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治疗发展

糖尿病足的治疗发展

糖尿病足是中晚期DM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机会要高出15~40倍,在老年人中的危险性更高。在我国糖尿病人群中15%~18%的患者有足部并发症,截肢率高达20%~30%。

1中医对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足从临床表现来看属于祖国医学“烂疔”、“脱囊”、“脱疽”等范畴。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多为阴、阳、气、血亏损;标实可分为寒凝筋脉、湿热内生、瘀血内阻、热毒炽盛等不同的证候。

2西医对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足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主要包括神经病病变,缺血行血管病变,感染和足部生物力学,这些因素是影响和延迟伤口愈合的来源。治疗注重血运重建,神经病变方面和清创治疗等方法。同时,新的治疗方法(如生长因子,生物工程皮肤替代物,细胞外基质蛋白等),正在不断的开发和探索,以改善治疗。

2.1基础治疗

2.1.1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遵循一般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降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并稳定在理想水平,如果伴有感染者,胰岛素的治疗尤为重要.

2.1.2改善血管微循环

对于没有手术指证的患者,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静脉滴注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川芎嗪、肝素、6542,口服潘生丁、阿司匹林等。对23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在抗菌、清创、降血糖等治疗基础上用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及胰岛素外敷治疗溃疡局部,每天一次,总疗程3个月。结果:治愈率66.7%,好转率20.8%,无效率12.5%,总有效率为87.5%。对于血管病变严重的患者,可采用血管重建术,例如血管搭桥术、动脉内膜切除术、带蒂大网膜移植术、经皮血管腔成形术等。

2.1.3改善神经病变

可用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如依帕斯他、甲钴胺,通心络等,等来促进神经细

胞核酸及蛋白合成、促进轴索再生髓鞘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的神经。改善微循环的

药物可以通过增加微循环血管的生长,提高神经血流量和供氧量,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抗氧化剂可以缓解神经病变和减轻神经病变的自然病程均有益处.

2.1.4预防和控制感染

主要是局部创面处理及合理应用抗生素,其原则为:轻度感染可不用,明显感染可

口服,严重感染需静脉滴注和应用广谱抗生素,最好以细菌培养和耐药试验为依据,并根据

组织缺血的程度来加大抗生素的剂量,以保证病灶处血药浓度。

2.2局部治疗

2.2.1清创

患者一般情况好转,炎症控制后,坏疽局部与健康组织界限较清楚,此时可行清创术,清创面积不宜过大,临床多采用蚕食清创法,即分期、分次清除坏死组织。此法不适合

有出血倾向、服用抗凝剂、组织灌注不足、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另外,超声清创术在欧

美地区已经广泛应用到临床,但在国仍内是一种新的清创手段,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研究、确定应用的最佳模式。

2.2.2高压氧治疗

作为杀菌/对厌氧细菌的抑菌剂,通过增加氧自由基的形成,增加缺氧的伤口的组

织含氧量,还原白细胞杀伤细菌的能力,来实现高压氧治疗的作用,高压氧治疗与一些抗生

素具有协同作用。毕氏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均予综合治疗:在糖尿病教育和饮食控制基础上应用胰岛素(诺和灵),将血糖

控制于正常稳定水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1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分别为4、8、8例,总有效率为60.0%。但高压

氧治疗有较多禁忌症,不适用于高血压、心脏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

2.2.3干细胞移植术

原理为植入的干细胞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继而形成新的毛细血管侧支,改善局部

血供。Zhang M和Yu G认为移植糖尿病足不同的干细胞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增加新生血管,

避免截肢提高溃疡愈合,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可能是一个具有潜在性治疗方法。但是远期

是否会有副作用如肿瘤样生长等,还需进一步研究,而且干细胞治疗涉及细胞的培养与自我

分化、筛选具有分泌胰岛素细胞系等工作亦有待研究。

2.2.4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方法分为血管腔内溶栓术和血管腔内成形术两大类,根据不同病变选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主要解决大血管病变所引起的糖尿病坏疽。谢氏将72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两组:一组40例予以介入治疗加对症治疗,另一组32例仅予以对症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踝肱指数、感觉改变、足的分级等。结果:介入治疗组有效率97.15%,对照组7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1年后对照组截肢3例,治疗组无。介入治疗是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仍存在术后再狭窄的问题,而且手术成功率和病变的严重程度跟手术医师的熟练程度有很大关系。

2.2.5紫外线照射治疗

其作用主要是加强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组织再生、抗炎镇痛。李氏等将7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按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局部应用生理盐水、胰岛素、庆大霉素、65422湿敷,定期换药。治疗组加超短波并紫外线局部照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紫外线照射治疗优点在于方便简单,并且经济价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结语

糖尿病足是跨学科的疑难病症,常合并多种并发症,需要多个学科干预治疗,临床上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在不同发展阶段,发挥中医、西医各自优势。中医治疗,从整体调节入手,立足于辨证论治,主张分型、分期施治来改善全身情况,西医治疗,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并控制血糖和感染。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内治外治相兼,整体局部并重,势必能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截肢率。虽然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存在着没有统一的诊断、辨证分型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等缺点,但仍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神经、血管和足部骨骼、软组织损伤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足部疾病。目前,糖尿病足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引起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十分重要。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包括神经和血管损伤、感染和创伤等多个环节,其中血管损伤是糖尿病足重要的病理过程之一。目前,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包括:保持足部清洁、控制血糖、使用糖尿病足特定的鞋垫、镶嵌鞋垫或使用足矫正器、进行手术等。然而,以上治疗方法仍然存在某些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糖尿病足治疗中的药物治疗目前仍处于研究状态,但已有一些鼓舞人心的研究结果。例如,因糖尿病而导致的创伤和感染可以通过局部喷洒硝酸甘油药水来治疗。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将20名患有糖尿病性足溃疡的患者随机分组,其中10名患者接受硝酸甘油药水治疗,另外10名患者接受常规见疗。结果显示,接受硝酸甘油药水治疗的患者溃疡面积显著缩小,愈合时间也更短,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另外,干细胞治疗也是近年来糖尿病足治疗中备受关注的领域。研究表明,干细胞注射可以促进足部组织再生,降低炎性反应和增加新血管的生成。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19例糖尿病足患者接受了干细胞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明显,其中15名患者创面完全愈合,3名患者愈合缓慢,1名患者创面未愈合。 此外,近年来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在糖尿病足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潜力。例如,一种名为七叶皂荚子水提物的中药可以改善糖尿病足合并症的临床症状。在一项对85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试验中,30例患者在接受七叶皂荚子水提物治疗后,足部疼痛和肿胀缓解,足部感觉也得到改善,尤其是对于神经病变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总之,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各种治疗方法的研究也在逐渐拓展。尽管目前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之路依然具有潜力。未来的研究将会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下肢, 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据统计,糖尿病足可以导致患者截肢的比率高达85%,给患者 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由于糖尿病足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起来也颇为 棘手。研究糖尿病足的临床进展,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1. 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和血管病变。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管功能都会受到损害,神经病变会导致患者丧失了 对足部疼痛和压力的感知能力,而血管病变则会导致足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发生溃疡和 感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也会加剧糖尿病足的发展。针对这些病因和发病机 制展开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 2. 临床诊断和评估方法的改进 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对于治疗至关重要。传统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是依靠医生 的经验和患者的症状进行判断,但这种方法往往难以发现疾病的早期病变。近年来,一些 新的诊断技术逐渐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比如足部皮肤温度测量、热成像技术、足部血液流 动速度监测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率和评估准确性。临床上 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更客观地评估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 果。 3. 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疗法等多种手段。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血糖、改善微循环等方式来缓解症状,然而其治疗效果有限,并且 容易出现耐药性等问题。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清创手术、血管重建手术等,这些手术对于一 些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也存在手术风险大、恢复周期长的缺点。物 理疗法主要包括足部保护、足部按摩、理疗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要想彻底治愈糖尿病足,仍需要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的支持。 4. 个性化治疗的研究 由于糖尿病足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个性化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习惯 等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比如个体化的降糖治疗、个体化的康复训练等。这就需 要在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通过共同努力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 方案。

糖尿病足的治疗发展

糖尿病足的治疗发展 糖尿病足是中晚期DM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机会要高出15~40倍,在老年人中的危险性更高。在我国糖尿病人群中15%~18%的患者有足部并发症,截肢率高达20%~30%。 1中医对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足从临床表现来看属于祖国医学“烂疔”、“脱囊”、“脱疽”等范畴。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多为阴、阳、气、血亏损;标实可分为寒凝筋脉、湿热内生、瘀血内阻、热毒炽盛等不同的证候。 2西医对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足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主要包括神经病病变,缺血行血管病变,感染和足部生物力学,这些因素是影响和延迟伤口愈合的来源。治疗注重血运重建,神经病变方面和清创治疗等方法。同时,新的治疗方法(如生长因子,生物工程皮肤替代物,细胞外基质蛋白等),正在不断的开发和探索,以改善治疗。 2.1基础治疗 2.1.1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遵循一般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降糖药物,使血糖控制并稳定在理想水平,如果伴有感染者,胰岛素的治疗尤为重要. 2.1.2改善血管微循环 对于没有手术指证的患者,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静脉滴注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川芎嗪、肝素、6542,口服潘生丁、阿司匹林等。对23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在抗菌、清创、降血糖等治疗基础上用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及胰岛素外敷治疗溃疡局部,每天一次,总疗程3个月。结果:治愈率66.7%,好转率20.8%,无效率12.5%,总有效率为87.5%。对于血管病变严重的患者,可采用血管重建术,例如血管搭桥术、动脉内膜切除术、带蒂大网膜移植术、经皮血管腔成形术等。 2.1.3改善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糖尿病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因其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性质,糖尿病足也渐渐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糖尿病足指的是因为糖尿病导致的足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等因素,引起的足部组织坏死、溃疡、甚至截肢等一系列严重后果。糖尿病足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治疗也成为了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糖尿病足的治疗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常常需要外科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治疗主要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这里我们将着重介绍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足部局部治疗 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局部治疗始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外科治疗中局部治疗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溃疡的清创处理 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溃疡需要进行清创处理,以利于伤口愈合,并预防伤口感染。目前常用的清创方式有以下几种。 a. 机械清创 机械清创主要包括用纱布或者医用海绵等材料清洗伤口,去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清创效果有时欠佳,且不可避免地会刺激伤口,增加疼痛。因此,现在多数情况下不采用单纯的机械清创方式。 b. 胶州疗法 胶州疗法一种采用医用胶水对伤口进行清创的治疗方法。胶州疗法具有清创彻底、快速愈合、疼痛缓解等优点,还能够在伤口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能够减轻伤口对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提高治疗效果。但是由于使用胶水会影响术后伤口处的外观美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 c. 莫兰维兹流动清创系统 莫兰维兹流动清创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伤口清创方法,其主要组成部分为一种特殊的伤口负压敷料和一台搭载动态负压发生器的设备。该系统可动态调整伤口内部的负压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并最大限度地减轻术后疼痛。莫兰维兹流动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治疗中应用较多,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其设备的高昂价格和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2. 修复足底压力分布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是一种由长期患有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和坏疽。由于糖尿病足在患者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影响日益重要。 各国医学界都积极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下将介绍一些研 究者们在糖尿病足临床研究中取得的一些进展。 研究者们重视保护足部的重要性。他们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足部的神经、血管和 皮肤的功能都会受到损害,容易引发足部溃疡和感染。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即积极保护足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一些研究表明,通过良好的足部护理和合理的鞋履 选择,可以显著减少足部溃疡和感染的发生率。科学的足部运动和功能锻炼也能够提高足 部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者们还致力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常用的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主要有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药物、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和改善血 液循环的药物。一些新药物的研究正在进行中,如生长因子、干细胞和基因治疗等,希望 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如溃疡清创术、皮肤替代物移 植和血管重建术等。研究者们通过改进手术技术和材料,不断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一些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糖尿病足预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通过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可以避免患者遭受疼痛、残疾和生命威胁。预防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控制糖尿病,并进 行定期的足部检查。一些研究表明,定期的足部检查可以发现足部的神经和血管病变,及 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者们还在探索一些新的预防策略,如光反 射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希望能够提供更便捷和准确的预防方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正在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保护足部、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和重 视预防,是当前研究者们的主要工作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更好地预防和 治疗糖尿病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糖尿病足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由Oakley于1956年首次提出,1972年catterau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的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糖尿病足属中医“筋疽”、“脱疽”等范畴,是糖尿病日久,五脏气血阴阳俱损,肌肤失养,血脉瘀滞,日久化热,灼伤肌肤和(或)感受外邪致气滞、血瘀、痰阻、热毒积聚,肉腐骨枯所致。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足有较大的优势,笔者整理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就糖尿病足中医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l.内治法 1.1分型论治 医家对糖尿病足的辨证分型治疗方案意见并不统一。沈远东﹡根据糖尿病足病程分期及坏疽类型的不同,将本病分为湿热毒盛、筋腐肉烂证(多见于湿性坏疽),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多见于干性坏疽),以及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多见于后期);刘大芳﹡将本病分为寒凝血瘀、脉络瘀阻及正虚邪恋三个大型,而其中脉络瘀阻型又分为血瘀型、瘀热型、瘀毒型、湿热型及热毒炽盛型,各分型问交叉、重叠成分较多,临床辨识有一定难度;李晓燕﹡根据临床体会,侧重于抓主证,将本病分为寒湿阻滞型、瘀血内停型、湿热炽盛型及气阴两虚型;而2011年的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对糖尿病足的辨证论治则强调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将本病分为湿热毒蕴、筋烂肉腐,热毒伤阴、瘀阻脉络,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肝肾阴虚、瘀阻脉络,以及脾肾阳虚、痰瘀阻络五个证型。各医家对本病的辨证分型虽不尽相同,但对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却有着高度的共识,其中正虚不外乎阴阳气血亏损,邪实不外乎寒、湿、热、毒、瘀、痰。基于这样的认识,可将本病的常见证型归纳如下。

糖尿病足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一)

糖尿病足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一)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血管狭窄闭塞、神经病变和感染是主要的临床表现,本文主要从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糖尿病足的分级及糖尿病足的治疗进展方面进行总结。糖尿病足的诊治是个系统工程,单一的方法难以治愈,并且早发现早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足足溃疡坏疽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单独或共同作用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和(或)足溃疡或坏疽等综合因素所致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DF作为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截肢率高达40%。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极为重要。DF的治疗以预防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1.1早期表现: 1.1.1皮肤表现:皮肤营养不良、干燥、无汗、变脆而无弹性、皮温下降、皮色变暗、毛发脱落、部分病人自发性起水泡、逐渐糜烂、溃破、坏疽。 1.1.2肌肉:萎缩、屈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 1.1.3骨骼:可致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足的畸型。并可引起韧带断裂、多发性骨折,形成夏科氏关节。骨质疏松,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1.1.4神经病变:手足麻木刺痛,烧灼痛或感觉丧失,休息痛、夜间痛。 1.1.5血管、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间歇性跛行等。 1.2糖尿病足坏疽: 1.2.1湿性坏疽:最常见,多发生在肢端动、静脉同时受阻,皮肤肿胀、溃烂、有脓性分泌物、疼痛。 1.2.2干性坏疽:多发生在肢端动脉及小动脉弱样硬化,血管狭窄或动脉血栓形成、皮肤变黑、干枯、疼痛消失。 1.2.3混合性坏疽:同一足的不同部位呈现干性或湿性坏疽,一般病情较重、坏疽面积较大。 1.3糖尿病足病变的分级:DF的经典分级方法为Wagner分级法。1] 共分6个及别:0级有发生足溃疡因素,目前无溃疡 1级表面有溃疡、临床上无感染 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 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 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 5级全足坏疽2糖尿病足(DF)的治疗 2.1内科治疗: 2.1.1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进行合理的足部护理及保健。 2.1.2当FPG>7.0mml/L时应在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用药,当FPG>10.0mml/L时,应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2] 2.1.3改善微循环: 2.1. 3.1山莨菪碱,一般剂量是0.5~1.0mg/Kg.d轻者口服,重者静脉滴注,疗程25天。 2.1. 3.2前列腺素E1(凯时)一般用量100~200ug/日,静脉滴注,疗程15~21天。 2.1. 3.3中药制剂如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红花、灯盏花素等。 2.1.4降低血液凝固性:口服潘生丁,阿斯匹林、华法林、培达等、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静点肝素纳、尿素酶等。 2.1.5高压氧疗法:可促进血循环,改善下肢缺氧,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1.6抗感染治疗:可造用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高血糖造成神经和血管受损,容易导致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糖尿病足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时也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挑战。近年来,临床研究在糖尿病足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讨论。 一、糖尿病足的预防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其中包括控制血糖、保持足部卫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针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临床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血糖控制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7%以下,长期血糖控制的好坏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预后密切相关。 1.2 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足部护理是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手段,通过正确的足部清洁、保持足部皮肤湿润、合理的指甲修剪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1.3 体育锻炼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代谢状况,提高抵抗力,减少患糖尿病足的风险。目前,临床研究也在探讨体育锻炼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作用及具体运动处方的制定。 二、糖尿病足的诊断研究进展 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前提,因此糖尿病足的诊断研究也备受关注。目前,临床研究在糖尿病足的诊断上取得了一些进展: 2.1 足底压力测定技术 足底压力测定技术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进行定量测定,及早发现足部受压情况,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表明,足底压力测定技术能够在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神经病变的生物标志物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的并发症之一。该病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血液循环障碍、感染和坏死等症状。糖尿病足对患者健康和生 命造成威胁,也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年来,针对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足的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糖尿病足的分类 根据病情的不同,糖尿病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神经性糖尿病足 神经性糖尿病足是由于神经病变引起的,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会感觉到麻木、刺痛和疼痛等不适症状,也容易发生足部受伤。 混合性糖尿病足是神经和血管病变同时存在引起的。患者会同时出现神经和血管症状,如刺痛、疼痛、冷感、水肿等。 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可以有效避免后期严重后果的发生。目前,常用的诊 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1.感觉检查 感觉检查是通过叩击、触摸、针刺等方法检查足部的感觉变化。正常情况下,足部会 有明显的感觉反应,而神经性糖尿病足患者则常会有感觉障碍。 2.脉搏检查 脉搏检查是通过检查足部动脉的血流情况判断糖尿病足的血管状况。常采用的检查方 法有细致地触摸足背、足踝、小腿等部位的脉搏,了解其有无异常。 3.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通过记录神经的生理活动反应,来判断神经病变的情况。常用的检 查方法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和肌电图检查等。 糖尿病患者足部有糖尿病足的征象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减少不良后果 的发生。下面是目前常用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法。 1.足部护理

足部用品应该选用质量好的、有透气性的材料,并按时更换。另外,正确的足部保暖、足部清洁、避免受伤等措施也很重要。 2.糖尿病控制 糖尿病控制是降低糖尿病足后果的重要手段。通过适当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 等措施,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神经和血管病变的发生。 3.用药治疗 可使用内服药物、外用药物、硫酸锌凝胶贴敷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足。其中,外用药物 可用于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等。硫酸锌凝胶贴敷可有效清创和促进愈合。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缺血性和混合性糖尿病足,包括血运重建术、切除坏死组织术、植 皮术等。手术治疗是当糖尿病足严重时的有效方式,但需精确掌握手术适应症。 总之,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情、患者的生活习惯、药物代谢等各因素。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和医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截肢率、高病死率的特点。1999年WHO对DF的定义是:DM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临床表现为:肢端疼痛、感染溃疡或坏疽。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1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脱疽的范畴。王璐认为本病的发生多见于消渴日久,耗伤气血,氣阴两虚,肌肤失养,复感六淫之邪、外伤所损,湿侵毒蕴,郁久化热,湿毒下注于足发为本病。王秀芝认为DF多为消渴日久,久病多瘀,…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认为络脉瘀阻、血行不畅为DF病机关键。刘彦认为DF的发病机制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阴、阳虚,标实多为瘀血内阻、寒凝经脉、湿热内生、热毒炽盛。总之,诸多医家多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气血虚损,标实多为瘀血、湿热、痰饮、热毒为患。 2 中医辨证论治 2.1 中医分期论治: 岳新[1]将DF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又分为毒瘀互结、肉腐筋伤型和湿热下注、瘀血阻络型。分别选用四妙勇安汤加减、四妙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缓解期分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气血亏虚、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瘀血阻络型,分别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托里消毒散加减、六味地黄丸加减阳和汤或真武汤加减。岳仁宋等将DF分为三期:早期血痹期,以益气通经,和血通痹为治疗大法,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中期脉痹期,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治疗法则,以四逆汤为基础方;晚期阴疽期,强调阳和通腠、温补气血,以阳和汤作为基础方。方豫东等[2]采用清法治疗本病,将本病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分别选用陈兰花冲剂、除消通脉冲剂,同时配合西医基础治疗和局部清创。结果:治愈121例,总有效率为93%。诸多文献报道多将本病分为两期或者三期,并且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2.2 中医分型论治:武强将DF坏疽辨证分为气阴两虚型、热毒湿盛型,方用顾步汤加减。常规降糖、抗感染。共治愈116例,有效率62.5%。于秀辰将DF分为三型:热毒炽盛型,湿热内蕴成脓型,气血亏虚、寒湿流注型,分别给予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四妙散加减,当归补血汤合阳和汤加减。王殿荣将本病分为热毒炽盛型、气阴两虚型,分别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味、顾步汤。李晓燕将DF分为寒湿阻滞型、湿热炽盛型、气阴两虚型,配合清创及使用贝复济、湿润烧伤膏换药。以上的医家虽分型不一,其证型多侧重于寒、湿、热、瘀、虚,但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不断增加。糖尿病患者通常会 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就是一种常见并且容易引起严重后果的并发症。糖尿病 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原因而引起的足部病变,如果不及 时治疗和管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截肢。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的临床 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希望和选择。本文将就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糖尿病足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通常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和足部畸形等多 种因素。糖尿病足的发展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神经病变,导致患者对足部 的疼痛和压力感觉下降,容易出现创伤,但患者又没有明显的疼痛感知,因此容易忽视伤口;其次是血管病变,血液循环不畅导致伤口难以愈合;最后是感染,伤口容易受到细菌 感染,引发糖尿病足的发病和恶化。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和管理应该综合考虑神经、血管 和感染等多种因素。 二、糖尿病足的诊断和评估 糖尿病足的诊断和评估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准确评估病情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神经病变的评估、血管病变的评估、感染的评估和足部 形态的评估等。神经病变的评估通常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足底压力测定和感觉神经功 能检测等;血管病变的评估通常包括血管内窥镜检查、CT血管造影和MRI血管成像等;感染的评估通常包括细菌培养和病原体检测等;足部形态的评估通常包括X线检查、超声波 检查和磁共振成像等。通过这些评估方法,可以全面了解病情的情况,为治疗和管理提供 依据。 三、糖尿病足的治疗与管理 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血糖、神经保护、血管保护、感染控制和足部保护。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足的首要任务,通过饮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上肢或下肢坏疽以及截肢的 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出现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导致患处疼痛、 感觉减退、皮肤干燥、脱屑、穿刺感染等临床症状。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与预防方法,多 年来已有大量研究进展。 1.预防措施的研究 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足风险较高的患者, 如血糖控制不佳等高危人群,进行足部检查并监测其神经和血管状况是比较有效的预防方法。 同时,一些研究还探究了足部保健的可行性。比如:足部保健包括适宜鞋类、适宜袜子、足部局部温暖、定期足部清洁和修剪足甲等。这些方法可从减轻跖部压力、改善足部 血流、减少皮损感染和磨损等方面起到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 2.神经病变的研究 糖尿病足患者常由于神经病变而出现感觉异常等情况,而且神经受损也增加了足部发 生损伤的风险。因此,对糖尿病足的神经病变发病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神经病变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发生率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随着神经病变 的发展,感觉减退与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将不断加重,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坏疽和截肢。 研究表明,与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高血糖、多种药物、免疫异常、氧化应激、神经微管蛋白等。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与神经病变相比,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腿部疼 痛容易引起患者关注。 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管系统病变主要包括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与血糖控制不好、 高血脂等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有关。同时,血管病变也将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受限,容易进 一步恶化和引起各种并发症。 研究表明,除了糖尿病本身的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足患 者出现血管系统疾病,例如高血压、酸中毒、体位倾斜、年龄、性别等。 总之,糖尿病足的治疗与预防涉及到许多方面,只有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够提高治 疗水平,预防并减少糖尿病足患者的发病率。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其有着很高的致死率与致 残率,病程长,难以治愈。当前临床主要选择内科基础治疗与外治联合作用的方法,特别是中医外治法效果明显。通过查阅资料,对中医药外治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字]糖尿病足;中医外治;治疗 0引言 近几年,糖尿病发概率逐年提高,而糖尿病足作为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概率也 随之升高。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性疾病[1]。中医外治法在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患者截肢率、截趾率,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1中药熏洗法 这一方法治疗糖尿病足的原理是在水的机械与温热作用下促使药液通过粘膜吸收与皮肤渗透到体内,进而达到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这一方法主要应用于新肌难生者、创面腐肉尽、臭秽重而引流通畅者或者是浓水多患者[2]。有学者通过 对比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对照组给与常规疗法,而观察组则进行中药熏洗法,结果 治疗组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还有学者经过临床研究得出,糖尿病足患者 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中药熏洗法,其疗效突出,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3]。有 学者曾选择糖尿病足未溃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法,其结果表明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患者的疼痛麻 木症状以及患者的肤色肤温也有了很好的缓解[4]。还有学者将糖尿病足患者随机 划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中药熏洗法,其结果 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双下肢血液流变学指标、溃疡面积、下肢周围神经传导功能以及空腹血糖等都要比对照组恢复效果好,具有统计学意义[5]。

浅谈糖尿病足部治疗发展

浅谈糖尿病足部治疗发展 [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该病的治疗发展进行论述,有利于充分认识DF的病因、诊治及预防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因神经病变造成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因糖尿病足部病变而截肢的患者是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5~10倍。糖尿病足部病的发生对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均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心理和医疗负担,目前这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的研究统计显示,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曾有糖尿病足病史,而糖尿病患者一生中糖尿病足的累积患病率可高达15%。DM是目前造成下肢截肢的最常见潜在因素,而糖尿病足溃疡是截肢最常见的独立预测因子,已经证实有85%的非创伤性下肢截肢是由DFU所引起。截肢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负担,并增加对侧截肢的危险性,促使其提前走向死亡。同时而且糖尿病足治疗费用昂贵,不仅成为家庭的主要负担,也是全球医疗卫生事业所面临的公共难题。因此,充分认识DF的病因、诊治及预防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临床症状 患者皮肤瘙痒、干而无汗、肢端凉、浮肿或干枯,皮肤颜色暗及色素斑,毳毛脱落。肢端刺疼、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脚踩棉絮感、鸭步行走、间歇性跛行、静息疼、下蹲起立困难、常持杖行走。肢端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张力差,关节韧带易损伤。常见跖骨头下陷、跖趾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夏科氏关节(Charcot),骨质破坏可发生病理性骨折等。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管狭窄处可听到血流杂音,深浅反射迟钝消失。肢端皮肤易干裂或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 同时需注意的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会导致肢体末梢的保护性感觉及防御反应减弱或丧失甚至足部变形而发生生物力学的改变,使机体缺乏对足部的保护措施,从而极易引起物理性的损伤,一旦受损后,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又使其不易修复,感染难以控制,最后易发展成为糖尿病足。 2 一般治疗

糖尿病足病治疗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足病治疗现状及进展 摘要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感染、足部畸形等多方因素影响的结果。随着我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由于缺乏有效的血糖控制,糖尿病足患病率逐年增加。现就糖尿病足病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进展 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 CAO Ling,ZHANG Zhen-wen,ZHU Yan.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1,China 【Abstract】Diabetic foot (DF)is one of the severe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and it is induced by multiple factors,such a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infection,and foot deformity. Morbidity of diabetic foot gradually increased along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effect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China. This paper provided a summary for 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iabetic foot. 【Key words】Diabetic foot;Treatment;Progress DF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种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1]。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约15%的人群会发展成溃疡[2],若不能及时合理治疗会增加截肢风险,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经济负担。本文就糖尿病足的治疗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1 一般治疗 控制饮食,超重者减轻体重,指导患者自我护理,限制足部活动,抬高患肢,避免寒冷、疼痛、紧张等,要求患者戒烟戒酒,因为烟酒会加重组织缺血缺氧,使胶原蛋白合成减少,不利于伤口愈合。 2 全身治疗 2. 1 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其他一切治疗措施的基础,血糖控制良好,有利于控制感染、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因此需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平稳控制血糖水平。 2. 2 抗感染治疗根据入院当天取自病灶创面的分泌物所做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理想的抗生素应具有高度抗病原菌的活性、

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 作者:唐强,唐乾利 来源:《右江医学》2022年第02期 [专家介绍]唐乾利,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西重点学科(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广西肝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医学高层次领军人才(外科学),广西百色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A层次人才。现任广西科协常委,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广西卫生法学会会长、党委书记,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兼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创疡与创面修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及10余家医学杂志副总编、常务编委等学术职务。擅长于普外科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疾病,主要研究方向为胆石症防治、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先后主持1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30项,9项成果鉴定为国内、国际领先水平。获专利授权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21项。主编、参编专著15部,参编全国统编教材、规划教材16部(其中任副主编6部),发表专业论文3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应邀在区内外200多家单位主讲专题讲座250余场次。培养硕士生68名、博士生27名、博士后8名。

【摘要】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的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痛苦,目前,临床虽治疗方法繁多,但未脱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之藩篱。笔者通过综述近年来上述治疗方法之进展,总结现有存在的问题,认为西医治疗应扩大适应证及人群,探索普适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干预措施,而中医药治疗DF历史悠久,制定统一辨证标准和规范,扩大临床研究样本量、延长研究周期,探索其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机制等是现今需要解决的难题。但由于DF机制繁杂,单一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难以取得最佳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以重视多学科协作,多种药物联用,多中心参与的模式见长,可兼容并蓄中医与西医治疗优势与特色,或可成为治疗DF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足;创面诊疗;治疗方法;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獻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2.02.001 Progress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HJ2][HJ] TANG Qianga, TANG Qianlib (a. Department of Burn Plastic and Wound Repair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 Life Science and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533000, Guangxi, China) 【Abstract】 Diabetic foot (DF) 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The disease has high disability rate and brings great pain to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t present, although there are various treatment methods in clinic, it has not been removed from western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y summarizing the progress of the above treatment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we summarize existing problems, and believe that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should expand the indications and populations, and explore the combination of universal and individualized intervention measures. Howev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in the treatment of DF, so formulating unifie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tandards and norms, expanding the sample size of clinical research, prolonging research period, and exploring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active ingredients, and mechanisms are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today. Due to the complex mechanism of DF, it is difficult for a single treatment method and drug to achieve the best effect. The treatment measure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cus on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combined use of multiple drugs, and multi-center participation. They can be compatible with the therapeutic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may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treat DF.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临床路径2023(最全版)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临床路径2023(最全版)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的新定义是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出现与下肢神经病变和(或)外周动脉病变相关的足踝部以远组织感染、溃疡或破坏[1]。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DF和下肢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影响着全球数以亿计糖尿病患者中的4 000万至6 000万人,其中,约15%的糖尿病患者为DF高危人群,5%正在经历着DF的痛苦,而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 DFUS)和截肢更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甚至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中国目前糖尿病人数庞大,DF高危或确诊人数以百万计[3]。为了规范诊治过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陆续制定了相应的DF临床诊治路径[4,5],而早在2013年,中国临床路径[6]就发表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上。历时9年的实践和知识迭代,并顺应中国国家医保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付费改革政策的需求,这份关于中国DF的临床路径将被进行如下更新,并在附录中详细列出了医护人员的主要工作。 研究团队由中国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包括内分泌代谢科、血管外科、烧伤整形科、骨科、足踝外科、中医科和感染管理科等。从2021年9月开始,对2013年发布的《中国糖尿病足病临床路径初探》进行了不断的修订和更新[6]。本次糖尿病足诊治临床路径的修订基于文献分析结果,采用多学科专家讨论咨询联合论证的方法,针对中国目前的糖尿病足诊治现状进行多轮讨论,

以共同制定一套该疾病的临床诊治路径。该文章不是一个系统的评论。所有建议都来自专家并经过专家审查。 一、糖尿病足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DF/DFUS(ICD-10:E11.704/E10.702)。 (二)诊断依据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病预防与治疗指南》(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2019年)[7];《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2019年)[3];《综合医学评估和合并症评估:糖尿病医疗治疗标准-2022》(美国糖尿病学会,2022)[8]。 1.达到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 (1)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具备以下DF/DFUS的特点:①既往已治愈、未治愈或正在治疗的足病史,包括足溃疡、截肢、下肢血管手术等;②下肢远端的周围神经病变;③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④足部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合并或不合并感染。 (3)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溃疡: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远端纤维神经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单神经病变(多发性单神经炎)和自主神经病变,其诊断标准和分型各不同[9]。当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在0.90~1.30、趾肱指数(toe brachial index, TBI)≥0.75和足背动脉三相多普勒波形存在时,基本不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