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小制作,数学学具

三年级科学小制作,数学学具

1. 眼镜蛇玩具

材料:棕色和绿色的毡布、胶水、一根细棍子、一片白色的纸片、两个塑料眼珠。

制作方法:

1)用棕色毡布剪一个半个手掌大小的长条形,然后用胶水将两头黏在一起。

2)用绿色毡布剪一个蛇头,将嘴巴剪成V形。然后再剪长长的两条舌头。

3)把蛇头用胶水黏到长条形的棕色布上,然后再用胶水将眼珠黏在蛇头上。

4)用白色的纸片剪一个小阴影,黏在眼珠上,使眼睛看起来更逼真。

5)最后将细棍子插到蛇身里,做出弯曲的形状,眼镜蛇玩具就完成了。

2. 苗圃小制作

材料:透明的塑料瓶、种子、土壤、剪刀、温水。

1)先将塑料瓶的上部剪下来,然后用剪刀在塑料瓶侧面切出几个长长的圆孔。

2)将土壤倒入塑料瓶中,然后用温水将土壤湿润。

3)将种子洒在土壤上,用手轻轻地按压。

4)用剩余的土壤将种子完全覆盖,并用温水再次湿润。

5)将上部剪下的塑料瓶套在下部上方,制作成一个小苗圃。

6)每天给幼苗适量的阳光和水,等到它们长大后,就可以移植到花园中了。

二、数学学具

1. 观察器

观察器是一个非常简单但是有用的数学学具,它由半圆的透明盒子和一个亮光发射器组成。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几何图形,尤其是对于三维几何图形的观察。

通过观察器,学生可以轻松地看到几何图形的各个面和角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形状和特点。此外,观察器还可以帮助学生识别几何图形中的对称性和不规则性。

2. 平衡尺

平衡尺是一个用于测量物体重量和质量的数学学具,它包括一个木框架和两个负重托架。如果两个托架分别放置相同质量的物体,则平衡尺将保持平衡状态。

通过平衡尺,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重量和质量,以及如何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质量大小。此外,平衡尺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质量的基本单位。

3. 数学卡片

数学卡片是一个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数学学具。它包括一组数字或符号卡片,学生可以利用它们进行加减乘除和其他数学操作。

通过数学卡片,学生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数学计算,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规律和关系。此外,数学卡片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数学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 几何板

几何板是一个用于练习几何图形的数学学具,它包括几何图形的塑料块,其中包括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等多种形状。

通过几何板,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几何形状,在平面上构建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此外,几何板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感觉,从而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和原理。

小学数学教具制作

小学数学教具制作 数学,这门古老而又永恒的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通过各种公式、概念和理论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可能是一门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学科。因此,制作简单而实用的数学教具,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教具制作的原则 1、简单实用:教具应简单易做,且能够有效地说明数学原理。过于复杂的教具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效果降低。 2、贴近生活:教具应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创新有趣:教具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二、教具制作实例 1、几何形状教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形状,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几何形状模型,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可以用纸板、

木棍或塑料材料制作,涂上不同的颜色,以便于学生辨认和记忆。 2、计数器:用一些小木块或塑料块制作一个简单的计数器。每个数字用一个方块表示,并可以在方块上写上数字。通过移动方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3、钟表模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钟表模型。可以用纸板、彩笔和指针制作,钟表上的数字可以用色彩鲜艳的图形代替,如小兔子、小熊等。通过旋转指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流逝和顺序。 4、分数教具: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可以制作一些分数板。可以用纸板或塑料板制作,上面贴上不同颜色的纸条,代表不同的分数。例如,可以将一条纸条分成五份,其中一份代表1/5。 5、小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重量的概念,可以制作一个小秤。可以用纸板、细绳和砝码制作,砝码可以用小玩具或小物件代替。通过在小秤上放置不同重量的砝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三、使用教具的意义 使用这些自制的数学教具,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三年级科学小制作,数学学具

三年级科学小制作,数学学具 1. 眼镜蛇玩具 材料:棕色和绿色的毡布、胶水、一根细棍子、一片白色的纸片、两个塑料眼珠。 制作方法: 1)用棕色毡布剪一个半个手掌大小的长条形,然后用胶水将两头黏在一起。 2)用绿色毡布剪一个蛇头,将嘴巴剪成V形。然后再剪长长的两条舌头。 3)把蛇头用胶水黏到长条形的棕色布上,然后再用胶水将眼珠黏在蛇头上。 4)用白色的纸片剪一个小阴影,黏在眼珠上,使眼睛看起来更逼真。 5)最后将细棍子插到蛇身里,做出弯曲的形状,眼镜蛇玩具就完成了。 2. 苗圃小制作 材料:透明的塑料瓶、种子、土壤、剪刀、温水。 1)先将塑料瓶的上部剪下来,然后用剪刀在塑料瓶侧面切出几个长长的圆孔。 2)将土壤倒入塑料瓶中,然后用温水将土壤湿润。 3)将种子洒在土壤上,用手轻轻地按压。 4)用剩余的土壤将种子完全覆盖,并用温水再次湿润。 5)将上部剪下的塑料瓶套在下部上方,制作成一个小苗圃。 6)每天给幼苗适量的阳光和水,等到它们长大后,就可以移植到花园中了。 二、数学学具 1. 观察器 观察器是一个非常简单但是有用的数学学具,它由半圆的透明盒子和一个亮光发射器组成。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几何图形,尤其是对于三维几何图形的观察。 通过观察器,学生可以轻松地看到几何图形的各个面和角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形状和特点。此外,观察器还可以帮助学生识别几何图形中的对称性和不规则性。 2. 平衡尺

平衡尺是一个用于测量物体重量和质量的数学学具,它包括一个木框架和两个负重托架。如果两个托架分别放置相同质量的物体,则平衡尺将保持平衡状态。 通过平衡尺,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重量和质量,以及如何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质量大小。此外,平衡尺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质量的基本单位。 3. 数学卡片 数学卡片是一个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数学学具。它包括一组数字或符号卡片,学生可以利用它们进行加减乘除和其他数学操作。 通过数学卡片,学生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数学计算,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规律和关系。此外,数学卡片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数学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 几何板 几何板是一个用于练习几何图形的数学学具,它包括几何图形的塑料块,其中包括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等多种形状。 通过几何板,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几何形状,在平面上构建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此外,几何板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感觉,从而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和原理。

冀教版(三—六年级)科学实验器材

三年级上册(分组实验) 1、实验名称:记下现在的我。 实验材料:大报纸或挂历纸、牛皮纸、彩笔;一米长的直尺或卷尺、绳子、体重计一台、计时工具。 2、实验名称:吹乒乓球。 实验材料:漏斗、乒乓球。 3、实验名称:观察蚯蚓。 实验材料:蚯蚓若干条、直尺、线绳、放大镜、记录纸、笔等。 4、实验名称:观察凤仙花。 实验材料:直尺、米尺、盒尺、放大镜、记录图表。 5、实验名称:研究土壤。 实验材料:每组一份金属制小铲、塑料袋(或塑料小桶)、放大镜、带孔的塑料袋(孔要打在袋子的中下方)、每人一份研究土壤的报告、笔。 6、实验名称:观察水。 实验材料:水、水槽、杯子2---3个(形状、大小可不同)、透明塑料袋2---3个、筷子、牛奶(其他不透明、有颜色的液体也可)、石块。 7、实验名称: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材料:小瓶子、橡皮泥(或牙膏皮等)、小石子、泡沫塑料、胶条、记录纸等。 8、实验名称:小水轮转起来。 实验材料:不怕水的片状材料(塑料盖、牙膏皮)、水轮模型纸、剪

刀、吸管、竹扦、透明胶带。 9、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材料:胶塞、漏斗、空塑料瓶(带盖)、钩码、装水的水槽、烧杯、纸、空瓶。 10、实验名称:做风车模型。 实验材料:白卡纸、圆木棍、纸盒、线绳、电风扇每两组一个。11、实验名称:制作纸风翼。实验材料:剪刀、曲别针、橡皮泥、计时工具。 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 1、实验名称:吹乒乓球。 实验材料:漏斗、乒乓球。 2、实验名称:水土流失。 实验材料:每组一份壤土、2个浅盒子、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草皮、水、喷壶、2块砖、两个大托盘。 3、实验名称:比较空气和水。 实验材料:装水的烧杯、透明度良好的塑料袋。 4、实验名称:降落伞的研究。 实验材料:一块边长40厘米的正方形塑料薄膜、胶带、剪刀、一块重物、四根伞绳等。 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 1、实验名称: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性质。 实验材料:木尺、塑料尺。

三年级数学学具制作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科学,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什么比自己亲手制作数 学学具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适合三年级 学生制作的数学学具。 第一个是数学剧情卡片。数学剧情卡片是一种通过卡片来讲述有关数 学问题的故事的学具。孩子们可以用纸张、卡片和彩笔等材料制作自己的 数学剧情卡片。他们可以选择一个数学问题,然后用卡片来呈现问题的过程。比如,如果是一个加法问题,可以用纸张剪成若干个卡片,然后在每 个卡片上写上加法的算式和答案。最后,将卡片按照故事的顺序排列,用 胶水粘在一起。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通过阅读卡片上的内容来理解数学问 题的解决过程。 第二个是数学拼图。制作数学拼图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孩子们可以用平板纸或者彩纸制作自己的数学拼图。首先,根据题目确定 拼图的形状(可以是地图、几何图形等),然后用铅笔在纸上画出每个拼 图的形状。接下来,孩子们可以用彩笔或者蜡笔给拼图上色,使其更加鲜艳。最后,将纸彼此分开,然后剪下形状并分别编号。这样,孩子们就可 以通过拼图的形式来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形状的特征、角度的概念等。 第三个是数学运算卡片。数学运算卡片是一种通过卡片来让孩子们进 行数学运算练习的学具。孩子们可以用卡片纸、胶水和彩笔等材料制作自 己的数学运算卡片。首先,根据题目确定卡片的形状和颜色。然后,用彩 笔在纸上写下各种数学运算的题目,比如加法、减法、乘法等。接下来, 将卡片分开剪下,并分别编号。最后,将卡片的两面用胶水粘住。这样, 孩子们就可以通过翻动卡片来进行数学运算的练习。

第四个是计算器。计算器是一种简单易制作的数学学具。孩子们可以利用纸张、计算器模板和胶水等材料来制作自己的计算器。首先,将计算器模板打印出来,并剪下每个按键的形状。然后,用胶水将计算器的各个部分粘在一起。最后,用彩笔写上相应的数字和符号。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通过按下计算器的按键来进行数学运算的练习。 通过制作以上的数学学具,孩子们不仅可以增加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动手制作的过程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希望以上的制作方法能够为三年级的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数学乐趣!

三年级科学小制作

三年级科学小制作 科学小制作是三年级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常进行的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本文将通过介绍三个有趣的科学小制作项目,帮助学生们探索科学的奥秘。 项目一:简易风车制作 材料:彩纸、牙签、针、剪刀、胶水 步骤: 1.将纸剪成正方形,边长约10厘米。 2.把正方形纸对角线对折,将两个角折到对角线上,然后用剪刀剪掉多余的部分。 3.展开纸片,可以看到一个菱形。 4.将菱形的四个拐角剪小缺角,然后在每个角上戳一个小孔。 5.将菱形的中心上穿针脚,确保针尖和针尾分别从纸的两侧露出。 6.插上牙签,并在牙签的另一端固定一张带框的小纸片。 7.用胶水固定牙签和纸片,确保结构稳固。 原理: 当风吹过风车的桨叶时,桨叶会旋转。这是因为风的能量转换为了风车的动能。而风车能够转动的原因,是因为遵循了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且反向。

项目二:漂浮的葡萄 材料:透明玻璃杯、水、葡萄、盐 步骤: 1.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加满盐水(一般情况下,每100毫升的水加入大约6克的盐)。 2.将葡萄放入盐水中。 观察: 学生会发现葡萄悬浮在盐水中,不会沉下去,而是在水面上漂浮。 原理: 正常的葡萄会因为密度大于水,所以会下沉。但是,当将葡萄放入盐水中时,葡萄的密度会增加,超过了盐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大于液体的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上。 项目三:水上漂的笔芯 材料:两支不同颜色的笔芯、纸巾、水 步骤: 1.将两支不同颜色的笔芯放在桌面上。 2.在每支笔芯的底部放一点水。 3.用一张纸巾轻轻吸走每支笔芯底部的水滴。

4.将两支笔芯分别放到水的表面,观察现象。 观察: 学生会发现两支笔芯在水中悬浮,不会下沉。 原理: 普通的笔芯在水中是会下沉的,但是当在笔芯底部加水之后,笔芯 底部的水形成了一个密度比水小的“漂浮力”,使得整个笔芯在水面上 悬浮起来。这是因为水的密度变化导致了笔芯在水中的浮力和重力之 间的不平衡。 通过以上三个小制作项目,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中观察和体验科学 现象,并且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 造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对科学世界的认知。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小制作活动,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年级数学学具制作

数学学具的制作是为了帮助三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提高学习效果。以下是我为三年级数学学具制作的一些建议。 一、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学具 1.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卡片:制作一套卡片,上面分别写上0-9,学生 可以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卡片组成一个两位数,或是将一个两位数 拆分为十位数和个位数。 二、整数的学具 1.整数纸条:用纸制作纸条,分别标注正数和负数,长度可以表示数 值的大小,学生可以通过对纸条的比较,理解整数的大小关系。 2.整数计算板:将一个平面纸板分为正负两个数轴,可以用不同颜色 的纸片表示正数和负数,通过在计算板上移动纸片,进行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分数的学具 1.分数圆盘:用纸板或塑料板制作一个圆盘,将圆盘分成几个相等的 扇形区域,每个区域上标注分数,学生可以将圆盘按照题目要求拼凑成一 个完整的圆盘或是分解成几个部分。 2.分数标尺:用直尺或者纸板制作一个标尺,将标尺分成相等的若干段,每段上标注分数,学生可以通过标尺进行分数的比较和测量。 四、几何图形的学具 1.几何图形卡片:用色纸或卡纸制作各种几何图形的卡片,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学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使用卡片拼凑出各种图形,或是通过卡片测量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探究几何图形:制作一些可以拼凑成各种几何图形的模型,例如用木块制作正方体、长方体等,学生可以通过拼凑模型来探索几何图形的特性。 五、数据统计的学具 1.数据图表:制作一些数据图表的模板,例如柱状图、折线图等,学生可以根据给定的数据,在模板上填充相应的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对比。 2.实物表示:用珠子、图钉等实物制作一些统计图形,例如用红珠子表示男生人数,蓝珠子表示女生人数,学生可以通过实物表示来直观地理解数据的统计情况。 六、时间和日历的学具 1.时钟模板:制作一个时钟的模板,上面标有时钟的各个刻度和分钟数,学生可以用指针表示不同的时间,并进行时间的计算和转换。 2.日历卡片:制作一张日历的卡片,学生可以在卡片上标出不同的日期,通过日历卡片来理解时间的间隔和月份的变化。 以上是我为三年级数学学具制作的一些建议,通过这些学具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科学小制作的做法大全5篇

科学小制作的做法大全5篇 第一篇科学小制作的做法大全:科技小制作作文500字制作量雨器 科技小制作作文500字制作量雨器 昨天的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降雨量和关于量雨器的知识,老师让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量雨器。 我准备好一个塑料瓶、胶带、直尺、笔,制作就开始了。我先让外婆帮我把瓶子的对半剪开,接着小心地把瓶子的“衣服”撕掉,瓶子就变得“赤裸裸”的了。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是做刻度表。我先裁好一张小纸条,用直尺轻轻画了一条直线,然后用尺认认真真地量着,仔仔细细地用铅笔标好刻度,坚决不出一点差错。接下来的任务对我来说却是个巨大的挑战,我发现标厘米很简单,可是要标好毫米可难了,因为1毫米就像小蚂蚁一样细小,标起来非常不方便。这项工作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看得眼睛都花了。但是这一步很重要,如果刻度不准确,就会影响日后的测量,所以再累我也不能放弃。 最后,我用双面胶把刻度表贴在瓶身上,一个环保又实用的量雨器就做好了。但是老天却不帮忙,今天天气真好,一滴雨都没下。我只好用喷壶来模拟下雨天的情景。可是刚喷几下,刻度表就湿了,连字迹都变得模糊了。这可怎么办呢?对了!我要把刻度表“塑封”。我连忙拿来胶带纸,在刻度表上贴了好几层。又拿来喷壶对着刻度表喷水,实验成功。刻度表因为有了胶带纸的保护,一点都没淋湿。看来这个点子真不错。 我把量雨器放在阳台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不停地说着:“快点

下雨吧!快点下雨吧!”妈妈在一旁晒着衣服,听到我的愿望,朝我眼睛一瞪:“朱悦扬!不许下雨!”。哈哈…… 第二篇科学小制作的做法大全: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世界上所有的真理,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物质的变化可谓家喻户晓,我就对这家喻户晓的变化做了一项实验。 实验的材料是白砂糖、汤匙和蜡烛。白砂糖和汤匙还好说,可蜡烛……我翻箱倒柜,终于在车库角落里找到了一支。准备就绪,实验开始! 我把蜡烛插在泡沫塑料里,用不锈钢汤匙装了一大勺白砂糖。我有参考了一下教科书,白砂糖太多了!于是,我把多余的糖倒了回去。 “咔哒”我按下了打火机,点燃了蜡烛。火光摇曳,可以清楚地看出外焰与内焰。松开打火机,我根据老师说的一样,捏住了汤匙的尾尖,很难拿,汤匙随火摇晃着。好不容易掌握了平衡,我把汤匙盛着白砂糖的部分小心翼翼的挪到了火的外焰。火舌贪婪地舔着汤匙,似乎渴望要把它焚烧至尽。我保持一只手不动,用另一只空闲的手摸索出了纸和笔,准备记录待会儿发生的事情。 过了两分钟左右吧,白砂糖渐渐的融化了,变成了一汪糖水。与此同时蜡烛的一部分被火焰熔成了蜡油,顺着蜡烛的边缘流了下来,凝固在了半路,有的滴在了泡沫塑料上,也冻结在了那里。蜡烛四周一片红, 又过了一会儿,我的手臂累得发酸,只好换了一只手。黄色的糖水不断的冒气

操作学具制作教案3篇

操作学具制作教案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操作学具制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操作学具制作教案1 一、套盒材料: 废纸盒一只,泡沫纸和橡皮筋若干,彩色纸,安全型大头针,数字卡,记号笔。 制作方法: 1、用彩色纸包装纸盒。 2、用泡沫纸剪成若干个圆形,用记号笔在上面写上数字。 3、用安全型大头针将这些圆形泡沫纸固定在纸盒上。 4、在纸盒的左下角贴上一张数字卡(如图一)。 5、另准备饮料瓶瓶盖,并用记号笔写上数字和算术符号,供幼儿列式用。 玩法: 1、用橡皮筋套住2至3枚大头针,使圆形上的数字相加等于左下角的数字,数字卡可根据需要变换。 2、根据围套住的几个数字、数字卡上的数字列算式。

二、丰收的果树材料: 各色泡沫纸,彩色回形针,数字卡片,房子形状的记录纸。 制作方法: 1、用绿色和棕色泡沫纸制作若干棵小树,再用其他色纸剪出不同的水果,分别贴在小树上。 2、用打孔机在小树两边下方和数字卡片上下打小孔。 玩法: 1、幼儿根据水果树上的水果数量,按照数的组成规律找出相应卡片,用回形针串挂在果树两边,直到所有的分解方法挂完为止(如图2)。 2、将所有分解方法记录在小房子里(如图3)。 三、占棋盘废纸盒一只(如衬衫盒),小瓶子(如口服液空瓶)和彩色纸若干,骰子一个。 制作方法: 1、在纸盒内贴一张卡纸做底板,再将彩色纸剪成的小圆形整齐地贴在底板上做棋盘。 2、将小瓶子装饰成小兵,分红蓝两色。 玩法: 两人一组,各拿一种颜色的"小兵"。游戏开始,两人轮流投骰子,将所得点子相加或相减(投骰子前两人约定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如:3+3=6或

操作学具制作教案3篇

操作学具制作教案3篇 操作学具制作教案3篇 操作学具制作教案1 一、套盒材料: 废纸盒一只,泡沫纸和橡皮筋若干,彩色纸,安全型大头针,数字卡,记号笔。 制作方法: 1、用彩色纸包装纸盒。 2、用泡沫纸剪成若干个圆形,用记号笔在上面写上数字。 3、用安全型大头针将这些圆形泡沫纸固定在纸盒上。 4、在纸盒的左下角贴上一张数字卡(如图一)。 5、另准备饮料瓶瓶盖,并用记号笔写上数字和算术符号,供幼儿列式用。 玩法: 1、用橡皮筋套住2至3枚大头针,使圆形上的数字相加等于左下角的数字,数字卡可根据需要变换。 2、根据围套住的几个数字、数字卡上的数字列算式。 二、丰收的果树材料: 各色泡沫纸,彩色回形针,数字卡片,房子形状的记录纸。 制作方法:

1、用绿色和棕色泡沫纸制作若干棵小树,再用其他色纸剪出不同的水果,分别贴在小树上。 2、用打孔机在小树两边下方和数字卡片上下打小孔。 玩法: 1、幼儿根据水果树上的水果数量,按照数的组成规律找出相应卡片,用回形针串挂在果树两边,直到所有的分解方法挂完为止(如图2)。 2、将所有分解方法记录在小房子里(如图3)。 三、占棋盘废纸盒一只(如衬衫盒),小瓶子(如口服液空瓶)和彩色纸若干,骰子一个。 制作方法: 1、在纸盒内贴一张卡纸做底板,再将彩色纸剪成的小圆形整齐地贴在底板上做棋盘。 2、将小瓶子装饰成小兵,分红蓝两色。 玩法: 两人一组,各拿一种颜色的“小兵"。游戏开始,两人轮流投骰子,将所得点子相加或相减(投骰子前两人约定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如:3+3=6或6―3=3。谁先报出得数即可将一"小兵"放入棋盘中,以小兵占得的空格多为胜(如图4)。 活动目标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

三年级科学小制作大全

【 - 小学作文】 篇一:《小学三年级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方法》 小学三年级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方法 怎样制作指南针 我国古代人民在很久以前就发明了指南针,指南针始终指着南北方向,可以帮助人们弄清方向。指南针并不神秘,孩子可以学做简易的指南针,尝尝科学实验的乐趣。下面我来学习怎样制作指南针: 所需材料:磁铁一块,大缝衣针一根,铜揿钮凸面一片,大头针一根,软木塞(或泡沫塑料)一块,尖嘴钳。 制作方法: 1.先指导孩子把缝衣针在磁铁的一头(一极),朝同一方向连续磨几次。帮助孩子用尖嘴钳把揿钮的凸面压弯,成拱形,使揿钮上的两个小孔基本成一条直线。然后让孩子把在磁铁上磨过的有磁性的针,穿过相对的两个小孔,注意针的两端平衡。 2.再用大头针穿过软木塞的中心,使大头针大头在下,尖头在上,把它作为底座。把上面穿有磁针的揿钮的凸头套盖在大头针的顶端,这时指针转动,然后稳定地指着南北两极,根据太阳和家庭房屋的方向,指导孩子区分南、北方向,这样简易的指南针就制成了。 3.最后让孩子移动指南针的底盘,把它放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方向,引导孩子观察指针的方向,使孩子明白指南针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始终指着南北方向。 简单的自动浇花器 制作原理:利用太阳光照射,由于发热使瓶内压强增大而使水流出。晚上时,由于温度下降,由于温度下降,瓶内强减小而吸收瓶外的空气,保持压强平衡,使得明天太阳一出又可以放水。 材料:导管一根,空心的橡皮条一条(自行车轮胎的充气口那一根橡皮条就是了),铁丝一段,装水的瓶子一个(有盖子的)。 安装:把装水的瓶子固定在阳台上,瓶子底部打个小洞,能插紧橡皮条即可。在橡皮条打一个小洞(洞必须朝天)否则水就这里流出来了)小洞不能离瓶子太远,也不能太近,因为太远了就不利于晚上吸收空气了,太近很利于吸收空气,很容易放水,这由瓶子的高度等决定,橡皮条用铁丝饶住(可控制放水量)橡皮条再接导管进 上一页2下一页您可能还喜欢的文章:小发明小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