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热胀冷缩演示器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热胀冷缩演示器

作者:何保华

(楚雄州牟定县天台中心小学,云南楚雄675500)

《金属热胀冷缩吗》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教学内容,教材中有一个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实验,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用一段30厘米左右的钢条做一个桥的模型,然后给钢条加热,观察会发生什么情况,钢条会伸长吗?在课堂中进行了多次实验,学生始终无法明确观察出钢条的热胀冷缩情况,这不但延误了课堂教学时间,还无法给学生提供正确分析的实验数据。课后,我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呢?于是我动手自制教具,经过多次改进、实验,终于达到预期目的。

首先我选择了以下制作材料:两段20厘米左右的钢条(要求断口平整),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夹,一对电池,几截导线,一个三脚架和一只酒精灯。

然后我采取了以下的制作方法:1、将两段钢条分别固定在三脚架上(让断口处在三脚架的圆圈中心,并在钢条与三脚架接触的地方垫上木片以隔绝电源)。2、用导线将电池夹的正极和灯座的一端进行连接,然后用导线将电池夹的负极与固定在三脚架上的一段钢条连接,用导线将灯座的另一端

与固定在三脚架上的另一段钢条连接。3、在电池夹里装上电池,在灯座上安好小灯泡。4、调整好两段钢条断口处的距离(在断口处夹一张纸,然后将纸抽调)。

以上工作都准备好后,就可以使用了。首先让学生观察,没有对钢条加热时,小灯泡不亮,说明钢条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电路是断开的)。然后,用酒精灯对着钢条的断口处进行加热,几分钟后,小灯泡亮了,说明钢条受热后膨胀,将电路连通;接着将酒精灯移去,小灯泡很快不亮了,说明钢条受冷后收缩,电路断开。

该教具使用小灯泡的亮灭来显示金属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与教材中的实验相比有效地放大了金属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物质变化的规律。该教具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现象明显。

通过自制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这一教具,我深感自己是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和实践过程,这不但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是为学生提供了现象更明显,效果更突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的好教具。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热胀冷缩演示器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热胀冷缩演示器 作者:何保华 (楚雄州牟定县天台中心小学,云南楚雄675500) 《金属热胀冷缩吗》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教学内容,教材中有一个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实验,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用一段30厘米左右的钢条做一个桥的模型,然后给钢条加热,观察会发生什么情况,钢条会伸长吗?在课堂中进行了多次实验,学生始终无法明确观察出钢条的热胀冷缩情况,这不但延误了课堂教学时间,还无法给学生提供正确分析的实验数据。课后,我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呢?于是我动手自制教具,经过多次改进、实验,终于达到预期目的。 首先我选择了以下制作材料:两段20厘米左右的钢条(要求断口平整),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夹,一对电池,几截导线,一个三脚架和一只酒精灯。 然后我采取了以下的制作方法:1、将两段钢条分别固定在三脚架上(让断口处在三脚架的圆圈中心,并在钢条与三脚架接触的地方垫上木片以隔绝电源)。2、用导线将电池夹的正极和灯座的一端进行连接,然后用导线将电池夹的负极与固定在三脚架上的一段钢条连接,用导线将灯座的另一端

与固定在三脚架上的另一段钢条连接。3、在电池夹里装上电池,在灯座上安好小灯泡。4、调整好两段钢条断口处的距离(在断口处夹一张纸,然后将纸抽调)。 以上工作都准备好后,就可以使用了。首先让学生观察,没有对钢条加热时,小灯泡不亮,说明钢条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电路是断开的)。然后,用酒精灯对着钢条的断口处进行加热,几分钟后,小灯泡亮了,说明钢条受热后膨胀,将电路连通;接着将酒精灯移去,小灯泡很快不亮了,说明钢条受冷后收缩,电路断开。 该教具使用小灯泡的亮灭来显示金属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与教材中的实验相比有效地放大了金属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物质变化的规律。该教具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现象明显。 通过自制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这一教具,我深感自己是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和实践过程,这不但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是为学生提供了现象更明显,效果更突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的好教具。

小学数学教具制作

小学数学教具制作 数学,这门古老而又永恒的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通过各种公式、概念和理论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可能是一门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学科。因此,制作简单而实用的数学教具,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教具制作的原则 1、简单实用:教具应简单易做,且能够有效地说明数学原理。过于复杂的教具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效果降低。 2、贴近生活:教具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创新有趣:教具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二、教具制作实例 1、几何形状教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形状,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几何形状模型,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可以用纸板、

木棍或塑料材料制作,涂上不同的颜色,以便于学生辨认和记忆。 2、计数器:用一些小木块或塑料块制作一个简单的计数器。每个数字用一个方块表示,并可以在方块上写上数字。通过移动方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3、钟表模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钟表模型。可以用纸板、彩笔和指针制作,钟表上的数字可以用色彩鲜艳的图形代替,如小兔子、小熊等。通过旋转指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流逝和顺序。 4、分数教具: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可以制作一些分数板。可以用纸板或塑料板制作,上面贴上不同颜色的纸条,代表不同的分数。例如,可以将一条纸条分成五份,其中一份代表1/5。 5、小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重量的概念,可以制作一个小秤。可以用纸板、细绳和砝码制作,砝码可以用小玩具或小物件代替。通过在小秤上放置不同重量的砝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三、使用教具的意义 使用这些自制的数学教具,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新教材)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第20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第20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液体的热胀冷缩》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热与温度》单元的第3课。本课活动从生活常识——烧开水时不会装满水壶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液体在受热和受冷时的变化,经过研究发现液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本课共由2个活动组成。活动1“水会溢出来吗”,主要是装满水的锥形瓶受热后,观察其液面变化,感受水在受热后的体积变化。活动2“液体会热胀冷缩吗”是通过用实验装置研究液体在受热或遇冷时的体积变化,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煮开水是一个常见的生活事件,部分学生也可能亲身经历过,因此对于驱动情景中的“水不能装得太满”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学生就可能没有深究其原因。同时学生在本册第三单元中已经认识到体积,可以理解液面的上升代表体积的增大。虽然学生对热胀冷缩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如何热胀、如何冷缩没有具体的认知,并且液体的热胀冷缩会比较陌生。本课的实验装置容易安装,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但是在实验现象上,由于玻璃管比较细,学生需要细致才能观察到。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对为什么水在加热收会出溢出来,是不是液体的热胀冷缩产生兴趣。 ②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并进行自主观察、探究、讨论、交流、归纳发现出水和其他液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的现象。

自制教具的好处

回复:小学科学中仪器的自制方法有哪些? 自制教具活动的作用。 1、自制教具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师生用自己研制的教具、学具做实验,得心应手,教具的性能通过研制,师生了解,教师授课道理讲的清楚,学生操作,加深了理解,记忆深刻,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如:讲气体热冷缩一课时,大家采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共同研制各种验证器材。如:输液瓶与U型管结合的实验器;气球与小瓶结合的实验器;青霉素小瓶与U 型玻璃管结合制作的微型实验器;废注射器与输液瓶连接自制的实验器等各种实验器材,研制活动培养了师生动脑能力、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自制教具过程中,大家想办法,比比看,看谁做的成功。小制作活动激发了师生的创造精神。如:在讲“机械”一课时,课上要有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实验器材,斜面、杠杆、齿轮等材料好收集,滑轮很难找得到。这就要求我们课前开展小制作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要求自己去找材料去研究制作,有的同学用易拉罐制作滑轮;有的用电池盖制作;有用青霉素药瓶胶盖制作;有的用一片铁片制作;有的用木板制作等,课前教师组织了小制作评比,大家选出的只有一件用一片铁片制做滑轮获得了创新奖,创新奖的评出,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并且发挥了自制教具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3、师生动手自制教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与科学探索精神。如:讲“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时,传统的教具是铜球过圈,实验中费时费力,为了改变这个实验,研制了一件偏转式指针实验器,用一根火柴就完成了实验。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有偏转轴式,滚动式、电路组合式,还有用新材料启辉器的元器件制作的。 只这一件教具就有十几种做法,教具的研制过程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并与教材和实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4、自制教具活动使师生学会了使用简单工具和工具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师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能动手组装实验器材,维修实验器材。也就是说师生动手能力要强,传统实验教学,由其是分组教学,老师要一组一组的准备实验,调试仪器,维修器材等,有的老师不会使用简单工具,更谈不上研究与制作。新课程标准是让学生象老师那样会选择实验器材,会安装、会调试、会维修,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实验,自制教具活动满足了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如自制教具缺少工具,大家就千方百计去研究自制工具如:镇子、锤子、小钢锯、冲子、及画线工具等。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方法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方法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方法是指通过一些简单的材料和制作工具,自己制作出有助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理解科学原理的教具。下面我将从材料的选择、制作工具及方法、教具的设计和应用等几个方面介绍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的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制作自制教具的基础。材料应该是易于获取且价格较低的,比如纸张、塑料瓶、木质材料、小石子等。选择材料时,还需考虑材料的安全性和耐用性,确保学生在使用教具时不会受到伤害。 其次,制作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制作工具有剪刀、胶水、胶带、尺子、色笔、蜡笔等。这些工具常常可以在家庭或学校中找到,使用起来相对简单。 接下来,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自制教具及其制作方法: 1. 风车:使用纸张和剪刀制作风车。首先,将纸张剪成正方形,然后从四个角中间剪一个小口,将每个角轻轻折到小口处,并固定在一起,最后可以在风车的中心插上一个小针或者牙签,使其可以转动。 2. 气球火箭:使用塑料瓶、气球和吸管制作气球火箭。首先,在塑料瓶的底部切割一个小孔,将吸管插入到瓶内,并用胶带固定。然后,将气球装在吸管的一端,将气球充气,之后松开气球,火箭就会在气体的推动下飞起来。

3. 用纸做的天秤:使用纸张、铅笔和两个杯子制作天秤。首先,在纸张上画出两条平行线,并在线的中间画一个小圆点作为支点。然后,在纸张两端分别装上两个杯子,并用铅笔放在圆点上作为天秤的支点。 除了以上几种教具,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和制作其他种类的自制教具。比如在物理学习中,可以制作简易电路板、浮力模型等;在生物学习中,可以制作植物标本、显微镜模型等。制作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具而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原则就是利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创造出能够帮助学生观察、实验和理解科学现象和原理的教具。 最后,自制教具在教学中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具的设计要符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其次,使用教具时应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再次,教具的使用要注意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在操作中不会受伤。最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实验方法和科学原理。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自制教具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实验能力。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并遵循相应的制作方法,可以制作出适用于不同学科和不同学习目标的教具。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地运用这些自制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学习的效果。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2 热胀冷缩 冀教版

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温度计工作的原理。 2.了解热胀冷缩是物质的基本性质。 (二)科学探究: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证实液体、气体和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够概括同类现象的共同特征,总结出物体的一般性质。 3.能对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2.能够认真地操作实验材料,注意安全。 3.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既有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利之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研究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难点: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液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热水、冷水、酒精、煤油等。 气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空气球、橡胶管、带玻璃棒的橡胶塞、平底烧瓶等。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金属球、金属环、酒精灯、火柴。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自制“液体温度计” 1.指导学生自制“温度计”。

(1)出示器材: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聪明的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和已学的知识讨论怎样来制作“液体温度计”? (3)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4)制作“液体温度计”,对于学生作品,教师组织进行评价。 2.观察自制“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对学生的实验、记录、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3)学生观察。 (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3.研究不同液体制作的“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预测: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3)方法指导。 (4)学生观察。 4.整理分析实验记录,形成概念得出结论。 (1)实验中,几种“温度计”发生了哪些共同的变化? (2)引起变化的实验条件是什么? (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4)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学生解释自制“温度计”的原理 【第二课时】 (一)教学导入 1.复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提问: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活动: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实验的设计。 (1)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两个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a.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 b.用什么方法能看到空气的膨胀和收缩现象?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补充或完善:

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自制教具

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自制教具People need independence to be free. October 2, 2022

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 自制教具的设计方案及使用说明 一.原教材中的实验设计与不足 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37页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一课,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钢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课本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在钢条的中间打一个小孔,用大铁钉将其固定在木板上,并在紧贴钢条的一端钉上一枚小铁钉,然后用酒精灯在钢条的另一端加热;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目的就是让加热后长度发生变化的钢条推斜或推倒小铁钉;然而在课堂实验时,我们发现,即使给钢条加热很长时间,也很难观察到预想的实验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钢条的受热部位与小铁钉相距较远,钢的热传导系数和热膨胀系数都比铜、铝等金属,相对低得多,所以实验效果不尽人意; 为了让热胀冷缩现象一目了然,我通过多次尝试,重新设计了一种自制实验装置;二.自制实验装置的设计 裁一块长30cm,宽15cm的长方形木板,中间挖一个长10cm,宽8cm的方孔,使其刚好能搁在三脚架上,然后在木板上头对头地放上两根钢尺或钢条代替,并将其用木螺丝固定,然后接上一个简单的电路检测器; 三.实验操作原理

将两根钢尺固定在木板上,使钢尺的两个端头相距0.5mm左右,从木板中间的方孔处,用酒精灯给两根钢尺的端头加热50秒左右的时间,钢尺受热膨胀后连接到一起,小灯泡就 会发光;熄灭酒精灯,钢尺冷却收缩,小灯泡熄灭;利用钢尺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接通和断开 电路,通过小灯泡的点亮与熄灭这一明显现象放大了金属条热胀冷缩这一极其细微的现象;四.自制实验装置的优点 首先,本自制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奇佳,便于学生观察;更大的优点就是用四年级的电学知识来解决五年级的热学问题,实现了知识的应用 与迁移; 其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知识的综合 运用可以为自己的观察、推理、判断、操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最后,这个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通俗易懂;学生在明白实验原理豁然开朗的同时,会深刻感受到只要善于思考、善于联系科学就并不难,从而深深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 科学的兴趣; 四.实验时要注意的事项 1.实验操作前要先检查电路是否形成闭合电路; 2.使用酒精灯时,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摘要]自制教具造价低廉、实用性强、贴近教学,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既可以弥补学校的客观不足,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师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小学科学实验教育中自制教具这朵奇葩,以其闪烁的思维火花,展示着无穷的魅力! [关键词]自制教具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自制教具是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的器具、学具、标本、模型等。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原来配备的仪器一部分已经不适合科学教材,而教学仪器配备又不到位,不能满足平时上课需要。所以,自制教具以其造价低廉、实用性强、贴近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下,自制教具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应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提高。自制教具作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自制教具活动,教师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原有教具使用方法和功能的不足,从而引导学生对现有教具进行改进和创新,达到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究习惯培养的目的。 一、自制教具是实验教学的“好帮手” 科学来自生活,特别是小学科学实验中的大部分内容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只要我们科学教师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生活中有很多材料是可以利用的。只要我们运用得当,就一定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开发新能源》一课时,需要进行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对比。课本中只有一些图片涉及到能源对环境的影响。为了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启发学生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代表新能源的自制太阳灶和代表常规能源的自制柴油灯进行PK。让它们分别加热两罐相同的饮料(如椰风),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饮料都被加热了。但是用太阳灶加热的饮料完好如初,而用柴油灯加热的饮料却被熏得面目全非。强烈的反差说明了新能源的优点。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爱憎,因为他们非常爱喝的饮料遭受了不同的命运,这比任何单纯的说教更能起到教育作用。 冀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火山》一课,有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实验方法是在瓶子里放入苏打,然后在注入醋,利用酸碱中和产生大量气泡流出。学生觉得这个火山喷发无烟、无火、悄无声息太温柔了。于是,我们把遥控点火装置和少量火药放入自制锥形瓶中,瓶底铺满苏打,火药上方挂一袋醋,然后用泥土封口。我们在操场上远远地唤醒了“火山”。只听“轰隆”一声,火焰夹杂泥土喷涌而出,空气中弥漫着硫磺气味,红色的熔岩滚滚流淌。学生们便也如喷发的火山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开发与探究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开发与探究 2009-06-03 19:10 一、我们的思考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如火如荼地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小学科学课程也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科学教师的手中。科学教师急需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教具,然而按照国家目录配备的一些实验器材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开发与探究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课程改革的需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为落实《标准》的要求,学校应为教师自制教具和学具提供物力和财力保障,支持教师搞好教学工作。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在原有自然实验室的基础上设置科学参考书籍、图册、图片,各种常用工具和制作材料,学生搜集来的各种废旧包装容器,小生物角、沙盘模型及学生制作的各种标本。此间科学教室既作为实验室,又作为学生'动手做'的活动场所,也是工具库、材料库及成果展览室,是孩子们科学活动的天地。”因此自制教具的开发与探究是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贯彻。同时,我了解到,教育部十分重视自制教具的开发。从一九八六年来,共举办了五次全国性的自制教具评选会,教育部还按科技成果颁发获奖书,树立典型指导全国的自制教具活动开展。 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自制教具不但改进现有的教学仪器,开发新的教学仪器,提供新的创意,使教学仪器适应新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着自身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倡导自主学习、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落实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同时还为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师生的动手能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科技实践活动。 学校实际的需求。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具严重不足,有些塑料教具已老化,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教具的开发还可以弥补学校教具的不足,通过自制教具解决购置仪器经费的不足,实现低成本无成本做实验。作为学校科技辅导员的我,不仅关注目前国内外有关教具开发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在这几年身体力行,同时我对小制作、小发明较感兴趣并有一定的爱好,自制教具正好发挥了自身的优势。 二、开发的策略 自制教具不但适合教师制作,还适用于学生自制学具,它是对常规仪器补充。我从四至六年级12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知道95%的学生非常喜欢动手制作、3%的学生较喜欢,2%的学生不喜欢。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此兴趣很浓,那么该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开发与探究? (一)教学中的有心者 记得《教师博览》杂志中讲到“教师的智慧来自哪里?智慧来自敬业,如果把教育当作一种维护生计的手段,养家糊口的一种职业,由此带来的是情感上的冷漠和无奈,工作上的应付和松懈,也就没有什么激情,谈不上什么创造。”我虽然不是智慧型的教师,但我是教学中的有心者,会在课堂中及时记录孩子们在实验操作、探究活动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并进行反复思考,也会在听课时记录上课教师在活动材料、教具、教学设计等方面安排的合理性。这些为我们制作和改进教具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教案及反思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22课《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热与温度》单元的第5课。本课活动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喷泉”,经过评价与改进后尝试让“小喷泉”喷得更高。 本课共由5个环节组成。环节1“任务”,思考小喷泉的工作原理,提出制作小喷泉的任务。环节2“设计”是让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制作小喷泉的方案。环节3“制作”是学生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环节4“测试”中让学生测试小喷泉的使用效果。环节5“评价与改进”是对经过测试的小喷泉进行评价,根据测试结果改进小喷泉。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20、21课有关于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热胀冷缩有了一定的认识,能通过观察“小喷泉”的使用而找到其中的科学原理就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现象。三年级的学生十分喜欢动手操作,尤其是想这一类的小制作,能制作一个能喷出水的“小喷泉”,他们的主动性会更加高。由于学生不知道气体热胀冷缩的效果比液体热胀冷缩的效果要好,他们不知道在这个小制作中只是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效果,因此他们可能会在设计中不会特别考虑容器中水量的多少才合适。由于三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还是较差,本制作需要经过多次测试,期间可能会多次使用热水,对热水的使用可能还是会不那么注意。【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设计与制作的任务,激发对如何制作一个“小喷泉”产生兴趣。 ②通过学生的制作活动,并进行自主观察、设计、讨论、交流、制作、测试、评价与改进等环节,学生能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制作出一个“小喷泉”。

浅谈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9202063.html, 浅谈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 作者:张小艳 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09期 摘要:自制教具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教学方法自己制作的教具。它弥补了某些配套教具的缺陷,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自制教具,变抽象为形象,变被动为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制教具;运用;感受 研究表明: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作为科学学科的探究更是如此。新课程的综合性和生活化、整体化、情景化的特点为老师专研教材教法、潜心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只有用心探索,悉心教研,制作更多、更精良、更实用的教具,以弥补现有教材和教具的不足,才能体现新教材、新课程的优势。因此选择和运用好恰当的实验教具,就成为上好科学实验课的关键一环。我通过长期应用大量自制教具的教学实践,感觉到它在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作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几点感受。 一、自制教具一般具有取材容易、经济实惠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来自生活。小学科学中的很大部分内容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善于觀察,生活中有很多材料是可以被利用的。自制教具一般具有取材容易、经济、可大量利用现代生活产生的废弃物,而且制作都比较简单、方便,有利于师生共同完成。这不仅容易做到人人动手实验,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动手能力及创造精神。例如:饮料瓶、易拉罐、吸管、小药瓶、泡沫塑料、塑料片等都是师生共同制作自制教具的常用材料。我们在“水的压力”一课中所研制的水的压力实验演示器,用的就是一些大饮料瓶,瓶盖、粗铁丝等,在“热胀冷缩”一课中用小药瓶配饮料管来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效果就很好,学生们人人都可以亲自实验。 二、制作自制教具能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一件好教具的诞生,除了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求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尺度,并且要有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一件能够获奖的自制教具的诞生,是教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教师长时期实验教学经验产生的对某一教具改进或创新的思想。教师根据这一思想构思设计,在实验教学中反复研究、试制,经过多次改进和反复调试后才能成功。为此,笔者在制作过程中,开拓了思维,磨炼了意志,增强了动手能力(学会了一些木匠活),整体专业素养得到了提高。

济宁市第三届优秀自制教具评选结果

关于公布济宁市第三届优秀自制教具评选 结果的通知 济宁市教育局文件 济教办字〔2011〕13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济宁高新区、济宁北湖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市直各学校,直属各单位:济宁市第三届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通过县市区初评,本次活动共收到自制教具265件,其中,中小学教师自制教具229件、学生自制教具36件。经市第三届优秀自制教具评审委员会认真评选、公示,共有175 件教师作品、30件学生作品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现予公布。 附件:1.济宁市第三届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教师获奖名单 2.济宁市第三届优秀自制教具评选学生获奖名单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附件1: 济宁市第三届自制教具评选教师获奖名单 一等奖(82件) 序号制作教师教具名称单位名称 1 赵园“水流的力量”演示装置微山县留庄镇教育办公室 2 王利平赵宏涛月相变化观测仪微山县欢城镇卜寨小学 3 陈余管明强简易实物投影仪微山县两城镇新鲁小学 4 孙文科荣忠洪潜水舱潜浮演示模型汶上县苑庄镇演马小学 5 李建新磁转化成电的装置济宁市北湖小学 6 方蕾王娟串、并联电路演示器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 7 卢丽大熊座、仙后座一年中位置变化演示仪鱼台县实验小学 8 陈新艳李春娟孟梅多变的色彩济宁教育学院附小 9 马玉君杨爱君张衍新防尘黑板金乡县兴隆中学 10 薛小花翟明华电磁研究仪济宁市任城区长沟中心小学 11 陈晓艳张国章张相玉自制土琵琶济宁市任城区第二中学 12 周彬巧画投掷场地济宁市北湖小学 13 侯宝臣曹桂青张德领多功能起跑器嘉祥县梁宝寺镇南张小学 14 孟静宋远芳手工小作坊微山县夏镇爱国小学

15 丁秀丽姜广蕊便携式可调“取景框”兖州大安镇大安中学 16 张方良殷宪旭张方胜半壁猪槽投喂器微山县韩庄镇第二中学 17 时均国陈宝玉刘义遮罩层演示器邹城市第四中学 18 冯勋显教师多用功能直尺嘉祥县第一中学 19 杨福稳针管式环保滴管器济宁市任城区李营中心小学 20 付吉锋中国石拱桥济宁市第八中学 21 田新敏拼音大转盘济宁市市中区唐口镇中心小学 22 梁坛“称象”演示模具泗水县高峪小学 23 曹亚平汉语拼音快乐学济宁市乔羽小学 24 赵相文地图的妙用汶上县军屯乡中学 25 李永标日期演示器金乡县实验中学 26 马秀群多功能大转盘金乡县化雨中心小学 27 赵峰四线格(五线谱)划线器兖州市大安镇大安中学 28 赵文艳吴楠轻松扎题板兖州市第一中学 29 杨红利李军Mini Cinema(迷你电影院)济宁高新区黄屯镇中心中学 30 盖春秋日期、晴雨表微山县夏镇第二中学 31 刘捷自制简易水电解装置济宁市第八中学 32 杨硕李殿军吸烟有害,二手烟同样有害金乡县王丕中学 33 张瑞华王晓华多功能试管架嘉祥县万张乡中学 34 李明立曹广雪构造原理演示器邹城市实验中学 35 韩艳武鲍学周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兖州市第九中学 36 王之涛核外电子排布模拟板济宁高新区杨村煤矿高级中学 37 赵甜甜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环保 装置济宁市育才中学 38 闫琼琼电解实验微型装置济宁市第一中学 39 李松肺的呼吸运动微山县夏镇第二中学 40 于超刘衡杨淑雯肾单位的过滤作用和重新收作用微山县留庄镇第一中学 41 魏杰人体呼吸运动的原理演示装置泗水县泗张初级中学 42 陈登民袖珍式显微镜曲阜市杏坛中学 43 刘秋红李方光合作用演示模型济宁市育才中学分校 44 李桂乾高等线地形图演示器微山县留庄镇第一中学 45 王代红沙盘与等高线地形图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46 陈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模型济宁市第十八中学 47 郭文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及昼夜长短变化演示板曲阜市鲁城街道孔子中学 48 陈晓慧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济宁市任城区廿里铺中学 49 肖愿中张勇路春庆电冰箱工作原理演示仪济宁市第八中学 50 孟宪君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演示器济宁市第十六中学 51 郭延龙能量的相互转化汶上县军屯乡中学 52 田素海红外线计时测速器济宁市第一中学 53 赵云龙学生用磁连接便携式光电演示器济宁市育才中学分校 54 鲍建中家庭光学“实验室”济宁学院附中 55 张润“三基色”实验盒济宁学院附中 56 孙德国冯丽程化力臂演示测量器邹城市鲍店煤矿学校 57 刘东波金承志徐鹏气体做功内能减少演示器邹城市教育局电教站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精选10篇)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热胀冷缩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篇1 活动要求: 1、通过观察和比较等形式,知道汽车的功用及外形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活动准备:几中常见车的图片及玩具汽车。 关键点:幼儿独立得观察和比较,并分析出不同的车有不同的功用。 活动环节: 操作要点 一、听各种车的声音 让幼儿仔细听,辨别出几种不同的汽车(有消防车、救护车、警车和卡车等) 二、观察比较 1、出示自行车、消防车、警车、洒水车,让幼儿观察这些车的构造,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样的? 2、小结:这些车都有圆圆的车轮。消防车和警车的叫声不一样,消防车是红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专门用来救火的。警车上白色的,专门用来抓坏人的。洒水车有水箱,用来清洁马路的。 3、说说这些车的功用,知道每种车都有不同的功用,所以有不同的名字。 4、观察这些车的车轮,知道不一样的车车轮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有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六个等。 三、说说你还看见过哪种车

幼儿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车,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多,并能说出它们的功用。 热胀冷缩科学教案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学会自制“液体温度计”。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热水、冷水、酒精、煤油(其它液体)等。 教学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温度计,提问:你们想自己有一支温度计吗? 2.教师介绍伽利略和雷伊发明的温度计。 3.这两种温度计利用了空气与液体的什么性质?让我们来研究吧! 一.活动自制“液体温度计” 1.指导学生自制“温度计”。 (1.)出示器材: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聪明的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和以学的知识讨论这怎样来制作“液体温度计”? (3.)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4.)制作“液体温度计”,对于学生作品,教师组织进行评价。 2.观察自制“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对学生的实验、记录、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3.)学生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