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证明(二)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证明(二)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锐角对应相等;

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2、如图,由∠1=∠2,BC=DC,AC=EC,得△ABC≌△EDC的根据是()

A、SAS

B、ASA

C、AAS

D、SSS

3、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7,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3,则腰长是()

A、4

B、10

C、4或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如图,EA⊥AB,BC⊥AB,EA=AB=2BC,D为AB中点,有以下结论:

(1)DE=AC;(2)DE⊥AC;(3)∠CAB=30°;(4)∠EAF=∠ADE。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1),(3)

B、(2),(3)

C、(3),(4)

D、(1),(2),(4)

5、如图,△ABC中,∠ACB=90°,BA的垂直平分线交CB边于D,若AB=10,AC=5,则图中等于60°的角的个数为()

A、2

B、3

C、4

D、5

(第2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6、设M表示直角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等边三角形,Q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下列四个图中,能表示他们之间关系的是()

7、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且AB=6cm,则△DEB的周长为()

A、4cm

B、6cm

C、8 cm

D、10cm

8、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0°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已知AC平分∠PAQ,点B,B′分别在边AP,AQ上,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AB=AB′,那么该条件可以是()

A、BB′⊥AC

B、BC=B′C

C、∠ACB=∠ACB′

D、∠ABC=∠AB′C

10、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F,若BF=AC,则ABC的大小是()

A、40°

B、45°

C、50°

D、6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方格纸上有一△ABC,它的顶点位置如图所示,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12、如图:△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EH≌△CEB。

13、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条逆命题是___ ___命题(填“真”或“假”)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4、在△ABC和△ADC中,下列论断:①AB=AD;②∠BAC=∠DAC;③BC=DC,把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 _____ .

15、补全“求作∠AOB的平分线”的作法:①在OA和OB上分别载取OD、OE,使OD=OE。

②分别以D、E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C。

③作射线OC即为∠AOB的平分线。

16、在△ABC中,边AB、BC、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P,则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17、如图,△ABC中,AB=6cm,AC=5cm,BC=4cm,∠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ADE的周长等于 cm.

18、如图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是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和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cm2和4cm2,则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是 cm.

三、解答题

19、(本题满分7分)如图所示,它是由6个面积

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矩形,点A、B、C、D、E、

F、G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以这七个点中的任

意三个为顶点,可组成多少个面积为1的三角

形?请你写出所有这样的三角形.

20、(本题满分7分)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DF 分别是△ABD 和△ACD 的高. 求证:AD 垂直平分EF.

21、(本题满分7分)阅读下题及其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D 是△ABC 中BC 边上一点,EB=EC ,∠ABE=∠ACE ,

求证:∠BAE=∠CAE.

证明:在△AEB 和△AEC 中,

⎪⎩

⎪⎨⎧=∠=∠=AE AE ACE ABE EC EB

∴△AEB ≌△AEC(第一步)

∴∠BAE=∠CAE(第二步)

问:上面证明过程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写出每一步推理根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一步?并写出你认为正确的推理过程。

22、(本题满分7分)已知:如图,P 、Q 是△ABC 边BC 上两点,且BP=PQ=QC=AP=AQ. 求∠BAC 的度数.

23、(本题满分9分)某县政府准备为B、C两个村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取水点为A,已知AB=BC=AC,如图(1)、(2)、(3)的实线部分是三种不同的水管铺设线路设计方案,其中方案(3)的三段分别是∠BAC、∠ABC、∠BCA的平分线,设三种方案的水管长度分别是l1、l2、l3,试通过计算说明采取哪种水管铺设线路设计方案最省。

24、(本题满分9分)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MC交于点F。

(1)求证:AN=BM;

(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

(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其他条件不变,在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1)、(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如图所示,在以下的测量仪器中,属于电学测量仪器的是() 2.元旦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确越好 B.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相同的 C.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 D.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估计的数字越多越好 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7.2 mm=7.2 mm×10-3=7.2×10-3 m B.15 m=15×106=1.5×107 μm C.2.5 km=2.5 km×104 cm=2.5×104 cm D.3.0×106 cm=3.0×106×10-2m=3.0×104 m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测量可以消除误差B.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时应避免产生错误D.测量中错误和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6.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 A.75 mm B.75 cm C.75 dm D.75 m

7.物理学中“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做出大致的估计。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于() A.1 min B.4 s C.2 s D.0.5 s 8.小明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 cm, 17.88 cm,17.87 cm,18.8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 A.17.86 cm B.17.87 cm C.18.85 cm D.18.115 cm 9.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尺的分度值是1 mm B.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 C.0.650 m是估计值D.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 10.在考试中,婉彤同学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试卷纸的厚度是0.005 mm B.课桌的高度约1.4 m C.教室门的高度约2 m D.2B铅笔的长约30 cm 11.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12.如图所示为用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读数分别为() A.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3.80 cm B.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2.8 cm C.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0 cm D.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 cm 13.有下列器材:a.白纸条;b.钟;c.大头针;d.刻度尺;e.重锤;f.圆柱体。若要测出圆柱体底面的周长,应选用的器材是() A.adef B.acde C.acdf D.abdf 14.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得图中细铜丝的总宽度为18.90 cm

九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证明(二)

九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证明(二) (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2㎝,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7㎝ B .9㎝ C .12㎝或者9㎝ D .12㎝ 2.如图,加条件能满足AAS 来判断⊿ACD ≌⊿ABE 的条件是( ) A .∠AEB = ∠ADC ,∠C = ∠D B .∠AEB = ∠ADC , CD = BE C .AC = AB , AD = AE D .AC = AB , ∠C =∠B 3.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6cm 、8cm 、10cm ,则△ABC 的面积是 ( ) A.24cm 2 B.30cm 2 C.40cm 2 D.48cm 2 4.到△ABC 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 的( )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上高的交点 D.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ABC 中,∠A ∶∠B ∶∠C=1∶2∶3,若BC=2,则AB 等于( ) A.1 B. 2 C.4 D.32 6、在下列条件中:①∠A+∠B=∠C ,②∠A ∶∠B ∶∠C=1∶2∶3,③∠A=90°-∠B , ④∠A=∠B=12 ∠C 中,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如图,△ABC 中,AB=AC ,点D 在AC 边上,且BD=BC=AD ,则∠A 的度数为( ) A.30° B.36° C.45° D.70° 8.如图,△ABC ≌△AEF ,AB =AE ,∠B =∠E ,则对于结论①AC =AF .②∠FAB =∠EAB ,③EF =BC ,④∠EAB =∠FA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如图,等边△ABC 中,BD=CE ,AD 与BE 相交于点P ,则∠APE 的度数是( ) A.45° B.55° C.60° D.75° 10.已知:如图,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则下列结论:①∠C=72°;②BD是∠ABC的平分线;③△ABD是等腰三角形;④△BCD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题图 8题图 9题图 10题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等边对等角”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ABC 中,∠A = 0 90,角平分线BE 、CF 交于点O ,则∠BOC = 13.在△ABC 中,∠A=40°,AB=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与D ,则∠DBC 的度数为 . 14.在△ABC 中,AB=5cm ,BC=6cm ,BC 边上的中线AD=4cm ,则∠ADC 的度数是 度. 15.⊿ABC 中,∠C= 090,∠A = 0 30,AC=32,则AB 边上的中线CD= 。 16.如图,已知AC=DB ,要使△ABC ≌△DCB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或 . 17.如图,在△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过F 作DE ∥BC ,分别交AB 、AC 于D 、E ,已知△ADE 的周长为24cm ,且BC = 8cm ,则△ABC 的周长= 。 18、如图,△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BD ∶DC=2∶1,BC=7.8cm ,则D 到AB 的距离为 cm 。 16题图 17题图 18题图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6分) 19.如图,在ΔABC 中,8,10===BC AC AB .用尺规作图作BC 边上的中线AD (保留作图痕迹, 不要求写作法、证明),并求AD 的长.(本题8分) 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P 是对角线AC 上一点,PE ⊥AB ,PF ⊥AD ,垂足分别为E 、F ,且PE=PF ,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吗?为什么?(本题满分8分)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菱形、矩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A.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如图,在菱形ABCD中,AB=5,∠BCD=120°,则△ABC的周长等于() A.20 B.15 C.10 D.5 3.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点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面积的() A.1 5B. 1 4C. 1 3D. 3 10 4.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4 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AD 的中点,连接OE,则线段OE的长等于() A.3 cm B.4 cm C.2.5 cm D.2 cm 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垂直平分OB于点E,则AD的长为() A.3 B.2 2 C. 6 D.3 3 6.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A.菱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C.矩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7.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钝角为120°的菱形,剪口与第二次折痕所成角的度数应为() A.15°或30°B.30°或45° C.45°或60°D.30°或60° 8.如图,在菱形ABCD中,AE⊥BC于点E,AF⊥CD于点F,且E,F分别为BC,CD的中点,则∠EAF等于() A.75° B.45° C.60° D.30° 9.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4,BC=8,将纸片沿EF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F=AE B.△ABE≌△AGF C.EF=2 5 D.AF=EF 10.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AEF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C交EF于点G,下列结论:①BE=DF;②∠DAF=15°;③AC 垂直平分EF;④BE+DF=EF;⑤S△CEF=2S△ABE.其中正确结论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浙教版九上科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 温馨提示: 1、 请同学们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有出色表现。 2、 本卷共四4答大题,35小题,满分:180分。 3、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0-16, S-32, CI-35.5, Na-23, Mg-24, K?39, Ca -40, Fe-56, Cu-64, Zn-65, Ag-Io8,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 选、错选均不给分) 1、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泊雾咄现。已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 2O ).氢离子(H?)和氯离子(Cl )。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2、 某同学将稀盐酸逐滴加入AgNO 3溶液中,直至过量。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该变化过程的是 3、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 6H 5COOH ),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 比醋酸强,可用作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 苯甲酸溶液的PH 小于7 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 PH 比醋酸的PH 大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駄试液变色 4、由Nae1、CIlCI2、Mg (OH )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将苴逐一进行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 A ?水.氢氧化钠溶液 B.水、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PHv7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 将逐渐增大 B. 向蒸憎水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 会逐渐增大 C. 用PH 试纸测左溶液酸碱度时,常用蒸餾水湿润PH 试纸,再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在PH 试 纸上 D. 向PH>7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的PH 会增大 A.①③ B.②④ C. ??④ D.①③④ C.水、氢氧化钾溶液 D ?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证明(二)》测试卷

雅畈中学九年级(上)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证明(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锐角对应相等 B、两锐角对应相等 C、一条边对应相等 D、两条边对应相等 2、如图,由∠1=∠2,BC=DC,AC=EC,得△ABC≌△EDC的根据是() A、SAS B、ASA C、AAS D、SSS 3、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7,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3,则腰长是() A、4 B、10 C、4或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如图,EA⊥AB,BC⊥AB,EA=AB=2BC,D为AB中点,有以下结论: (1)DE=AC;(2)DE⊥AC;(3)∠CAB=30°;(4)∠EAF=∠ADE。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1),(3) B、(2),(3) C、(3),(4) D、(1),(2),(4) 5、如图,△ABC中,∠ACB=90°,BA的垂直平分线交CB边于D,若AB=10,AC=5,则图中等于60°的角的个数为() A、2 B、3 C、4 D、5 (第2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6、设M表示直角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等边三角形,Q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下列四个图中,能表示他们之间关系的是() 7、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且AB=6cm,则△DEB的周长为() A、4cm B、6cm C、8 cm D、10cm 8、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0° 9、如图,已知AC平分∠PAQ,点B,B′分别在边AP,AQ上,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AB=AB′,那么该条件不可以是() A、BB′⊥AC B、BC=B′C C、∠ACB=∠ACB′ D、∠ABC=∠AB′C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F,若BF=AC,则

第一章《证明(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证明(二)》单元测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4分,共32分) 1. 不能确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A.三条边对应相等 B.两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 C.两条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 D.两条边和一条边所对的角对应相等 2.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4,另一边为9,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7 B.22 C.13 D.17或22 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 A.75o或15o B.30o或60o C.75o D.30o 4.在R t △ABC 中,已知∠C =90o,∠A =30o,BD 是∠B 的平分线,AC =18,则BD 的值为( ) A.33 B.9 C.12 D.6 5.如图,△ABC 中,∠ACB =090,BE 平分∠ABC ,DE ⊥AB ,垂足为D ,如果AC = 3cm ,那么AE + DE 的值为( ) A.2cm B.3 cm C.4 cm D.5 cm 6.如图,在△ABC 中,∠A =50°,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D ,则∠DBC 的度数是( ) D.25° 7.如图,△ABC 中,AD ⊥BC 于D ,BE ⊥AC 于E ,AD 与BE 相 交于F ,若BF=AC ,则∠ABC 的大小是( ) A.40° B.45° C.50° D.60° 8.如图,小明从A 地沿北偏东30°方向走100m ,到B 地再从B 地向西走200m 到C 地,这时小明离A 地( ) A.150m B.1003 m C.100m D.503 m

二、细心填一填(第小题4分,共32分) 9.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80°,那么顶角是 度. 10. 如图3,P 是∠AOB 的角平分线上的一点,PC ⊥OA 于点C ,PD ⊥OB 于点D . 11.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 12. 在△ABC 中,边AB ,BC ,AC 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P ,则PA ,PB ,PC 的大小关系是 . 13.已知, 在△ABC 中,AB =AC =5㎝,AD 平分∠BAC ,若BD =3㎝,则AD = ㎝. 14.已知,在R t △ABC 中,∠C =90o,∠A =30°,AB +BC =12 cm ,则AB =__________cm. 15.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D ,若AB =13,AC =8,则BD 2-DC 2= ; 16.如图,A B C △和D C E △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 D ,则B D 的长为 . 三、用心做一做(共56分) 17.(8分) 如图已知∠AOB 内有两点,M ,N .求作一点P ,使点P 在∠AOB 两边距离相等,且到点M ,N 的距离也相等,保留作图痕迹并完成填空. 解:(1)连结 ; 作 垂直平分线CD . (2)作∠AOB 的 OE 与CD 交于点 , 所以点 就是要找的点. A D B E

《第1章 证明(二)》2013年成都市重点中学单元测试卷(一)

《第1章证明(二)》2013年成都市重点中学单 元测试卷(一)

《第1章证明(二)》2013年成都市重点中学单 元测试卷(一) 一、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3分)(2012?金堂县一模)在联欢晚会上,有A、B、C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一个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使他们抢坐到凳子的机会相等,试想想凳子应放在△ABC的三条 _________线的交点最适当. 2.(3分)(2003?吉林)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cm2. 3.(3分)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时,假设“_________”,则与“_________”矛盾,所以原命题正确. 4.(3分)如图,上午8时,一条船从A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西30°,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9时30分到达B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西60°,那么当船继续航行,_________时_________分测得灯塔C在正西方向. 5.(3分)一架云梯长25米,如图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的底端离墙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_________米. 6.(3分)撑伞时,把伞“两侧的伞骨”和支架分别看作AB、AC和DB、DC,始终有AB=AC,DB=DC,请大家考

7.(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E是CD的中点,将△ADE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能与△ABF重合,则EF=_________. 8.(3分)印度数学家拜斯迦罗(公元1114~1185年)的著作中有个有趣的“荷花问题”: 湖静浪平六月天,荷花半尺出水面; 忽来一阵狂风急,吹倒花儿水中偃. 湖面之上不复见,入秋渔翁始发现; 残花离根二尺遥,试问水深尺若干? 即:如图,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朵荷花高出水面半尺,忽然一阵狂风把荷花吹倒在水中淹没了.到了秋天,渔翁发现,淹没在水中的残花离根部有二尺远,试问水深是多少尺?答:_________尺. 9.(3分)某宾馆在重新装修后,准备在大厅主楼梯上铺设某种红色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30元,主楼梯道宽2米,其侧面如图所示,则购买地毯至少需要_________元. 10.(3分)如图是2002年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则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_________. 二、选一选.(每题3分,共15分)

证明(二)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

第一章 证明(二)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周长为cm 13,其中一边长为cm 3,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 )cm 7(B )cm 3(C )cm 7或cm 3(D )cm 5 2.如图1,P 在AB 上,AD =AC ,BD =BC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有( ) (A )1 (B )2 (C )3 (D )4 3.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 对顶角相等 (B )若a =b ,则|a |=|b | (C ) 末位是零的整数能被5整除 (D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4.如图2,△ABC 中,∠ACB =90°,CD 是AB 边上的高,∠BAC 的平分线AF 交CD 于点E ,则△CEF 必为(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这腰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 ) (A )30° (B )60° (C )30°或150° (D )60°或120° 6.若三角形的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那么这边所对的角度为( ) (A )30 (B )45° (C )60° (D )无法确定 7.如图3,∠A O P =∠B O P =15°,PC ∥O A ,PD ⊥O A 若PC =4,则PD 的长为( ) A .4 B .2 C .1 D .3 8.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和5,要使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长为( ) (A )3 (B )41 (C )3或31 (D )3或41 9.如图4,在△ABC 中,∠C =90°,∠B =3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BC 于点D ,点E 为垂足,若BD =cm 10,则DC 等于( )(A )cm 4(B )cm 5 (C )cm 6(D )cm 7 10.如图5所示由4个全等的有一个角等于300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大正方形 的边长为2,则中间小正方 形的边长为( )A .8 B .4 C .232- D . 13- 二、填空题 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则其顶角为 . 12.在△ABC 中,已知∠A =80°,则∠B 、∠C 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钝角为 . 13.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度” 第一步应假设______

八年级(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卷(二)

八年级(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卷(二) 第一篇:八年级(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卷(二) 八年级(下)数学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单元测试卷 (二)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的是() A、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D、底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2BC,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使得△PA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3、如图,△ABC中,AB=AC,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且BF=CD,BD=CE,则∠EDF=() 11∠AC、180°–∠AD、45°–∠A 22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的比是1∶2,则它的顶角等于() A、90° B、60° C、120° D、150° 5、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00°,两腰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 A、点P在三角形内 B、点P在三角形底边上 C、点P在三角形外 D、点P的位置与三角形的边长有关 6、如图,△ABC与△B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 A、AE=CD B、AE>CD C、AE 7、在△ABC中,∠A∶∠B∶∠C=1∶2∶3,则BC∶AC∶AB=() A、90°–∠A B、90°– A、1∶2∶3 B、1∶4∶9 C、1∶2∶ D、1∶3∶ 2(第2题图)(第3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 8、如图,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一)(二)(两套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 1. 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2. 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 △的是( ) A.a=7,b=24,c=25 B.a=7,b=24,c=24 C.a=6,b=8,c=10 D.a=3,b=4,c=5 3. 若线段a ,b ,c 组成Rt △,则它们的比可以是( ) A.2∶3∶4 B.3∶4∶6 C.5∶12∶13 D.4∶6∶7 4. 已知,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 ) A.25海里 B.30海里 C.35海里 D.40海里 5.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 如果Rt △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n 2-1,2n (其中n >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 A.2n B.n+1 C.n 2-1 D.n 2+1 7. 已知Rt △ABC 中,∠C=90°,若a+b=14cm ,c=10cm ,则Rt △ABC 的面积是( ) A.24cm 2 B.36cm 2 C.48cm 2 D.60cm 2 8. 等腰三角形底边长10 cm ,腰长为13,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 ) A.40 B.50 C.60 D.70 9.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2=c 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边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10. 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3,AD=9,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 则△ABE 的面积为( ) A.6 B.8 C.10 D.12 二、填空题 11. 在Rt △ABC 中,∠C=90°,①若a=5,b=12,则c=___________;②若a=15,c=25,则b=___________;③若c=61,b=60,则a=__________;④若a ∶b=3∶4,c=10则S Rt △ABC =________ 12. 在△ABC 中,AC=17 cm ,BC= 10 cm ,AB=9 cm ,这是一个_________三角形(按角分)。 13.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14. 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1米,阵风吹来,红莲被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 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是________m 。 A B C F 第10题图

人教版数学a版高一必修1(45分钟课时作业与单元测试卷):第一章单元检测

第一章单元检测 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 共12题,每 题5分, 共 60分.在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切合 题目要求的. 1.以下各图中,可表示函数y=f(x)的图象的只可能是( ) 答案:A 分析:由函数观点,只有“一对一”或“多对一”对应,才能组成函数关系. 2.以下函数中图象同样的是( ) A.y=x与y=x2 x2-1 B.y=x-1与y=x+1 C.y=x2与y=2x2 D.y=x2-4x+6与y=(x-2)2+2 答案:D 3.设全集U={1,2,3,4,5},A∩B={1,2},(?U A)∩B={3},A∩(?UB)={5},则A∪B是( ) A.{1,2,3}B.{1,2,5} C.{1,2,3,4}D.{1,2,3,5} 答案:D 分析:A∪B=(A∩B)∪[(?U A)∩B]∪[A∩(?UB)]= {1,2,3,5}.

4.已知f(x)=x-5,x≥6, 则f(3)等于() fx+2,x<6, A.2 B.3 C.4 D.5 答案:A 分析:f(3)=f(5)=f(7)=7-5=2.应选A. 5.函数y= 1的定义域是() 1-x+x+1 A.(-∞,-1)∪(1,+∞) B.(-1,1) C.(-∞,-1)∪(-1,1] D.(-∞,-1)∪(-1,1) 答案:C 分析:1-x≥0且x+1≠0,∴x<-1或-1<x≤1. 6.已知f(x)=2x+3,g(x+2)=f(x),则g(x)的分析式为( ) A.g(x)=2x+1 B.g(x)=2x-1 C.g(x)=2x-3 D.g(x)=2x+3 答案:B 分析:令t=x+2,则x=t-2,∴g(x+2)=g(t)=f(t-2),∴g(x)=f(x-2)=2(x-2)+3=2x-1. 7.已知会 合 M知足{1,2}?M?{1,2,3,4 ,5},那么这样的会 合 M的个数为() A.5 B.6

2020-2021学年数学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精品练习:第一章 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第一章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1,0,1,2},B ={x |0≤x <2},则A ∩B =( ) A .{-1,0,1} B .{0,1,2} C .{0,1} D .{1,2} 2.已知集合A ={1,2,3,4},B ={y |y =3x -2,x ∈A },则A ∩B =( ) A .{1} B .{4} C .{1,3} D .{1,4} 3.命题“∃x 0∈(0,+∞),x 2 0+1≤2x 0”的否定为( ) A .∀x ∈(0,+∞),x 2+1>2x B .∀x ∈(0,+∞),x 2+1≤2x C .∀x ∈(-∞,0],x 2+1≤2x D .∀x ∈(-∞,0],x 2+1>2x 4.集合A ={(x ,y )|y =3x -2},B ={(x ,y )|y =x +4},则A ∩B =( ) A .{3,7} B .{(3,7)} C .(3,7) D .{x =3,y =7} 5.已知全集U ={0,1,2,3},∁U A ={0,2},则集合A 的真子集共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6.设x ∈R ,则“x >1”是“x 3>1”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集合P ={x |x 2≤1},M ={a }.若P ∪M =P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a ≤-1} B .{a |a ≥1} C .{a |-1≤a ≤1} D .{a |a ≤-1或a ≥1} 8.已知a ,b ∈R ,若⎩⎨⎧ ⎭ ⎬⎫a ,b a ,1={a 2,a +b,0},则a 2 019+b 2 019 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1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面四个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0以内的质数组成的集合是{2,3,5,7} B .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1,2}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两条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C.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菱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互补 3.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了一个矩形,则下列四边形满足条件的是() 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且只有两条对称轴的四边形是() A.正方形B.矩形 C.菱形 D.矩形或菱形 5.(2018•大连)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B=5,AC=6,则BD的长是() A.8 B.7 C.4 D.3 6.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S2的值为() A.16 B.17 C.18 D.19 7.在Rt△ABC中,∠ACB=90°,∠B=30°,AC=cm,则AB边上的中线为() A.1cm B.2cm C.1.5cm D.cm 8.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等边三角形CDE,AE、BD交于点F,则∠AFB的度数为()

A.45°B.55°C.60°D.75° 9.如图,▱ABCD中,DE⊥AB,DF⊥BC,垂足分别为E、F,∠EDF=60°,AE=2cm,则AD=() A.4cm B.5cm C.6cm D.7cm 10.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AD=4cm,AB=10cm,按如图的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DE长为() A.4.8 cm B.5 cm C.5.8 cm D.6 cm 11.如图,将一个长为10cm,宽为8cm的矩形纸片先按照从左向右对折,再按照从下向上的方向对折,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如图(1)),再打开,得到如图(2)所示的小菱形的面积为() A.10cm2B.20cm2C.40cm2D.80cm2 12.(2018•威海)矩形ABCD与CEFG如图放置,点B,C,E共线,点C,D,G共线,连接AF,取AF 的中点H,连接GH.若BC=EF=2,CD=CE=1,则GH=()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第二章 单元测试卷 2套(Word版,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 小题,每题3 分,共计30分,) 1. 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作三角形,其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7、24、25 B.36、12、13 C.4、6、8 D.3、5、3 2. 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A.25 B.14 C.7 D.7或25 3. 如图所示,一个梯子AB长2.5米,顶端A靠墙AC上,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的位置上,测得BD长为0.5米,则梯子顶端A下落了()米. A.1 B.0.5 C.0.6 D.0.8 4. 用四个边长均为a、b、c的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中所示的图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 的是() A.c2=a2+b2 B.c2=a2+2ab+b2 C.c2=a2−2ab+b2 D.c2=(a+b)2. 5. 如图,以Rt△ABC的三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则以AC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S2等于()

A.6 B.26 C.4 D.24 6. 下列各组数据不是勾股数的是() A.2,3,4 B.3,4,5 C.5,12,13 D.6,8,10 7. 如图,透明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6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4cm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位于离容器上沿4cm的点A处,若蚂蚁吃到蜂蜜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20cm,则该圆柱底面周长为() A.12cm B.14cm C.20cm D.24cm 8. 如图,在一块平地上,停在一辆大客车前9m处有一棵大树.在一次强风中,这棵树从离地面6m处正对大客车方向折断倒下,若倒下部分的长是10m,则大树倒下时会碰到客车吗?() A.不会 B.可能会 C.一定会 D.无法确定 9. 有长度分别为5,7,9,12,13,15,16,20,24,25的木棒,用它来摆成直角三角形,可以重复使用,问可摆成不同的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3cm,4cm,5cm△,则ABC的面积是(A) A.6cm2B.7.5cm2C.10cm2D.12cm2 2.如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C) A.12 B.13 C.144 D.194 3.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且(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C) A.等边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形 4.已知一直角三角形木板,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则斜边长为(B) A.80B.30C.90D.120 5.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C) A.三个内角之比为1∶2∶3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三条边长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三条边长之比为8∶16∶17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三个内角之比为1∶1∶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如图,小明将一张长为20cm,宽为15cm的长方形纸(AE>DE)剪去了一角,量得AB=3cm,CD=4cm,则剪去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BC长为(D) A.5cm B.12cm C.16cm D.20cm 错误!错误!,第7题图)错误!,第8题图)错误! ,第9题图) 7.如图,某公司举行周年庆典,准备在门口长25m,高7m的台阶上铺设红地毯,已知台阶的宽为3m,则共需购买红地毯(C) A.21m2B.75m2C.93m2D.96m2 8.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的长为(C) A.3B.4C.5D.6 9.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边BC上的一点,已知AC=5,AD=6,BD=10,CD=5,那么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B) A.30B.36C.72D.125

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A卷)

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测试卷(A 卷) 说明:请将答案或解答过程直接写在各题的空白处.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底边上的中线为4,它的腰长为( ) A .7 B .6 C .5 D .4 2.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的平方为( ) A .25 B .7 C .5 D .25或7 3.在△ABC 中,AB =15,BC =12,AC =9,则△ABC 的面积为( ) A .180 B .90 C .54 D .108 4.如图所示,AB ⊥CD 于点B ,△ABD 和△BCE 都是等腰三角形,如果CD =17,BE =5,那么AC 的长为 ( ) A .12 B .7 C .5 D .13 5.在Rt △ABC 中,∠C =90°,AC =9,BC =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为( ) A .365 B .1225 C .94 D .33 4 6.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338=10a +24b +26c ,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7.一架2.5米长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的底端离墙0.7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米,那么梯子底部在水平方向上滑动( ) A .0.9米 B .0.8米 C .0.5米 D .0.4米 8.如图所示,圆柱高8 cm ,底面圆的半径为6 π cm ,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处吃蜂蜜,则要爬行的最短 路程是( ) A .20 cm B .10 cm C .14 cm D .无法确定 9.在△ABC 中,若AC =15,BC =13,AB 边上的高CD =12,那么△ABC 的周长为( ) A .32 B .42 C .32或42 D .以上都不对 10.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边DC 落在对角线AC 上,折痕为C E ,且D 点落在对角线D ′处,若AB =3,AD =4,则ED 的长为( ) A .32 B .3 C .1 D .43 11.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 、b 、c 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半圆,等腰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上述四种情况的面积关系满足S 1+S 2=S 3图形个数有( ) A .1 B .2 C .3 D .4 1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0,AG=CH=8,BG=DH=6,连接GH ,则线段GH 的长为( ) A . B .2 C . D .10﹣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9和16,则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 14.△ABC 的两边分别为5,12,另一边c 为奇数,a +b +c 是3的倍数,则c 应为___,此三角形为____三角形. 15.小红从家里出发向正北方向走80米,接着向正东方向走150米,现在她离家的距离是____米. 16.小雨用竹竿扎了一个长80 cm ,宽60 cm 的长方形框架,由于四边形容易变形,需要用一根竹竿作斜拉竿将四边形定形,则斜拉竿的长是____ cm . 学校 姓名 年级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 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由下列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3,b=4,c=5 B.a=1,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a=9,b=12,c=15 D.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2,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 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 3.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是( ) A.“等边对等角”与“等角对等边”是互逆定理 B.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C.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D.真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4.下列能判定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A.有两个角为30°,60° B.有两个角为40°,80° C.有两个角为20°,100° D.有两个角为50°,80°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7和3,则第三条边的长是( ) A.7或3 B.7 C.4 D.3 6.如图,已知D为△ABC边AB的中点,E在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使A点落在BC上的F处,若∠B=65°,则∠BDF等于( ) A.65° B.50° C.60° D.57.5° 7.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两个等边三角形 C.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8.如图,在△ABC中,AB=AC,∠A=120°,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M,交AB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C于点F,则MN 的长为 ( ) A.4 cm B.3 cm C.2 cm D.1 cm 9.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