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实验教具制作与创新设计

科学课堂实验教具制作与创新设计作者:施晓益李玲红徐梦扬

来源:《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2年第01期

好的實验设计是实验课成功的基础。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课堂高效有序,很多教师会改进教具,本文介绍三类教具的改进方案,为教师改进教具提供新思路。

一、实验教具的创新设计

(一)空气占据空间塑料瓶演示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的实验是:把纸团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置竖直压入水中,再竖直拿出来,杯中纸团不会湿,由此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因操作方法不当:杯子压入水中和拿出来时没有完全竖直,导致水进入杯中打湿纸团。

2.学生触摸纸团时手部较湿润,无法准确感知纸团的干湿程度。

3.实验抽象,超出小学生的认知范围。

为了达到实验效果,我们利用3个空塑料瓶、透明软管、穿板塑料接头、热熔胶棒、红色水等材料设计出了空气占据空间塑料瓶演示器。

实验步骤:

1.将3个空塑料瓶分别标记为①、②和③,用透明软管将①号塑料瓶和②号塑料瓶的瓶身下方的同一位置连通。在两个瓶盖上打孔,安装穿板塑料接头,用透明软管将两个接头连接起来(如图2)。

2.往①号塑料瓶里注入红色水(如图3)。打开①号塑料瓶瓶盖,让①号塑料瓶的水顺着透明软管流入②号塑料瓶,直到①号塑料瓶与②号塑料瓶中的水基本持平,再用已连接好的两个瓶盖盖在②号塑料瓶与③号塑料瓶上(如图4)。

3.用力挤压③号塑料瓶,将③号塑料瓶中的空气挤入②号塑料瓶,②号塑料瓶中空气增多,所占空间增大,里面的红色水被挤到①号塑料瓶中,验证空气占据空间,如图5所示。

优点:空气占据空间塑料瓶演示器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变抽象为直观,既便于学生理解,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声音振动演示仪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中的实验是: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而在桌子边缘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却能发出声音。

实验存在的问题:

1.在操作过程中,钢尺振动时间短,振动一旦停止,学生就无法听到声音。

2.受教室周边环境噪声的影响,振动的声音听不太清。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用共鸣盒、钢尺、听诊器和不锈钢插销等材料制作了声音振动演示仪。

实验步骤:

用不锈钢插销将钢尺固定在共鸣盒上,一只手拨动钢尺一端,让其上下振动;另一只手将听诊头放在共鸣盒的出声口,如图8、图9所示。将听诊器的耳塞放在入耳处,可以听到声音。

优点:改进后的教具让振动现象更加直观,振动发出的声音被扩大,不受嘈杂的环境影响,学生更容易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三)光和热实验教具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中有个实验:准备5种颜色或材质不同的纸袋,把它们放在阳光下,再将温度计置于纸袋内,使温度计与纸袋充分接触,统计相同时间内5种纸袋受热升温情况(如图10)。接着,选择其中一种纸袋,在阳光下分别摆放为与地面水平、与地面垂直、与太阳光方向垂直三种状态(如图11),比较3种摆放方式下纸袋的温度变化,探究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吸热能力。

实验存在的问题:

1.实验只能在光照特别强烈的时候开展。

2.数据误差大,实验不够严谨。

为了凸显实验效果,我们用取暖灯、涂色金属盘、数显温度传感器和旋转底座等材料制作了光和热实验教具。

实验步骤:

把不同颜色的金属盘插在倒扣着的漏斗上,将漏斗等距离放在旋转底座上,在每个金属盘的背面都装上数显温度传感器。

先记录金属盘的初始温度,再打开取暖灯和旋转底座按钮,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每个数显温度传感器上的读数,比较不同颜色金属盘的升温情况,如图12。

优点:

改进后的教具不受时间、光照强度的影响;采用数显温度传感器同步读数,减小误差;数显温度传感器金属探头直接接触涂色金属盘,受热均匀且传热速度快,实验效果明显。

二、总结

尊重教材,突破难点。实验既遵循了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如声音振动演示仪扩大了声音的响度,让学生清楚地听到声音。

同步实验,节省时间。如光和热实验教具不仅避免了天气的影响,还能直观地展示实验现象,有助于快速得出实验结论。

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如空气占据空间塑料瓶演示器的材料简单易得,实验效果明显,便于学生理解。

创新实验

“火箭升空”仪 【制作方法】 1.用硬纸板做成一个长70厘米宽20厘米的大信封式的纸套,用剪刀把纸套的一面中间部分剪去,周围留下2.5厘米宽的边。在纸盒剪去部分对着的另一面上画上蓝天、白云等图案,如图3.5-1中的外套所示。 2.用硬纸板制作一个“门”形的内心,外形尺寸应正好能插入外套内,长70厘米,边宽2.5厘米。再用硬纸板到一个火箭,长约25厘米,宽约3厘米,画出火箭的形状,涂上相应的颜色。喜用透明胶带把火箭粘在内心的下部中间。如图3.5-2所示。

3.把内心插入外套里拉动,使其运动自如,内心的边框应被外套边框遮住,不合适时,进行适当修整。 【使用方法】 1.用一只手拿住内心的上端不动,用另一只手拿住外套的下端慢慢向下拉。这时,学生看到火箭在蓝天、白云中徐徐上升,以为是第一只手拉着火箭向上运动。 2.把演示仪贴在黑板上,并把火箭的位置用一标记标在黑板上,让学生先不要看标记,只看火箭,重做上面的实验,学生仍然认为火箭在向上运动。然后,再让学生看着标记,重做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到火箭根本没有动,只是蓝天、白云等向下运动。这个实验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并使他们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根据“火箭升空”的制作方法,可引导学生制作出“汽车急驶”、“列车窗口看树跑”等表现相对运动的教具。 编者提示:本自制教具可辅以“运动和力”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 自制喷雾器 【制作方法】 如图5.15-12所示。取一只玻璃瓶,瓶塞上插入两根细长的玻璃管A和B,其中管A的下端应伸到接近瓶底,其上端露出瓶外,成直角,并套接一段带弹簧夹的橡皮管,橡皮管的另一端再接上一段带尖嘴的玻璃管C。B管在瓶外的一端用橡皮管与注射器的注射头相接。

科学课堂实验教具制作与创新设计

科学课堂实验教具制作与创新设计作者:施晓益李玲红徐梦扬 来源:《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2年第01期

好的實验设计是实验课成功的基础。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课堂高效有序,很多教师会改进教具,本文介绍三类教具的改进方案,为教师改进教具提供新思路。 一、实验教具的创新设计 (一)空气占据空间塑料瓶演示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第六课《空气占据空间吗》的实验是:把纸团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置竖直压入水中,再竖直拿出来,杯中纸团不会湿,由此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因操作方法不当:杯子压入水中和拿出来时没有完全竖直,导致水进入杯中打湿纸团。 2.学生触摸纸团时手部较湿润,无法准确感知纸团的干湿程度。 3.实验抽象,超出小学生的认知范围。 为了达到实验效果,我们利用3个空塑料瓶、透明软管、穿板塑料接头、热熔胶棒、红色水等材料设计出了空气占据空间塑料瓶演示器。

实验步骤: 1.将3个空塑料瓶分别标记为①、②和③,用透明软管将①号塑料瓶和②号塑料瓶的瓶身下方的同一位置连通。在两个瓶盖上打孔,安装穿板塑料接头,用透明软管将两个接头连接起来(如图2)。 2.往①号塑料瓶里注入红色水(如图3)。打开①号塑料瓶瓶盖,让①号塑料瓶的水顺着透明软管流入②号塑料瓶,直到①号塑料瓶与②号塑料瓶中的水基本持平,再用已连接好的两个瓶盖盖在②号塑料瓶与③号塑料瓶上(如图4)。 3.用力挤压③号塑料瓶,将③号塑料瓶中的空气挤入②号塑料瓶,②号塑料瓶中空气增多,所占空间增大,里面的红色水被挤到①号塑料瓶中,验证空气占据空间,如图5所示。 优点:空气占据空间塑料瓶演示器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变抽象为直观,既便于学生理解,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声音振动演示仪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中的实验是: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而在桌子边缘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却能发出声音。 实验存在的问题: 1.在操作过程中,钢尺振动时间短,振动一旦停止,学生就无法听到声音。 2.受教室周边环境噪声的影响,振动的声音听不太清。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用共鸣盒、钢尺、听诊器和不锈钢插销等材料制作了声音振动演示仪。 实验步骤: 用不锈钢插销将钢尺固定在共鸣盒上,一只手拨动钢尺一端,让其上下振动;另一只手将听诊头放在共鸣盒的出声口,如图8、图9所示。将听诊器的耳塞放在入耳处,可以听到声音。 优点:改进后的教具让振动现象更加直观,振动发出的声音被扩大,不受嘈杂的环境影响,学生更容易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

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太阳和一、教具名称:“太阳和影子” 三合一实验装置 二、教材实验分析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第一课“太阳和影子”一课,本课有三个活动,分别达到以下目的:1.认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高度变化;2.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3.模拟太阳视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观察太阳在天空中高度时教材设计的是叠拳法,拳头数就是太阳的高度,叠拳法由于学生本身主观性和拳头大小的差异,实验结果不统一,误差比较大。 观察太阳的位置时原有教具是在底盘前端放一个指南针,指南针四周标明东、南、西、北方向,物体再放另一处,分隔开来,个人觉得不如把物体放在中心,四周注明东、南、西、北方向比较符合学生平常的认知经验,也比较形象直观,不管好生、差生一眼能看明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目的是得出一天中,影子变化由长至短再至长,温度变化由低→高→低的的规律,教材设计2个活动,活动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由于场地不能专有,实验记录得不到保证,另外受到时间、课程设置的限制,实验并不顺利。原有教具干脆没有活动1只测量影子的长度。我认为活动1很重要,影子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每一节下课,把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画下来,进行比较,更能直观的得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变化规律。至于活动2.每到课间话画出白纸上铅笔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完全可以在活动1的影子旁标上当时的温度和时间,合二为一!为了方便学生还可以集成电子表和温度计。 教材设计了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实验,目的是得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的规律,教材设计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实际是竹篾不容易找到,而且易变形,时间一长就发黄干枯,又不能重复使用。所以我用四号钢筋弯成半圆状代替竹篾,不用铁丝是因为够粗才不易变形,可重复使用,手电筒也选择扁平的,尽量放大模拟的空间! 为了方便教学,更简单易行的解决本课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我把书上的三个活动整合成了“太阳和影子” 三合一实验装置。 1.材料与工具 木料底座一个,长短不一的铝合金管三根(根据实际需要),四号钢筋一根,可充电手电筒一个,带孔尺子一把(孔要能够套进铝合金管),量角器一个,带坠指针一个,电子表一个,温度计一个。 2.制作过程 ①先在木料底座中心打一孔(孔要正好能够套进并固定住铝合金管),两侧中心各钻一小孔(固定铁丝用);②再将短铝合金管插入底座中心孔;③将剩下的两根铝合金管钻孔,用螺帽把量角器一起固定住,并用线系坠子当指针用,为避免缠绕影响准确性,线一头系小铁圈,再把小铁圈套在螺帽上;④最后将相交的两根铝合金管短的一根插入底座铝合金管。观测气温时,应把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测量,所以我固定在底座后侧阴影处,根据我校学生自有电子表很少的实际情况,我又加了个电子表,固定在底座右上角。 3.装置图(略) 四、教具使用说明 做第一个活动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先调试底座的方向与实地的东、南、西、北方向一致,然后转动铝合金管对准太阳(以阳光通过铝合金管照在纸屏成圆形带杠光斑为准,这里为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课“光的行进”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埋下伏笔,根据铝合金管在底座上的位置就能判断出太阳的位置,读出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是太阳的高度。 做第二个活动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拿掉相交的铝合金管,太阳照耀下,底座上铝合金管会产生影子,调整固定在底座上的套尺,,方便准确的读出影子的长度,避免了错误测量方法产生错误,也可以分时段用粉笔画出不同时间的影子方便比较。 做第三个活动实验时,小组中实验操作员把带手电筒铁丝两端插入底座两侧小孔,调整铁圈的倾斜度,打开手电筒模拟太阳运动,观察影子的变化 五、效果分析 用这样的装置取代原有的实验方法,材料简单、制作方便,铝合金管是做铝合金门窗的边角料,钻孔也可以让师傅帮忙钻一下,二三分钟就好,1米四号钢筋也是浇水泥预制板的剩下来的,这两样都不需要成本,木板到处都有,尺子量角器一两元钱,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热胀冷缩演示器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热胀冷缩演示器 作者:何保华 (楚雄州牟定县天台中心小学,云南楚雄675500) 《金属热胀冷缩吗》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教学内容,教材中有一个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实验,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用一段30厘米左右的钢条做一个桥的模型,然后给钢条加热,观察会发生什么情况,钢条会伸长吗?在课堂中进行了多次实验,学生始终无法明确观察出钢条的热胀冷缩情况,这不但延误了课堂教学时间,还无法给学生提供正确分析的实验数据。课后,我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呢?于是我动手自制教具,经过多次改进、实验,终于达到预期目的。 首先我选择了以下制作材料:两段20厘米左右的钢条(要求断口平整),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夹,一对电池,几截导线,一个三脚架和一只酒精灯。 然后我采取了以下的制作方法:1、将两段钢条分别固定在三脚架上(让断口处在三脚架的圆圈中心,并在钢条与三脚架接触的地方垫上木片以隔绝电源)。2、用导线将电池夹的正极和灯座的一端进行连接,然后用导线将电池夹的负极与固定在三脚架上的一段钢条连接,用导线将灯座的另一端

与固定在三脚架上的另一段钢条连接。3、在电池夹里装上电池,在灯座上安好小灯泡。4、调整好两段钢条断口处的距离(在断口处夹一张纸,然后将纸抽调)。 以上工作都准备好后,就可以使用了。首先让学生观察,没有对钢条加热时,小灯泡不亮,说明钢条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电路是断开的)。然后,用酒精灯对着钢条的断口处进行加热,几分钟后,小灯泡亮了,说明钢条受热后膨胀,将电路连通;接着将酒精灯移去,小灯泡很快不亮了,说明钢条受冷后收缩,电路断开。 该教具使用小灯泡的亮灭来显示金属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与教材中的实验相比有效地放大了金属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物质变化的规律。该教具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现象明显。 通过自制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这一教具,我深感自己是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和实践过程,这不但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是为学生提供了现象更明显,效果更突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的好教具。

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

小学科学课自制教具 篇一: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的研发 龙源期刊网 .cn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的研发 作者:金亚军 来源:《中国教师》2014年第09期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科学教学坚持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教育宗旨,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发现科学教材中存在实验缺陷和教具短缺的情况,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推进。自制教具是科学教学中值得长期研究的重要教研活动,是教师对探究实验的一种提炼和思考,更是教师对探究实验的一种改进和拓展。自制教具在实施中充满研发多重策略的选择问题。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的研发要坚持从科学教学的高效达成出发,吃透教材的同时进行创意思考、设计生成、制作完善,最后通过实践进行检验。 一、吃透教材——提供自制教具的原理保障 自制教具是实现科学课堂有效探究的必要补充,必须根据教材提供的科学原理进行研发。因此,自制教具的有效实施必须对教材做一个全方位的探究和思考,这是自制教具有效 1 实施的客观前提。吃透教材能为自制教具活动打好有效铺垫,这是一个始终如一的探究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沿袭细吞慢咽的原则对教材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1.初读教材

教师要读懂教材设置的基本实验现象,除了教材的基本布局外,对教材文本和图片,教师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要全面理解教材设置的科学概念,这是探究实验的成果目标,明确基本概念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尤为重要。此外,教师要在现象和概念间建立一种联系性思考,思考实验探究活动中传达的科学信息及其与概念的合理性。 2.细读教材 教材的细化研读有利于理清教材细节。教师要思考实验操作和科学概念的有效衔接,读懂和理清教材中实验器材设置的重难点。 3.反思教材 实验设备的完善是无止境的。教师要带着科学教学的精神,吸取实验成与败的经验,反思实验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学会质疑教材,分析成败原因,找准实验设计的突破点。 4.拓展教材 教师要抓住实验关键,不断思考、勇于推进、积极尝试更为有效的实验探究方式,关注细节、突破难点、有效演示、有效概念等都是进行自制教具的切入点。 2 篇二:浅谈自制教具与小学科学教学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自制教具与小学科学教学 作者:邓立芳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4年第01期 新课标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下面我就介绍一下几个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课中的有效应用。

小学科学教师自制教具

影子”三合一实验装置说明书

2009年张家港市教具创新设计评选活动 教师作品申报表申报人(单位)实验小学

自制教具《滑轮情景教学组合演示操作仪》介绍 咱们自制的是科学学科教具《滑轮情景教学组合演示操作仪》,本自制教具适合用于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教学用途:熟悉滑轮的结构,理解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和实质。主要材料:木质框架、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测力计、细绳、钩码等;咱们做到了原理正确,结构简单牢固、合理、科学;材料廉价,制作简便,操作简单,美观实用性强。 演示实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在猜想、假设的基础上动脑、动手探讨,有利于从直观上发觉事物的性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熟悉试探,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进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此教具做到了这点。这是咱们的一个亮点。此教具最大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在物体重力同样情形下,能够同时显示出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及滑轮组的滑轮个数的多少,哪个更省力及它们各自的作用和实质。教学时利用此教具,安装方便,示范演示功能强,效果明显,操作、讲解、携带方便,直观、有效地演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想象能力和对动态知识理解能力的感性熟悉上升到直观、抽象的理性熟悉。 自制教具《滑轮情景教学组合演示实验仪》与国家科学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相结合,性能和教学应用效果超级好。从课堂教学上来看,通过演示,一目了然地明白滑轮的结构、特点;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够改变更力的方向,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更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路利用能够组成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索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使学生很直观、有效地识别出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及滑轮组,顺利地解释滑轮的实质问题。 自制教具的演示实验,配合讲解讨论,同时和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起来,直观清楚,易懂易理解;自制教具有效地帮忙学生克服了想象能力和对动态知识理解能力有限,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培育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及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明白熟悉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不同性。此教具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进展和自身需要,并使之取得充分的进展和展现。教学重难点得以冲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取得了升华,实现质的飞跃,提高了学生对科学探讨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初中生物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

初中生物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 简介 本文档旨在探讨初中生物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的重要性及实施 方法。通过创新实验内容和设计自制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 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创新实验内容 创新实验内容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科学精神的关键。我们可以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设计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实验项目。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机农业实验,让他们亲自种植蔬菜、水 果或草药,并观察生长过程。此外,也可以进行观察昆虫、鸟类或 小动物的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运作。 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是创新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制教具,学生可 以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 用简单的材料,如塑料瓶、纸板、塑料袋等,制作实验器材。例如,可以用塑料瓶制作简易显微镜,用纸板制作植物标本夹,用塑料袋

制作观察昆虫的小笼子等。这样的教具不仅经济实惠,而且可以激 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实施方法 在实施创新实验和自制教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思路和实验设计,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参观当地的科研机构,帮助学生 了解真实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过程。通过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学生可 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学知识。 结论 初中生物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创造力的 有效方法。通过创新实验内容和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给予适当的指 导和支持,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信通过这样的实践, 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科学。

科学、社会、艺术活动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教案

科学、社会、艺术活动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教案 教案:科学、社会、艺术活动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玩教具对儿童科学、社会和艺术发展的重要性。 2.学习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能够设计和制作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玩教具。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活动场地 -材料:纸板、颜料、刷子、剪刀、胶水等 -示例玩教具 2.学生准备: -手工工具: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材料:纸板、彩纸、颜料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介绍玩教具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展示一些示例玩教具,如科学实验器材模型、社会角色扮演道具、艺术创作工具等。

2.知识讲解(15分钟) -分别介绍科学、社会和艺术活动中常见的玩教具,如物理实验器材、社区医生扮演工具、绘画工具等。 -讲解玩教具的设计原则,如安全性、功能性、可持续使用性等。 3.设计与制作(30分钟) -分小组为学生提供材料和工具,让他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社 会或艺术主题进行玩教具设计。 -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设想、绘制草图等创意过程。 -学生使用材料进行玩教具制作,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必要的修饰。 4.展示与分享(15分钟) -要求学生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设计与制作的玩教具,并简要解释其 作用和设计理念。 -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交流,共同探讨不同设计的优缺点和改进建议。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 -引导学生对整个设计与制作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自己在其中 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结合学生的反馈和讨论,提出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创新玩教具设计与 制作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更具挑战性的玩教具。

幼儿园教具创新设计案例分享

幼儿园教具创新设计案例分享 主题:幼儿园教具创新设计案例分享 幼儿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园教育中教具的创新设计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篇文章将向大家介绍几个幼儿园教具的创新设计案例,以期为幼儿教育的教具创新提供一些启示。 案例一:数字益智拼图 数字益智拼图设计是为了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提高他们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这个创新设计的益智拼图中,涵盖了数字的结构、计算、比较等基础知识,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数字意识和思维能力。 案例二:创意拼图 创意拼图是一个集合了色彩、形状和创造力的创新设计。它可以让儿童通过手工活动,学习颜色、形状与空间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案例三:观察力培养卡片 这个幼儿园教具的创新设计是通过观察力卡片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每一张观察力卡片都展示了一个物品或情景,儿童通过观察猜测物品或情景的名称,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形象识别能力。 案例四:形状教学拼图 形状教学拼图是通过构件和不同的形状来让幼儿认识和学习各种不同的形状。幼儿们通过这个教具可以学习形状名称、形状的特点、颜色等。 案例五:小型平衡车 小型平衡车是一个专为幼儿设计的教具,旨在探索运动的力量和平衡感。它通过平衡车的操控和驾驶,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以上是几个幼儿园教具的创新设计案例,它们都可以让幼儿轻松地学习与认识知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园教育创新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教具,用于教育和培养孩子的各种方面。

希望这些幼儿园教具创新设计案例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在幼儿教育的创新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幼儿园DIY教具分类与创新

幼儿园DIY教具分类与创新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教具在幼儿园教育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适当的DIY教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将对幼儿园DIY教 具进行分类,并提供一些创新和实用的教具设计方案。 二、分类 1. 动手类:这类教具可以通过孩子的实际操作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注 意力。例如,拼图游戏、搭建积木、手工制作等。 a) 拼图游戏:可使用卡片、纸板、磁铁等材质制作各种形状和主题的拼图。孩子可以通过将碎片拼接到一起,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手眼 协调能力。 b) 搭建积木:以木材、塑料或磁铁为材料,制作适合幼儿园的积木。孩子可以通过搭建各种形状的模型,开发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c) 手工制作:引导孩子使用纸板、纸杯、布料等材料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卡片、手镯、布娃娃等。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 象力。 2. 视听类:这类教具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刺激引发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例如,故事绘本、音乐盒、视听动画等。

a) 故事绘本:设计简单有趣的绘本,如动物故事、经典童话、科普知识等。绘本可以通过图文结合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b) 音乐盒:制作小型的音乐盒,让孩子通过旋转曲柄触发音乐。音 乐盒可以播放儿歌、音乐节拍,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c) 视听动画:使用简单生动的动画配以儿童歌曲,制作一些小视频。这可以激发孩子的视觉和听觉感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集中注意 力的能力。 3. 探索类:这类教具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例如,科学 实验盒、探索箱等。 a) 科学实验盒: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如浮力实验、水电解实验、植物生长实验等。孩子可以通过亲自进行实验,培养对科学的 兴趣和探索精神。 b) 探索箱:选择一些富有观察价值的物品或种类丰富的图文卡片, 放入探索箱中。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其中的内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 分类能力。 4. 运动类:这类教具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身体,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和 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室内踏板车、折叠轮椅等。 a) 室内踏板车:制作一些小型的室内踏板车,孩子可以通过踩踏板来滑行。这有利于孩子锻炼平衡能力和肌肉协调性。 b) 折叠轮椅:设计可折叠的轮椅,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合作,将轮椅组装或折叠起来。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的研发与运用

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的研发与运用 作者:李婷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2021年第10期 教具是传播科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完成科学实验不可或缺的器材。随着小学科学新教材的运用和教学目标的改变,现有的教学仪器和教具已经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在这种现实条件下,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的研发和运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的价值 1.自制教具是实验教学仪器的补充 由于2017年教科版新教材的使用,使一些传统的科学教具不再拥有原先的利用价值。然而,新教具的研发工作因为资金短缺和技术难度而无法正常开展,导致科学实验器材陷入与教材不配套的窘境。而自制教具的研发与运用势必可以突破这种困境,实现教具的最大价值。 2.自制教具能节约教育经费支出 自制教具的原料大多来源于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如废旧闲置的瓶瓶罐罐、小电器等,或者是一些工厂的剩余物料,如木材、塑料的边角料等。这些材料在原有的“岗位”上已经失去使用价值,但丢之可惜。师生若能灵活地运用各种制作原理,综合利用这些废旧的材料就能制作出新的教具。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也节约了教具制作的成本。 3.自制教具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具的研发需要经历图纸设计、材料选择、动手制作和反复调试等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手、眼、脑等多种感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工作,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得到了锻炼。同时,一件好的作品更是学生“炫耀”的资本,教师、家长和同伴的咨询和赞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创新思维。 4.自制教具能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具的制作是一项运用物理、数学、科学和艺术的系统工程。它的诞生要在反复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不断调适和改进。通过新教具的创作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库,而且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因此,教具的研发与运用,是促进小学科学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科学自制教具的研发 《课程标准》提倡“用教材”,教师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掘科学教学资源。然而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具研发尚局限于中高年级且以物质科学教育为主,其他方面涉及较少。那么,该如何在小学科学日常教学中做好自制教具的研发工作呢? 1.改进现有的教具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验素材,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虽然学校也购买了很多的教学用具,但随着教材的改版,许多原有教学用具已不能满足实际教学中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改进现有教具。 例如,“摆的研究”实验中存在以下问题:(1)在研究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关系实验中,常忽视摆长的变化。(2)每次实验中摆绳的角度会不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改进了实验装置。针对问题(1)教师在摆绳下部系上一个药用的小瓶子,通过向瓶中加入不同质量的钢珠进行测试,这样绳子的长度不会因为加入不同物质而改变;针对问题(2),教师在铁架台上安装量角器,学生进行实验时按照相同的角度完成就可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创新新教具 当改进后的教具仍然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时,教师就要尝试“从无到有”的改变,根据学生的需要,师生联手共同创新制作教具,在研究、改造、讨论、运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学习。 例如,“怎样获得更多的光和热”实验原型中干扰因素过多,教师就可用白炽灯替代太阳,把实验从室外搬入室内,排除了天气及室外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可用彩沙和试管替代纸袋。彩沙的比热容低传热速度快,密闭试管中可以有效隔绝外界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用数字式温度计替代传统温度计,化繁为简,可缩短教师挑选温度计的时间,同时缩

高中生物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

高中生物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 引言 生物实验在高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为了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创新和自制教具的活动。本文将探讨高中生物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方法和策略。 高中生物实验创新的重要性 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验创新,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实验设计和改进,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科学思维:实验创新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分析结果,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创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实际需求,改进传统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4. 培养实践能力:实验创新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实验装置和教具,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自制教具的意义

1. 提供实验材料: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实验所需的材料,降低实验成本。 2. 拓宽实验范围:自制教具可以使学生进行更多样化的实验, 拓宽实验的范围和内容。 3. 增强动手能力:制作教具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增强他们 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方法和策略 1.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想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提出可以 改进和创新的实验方案。 2.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工具 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实验创新和自制教具的计划。 3. 举办分享和展示活动:组织学生间的实验创新分享和展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借鉴。 4. 培养实验设计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实验的目的、方法和 结果分析,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思维。 5. 考虑安全和可行性:在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创新和自制教具的 过程中,要重视实验安全和可行性,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实验结 果可靠。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 1. 引言 初中物理实验对于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自制教具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将探讨初中物理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的关系和作用。 2. 实验创新的意义 实验创新是指在物理实验过程中,通过创新思维和方法,设计并实施新颖、有趣、有挑战性的实验项目。实验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科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自制教具的作用 自制教具是指学生或教师根据实验需求和条件,利用现有材料和工具自行设计和制作的物理实验器材。自制教具具有低成本、灵活性高、参与度大等特点。通过自制教具,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4. 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的结合 实验创新和自制教具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实验创新 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实验器材的支持,而自制教具正是能够满足这些 需求的手段之一。通过自制教具,学生可以更灵活地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而实验创新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自制教具的兴趣, 促使他们设计更加实用和创新的教具。 5. 实践案例 举个例子,学生想要设计一个用于研究电磁感应的实验。通过 自制教具,他们可以利用磁铁、电线等材料制作感应电磁铁,来进 行实验。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原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 和创造能力。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和创新,提高实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6. 结论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的结合,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 创新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又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自制教具,鼓励学 生进行实验创新,从而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大学物理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

大学物理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简介 本文档旨在探讨大学物理实验创新以及自制教具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创新的实验设计和自制的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及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实验创新 大学物理实验创新是指在传统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使 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以下是一些实验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1. 多样化实验设计: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实验,如定量实验、 迭代实验和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多个方面探索物理原理并培养 实践能力。 2. 利用现代技术:结合现代技术如计算机模拟、虚拟实验和数 据采集分析软件,可以增加实验的可视化和操作性,提高学生对物 理原理的理解。

3. 实验自主选择: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实验课题,使实验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增强学生的研究动力。 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是指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以下是一些制作自制教具的方法和建议: 1. 利用废旧材料:通过回收再利用废旧材料,如纸张、塑料瓶等,可以制作简易的实验装置和模型,提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锻炼机会。 2. 激发学生创意:鼓励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教具,提供一定的自由度和创造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 合作与分享: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教具,促进思想碰撞和合作研究。 总结

大学物理实验创新和自制教具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实验设计和制作自制教具,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并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建议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为大学物理实验的创新与教具的自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自制教具创新实验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自制教具创新实验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展演内容:自制教具学具 案例支撑侯镇二中:自制教具学具创新实验模式 一、取得的成果 实验教学是理化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中的“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环境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具的演示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兴趣,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但是,现有配置的教具往往不尽善尽美,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调用身边易得的材料,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分组和演示实验所需要的教具,这样自制的教育往往具有设计巧妙、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开展学科实验和科技实践活动。因此自制教具创新实验,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是实验教学的关键一环。 寿光市侯镇二中抓住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自制教具大赛和山东省创新实验大赛的契机,在师生中大力开展自制教具和创新实验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果。 1.从教学的需要出发自制了一批教具,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以自制教具为基础,教学改革为主导,实验改进为重点,共完成演示实验教具60件,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实验经费。 在活动中,由师生们自制的演示实验仪器,对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改进和自制的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它使实验的处理方法变得更加简单,实验操作过程更加容易被学生掌握,实验教学的效果得到显著地提高。 学生在参与自制教具的活动中锻炼了意志,培养了研究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实验的制作技术和动手能力,达到了实验的

自制教具的设计方案与制作

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感悟交流 2009-03-08 18:17 阅读223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河北省实验教师自制教具专业技能培训班讲义(2009年3月3日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 各位老师,大家好。能有机会和各位领导和老师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交流自制教具的有关话题,非常高兴。从1995年11月开始,我先后幸运地参加了全国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所参评的教具《新型太阳高度测量仪》、《灯泡系列教具》、《笔杆系列测力计》分获二等奖、三等奖和一等奖。1998年1月,荣获河北省自制教具小学组“十佳”教师称号,2006年9月,又荣获“全国自制教具能手”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分不开,和同行老师的团结协作分不开。今天,我想就这些年来开展自制教具活动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与各位老师交流分享。 自制教具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师生开展自制教具活动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手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运用设计新颖、构思巧妙的教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启发创新思维,迸发出创造的火花。那么,如何根据新课程教学实际需要,设计制作教具呢? 由于自制教具的种类很多,形态各异,使用的材料和工艺方法也各不相同,几乎每件教具都具有自身的特性,但是综合起来,总可以找出共性的东西,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一、自制教具的基本设计制作程序 (一)选题 精心选题是自制教具的关键。 1. 针对新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选题:(看图片) “新型太阳高度测量仪”——教学重点。既可以测太阳高度,又可说明示太阳高度与影长的关系,还可 以演示“圭表”和“日晷”,一具多用。 “磁场演示器”——教学难点。大家都知道,磁铁周围存在磁场,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这种物质确实客观存在。这件教具很直观的展现了磁场的作用,而且磁场还是立体的。 2. 现有教具(或实验)不好使、不好用需要改进: “大气压力演示器”,“内聚力演示器”等。(讲解) 3. 在原有教具的基础上增减功能、方位变化、材料变化、结构变化、程序变化等: “拉压测力计”、“激光笔”做光学实验、“重心与稳定性的关系”(见图片)。

教具制作---创新设计《“触电”实验器》

创新设计1 “触电”实验器 (CDQ -1型)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 沈正中 一.概述: 安全用电是生活中十分小心的一件事,触电是不允发生的,初中物理教科书对“触电演示实验”一直没有简易可行的办法,学生也没有亲身体验过触电的感觉,又不能用220V 的家庭用电来让学生做触电实验,针对“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五章的第四节《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本人设计的《“触电”实验器》CDQ —1可方便、安全地完成“触电”演示实验,且演示效果生动、直观,有惊无险,颇为有趣。 二.用途: 1.模拟家庭用电,使测电笔发光 2.模拟“触电”实验 三.主要技术性能: 1.初级线圈匝数:100匝; 2.次级线圈匝数:10000匝; 3.初级间断直流电压:1.5V ~6V 。 四.原理与结构 原理图如下: 原理:在闭合铁心上绕有两组线圈,当初级线圈中的电流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时,在这个瞬间初级线圈中有变化的电流,使铁心磁化,在铁心中产生了变化的磁通量,这个变化的磁通量,既穿过初级 初级 C D 次级 A B

线圈,也穿过次级线圈,从而使两线圈产生感应电压,根据初级、次级线圈产生的电压比等于初级、次级线圈的匝数比,即U 1∕:U 2 = N 1∕:N 2 ,可知:次级线圈两端产生的电压较高,由于输入的功率很小,因此次级线圈中输出的电流很微弱(瞬间电流仅有几毫安)。 五.制作材料: 带骨架废镇流器铁芯或废小型变压器铁芯,Φ0.38的漆包线约5米,Φ0.13的漆包线50克,透明胶带,导线和电池等。 六.制作方法: (1)用Φ0.38的漆包线在骨架上绕初级线圈100匝,用透明胶带包扎好; (2)再用Φ0.13的漆包线在骨架上绕次级线圈10000匝,用透明胶带包扎好; (3)将废镇流器铁芯或废小型变压器铁芯插入骨架。 如下图: 七.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原理图如下: 实验一:模拟家庭用电,使测电笔发光 ① 将上图中的D 接入大地; ② 一位同学站在大地上用手正确握住测电笔,使笔尖接触C ; ③ 另一位同学用一节或两节干电池串联,使电源一极接A ,电源另一极与B 快速间断接触,便可看到测电笔的氖管发光,说明CD 初级 100匝 次级 10000匝 初级间断直流 电压1.5V ~6V C D 次级高压输出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