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现阶段治疗膝关节功能丧失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1]。通过人工膝关节置换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消除痛苦,同时还能够为患者提供膝关节的正常生理学功能[2]。长期以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为广大的膝关节病变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优良率能够达到90%以上[3]。目前,如何通过医护合作提高患者的功能成为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本文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及功能的影响,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期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2研究目标

1.2.1描述护理干预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1.2.2描述护理干预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度≥90°时间。

1.2.3描述护理干预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1.3相关定义

膝关节置换:众所周知,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最重要的关节,能够为行走、奔跑提供基础。膝关节的生理结构非常复杂,而且功能较多,是主要的负重关节。膝关节置换主要是针对膝关节功能消失或者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等患者,通过将变病的膝关节替换为人工制作的关节模型,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保持一定的行走和负重能力。膝关节置换手术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情况,提高膝关节生理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

护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美国护理学会对护理的概念进行了统一的定义,即“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护理的具体工作就是协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给与一定的照护[5]。护理工作更加注重护理人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所参与的行为。现阶段的护理则是属于广义的护理,即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完成相应的照护工作,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接受治疗,保证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疼痛:疼痛实质上是一种感觉,能够使人觉得情绪低落或者令人不快,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身体存在实质性损伤或者炎症反应,能够给患者或伤员造成强烈的

感觉冲击。临床上将疼痛的种类进行了区别,包括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多为新出现的躯体损伤,这种疼痛感觉较为强烈,而且持续时间较长[7]。而慢性疼痛一般都是长达3个月以上,这种疼痛是长期持续存在,可能还会存在周期疼痛现象。疼痛除了受到组织损伤之外,心理、社会以及经济等方面也会引起机体疼痛。

1.4文献回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现阶段治疗膝关节功能丧失最为主要的方式。通过将高分子、金属或者陶瓷类人工膝关节模型置入患者坏死的膝关节,从而起到膝关节功能的代替作用,恢复关节功能。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已经达到了90%,而且还有部分患者能够使用置入的人工膝关节长达20年之久。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是近年来在关节成形手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膝关节治疗技术,为广大的膝关节功能变病患者提供了绝佳的治疗方法。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期,Gluck等人第一次阐述了关于人工关节假体的研究报道,研究中指出了人工假体关节能够作为替代品进行关节代替治疗。而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医生Charnley经过多次的临床研究试验,最终解决了人工关节假体在人体关节中的低摩擦技术,并且选择了合适的关节假体材料[8]。而此次关键发现,也正是推动了人工关节假体替换手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和进步。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尽管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取得变病的膝关节,但是术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状始终困扰着临床工作者。这些并发症包括手术部位疼痛、神经血管损伤、假体植入失败、关节血肿、局部感染等[9]。

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消除负面情绪,建立积极治疗的信心,同时还可以患者术后疼痛,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该注重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通过围手术护理,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提高关节置换质量。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消除长期以来的疼痛,而较多的临床案例表明患者在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现象仍然存在,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患者术后由于疼痛感而无法顺利的进行康复训练,从而进一步的影响了术后恢复效果。但是也有不少临床案例证实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自行消失,但是对于人工膝关节置管术后的疼痛护理依然需要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10]。术后疼痛不仅会加深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长期忧郁,影响术后康复,同时还会干扰患者的术后正常生活。有学者报道,采用口服药物联系术中药物注射能够显著缓解术后疼痛,因此在术后或者术中采用适当的镇痛药物可以有效的改善术后疼痛情况。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对人工膝关节的功能再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患者术后需要积极进行早期的锻炼,一方面能够促进膝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保证关节部位的血液供应,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增加膝关节的肌肉和韧带力量,为后期的行走提供充足的保障。术后的康复训练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切记不要过度锻炼和急躁,防止术后初期由于锻炼过多而导致手术伤口撕裂。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背景及意义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现阶段治疗膝关节功能丧失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1]。通过人工膝关节置换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消除痛苦,同时还能够为患者提供膝关节的正常生理学功能[2]。长期以来,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为广大的膝关节病变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优良率能够达到90%以上[3]。目前,如何通过医护合作提高患者的功能成为了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本文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及功能的影响,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期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2研究目标 1.2.1描述护理干预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1.2.2描述护理干预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度≥90°时间。 1.2.3描述护理干预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1.3相关定义 膝关节置换:众所周知,膝关节是人体下肢最重要的关节,能够为行走、奔跑提供基础。膝关节的生理结构非常复杂,而且功能较多,是主要的负重关节。膝关节置换主要是针对膝关节功能消失或者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等患者,通过将变病的膝关节替换为人工制作的关节模型,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保持一定的行走和负重能力。膝关节置换手术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情况,提高膝关节生理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 护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美国护理学会对护理的概念进行了统一的定义,即“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护理的具体工作就是协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给与一定的照护[5]。护理工作更加注重护理人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所参与的行为。现阶段的护理则是属于广义的护理,即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完成相应的照护工作,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接受治疗,保证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疼痛:疼痛实质上是一种感觉,能够使人觉得情绪低落或者令人不快,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身体存在实质性损伤或者炎症反应,能够给患者或伤员造成强烈的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论文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论文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为老年人,因膝关节长期疼痛、功能障碍,使患者将希望寄托在关节置换上,但由于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的不了解而缺乏信心,因而术前经常出现恐惧、忧郁、紧张等情绪。故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了解患者的情况,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并介绍过去成功的例子,要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强调只有加强膝关节术前及术后的功能锻炼,才能提高手术效果,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1.2身体状况评估了解患者用药史、过敏史、手术史、既往史,术前有合并症者要积极治疗,高血压应控制在15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血糖应控制在10mmoL/L以下,为了预防感染术前3天开始应用抗生素。 1.3患者的准备①术前2周戒烟②习床上大小便③教会患者使用拐杖和助行器,④导有关活动及下肢肌肉训练:讲解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⑤会患者深呼吸的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 1.4皮肤准备观察膝关节周围皮肤状况,有皮肤破溃、化脓感染灶、虫咬骚痕、皮肤病等需治愈后方可手术。术前1天备皮,剃除术区汗毛,肥皂水清水清洗后用碘伏消毒无菌巾包扎。 2术后护理 2.1一般护理术后去枕平卧及暂禁食禁饮6小时后进食,术后1—2小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预防肺部并发症,术后常规使用自控型镇痛泵,一般48—72小时后撤除。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必要时

吸氧。患肢保持伸直中立位并抬高20°—30°,用踝托使足跟部垫空,此体位可减少术后出血及膝关节屈曲挛缩,并可防止足后跟皮肤压伤。 2.2引流管护理术后伤口渗血、渗液较多,常放置引流管引流。引流期间应保持引流通畅和负压状态,将负压引流器固定于低膝关节10—20cm处,避免受压和折叠。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引流液过多时要及时倾倒,注意无菌操作。引流管一般持续放置2—3天,当引流液 2.3心理护理患者经历了手术创伤,对疼痛特别敏感和畏惧。针对患者害怕疼痛,担心出血,不愿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的心理,给予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耐心讲解术后康复锻炼的目的和过程,同时让家属参与患者康复训练,以利于出院后继续进行康复训练。 2.4术后感染的护理患者在床上可做扩胸运动2次/h—3次/h,同时指导其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及排痰,或叩背5次/h—10次/h,以利肺部分泌物的引流,预防肺部感染。 3康复护理 每位患者身体状况、手术方式等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一个合适的训练计划。应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向患者家属讲解术后早期功能训练的必要性、持久性。 3.1术后6小时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开始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的等长收缩活动,方法是用力将腿伸直并用力将足后跟往后蹬,20—30min/次,4—5次/天.2术后4—7天使用关节被动器(CPM)。CPM开始活动度从起始0°—30°,每天2次,每次30—60min。逐日增加5°-10°,达到120°。做CPM训练时尽量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解剖复杂、对运动功能要求高的关节。当关节出现退行性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感染性关节炎等多种原因引起关节破坏,出现严重疼痛及关节功能丧失,同时患者全身情况好,可耐受手术,置换关节周围的神经血管状况良好,肌肉肌腱系统可发挥正常功能;病人合作、术后可配合良好的康复锻炼者可实施人工关节置换。 护理评估 1. 评估病人心理状况。 2. 评估病人饮食和睡眠情况。 3. 评估病人患侧肢体皮肤,有无疖、痈、脚癣、静脉曲张等。 4. 评估病人原发疾病及术前用药情况 5. 评估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出血、伤口渗液、疼痛、下 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 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入院后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病人心理问题,介绍成 功病历。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发放膝关节宣传手册,消除思想顾虑,减轻其心理负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如类风湿病人应进食高蛋白、高

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糖尿病病人应严格限制饮食,控制好血糖水平。 (3).皮肤护理:术前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如有脚癣,灰指甲,瞩患者 每日用温水清洗局部后用2.5%碘酒涂抹三次。并告知 上级医师 (4).术前准备:术前白天备皮,术前晚及术日晨用0.75%碘酒消毒手 术区域,并用无菌布包 裹。术前晚8pm灌肠,并于术前晚10pm至术日晨禁食水,术日晨留置尿管。 术日晨协助患者更衣,如有活动性假牙应摘掉,等待手术。 (5).术前用药:术前一天常规应用预防性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前晚给 予抗血栓药物速碧林 皮下注射,防止下肢静脉血栓。 近期有激素使用史者,应于术前一天静脉点滴氢化考 的松50mg,维持患者常规口服激素用量。 术前应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的病人,应于 术前2周停药,改用其他对血小板影响较小药,防止术后 出血。 (6).如有吸烟史的病人,术前嘱其禁烟并教会病人有效咳痰方法和深 呼吸。 2.术后护理:

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一、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由于长期的关节功能丧失、疼痛、生活不能自理等 因素,患者情绪不稳定,同时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值很高,但又怕术后效果不理想,术后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掌握其思想动态。针对不同个体采取积极的态度,耐心向患者解释有关知识,介绍手术过程及术后可能要注意的问题,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要帮助患者做好术后严格康复锻炼的思想准备。因此,术前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术前一般护理: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全身健康状况。重点评 估膝关节功能,关节周围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对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予以积极控制,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术前3 d训练床上使用便器,指导患者掌握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的方法,练习使用拐杖或助行器,给予高蛋白的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夜间保证良好睡眠,必要时给镇静药。术前3 d病室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 3、术前准备:根据医嘱协助及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观察手术 区域皮肤的条件,如有破损、感染性病灶,甚至其他部位的感染,需治愈后才能手术。皮肤条件允许者,术前3 d用温水清洗皮肤,热水泡脚,修剪指甲,手术前1天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目的、

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手术顾虑。做好备皮、配血、灌肠、导尿等术前准备,遵医嘱予以术前用药。术前禁食8小时,禁水4~6小时,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病人术晨要继续服用药物,以避免手术刺激导致血糖及血压升高,服用时用5ml 的水将药物吞下就可,最好在术前2~3小时服用。 二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患者由手术室回病房后采取去枕平卧位,防止颅内 压降低引起头痛,以及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的窒息,保 持呼吸道通畅;术后6小时为患者翻身。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24h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 度,密切观察意识、呼吸,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 报告。 3 、饮食护理:术后禁食水6小时,6小时过后且患者通气后便可 进食普食。 4、术后6小时后,定时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如无特殊情况, 术后第一天便可拔出尿管。 5、疼痛的护理:手术后由于伤口及麻醉的恢复,病人会感到不同 程度的疼痛,应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尊重其对疼痛的反应,解 释疼痛的原因、机制,指导患者如何采用舒适体位、活动肢体、分散注意力等非药物方法来减轻疼痛,并且保持病室环境安静。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中护理体会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中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合理手术配合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42例行人工全膝关节手术的器械护士配合及巡回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少,手术顺利,术后感染率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做好术前准备,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术中与手术医生有效、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配合;体会 膝关节结构复杂,由胫骨平台、股骨髁、髌骨组成。周围由关节囊、韧带、滑膜囊等构成,是人体最大的复杂关节,膝关节病变最主要表现:疼痛,变形,僵硬,活动功能受限,目前人工膝关节置换成为骨科常见手术。手术技术高,回顾分析本科自2009年1月~2011年8月42例膝关节置换术中术中护理资料,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全部42例患者,全部病例术前均经X 线及CT检查确诊,年龄51~70.4岁,平均51.6岁,其中男22例,女20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慢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6例,42例患者

关节面破坏严重,膝内外翻畸形,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股骨髁及胫骨髁破坏程度不等。全部选择择期手术。手术时间90~160 min,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好。 1. 2 手术方法[1]全部患者取膝关节前方正中切口,切开关节囊,切断患者前十字韧带,切除残余半月板,去除关节边缘骨赘,松解副韧带,截骨方法:①髌骨,选定适当型号的试模,测试患者关节活动度、下肢力线和内、外翻平衡,依次安装,固定相应型号的胫骨、股骨和髌骨假体;②胫骨侧,髓内或髓外定位,在患者胫骨平台最低点远端1~2 公分处截骨;③股骨侧,首先需要精确确定外翻角,同时需要控制外旋角度,按照顺序行股骨远端和前后踝以及斜面截骨,如果应用后稳定型假体需要再行髁间截骨;接下来松止血带,放置引流管,术后需要适当加压包扎。 2 护理措施 2. 1 术前准备 2. 1. 1 护理人员准备巡回和上台护士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术前制定手术配合计划,需要了解手术方式,能熟练配合不同类型假体的关节置换手术,上台护士能够熟悉手术具体步骤,掌握各种关节配备器械的使用程序。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必要时参加病房术前讨论,充分考虑到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

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谭丽莎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34期 【摘要】目的:探析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行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心理特征,给予综合护理,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控制,并加强康复锻炼。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预期出院。结论:围手术期对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4-0075-0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病的治疗,可缓解疼痛,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而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手术效果有直接影响,其中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早期康复锻炼是关键环节。2008年1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10例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疗效理想,现将围术期综合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患者中,女7例,男3例;单侧9例,双侧1例;年龄55~65岁,平均60 岁;创伤性关节炎2例,骨性关节炎6例,类风湿关节炎2例,患者患肢关节均出现疼痛,行走不便。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术前教育术前一个月不得实施牙科治疗,患者身体各部位不能出现感染灶,禁烟并进行深呼吸与有效咳痰训练。术前2~3 d训练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指导其进行踝关节的抗阻屈伸与床上直腿抬高锻炼,协助患者练习拐杖或助行器的使用。 1.2.1.2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职业等,主动热情地与患者交流沟通,向其详细讲解手术过程与康复锻炼的方法及意义,使患者认识到术后功能锻炼对手术效果的促进作用,介绍科室的硬件设施及医师技术力量,并介绍同类成功病例,以消除患者恐惧与顾虑心理,使其保持平稳心理状态,以期手术能够顺利实施。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23例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23例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银川 750001)【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给予临床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 院于2018年9月-2019年11月诊治的临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3例进行本次 研究,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12例)与对照组(11例)。其中, 对照组患者仅仅进行单纯临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人工膝关 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后围手术期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干预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的结果比较。结果:采取干 预性护理的研究组在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佳;研究 组临床护理并发症发生现象明显降低,和对照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存在明 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采取干预 性护理进行干预,明显减少了患者临床护理治疗的并发症现象发生,有效改善预后,明显提升了患者临床护理治疗的生命质量,在临床上具备相当重要的实践意义。【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242-02 临床上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进行干预患者是由于其机体膝关节发生病变,在这 种外科手术干预的基础上能有效将病变干预导致坏死的膝关节组织进行代替,以 有效消除患者膝关节坏死带来的行动不便症状。但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围 手术期身体康复时间较长,给患者的身心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且会预 后效果不佳,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同时会增加患者及家属的负担,为 了提升患者术后疾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改善预后[1]。本文对围手术期给予临床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现在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11月诊 治的临床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3例进行本次研究,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 成研究组(12例)与对照组(1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在24~50岁之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在22 岁~55岁之间。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采取人工置换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史等基本信息结果比较不存在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了人工置换术进行治疗,术后留院观察,医护人员保持 病房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流通,确保病房环境舒适。同时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如对患者进行日常体温、血压以及心率等定时进行检测并记录起来。研究组 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知识宣教、 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指导、药物干预等[2]。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人工置换术治疗后,机体早期随着麻药消退,临床疼痛现象表现明显,由于手术治疗属于创伤性 干预治疗,会导致患者临床康复疗程较长,因此在围手术期患者极易产生消极等 不良情绪,为了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关注患者 的心理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面对疾病的信心。临床 健康知识宣教护理:纠正患者对疾病发生机制、病因以及护理知识的错误认知, 采取宣传册、海报等方式对疾病护理、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宣导[2]。饮食 护理:给予患者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充分补充高蛋白、高纤维、高钙等营养, 并告知患者禁止食用生冷辛辣食物,以免造成刺激,导致患部炎症的发生。药物 干预:要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对于患部产生疼痛感明显且难以忍受时,医护 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药物进行镇痛,并给予抗感染药物干预,以有效避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手术成功率与疗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45例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及科学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结果术后成功45例,患者膝功能良好。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与全面系统的康复护理密切相关。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晚期膝关节疾病患者日益增多。针对终末期膝关节疾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作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己被广泛开展应用。TKA是用生物材料或非生物材料制成关节假体,置入人体替代病损关节结构的一类手术方法,以达到有效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改善患膝功能的目的。由于人工关节材料的不断完善和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已成为影响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我科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对45例病人进行TKA,同时对病人采取了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5例,其中男17例18膝,女性25例27膝,年龄55岁-75岁。类风湿性关节炎18例,骨性关节炎22例,退行性变5例。手术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37例,全麻8例。术后系统康复训练至出院,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门诊定期复查。 2护理 2.1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反应[1],如担心术后的早期锻炼会影响手术伤口的愈合,惧怕锻炼引起的疼痛等。我们护士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合理疏导。在护理过程中,可与患者共同探讨病情,了解早期锻炼对于恢复膝关节功能的重要性,消除顾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2术前康复护理 2.2.1术前健康教育Gandhi等[2]发现术前焦虑、抑郁与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具有相关性。术前康复教育的主要目的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护士除了讲解有关疾病康复的内容外,还需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心理学知识,及时发现与康复有关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和教育,消除其焦虑或抑郁情绪,保证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并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如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 2.2.2功能训练指导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指导,使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跖曲背伸训练等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教会病人助行器的使用方法,从而使患者在术后能够尽快进入康复训练程序。 2.3术后康复护理 2.3.1疼痛管理良好的镇痛可允许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加快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3]。我科除常规口服或肌内注射止痛药物外,还采用自行控制的静脉镇痛(PCA)、伤口冷敷法,补充疗法止痛(将意象、音乐、松弛、体位保护等与常规的止痛方法联合使用),以上方法联合使用可以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 2.3.2并发症的预防①感染: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最严重的并发症,也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月8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心 理状态、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心理状态、满意度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心理护理方式;护理效果 膝关节是下肢的主要关节,其结构和功能是人体关节中最复杂的。随着人们 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一样,受到越来 越多的关注。由于新材料的出现、假体设计的不断改进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 人工膝关节在更多的疾病和更大的年龄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术后结合有计 划的康复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减轻疼痛。人工膝关节 置换术可以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侧膝关节的功能状态,缓解关节疼痛,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和鼓舞。虽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疗效良好, 但术中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创伤大、出血大,且多合并基础疾病,疼痛等疾病症状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因此,手术前后正确的心理护理措施在人工膝关节围手术期非常重要,对患者预后和膝 关节功能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本研究探析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 心理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8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实 验组年龄45-76岁,平均(58.27±2.27)岁,男:女=28:12。对照组年龄44-75岁,平均(58.78±2.91)岁,男:女=27:13。两组样本比较显示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①术前心理护理。由于长期关 节功能丧失、疼痛、生活不能自理、患者情绪不稳定,同时相当一部分患者对手 术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又害怕手术效果不理想。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引起 焦虑和恐惧。需要热情接待患者,耐心听取患者主要诉求,把握患者思想动态, 对不同个体采取积极态度,耐心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介绍手术的必要性、过程 及如何配合,介绍术后可能注意的问题,介绍成功案例,消除患者心理负担,要 求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术后接受严格的康复锻炼。②特殊情况下的心理疏导。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而中老年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病 程较长,并伴有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其他疾病,身体素质较差。而且这类患者往往 接受过多种治疗,中老年患者平均文化程度不高,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假体 了解不多。容易对医生和治疗产生不信任感,担心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对治疗 效果和功能恢复缺乏信心,甚至对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因此,医务人员应对患 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以热情、亲切的态度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担 忧和关切,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和护理团队,以获取患者 的信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加强家属的配合。护理人员还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争取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让患者家属帮助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 疏导,增加患者治疗信心。④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耐心向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并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0月,研究对象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导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其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其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8、12、24、48 h,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有利于节省其住院费用,还可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标签: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快速康复外科 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主要手段,但在围手术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做好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1]。快速康复外科属于新型外科诊疗理念,近年来逐渐被用于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此,针对8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0月,研究对象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纳入标准:具备膝关节置换术指征。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者、无法耐受手术者、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2岁,平均(59.23±17.82)岁;观察组有男21例,女19例,年龄44~74岁,平均(59.78±17.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本研究可比。两组研究对象均对研究知情,自愿配合研究。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做好患者的日常基础护理工作,即做好术前手术准备、术中手术配合、术后手术观察。 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施加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进展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进展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我国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的关节矫形手术,是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膝关节畸形、疼痛或活动受限。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常导致膝关节功能的丧失,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器械材料和手术方法的不断更新改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人对生活质量、观念的改变,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人数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并发症、翻修等问题也接踵而来。客观上也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增加该手术方面的认识,从而能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医疗服务。 1 术前护理 1.1 术前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了解术前患者的健康状况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有利于我们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把握手术时机,掌握手术适应证[1]。临床比较: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最佳年龄应是60~70岁,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年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制定的术前手术耐力评定标准对健康状况进行评定。该标准有术前生活自理能力、心血管疾病、年龄、肾功能、血糖等9项综合评定标准。刘洁珍[2]认为术前健康综合评分>90分者并发症发生率为零,6分,通知医生采取相应镇痛补救措施,30分后再次观察评估。表格对疼痛发生的时间点和原因可进行详尽的记录。临床实践发现,术后4~6h麻醉效果逐渐消退时,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增高,不使用镇痛泵的患者尤为明显,使用不同镇痛泵的患者亦有相应的评分增高。提示,在这个时间点,应早期进行镇痛干预。可以加大自控镇痛泵的流量或通知医生使用补救镇痛药物等。通过及时的评估和处理,大部分患者的疼痛评分迅速下降。放松疗法可有效地减轻晚期疼痛,如给患者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为患者读书,放电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安排患者最亲近的人陪伴;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13]。以上方法均应取得患者的配合,可重复交替使用。 2.5预防感染术后感染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引起术后感染的途径主要有三种:①直接发生于术中的污染、术后切口感染;②留置引流管导致;③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经血行传播导致[14]。因此术前护理人员应及早发现和控制可能的易感因素。术前常规给患者注射抗生索也是预防术后感染的一项有效措施。术后条件允许可置患者于单人间,用紫外线消毒2次/d,30min/次。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若有污染及时更换。使用抗生素时现配现用,严密观察体温和伤口疼痛情况。留置尿管期间多饮水,每日尿道口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如渗出较多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及时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可改善皮肤、关节腔环境,减少深部感染的发病率。切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5d,患者主诉切口疼痛加重、伴体温升高、脉快、白细胞增高、局部红肿、压痛,应即时通知医生处理[15]。此外还要增加营养的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2.6预防深静脉血栓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是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

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作者:庞甲焕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05期 【摘要】目的:探讨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行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状况和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效果评价:优125膝,占78.13%,良25膝,占15.63%,中9膝,占5.63%,差1膝,占0.63%,优良率为99.38%。术前HSS评分为(53.45±2.38)分,术后前HSS评分为(87.89±7.36)分,手术前后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31,P=0.015)。结论:给予双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将假体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存在手术创伤大、术中容易出血等不良反应,所以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手术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和疾病恢复至关重要[1]。本文通过抽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行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分析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骨科2010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行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35~80岁,平均(57.32±5.79)岁,术后5d左右可以下地活动,住院时间5~23d,平均(14.23±2.35)d,患者均为同期实行双膝关节置换术,骨性关节炎6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3例、创伤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5例。纳入标准:①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的治疗和检查资料。②无严重恶性肿瘤性疾病,或者感染性疾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以及下蹲障碍等。③符合伦理道德,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同时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衰竭性疾病。②患有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者。 1.2 手术方法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法,置换术可以选择膝关节正中纵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骨膜剥离器钝性分离膝前内侧切开深筋膜,暴露股四头肌,髌骨外翻暴露病变膝关节,电刀切除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电钻钻入髓腔5~7cm,将装有手柄的长髓内杠捶入股骨髓腔峡部,移去手柄,将定位器固定到髓内杠上,装上切骨模块。髌骨内侧支持带的松解,如

探析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探析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32例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在围手术期间,通过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体位、病情观察以及注意并发症、并做好功能锻炼。32例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结果对32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年,平均年,随访期间未出现松动、移位,均取得确良良好效果。结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术后完善的护理措施、周到的康复指导,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确保手术成功,从而解除膝关节疼痛、纠正畸形、改善 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置换护理 膝关节因骨性退变、类风湿性、创伤、炎症等疾病引起关节畸形、疼痛与关节功能丧失,临床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全膝关节置换能解除膝部疼痛、纠正 关节畸形、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55~82岁;病种:骨性关节炎12例,风湿性关节炎11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均为单侧)。病程最长20年,最短1年,平均7年。临床表现:疼痛,畸形,功能受限。X线摄片、CT、MRI检查提示关节面损 害,摩擦多。 2 手术方法 术前详细评估及调整身体状态,积极治疗内科合并症。在硬腰联合或全麻醉下,采用膝前正中纵形切口,分离至胫骨结节后,将髌骨向外侧翻开,切除内外侧半月板及前、后交叉韧带;注意保护胫骨平台内后方的神经血管束;沿股骨髁间前交叉韧带起点予安装适大股骨下端假体试模。沿模板锯除胫骨上端的截骨面的骨质;取适大胫骨上端假体试模。上下两假体间置入试模衬垫;去除试模假体后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将手术区血液及碎屑冲洗干净,纱布拭干,用骨水泥均匀涂布于股骨、胫骨截骨面及假体内侧面,按标准位置把假体的锚固角插入股、胫骨相应部位,假体植入后予推顶加压,保持压力至骨水泥固化为止,去除多余骨水泥;安装假体高分子材料衬垫。被动活动膝关节活动良好,轴线正常,屈曲可 达130度,伸直可达0度位;假体安装完毕,冲洗缝合切口置负压引流管。 3 护理 术前护理

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分析 目的:探討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观察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加以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7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36例,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疼痛控制指标、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3、5、7 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屈曲90°时间与首次下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为(92.05±4.96)分,高于对照组的(72.39±5.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开展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合理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展开,对于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提高均可以做出保证,从而为患者关节功能恢复、预后能力的提高以及生活能力的优化做出充分保证。 当前对膝关节疾病患者在施以临床治疗期间,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为常见手段,主要为了对患者呈现出的关节畸形加以充分矫正,从而恢复患者关节活动度[1]。但是膝关节疾病患者完成手术后,较易呈现出疼痛症状,患者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应激反应,使得自身活动功能受到限制,从而无法对最终手术效果做出保证[2-3]。所以对于此类患者,针对其膝关节功能恢复加以促进,将疼痛压力加以解除,呈现出显著疗效。本文意在通过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围术期护理工作,来说明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7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试验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年龄33~81岁;均未患有精神疾病。排除标准:肝脏、肾脏以及心脏功能不全患者;配合依从性较差患者。将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展开分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该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对照组在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应用基础护理模式,主要体现为在手术前开展健康指导工作以及手术后开展药物指导工作。观察组在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开展入院护理工作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入院后,安排责任护士积极完成疼痛评估工作以及疼痛教育工作。就镇痛新观念、疼痛忍受危害以及疼痛评分方法等着重讲解,从而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此外,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糖尿病病人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病人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关键词糖尿病膝关节置换术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是晚期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纠正畸形、缓解疼痛、增强患膝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自2006年6月~2010年12月共收治60例合并糖尿病的骨性关节炎病人,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6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60例合并糖尿病的膝关节损伤病人,实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年龄54~75岁,平均68.6岁。入院前有糖尿病史者20例,10例患者入院查体后诊断为糖尿病。患者术前空腹血糖7.6~19.8mol/l。8例长期注射胰岛素,10例长期口服降糖药,2例饮食控制。全部患者均在血糖稳定后及患者基本情况允许下手术。住院期间,1例发生低血糖现象,经过治疗后缓解;2例术后创口表浅感染,经过抗炎治疗后延迟数天出院。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平均15天。 护理 (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患者因膝关节病多年,且合并糖尿病,受双重疾病的折磨,害怕手术失败及预后不佳,担心手术所需的经济负担等,易产生恐惧、不安等心理。有研究报道,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33.43%[1],膝关节炎病人年龄较大,加上长期的躯体疼痛、活动障碍、自理能力下降,更易出现负性情绪。因此护士要用诚恳的态度、和蔼可亲的语言、积极与患者沟通,耐心讲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讲明不良情绪会影响血糖变化;同时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方法、目的,人工关节材料的性能及特点,介绍手术医生的精湛技术与当今医疗水平的进步与发展,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消除顾虑,稳定情绪,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适量蛋白质、高纤维、适量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所给的热量分配进行饮食。合理饮食既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况,又能提高手术效果。 用药护理: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手术成功的第一步。血糖少于10mmol/L[2]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适应能力,为达到要求除了严格的饮食控制外,本组患者均选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应在术前开始,遵医嘱严格掌握注射胰岛素时间、剂量,餐前30分钟给药,用药30分钟后保证进餐,注射胰岛素的剂量必须绝对准确,胰岛素皮下注射每天4次,每天8次床边指尖血糖。其中1例患者血糖过高采取微量泵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有无饥饿感、头晕、乏力、出汗、心慌等低血糖反应,教会患者掌握低血糖反应的处理方法,身旁随时备有糖果、糕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