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一、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1、基本要求

(1)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

果的消毒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

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道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3)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试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4、职业防护

(1)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

(2)在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等过程中应预防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3)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利器伤的发生。

(4)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防护如下:

a、热力消毒、灭菌:操作人员接触高温物品设备时应使用防烫的棉手套、着长袖工装;排除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泄露故障时应进行防护,防止皮肤的灼伤。

b、紫外线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必要时戴防护镜和穿防护服进行保护。

c、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预防有毒有害消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使用环境应通风良好。对环氧乙烷灭菌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环氧乙烷、甲醛气体灭菌和臭氧消毒的工作场所,应定期检测空气中的浓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d、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防止过敏及对皮肤、黏膜的损伤。

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

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一、朊病毒

1、消毒方法

(1)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宜先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

(2)可重复使用的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的高度危险组织(大脑、硬脑膜、垂体、眼、脊髓等组织)污染扣度和高度危险性物品,可选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消毒灭菌,且灭菌的严格程度逐步递增。

a、将使用后的物品污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然后按WS310.2中的方法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压力蒸汽灭菌应采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

b、将使用后的物品采用清洗消毒机(宜选用具有杀朊病毒活性的清洗剂)或其他安全的方法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污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并置于压力蒸汽灭菌121℃,30min;然后清洗,并按照一般程序灭菌;

c、将使用后的物品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去除可见污染物,清水漂洗,置于开口盘内,下排

无菌室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无菌室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无菌室中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无菌室 3、操作规范: 3.1无菌室日常消毒灭菌 无菌室无固定程序,但按一般操作应遵循如下规程: 3.1.1操作间和缓冲室使用打开紫外线灯,照射杀菌。 3.1.2穿上工作服及无菌工作帽、鞋,然后用消毒液洗手。 3.1.3每次无菌操作前,均用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每次实验前应开启净化系统使运转至少Ih以上,开启净化台,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 3.1.4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 3.1.5 1.5每次工作完毕,生物安全柜或超净台内用75%酒精擦拭台面后,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min.对用过的污染物品进行高压灭菌。然后逐一关闭实验室送风和通风设备。 3.2无菌室定期消毒灭菌 1.2.1每两周用经过0.1%新洁尔灭或84消毒液(1:50)浸泡的纱布擦拭工作台、门、窗、桌、椅及地面等,两种消毒剂相互交替使用,然后用5%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最后用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2.2.2如果无菌室长期不用,再使用前需用乳酸熏蒸1〜2小时消毒,最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3.3无菌室的消毒灭菌,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4.3.1用甲醛和高锌酸钾混合熏蒸:一般每平方米需40%甲醛10毫升、高锌酸钾8毫升,进行熏蒸。使用时•,先密闭门窗,量甲醛溶液盛入容器中、然后倒入量好的高锌酸钾,人员随之离开无菌室,关紧房门,熏蒸20—30分钟即可。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一、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1、基本要求 (1)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

果的消毒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道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灭菌的操作规程

灭菌的操作规程 灭菌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杀灭各种病原菌和微生物,确保器械、设备和物品的卫生安全。下面是灭菌操作规程的详细说明,以便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准备工作 1. 检查灭菌设备的工作状态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准备好所需的灭菌剂和包装材料。 3. 检查器械、设备和物品的清洁程度,如有污物或有机物附着,要先清洗干净。 4. 检查器械、设备和物品的包装情况,确保无破损或泄漏。 二、灭菌方法选择 根据灭菌的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干热灭菌和化学灭菌等。 三、包装和标记 1. 将要灭菌的器械、设备和物品按照规定的包装方式进行包装,保证密封性和防水性。 2. 在包装上标明灭菌日期、灭菌方法和灭菌批号等信息。 四、操作过程

1. 将包装好的器械、设备和物品放入灭菌设备中,注意不要过度堆放,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2. 调整灭菌设备的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确保符合要求。 3. 开始灭菌过程,根据设备的要求设定灭菌时间,确保充分杀灭所有病原菌和微生物。 4. 灭菌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5. 灭菌结束后,关闭灭菌设备,等待其冷却到安全温度。 六、验收与释放 1. 对灭菌后的器械、设备和物品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密封性检查和包装完整性检查等。 2. 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对灭菌结果进行评估,确保符合要求。 3. 通过质量评价和标记,将合格的产品进行释放,并记录相关信息。 七、记录和保存 1. 记录灭菌操作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灭菌日期、方法、参数、批号、验收结果等。 2. 将记录保存到指定的档案中,并根据要求进行保存期限的安排。 八、安全注意事项

消毒灭菌操作及规范

消毒灭菌操作及规范 摘要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消毒灭菌的操作及规范。消毒灭菌是一项关键的卫生措施,能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保护人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在实施消毒灭菌操作时,应遵循准确的步骤和指导,确保消毒灭菌的效果和安全性。 1. 简介 消毒灭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彻底杀灭或清除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过程。它可以应用于医疗机构、食品加工厂、实验室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所和设备。 2. 消毒灭菌操作 以下是消毒灭菌的一般操作步骤: 2.1 清洁

在进行消毒灭菌之前,应先对清洁对象进行彻底清洁。清洁可以去除大部分的细菌和污垢,为后续的消毒灭菌提供更好的效果。 2.2 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设备,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包括: - 物理方法:如高温蒸汽灭菌、紫外线辐射、过滤等。 - 化学方法:如化学消毒剂、酒精等。 2.3 操作流程 根据选择的消毒灭菌方法,遵循操作指南进行消毒。包括正确配制消毒液、正确使用消毒设备、正确操作消毒程序等。 2.4 操作安全

在进行消毒灭菌时,必须遵循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安全。包括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避免化学品误触、注意操作环境通风等。 3. 规范要求 为确保消毒灭菌操作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规范要求: - 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卫生部门发布的消毒灭菌规范。 -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 严格遵循操作指南和步骤,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定期培训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记录消毒操作,包括消毒时间、消毒液配制、操作人员等信息,以备审计和追溯。 结论 消毒灭菌操作及规范是保障卫生环境和人们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准确的指导,我们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一、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1、基本要求 (1)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 果的消毒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

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道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3)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试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4、职业防护 (1)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 (2)在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等过程中应预防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3)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利器伤的发生。 (4)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防护如下: a、热力消毒、灭菌:操作人员接触高温物品设备时应使用防烫的棉手套、着长袖工装;排除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泄露故障时应进行防护,防止皮肤的灼伤。 b、紫外线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必要时戴防护镜和穿防护服进行保护。 c、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预防有毒有害消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使用环境应通风良好。对环氧乙烷灭菌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环氧乙烷、甲醛气体灭菌和臭氧消毒的工作场所,应定期检测空气中的浓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d、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防止过敏及对皮肤、黏膜的损伤。

医院消毒管理规范及流程

医院消毒管理规范及流程 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 1.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 1.2 手术器械包的灭菌 1.2.1 压力蒸汽灭菌:手术器械包应首选正力蒸汽灭菌。 1.2.1.1 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1.2.1.1.1 灭菌前的准备 (1)清除污染:感染症病人使用过的手术器械需先用500mg/L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30min,然后进行常规清洗。清洗时,先用洗涤剂溶液浸泡擦洗,去除器械上的血垢等污染,有关节、缝隙、齿槽的器械,应尽量张开或拆卸,进行彻底刷洗,然后用流水冲净,擦于或晾干,并尽快打包,以免再污染。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机械清洗或超声波洗涤。清除污染前后的器械盛器和运送工具,必须严格区分,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混用。盛器和运送工具应每日清洗消毒,意外污染应立即清洗消毒。 (2)包装:包装用双层平纹细布或抗湿皱纸;新棉布应洗涤去浆后方可使用,反复使用的包布应无异味、严密无孔。手术器械包的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手术器械包捆扎不宜过紧,最好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包外必须有明显标记,注明名称,打包人,打包日期,手术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剂,包打好后应立即进行灭菌,因故不能立即处理,存放在洁净,于燥的柜橱中。 (3)装放: (1)尽量将同类物品一批灭菌,并避免将器械包直接接触棉织品包; (2)用于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50cm。 (3)物品包捆扎不宜过紧,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灭菌包每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剂; (4)装填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90%,同时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填量又分别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 灭菌设备的准备 (1)常规检查: (1)检查门框与橡胶垫圈有无损坏,是否平整,门的锁扣是否灵活,有效; (2)检查压力表在蒸汽排尽时是否到达零位; (3)由柜室排气口倒入5*M水,查有无阻塞;

病房消毒流程

病房消毒流程 病房消毒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文将详细介绍病房消毒的标准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消毒方法、消毒频率和消毒记录等。 一、准备工作 1. 确保消毒设备和器械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2.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3. 确保消毒液的充足供应,并检查其有效性和过期情况。 4. 确定消毒区域,并清理该区域的杂物和垃圾。 二、消毒方法 1. 清洁消毒:使用清洁剂和洗涤剂对病房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有机物。 2. 高级消毒: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酒精消毒剂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浓度和使用方法进行消毒。 3. 特殊消毒:对特定区域或设备进行特殊消毒,如使用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使用蒸汽灭菌器对器械进行消毒。 三、消毒频率 1. 入住前消毒:对于新患者入住的病房,应进行全面消毒,确保环境的清洁和 无菌。 2. 日常消毒:每天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床铺、地面、墙壁、家具、门把 手等。

3. 接触消毒:对于有传染病患者的病房,应加强接触消毒,特别是经常接触的 物品和表面。 4. 出院后消毒:患者出院后,对病房进行全面消毒,确保下一位患者的安全。 四、消毒记录 1. 消毒记录表:每次消毒结束后,记录消毒的日期、时间、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消毒区域和消毒人员等信息。 2. 消毒监测: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如使用培养基对空气和表面进行采样,检测细菌和真菌的存在情况。 3. 消毒不合格处理:如果发现消毒不合格的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记录下来。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遵守消毒剂的使用说明,避免混用不同种类的消毒剂。 2. 消毒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消毒剂。 3. 注意通风,确保消毒区域的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4. 定期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其对病房消毒流程的理解和操作技能。 总结: 病房消毒流程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 发生。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和器械的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消毒液的准备和清理消毒区域。消毒方法包括清洁消毒、高级消毒和特殊消毒。消毒频率包括入住前消毒、日常消毒、接触消毒和出院后消毒。消毒记录和监测是确保消毒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进行病房消毒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和通风情况。定期

医院常用物品清洗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医院常用物品清洗消毒SOP 一、手术器械及其相关物品 (一)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手工清洗按照去污六步骤清洗;复杂及管腔器械使用超声清洗机清洗。 (二)灭菌:压力蒸气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或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或采用万金消毒液浸泡灭菌(浸泡器械必须经无菌水冲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二、病区常用物品 (一)病区换药碗、弯盘等:在病区处置间流动水冲洗,去除明显血液等污染物后密闭;由供应室集中清洗后压力蒸汽灭菌。 (二)杯钳罐:用后密闭;由供应室集中清洗后压力蒸汽灭菌;干式保存则每4小时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三)体温表:集中使用的体温表每次使用后需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1.清洗:流动水清洗擦干。 2.消毒:含氯消毒液500mg/L盖盒浸泡30分钟,用水冲净,纱布擦干;备用。消毒液每日更换。 (四)各种盛消毒液的盘、盆等,弃去消毒液,密闭;由供应室集中清洗压力蒸汽灭菌后方可使用。 (五)吸引瓶、引流瓶: 1.清洗:流动水冲洗、干燥(可以自行选用不同方法,减少水分,目的是保证浸泡消毒的消毒液不被稀释,确保消毒效果)。

2.消毒: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六)餐具: 1.清洗:用洗涤剂擦洗,清水冲洗干净。 2.消毒:煮沸10~20分钟。 (七)痰盂、便器: 1.清洗:流动水冲洗、晾干。 2.消毒:含氯消毒液250mg/L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洗。(八)塑料及橡胶类(含超声雾化器、呼吸机管路、湿化瓶): 1.清洗:流动水清洗、干燥。 2.消毒:自动清洗消毒机90℃5分钟或含氯消毒液500mg/L 浸泡30分钟后,流动水冲洗。 (九)气管内套管: 1.清洗:流动水清洗、干燥 2.灭菌:按照消毒液使用说明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浸泡灭菌,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方可使用。 (十)止血带: 1.清洗:流动水清洗、擦干。 2.消毒:含氯消毒液250mg/L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擦干一用一消毒。 (十一)热水袋、冰袋、橡皮气圈及橡皮中单: 1.流动水清洗、晾干。 2.必要时用含氯消毒液250mg/L擦拭。

检验科生物安全手册11-消毒和灭菌处理程序

11.消毒和灭菌处理过程 定义 关于消毒和灭菌有许多不同的术语,下面是生物安全中较常用的: 抗菌剂(antimicrobial)能够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的制剂。 防腐剂(antiseptic)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但不足将其杀灭的物质。防腐剂常应用于体表。 生物杀灭剂(biocide)所有能够杀死生物体的制剂的统称。 化学杀菌剂(chemical germcide)用于杀死微生物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清除污染去除和/或杀死微生物的任何过程。该词也用于去除或中和有(decontamination)危害的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 消毒剂(disinfectant)用于杀死微生物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但不一定杀死其孢子。消毒剂常用于非生命物体或其表面。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微生物的物理或化学手段,但不一定杀死其孢子。 灭菌剂(microbicide)能够杀死微生物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该词常常可以代替“生物杀灭剂”、“化学杀菌剂”或“抗菌剂”。 杀孢子剂(sporocide)用于杀死微生物和孢子的化学品或化学混合物。 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和/或去除所有微生物及其孢子的过程。 11.1 实验室材料的清洁 清洁是指去除污垢、有机物和污渍。清洁方法包括刷、吸、干擦、洗涤或用浸泡肥皂水或清洁剂的湿布拖擦。尘土、污物以及有机物是微生物的栖身之所,并可能影响除污染剂(抗菌剂、化学杀菌剂以及消毒剂)的作用。 必须通过预清洁才能实现洗涤和灭菌的目的。许多杀菌剂只对经过预清洁的物品才具有杀菌活性。预清洁时必须小心,以避免暴露于感染性物质中。 预清洁时必须使用与以后使用的杀菌剂化学性质上相容的物质。普遍采用的是相同的化学杀菌剂进行预清洁和消毒。 11.2 消除局部环境的污染

医院消毒供应室操作流程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工作流程 一、第一种工作流程:污染器械回收 (一)器械使用科室污染器械回收环节 重要使用旳医疗器械应由消毒灭菌部门进行集中旳回收解决,涉及门诊、病区或手术室等临床科室室使用旳污染器械。 (二)对回收旳污染器械进行清点核查并确认登记 1. 污染回收时,污染器械应放在有盖旳容器中或使用封闭专用车,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进行解决。运送车为封闭式。 2. 沾染较多血液和污物旳器械应在使用部门进行初步解决,或者采用保温和封闭旳措施,送到消毒供应中心解决。某些物品必须由使用科室在使用后就地进行预解决,例如阴道窥器、直肠窥镜等器械。 3. 精密器械应单独放置在容器中运送,避免损坏。例如内镜、电钻、动力电源线、剪刀。 4. 使用后旳医疗废弃物品和材料,不能不能进入供应中心解决转运。

二、第二个工作流程:污染物品接受分类 消毒部门将收回后旳污染器械进行清点接受和分类等操作环节 1. 根据器械部门旳材质分为金属、橡胶、玻璃、塑胶等,根据形状为锋利器械、单管腔类器械、套管强类器械、轴节器械、卡锁器械、盆、盘、瓶等。多种分类旳物品应放置在不同旳容器中或清洗装置上,注明标记避免混乱。 2. 标明“特殊感染“旳器械,需要根据清洗消毒条件,选择解决措施。 3. 某些专科机械可根据使用科室不同,进行分别解决。 三.第三个工作流程:清洗、消毒 (一)对分类后旳器械进行预清洗环节 根据卫生部WS 310.2-旳规定,现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操作程序涉及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4个环节: 1、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除去污染物。

(1)操作人员必须穿着有防水功能旳隔离服装、戴口罩、眼罩或面罩,戴手套、工作帽、穿工作鞋。 (2)现进行机械清洗,然后进行器械消毒。穿刺针器械先进化学消毒,后进行清洗。特殊感染病人使用旳机械应选择特殊污染器械清洗消毒方式。 (3)轴节器械、卡锁器械、有明显干固污染必须通过手工预解决。使用机械清洗措施时,应设预冲洗过程。 2、洗涤:也叫主洗。冲洗后,应用酶清洁剂浸泡后刷洗、擦洗。 (1)冲洗后旳器械进行洗涤环节,指使用医用旳“清洗剂“进行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以清除污染物。即采用含”酶“清洗剂。 (2)手术器械和多种钳、镊、剪。吸管腔等以及穿刺针锐利器械必须使用超声清洗措施或其她旳机械清洗措施进行清洗。 3、漂洗: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通过洗涤后,对器械进行两次漂洗冲洗,清除清洁剂。采用机械清洗措施应使用软水。 4、终末漂洗:应用软水、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

消毒的标准操作程序

消毒的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 防止实验室污染。 2范围 整个检验科实验室。 3职责 全体工作人员负责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员负责程序的落实和督导。 4程序 4.1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均需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 4.2所有培养基配制完后,均需贴上高压灭菌指示带,进行高压消毒灭菌(具体参见《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 4.3实验室污染区的各种表面消毒: 4.3.1桌椅等表面的消毒:下班前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朗索速溶消毒片2片+1L 水)各擦1次。 4.3.2各种表面也可用手推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表面照射消毒。 4.3.3若被明显污染,如具传染性的标本或培养物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洒落于表面,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用2000mg/L(朗索速溶消毒片4片+1L水)有效氯消毒液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物表面,保持60-120分钟以上,再用清水擦拭,拖把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 4.3.4若被已知肝炎病毒或结核杆菌污染,应用2000mg/L(朗索速溶消毒片4片+1L水)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60-120分钟。 4.4器材消毒:除已知无传染性器材外,凡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过临床检验标本的器材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应进行消毒处理。 4.4.1金属器材 小的金属器材如接种环,用红外线灭菌器烧灼灭菌。如果用酒精灯灭菌时,当接种环上有较多污染物时,应先在火焰上方,把接种环烤干后再缓慢伸入火焰烧灼,以免发生爆裂或溅泼而污染环境。 较大的金属器材或锐利的刀剪受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用2000mg/L(朗索速溶消毒片4片+1L水)有效氯消毒液浸泡2小时后,洁净水冲洗、沥干,再用干热或压力蒸汽灭菌。 4.4.2玻璃器材 采集微生物标本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丢入2000mg/L(朗索速溶消毒片4片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操作工作流程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操作工作流程 供应室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如果消毒不彻底会引起全院性感染,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诊断与治疗,因此做好供应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医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局合理,符合供应流程,职责分明,制度完善等手段,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 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流程(十个环节)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一、回收: 1、器械、物品包使用后,科室及时装入污物箱内密闭保存,避免干燥。并在箱盖记录包名称及数量。以便与供应室交接。避免在使用科室清点、核对污染器械、物品,减少交叉感染。 2、供应室工作人员定时8:30AM、3PM带上清洁的污物箱按照规定的路线到临床科室回收污物箱回收到科内。并与临床科室人员交接、记录。 3、回收后,回收人与清洗人员交接物品数量,并清点、核对包内物品是否齐全。每次回收后,清洁消毒回收箱,干燥存放。 4、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得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转再运处理。 二、分类: 1、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与下收人员交接回收物品数量。 2、根据器械不同材质、性状、精密程度、污染状况进行分类。

3、损伤性废物投入利器盒内,感染性废物投入黄色污物袋内。 三、清洗: 1、不同器械、物品,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目前我院暂采用手洗方法清洗。 2、清洗基本流程:预洗(自来水)----清洗(手工+酶)---漂洗(自来水)---消毒(湿热消毒)---终末漂洗(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1)预洗(3-5min):用流水去除明显的污物(若污物变干,可多浸泡几分钟) (2)酶洗(2-5min):酶可以分解有机物,抑菌防锈,自然降解,无残留,水温20-40°C,带关节的器械尽量打开。已凝固或污染严重处水面下刷洗。 (3)漂洗:用自来水冲洗(2-4min)。 (4)终末漂洗:采用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 四、消毒:我院选用湿热方法(≥90度的水温,≥时间5min). 五、干燥: 1、宜选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根据我院无干燥设备的情况下,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对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干燥处理。 2、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管腔器械,使用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3、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六、器械检查与保养: 1、采用目测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灭菌方法的操作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灭菌方法的操作流程 (一)小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流程 1.先检查供水、供电是否正常。打开灭菌器电源开关,显示“PleasewaitDoorrelease"字样,提示等待5秒后,设备进入预备状态。 2.待灭菌的物品清洗、保养维护、打包后进行装载。混合装载时由下到上的位置顺序是器械、纸塑袋和织物;物品之间尽量不要接触,也不要触及灭菌器内壁。注意纸塑袋之间有良好的间隙,纸塑袋纸面向上侧放于专用的托盘。 3.向灭菌器容器方向轻推门,同时按下滑动门把手。显示屏将显示"DoorClOSeer字样,表示门已经关好。 4.根据需求选择灭菌程序 Universal-program:温度134℃,压力 2.2bar (Ibar=IO r Pa),灭菌时间3.5分钟;适合各种类型的包装物品灭菌,尤其是器械或混合装载时(包装/未包装)。 Quick-program:温度134℃,压力2.2bar,灭菌时间3.5分钟;仅适合非包装器械的灭菌(织物不可),在急需使用器械的情况下使用。 Gentle-Program:温度121℃,压力1.Ibar,灭菌时间15分钟;适合各种类型的包装物品灭菌,尤其是大量的织物、不耐热的物品(塑料、橡胶)或混合装载时(包装/未包装)

DiSinfeCtion:温度105℃,压力0.3bar,消毒时间8分钟;是利用物理性质,采用蒸汽压力消毒。注意:此程序不是灭菌。 BOWieGDickTestProgram:温度134℃,压力2.2bar,灭菌时间3.5分钟;用于检查灭菌器运行状况(检查蒸汽穿透力测试)。 Vacuumtest:用于检查灭菌器冷启时,是否有泄漏。 5.运行程序:按下Start-Stop键一次,所选程序出现在显示屏上;再按一次Start键,则程序继续运行。 6.程序结束后,屏幕显示信息lf Pleasewait∕doorunlocking,f o门解锁后,屏幕显示Pleaseopendoor,∖此时可开门取出灭菌物品。 (二)脉动压力蒸汽灭菌操作流程 1.每日灭菌工作开始前清洁灭菌器。 7.检查电源、水、蒸汽、压缩空气等,确保在正常工作状态。 8.开启灭菌器电源,确认记录打印装置处于正常备用状态,预热灭菌器。 9.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B-D测试 (1)选择B-D测试程序,打开灭菌器清洁侧舱门,将测试包放置排气口上方,关闭灭菌器清洁侧舱门。 (2)按开始键,开始BD-测试程序,134。C条件下作用3.5〜4分钟。 33)B-D测试结束按开门键,打开灭菌器清洁侧舱门,取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