

第02课典型例题 起承转合结构 典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船主请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涂刷油漆。修船工涂刷完油漆后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把洞给补上了.过了几天,船主拿了一个大红包来找修船工。“这是我给你的感谢”“修船的工资不是给过了吗?”“这是感谢你把我船上的洞给补上了" 修船工说:“这只是我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说:“前几天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等他们走后我才想起船底的洞.我想这下坏了,他们再也回不来了。可最后他们平安回来了.我要感谢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以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顺手"之劳,温暖世道 ①孔子倡导“君子成人之美"。意谓,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用自己的善行成全别人的好事,温暖世道人心,促成社会和谐.修船工便是这样的君子,他以“顺手"之劳,补上航船漏洞,挽救了船主儿子的生命,赢得了船主的真诚感谢和人们的敬佩尊重。 ②修船工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他修补漏洞本身,更在于他善举背后的道德修炼。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显然,油漆工在修补航船时,并没有考虑到获取报酬,也没有考虑到博取美好的名声,是灵魂深处的善念自然化作了“顺手"的善举。当行善成为一种习惯,他便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灵魂高贵的人. ③“顺手”善举,不是昙花一现的惊艳,不是桃李争春的热烈,不是云霞乍现的炫目。它如小草一样平凡,却能绿满天涯,点缀出美丽的春色;它如露珠一样弱小,却能滋润大地,映射太阳的光辉;它如沙石一样寻常,却能积善成德,铸成社会和谐的大厦——重塑道德丰碑,托起民族希望。

2022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二立意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20211116133

第01课考纲解读 概念解读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高考作文对立意的4点要求 1.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2.立意要新颖。 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3.立意要深化。 “深化〞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 4.立意要集中。 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作文立意须深化。人类社会开展的道路虽然是蜿蜒曲折的,但它始终有一个指向标——真、善、美。同样,当今社会虽然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但它也必须高扬主流价值观。这一点动摇不得,更混乱不得。须知,信念的滑坡是最大的滑坡,人心的松散是最大的松散。 当今社会的开展最需要的是精神的重建、责任的担当、信念的坚守;民族的复兴,最需要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而主流价值观正是培育安康的社会文化的基石,是维系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纽带。在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上,考场作文责无旁贷。而学科作文阅卷教师最为期待的就是作文主旨立意的深化。 深化是就中心内容而言,表达深化必须注意几点: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本质上挖掘提炼观点与认识;②用事理说话,讲道理要表达理性、辩证的考虑;③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由此及彼。 多那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应对策略 1.同中求异找立意 一样的材料,从它们的一样点出发可以提炼观点,但往往缺乏深度,假如我们从一样的材料中寻求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典例1 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温习(写作作文专项冲破开头)第02课典型例题(含解析)

第02课典型例题 作文拟题 一、点明中心,凸显主旨 题目和文章的主旨有着紧密联系,题目应该很好地服务于主旨。最常常利用的拟题方式就是直接入题,点明文章中心,揭露主旨。例如: 《学习不只是为了分数》 [2021·全国新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肯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分享是一种智慧》、《美丽的人生要学会分享》。 [2021·全国新课标卷Ⅲ]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经历几年实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取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冒充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率领大家一路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本地有关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尽力逐渐生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愈来愈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2021·全国新课标卷Ⅱ]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咱们中学生来讲,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按照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起身,比较上述三条途径,论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肯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剽窃,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以上材料拟题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认真审题,肯定立意。①可三条途径互补。②可选其中一条或两条结合。 第二步:思考肯定最佳立意,然后写出揭露材料中心、凸显主旨的题目。 如《语文素养,根在课堂》《语文素养,课堂中来》《汝果欲文学,根在课堂》。 二、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在题目中运用修辞手法,显得既生动形象,又新颖新颖,对读者极富吸引力。题目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对偶、设问、反问等。比喻使题目形象,拟人使题目生动,对偶使题目工整,设问令人沉思,反问突出强调。 例如: 反问:《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 [2021·全国新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肯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拟人:《跟大自然学语文》 [2021·全国新课标卷Ⅱ]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咱们中学生来讲,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按照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起身,比较上述三条途径,论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肯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剽窃,不得泄露个人

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指导专题02任务驱动型作文之“看法与评价类”学案

2021届高考语文复习指导专题02任务驱动型作文之“看法与评价类”学案

专题02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看法与评价类” 所谓“看法与评价”,就是命题者在题目中直接要求考生阐述看法或就材料中的事物进行评价,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类作文题通常不是简单地让考生进行是或非的判断,或者对某个现象进行褒贬,而是要求考生统筹材料的整体内容,写出自己的看法。该题型的立意方向较多,考生只要抓住其中一点进行深入论证即可。如2021年高考全国卷Ⅰ给出“父亲开车接电话遭女儿举报”一事,然后提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的问题,并要求“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该题应属于“看法与评价类”。 一般而言,考生可根据“你怎么看”“你如何评价”“谈谈你的看法”等任务指令语判断其是否属于此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一、审题立意技法 “看法与评价类”驱动型作文主要分为两

类:一是以争议事件为材料,让考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类考题的写作角度较多,考生言之成理即可,但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判断与思考;二是以社会现象为材料,让考生就现象发表看法。这类考题是多角度择一写作,考生只要选准一个自己有话可说的角度即可;材料中也可能暗示了写作角度,考生需概括语义进行判断,否则可能会出现偏题。 关于这类作文的审题,可采用如下流程: 第一步:析。提取材料中的各方观点(或厘清材料陈述的现象)。 第二步: 找。比较、分析后选择一个有话可说的角度(或找出材料中的核心句子,确定写作角度)。 第三步:立。根据对争议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理解,确立自己的观点。

二、审题立意示例 [典例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沈阳的潘先生开车送因高烧引发肺炎的女儿到儿童医院就诊,但由于医院内地面正在施工,停车位特别紧张。情急之下,潘先生只好把车临时停在医院外的路边,先送女儿就诊。他在车上留下了“警察叔叔,孩子急病,停车场没位了,请不要贴我。碍事我就移车,谢谢了”的字条。警察看到后,就没开罚单,还留言说:“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事件引发热议,警察留下的字条更被称为“暖心字条”。 “暖心字条”引发了你哪些联想?请写一篇文章,写出你对“暖心字条”的看法和认识。 [审题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