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研究

进展

【摘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利用人工材料置换损坏关节以矫正

肢体力线平衡的一种手术,该术式主要适用于关节疼痛严重、出现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起居的患者,比如严重的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

性关节炎及股骨远端病变等。通过该术式,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和变形,提升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从而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如

果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没有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会导致膝关节粘连、僵硬、活动度差等,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人工全系关节置换术

后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增加,我国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人数

也在逐渐增多,该手术安全、有效,相比较传统手术,具有多方面优势。比如出

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因此得到了临床的一致认可。相关研究资料显示[1],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只为关节功能改善提供条件,要想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后康复和功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它关系到今后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因此,

术后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对恢复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手术效果等均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以下就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院

内康复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感觉训练、行走与步态训练等)

及院后康复训练展开相关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院内康复训练

1.1术后肌力训练

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术后肌力训练是康复训练中的一个

重要项目,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防止组织粘连与挛缩,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关节的稳定性[2]。术后早期进行肌力训练,能促进患肢周围血液循环,

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而后期进行肌力训练,能恢复和增强膝关节活动和

控制能力。目前,肌力训练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在术后第1~2天,指导患者进行

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长收缩活动、踝关节活动等训练。股四头肌训练时,指导患

者取仰卧位,两腿伸直放在床上,并保持膝关节完全伸直,缓慢抬起患肢与床面

呈45°,坚持6~10秒后再缓慢放下,每天训练3组,每组10~15次。腘绳肌训

练时,取仰卧位,患肢微曲且足跟不离床面,用力绷紧大小腿后侧肌群力,坚持

6~10秒,每天训练3组,每组10~15次。踝关节训练时,指导患者平躺床上,腿

伸直,最大限度的进行勾脚、绷脚锻炼,在勾脚和绷脚时要维持5s,然后放松再

进行下一组训练,每天训练3组,每组15~20次。另外,在术后第3~14天,可

根据患者的疼痛、肿胀程度加强肌力训练,比如直腿抬高训练、压腿训练、俯卧

位和仰卧位训练等。在杨曼等[3]人的研究中,选择行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9例纳入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而观察组采取常规

康复治疗+肌力训练,在肌力训练中,以等速向心模式对患者膝关节的屈、曲肌

群进行锻炼,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且膝关节功能、股四

头肌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等均得到改善,相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

此可见,肌力训练有助TKA患者术后康复。

1.2术后关节活动度训练

术后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多数会选择持续被动(CPM)运动训练,一般

在术后当天或次日就可以开始训练,主要是将患肢放在持续被动机器上,在无痛

状态下进行屈膝活动,从0到30°开始,逐渐增加角度,尽可能在术后7天内让

患者的屈膝活动度达到或接近90°。赵永欣[4]的研究显示,术后早期使用CPM机

锻炼,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经过临

床研究发现,患者术后第2天会有新胶原组织出现,而在术后7天该胶原组织会

达到最高峰。如果不加以干预,会形成纤维组织,影响关节活动。故术后早期开

展关节功能训练,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关节组织粘连,提高关节活动度。

1.3术后本体感觉训练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会减退,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不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因此,加强术后本体感觉训练,对提高患者膝关节本体感

觉及功能恢复有着积极作用。常见的本体感觉训练方法有平衡垫训练、关节角度训练、步行灵活性训练等。在开展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在夏燕等[5]人的研究当中,将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肌力训练,而观察组加入本体感觉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患肢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本体感觉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股四头肌肌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4行走与步态训练

行走与步态训练有助于恢复患肢负重能力,一般在术后15~21天进行,同时还要加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增强训练,主要采取等张、等长、等速肌力训练方法。在进行行走训练时,一开始要让患者扶着平行杆缓慢行走,待适应后让其拄着拐杖行走,当患肢肌力恢复后,可以慢慢增加患肢负重量,降低患者对拐杖的依赖性,最终能够脱离拐杖,独立行走。在进行步态训练时,可借助步行器或楼梯进行训练,在上下楼梯时,需要借助楼梯扶手,一次迈一步,在上楼梯时要先迈健腿,在下楼梯时要先迈患腿[6]。

2.院后康复训练

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来说,院内康复训练尤为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院外康复训练。一般来说,术后3个月内是康复的黄金时期,因此,出院后还要继续进行主动直腿抬高、抗阻力训练,以增加肌力,同时还要加强伸膝、屈膝训练,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但是有些患者为了获得满意效果而忽视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加大训练量,最终事而其反。因此,患者出院时,要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指导其正确训练,以防院后康复训练意外情况发生。同时还要嘱咐患者定期返院复查。

3.结束语

近年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越来越完善和成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终末期膝关节病变,且获得理想的疗效。但是要想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术后康复训练是不容忽视的。术后康复训练分为院内和院外康复训练,然而在院内康复训练中,锻炼内容较多的有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感觉训练、行走和

步态训练等,康复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锻炼内容,以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蔡海艳,邵燕,葛君.阶段性康复训练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7(4):111-113.

[2]张波,张成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7):136-138,164.

[3]杨曼,刘强,熊小云,等.康复治疗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3,40(3):230-233.

[4]赵永欣.早期康复联合CPM机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2):182-183.

[5]夏燕,仇珍珍,黄冬梅.本体感觉强化联合肌力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22,22(1):5-9.

[6]刘岩.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64):274-275.

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方法和措施的临床研究

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康复方法和措施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综合多因素康复方法和措施应用对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及评价。方法78例膝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膝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患者,术前进行心理疏导、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超前镇痛;术中彻底切除滑膜和脂肪垫组织;术后多模式镇痛;系统的功能锻炼计划等方法和措施进行功能康复,根据膝关节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定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后7、14、180 d,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和ROM测评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围手术期综合多因素的康复方法和措施应用能使患者最大可能的恢复膝关节功能,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康复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膝关节疾病上广泛应用,术后优良率达90%以上,为达到完美的手术目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康复治疗成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8例膝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膝关节炎TKR患者,围手术期综合多因素康复方法和措施的应用取得优良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8例膝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膝关节炎TKR患者,其中男26例(28膝),女52例(66膝);年龄58~81岁,平均年龄7 2.79岁。骨性关节炎68例(83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11膝),78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 1. 2 方法 1. 2. 1 术前干预术前详细对患者要手术的膝关节疼痛和活动范围及能力等进行严格的HSS系统评分和ROM测定,进行患者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弹性和力量锻炼、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术前6 h塞来昔布400 mg一次性口服镇痛。 1. 2. 2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均采用膝正中切口,内侧髌旁入路进至关节腔,切除前后交叉韧带,清理后关节囊骨赘及游离体,彻底切除滑膜和脂肪垫组织;根据患者病情松解内、外侧副韧带及后关节囊以取得软组织平衡。矫正股骨髁FTA为外翻5~7°,选择适当胫骨平台假体置换,以膝关节完全伸直,关节稳定为原则,保证良好的髌股关节轨迹。术后放置引流管,并屈曲位缝合伤口,加压包扎。 1. 2. 3 康复措施术后多模式镇痛,自制3~5 kg冰袋置膝关节周围膝周持续冰敷1 h ,训练后冰敷30 min ,共3 d,注意防止冰袋渗漏污染伤口,作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研究 进展 【摘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利用人工材料置换损坏关节以矫正 肢体力线平衡的一种手术,该术式主要适用于关节疼痛严重、出现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起居的患者,比如严重的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 性关节炎及股骨远端病变等。通过该术式,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和变形,提升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从而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如 果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没有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会导致膝关节粘连、僵硬、活动度差等,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人工全系关节置换术 后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增加,我国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人数 也在逐渐增多,该手术安全、有效,相比较传统手术,具有多方面优势。比如出 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因此得到了临床的一致认可。相关研究资料显示[1],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只为关节功能改善提供条件,要想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后康复和功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它关系到今后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因此, 术后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对恢复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手术效果等均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以下就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院 内康复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感觉训练、行走与步态训练等) 及院后康复训练展开相关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院内康复训练 1.1术后肌力训练 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而言,术后肌力训练是康复训练中的一个 重要项目,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防止组织粘连与挛缩,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关节的稳定性[2]。术后早期进行肌力训练,能促进患肢周围血液循环,

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摘要】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然而,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患者经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肌力下降等问题。康复治疗对 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良好作用。本文综述了全膝 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功能障碍和慢性疼痛为特征的常见疾病。据估计,每1000名成年人中有125名患者,是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膝关节是 最常见的受累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良好选择,其 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技术和假体材料的使用寿命。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 康复的重点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术侧下肢肌力,使患者具有独立生活和参 与活动的能力。 1.国内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研究现状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这是近 年来中国开展的最有效的联合重建行动之一。其目的是矫正关节畸形,重建关节 稳定性,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关节置 换术。临床实践证明,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显著减轻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中短期随访发现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优良率接近90%。1989年,国外研究报道,全 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症状改善率在7年内达到98.8%,在10年内达到97.3%,在15年内达到90.6%。因此,对于患有严重膝关节疾病的中青年患者, 尤其是那些经历过多次关节切开或关节镜清创且症状没有改善的患者,应实施全 膝关节置换术。 1.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治疗研究 2.1术前预康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摘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终末期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其术后感染、静脉血栓、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亦应引起人们的重视。结合国内外文献,就目前术后所出现的主要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方法及经验进行概括性总结。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防治;综述近年来,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能有效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恢复膝关节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已经成为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膝创伤性关节炎,以及其他一些非化脓性关节病后期的有效治疗措施,被广大临床工作者及患者接受。TKA能够解除患者病痛,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术后的诸多并发症却困扰着大家。人工膝关节假体种类繁多,按置换范围可分为单髁型、全髁型,按固定方式可分为骨水泥型、非骨水泥型,按限制程度又分为限制型、非限制型,根据关节面是固定还是旋转分为固定型、旋转平台型。笔者就目前术后并发症预防、治疗方法及经验做一综述。

1 感染 人工TKA后感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感染处理不当,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引起感染的原因如下:患者体内的感染性病灶;术中因手术操作不当,或手术室细菌污染;患者体质因素(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关节内注射类固醇类消炎药史等);手术时间长短及是否双膝置换、术中剥离程度等。邹士平等[1]通过术前各种预防措施及术后的全身抗生素应用、保留假体的关节清理术、二期假体再植术等方式用于TKA患者203例,发生感染6例。张德洪等[2]采用关节镜治疗人工TKA后感染患者30例,其与开放清创术相比,具有清创术出血量少,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感染治愈率无明显降低的优点。程斌等[3]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出个性化的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治疗人工TKA后感染,能提高关节活动度,限制瘢痕形成,避免软组织挛缩,提高了间隔期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二期翻修。 2 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是人工TKA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继发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和致命性肺栓塞、脑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目前,临床对DVT预防与治疗主要采用中西药

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

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 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滑液 膜炎症等为特征的退行性关节病变。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 被认为是治疗膝骨关节炎末期的有效方法。然而,术后的本体感觉障碍已成为全膝关节置 换术的限制之一,这将影响术后康复的效果。本文将综述当前关于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 节置换术后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 术前评估对术后本体感觉的预测是至关重要的,术前评估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 括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估等。研究表明,术前疼痛评分与术后本体感觉的相关性强,术前疼痛评分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本体感觉障碍。此外,术前膝关节活动度的评估也 可以预测术后本体感觉的障碍,术前活动度受限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术后本体感觉障碍。 人工关节选型也是影响术后本体感觉的因素之一。目前,人工关节的选型包括单轴式、双轴式和旋转平台式。研究表明,相对于单轴式和双轴式,旋转平台式人工关节可以更好 地恢复本体感觉,因为旋转平台式人工关节可以更好地模拟自然膝关节的旋转运动。 手术操作技术也是影响术后本体感觉的因素之一。术后本体感觉障碍的出现可能与术 中损伤感觉神经有关。因此,术中的操作技术选用和术中损伤感觉神经的保护都是影响术 后本体感觉的因素。研究表明,术中神经保护技术可以减少术后本体感觉障碍的发生率。 除此之外,术后康复也是影响术后本体感觉的因素之一。术后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康 复训练和疼痛管理。术后恢复时,应该注意疼痛管理,避免过度使用药物以及进行积极的 物理治疗,这些对恢复术后本体感觉都有重要的作用。 综合以上论述,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本体感觉障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但是众多相关因素可以影响术后恢复的效果。术前评估、人工关节选型、手术操作技 术选用和术后康复管理都是影响术后本体感觉的重要因素,应该得到重视。除此之外,为 了更好地恢复术后的本体感觉,还需要从基础的神经解剖学及病变机制开展更深入的研 究。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研究进展

摘要: 功能煅炼是确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模式、效果评定、康复运动方法的进展,强调了术后健康教育及功能煅炼的重要性。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研究进展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20世纪骨科一次革命性进展[1].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和开展膝关节置换手术,临床上开展较多,目前尚无数据报道,但有研究证明,短期及中期随访时总的优良率为90%[2]。该手术常用于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患者。通过全膝关节置换,不仅可以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同时还能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该手术后患者在康复评定、心理康复、疼痛康复、功能锻炼等方面在国内尚未完全开展,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因为功能锻炼不到位,导致功能不能很好的恢复,严重者还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表现[3].笔者就国内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现状综述如下: 1 、术后康复模式 在欧美发达国家由骨科医师(康复医师及治疗师)、护士及社会工作者组成一个治疗小组共同负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诊断、治疗、评定及康复等[4]。患者入院后即开展术前康复训练、手术体位训练、手术后康复宣教等。术后立刻开展早期临床康复,出院后继续康复锻炼,把锻炼及功能恢复有机而地结合起来,使患者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得到康复,尽快回归社会。而国内患者通常在住院期间无专职康复师指导,康复工作主要由病房的医护人员承担。出院后患者在家中独立进行康复运动。随着康复理念的进步,国内康复模式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唐士入[5]、朱璐珊[6]、杨毅华[7]等对院外延续护理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在国内,延续护理是一种新兴的康复护理模式,必将成为研究的新领域。 2、康复效果评定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评定主要分为三大类:疾病特异性评估,目前最常用及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简称膝关节评分系统,最具代表的是HSS评分) 。机能整体评估,主要采用生活质量评估表。功能能力评估,主要采用6min行走实验及30s爬楼梯实验。

优质护理与康复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优质护理与康复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临床 应用效果研究 1. 引言 1.1 疾病背景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膝关节是人 体最大的关节之一,负责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和实现走路、跑步等动作。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年龄、运动损伤、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的 发病率逐渐增加。患者常常出现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且成熟的手术方式,通过替换受损的 关节表面和骨头来减轻疼痛、恢复功能。手术后的康复过程是至关重 要的,患者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优质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促进术后康复 和恢复。 本研究旨在探究优质护理与康复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 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护理和康复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风险和提高患者的康复成功率。 1.2 研究目的 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优质护理与康复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 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通过比较应用优质护理和康复训练的患者与仅接

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之间的差异,评估优质护理与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 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探讨结合两者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改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 护理和康复方案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手术后康复效果和生活 质量。通过观察和分析优质护理与康复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 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1.3 研究意义 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良好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是非常重 要的。在这个过程中,优质的护理和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 者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研究优质护理与康复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优质护理与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护 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如何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康复 效果。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哪些护理措施和康复训练方案对患者 效果更好,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水平。 研究优质护理与康复训练的临床应用效果还可以为医疗决策提供 科学依据。通过证实优质护理和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 益处,可以推动医疗机构和政府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和支持,促进医 疗服务的优质化。 2. 正文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进展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进展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我国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的关节矫形手术,是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膝关节畸形、疼痛或活动受限。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常导致膝关节功能的丧失,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器械材料和手术方法的不断更新改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人对生活质量、观念的改变,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人数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并发症、翻修等问题也接踵而来。客观上也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增加该手术方面的认识,从而能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医疗服务。 1 术前护理 1.1 术前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了解术前患者的健康状况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有利于我们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把握手术时机,掌握手术适应证[1]。临床比较: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最佳年龄应是60~70岁,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年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制定的术前手术耐力评定标准对健康状况进行评定。该标准有术前生活自理能力、心血管疾病、年龄、肾功能、血糖等9项综合评定标准。刘洁珍[2]认为术前健康综合评分>90分者并发症发生率为零,6分,通知医生采取相应镇痛补救措施,30分后再次观察评估。表格对疼痛发生的时间点和原因可进行详尽的记录。临床实践发现,术后4~6h麻醉效果逐渐消退时,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增高,不使用镇痛泵的患者尤为明显,使用不同镇痛泵的患者亦有相应的评分增高。提示,在这个时间点,应早期进行镇痛干预。可以加大自控镇痛泵的流量或通知医生使用补救镇痛药物等。通过及时的评估和处理,大部分患者的疼痛评分迅速下降。放松疗法可有效地减轻晚期疼痛,如给患者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为患者读书,放电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安排患者最亲近的人陪伴;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13]。以上方法均应取得患者的配合,可重复交替使用。 2.5预防感染术后感染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引起术后感染的途径主要有三种:①直接发生于术中的污染、术后切口感染;②留置引流管导致;③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经血行传播导致[14]。因此术前护理人员应及早发现和控制可能的易感因素。术前常规给患者注射抗生索也是预防术后感染的一项有效措施。术后条件允许可置患者于单人间,用紫外线消毒2次/d,30min/次。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若有污染及时更换。使用抗生素时现配现用,严密观察体温和伤口疼痛情况。留置尿管期间多饮水,每日尿道口护理,防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如渗出较多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及时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可改善皮肤、关节腔环境,减少深部感染的发病率。切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5d,患者主诉切口疼痛加重、伴体温升高、脉快、白细胞增高、局部红肿、压痛,应即时通知医生处理[15]。此外还要增加营养的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2.6预防深静脉血栓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是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治疗分析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估康复治疗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4月以来收治的接受TKA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TKA术后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康复治疗。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HSS评分(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稳定性),据此评定康复治疗对患者TKA术后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HSS评分的各项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在TKA患者的术后恢复中,患者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显著,是临床上较佳的选择之一,应该进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复治疗;HSS评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常用的修复和改良膝关节功能的外科手术方法之一。手术最终的疗效不仅仅取决于手术的成功与否,同时也受到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康复治疗对于各种骨科手术后患者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旨在观察并评估康复治疗对TKA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构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取2012年4月~2013年2月入院并接受TKA的患者48例,其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在34~73岁之间,平均年龄(5 2.7±12.1)岁。骨性关节炎3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9例。病程持续20~57个月,平均(29.2±8.6)月。 1. 2 康复治疗方法TKA术后患者为了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延缓退行性改变,常需做各种功能锻炼,主要慢下蹲运动及快、慢步交替行走等。在进行这些训练时,应遵循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切勿急于求成尤其是老年患者,其关节生长功能较年轻人更弱,因此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给患者制定合理可行的锻炼方案,帮助其身体机能的尽早康复。鼓励患者坚持计划进行恢复。术后2 d,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被动屈伸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直腿抬高、卧位伸膝训练。患者平坐于床上,前躯直立,双腿尽量前伸,直到大腿后方有牵引感,控制好幅度,不能产生剧痛。鼓励患者坐起、站立。术后7 d,鼓励进行步态训练,如重心转移、增加负重能力,平衡训练、下蹲训练等。加强患肢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练习,叮嘱患者尽量伸膝,保持股四头肌收缩10 s,然后休息10 s,5~10 min/次,50~100次/d,最好达到肌肉有轻微酸胀、疲乏感,此方法能够增加肌力,防止肌肉萎缩[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伸直比屈曲要困难得多,同样也重要得多,只有伸直了腿才能正常行走而不引起疼痛。因此术后早期应该及时开展伸直训练,具体方法是患者坐起练习按压膝关节,尤其术前伴有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将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软垫垫于足跟处,并将双手放在膝盖上方,轻轻下压,使腿尽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doc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一.人工关节置换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在近代人工髋关节成功应用于病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它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 什么是人工膝关节 人工膝关节完全参照了正常人膝关节的解剖形状,是一种仿生设计制品。 模仿人体膝关节的结构及活动方式,人工膝关节由四个部件组成:股骨部分、胫骨部分、髌骨部分以及聚乙烯衬垫。 表面人工膝关节 股骨和胫骨部分主要是用坚强耐磨的钴铬钼合金铸造后经复杂的工艺进一步加工而成,胫骨和髌骨衬垫是由超高分子聚乙烯用高精密度的数控机床加工而成。 股骨部分和衬垫的关节接触面非常光滑,均可达到镜面效果,这样是为了模仿正常人关节内光滑的软骨面,使关节在活动时灵活自如。 表面人工膝关节安装在关节表面模拟正常人的关节 四个部分安装好后就组成了一副完成的人工膝关节,有时髌骨部分可以不用置换而利用病人自身破坏较轻的髌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人工膝关节,如单髁和铰链膝等,都是针对不同的病情需要而加以选择。 2. 适用病人是谁 人工膝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因为各种疾病造成膝关节严重破坏的病人。这种病人都伴有明显的膝关节疼痛,包括坐位站起时、行走时、上下楼梯时或夜间休息时不易忍受的疼痛,需要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物才能缓解一部分疼痛以维持一定的日常生活,长期用止痛药物治疗不仅对控制膝关节病变的帮助不大,反而常造成胃肠道的并发症,如胃痛,甚至胃溃疡、胃出血等。 有些病人除了疼痛,膝关节还常有被卡住的现象,甚至有些病变严重的病人出现膝关节的变形乃至严重畸形,有些疾病如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关节内感染晚期等均可使膝关节完全畸形僵直。 膝关节病变晚期变性致严重畸形伴疼痛和行走困难 这些疾病均造成了病人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而人工膝关节置换恰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置换后可解除疼痛、矫正畸形、恢复行走等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3. 手术简介 目前膝关节置换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骨科手术,有一定的程序化手术操作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 一、前言 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膝关节疾病。手术 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本文将介绍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 二、手术后的康复阶段 1. 早期康复阶段 早期康复阶段通常从手术后一天开始,持续到第二周左右。此时患者 需要进行以下几项任务: (1)控制肿胀:使用冰敷或冰袋可以帮助缓解肿胀。 (2)锻炼肌肉:进行简单的肌肉锻炼,例如收紧大腿肌肉。 (3)保持关节活动:进行轻微的关节活动,例如弯曲和伸直膝盖。 2. 中期康复阶段

中期康复阶段通常从手术后两周开始,持续到六周左右。此时患者需要进行以下几项任务: (1)加强肌肉:进行更加强度适中的肌肉锻炼,例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膝关节伸直和屈曲。 (2)增加有氧运动: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步行、骑车等。 (3)避免过度活动:避免进行过度的活动,例如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3. 晚期康复阶段 晚期康复阶段通常从手术后六周开始,持续到三个月左右。此时患者需要进行以下几项任务: (1)增加肌肉强度:逐渐增加肌肉锻炼的强度和重量。 (2)增加有氧运动:逐渐增加有氧运动的时间和强度。 (3)恢复日常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例如上下楼梯、走路等。

三、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 疼痛控制 手术后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来缓解。在康复训练期间,患者应该始终保持舒适,并避免过度活动引起疼痛。 2. 避免过度负荷 在康复训练期间,患者需要逐渐增加肌肉锻炼的强度和重量,但要避 免过度负荷。如果患者感到疲劳或疼痛,应该停止活动并休息。 3. 坚持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患者坚持不懈地进行。只有 坚持康复训练,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 四、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 能和活动能力。在康复训练期间,患者需要注意控制疼痛、避免过度 负荷,并坚持康复训练。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尽快恢 复正常的日常生活。

健康科普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健康科普: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1.概述 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手术方式,术后康复训 练对于手术后的康复效果至关重要。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加 速患者的康复速度,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本文将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科普和介绍。 2.术后第一阶段:床边锻炼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术后的第一阶段需要进行床边的锻炼。这个 阶段的训练主要包括膝关节的主动和被动对屈曲、伸展运动,从而维 持和增强膝关节的屈伸功能。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进行一 些简单的肌力锻炼和关节活动,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 3.术后第二阶段:床上起床和步行训练 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第二阶段,患者需要进行床上起床和步行训练。 这个阶段的训练目的是通过逐渐增加患者的体力活动,让患者能够逐 渐站立和行走,从而加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提高膝关节的稳定 性和功能。患者需要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逐渐增加步行时间和步行 距离,直至能够自如地行走。 4.术后第三阶段:功能性训练和康复运动 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第三阶段,患者需要进行功能性训练和康复运动。

这个阶段的训练主要包括膝关节的肌力训练、平衡能力训练、步态训 练和康复运动等,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到手术前或者尽可能接近正常人 的膝关节功能。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医护人员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和运动。 5.术后第四阶段:日常生活训练和体育锻炼 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第四阶段,患者需要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和体育锻炼。这个阶段的训练主要包括逐渐增加日常生活活动的强度和范围, 以及逐渐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让患者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日常 生活和体育锻炼水平。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逐步增加日常 生活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量,注意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防止因为过度 活动导致手术效果减退。 6.总结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是一个系统、全面的过程,需要患者 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加速患 者的康复速度,还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进行膝 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时,患者需要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积极配 合康复训练计划,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 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人的耐心和配合, 同时也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和监督。下面将继续介绍膝关节置换 术后的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

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应症禁忌症及术后康复锻炼科普

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应症禁忌症及术后康 复锻炼科普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现代医学科学所取得的一项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尤其是人 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较为成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可为患者和社会带来如 此巨大的好处。但是在实际临床中很多患者对是否要更换关节存有疑虑。什么样 的病症需要接受置换手术?依靠什么标准?术后如何进行康复锻炼?本文将为大 家解疑。 1什么是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定义是:应用高分子聚乙烯、金属、陶瓷等材料,将其制 成与患者关节形态、结构以及关节功能相吻合的一种人工关节假体,并通过外科 技术将其植入到人体病灶,代替患病关节功能的一种手术方式。当前临床发展较 为成熟的术式是全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等。 2人工关节置换后可以用多久? 近年,由于假体材料不断改进,假体设计不断完善,目前临床中约有90%行 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人工假体可应用至少15年以上,应用20年的几率为 80%~90%。 当然,每个人都具有个体差异性,其人工假体具体能够用多久需要结合使用 的人工关节类型和材料、术前评估结果、手术情况、围手术期恢复情况、术后假 体使用状况等多因素综合考虑判断。而且人工关节置换后,医院会有专人每年随 访患者,及时发现问题并适时予以指导建议,因此,合理使用人工关节其“寿命”会更长。 3人工关节置换术有哪些适应症和禁忌症?

(1)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应症:患者因发生严重创伤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先天性膝关节/髋关节发育畸形而导致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或发生骨 关节肿瘤等。与此同时,上述疾病患者还需符合以下4项标准方可进行人工关节 置换术,4项标准分别为:①影像学检查可见关节面有骨质破坏的病理变化;② 有中度到重度持续性疼痛;③经持续6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仍无效;④患者手术 治疗依从性较高,可积极配合完成治疗护理工作。 具体病种如下:①膝关节或髋关节出现重度疼痛或关节畸形严重、严重影响 日常生活工作,且经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②骨性关节炎、类风湿等无菌性 关节炎;③ 严重的膝关节/髋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日常生活活动严重障碍,经过保 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老年患者;②各种无菌性关节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髋骨性关节炎,少数创伤性关节炎等;③胫骨高位截骨术失败;④某些髋关 节骨折;⑤骨软骨坏死等。 此外,还需注意,年龄并不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决定性因素。近年,随着新 型耐磨材料的研发以及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关节假体设计日趋完善,越来 越多高龄人群、年轻人由于患有严重关节病而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安全有效。 (2)人工关节置换术禁忌症:①伴有严重心肝肺肾脏器疾病、糖尿病等不 能耐受手术;②全身或局部的活动性感染;③瘫痪或神经肌肉疾病;④关节长期 融合于功能位,无疼痛和畸形等症状;⑤类风湿关节炎明显活动期;⑥神经性关 节病;⑦患者依从性差、手术耐受性差或对手术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4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安全吗? 在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手术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术前讨论, 明确手术适应症,设计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同时,麻醉医生也会在术前1天对 患者进行麻醉前访视,了解患者是否合并心血管、肺部、肝肾功能等重要脏器疾病,系统评估其是否能够耐受手术,合理选择麻醉方式。除此之外,医院在术前 会应用计算机软件分析系统,将患者的影像资料和分析系统结合起来,准确识别

膝关节镜手术术后护理对康复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镜手术术后护理对康复的影响的 研究进展 摘要膝关节镜手术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的影响备受关注。 目前,许多学者在此领域展开了研究,不断探索术后护理的最佳 实践。有研究指出,干净、精细的伤口处理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此外,适宜的运动康复也被认为 是测试医师及护理人员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选择运动康复方 案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伤势程度等因素进行个性化 定制。手术方式也被看作对术后恢复的影响之一。具有推动作用 的联合手术与单纯关节镜手术在康复时期和治疗效果方面存在差异。而在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的过程中,未来可开展多中心、多 角度的研究,确立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恢复训练方案,为患者带 来更多的益处。 关键词:膝关节镜手术;术后护理;康复影响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膝关节镜手术已成为临床上常 见的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一种手段,主要适用于膝关节的各种疾病,如退行性关节炎、韧带损伤、滑膜炎等[1-4]。在手术后,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膝关节镜手术术后护理对康复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 行综述。且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手术創伤,缩短患者术 后康复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然而,在术后的恢复期间,术后护理对患者的 康复起着重要作用。积极的康复护理可以加速病人恢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因

此,对膝关节镜手术术后护理的研究,对于提高康复效果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本 文旨在从不同角度对膝关节镜手术术后护理对康复的影响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 参考,促进膝关节镜手术的规范化,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病人的满意度[5-6]。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术后护理对患者恢复的影响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了术后护理对患者恢复的影响。研究发现,合理的术后 休息和恢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康复期。美国学者Kvist J[10]等通过对160名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病例进行随访,发现术后合理的休息和康复训练可 以力保患者的康复效果。国内的一项研究也取得了相似的结果。除了Davis等外,很多其他学者也探讨了术后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陈小梅[6]等通过对70名接 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明显缩短恢复期。刘卫东[7]的一项研究证实了由专业医生制定的康复方案 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而中国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作 为一个重要环节的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研究发现术后合理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 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此外,研究者们还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体重等 不同因素的分析,发现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术后康复效果[8]。比如,一项研究表明,肥胖的患者恢复缓慢,需要更长的康复期。术后的康复训练和休息对膝关节 镜手术的康复非常重要,合理的恢复训练和休息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恢复期。同时,对不同因素的分析也可以促进康复的定制化,提高康复效果[9]。 (二)术后伤口护理对恢复的影响 关节镜手术后的伤口护理对于术后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术后干 净的伤口护理可以减少感染的几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程瑜[12]一项研究发现,对术后伤口进行正确、有效的处理,可以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除了韩国学者的研究外,很多其他国家的学者也探讨了术后伤 口护理对康复的影响。美国Falck[11]的一项研究发现,同时进行皮肤缝合和溶解缝合可以有效地减轻伤口刺激和减轻术后疼痛,加速伤口愈合。同样,何亚鹏[13]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准确、及时的伤口护理对于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论文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42例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以用出院指导,观察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结果术后15d后膝关节屈曲度达90°,关节活动度80°~100°,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80°~120°,切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手术优良率达97.6%。结论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训练,可有效恢复关节活动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训练;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重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能显著解除患者影响其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使膝关节恢复正常功能。但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必须实施专业科学的康复训练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对42例(48膝)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取得明显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2例(50膝),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32~75岁,平均(51.5±5.5)岁。其中单膝置换34例,双膝置换8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行膝关节置换术者患者均有惧怕疼痛、担心巨额费,以及担忧膝关节功能受到影响等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机理与术后康复训练方法,使患者对手术及康复训练充

满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方法,减轻患者惧怕疼痛和依赖心理,早期开始功能训练,减少并发症。采用CPM机进行辅助训练者,应耐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说服、安慰、解释工作,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焦虑等情绪,认真指导机器的操作方法,使其积极配合训练,早日恢复关节功能。 2.2术后护理病室安静、清洁,温湿度适宜。抬高患肢30°,可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肿胀。经常协助患者翻身,观察患肢有无肿胀疼痛,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室每日空气消毒,防止发生感染。 2.2.2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伤口引流管情况,观察引流管道是否受压变形、引流液性质、颜色及引流量是否正常。膝关节处出现红、肿、热、痛,或患者感觉疼痛或发热时,为急性炎症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肢体肿胀、皮温升高、浅静脉曲张及皮张力增大等状况,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及时通知医师。 2.2.3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关节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因此早期锻炼可迅速恢复关节功能。被动活动器练习术后第3d,可借助持续被动活动器(CPM)进行髋膝关节屈曲被动锻炼。初次练习屈伸由0~30°开始,30min/次,逐渐增加到60min,角度增加5~10°/d的屈曲度数。1w内尽量达到或接近90°。术后2w应达到110°,频率由慢到快,活动范围以患者无痛范围为准[1]。患者感到疼痛剧烈者,可根据医嘱给予口服、肌注或腰麻置管内注射镇痛药。术后2w手术切口及周围已纤维疤痕化,此期可扩大关节活动度,增加运动量。训练时间为3~4w。

中医推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研究

中医推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3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医推拿,分别于术后1、2、3w,以及3、6月进行HSS和V AS等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V AS及HSS總分(P<0.05),疼痛,肌力在3w内均有差异(P<0.01),膝关节屈曲度在1、2w内有差异(P<0.05),第3w则无差异(P>0.05),术后3、6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无差异性(P>0.05)。两组引流量无差异。结论中医推拿康复可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近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中医推拿;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具有中度风险的手术。评估患者的合并症。高血压很普遍,抗高血压药可造成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不稳。冠状动脉疾病在久坐患者可无症状。负荷试验、介入性心导管检查和冠状动脉重建都是术前可能需要采取的措施。肺病患者可能还需要检查肺功能,并且给予积极治疗以保证肺储备足够恢复[1]。松动、感染的膝关节需要紧急手术。应鼓励患者进行术前采血以储存自体血。如果开始时HCT值高于37%,术前自体血贮存的优点就减少了,可使用术中自体血回收,因为输血反应的风险为1.2%。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3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3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6例,其中治疗组男7例,女9例;年龄(6 2.07±6.35)岁,对照组男8例,女8例,年龄(62.07±6.3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方案不变,不同阶段加用不同中医推拿手法,中医康复以舒筋通络为目的,以点按穴位轻柔手法为主。加强患肢肌肉力量训练,提高患肢主动活动能力,中医康复舒筋活血,滑利关节为目的,手法以点按穴位和揉法,弹拨法为主。 1.3统计学方法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进行χ2检验,P<0.05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结果 治疗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1)。V AS及HSS总分(P<0.05),疼痛,肌力在3w内均有差异(P<0.01),膝关节屈曲度在1、2w内有差异(P<0.05),第3w则无差异(P>0.05),术后3、6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无差异性

快速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 锻炼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 n =60 ) 与 观察组( n =60)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护理。比较 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下 床活动时间、直腿抬高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 1d、 3d 、7d 时的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 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关 节活动度评分( ROM) 低于对照组,膝关节评分( HSS )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在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实施快速 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尽快 恢复。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应用 引言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急性发育的最佳选择。不完整的统计数据和 症状(如)支持了这一能力。夜间疼痛明显减少,平均寿命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后患者有休息和运动疼痛,在地上上下楼梯。慢性关节不理想,还会增加术 后症状,如失眠、感恩、疼痛抑制失控、慢性疼痛、精神疾病等。这增加了治疗 时间,增加了病人回到医院的风险,增加了医疗保险费用、增加医疗诉讼的风 险。 1资料与方法 1.1选取我院收治的120 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男性38 例,女性22例;年龄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开展运动锻炼的效果探析-体育保健学论文-体育论文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开展运动锻炼的效果探析-体育保健学论文-体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作为一种严重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目前已在临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相关研究显示, 术后进行运动能够明显改善术后恢复情况。而术后不同时期进行运动锻炼以及锻炼方式的不同均会给术后恢复效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本文综合了已有研究基础, 对比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锻炼方式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作用后的恢复效果, 并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辅助锻炼方式做出客观的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运动锻炼; 膝关节置换术; 功能恢复; Abstract:Total knee arthroplasty ( TKA) has been widely used clinically a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for severe knee diseas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shows that postoperative exercis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However, different periods of postoperative exercise training as well as different exercise methods will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effect, so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foundation, compares the recovery effect of patient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with different exercise methods. It also makes objective suggestion and outlook for the assistant exercise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Keyword:exercise; knee arthroplasty; functional recovery; 前言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是一种治疗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 为主的严重膝关节疾病的常用方法,其通过人工关节部件代替机体自身损伤关节,能够在矫正身体力线、缓解膝关节疼痛的同时,保持关节稳定性,从而改善病变或损伤关节的基本功能。研究表明,患者在进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在旋转和平移运动过程中表现良好,并且在运动学表现上比对侧病变膝关节更接近正常膝关节的运动学特性[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近年来骨关节炎发病率也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全球超过60岁的人中男女骨关节炎患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