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岁末,一场冬雪后学校停课,让正在读高二的小明不用早起上学,在舒适的家中享受温暖的空调。对此,小明家里的长辈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爷爷认为,下雪就放假,孩子不能接受风雪的磨砺,这是被惯坏的一代;妈妈认为,学校这么做是保护学生安全,属暖心之举;爸爸却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时代已经进化到竞争无须用苦力的时候了,今天的孩子需要面对的绝不只是自然界风雪的考验。

小明把家中长辈们的争论发到班级群里,引发了老师、同学和家长们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有怎样的思考和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向长辈或同龄人,也可以向其他相关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明确的材料作文题,由冬雪放假引发了家里不同长辈的看法,涉及三个人、两代长辈的观点。爷爷质疑这种做法,认为没有风雪的磨砺,这一代是被惯坏的一代,缺少应有的身心素质,他否定学校的做法;妈妈的话语其实委婉地否定了爷爷的看法,认为学校这样做是“暖心之举”;爸爸的表态实际上是兼容了前二者的说法,“绝不只是”并未完全否定“爷爷”的看法,但“无需用苦力”强调了这一代人有着特殊的际遇,面临着不一样的磨砺和考验,把思考引向深入,具有思辨性和探究性。

从三者关注的焦点看,爷爷、妈妈主要是围绕雪后学校放假这一表层事件进行评价,但爸爸的话则将问题延伸到“这一代人该接受怎样的磨砺才能顺应时代的挑战”“这一代人应该如何成长”这样具有思辨性、探究性的问题上。思考的是这一代人的自我认知与时代感受。所以,本题不能仅就“学校放假”这件事的是与非进行议论,而要从下雪放假这件事上谈新一代人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磨砺和挑战有着怎样的认识,怎样证明自我,在给出这一代人判断的同时,要阐释出“这一代人如何看待‘风雪磨砺’,又面临着哪些新的磨砺与考验”。本题可以引发多种思考,只要紧扣中心,结合时代,切合要求,即可写出优秀的文章。

参考立意:

1.正确立意

①磨砺不只眼前的风雪,真正的挑战是智慧的比拼、能力的较量。②认清时代要求,勇于接受挑战。

③顺应时代要求,吃苦也有新方式。

④应有健康体魄,更需砥砺精神。

2.错误立意

①青年当奋力拼搏。

②读书注定要吃苦。

③不能要求每一代人都是一样的。

④勇于挑战。

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小米总裁雷军提出“飞猪理论”,他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马云却提出异议:“猪碰上风也会飞,但是风过去摔死的还是猪。”

②摩西奶奶在《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中说:“我有我的路,你有你的路,至于适当的路、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是不存在的。”

③一位网络达人这样说:“万事有依理而为、随心而为、顺势而为、勉力而为,更有反其道而行之、冒天下之大不韪。成功皆在于一。”

在提倡“大众创业”的今天,正是青年创业者大显身手之时,但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创业路,许多人又心生犹豫。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给那些准备创业的青年,表明对如何选择创业之路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言论材料组合式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在真实情境中的论证说理能力。材料首先为考生提供了三则不同的言论,第一则材料中雷军和马云的言论可以相互补充,进而得出“选择创业之路既要看清自身实力又要抓住机遇”的观点。第二则材料最容易理解,考生不难提炼出“创业之路的选择应适合自我”的观点。第三则材料最为丰富,也最难理解,“依理而为”说的是要依照事理、遵循规律;“随心而为”说的是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去做;“顺势而为”即做事要顺应潮流;“勉力而为”即做事要努力、尽全力;“反其道而行之”即采取与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拒绝模仿,保持特色;“冒天下之大不韪”即敢于坚守自我,逆势而上,去做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成功皆在于一”强调要坚持如一。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可供选择的角度是多样的。既可以选择其中一则材料提炼观点,也可以对几则材料分析比较,综合立意。然而不论怎样,考生写作时都要立足所给材料的内容,如果是因为读不懂材料,或是对材料内容理解有偏差,甚或是忽略了材料本身,从而超越材料的内容立意,就会被视为偏题或跑题。此外,考生还需注意作文题目设置的具体情境——“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创业路,许多人又心生犹豫”,题目设置的写作对象——“准备创业的青年”,以及给出的具体话题——“如何选择创业之路”(而非“人生路”或“谈创业”)。考生要能精准回答问题,时刻不忘写作对象,将自己置身于面对“大众创业”之潮“许多人心生犹豫”的真实情境中,带着任务去写作,如此才能写出真正的考场佳作。

参考立意:

1.正确立意

①抓住时机,顺势而行。

②循心所向,顺势而为。

③积蓄力量,顺时而动。

④审时度势,量力而行。

⑤机遇与实力并重。

⑥慎择己悦,尽心尽力。

⑦即刻远征,随心而为。

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⑨好风凭借力,化蝶上青云。⑩逆风飞翔。

2.错误立意

①创业不会一次成功,失败是成功的基石。

②人生路美,成就辉煌。

③为国为民,兼济天下。

④创业不是唯一的出路。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沈阳的潘先生开车送因高烧引发肺炎的女儿到儿童医院就诊,但由于医院内地面正在施工,停车位特别紧张。情急之下,潘先生只好把车临时停在医院外的路边,先送女儿就诊。他在车上留下了“警察叔叔,孩子急病,停车场没位了,请不要贴我。碍事我就移车,谢谢了”的字条。警察看到后,就没开罚单,还留言说:“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事件引发热议,警察留下的字条更被称为“暖心字条”。

“暖心字条”引发了你哪些联想?请写一篇文章,写出你对“暖心字条”的看法和认识。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呈现出一个主题——暖心字条,任务驱动要求考生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说明对“暖心字条”所代表的现象的看法和认识。写作时,要从以下角度进行深入思考:

(1)敬法畏法,方有秩序与和谐

法律,本就是一套维护社会秩序、保证多数人利益的运行机制,对违法行为不应纵容。潘先生固然情有可原,可毕竟违反了法律,应该受到处罚。虽然警察对他的请求表示谅解,但不代表他这样做就是对的,这种做法更不值得他人效仿。

(2)字条暖心,法亦有情

人情、民意是法律不可忽视的现实存在,也是法官判案,警察执法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沈阳交警面对潘先生情真意切的字条,回了表示理解和祝福的“暖心字条”,体现了冰冷法律之外的人情,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3)坚守法律,辅以人情

人们常说,法不容情。确实,把法律晾在一边不管,完全依靠个人感情执法是坚决不行的,任何情感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作为公民,应知法懂法,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执法者,更应该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但我们也需知道,法不容情,这里的“情”指的是“私情”,即执法者的个人意志,执法者的“亲朋故旧”之情。法律是刚性的,但却不应该是冰冷的,法律的存在本身体现的就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人文关怀。法律与私情水火不容,但并不代表法律就不能有“温度”,执法之人就不能有“热心肠”。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期,河北一名以707分的高分考上北京大学的女生发表的一篇有关“感谢贫穷”的文章引发全网关注。她说:“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限制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这一文章引发热议,有感动,有鼓励,也有更深层的讨论。对于“感谢贫穷”的说法,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中讲述的事件:然后审题,题目要求考生对于“感谢贫穷”的说法谈自己的看法,就是要考生谈应不应该感谢贫穷。题目中说这篇文章的发表引来了热议,“有感动,有鼓励,也有更深层的讨论”,“感动”“鼓励”是认同她的文章,“更深层的讨论”则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态度。因此,我们要先来理解这位同学所说的“感谢贫穷”的意思。这位同学家庭贫困,但贫穷给予了她另一种财富——坚强的性格、远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等。

我们还要就题目中说的“这一文章引发热议”来理解贫穷的内涵。对于任何人来说,物质层面的贫穷是一种苦难,贫穷也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贫穷是一种无奈。这位同学真正应该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贫穷所激发的不安于贫穷、奋发向上的精神。另外,为什么“感谢贫穷”能引发关注,甚至共鸣,这与当下青年一代不愿吃苦,想快速成功的心理有莫大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写成讨论“逆境或顺境与成才的关系”之类的作文,关键在于探讨如何看待“感谢贫穷”这种观点或做法。

参考立意:

①感谢贫穷,不如感谢奋发向上的自己。

②感谢贫穷,不如感谢吃苦的精神。

③应该感谢贫穷,贫穷使人对人生,对生活有了别样的体验,使人能够真正领悟奋斗的意义。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报载,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且应将惩戒规定向学生公开。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广泛讨论。赞成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小惩大诫对孩子成长有积极意义。反对方则认为,中小学和教师不应拥有“惩戒权”,惩戒容易助长体罚学生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态度中立方认为,学生犯错应该惩戒,但须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把握好惩戒尺度。

对于这一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材料和现实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青岛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学校适当惩戒学生的新规定,第二部分叙述了新规定引起的三种看法。这三种观点分别是:赞成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小惩大诫对孩子成长有积极意义;反对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不应拥有“惩戒权”,惩戒容易助长体罚学生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态度中立方认为,学生犯错应当惩戒,但应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把握好惩戒尺度。这三种观点,每一方的观点都可以成为立意的依据。但是在审题立意时,不应只是简单地表态,声明支持哪一方,而应当有深入的思考,以形成独特的看法。

70第四部分 专题17 审题立意 第1讲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第1讲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发展到今年,经历了2015年的初探,2016年的发展,2017年的成熟,2018年的继续完善。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世纪宝宝’中国梦”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一类作文同过去考查的作文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因此2020年的考生对这一类型作文应高度重视,以便能在紧张的考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标杆范文 料得明日花更红 ——给2035年18岁的你 (2018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河南考生)素未谋面的18岁青年: 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时光的车轮已经转动到了2035年。作为2000年出生的“世纪宝宝”,我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如若可以,我真想成为一名画师,为你描绘一幅五彩斑斓的时代画卷。 回首过往,汶川地震牵动数亿国民的心,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惊叹中国的力量,“天宫一号”太空授课让我们感受科技的魅力,公路“村村通”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互联网的普及令国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18年来,祖国母亲前进的脚步铿锵有力,从未停歇。 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2018年,已成年的我们勇敢地接过了时代赋予的使命,2035年的你,准备好了吗? 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处于新时代的你,更应该牢记使命,懂得奋斗的重要性。

人需要仰望星空,但更需要脚踏实地。 我相信2035年的祖国国力应该足够强盛了,可我仍希望你能牢记使命,不满足于现状,继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仍希望你心中充满家国情怀,脚踏实地,用心体会为祖国奋斗的幸福。 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顽强不屈。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人的生命似水流奔腾,不遇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国家也一样。回想十年前汶川那场大地震,中国并没有被灾难击倒,反而变得愈加强大,那些在苦难中练就的精神,也因时间的沉淀而愈显珍贵。 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保持生机与活力。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我希望你也能如此在国家建设中永葆热情。新时代需要你们,祖国需要你们,所以,请勿辜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青年提出的期望: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泱泱五千年华夏文明,在我们手中,更在你们手中。不同时代、相同年纪的我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我们要用心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纸短情长,写不完我的期盼。未来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18岁是昨日之终结,更是明朝之开端。愿来日之中国盛世,如我所愿,也如你所愿。 一个同样18岁的青年 2018年6月7日佳作旁批 ①开篇三段内容概括性强,条理清晰:首段直接入题、点题;第二段回顾历史,体现责任感和成就感;第三段畅想未来,对2035年的青年提出期盼。 ②中间三段以“要使明日花更红”为首句,发出呼吁,慷慨激昂,振奋人心,更使得全文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③结尾段既对前文作了总结,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新一代青年的期盼。同时,内容照应文章开头,情感上也有所升华。 标题亮眼,寓意深刻。文章标题亮丽,于文采飞扬中见深刻寓意。“料得明日花更红”,“明日”即“祖国的明天”,“花更红”意味着“更加美好”,“明日花更红”前面缀一“料得”则蕴含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憧憬与祝愿。文脉顺畅,内容充实。文章开篇以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训练及范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训练及范文 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对小卜有录用意向的一家著名外企,则鼓励小卜加盟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创造优质生活;而小卜自己认为当前创业环境好,很想创办一家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主要角度:为改变家乡的贫困状况尽力,是父老乡亲的愿望,或许也是她的梦想,但回 乡村作为教师,地域、职业和待遇恐怕不是自己所想;到著名外企工作,置身于繁华之地, 发挥专业特长,有更好的发展平台,创造优质的生活,有着很大吸引力,可有负父老乡亲愿望,甚至会少了一点家国情怀;至于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感召下,既能实现自主创业, 又能够把民族服装推介出去,不失为一个合理选择,但仅仅受潮流的吸引,盲目行动,且创 业需要一定条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自己不一定完全准备好了。表面是职业选择上,其实 是思想、心态、观念等认识上纠结。这也许就是她犯难的原因。 (1)选择回家乡回边远地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可写职业选择与社会价值关系。 (2)选择到著名外企发挥专业特长。可写职业、专长、个人价值等关系。 (3)随心选择自主创业实现创业梦想。可写创业、梦想、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等。 范文 舍小我共圆梦 亲爱的小卜: 你好!很高兴你即将成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你是瑶寨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你是族人的骄傲,更是凝聚着族人的希望。 我知道你正在为就业选择而烦恼,著名外企能更好的发挥你的特长,给你优质的生活,而你则更愿意把握机遇去开办民族服装设计公司,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未来是如此的美好,但是在你面对外面花花世界而憧憬时,请你回一下头,回到瑶寨,当你面对父老乡亲的眼睛时,你看到了什么? 是羡慕,还有希望。曾几何时,你也是寨里的孩子,也曾在贫困的瑶寨里,在那粗糙的课桌上埋头苦读,那时你的眼里也充满着希望,渴望走出贫穷的家乡。而现在,你依然是瑶寨里的孩子,你走出了贫穷的家乡,可是在你身后,还有多少个如你当初一样的孩子,依旧在饱受贫穷之苦,依旧充满去改变贫穷的希望。既然你已经成功了,为何不能放弃那花花世界而选择去帮助他们呢? 我们都是故乡的儿女,你也是瑶寨的儿女。寨里的泥土塑造了你的形,寨里的人塑造了你的魂,寨里的一草一木都曾是你儿时的玩伴。如今你已经是一名大学生,如同那即将展翅高飞的雄鹰,意气英发,当你挥舞那巨大的翅膀遨游时,你可否想过,是什么筑起你这七彩的翅膀让你翱翔?是那贫困的瑶寨母亲用自己的血肉为你铸成的,乌鸦尚且反哺,何况于人? 当然,不用以为回到瑶寨做教师便是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梦想实现的方式有很多种。当你把一代又一代孩子带出贫穷,当你把瑶寨的贫穷变成了瑶寨的富裕,这不也是间接是实现了你的梦想吗?一个人就像一滴水,无论再怎么光彩艳丽,也不能点亮夜的黑,但是,当着一滴水融入了大海,并用自己的力量让大海也充满光,那么世界也将为之而变亮。 舍小我,这需要放弃,这需要勇气,这需要无与伦比的胸怀。 共圆梦,这是共乐,这是无私,这是崇高的人性所散发的光茫。 创业造就人生

2024届高三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含答案)

新材料作文分类思维训练之 高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从2015年到2020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一直活跃在高考作文命题中。2015年到2016年,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出现并被熟知;2017年到2018年,这一题型发生变化,兼具开放性与限制性;2019年到2020年,该题型进一步完善,从给出一个写作任务要求考生完成,变为给出多个写作任务,要求考生选取一 个并完成。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 的功能,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 比较中说理论证”。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通常由命题材料、写作任务、常规要求 三部分构成 如何识别任务驱动型作文 1.“给写作材料”——提供一个争议性大,具有对立性、真实性、现场感的事件。 2.“给驱动任务”——①材料后面的写作要求,一般带“谁”、“怎么”等疑 问词,它往往指向“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是作文的范围,不能离开此要求, 离开则属离题。②明确给定写作内容及写作角度。 二、如何认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任务”?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则是把“任务”更明确出来,因此,任务驱动型材料 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对“任务”进行确定性判断。 “任务驱动”内涵解读 1.体式驱动——对文体、格式的规定。 2.内容驱动——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 3.对象驱动——“个案分析”原则决定论述说理需要指向性;变“空泛议论”、“广泛议论”为“专论一点”。 4.思维驱动——弄清争议的焦点(对人物行为进行评价的词语、事件或现象中 有争议、有分歧的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思辨性”与“探究性”;人文精神、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 5、材料驱动:“材料”要贯穿始终,开头引出观点,中间阐释观点,类比联想相似或相反材料拓展充实、补证或反证自己的观点,结尾呼应号召。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技法 (一)“权衡与选择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所谓“权衡与选择”,就是命题者给出有争议、有分歧的材料,让考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权衡、比较,然后进行选择,最终得出观点并写出一篇文章。该类题目,围绕作文的探究性,加强了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岁末,一场冬雪后学校停课,让正在读高二的小明不用早起上学,在舒适的家中享受温暖的空调。对此,小明家里的长辈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爷爷认为,下雪就放假,孩子不能接受风雪的磨砺,这是被惯坏的一代;妈妈认为,学校这么做是保护学生安全,属暖心之举;爸爸却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时代已经进化到竞争无须用苦力的时候了,今天的孩子需要面对的绝不只是自然界风雪的考验。 小明把家中长辈们的争论发到班级群里,引发了老师、同学和家长们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有怎样的思考和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向长辈或同龄人,也可以向其他相关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明确的材料作文题,由冬雪放假引发了家里不同长辈的看法,涉及三个人、两代长辈的观点。爷爷质疑这种做法,认为没有风雪的磨砺,这一代是被惯坏的一代,缺少应有的身心素质,他否定学校的做法;妈妈的话语其实委婉地否定了爷爷的看法,认为学校这样做是“暖心之举”;爸爸的表态实际上是兼容了前二者的说法,“绝不只是”并未完全否定“爷爷”的看法,但“无需用苦力”强调了这一代人有着特殊的际遇,面临着不一样的磨砺和考验,把思考引向深入,具有思辨性和探究性。 从三者关注的焦点看,爷爷、妈妈主要是围绕雪后学校放假这一表层事件进行评价,但爸爸的话则将问题延伸到“这一代人该接受怎样的磨砺才能顺应时代的挑战”“这一代人应该如何成长”这样具有思辨性、探究性的问题上。思考的是这一代人的自我认知与时代感受。所以,本题不能仅就“学校放假”这件事的是与非进行议论,而要从下雪放假这件事上谈新一代人对新时代背景下的磨砺和挑战有着怎样的认识,怎样证明自我,在给出这一代人判断的同时,要阐释出“这一代人如何看待‘风雪磨砺’,又面临着哪些新的磨砺与考验”。本题可以引发多种思考,只要紧扣中心,结合时代,切合要求,即可写出优秀的文章。 参考立意: 1.正确立意 ①磨砺不只眼前的风雪,真正的挑战是智慧的比拼、能力的较量。②认清时代要求,勇于接受挑战。 ③顺应时代要求,吃苦也有新方式。 ④应有健康体魄,更需砥砺精神。 2.错误立意 ①青年当奋力拼搏。 ②读书注定要吃苦。

学案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 导图指引 考向分析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概念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年高考出现的新型作文,是命题人有意识地在多角度材料中,给学生创造出情境,展现对立性、并列性问题,并提出指令性任务,通过任务的指令,让考生能够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自己见解的一种作文方式。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 与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与要求更明确更具体。它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下面以2020年新高考山东样卷为例来谈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学生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和集体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也有人说,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还有人认为,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对此,文德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台相关规定。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增加任务型指令 任务指令指材料中包含的写作要求。在作文材料之后的写作要求中,学生会接到明确的

任务指令,让你戴起镣铐来跳舞。 对象指令——“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给谁) 体式指令——“写一篇发言稿”(写作文体——发言稿) 内容指令——“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就事论事,就事说理) 思维指令——“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如何来写) 2.设置真实的情境 材料更贴近时事,以往的材料作文,经常会出现童话、寓言等有象征含意的材料,让考生提炼主题进行写作。与之相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给出的多是当今时代生活中发生的鲜活时事,更具现实意义。如作文材料便是对存在争议的“手机该不该进校园”问题展开思辨,很具有现实意义。 3.进行多维度比较 材料往往不含出题人立意导向或情感倾向,给考生选择空间。在以前的材料作文中,一篇材料经常有一个明显的主人公,考生的立意切入点应当在主人公身上。如果从配角的身上立意,便容易片面。而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则经常没有明显主人公,或者说,有好几个主人公,地位都挺重要,谁都可以成为立意切入点。具体选谁,考生可以自己定。同时,传统作文的出题人在叙述材料的时候,经常会给出他自己的情感倾向。而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出题人会藏起自己的喜恶偏好,只是冷静客观地为考生讲述材料,至于在写作时对材料持何种褒贬态度,亦是考生自定。 因此,写作文时,只要发现材料叙述的是一个时事(“真实的情境”),且材料不含出题人立意导向或情感倾向,可以自己来定意向或倾向(“多维度的比较”),且在材料之后的写作要求中有类似于写信、做出选择的明确任务(“增加任务型指令”),便可断定,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法 1.不只中心论点从材料中得出,分论点也要和材料有关。 传统作文写作时,中心论点是一定要出自材料的。但是在提炼出中心论点后,到了写分论点时,则通常允许考生随意发挥,不再需要让分论点与材料有必然联系。所以很多考生的文章就是只有开头和结尾两部分会点到材料,中间就绕得很远了。而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时,则要求考生“就事论事”,也就是说,不只是中心论点,你所列的每一个分论点也应该和材料有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反复观察原材料,尽量多角度地对其进行解剖。 2.减少讲故事的比例,增加议论的比例。 传统作文写作时,在主体段落,考生经常是亮出一个分论点之后就开始讲述能照应这一论点的其他故事,也就是举例论证。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就事论事”的需要则要求考生不能列举过多的其他故事,以致于缺少了对原材料事件的分析。所以,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时,需要在主体段中减少讲故事的比例(但完全不讲故事也不好,因为议论文毕竟要有

任务驱动作文审题方法:由“任务、要求”引领审题立意

任务驱动作文审题方法:由“任务、要求”引领审题立意 任务驱动作文审题方法:由“任务、要求”引领审题立意 ——以2016中山狼卷深度预测之(一)作文题为例 一、作文题 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企业举办创意设计大赛,大学生小云经过反复酝酿,确定了创意主题和设计方案,并邀请小宏、小腾两位同学参与相关事务。最终,小云领衔设计的参赛作品荣获了特等奖,获得3万元高额奖金。 某报记者就奖金分配问题采访了他们。小云认为荣誉是三人集体合作的结果,表示要一起协商,合理分配奖金;小宏已决定把自己的那部分奖金让给小腾,帮助小腾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而小腾则建议大家把奖金都拿出来,设立创新驱动基金,以便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创新活动。 对于三人的不同想法,如果你是老师、企业家或家长,你倾向于哪一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由任务带动审题立意: 1.对象性任务

对于三人的不同想法,如果你是老师、企业家或家长—— 对象有两个,一是“不同想法”,选择一个,二是或老师或企业家或家长,这是身份对象驱动任务,选择一个。 作文的开头必须明确你的这两个“选择”。 针对什么事,产生了不同的想法?针对奖金如何分配问题,产生了不同想法。 三人的想法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材料里的关键概念是:集体协商、爱心帮助、鼓励创新。 身份驱动,是对象性任务。不同的身份,代表着不同的视角,也代表着不同论证角度,狼卷提供了三个身份选择,就是驱动学生转换角色,懂得换一种眼光看问题,这就大大削弱了“泛泛而谈”“宿构套作”的可能性,考生必须结合具体身份来思辨和论述。如果不能确定自己的身份(老师、企业家或家长),只是泛泛而谈,也属于偏离题意。 2.观点性任务 你倾向于哪一种?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 要回答选择了哪一个想法,为什么选择这个想法,即所谓的立意,或者说是你的中心论点。组成一个因果复句。如“我是一名企业家,因为小云具有团队精神等,所以我倾向于小云的想法”。 这可以作文此类作文确立论点的一个范例。 3.写法性任务 你倾向于哪一种?作出选择。 从这些指令中可以看出,必须是因果思维,回答为什么。题中没有要求“权衡”,但权衡了更好,属于加分项。 4.内容性任务 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选了什么?为什么选这个而不选哪个?选了这个的理由,不选哪个的原因?主要是“讲道理”。 这里必须回答的问题: (1)这是一件什么事?

2022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范文指导及典型例文十篇

2022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范文指导及典型例文十篇一、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通用模式开头部分(约占25%): 1.用简洁的语言转述试题材料。 2.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或提出观点,或提出下文要探讨的问题(论题)。常见的写法: ①选好角度,对所引材料做简单分析,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类似新材料作文) ②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后再提出观点。(类似新材料作文) ③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并对关键概念作必要阐释,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的深入分析作了分析说理范围上的界定,以便下文的分析说理更有针对性。 ④选好角度,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但没有马上提出观点,只是为下文提出要探讨的问题。主体部分(约占65%): 紧扣上文所提出的观点或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分析,就事论事,一以贯之,体现纵深思维,追求透彻说理。要求具有一到两次拓展,两到三个层次,层次之间的关系不限。1.分析说理的目的: ①明析原因(根源、本质),②辨是非,③直指利害。2.分析说理的方式: 3.分析说理的原则:

注重文明交流,包容并尊重他人权利,反对打压不同意见;要通过自 己的自由思想和独立判断来支撑文章的看法和观点,还要避免自说自话。4.层次拓展的方法: 正反对比、横向展开、逐层深入……结尾部分(约占10%): 再次回到试题材料与自己的观点,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或寻找对策(措施、办法)、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思路拓展的“正面材料”模式①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略写) ④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总结全文。(较详) (先破后立:前三步为“破”,最后一步为“立”)四、任务驱动型 作文思路拓展的“争议性材料”模式①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略写) ②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作为过渡。(略写)③选 择一个角度分析解读,表达自己的看法,可赞成,可反对,也可辩证看待。(较详) ⑦(反对)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总结全文。(较详) ⑨(辩证)就不足不当之处提出建设性的改善意见,并适当展望其良 好效果,总结全文。 十题十篇:全国卷“任务驱动型”作文小汇

2023高考作文必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

2023高考作文必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 【理论指导】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如下: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优选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人格像“牛油果”,当你不断往下挖时,会发现一颗坚硬的内核。牛油果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 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冲开堤坝,随物赋形,融江入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 一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堂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请从传统与当下奋斗的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 要求:①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②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命题依据】关注时下言论,梳理传统文化。 【写作指导】 材料分析材料围绕奋斗的关键词提供了传统与当下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审题要紧扣命题要求,尤其要关注的是任务的限定。综合而言,传统奋斗的方式与效果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令奋斗的意义与价值大打折扣,甚至导致某些不公,影响了个人的积极性与自我改变的可能。这是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所反映的实质。新时代更强调奋斗的多样性、公平性,时代的改变,赋予奋斗更多的意义与可能。因此,考生在选择关键词时要注意三点:一是价值导向,对传统与当下奋斗的关键词的实质要有准确认识。二是要注意对比,“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这意味着要从传统和当下的关键词中找到对比点,思考变化背后所涉及的奋斗方式与意义的不同,以及如何看待这种改变。三是所选择的关键词要形成有机关联,例如由重视学历到强调知识,由重视经验到提倡创新,同时也要思考为什么而奋斗。 立意提示①做新时代的弄潮儿。②融入时代,拥抱梦想。③在自己的时区寻觅时光的意义。④抓住新时代的脉搏。⑤创新时代,舍我其谁。 参考素材 (1)理论素材。 ①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

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习近平 ②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 ③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爱迪生 ④人的一生,是很短的,短暂的岁月要求我好好领会生活的进程。——高尔基 (2)事实素材。 ①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20岁到40岁的网民最多,核心群体是20多岁的年轻人。网络上,遍地英雄下夕烟,风流人物尽少年。丁磊26岁创办网易,马化腾27岁创办腾讯,张朝阳32岁创办搜狐,马云35岁创办阿里巴巴……青年是网络的主体,这些“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也必然是“互联网+”的浪潮中创新创业的主体。 ②1915年,36岁的青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打开了一扇从中国观察世界的窗口。1995年,32岁的青年张树新创立网络公司瀛海威,被视为互联网时代中国创业者首次融入世界的尝试。2014年,32岁的胡玮炜和23岁的戴威分别创立摩拜和ofo共享单车,到今天为全球180多座城市提供绿色出行服务,成为中国青年影响世界的典范。 ③秦胡飞,耶鲁大学毕业,2011年回到中国小山村,走进基层当起“大学生村官”;4年后他发起黑土麦田公益计划,支持和培养杰出的农村创业者;2017年,他获评感动中国人物、入选“全球青年领袖”——一位“85后”年轻人,用国际化的知识储备与思维方式,尝试改变原始落后的中国乡村。今天,越来越多年轻人和秦胡飞一样,从中国走向世界,又从世界回到中国,他们兼具国际化的智力资源、本土化的问题意识以及直面挑战的社会担当,为中国的未来开辟出无限可能。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据了解,规定实施后,子女看望老人的次数暴涨。护理院的这一规定引

2018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关联组合”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范文示例

2018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关联组合”型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 范文示例 “关联组合”型任务驱动型作文,提供一些既独立又有内在关联的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或句子所呈现的并列、递进、对比等内在关系,取决于考生的组合延伸能力。此类考题往往就这些词句提供一个写作任务,让考生根据任务对材料相关词句进行组合,并延伸出新的认识,进而进行写作。 这种作文,首先要理解每个名句的内涵,甚至还应清楚名句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主要思想,以及名句所在名篇的内容主题,把握名句适用于什么话题。采用求同存异的方法对名句分组,以便确定立意。下面以三个例子讲讲这种作文该如何着手。 【示例一】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潜) 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③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 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⑤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 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⑦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七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题目要求分析 诗句或名言来源不同,含义也各异,题目要求是以两三句为基础立意,要合理引用。首先,数量上,要采用两句或三句,不能只用一句,或超出三句,否则就是不按要求作文,是要降档给分的。其次,不能两三句孤立使用,各写两三段凑字数,内容上没多少关系,行文上没有连贯性。引用的两三句必须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或一个确定的论点。这就要求我们对诗句或名言进行分类组合。要进行分类组合,就要对几个材料各自的含义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含义可以是诗句在原诗中的意思,也可不拘泥于原诗含义,而作更大范围的解说。理解了意思,就可分类组合来确定立意了。如何分类?基本方法就是前面说的“求同存异”法。 所谓“求同”,就是把内涵相同相近、可适用于相同话题的两三句名句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相同的观点,这叫近义组合法。所谓“求异”,就是把内涵不同甚至对立的两三句名句组合在一起,但是这些名句还是必须适用于相同的话题,这叫做“反义”组合法。反义组合应当注意对立的意思或观点适用的不同情境,要符合对立统一、辩证统一、中心统一原则,做到水乳交融,否则就造成了“分家”甚至真正成了互相对立,使文章没有了统一的中心,成了孤立地引用诗句。 2、诗句理解

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教师用书:专题十七 学案3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 Word版含解析

学案3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是指在作文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的作文题。它不同于一般的借事说理的新材料作文题,它更注重写作的任务性,要求围绕写作任务确立观点,通篇联系材料,抓住核心信息,就事说理。这种类型的作文题意在增强写作的针对性,有效防止套作,故一定要将“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于文章的始终。 一、意见建议型 意见建议型作文题,是指在写作任务中要求考生就所给出的材料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希望或建议的作文题.这类作文题通常不是让考生简单地进行是非的判断,而是要求考生统筹材料的整体内容,结合材料中各方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2019全国Ⅰ卷(见前面学案1) 第一步,通读材料,明确任务。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既着眼于劳动思想的历史渊源,也关注问题的现实呈现。其任务指令非常明确:“角色”指令是“你”,“你”是“复兴中学"的一名学生,是新时代青年;“对象"指令是“复兴中学同学”;“内容”指令是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还要在行文中体现个体认识与思考及“提出希望与建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体上也有要求,即写作演讲稿,这样行文中除了注意体现演讲稿应用文格式外,还应注重演讲稿本身具备的针对性、宣传性、鼓动性、感染力等特点。 第二步,比较异同,抓住核心。材料中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核心信息: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是选自《左传》的名句,大意是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这句话强调人民的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即人民可以通过劳动获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二、“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这是选自《诗经》的名句,大意是我们应该早起晚睡,打扫屋里屋外。这句话强调我国人民自古热爱劳动,绵延至今,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三、联系现实。材料罗列了现实生活中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步骤方法_写作指导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步骤方法 任务驱动型是考试常见的一种作文方式,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有助于提高语文作文能力,下面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步骤方法,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步骤方法 一、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 在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考生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全国卷Ⅰ的作文在叙述材料后有两段文字,这两段字应是考生关注的重点之一。为了叙述的方便,现在摘录如下:对于以上的事件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的你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这两段就集中地展示了命题者设置的任务要求,仔细分析应有如下的任务:①“对以上的事你怎么看?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就表明要写成议论文,不能写成记叙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就要求写作时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②“请给小陈、老陈或是相关方写封信”,这就加强了考生论述观点的针对性,要求就事说理,不能脱离所选的一方而任意写作。同时要求写成一封信,以信的形式来展开论述。信的格式无疑就会成为判分的依据之一。③“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就是要求考生围绕材料中的核心事件,形成像样的、可以阐述的看法,体现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他非核心事件可以涉及,但是不能“喧宾夺主”,叙述非核心事件只是为了更好地议论核心事件。③“选好角度”。针对这一点,教育部考试中心余闻明确指出,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角度有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之分。因此考生写作时就事要抓住核心事件来确立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明白了这些要求,再按照这些要求来写就符合命题者命题意图。 二、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解决问题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解决问题类”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小区的门卫老何在接到老父突发急病正送往医院抢救的电话后,立即请假赶往医院。途中正巧遇到一位古稀老人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在地,他二话没说,立即冲过去用身体为老人做遮挡,并及时拨打了110、120电话,还找到了老人的手机,并打电话联系上了老人的家人,使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然后他才赶往医院看望父亲。消息传出后,人们对老何的做法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老何多管闲事,万一耽误了父亲的救治怎么办,乃不孝之子;有的人说,老何路遇危机,仗义相助,是人间大孝。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特点 材料内容很明确,门卫老何在赶往医院探望突发急病的父亲的途中,巧遇一位被车撞倒的老人,他毫不犹豫地先救助老人,之后才去医院看望父亲。老何这种扶危济困、先人后己的做法引发了众多褒贬不一的议论。题目要求“谈谈你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谈对老何这种做法是“褒”还是“贬”。本题要求就所给材料引发的议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任务指令清楚明白,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形式指令: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文体显然是议论文。内容指令: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表明对老何的做法是赞扬还是贬斥,理由是什么?思维指令:如何看待“小孝”与“大孝”?可以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友善”以及立德树人等方面展开议论。身份指令:“你的观点”,明确了身份是“你”,高中学生。 审题点拨 材料的中心人物是小区门卫老何,从老何用身体为老人做遮挡,并打电话联系医院、警察和老人的家人,最终使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这些内容来看,考生可以从人性的善良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等方面立意,说明大爱与小爱的关系以及赞扬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若从老何去看望父亲这一角度切入,考生可以围绕“孝”字立意。除此之外考生也可以综合上述两种观点进行立意,因为“尽孝”与“助人”并不矛盾,热心助人也是“孝”的一部分。考生在具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详细分析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详细分析 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的特点、要求: 1、任务型高考作文就是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 2、任务型作文就是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作文。 3、材料作文由于可以多角度立意,为了规避随意写作和偏离题意作文,有的在材料中随意找个词就把它作为写作的内容展开,这样往往偏离材料的含意。 4、任务型作文,有效地规避了套作和宿构。有利于考查出学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 5、"最好角度"是什么?往往见仁见智,致使阅卷者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指令性任务,就为阅卷树立了一个标准,避免阅卷的随意性。 6、任务型作文,增强了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突出写作的目的性。要求有较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7、任务型作文,着力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任务型作文属应用性写作,因此着力考查考生实用性写作的能力,与学习、生活实际密切联系。 9、任务型作文要求全面读懂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抓住材料的一点就作文。 10、任务型作文要求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比较的内容、比较的点,均来自材料,考生必须找到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必须有足够的事实支撑自己的观点,并作出入情入理的分析论证。 11、任务型作文往往在材料中出现多个人物、多种看法,它们的关系往往是相同、相反、相对、递进等等,考生必须对每一个都要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概括,以便论证自己"更喜欢哪一个或更赞成哪一个"。 12、任务型作文的审题有点像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对于材料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观点,都要逐一分析、比较,求同求异,辩证思考,以便于立论。 13、任务型作文就"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绝不允许离开"任务"作文;就论证而言又是就事论理,因此它要求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高考“解决问题类”任务驱动型作文解析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高考“解决问题类”任务驱动型作文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小区的门卫老何在接到老父突发急病正送往医院抢救的电话后,立即请假赶往医院。途中正巧遇到一位古稀老人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在地,他二话没说,立即冲过去用身体为老人做遮挡,并及时拨打了110、120电话,还找到了老人的手机,并打电话联系上了老人的家人,使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然后他才赶往医院看望父亲。消息传出后,人们对老何的做法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老何多管闲事,万一耽误了父亲的救治怎么办,乃不孝之子;有的人说,老何路遇危机,仗义相助,是人间大孝。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特点】 材料内容很明确,门卫老何在赶往医院探望突发急病的父亲的途中,巧遇一位被车撞倒的老人,他毫不犹豫地先救助老人,之后才去医院看望父亲。老何这种扶危济困、先人后己的做法引发了众多褒贬不一的议论。题目要求“谈谈你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谈对老何这种做法是“褒”还是“贬”。 本题要求就所给材料引发的议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任务指令清楚明白,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形式指令: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文体显然是议论文。内容指令: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表明对老何的做法是赞扬还是贬斥,理由是什么?思维指令:如何看待“小孝”与“大孝”?可以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友善”以及立德树人等方面展开议论。身份指令:“你的观点”,明确了身份是“你”,高中学生。 【审题点拨】

材料的中心人物是小区门卫老何,从老何用身体为老人做遮挡,并打电话联系医院、警察和老人的家人,最终使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这些内容来看,考生可以从人性的善良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等方面立意,说明大爱与小爱的关系以及赞扬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若从老何去看望父亲这一角度切入,考生可以围绕“孝”字立意。除此之外考生也可以综合上述两种观点进行立意,因为“尽孝”与“助人”并不矛盾,热心助人也是“孝”的一部分。考生在具体写作时,可以由此及彼,举出几个典型事例,最后上升到国家、民族的大爱上,提升文章格调。 【写作指导】 首先我们要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试题结构。一般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由“题干”“材料”“导语”“任务”“要求”“提示”六个部分组成。 题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这句话的作用是强调“读材料”和“写文章”的关联性。在考场上,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读懂、读透材料。 材料:是指“题干”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多取材于近期的社会热点事件,体现了时代性、即时性、现实性。材料是思考的原点,是思维的出发点,是选择写作角度、确定立意的依据。 导语:“对此,你的看法如何?”导语起着“定向”和“搭桥”的作用,它在“材料”和“任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将写作思路引向对以上材料的看法,意在激发学生思考,为完成写作任务准备材料、奠定基础。 任务:指写作任务。即对某现象(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思考或感想,有时还有写作形式(文体)等方面的要求,如演讲稿、书信,写给特定的人、特定的群体等。

2020高中语文新高考:情境任务型作文谋篇方法(实战例题审题立意 范文欣赏)

2020高中语文新高考 情境任务型作文谋篇方法 继材料作文之后,“任务驱动式作文“从2015年开始出现在高考试题之中。何谓“任务驱动式作文”?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一文中进行了解释,所谓“任务驱动式作文”,是“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的题型,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材料作文为了解决材料作文“宿构和套作的问题”。近几年高考作文延续了这一命题思路,并逐渐向“情境任务型”转变。可见,此种作文类型会比较稳定地持续较长时间,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 那么如何写好“情境任务式作文”呢?笔者从近年来高考试题和模拟试题中出现的试题入手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归纳高考情境任务式作文的三种类型。本文即分别从三种题型出发,从谋篇布局的角度谈谈如何写好此类作文。 一“观点——权衡——议论——总结” 这种类型的作文适用于比较权衡型作文类型。比较权衡型作文最早出现在前几年的高考作文中,要求从三个人中选择一个最具风采和魅力的人,题干中出现了“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等字样。此种类型的作文题目,可称之为“比较权衡型”作文。 【例题展示】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高考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导

任务驱动型叙事体材料作文 写作指导 ——任务驱动型作文全方位揭秘 一、起源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 教育部命题专家谈高考作文命题方向 二、关于定义 任务型高考作文就是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任务型作文就是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作文。 三、关于特点: 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型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最好角度”是什么?往往见仁见智,致使阅卷者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指令性任务,就为阅卷树立了一个标准,避免阅卷的随意性。 精选材料内容,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也是我们的初衷之一。做这种作文题,无非是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的要求,完成其指令、任务。 这种作文通常叫“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这个提法有三个关键词,“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我们在评判一个作文题目是否与当今全国卷精神合拍时,应该从这三个关键词入手。 “叙事体”,这是相对于以往的一些以名言名句、诗词漫画等而言的作文材料呈现形式,基本就是描叙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热点人事。 “新材料”强调的是五性(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和五特征(事件有过程、有发展、有多方人员参与、有争议性、十八九岁青年学生有表达欲望),这是作文题材料内容的要求。 至于“任务驱动,这不是全新的要素,每次作文都会有任务要求,只不过我们要以2015全国卷为参考,去强化对“任务驱动”的研究与落实。 最后,“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符合“一点四面”(立德树人、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的总原则。 概括地说它有这样几个特点: 特点1.指令性 指令性就是作文的写作任务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写作的针对性更强。作文导向十分清晰。如2015年课标Ⅱ“谁更有风采”。 这种任务型作文,都应该指令什么? (1)体式指令,指令写成什么样的文体; (2)内容指令,指令写作内容是什么; (3)思维指令,指令问题的焦点,写作的着力点; (4)对象指令,指令具体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