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记录表

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小组合作学习)

日期:

观察者:

小组成员(姓名):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观察点

观察内容和现象

评价和分析

建议和改进措施

小组合作

1. 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

2. 是否存在互相协作和相互支持

3. 是否存在分工合理,任务分配均衡

4. 合作过程中是否存在沟通障碍或冲突

5. 小组成员是否尊重他人观点和意见

个人参与

1. 小组成员的积极程度

2. 是否存在主动提供想法和观点的行为

3. 是否存在被动依赖他人完成任务的行为

4. 小组成员是否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5. 小组成员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学习效果

1.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否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2. 小组成员是否能够互相学习和帮助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3.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愿

4. 小组成员是否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活动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否能够促进小组成员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他观察点:(可添加)

总结和建议

根据以上观察内容,总结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和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

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情况观课量表

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情况观课量表 观察对象:学生 观察点: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情况 观察目的: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情况表现,来寻找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的方法,找出问题所在,改进教学方法。 时间地点课题课型执教教师 新授 观察者姓名 观察项目 学生行为评价结果 情感态度目标 1.学习兴趣 是否浓厚。 浓厚(32)人 一般(11) 人 无不高( 5 ) 人 2.注意力是 否集中。 15-20分钟 (24)人 10—15分 钟(19人) 10分钟以下 (5)人 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人次) 积极参与被动参与不参与 思维展示目标 3.能否对老师和同 学提出的观点大 胆质疑,提出不同 意见。 25101 4.在小组合作学习 中,能与同学有效 合作,认真听取别 人意见,取长补短 完善自己的观点。 35 9 0 5.学生思维的条理 性,能用清晰的数 学语言表达数量 关系。 3680 知识理解应用 6..能否应用已经 掌握的知识与技 能解决问题。 41 7 0

《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观课分析报告: 在本次观课过程中,我们组负责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情况。根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我们也可以看出,学习积极性高的同学学习兴趣浓厚,都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索活动,很好的自主探索,展示自己的思维、交流提高。在学习中能充分运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思考交流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能阐述自己的想法。在生生、师生之间积极的思维互动中,深入的理解知识,拓展能力,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也不难看出,我们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低,他们的不会很好的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合作交流、展示自己思维方法的指导,保证合作交流的秩序,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幼儿们的社交技巧与合作能力

大班个案观察记录幼儿们的社交技巧与合作 能力 1. 引言 在大班儿童教育中,社交技巧和合作能力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个案观察记录大班幼儿的社交技巧和合作能力,以便进 一步了解他们在团队合作和社交交往方面的表现。 2. 观察记录1: 大班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2.1. 观察对象: 幼儿A、幼儿B、幼儿C 2.2. 观察目的: 观察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的互动和表现 2.3. 观察内容: - 幼儿A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度,他乐于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 的观点,并且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他经常主动提出有关项目的建议,并能够引导小组成员参与讨论。 - 幼儿B在小组合作中较为被动,他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并 且经常需要其他组员的指导才能完成任务。他对合作工作缺乏主动性。 - 幼儿C善于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经常主动与组员沟通、交流。他在小组合作中能够平等对待每个成员,帮助其他组员解决问题。 3. 观察记录2: 大班幼儿在自由玩耍中的社交技巧展示

3.1. 观察对象: 幼儿D、幼儿E、幼儿F 3.2. 观察目的: 观察他们在自由玩耍中展现的社交技巧 3.3. 观察内容: - 幼儿D善于与其他幼儿建立联系,他经常邀请其他幼儿一起玩耍,并且能够顺利地与其他幼儿分享玩具和游戏规则。他在与其他幼儿相处时表现出较强的合作精神。 - 幼儿E在自由玩耍中表现较为内向,他更喜欢独立的玩耍,与其他幼儿的互动较少。当其他幼儿主动与他进行交流时,他能够友好地回应,但很快又回到独立玩耍的状态。 - 幼儿F善于处理冲突和矛盾,他在自由玩耍中经常能够主动化解幼儿之间的分歧。他会耐心倾听每个人的观点,并尝试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4. 观察记录3: 大班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4.1. 观察对象: 幼儿G、幼儿H、幼儿I 4.2. 观察目的: 观察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3. 观察内容: - 幼儿G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合作精神,他愿意主动承担一些团队任务,并且能够与其他幼儿良好地配合。他乐于向其他组员提供帮助,并能够忍受个人利益的牺牲以完成整个团队的目标。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记录与分析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记录与分析学生课堂表现观察记录表

根据课堂记录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如下分析: 一、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课堂参与度高。整堂课学生始终如一的处于 积极的、兴奋的学习状态中,孩子们陶醉于课堂的表情令人感动。在本节课中整 堂课全班的40名学生有85﹪的孩子积极参加到课堂中去,这得益于老师的如下 做法。 1、老师与学生建立起了融洽的师生关系,王老师在课上和蔼可亲,用同音和 孩子们交流,避免了呵斥、命令的语气,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2、老师创设情境教学,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通过技巧提问来激发学生兴趣,创造了精彩动人的课堂气氛环境,在课的开 始部分老师安排了游戏“模仿动物走和跳”。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积极性。都要 跃跃欲试。孩子们模仿乌龟、老虎、青蛙等这些小动物。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学 生不知不觉的完成了准备活动。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老师创编出新奇的专项 准备活动。并逐渐增加难度来引导他们保持对动作的兴趣,吸引其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判断反应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发展耐力。对学生建立正 确动作的形象和概念,促进正确动作的掌握起到良好作用。 二、本节课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基本到位。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素质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指导思想,体育教育也更加明确了其作为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功能,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合作是时代的召唤,作为当代的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着想,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老师合理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将学生合理的分为8组,加强了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发挥群体优势,促进个人发展。老师有意识地创设这种合作交流的机会,孩子们共同探究出各种滚翻姿势,并让孩子们积极的展示,参与程度高。在这种交流中孩子们互相提高,培养合作精神,不再有自私的表现。 三、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 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 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 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 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要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

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记录表

[自主课堂档案资料] 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记录表 记录人:日期:班级:()学科:课题:执教: 合作 学习 任务 合 作 过 程 记 录 评价 与 建议

[自主课堂档案资料] 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记录表(例) 记录人:林红军日期:2012.11.2 班级:七(五)学科:英语课题:U16 What’s the weather like? 执教:林红军 合作 学习 任务 分角色朗读课文 合作过程记录S1: 谁来当Mr Webb Janet and Ben S2: 我当Mr Webb S3: 我当mum S4: 我当Ben S2: 开始读第一句就很多单词读不准 S1:we are S2: we are going to … S1:New Zealand S2: we are going to New Zealand. S3: It sounds great! S1:sounds 读错了 S3: It sounds great! S1:对了 S3: What’s the weather like now in New Zealand? S1:weather读错了是ther 不是ter S3:: 哦weather … S1:时间有多,我们再读一遍吧 评价与建议 小组分工很明确,没有把时间浪费在分角色上面,S1始终都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每位组员读的时候他都很认真去听,并且及时纠正读音的错误,其他同学也比较认真去听别人读,但没有参与到别人的纠正中去,一起读。 如果能帮助纠正读音的同时,让不会读的同学连续读几遍,直到他比较流利的读,才过到下一句,而不是会的同学读一次,不会的就跟读一次,那不会的同学还是不会读的,不会读的单词或句子一起来读几遍,再往下读,效果会更好一些 。

小组合作观察记录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分析观察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分析观察表

观察要点:小组合作方式、小组合作有效性 研究问题:如何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提高语篇教学的实效性

观察要点:小组合作方式、小组合作有效性 研究问题:如何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提高语篇教学的实效性 小组活动的设计,考察教师是否关注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培养 表格一、分析学生互助合作学习实效 1、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英语学习自始至终都充满热情。 3、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二、影响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效能发挥的因素 1、首先,必须组建合作小组,培养得力的组长。 2、其次,要创设情景,给学生设计有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 3、必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多样,一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完成。

小组合作学习适宜在三种情况中开展。一是开展活动、探究问题时的合作学习。二是选择解题策略时的合作学习。三是复习、梳理总结阶段的合作学习。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小组合作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 3. 精心设计,搭建合作平台 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或复杂,都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孙老师的第一节课中有些问题不采取小组合作同样可以解决,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到第二节课时孙老师就非常注意讨论问题的设计了,把第一节课的六次小组合作精简到第二节课的三次小组合作。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计,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内需,让学生感到只有合作交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成功体验,更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 孙老师的前后二节课在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方式上进行了较大改动,其教学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优势互补,增加语言实践机会,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求语言,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因此如何使小组合作更合理更发挥其有效性,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仍需不断实践和探究的。 •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和效率,优势互补,既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学记》中就有对合作学习的阐述“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 又特别是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既是竞争的时代也是合作的时代,大量事实证明:现在的许多的发明创造已不是个人孤军作战的结果,而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一、合作学习的优势将合作学习引入小学教学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促进生生之间的有效交往,有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中形成情感融合的气氛。 1、合作学习能诱发创造的潜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的扩大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互相启发,开拓思维,在各抒己见、思辨争论中思维创造的潜能就被诱发出来。 2、合作学习能在课堂中形成情感融合的气氛。和谐的学习 •“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知与行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对话,让我们开启了对英语课堂上小组合作建设的探索。 在小学英语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中明确指出: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从新课标英语教材看,英语课是语言课、训练课,很多课型、活动都需要学生的合作,比如对话教学、句型教学、游戏活动、调查活动等等,这些都需要合作学习来完成。小组活动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强了训练密度和广度。那怎样创建小组?小组合作形式如何创新?小组合作的分组如何合理?这就需要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提炼行程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理性认识。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运用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及交际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