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9281519.html, 2007年10月1日《云南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10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0-0041-02

糖尿病足(DiabeticsFoot DF)是糖尿病(DiabeticsMeUitus,DM)常见的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全球1.5亿糖尿病患者有15%在其生活的某一个时刻会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足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有50%是糖尿病患者,并且85%以上是因为足部溃疡恶化而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所致,严重威胁着糖尿病人的健康,是DM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现对近年来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临床治疗

1.1 辨证分型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梁少华在积极控制糖尿病,有效地控制感染的基础治疗下,将28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①湿热毒盛型;②气阴两虚型。其中湿热毒盛型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养阴法治疗,药用银花、玄参、当归、赤芍、黄柏、苍术、牛膝、丹参、天花粉、白芷、土茯苓、黄芪、甘草;气阴两虚型采用补气养阴、活血生肌方法治疗,药用党参、黄芪、山药、白术、茯苓、当归、熟地、山萸肉、丹皮、赤芍、甘草,结果治愈18例,好转8例,无效两例,总有效率为9

2.8%。张立芳等对30例早中期糖尿病坏疽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20例对照。对照组先给予一

般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给以低分子肝素钙,弥可保静脉推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为3型加减治疗:①瘀血阻络型给予补阳还五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②阳虚寒盛型给予阳和汤加减;③气血两虚型给予八珍汤加减。以上均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内服。第3煎多加水,煎煮过滤药渣后待水温在38~45℃左右时浸洗双足(有溃破者禁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组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张月珍等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足3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20例作对照,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中医辨证分为4型加减治疗:①瘀血阻络型予补阳还五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②阳虚寒盛型予阳和汤加减;③热毒蕴结型予四妙勇安汤加减;④气血两虚型予八珍汤加减。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总有效率75%。都宾宾等将9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5型辨证加减治疗:①血脉瘀阻型予四妙勇安汤加减;②热毒伤阴型予加味承气汤加减;③湿热壅盛型予四妙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④气血两虚型予四物汤合人生养荣汤加减;⑤寒湿阻络型予阳和汤加减,同时配合西医对症治疗亦取得了较好疗效。

1.2 基本方为主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宋易华等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外用西药庆大霉索纱条或雷佛奴尔纱条湿敷。治疗组用四妙勇安汤加减口服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黎永富等将10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在有效降糖等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糖足方治疗,对照组给予654-2治疗。结果治疗组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截趾(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邓伟明等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局部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服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功效的仙方活命饮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与对照组比较有统

计学意义(P<0.05),可见以仙方活命饮加减对瘀热互结型糖尿病足配合西医对症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基础治疗。杨传经等将6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降糖及对症治疗,配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五子四藤一仙汤。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1.8%,对照组有效率61.3%。张济海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足32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内服自拟活血解毒汤,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齐学林等将糖尿病足患者74例随机分成2组,2组均予基础治疗及外科清创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四妙勇安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患者肉芽出现的时间、溃疡愈合的时间、截肢率、死亡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效果显著(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效果显著。孙帅等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局部采用中药浸泡方,感染较重者予局部清刨,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死骨,结果治愈率71.43%,截肢率4.76%。马平均等以自拟解毒化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足97例,同时口服降糖药物,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智明等在基础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糖尿病药膳治疗。将64例糖尿病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2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丹血蛭甲逍遥汤。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 中药制剂配合西药治疗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随机分为清开灵治疗组和血塞通对照组,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认为清开灵注射液对DF的治疗效应可能与控制炎症反应,遏止组织坏死,解除血管痉挛,组织微循环改善有关。陈文娟等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38例予水蛭粉胶囊联合聚维酮碘软膏治疗,2组总有效率比较显著性差异(P<0.05),半年内2组溃疡复发率比较控制(P<0.01),结论水蛭粉胶囊联合聚维酮碘软膏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可

显著缩短溃疡愈合时间。谢钦达运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药物对3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38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何卫华在常规控制饮食治疗、胰岛素降糖或口服降糖药降糖以及有效抗生素及清创等综合处理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本病获得良好效果。李炳辉等在观察肤疾骨宁片2号及肤疾骨宁膏对糖尿病足难愈创面愈合的疗效时,将49例2型糖尿病足难愈创面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内服肤疾骨宁片2号及外敷肤疾骨宁膏治疗,结果49例中39例治愈,6例好转,4例无效,提示肤疾骨宁片2号及肤疾骨宁膏可促进糖尿病足难愈创面的愈合。

2 展望

综上所述,本病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涉及多种学科的疑难病症。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尤其是中西医治疗相结合,内治外治相结合大大减少了截肢率。但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国内对本病的病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诊断标准不明确,辨证分型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疗效判断标准,不同作者报道的疗效之间缺乏可比性;现代医学对本病病理研究尚不深入;对本病的基础研究尚不完善,妨碍了对本病的进一步了解。

为了与世界接轨,建议将本病称为糖尿病足,但需要加上分类分期辨证;应结合现代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究方法,进行随机、盲法、对照、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辨证分型标准,公认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以便于今后的学术交流;要深入开展基础实验研究,努力创建能被医学界所接受的糖尿病足动物模型,以便在深层次上探讨本病的形态学、生化学等病变机理,为本病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有必要整理古代医籍中有关消渴并发脱疽的描述、治法、

药物,吸取和借鉴古人治疗消渴并发脱疽的经验,系统探讨消渴与脱疽转化的规律;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提高医患对本病的认识,预防本病的发生。(李健唐爱华李一凡)

百拇医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519281519.html,/html/paper/1007-2349/2007/10/37.htm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下肢, 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据统计,糖尿病足可以导致患者截肢的比率高达85%,给患者 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由于糖尿病足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起来也颇为 棘手。研究糖尿病足的临床进展,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1. 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和血管病变。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管功能都会受到损害,神经病变会导致患者丧失了 对足部疼痛和压力的感知能力,而血管病变则会导致足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发生溃疡和 感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也会加剧糖尿病足的发展。针对这些病因和发病机 制展开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 2. 临床诊断和评估方法的改进 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对于治疗至关重要。传统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是依靠医生 的经验和患者的症状进行判断,但这种方法往往难以发现疾病的早期病变。近年来,一些 新的诊断技术逐渐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比如足部皮肤温度测量、热成像技术、足部血液流 动速度监测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率和评估准确性。临床上 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更客观地评估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 果。 3. 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疗法等多种手段。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血糖、改善微循环等方式来缓解症状,然而其治疗效果有限,并且 容易出现耐药性等问题。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清创手术、血管重建手术等,这些手术对于一 些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也存在手术风险大、恢复周期长的缺点。物 理疗法主要包括足部保护、足部按摩、理疗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要想彻底治愈糖尿病足,仍需要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的支持。 4. 个性化治疗的研究 由于糖尿病足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个性化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习惯 等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比如个体化的降糖治疗、个体化的康复训练等。这就需 要在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通过共同努力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 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9281519.html, 2007年10月1日《云南中医药杂志》2007年第10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0-0041-02 糖尿病足(DiabeticsFoot DF)是糖尿病(DiabeticsMeUitus,DM)常见的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全球1.5亿糖尿病患者有15%在其生活的某一个时刻会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足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有50%是糖尿病患者,并且85%以上是因为足部溃疡恶化而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所致,严重威胁着糖尿病人的健康,是DM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现对近年来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临床治疗 1.1 辨证分型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梁少华在积极控制糖尿病,有效地控制感染的基础治疗下,将28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①湿热毒盛型;②气阴两虚型。其中湿热毒盛型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养阴法治疗,药用银花、玄参、当归、赤芍、黄柏、苍术、牛膝、丹参、天花粉、白芷、土茯苓、黄芪、甘草;气阴两虚型采用补气养阴、活血生肌方法治疗,药用党参、黄芪、山药、白术、茯苓、当归、熟地、山萸肉、丹皮、赤芍、甘草,结果治愈18例,好转8例,无效两例,总有效率为9 2.8%。张立芳等对30例早中期糖尿病坏疽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20例对照。对照组先给予一

般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给以低分子肝素钙,弥可保静脉推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为3型加减治疗:①瘀血阻络型给予补阳还五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②阳虚寒盛型给予阳和汤加减;③气血两虚型给予八珍汤加减。以上均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内服。第3煎多加水,煎煮过滤药渣后待水温在38~45℃左右时浸洗双足(有溃破者禁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2组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张月珍等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足3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20例作对照,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中医辨证分为4型加减治疗:①瘀血阻络型予补阳还五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②阳虚寒盛型予阳和汤加减;③热毒蕴结型予四妙勇安汤加减;④气血两虚型予八珍汤加减。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总有效率75%。都宾宾等将9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5型辨证加减治疗:①血脉瘀阻型予四妙勇安汤加减;②热毒伤阴型予加味承气汤加减;③湿热壅盛型予四妙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④气血两虚型予四物汤合人生养荣汤加减;⑤寒湿阻络型予阳和汤加减,同时配合西医对症治疗亦取得了较好疗效。 1.2 基本方为主加减配合西药治疗宋易华等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外用西药庆大霉索纱条或雷佛奴尔纱条湿敷。治疗组用四妙勇安汤加减口服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黎永富等将10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在有效降糖等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糖足方治疗,对照组给予654-2治疗。结果治疗组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截趾(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邓伟明等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局部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服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功效的仙方活命饮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与对照组比较有统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高血糖造成神经和血管受损,容易导致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糖尿病足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时也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挑战。近年来,临床研究在糖尿病足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讨论。 一、糖尿病足的预防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其中包括控制血糖、保持足部卫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针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临床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血糖控制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7%以下,长期血糖控制的好坏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预后密切相关。 1.2 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足部护理是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手段,通过正确的足部清洁、保持足部皮肤湿润、合理的指甲修剪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1.3 体育锻炼对糖尿病足的影响 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代谢状况,提高抵抗力,减少患糖尿病足的风险。目前,临床研究也在探讨体育锻炼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作用及具体运动处方的制定。 二、糖尿病足的诊断研究进展 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前提,因此糖尿病足的诊断研究也备受关注。目前,临床研究在糖尿病足的诊断上取得了一些进展: 2.1 足底压力测定技术 足底压力测定技术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进行定量测定,及早发现足部受压情况,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表明,足底压力测定技术能够在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神经病变的生物标志物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 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损伤。全球约15%糖尿病患者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过足溃疡或 坏疽,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糖尿病足部病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 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现将近 几年糖尿病足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长期坚持合理控制饮食,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2]。教育病人长期坚持主动 配合饮食治疗,适度摄入热量。计算总热量时,以维持或略低于标准体重为原则,肥胖者严 格限制总热量,消瘦者可适度放宽[3]。饮食结构要合理,少食多餐,严格限制单、双糖胆固 醇的摄入。食品品种多样化,多吃绿色、深色蔬菜, 注意粗细搭配,控制食盐摄入量。病人能否进食水果,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进食水果时应在空腹和两餐之间,少量开始,最多不超 过100g,从主食中减去相应的主食量。糖尿病足病人的饮食护理应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渗透到 病人的治疗计划中,合理制定食谱,严格控制饮食,长期控制血糖, 改善微循环,对病人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防治糖尿病足具有重要意义[4]。 运动护理 糖尿病患者为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应该适当进行运动和按摩,改善并提高神经功能。每天睡前或早起时,平卧床上,抬高双腿呈45-60°交替反复做2-3 次,每次10-20 min 为宜, 每天甩腿、座椅运动、提脚跟、提脚尖等,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5]。 3.药物护理 药物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手段,合理应用药物使足部动脉血液供应改善、感染有效控制和血糖达标, 是治疗的关键所在[6]。临床护理工作中,关键要教会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正确 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皮下注射时,根据患者用餐时间个性化选择注射时间,尽早发现低血糖 反应,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时严格消毒,准确抽吸胰岛素,针眼之间距离>1cm[7]。 4.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自身的管理和控制, 基本的糖尿病足知识是糖尿病足患 者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糖尿病足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受重视[8]。健康教育在糖尿病 患者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可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9]。 5.心理指导 糖尿病足治疗周期长,费用大,患者活动受限,自理能力差,患者有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胰岛素分泌,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李彩英等研 究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治疗效果[10]。 6.足部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足部日常护理不当、足部自护知识缺乏导致修剪趾甲不当、 足部意外损伤(如烫伤、鞋内异物等)等[11],这些情况自行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皮肤损伤,因此建立良好的足部自护行为是改善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状况的关键,糖尿病患者足部任何 小的损伤都要重视,及时对症处理。①每晚用20~40℃温水泡脚20~30 min, 洗完后用柔软毛巾擦干,包括足趾缝间皮肤。②糖尿病患者容易皮肤干燥, 可用护肤霜充分按摩,防止皮肤干裂。 ③趾甲修剪不要过短,剪成直线并用锉刀把趾甲磨平。④选择合脚质软的鞋子以及棉毛制品 的袜子,不可穿过紧的鞋子和袜子,每日更换鞋袜。⑤冬季注意足部皮肤保暖,禁止在足部 放置热水袋或热垫[12]。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的并发症之一。该病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血液循环障碍、感染和坏死等症状。糖尿病足对患者健康和生 命造成威胁,也给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年来,针对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足的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糖尿病足的分类 根据病情的不同,糖尿病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神经性糖尿病足 神经性糖尿病足是由于神经病变引起的,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会感觉到麻木、刺痛和疼痛等不适症状,也容易发生足部受伤。 混合性糖尿病足是神经和血管病变同时存在引起的。患者会同时出现神经和血管症状,如刺痛、疼痛、冷感、水肿等。 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可以有效避免后期严重后果的发生。目前,常用的诊 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1.感觉检查 感觉检查是通过叩击、触摸、针刺等方法检查足部的感觉变化。正常情况下,足部会 有明显的感觉反应,而神经性糖尿病足患者则常会有感觉障碍。 2.脉搏检查 脉搏检查是通过检查足部动脉的血流情况判断糖尿病足的血管状况。常采用的检查方 法有细致地触摸足背、足踝、小腿等部位的脉搏,了解其有无异常。 3.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通过记录神经的生理活动反应,来判断神经病变的情况。常用的检 查方法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和肌电图检查等。 糖尿病患者足部有糖尿病足的征象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以减少不良后果 的发生。下面是目前常用的糖尿病足治疗方法。 1.足部护理

足部用品应该选用质量好的、有透气性的材料,并按时更换。另外,正确的足部保暖、足部清洁、避免受伤等措施也很重要。 2.糖尿病控制 糖尿病控制是降低糖尿病足后果的重要手段。通过适当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 等措施,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神经和血管病变的发生。 3.用药治疗 可使用内服药物、外用药物、硫酸锌凝胶贴敷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足。其中,外用药物 可用于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等。硫酸锌凝胶贴敷可有效清创和促进愈合。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缺血性和混合性糖尿病足,包括血运重建术、切除坏死组织术、植 皮术等。手术治疗是当糖尿病足严重时的有效方式,但需精确掌握手术适应症。 总之,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情、患者的生活习惯、药物代谢等各因素。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和医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截肢率、高病死率的特点。1999年WHO对DF的定义是:DM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临床表现为:肢端疼痛、感染溃疡或坏疽。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1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脱疽的范畴。王璐认为本病的发生多见于消渴日久,耗伤气血,氣阴两虚,肌肤失养,复感六淫之邪、外伤所损,湿侵毒蕴,郁久化热,湿毒下注于足发为本病。王秀芝认为DF多为消渴日久,久病多瘀,…血行不畅,肢端失养,加之湿热下注,热毒血瘀,…,而成脉痹、脱疽;认为络脉瘀阻、血行不畅为DF病机关键。刘彦认为DF的发病机制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阴、阳虚,标实多为瘀血内阻、寒凝经脉、湿热内生、热毒炽盛。总之,诸多医家多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气血虚损,标实多为瘀血、湿热、痰饮、热毒为患。 2 中医辨证论治 2.1 中医分期论治: 岳新[1]将DF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又分为毒瘀互结、肉腐筋伤型和湿热下注、瘀血阻络型。分别选用四妙勇安汤加减、四妙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缓解期分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气血亏虚、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瘀血阻络型,分别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托里消毒散加减、六味地黄丸加减阳和汤或真武汤加减。岳仁宋等将DF分为三期:早期血痹期,以益气通经,和血通痹为治疗大法,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中期脉痹期,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治疗法则,以四逆汤为基础方;晚期阴疽期,强调阳和通腠、温补气血,以阳和汤作为基础方。方豫东等[2]采用清法治疗本病,将本病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分别选用陈兰花冲剂、除消通脉冲剂,同时配合西医基础治疗和局部清创。结果:治愈121例,总有效率为93%。诸多文献报道多将本病分为两期或者三期,并且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2.2 中医分型论治:武强将DF坏疽辨证分为气阴两虚型、热毒湿盛型,方用顾步汤加减。常规降糖、抗感染。共治愈116例,有效率62.5%。于秀辰将DF分为三型:热毒炽盛型,湿热内蕴成脓型,气血亏虚、寒湿流注型,分别给予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四妙散加减,当归补血汤合阳和汤加减。王殿荣将本病分为热毒炽盛型、气阴两虚型,分别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味、顾步汤。李晓燕将DF分为寒湿阻滞型、湿热炽盛型、气阴两虚型,配合清创及使用贝复济、湿润烧伤膏换药。以上的医家虽分型不一,其证型多侧重于寒、湿、热、瘀、虚,但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不断增加。糖尿病患者通常会 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就是一种常见并且容易引起严重后果的并发症。糖尿病 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原因而引起的足部病变,如果不及 时治疗和管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截肢。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的临床 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希望和选择。本文将就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糖尿病足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通常包括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和足部畸形等多 种因素。糖尿病足的发展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神经病变,导致患者对足部 的疼痛和压力感觉下降,容易出现创伤,但患者又没有明显的疼痛感知,因此容易忽视伤口;其次是血管病变,血液循环不畅导致伤口难以愈合;最后是感染,伤口容易受到细菌 感染,引发糖尿病足的发病和恶化。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和管理应该综合考虑神经、血管 和感染等多种因素。 二、糖尿病足的诊断和评估 糖尿病足的诊断和评估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准确评估病情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神经病变的评估、血管病变的评估、感染的评估和足部 形态的评估等。神经病变的评估通常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足底压力测定和感觉神经功 能检测等;血管病变的评估通常包括血管内窥镜检查、CT血管造影和MRI血管成像等;感染的评估通常包括细菌培养和病原体检测等;足部形态的评估通常包括X线检查、超声波 检查和磁共振成像等。通过这些评估方法,可以全面了解病情的情况,为治疗和管理提供 依据。 三、糖尿病足的治疗与管理 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血糖、神经保护、血管保护、感染控制和足部保护。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足的首要任务,通过饮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doc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任冬梅 201800 [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足部保护、清创换药、血糖控制、中医药应用,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截肢率,节省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有效的护理是防止发生严重足部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病主要与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细菌感染三大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据统计,有5%-1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溃疡,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1]。在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2]。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带来严重的损害并影响其生活质量,给身心造成极大痛苦。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在糖尿病足的预防、控制继发感染和促进溃疡愈合,护理均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缺少良好护理的糖尿病足不可能取得满意疗效。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到足部保护、清创换药、血糖控制,护理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近中医药在糖尿病足的应用越来越多,也为我们护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课题。 1.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良好的依从性及掌握相关的自我保健知识能够使截肢的发生率减少45%-85%[3]。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治愈糖尿病足的基础,因此,需做好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 1.1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了解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要学会自我管理,不能当作一种负担。 1.2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是如何引起的及其危害程度,发放糖尿病宣传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的自觉性,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增强足部的防护意识。 1.3加强检查,由于足部感觉迟钝或障碍,患者对疼痛、冷热、压迫感等不能清楚感知。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养成每天检查足部的习惯,注意有无水疱和皮肤擦

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 作者:唐强,唐乾利 来源:《右江医学》2022年第02期 [专家介绍]唐乾利,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西重点学科(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广西肝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医学高层次领军人才(外科学),广西百色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A层次人才。现任广西科协常委,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广西卫生法学会会长、党委书记,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兼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西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创疡与创面修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及10余家医学杂志副总编、常务编委等学术职务。擅长于普外科手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疾病,主要研究方向为胆石症防治、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先后主持1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30项,9项成果鉴定为国内、国际领先水平。获专利授权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21项。主编、参编专著15部,参编全国统编教材、规划教材16部(其中任副主编6部),发表专业论文3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应邀在区内外200多家单位主讲专题讲座250余场次。培养硕士生68名、博士生27名、博士后8名。

【摘要】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的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痛苦,目前,临床虽治疗方法繁多,但未脱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之藩篱。笔者通过综述近年来上述治疗方法之进展,总结现有存在的问题,认为西医治疗应扩大适应证及人群,探索普适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干预措施,而中医药治疗DF历史悠久,制定统一辨证标准和规范,扩大临床研究样本量、延长研究周期,探索其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机制等是现今需要解决的难题。但由于DF机制繁杂,单一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难以取得最佳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以重视多学科协作,多种药物联用,多中心参与的模式见长,可兼容并蓄中医与西医治疗优势与特色,或可成为治疗DF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足;创面诊疗;治疗方法;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獻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2.02.001 Progress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HJ2][HJ] TANG Qianga, TANG Qianlib (a. Department of Burn Plastic and Wound Repair Surger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 Life Science and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533000, Guangxi, China) 【Abstract】 Diabetic foot (DF) 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The disease has high disability rate and brings great pain to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t present, although there are various treatment methods in clinic, it has not been removed from western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y summarizing the progress of the above treatment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we summarize existing problems, and believe that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should expand the indications and populations, and explore the combination of universal and individualized intervention measures. Howev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in the treatment of DF, so formulating unifie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tandards and norms, expanding the sample size of clinical research, prolonging research period, and exploring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active ingredients, and mechanisms are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today. Due to the complex mechanism of DF, it is difficult for a single treatment method and drug to achieve the best effect. The treatment measure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cus on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combined use of multiple drugs, and multi-center participation. They can be compatible with the therapeutic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may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treat 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进展与展望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进展与展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会对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死亡,因此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和防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作为一种新型药物治疗方式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而其治疗效果和优势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本篇文章将就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进展和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是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它的治疗目标是全面改善糖尿病患者身体的代谢功能,减少不良影响。具体治疗手段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中药治疗、西药治疗、针灸治疗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核心方法,中药具有温中散寒、祛痰化痰、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等作用,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进行个体化治疗。西药治疗主要采用的是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通

过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或者作用来降低血糖。针灸疗法是中医针灸的独 特方法,它通过针刺经络和穴位来调整人的生理功能,改善代谢异常。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现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医学专家的支持和认可,在多项研究中得到了肯定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在国内, 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 和工作,也给国家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成为了当下医学专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国内多家医学健康机构都在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例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19年推出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基本方案”,国家卫健委则提出“逐步普及中医药等非药物治疗,提高糖尿 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推广,对于糖尿病的防 治和治疗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传 统上,西方医学主要采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而中医则强调调节整体平衡,从根本上 改善患者的体质,进而控制血糖水平。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得到了广泛 关注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消渴病”的范畴,属于“糖穴病”和“虚劳病”。中医在治疗 糖尿病时,注重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运行气血为主要目标,采用药物、针灸、推拿、饮 食疗法等综合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 西医则侧重于通过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目前,西 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降糖药物、胰岛素注射等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在于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念和西医的糖代谢调控理 论相结合。通过中药的调理、饮食疗法的关注及西药的控制,既能改善血糖水平,又能调 整患者的整体状况。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1.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延缓糖尿病的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有苦瓜、五味子、酸枣仁等,这些中药具有降血糖、保护胰岛功能、改善胰 岛素抵抗等作用。 2. 饮食疗法: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控制摄入的糖分和总能量,可以有效控制血糖 水平。限制糖分摄入、控制饭量、低脂饮食等。 3. 运动疗法:适量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代谢,降低血糖水平。 4. 西药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可以选择合适的西药进行治疗,如胰岛素注射、降糖药物等。 5. 胰岛细胞移植:胰岛细胞移植是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将健康的胰岛细胞 移植到患者体内,恢复胰岛素的分泌功能,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研究 一、背景介绍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性健康问题。据 统计,全球有将近4.25亿人患有糖尿病。在中国,糖尿病的患病 率也在快速上升,成为了当下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糖尿病病情 的严重与复杂性让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了一种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治疗方法。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1. 西医治疗糖尿病 西医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的是药物疗法。目前,市场上已经有 很多针对糖尿病的药物,比如降糖药、胰岛素等等。这些药物可 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展,但是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所需的药 物类型和治疗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2. 中医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秉承的是“以人为本”的治疗思想。中医主张个 体化的治疗,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式来促进身体的健康。 中医中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降糖、增加体力、补脾的方式 来控制病情的发展。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在于将传统中西医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治疗体系。通过创新技术和疗法,可以更好 地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和恢复。比如使用中药和针灸等中医疗法,结合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等西医治疗方法。在针对不同的 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化的治疗方面也更加灵活。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点 1. 缩短治疗时间 传统的中医和西医分别有各自的疗效和治疗时限,但是通过中 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实现疗效的互补和协同作用,从而更快实现 病情的缓解和控制。 2. 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全面地促进患者康复。比如通过中医药 和针灸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副作用和药物耐受性问题,同时针 对西医治疗的疾病方面也具有强大的治疗效果。 3.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和提升生活质量。中 医的针灸和推拿以及西医体育锻炼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压力,缓解疼痛并促进身体的康复。 四、研究结果

西医和中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

西医和中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治疗方案也得到了更多关注。传统的西药治疗糖尿病已经 逐渐受到了限制,而中医的中药治疗糖尿病也需要进行更进一步 的探索。因此,结合中西医方式,治疗糖尿病成为了一种新的实 践方法。 一、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劣 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利用的是中药配方疗法,比如,利用大黄、枸杞等药膳的饮食疗法很有效果。此外,针灸、拔罐等手段也可 以缓解症状。但中医方法也存在难以达到治愈效果、疗效缓慢、 不适用于急性胰腺炎等缺陷。 二、西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劣 现代西医学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已经逐渐完善,现有的药物 和胰岛素注射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防止糖尿病并发 症的发生。但现有的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也有比较明显的缺点,比如治愈效果不理想,副作用明显、高昂的治疗成本等。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劣 相比中医和西医分别单独治疗糖尿病的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更具优势。中西医结合可以更好的发挥各自的特点,中药 可以起到治疗糖尿病的根本作用,西药则可以达到控制血糖水平

的目的。此外,结合中西医形成的治疗方案可以更科学地定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和费用。 四、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是趋势 逐渐的,越来越多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案例出现。例如,全国众多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及医院,不仅推出了配方中西医结合的中药治疗方案,还结合针灸、推拿、气功等手段,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受到许多患者的追捧。同时,也有一些结合中西医的临床研究得到了证明,治疗效果有很大改善。 总之,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是一种非常切合实际的方法。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套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患病率不断升高。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 数据,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超过10%。糖尿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健康问题,而且还会显著增加其医疗负担。因此,研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变得非常重要。 传统的糖尿病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西医药物治疗更 加常见,包括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但是也有着很多的副作用,比如说胰岛素会导致低血糖等并发症。因此,对于一些轻度糖尿病患者,中医辅助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中医治疗糖尿病通常采用中草药和针灸等方法。中草药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 组成部分,具有对症治疗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调节体内的气血平衡。一些研究表明,某些中草药具有协助西药降糖作用的效果。例如,茶多酚能够增强降糖药物格列美脲(Glimepiride)的降糖效果。此外,柚皮甙也可以协助降糖药物的作用。中药的 优势在于,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小了患者的风险,不会造成很多副作用。 除了中药,中医针灸疗法也能够调理病人的身体,提高其体质免疫力,达到治 愈糖尿病的效果。针灸作为中医经典疗法已经被证明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各地都推崇中医针灸疗法,并通过不断完善和推广,实现了较为理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其中,针刺足三里是一种经典的针灸方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应用较多。一些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能够协助西药降糖,减少输液使用量,对糖尿病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治疗方法很多,但是常见的药物治疗会存 在一些副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中医辅助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中草药和针灸疗法都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可以帮助病人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模式,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糖尿病患者应该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足治疗的历代文献综述

糖尿病足治疗的历代文献综述 杨洁;崔德芝 【摘要】糖尿病足在古文献中多属于"脱疽"范畴.对于脱疽的治疗,历代文献中方法不尽相同,对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足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年(卷),期】2016(014)002 【总页数】3页(P82-84) 【关键词】糖尿病足;脱疽;古籍 【作者】杨洁;崔德芝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 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与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糖尿病足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并无特效疗法。目前,截肢患者约占糖尿病足患者的26.4%,且病死率高达54% [2],是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并发症,并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残、致死原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导致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糖尿病足在古代文献中属于“脱痈”“脱疽”“坏疽”等范畴,其中关于治疗的论述对现代医学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现将历代文献中关于糖尿病足的治疗综述如下。 关于脱疽的内治疗法,早在华佗《神医秘传》中就载有“内服药用金银花三两,元

参三两,当归二两,甘草一两,水煎服”[3]的论述。 明代外科医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创立了治消渴脱疽的解毒济生汤(川芎、当归、黄柏、知母、天花粉、金银花、麦门冬、远志、柴胡、黄芩、犀角、茯神、甘草、红花)、阴阳二气丹(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黄柏、人中白、玄参、青黛、甘草、枯矾、辰砂、泽泻、冰片)、金液戊土丹(人中黄、乌梅肉、袂神、胡黄连、五味子、石菖蒲、辰砂、雄黄、远志、硝石、牛黄、冰片)。汪机的《外科理例·卷六》中:“一膏粱年逾五十亦患此,色紫黑,脚痛……遂以连翘败毒散(连翘、山栀子、大黄、薄荷叶、黄芩、甘草、朴硝)六剂。更以金银花、栝蒌、甘草节二十余剂。患指溃脱。更以芎、归、连翘、金银花、白芷二十余剂而愈。次年忽发渴。服生津等药愈盛。用八味丸(肾气丸每料加肉桂一两、附子一两)而止” [4],是对典型糖尿病肢 体坏疽的记载。其中对脱疽赤肿者,有“以人参败毒散(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去桔梗,加金银花、白芷、大黄而溃,更 以仙方活命饮(穿山甲、甘草节、防风、没药、赤芍、白芷、归尾、乳香、天花粉、贝母、金银花、陈皮、皂角刺)而痊”[4]的记载。 《续名医类案》中载有“痘浆足,脓俱紫黑,热甚便秘,乃血热毒壅也,以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加翘、蒡愈” [5],是消渴痈疽获救的案例。清代 鲍相墩《验方新编·卷二·手部》篇中记载的四妙勇安汤(元参、金银花、当归、甘草)沿用至今,亦可用于治疗脱疽赤肿。清·陈士铎《辨证录·卷十三》指出“脚疽之生,正气血之亏,不能周到之故。然则,乌可单泄毒以重伤其气血乎。治法必须大补气血而加之泄毒之味,则全胜之道也,方用顾步汤(牛膝、金钗石斛、人参、黄芪、当归、金银花)” [6],此方可用于治疗脱疽之气血大亏,火热之毒下注。 清代王洪绪在《外科症治全生集·卷一》中主张“大人用阳和汤(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幼孩以小金丹(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子、乳香、没药、当归、麝香、墨炭),最狠者以犀黄丸(犀黄、麝香、乳香、没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药物及其他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药物及其他治疗新进展 曹烨民 【摘要】本文叙述了近年来糖尿病足中西医治疗中的用药策略与进展,并提出一些药物治疗之外的其他治疗方法。 【期刊名称】《药品评价》 【年(卷),期】2013(000)017 【总页数】4页(P23-26)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新进展;中西医结合;未溃阶段 【作者】曹烨民 【作者单位】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0)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1]: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一般认为,其病变基础主要是糖尿病患者的两大慢性并发症,即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往往是周围神经病变、缺血、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 糖尿病足主要的严重后果是足溃疡和截肢,以及严重坏疽带来的心、脑、肾等器官衰竭导致的死亡等。西方国家中,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在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

[2],美国每年有6.5%的糖尿病足病患者需要截肢,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0倍以上。在中国糖尿病发病率正呈逐渐增加趋势,约12%~25%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进展 中可并发足部溃疡[3]。目前已经证实,大约85%的糖尿病患者截肢之前都有足溃疡。所有非外伤性下肢低位截肢中,有40%~60%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的。糖 尿病足高发病率与致残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4]。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包括:吸烟、高血脂、高血糖未得到控制,糖尿病合并症,足底压力异常,神经血管病变等。本文就糖尿病足中西医药物治疗进展作如下介绍。 西医治疗糖尿病足的常用药物和方法 西医治疗本病时,需根据病变程度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应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内科治疗主要内容包括:①控制糖尿病,尽可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控制好血压、血脂;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要学习应用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医生要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使之能够处理常见的糖尿病及其有关的问题。②改善微循环及血管再疏通,对血管阻塞不是非常严重或没有手术指征者,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静脉滴注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肝素、654-2注射液等,口服潘生丁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③抗感染,如常 规可使用静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和克林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5]。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重视局部的清创和换药,深部感染应及时局部清创、清除坏死组织、放置引流,局部常规消毒、换药、引流等很重要。④纠正各种相关急慢性并发症和支持疗法。⑤外科治疗,局部处理除清创外,可采用手术和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有血管旁路移植术、动脉内膜剥脱术、大网膜带蒂移植术、动脉腔内激光化斑术或超声消融术、下肢远端静脉动脉化等[6-8];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大、中动脉的病变,一般是球囊扩张及 支架置入术;病情严重时考虑截肢;此外自体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