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方法及规范

消毒灭菌方法及规范

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与操纵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含医院病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诊疗用具、器械、药物的消毒、灭菌,与接触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与终末消毒等措施。

消毒是指杀灭或者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与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

灭菌是指杀灭或者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含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通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用于需进入人体内部,包含进入血液、组织、体腔的医用器材,如手术器械、注射用具、一切置入体腔的引流管等,要求绝对无菌。

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一致的要领.灭菌可包含消毒,而消毒却不能代替灭菌.消毒多用于卫生防疫方面,灭菌则要紧用于医疗护理。

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

(一)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者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者器官内部的器材,或者与破旧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与用品。

比如:手术器械与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与液体、透析器、血液与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与活性组织检查钳等。

(二)中度危险性用品:这类物品仅与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之内。比如:体温表、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喉镜、避孕环、口罩等。

(三)低度危险性用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通常情况下无害,当受到一定量致病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比如:生活卫生用品与病人、医护人员生活与工作环境中的物品,如钟表、痰盂、面盆、地面、桌面、床面、被褥、治疗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等。

医院消毒中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一)凡是高度危险的用品,务必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二)凡是中度危险的物品,通常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水平消毒法与高水平消毒法,(内窥镜、体温表务必达到高水平消毒)

(三)凡是低度危险性用品,通常可用低水平消毒法或者只作通常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做特殊的消毒要求。比如:在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务必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消毒灭菌的种类

(一)自然消毒法:

1.日光曝晒法: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一定的杀菌力,物品在日光中曝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目的,常用于枕头、被褥、毛毯、书籍等的消毒。曝晒时要注意翻动使其各面都能直同意到日光照射。

2.通风:是一种自然消灭微生物的有效方法,病室应定时通风,特别是换药室与治疗室,应通风半小时。

(二)物理灭菌法:

1.原理:是利用高热或者日照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酶失去活性与结构被破坏,最后死亡。

2.种类:

(1)干热灭菌法:

a分类:烧灼、干烤。

b习惯范围: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品的灭菌。用于不耐湿热器械的灭菌,用于蒸汽或者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的灭菌,如玻璃、油脂、粉剂与金属等制品的消毒。c注意事项:待灭菌的物品干热灭菌前,应洗净,防止造成灭菌失败或者污物炭化,玻璃器皿灭菌前应洗净并干燥,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使温度降到40℃下列再开箱,防止炸裂。

(2)湿热灭菌法:

a煮沸灭菌法:凡是不怕潮湿可耐高温的物品,如搪瓷类、金属类、耐热玻璃、橡胶类及耐高温的塑料用品都可用此法消毒。

b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利用饱与蒸汽的湿热在一定的压力下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芽孢与病毒的方法,效果完全可靠,习惯于耐高温、耐高湿医疗器械与物品的灭菌,不能用于油类与粉剂的灭菌。根据排放冷空气方式与程度不一致,分为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二大类。

(3)紫外线消毒法:

a适用范围:紫外线能够杀灭各类微生物,包含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与支原体,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表面、水与空气、均可使

用紫外线消毒。

b使用方法:

①对物体表面的消毒:距离1米,消毒有效区在灯管周围1.5-2米,时间30-60分钟。②对室内空气的消毒:有效距离很多于2米,时间很多于30分钟。

③对水与其它液体的消毒:可使用水内照射与水外照射,使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线灯应装有石英玻璃防护罩,不管使用那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

c注意事项:

①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管的清洁,通常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②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与水雾,温度低于20℃或者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③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④不得使紫外线光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⑤紫外线强度计至少一年标定一次。⑥紫外线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000小时。⑦做好消毒使用登记。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

1.原理:是利用液体或者气体的化学药物渗透细胞内,引起微生物代谢障碍使蛋白质凝固、变性或者沉淀,或者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破裂溶解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2.方法:擦拭法、洗涤法、喷雾法、熏蒸法。

3.使用原则:

⑴根据物品的性能及各类病原微生物,选择适用的化学药品。⑵严格掌握所用化学药品的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⑶被消毒物品务必清洗干净,如物体表面有油污、脓血、水分等都不利于灭菌。⑷挥发性药品要加盖,要定期更换。

⑸浸泡的物品,使用前需用蒸馏水或者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药物刺激人体组织。

六.化学消毒剂的使用规范

(一)戊二醛

1.特点:属于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与细菌芽孢,并能灭活肝炎病毒,其灭菌浓度为2%以上。

2.灭菌: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2%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10小时后,无菌操作取出,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3.消毒: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2%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通常细菌繁殖体消毒浸泡1小时后取出,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4.注意事项: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应注意皮肤粘膜及呼吸道的防护。

医院常用器材消毒灭菌方法

常用消毒灭菌法

消毒灭菌常规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与控制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两大类:即物理消毒灭菌法和化学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物理因素,如热力、辐射、电离辐射、过滤等将微生物消除或杀灭的方法。化学消毒灭菌法是采用各种化学物品来消除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化学制剂称为消毒剂。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一、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消毒灭菌中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常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物品的灭菌,如金属、玻璃、橡胶、搪瓷、敷料等的灭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滑石粉等粉剂的灭菌。我们现阶段主要使用的是手提式压力蒸气灭菌器。 (一)灭菌原理 微生物受到热力作用时,其蛋白质分子运动加速,互相撞击,致连接肽链的键断裂,使其分子由有规律的紧密结构,变为无秩序的散漫结构,大量的疏水基暴露于分子表面,并互相结合成为较大的聚合体而凝固沉淀即通过不可逆地破坏酶和结构蛋白,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二)高压锅的操作(现场操作)

冷空气排除→灭菌→排汽→干燥→温度达到121℃,维持20-3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目的。 (三)注意事项 1、清洗干燥:器械或物品灭菌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擦干或晾干; 2、物品包装合适,装载重量适当; 3、灭菌包放置合理:各包之间留有空隙,布类物品放于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盛装物品的容器如有孔应将容器打开,利于蒸气进入,消毒完毕,关闭容器孔; 4、尽量排除灭菌器内的冷空气; 5、控制加热速度,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 6、灭菌后处理:灭菌物品待干燥后才能取出,分类放置并做醒目标志;检查灭菌包装,若灭菌不彻底或有可疑污染如破损、湿包、有明显水渍等则不能作无菌包使用; 7、注意安全操作:操作人员要经过专门训练,合格后才能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灭菌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二、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可杀灭多种微生物,包括杆菌、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芽胞等。其主要杀菌机制为: 1、作用于微生物的DNA使菌体DNA失去转换能力而死亡。 2、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质光解变性。 3、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

消毒灭菌操作及规范

消毒灭菌操作及规范 摘要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消毒灭菌的操作及规范。消毒灭菌是一项关键的卫生措施,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保护人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在实施消毒灭菌操作时,应遵循准确的步骤和指导,确保消毒灭菌的效果和安全性。 1. 简介 消毒灭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彻底杀灭或清除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过程。它可以应用于医疗机构、食品加工厂、实验室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所和设备。 2. 消毒灭菌操作 以下是消毒灭菌的一般操作步骤: 2.1 清洁

在进行消毒灭菌之前,应先对清洁对象进行彻底清洁。清洁可以去除大部分的细菌和污垢,为后续的消毒灭菌提供更好的效果。 2.2 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设备,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包括: - 物理方法:如高温蒸汽灭菌、紫外线辐射、过滤等。 - 化学方法:如化学消毒剂、酒精等。 2.3 操作流程 根据选择的消毒灭菌方法,遵循操作指南进行消毒。包括正确配制消毒液、正确使用消毒设备、正确操作消毒程序等。 2.4 操作安全

在进行消毒灭菌时,必须遵循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安全。包括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避免化学品误触、注意操作环境通风等。 3. 规范要求 为确保消毒灭菌操作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规范要求: - 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卫生部门发布的消毒灭菌规范。 -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 严格遵循操作指南和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定期培训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记录消毒操作,包括消毒时间、消毒液配制、操作人员等信息,以备审计和追溯。 结论 消毒灭菌操作及规范是保障卫生环境和人们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准确的指导,我们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

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概念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然物过程。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消毒: 是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概念 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支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大多数细菌芽孢。 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支杆菌。 低水平消毒: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支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 概念 物品分类:(斯波尔丁分类法)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手术器械、穿刺针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胃肠镜、气管镜、喉镜麻醉机管道、压舌板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听诊器、血压计、生活用品。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浓度、时间及方法。 3.定期更换。 4.消毒灭菌前的准备。 5.消毒灭菌后的处理。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的分类: 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支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中效消毒剂:可杀灭分支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不能杀灭芽胞。 低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浸泡法(immersion) 擦拭法(rubbing) 喷雾法(nebulization) 熏蒸法(fumigation)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方法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方法技术标准 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方法技术标准 1压力蒸汽灭菌1.1适用范围: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的灭菌。 1.2压力蒸汽灭菌器:根据排放冷空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分为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二大类。 1.3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1〕灭菌原理:利用重力置换原理,使热蒸汽在灭菌器中从上而下,将冷空气由下排气孔排出,排出的冷空气由饱和蒸汽取代,利用蒸汽释放的潜热使物品到达灭菌。 〔2〕灭菌方法:〔略〕 1.4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1〕灭菌原理: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柜室内形成负压,蒸汽得以迅速穿透到物品内部进行灭菌。蒸汽压力达205.8kPa ( 2.1kg/cm2),温度达132°C或以上,开始灭菌,到达灭菌时间后,抽真空使灭菌物品迅速枯燥。根据一次性或屡次抽真空的不同,分为预真空和脉动真空二种,后者因屡次抽真空,空气排除更彻底,效果更可靠。 〔2〕灭菌方法:〔略〕 〔3〕考前须知:〔略〕 1.5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可分为:下排气,预真空和正压排气法三种。其灭菌参数如时间和温度由灭菌器性质、灭菌物品材料性质(带孔和不带孔)、是否裸露而定(见表3-1)。一般灭菌时要求灭菌物品裸露。为了加快灭菌速度,快速灭菌法的灭菌周期一般不包括枯燥阶段,因此灭菌完毕,灭菌物品往往是湿的;为了防止污染,不管是否包裹,取出的物品应尽快使用,不能储存,无有效期。 1.6灭菌前物品的准备(按《消毒供给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标准》WS310.2-2022执行〕 1.7灭菌后处理 (按《消毒供给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标准》WS310.2-2022执行〕 2干热灭菌2.1适用范围: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品的灭菌;

消毒技术规范(护理部)

▲2002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 2003第二版《上海市医院消毒灭菌实用手册》。 ▲ 2022版《上海市护理质控手册》。 ▲ 2022年《压力蒸汽灭菌》。 ▲ 2022年上海市CDC消毒科供稿《上海市医疗机构手足口病消毒隔离要求》(试行) ▲ 2022年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2022版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2022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 2022年国卫办医发《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 所有物品均应随时保持清洁、干燥、完好。★若有污染应即时消毒、灭菌。 ★ 一次性物品按说明使用。 ★本原则适合各部门,请参照执行。 Ⅲ类环境 供应室无菌区、检查包装灭菌区 各类普通病房 细菌总数 ≤4.0cfu/皿 细菌总数 ≤10cfu/cm2 1.紫外线照射 30 分钟,每天 1 次 2.开窗通风 30 分钟,每天 2 次 500mg/L 有效氯 消毒液擦拭 Ⅳ类环境 传染病科门诊 门急诊及其检查室、治疗室 细菌总数 ≤10cfu/cm2 细菌总数 ≤10cfu/cm2 1.紫外线照射 30 分钟,每天 2 次 2.开窗通风 30 分钟,每天 2 次 500mg/L 有效氯 消毒液擦拭 环境类别 范围 空气 物体表面 常规空气 消毒方法 污染物体表面消 毒方法

1、紫外线照射:安装紫外线灯管的数量为≥1.5w / m3 ,距离 1.8 ~2.2m ,时间≥30min。 2、紫外线使用寿命: ( 1 )由新灯管的强度降低到70 μw/ cm2 的时间(功率≥30w),或者降低到原来新灯管强度的 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小时,因此,紫外线灯累计使用超过 1000 小时应及时更换灯管。 ( 2 )每半年检测一次,<70μw/ cm2 应及时更换灯管。 3、注意事项: 1 )应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清洁,紫外线灯管每周一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 专人负责,如发现灯管有灰尘时应及时擦拭。 2 )室内保持清洁干燥,电压为 220v ,环境适宜温度在 20-40℃,相对湿度 为 60%。当温度低于20℃或者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 )紫外线光源不能直接照射到人,不在易燃、易爆的场所所用,照射时关闭门窗,门口悬挂警示牌。 4 )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如遇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应延长照射时间,两面均应照射到。 5 )在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及空气中悬浮粒子多的时候,应加大照射时间。 4 )紫外线消毒、灯管的强度测定、更换、清洁等均应做好记录。

消毒灭菌方法及规范

消毒灭菌方法及规范 自然消毒法是指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物理或化学因素进行消毒,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消毒效果有限,只适用于低度危险性用品的消毒。 二)物理消毒法:物理消毒法是指利用物理因素进行消毒,如高温、高压、辐射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危险性用品的消毒,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三)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是指利用化学物质进行消毒,如氯化物、酒精、过氧化氢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危险性用品的消毒,但需要注意化学物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总之,医院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物品的危险性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确保医疗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日光曝晒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方法。紫外线具有一定的杀菌力,物品在日光中曝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目的。这

种方法常用于枕头、被褥、毛毯、书籍等的消毒。曝晒时要注意翻动使其各面均能直接受到日光照射。 通风是一种自然消灭微生物的有效方法。病室应定时通风,尤其是换药室和治疗室,应通风半小时。 物理灭菌法是利用高热或日照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酶失去活性和结构被破坏,最后死亡的方法。其中干热灭菌法分为烧灼和干烤两种分类。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品的灭菌,以及不耐湿热器械的灭菌,如玻璃、油脂、粉剂和金属等制品的消毒。在灭菌前,待灭菌的物品应洗净,防止造成灭菌失败或污物炭化。玻璃器皿灭菌前应洗净并干燥。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使温度降到40℃ 以下再开箱,防止炸裂。 湿热灭菌法包括煮沸灭菌法和高压蒸汽灭菌法。煮沸灭菌法适用于凡是不怕潮湿可耐高温的物品,如搪瓷类、金属类、耐热玻璃、橡胶类及耐高温的塑料用品的消毒。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利用饱和蒸汽的湿热在一定的压力下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芽孢和病毒的方法,适应于耐高温、耐高湿医疗器械和物品的

灭菌方法及适用范围

灭菌方法及适用范围 一、引言 灭菌是指杀灭或去除所有微生物的过程,是保证医疗器械、药品和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灭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需求来确定,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灭菌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二、热灭菌方法 1. 干热灭菌:利用高温将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破坏,达到灭菌的目的。适用于耐热的器械、玻璃器皿、金属物品等。常见的干热灭菌方法有烘箱法和高温烘烤法。 2. 湿热灭菌:利用高温和高湿度的蒸汽将微生物杀灭。适用于不耐热的器械、塑料制品、纺织品等。常见的湿热灭菌方法有压力蒸汽灭菌器法和热气灭菌法。 三、化学灭菌方法 1. 气体灭菌:利用气体中的化学物质杀灭微生物。适用于灭菌难度较大的器械、注射器、药品等。常见的气体灭菌方法有乙烯氧化法和过氧乙酸法。 2. 液体灭菌:利用化学消毒剂将微生物杀灭。适用于灭菌液、消毒液等。常见的液体灭菌方法有酒精灭菌法和过氧化氢灭菌法。 四、辐射灭菌方法 1. 紫外线灭菌:利用紫外线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繁

殖能力。适用于空气、水、表面的消毒。常见的紫外线灭菌方法有紫外线灯法和紫外线照射法。 2. γ射线灭菌:利用高能γ射线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达到灭菌的效果。适用于医疗器械、药品、食品等。常见的γ射线灭菌方法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钴-60进行辐照。 五、过滤灭菌方法 利用微孔过滤器将微生物滤除,达到灭菌的目的。适用于药品、食品、饮料等。过滤灭菌方法可以分为微孔膜过滤法、深层过滤法和纤维滤材过滤法。 六、适用范围 1. 医疗领域:热灭菌方法适用于耐热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注射器等;化学灭菌方法适用于不耐热的器械,如塑料制品、纺织品等;辐射灭菌方法适用于敏感物品,如药品、医用敷料等;过滤灭菌方法适用于药品制剂、生物制品等。 2. 食品工业:热灭菌方法适用于罐头、瓶装食品等;化学灭菌方法适用于食品表面的消毒;过滤灭菌方法适用于液态食品、饮料等。 3. 实验室:热灭菌方法适用于实验器械、培养基等;化学灭菌方法适用于实验室用具、试剂等;辐射灭菌方法适用于敏感试剂、生物材料等。 七、总结

消毒灭菌方式及规范

消毒灭菌方式及规范 本文档旨在介绍消毒灭菌的各种方式以及相应的规范。消毒灭菌是一种重要的措施,可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从而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 1. 消毒灭菌方式 以下是常见的消毒灭菌方式: a. 物理消毒灭菌 - 高温消毒:使用高温蒸汽、热空气或沸水来消毒物品。确保物品完全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并根据不同物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高温消毒:使用高温蒸汽、热空气或沸水来消毒物品。确保物品完全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并根据不同物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 -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物品表面,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以达到消毒的效果。注意保证紫外线照射的时间和强度适宜。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物品表面,破坏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以达到消毒的效果。注意保证紫外线照射的时间和强度适宜。 b. 化学消毒灭菌 - 酒精消毒:使用酒精溶液擦拭或浸泡物品表面。确保酒精浓度适当且充分接触到物品表面。酒精消毒:使用酒精溶液擦拭或浸泡物品表面。确保酒精浓度适当且充分接触到物品表面。 - 氯化物消毒:使用含氯化物的消毒液或漂白粉溶液对物品进行消毒。按照使用说明配制消毒液或浸泡时间。氯化物消毒:使用含氯化物的消毒液或漂白粉溶液对物品进行消毒。按照使用说明配制消毒液或浸泡时间。 c. 生物消毒灭菌 - 蒸汽灭菌:利用高压蒸汽对物品进行灭菌。确保物品充分暴露在适宜的蒸汽条件下,并根据物品的特性和要求设定合适的时间和温度。蒸汽灭菌:利用高压蒸汽对物品进行灭菌。确保物品充分暴露在适宜的蒸汽条件下,并根据物品的特性和要求设定合适的时间和温度。

2. 消毒灭菌规范 为确保消毒灭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遵守以下规范: - 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式:根据物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 的消毒灭菌方式,确保其能够有效杀灭微生物。选择合适的消毒灭 菌方式:根据物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式,确保其 能够有效杀灭微生物。 - 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根据相应的操作手册或使用说明,正 确操作消毒灭菌设备,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遵循正确的操作 方法:根据相应的操作手册或使用说明,正确操作消毒灭菌设备, 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 确保消毒时间和温度:根据不同的消毒方式,确保物品充分 暴露在适宜的时间和温度下,以获得最佳的消毒效果。确保消毒时 间和温度:根据不同的消毒方式,确保物品充分暴露在适宜的时间 和温度下,以获得最佳的消毒效果。 - 使用合适浓度的消毒剂: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正确配制 合适浓度的消毒液,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性。使用合适浓度的消毒剂:

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一 灭菌管理 1、已灭菌物品从灭菌器中取出,应仔细检点放置,以免再污染; 2、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3、手术包应干燥,否则应列为湿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有明显水渍的包亦不可作为无菌包; 4、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或其中放有化学指示剂的包,在灭菌后或开包使用前应检查是否达到已灭菌的色泽或状态;未达到或有疑点者,不可作为无茵包使用; 5、取出的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或沾有水淹,均应视为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物品使用; 6、已灭菌的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 7、合格的灭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合格标志; 8、灭菌后的物品;应放在无菌区的柜橱内或架子上、推车内;无菌物品储存架、柜,每日用含250-5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擦拭一次; 9、分类放置,顺序发放取用;超过有效期应重新灭菌;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二 紫外线 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2、紫外线灯强度不得低于7ou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 3、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Uw/cm2的时间功率≥30w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4、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每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于燥,减少尘埃和水雾;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三 戊二醛

医院消毒和灭菌常用方法

医院消毒和灭菌常用方法 一、压力蒸汽灭菌 适用范围: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用器械和物品的灭菌。不能用于凡土林等油类和粉剂的灭菌。 二、干热灭菌 适用范围:用于耐高温的诊疗用品如油脂、粉末和金属、玻璃等制品的消毒和灭菌。 灭菌方法1焚烧:适用于对病人尸体、废弃衣物、纸张、医疗垃圾等的处理,可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 2 烧灼:用于耐高温物品和小件金属器件的灭菌。 3 干烤:在特定的于烤箱内进行灭菌。 三、紫外线消毒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四、医用微波灭菌 微波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和细菌芽胞、真菌抱子等。各种物质对微波的吸收不同,消毒效果也不同。一般来说,吸收微波越多的物品,消毒效果越好,例如水、肉类和含水份高的物品,均是强吸收介质。很少吸收微波的物质,称为微波的良介质,例如:玻璃、石英、陶器、凡上林、聚四氟乙烯等塑料制品。而金属制品不吸收微波,不易达到消毒。 五、甲醛气体消毒剂 甲醛是一种灭菌剂,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杀灭作用,包括细茵繁殖体、芽胞。真菌和病毒。甲醛气体灭菌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消毒、灭菌物品无损害。

适用范围:可用于对湿、热敏感、易腐蚀的医疗用品的灭菌。 六、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环氧已烷在低温下为无色液体,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易燃易爆。环氧乙烷气体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属灭菌剂。 适用范围:环氧乙烷不损害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较强,故大多数不宜用一般方法消毒的物品均可用环氧乙烷消毒和灭菌。例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书籍、文件、皮毛、棉、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内窥镜、透析器和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 七、臭氧消毒 臭氧在常温下为爆炸性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臭氧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所以臭氧不能瓶装贮备。只能现场生产,立即使用适用范围: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C 在医院消毒方面,臭氧的用途主要有下列几种。 (1)水的消毒:医院污水和诊疗用水的消毒。 (2)物品表面消毒:饮食用具、理发工具、食品加工用具、衣物等放密闭箱内消毒。 (3)空气消毒:用于无人的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八、液体化学消毒剂使用规范 1 戊二醛: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常用剂型有:2%碱性戊二醛,2%强化酸性戊二醛和2%中性戊二醛。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节选)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节选) C.8.1. 戊二醛 C.8.1.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C.8.1.2 使用方法 C.8.1.2.1 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消毒与灭菌将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2%的碱性 戊二醛溶液中完全浸没,并应去除器械表面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20℃~25℃,消毒作用到产品使用 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10h。无菌方式取出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使用。 其他戊二醛制剂的用法遵循卫生行政部门或国家相关规定进行。 C.8.1.2.2 用于内镜的消毒或灭菌应遵循国家有关要求。 C.8.1.3 注意事项 C.8.1.3.1 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消毒前应彻底清洗、干燥。新启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清洁剂清洗去除油脂,干燥后及时消毒或灭菌。 C.8.1.3.2 戊二醛对人有毒性,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干净,必要时就医。 C.8.1.3.3 戊二醛不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手和皮肤黏膜的消毒。 C.8.1.3.4 强化酸性戊二醛使用前应先加入pH调节剂(碳酸氢钠),再加防锈剂(亚硝酸钠)充分混匀。 C.8.1.3.5 用于浸泡灭菌的容器,应洁净、密闭,使用前应先经灭菌处理。 C.8.1.3.6 在20℃~25℃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连续使用时间应≤14d。 C.8.1.3.7 应确保使用中戊二醛浓度符合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

消毒、灭菌方法归纳

消毒、灭菌方法归纳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辐射、滤过、干燥和低温等 ㈠热力灭菌法: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1、干热灭菌法:一般细菌繁殖体在干燥状态下,80-100℃经1小时可被杀死,芽胞则需要更高温度才能被杀死。 ①焚烧:废弃物 ②灼烧:接种环、试管口(酒精灯火焰) ③干烤:(160~170℃,2h)利用干烤箱灭菌,一般加热至171℃经1h或160℃2h或121℃16h。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害、不蒸发的器皿(如:玻璃器皿)。 ④红外线(0.7~1000um波长的电磁波):医疗器械 2、湿热灭菌法:最常用,在相同温度下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效果更好,因为:ⅰ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变性;ⅱ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ⅲ湿热的蒸汽有潜热效应存在。 ①巴氏消毒法:用较低的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以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61.1-62.8 ℃30min 或71.7℃15-30s,主要用于牛乳消毒和酒类)。 ②煮沸法(100 ℃,5min)食具、注射器等消毒 ③流动蒸汽消毒法(100 ℃15-30min) ④间歇蒸汽灭菌法(100 ℃5-30min,37 ℃24h×3天)

⑤高压蒸汽灭菌法: *压力—103.4KPa(1.05Kg/cm2) *温度—121.3 ℃ *时间—15-20min *效果—杀灭包括芽孢在内所有微生物 *应用—所有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 ㈡辐射杀菌法: ①紫外线:波长265—266nm效果最强。紫外线杀菌机理是干扰细菌DNA合成,导致细菌变异和死亡。手术室空气消毒常采用紫外线消毒 ②电离辐射:高速电子、X射线、γ射线 ③微波:不能穿透金属表面。主要靠热效应发挥作用,必须在有一定含水量条件下才能显示出来。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原理: ⑴破坏菌体蛋白; ⑵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 ⑶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1.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对消毒灭菌的敏感性高低排序大致如下——真菌、细菌繁殖体、有包膜病毒、无包膜病毒、分枝杆菌、细菌芽胞。

医院消毒灭菌工作规范

XXXX医院 消毒灭菌工作规范 一、消毒灭菌方法分类 1.物理消毒灭菌法 2.化学消毒法 二、灭菌消毒方法选择 1.高危物品的灭菌 2.中危物品的消毒 3.低危物品消毒 三、医院消毒效果监测 1.压力蒸气灭菌监测 (1)工艺监测法(程序检测) (2)化学监测法 2.紫外线表面消毒监测 (1)物理学检测法 (2)化学监测法 3.液体消毒剂消毒监测 (1)消毒剂浓度有效成分监测 (2)消毒剂生物学检测: 4.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监测制度 一、消毒灭菌方法分类 1.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干热法、湿热法。 (2)辐射法消毒灭菌:紫外线、钴60。 (3)清洁消毒。 (4)其他消毒法。 2.化学消毒法 使用化学消毒剂杀死和消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为化学消毒法。根

据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分为三类: (1)高效化学消毒剂:能杀死包括细菌芽胞、真菌孢子在内的各种微生物,又称灭菌剂。如甲醛、戊二醛、过氧化氢等。 (2)中效化学消毒剂:能杀死除菌芽细胞以外的各种微生物,如乙醇等。 (3)低效化学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类病毒,有的对真菌有一定效果,如新洁尔灭、来苏尔、石炭酸、洗必泰等。 二、灭菌消毒方法选择 医院内使用的医疗器械及各种用具,按其导致病人院内感染的危险度分为高危、中危、 低危三类,根据医疗器物分类,选择正确、合适的灭菌方法,这是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基本原则。 1.高危物品的灭菌 (1)高危物品的范围 损伤皮肤、粘膜、进入无菌器官或深部组织的医疗器物属高危物品,如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动静脉置管、器官组织移植物、泌尿道插管、注射液体均属这一类。 (2)灭菌措施 高危物品一旦被病原体污染,将会引起严重感染的可能,这一类物品必须采取严格的灭菌,首选压力蒸气灭菌,不能耐受高压的可采用干热灭菌、环氧乙烷气体及高效化学灭菌剂如2%戊二醛、6%过氧

消毒与灭菌的原则和方法

消毒与灭菌的原则和方法 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医院病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诊疗用具、器械、药物的消毒、灭菌,以及接触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和终末消毒等措施. 一、概念 (一)消毒 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二)灭菌 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用于需进入人体内部,包括进入血液、组织、体腔的医用器材,如手术器械、注射用具、一切置入体腔的引流管等,要求绝对无菌. 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要领.灭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却不能代替灭菌.消毒多用于卫生防疫方面,灭菌则主要用于医疗护理. 二、消毒、灭菌的原则 (一)明确消毒的主要对象应具体分析引起感染的途径、

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消毒剂. (二)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根据消毒对象选择简便、有效、不损坏物品、来源丰富、价格适中的消毒方法. 医院诊疗器械按污染后可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在人体接触部位不同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的器材 穿过皮肤、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或与破损的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如手术器械、注射器、心脏起搏器等.必须选用高效消毒法(灭菌). 2、中度危险的器材 仅与皮肤、粘膜密切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如内窥镜、体温计、氧气管、呼吸机及所属器械、麻醉器械等.应选用中效消毒法,杀灭除芽胞以外的各种微生物. 3、低度危险器材和物品 不进入人体组织,不接触粘膜,仅直接或间接地与健康无损的皮肤接触,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一般并无危害,如口罩、衣被、药杯等,应选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卫生处理.只要求去除一般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三)控制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许多因素会影响消毒剂的作用,而且各种消毒剂对这些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1、微生物的种类 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同,因此,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