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中医2——养生智慧

道家思想与中医2——养生智慧

道家思想与中医2——养生智慧

题记:这是我刚学习中医时候写的第一篇文章,参加学校的论文比赛。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真的写得很肤浅,整篇泛泛而谈,还大量的引用、抄袭其他资料,缺乏独创的思想,或者说理解还不够深刻。不过,凡事总有迈出去的第一步。毕竟,当时曾经努力过。感谢参加文章创作的好伙伴,是你们陪我一起打造了学校史上最庞大最强悍的论文创作团队想当年,电脑还不太普及,是我的好伙伴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馆的机房,一字一字的把文章敲上去的。谢谢你们!现在把文章放上来,算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怀念吧。

(文章比较长,分开来发)

本文网络版最早发表于我的QZONE空间,转载请保留本文出处:本文来源:Qi的博客

======================================

===============

二“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道家的重要思想。早在先秦就有许多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论述。《淮南子·天文训》称“(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故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老也。”道教继承了这一思想,将“天人合一”作为自己的宇宙观,认为人禀四时五行之气,人生皆具阴阳:“头圆,天也;足方,地也;四肢,四时也;五脏,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三光也。此不可胜论。独圣人知之耳。人生皆具阴阳……助天生物也,助地养形也。”(《太平经》卷35)。追求人的生活与天地自然的和谐。注意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在一些道家养生著作中,甚至将人体视

作一个“小宇宙”,追求小宇宙同身体的大宇宙的配合一致,将大小宇宙的统一作为“反朴归真”的目标。

这些思想融会进中医,贯穿于中医的所有领域,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在脉象上谓“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即弦脉),夏应中矩(洪大脉),秋应中衡(浮毛脉),冬应中权(沉石脉)”(《素问·脉要精微论》)一天之内的阴阳有不同,人体也与之相适应。《素问·生气通天论》: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指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指汗孔)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一天是如此,一年也是如此。故应该根据一年中阴阳消长变化,适应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亦与之相应。

春天,气候由寒转暖,空气由干燥转为湿润,是一阳出生的季节。影响于人体、皮肤腠理逐渐舒展,循环功能得以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加,汗腺的分泌量亦增加。这样皮肤就变得润泽起来,人体生理上亦出现了一种镇静和催眠的春困现象。为了适应春天之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就会损害肝脏,提供给夏令养长的基础就差,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对精神调摄以应春气,务必使自己的思想开朗,精神愉快,胸怀畅达,避免郁闷,伤害肝之条达,罹患肝气郁结。在饮食方面,《云笈七签》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温也,禁吃热物。”春之主气为风,季节上由燥转湿,雨水较多,痹症容易复发,故可选用黄芪、党参、牛大力、千斤拔、桑寄生、何首乌、猪脚筋煲服以预防之;此外,阳虚之人忌食生冷寒湿之品,以免损伤阳气。

夏天,气候最为炎热,有谓元阳下济,地火上腾。阳气最为隆盛,亦是万物生长发育最壮盛时期,人体阳气最易发泄的季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

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是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亥疟,奉收者少。”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心脏,提供给秋收之气的基础就差,到了秋天则易发生寒热病亥疟。应夏的精神调摄是要保持神气的旺盛饱满,让气机宣泄,不要动怒。在饮食方面,一宜防止助心以克伐肺气,《千金要方》云:“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一宜略寒以制暑热,《养心论》云:“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予热也”,针对暑性升散,耗气伤津,阴冷过度,容易出现口燥咽干、心悸等,可用沙参、玉兰、竹蔗、马蹄、白扁豆等煲水饮服。

秋天,气候转凉,燥气主令,天高气急,阳气渐收,一阴初生,植物一般都结实成果,是收藏的季节。为了适时顺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若违逆了秋收之气,就容易伤及肺脏,提供给冬藏之气的基础就差,到了冬天容易得飧泄病。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无外其志,收敛神气,是谓动静必应时。在饮食方面,“秋气燥,宜食芝麻之属以润之”(《养生论》),减少辛辣而略增酸味,以免肺气太过而使肝气不舒。

冬季,气候由凉转寒,阴气最盛,万物生机闭藏潜伏。因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拢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德,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若违逆了冬令闭藏之气,就会伤害肾脏,提供给来年春生之气的条件就不足,到了春天易生痿厥一类的病症。在饮食方面,应少食咸味,略增苦味食物,以助肾气固实;另外,酌情进补,亦有利于强壮人体,为养生之气打下基础。

然而气候的异常变迁,对人体来说终究是属“虚邪贼风”,要避之有时,要采取措施,去顺应之。现代科学研究,气候因素可直接影

响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因此《孙真人卫生歌》云:“春寒莫著棉衣汤,夏日汗多需换著,秋冬觉寒渐添加,莫待生病才服药。”具体说,一要调节寒暖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如《养生延命录·教诫篇》说:“夫冬温夏凉,不适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二要避免寒温太过,过寒则肌肉收缩频频,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及热量,血管的收缩阻滞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过热则体表血流量剧增,加速汗腺分泌液以降低体温,罹致体液的大量丧失,电解质的紊乱,使人烦躁不安,甚至导致中暑、休克,故《抱朴子·极言》说:“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千金药方·道林养生》亦说:“凡冬月勿有大热之时,夏月勿有大凉之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的“顺时摄养”,使人体生理活动与天地自然界的变化周期同步,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季节天时气候特点,不同的地域环境特征,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注意不同天时气候下的治疗禁忌:“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食宜同法。”(《素问·气元正论大论篇》)。同一病在不同地域常用不用的治法。如江南两广一带,温暖潮湿,人们腠理开疏,感冒以风热为多,常用桑叶、菊花等辛凉解表之药;西北地区天寒地燥,人们腠理闭塞,感冒多以风寒为多,常用麻黄、桂枝之类辛温发汗以解表之药。

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只要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健康长寿。

三重人贵生,我命我在

“重人贵生”是道家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老子》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将“人”放在与“道、天、地”同等重要的地位。《太平经》指出“死亡非小事也”“从得一生,不重生也”,乐生者最善,认为人应当重视躯体和热爱生命。保全形骸,避免早衰,以尽其天年。又天道好生,故医家必须具有仁、慈之爱心,关心患者疾苦,悬壶救病,济世活人。唐代医家孙思邈就曾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追求精湛的医学技术,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他曾带领麻风病患者往深山,“莫不

一一抚养”,审察病情揣摩治疗方法,为患者及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还有修道与庐山的董奉,对往来求医着,不收银钱,只让患者种杏,数年之后,所居之处蔚然成林,传说有老虎帮着看守杏林,“杏林春晓”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后世用“杏林”比喻良医。所有这些,都为高尚的医德医风树立榜样。

道家《仙经》指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认为寿夭强弱,全系人之调适,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实践“重人贵生”。“我命我在”与宿命论的“生死有命”针锋相对。对中医倡导积极养生影响很大。金元四大家的刘河间就根据此提出了“主性命者在乎人”,“修短寿夭皆自人为”。明代张景岳进一步指出“人定胜天”的观点。由此发展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道家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包括吐纳(气功)、导引(医疗体操)、按摩等等,形成了中医养生学的最主要部分。先秦的《庄子》就提到过“响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之士,能养形之人”。《吕氏春秋》更记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著名格言。

在“我命在我”“重人贵生”思想影响下,出现众多的养生家。如东晋时葛洪的《抱朴子》中指出,养生之道,其“诀在于志”,“在于宝精行气”,提出养生要领:“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营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指导养生的原则。梁代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提供了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汇集了先秦至魏晋时期的养生之大成,载录了《华佗五禽戏》,主张进行呼吸导引的体育锻炼。闲心寡欲以养神、吐纳导引以养形的养生观点。唐代被尊为孙真人的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总结了养生之道为十要:养神、爱气、引导、言论、饮食、房室、反欲、医药、禁忌,基本要点在于“积精全神”,而却病延年益寿。在《备千金要方》中收录了老子按摩、天竺国按摩法。他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均收载了很多养老延年的药膳,如茯苓酥、杏仁酥等,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宋代道士出身的王怀隐主编了《太平圣惠方》精辟论述了“食能派邪

而安脏腑,清神爽气,以资血气”,专重食疗和药饵健身。明代冷谦在《修龄要旨》中不仅辑录了十六段锦等导引医疗体操,还提供了延年去病的导引歌诀:“水潮除后患,起火得长按。梦失体金匮,形衰守玉关。鼓口句消积聚,兜礼治伤寒。叩齿牙无疾,升观鬓不斑。运睛除眼翳,掩耳去头旋。托踏应轻骨,搓涂自美颜。闭摩通滞气,凝抱固丹田。淡食能多补,无心得大还。”另外还有长春子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万全的《养生四要》、陈直的《养生奉亲书》、高濂的《遵生八笺》、龚延贤的《正统道藏养生书选录十六种》、曹慈山的《老老恒言》等等专著,极大地丰富了中医预防医学(养生学)。

道家养生之核心思想

道家养生之核心思想 *导读:几千年来,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所建立的道家哲学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道家养生思想对中医养生学也 几千年来,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所建立的道家哲学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道家养生思想对中医养生学也作出了巨大贡献。道家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关键词之中: 1. 贵生 贵生,是道家一贯主张,他们追求人今生的修道成仙,长生不死,长生久视之道。老子说,人的生命非常有限,而且时刻处于一个危险的状态,要求人们深根固蒂。 道家主张:尊重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反对轻生自杀,也反对杀害他人,要求洁身自好,修身养性,追求长生;尊重动物生

命,认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灵性,即有道性;尊重植物的生命,认为植物和人一样具有灵性;尊重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如《度人经》云: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2. 贵柔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衰败。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 3. 顺应自然 《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道,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发展的基本规律,或基本法则。道家强调,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要顺其自然,才能够使人长寿。顺其自然,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

4. 清静无为 清静,主要指人的心神宁静;无为,主要指人不要轻举妄动。 清净无为,如《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个方面。 5.返朴归真 道家主张,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回到原始、 单纯、淳朴、本真的状态,称之为返朴归真。要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要淳厚,要俭朴,与道相合。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

道医养生方法【道医】

道医养生方法【道医】 中国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乃是向往长生不老。基于这一思想形成了道家对养生学的研究和养生术的追求。 道家养生,提倡“性命双修’。性,乃天赋之性。包含着人的精神、心理、气质、品性、意志、情趣,以及人性的本能诸方面。命,乃客观之命,表现在人的生、死、强、弱、智、愚、贫、富,以及人的时运等各方面。而性与命又浑然一体,相依相关而不可分。性依命而显神,命以性而显存。故道家对性与命乃双修并养。道家养生,在于炼心、炼意、炼性,在于炼精、炼气、炼神。修天性并修天命,以达到“天人合一”。天人共存,乃道家明道、修道、行道、成道之本。所谓“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正是性命相依方合于道,心身相交方成于道之至理。道家提倡“性命双修”。修性,则重于习练内养功法;修命,则重于习练外动功法。修性,则要修养心、意、性而善养神;修命,则要修养精、气、神而善养形。故,道家养生之道,重在善饮善食,习气练功,调和阴阳,“性命双修”“锖静无为”,养育神行。概括而言,道家养生之要旨,在于道以养性修神,法以益寿延年。因而,道家养生之道,乃修养神形,使其交融;习气练功之法,乃内养心性与外炼形体,使其相合,从而,使“性命双修”之养生之道,臻于合一,达到升华。 道家养生学所遵循的原则:一是养生与天地环境统一;二是养生与形神的结合,使养生与精神形态统一。因而道家的“性命双修”和“精气神合修”的学说,便形成了道家的养生体系。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道教养生方法: 守一在身心安静的状态中,将意念集中于对“一”(即“道”)的信仰,以求得长生的养生方法。此法大约在东汉时就曾广泛流行过。魏晋以后,守一逐渐同存思、吐纳、导引等方法融合在一起,成为后来内丹修炼的一个重要环节。 存思在高度入静的情况下,将意念存放在体内或体外的某处,以求得到长生。魏晋时期,此法曾广泛流行。有的称体内各部分各有神

道家养生之道

道家养生之道 篇一:儒道释养生之道 儒道释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历来重视身心兼养,形神俱健。特别是道儒佛养生学说,异彩纷呈,各有千秋。道家养真,儒家崇德,佛家养心,但主流还是三位一体。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道家养生的内容,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它的注意力主要是着眼于人的本身,对自我的生命活动具有丰富的体验。他们追求的是生命本质的解脱和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渴望人生的自由。老子养生的全部学说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其核心是"返璞归真",无论是朴还是真,其最终形态都是"道"。他一生重视养生,是位大寿星。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老子百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他养生的最高思想境界是:追求道,体悟真。主张"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深根固蒂"之法,"虚其静,入静归根";"甘其食,美其眠,安其居,乐其俗"。以修道而养寿也。道家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摒绝一切外来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干扰,求得身心的解脱。因此,崇尚自然成了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的观点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要不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

的状态最接近自然,因此他提出返璞归真,把婴儿推为"至朴""至真"的理想标准,养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人天合一的根本途径。中国道家养生学的核心是中国道家内丹养生学养生之道,其功理完全合乎宇宙天地人大自然万物变化规律,故立论极其科学而高妙。其养生之道具体的操作方法却步步紧扣生命密码,故简便易学、易炼、易记。其效果真实而神奇、既立竿见影,又显著巩固。因此,古今中外无数修学中国道家养生学者的实践表明:学习中国道家养生学的核心中国道家内丹养生学养生道,可确保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学得一套上乘养生方法,从而掌握生命密码基本规律,为身心健康长寿、事业成功铺平道路,并能确定一个正确而科学的人生目标而乐天知命地为之奋斗、精进。 而佛家人生哲学蕴含着涵养生命的大智慧,对养生有着独到的视觉和认识。佛家说人生胜境平常心:"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雷止谤,化毁为缘。"佛家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它否定人的现实生活,而追求的却是人的理想生活;它压抑的是人的现实生命,而企望实现的却是人的理想生命。这都体现在佛家戒、定、慧三学中,这三学正是佛家学说中最核心的思想,也是佛家养生之道的最高思想境界。佛家主张"长养慈心,勿伤物命。"提倡"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目的是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佛家僧侣、信众有注重养心调身的传统,在数千年的修行生活中,积

道祖老子的养生思想

道祖老子的养生思想 *导读:道祖老子十分重视养生、贵生,主张长生久视,死而不亡者寿。他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 道祖老子十分重视养生、贵生,主张长生久视,死而不亡者寿。他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 道祖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是道家学术精华的总结。《道德经》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养生保健到为人处事,从政治到军事等等无所不包。常用的一句古话概括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好、用好《道德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各种活动都有帮助。然而人类的一切活动,首先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作保证。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为现代化努力奋斗的今天,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埋头苦干,如何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中保持身体的健康,就显得尤其重要。道家的养生方法,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老子教世人以长生久视之道,提出了寡欲以养心、清静以养性、无为以养行(形)、结善以养德、啬精以养气、修道以养神的养生思想和方法,《道德经》被视为中华民族养生保健知识的经典著作。 一、道祖老子的养生观点与主张 道祖老子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

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阴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顺应自然,恬淡寡欲。老子认为,咽津养生,是灵丹妙药,自己的津液(唾液)有益于自身。因此他首先主张咽津养生。他平时叩齿鼓漱,然后再把这些津液咽下去,每日必做,久而久之,利于健康。唾液是人体口腔内唾液腺分泌的一种含有多种成分的消化液,外观为无色稀薄的液体,俗称为口水。古代称为金津玉液,唾液是人体内十分珍贵的一种体液。防治疾病,帮助消化,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多种酶和多种维生素,誉之为人体自产的良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把他这种咽津养生之法总结为服玉泉法,认为叩齿服玉泉的作用在于坚齿发,利于益寿延年。其次为顺应自然。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身、按照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自由发展,自然而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之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寿?老子认为自然界在不断发展之中,人体必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才能生长。不然,逆自然规律而动,则会生病折寿。这种朴素辩证的养生观,对我国中医学的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黄帝内经》中便是吸收了老子的这一养生主张。最后是恬淡寡欲。老子主张的恬淡寡欲,清净为上,对他的精神修养、情志调节起着很好的作用。他极力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的思想,保持人的自然、纯朴之性,减少人的

道家思想与中医2——养生智慧

道家思想与中医2——养生智慧 道家思想与中医2——养生智慧 题记:这是我刚学习中医时候写的第一篇文章,参加学校的论文比赛。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真的写得很肤浅,整篇泛泛而谈,还大量的引用、抄袭其他资料,缺乏独创的思想,或者说理解还不够深刻。不过,凡事总有迈出去的第一步。毕竟,当时曾经努力过。感谢参加文章创作的好伙伴,是你们陪我一起打造了学校史上最庞大最强悍的论文创作团队想当年,电脑还不太普及,是我的好伙伴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馆的机房,一字一字的把文章敲上去的。谢谢你们!现在把文章放上来,算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怀念吧。 (文章比较长,分开来发) 本文网络版最早发表于我的QZONE空间,转载请保留本文出处:本文来源:Qi的博客 ====================================== =============== 二“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道家的重要思想。早在先秦就有许多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论述。《淮南子·天文训》称“(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故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老也。”道教继承了这一思想,将“天人合一”作为自己的宇宙观,认为人禀四时五行之气,人生皆具阴阳:“头圆,天也;足方,地也;四肢,四时也;五脏,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三光也。此不可胜论。独圣人知之耳。人生皆具阴阳……助天生物也,助地养形也。”(《太平经》卷35)。追求人的生活与天地自然的和谐。注意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在一些道家养生著作中,甚至将人体视

道家五种养生法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 刘玉贤 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故它乐生、重生和贵术。在长期的修道证真的过程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撰写了大量养生著作,形成了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道教养生学,堪称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从道教发展史上看,道教养生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道教草创至西晋末,为道教养生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此阶段各种养生之术俱已萌芽,尤以守一、内丹、房中、符箓最为系统;东晋至唐末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医道最为发达,外丹、服气、存思、辟谷、调息等功法均盛行于世;唐末以后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诸派渐归内丹一途。南北朝时刘韶把道教养生之道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最上乘者指先秦时代老子提出的清静无为;中乘者为秦汉方士们主张的神仙服饵;最下乘的是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要求五斗米道徒修持的符篆禁庵(《灭惑论》)。宋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依修炼的内容分为清净派、炼养派、服食派和符篆派四类。宋元以后的道教大致分为炼养派(又称丹鼎派,在北方者称全真派)和符篆科教派(即正一派)两大派。本文总结前贤的创见并结合中医学理沦,将道教养生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浅述之。 一、养神之道 道教和道家虽然并不相同,但道教始终以道家尤其是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作为其养生学的理论墓础、方术来源和实践规范。道家宣扬清静无为、静观玄览、含德抱一、虚心坐忘,追求内心的安宁,主张“道法自然”。道教继承这种离俗超凡的精神,发展并实践为出世的养神之道,以“清静无为,离境高坐”为其主要特征。 养神之道的上限极难确定.早在《老子》、《庄子》和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专气致柔”的养神之道。《老子》中“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等论述,原始道典《太平经》中详尽地论述了守一、潜心n}养的方法,认为养神乃一切养生的烤础和前提。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提倡“守其一”之道,主张欲长生不死须恬偷澹泊、涤除嗜欲,必须静寂无为,忘其形骸。魏晋时在上层社会中颇具影响的上清派,创建了较为系统的存思“丹田”之道。南北朝时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刘把在《灭惑论》中将“清静无为”列为道教养生的最上乘等。但最为系统地论述道教养神之道的代表作,还要首推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据《庄子·大宗师》中记载的颜回“坐忘观”而撰写的《坐忘论》一书。 《坐忘论》认为,养神之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此提出“安心坐忘之法”的七阶论:(1)“信敬”。“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强调欲养生则须心诚德正。(2)“断缘”。此即要求“去物欲,简尘事”,与一切有为俗事相隔绝,除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3)“收心”。物欲之起,皆因我之知觉、感觉及思维意识的存在,欲长生则必“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老子》)。(4)“简事”。一切身外之物,皆“情欲之余好,非

道家的养生之道

道家的养生之道 虽然道教的养生方法并不神秘,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找到一本从入门功夫讲起。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道家的养生之道,希望你喜欢! 道家的道法自然养生 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依据“道法自然”的思想,中医订下了养生的生活起居和饮食原则,在养生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协调。 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而日常生活,则要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仅指生活要有规律,生活也要有节制。南北朝的医学家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中指出:“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他是将一切生活节制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 道家的丹道养生术 丹道,古称至道(轩辕黄帝时期)、大道(老子时期)、医道(见于《黄帝内经》),异名而同指。丹道一词,自东汉东汉魏伯阳真人著《周易参同契》,始大行于世。丹,比喻无极和太极,指代宇宙的真空本体;同时,丹比喻人体的精气神,特指自性。“丹”不是有形有象的一个物体或是气团、光点之类——世人见解大误。 所谓丹道,就是以自身“精气神”为基本修炼元素,以性命双修为修炼途径,最终大彻大悟并复归无极而太极之道体的具体学术。它以对人体自身性命的探索为核心,包囊了哲学、政治学、宗教学、易学、科学、艺术、天文地理等人类文化精华。 丹道养生长寿术是中国道家的一大发明,是中国道家对全世界的一大贡献,道家丹道养生长寿术经历上千年发展,已经充分吸收了儒家和佛家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改造修道者人生观,建立新行为模式 道学不仅有一套人生观,而且有系统的社会伦理观。修习内丹的

道教中的养生思想

道教中的养生思想 相传广成子活了1200余岁,形体却一点也不衰老。五帝之始的黄帝听闻了广成子的神奇,便去向他请教养身之道,黄帝去了两次,第一次没问成,第二次人家才告诉他:“至道之情,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心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说完,便离开了崆峒山,“入无穷之间,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去了。 以上故事来源于《神仙传》,内容间有一定的失真,却反映出了一幅极其美好的愿景,只要你宁静养心、不过分劳累、固本培元,便能健康长寿乃至于“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而这,便是道教的终极目标——养生修心,乃至飞升成仙。 道教养生方法繁多,但总的来说就是在保持内心宁静之后,辅以导引、服食、金丹、房中术、吐纳等方法以达到身体强健、健康长寿的目的。 如上述广成子的例子,抱神入静,心静、心清,便是道家长生的秘诀。《道德经》中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道长们坚信,守静笃,至虚极,人的形体与自然便会统一,才能符合天道。确实,心静对身体健康有莫大益处,试想一个整晚都为自己所犯的罪担忧的贪污犯怎么可能会身体健康。心静对人智慧的增长也有莫大益处,心如止水,便能克制急躁,进而灵台清明,头脑灵活。 怎样才能内心清静呢?首先便是要始终保持一颗常静的心。戒除欲念之心,攀援之心,忿恨之心,恐惧之心,好恶之心,浮竞之心。平日清闲无事的时候做到这样的事情是很容易的,但是当我们繁忙的时候要做到心静却不容易。那面对这些纷繁的事物怎样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呢?在道教修行的时候,讲究一种“常应常静”的状态,物来则应,物去则静。达到一种心如明镜的状态,当物体来的时候,镜中有物的影子,而当物体离开的时候镜中什么也没有就如同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保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不轻易被外界事物所改变,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对清静内心的追求。其次,便要做到“遣欲澄心”,派遣自己心中的欲望,尽力洗涤自己已经在尘世中变得浑浊的心,以便返回先天的虚明体性。“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道教自从东汉末年出现,至今已有约2000年历史,在《道德经》“至虚极,守

道教养生的主要理念

道教养生的主要理念 *导读:道家以老子,庄子为其代表人物,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着眼于人本身,追求生命本质的解脱与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其代表人物,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着眼于人本身,追求生命本质的解脱与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渴望人生的自由。其养生理念主要有四: 一、顺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 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 二、清静虚无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

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三、以气养生 《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终之说,虽不可全信,但史学界一致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岁,老子当是一位百岁寿星。 老子长寿得益于其养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老子创造的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之要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老子的精气之说。他认为人的天地之根就是指人的口鼻。口进饮食为阴气,鼻入空气为阳气。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这个人与自然最直接的门户。这为练气功能养生,中医药能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人类健康贡献巨大。 老子的经络之说。老子发现了经络(经脉和经穴),说经气全身左右二十四条经脉往复运行,循环无端。这一发现,比我国四大发明意义更伟大,更深远。 老子的神守养生法。凝神入气穴的神守养生法是老子养生的主要方法。包括守督观窍法,守腹法和守中法。窍指人九窍之一的后阴上的尾阊穴,是督脉(经脉)这个纲的绳头。守督法对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全身机能具有很好作用。守腹就是意守以关元穴为中心的小腹处下丹田。神守下丹田对于培养精气,改善消化

道家中脉养生术

道家中脉养生术 道家中脉养生术,源于《黄帝内经》的养生哲学思想,起于道家内丹养生流派,集儒、释、道、医各家养生之精华,以追求生命的根本健康为出发点,是回春术、长寿术,是传统中医养生的组成部分,是中华养生文化的宝贵遗产。 世界著名生物遗传学家牛满江博士,因工作繁忙导致身心状况日衰,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于1979年(67岁)在北京向华山派道长边治中修学中国道家养生长寿术,短时间即恢复健康,享年95岁。他曾说:“我学练这种功法四年,受益匪浅,真诚地希望此术能在世界开花,使全人类受益。” 清代道家北宗龙门派十一代传人闵小艮创立“中黄直透法”(即中脉养生术),简化了修习程序,受到修学者好评。在《中华仙学养生全书》中被誉为“仙家顿法”。书中说:“道家中黄直透法,……即是一窍通时窍窍通,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之意,仙家顿法是也。功夫到

虚极静笃时,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至于通三关,运河车种种作用,乃是仙家渐法,一步一步地走去,由小而大,由浅入深,结果是一样的。”该书对创始人评价很高:“闵小艮乃名宦子弟,博览群书,研究性理,悟尽性致命之学,得太上真传,贯彻性命双修之奥。父歿后,弃官栖真于金盖山,力辟旁门,启三教同修方便法派,为北宗仙真。著作颇多,修士奉为金科玉律。” 我与道家养生术的情缘,可以追溯到1960年。1957年,我从中央机关调到汉阳县委会,当时年轻气盛,忘乎所以。由于坚持原则,使主要负责人受到湖北省委通报批评和武汉市委的大会批评。从此即无宁日,打击报复接踵而来。被整得晕头转向,严重失眠。于是在1960年到武汉协和医院住院治疗,恰逢该院组织专班,中西医结合气功、太极拳,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我从中学会了道家“小周天”功法,治好了失眠症。从此与道家养生术结下不解之缘。 1985年我退到二线,成了“闲”人。为了祛病健身,自修“中黄直透法”。此法简明快捷,适合自学,伴随“未老先衰”的我,走向了全面康复的幸福之路,终生受益,形同再造。在自修过程中,我吸收了一些对通中脉有益的方法,并且只求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益智开慧,提高生命质量,不追求超出自身能力以外的或传说中的奇效,正如道家所云:“只可无心得,不可有心求”,功到自然成。 通过对道家养生术的研究和自修,我认为,古人所修的中脉养生术,对于现代人来说虽然有些玄虚和繁琐,但其中所蕴含的深邃的养生道理却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的,不妨取其简明易行和安全基础的方法,结合现代科学的保健技术,合而用之,必能起到祛病健身之良效。 中脉养生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中脉养生术在修习过程中,把呼吸养生、静坐养生、运动养生和

顺应自然:道家养生最智慧

顺应自然:道家养生最智慧 *导读: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高度概括而精辟的语言,可谓道教思想精华之所在,不……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高度概括而精辟的语言,可谓道教思想精华之所在,不仅是千古不易的做人做事、证道的法则,更是颠扑不破的养生之道,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大道。 法:效法。*道家养生讲究的是效法和顺应自然,顺应四时,返璞归真,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匹配和顺应。*人法地是指人要以大地为法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健康就是顺应这个规律。春天,大地阳气升腾,地力恢复,人就要去耕种,去顺应百花生长。夏天,万物蓬勃、葱茏、茂盛,人体与整个大地都处在一种"旺盛"的状态之中。秋收冬藏,秋天果实成熟,是收获的季节,我们讲的"贴秋膘",就是说要在这个意味着成熟的季节及时修身养性。冬天,一场大雪覆盖大地,整个地力进入滋养休息的状态,为来年的恢复做好准备。 *地法天 为什么大地会遵循这样一个节序呢,这就是地法天。春天百花盛开,是因为天上下雨;夏天万物葱茏,是因为阳光最酷烈;秋天果实成熟,经过了春生、夏长,到这个时节自然就该收获了;

冬天万物休养,是因为天上下雪,覆盖大地。 *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说的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按照这样的规律,顺应整个自然的调理,才是最健康、最智慧的。眼下,大家经常提起"中医养生"。中医并不是中国之医,而是中庸之医。它讲究的是调和,是系统中的平衡,是循环调理。它不会治标不治本,不会看到一个表象攻其一点。 蝴蝶效应。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世界,我们都听说过蝴蝶效应,就是在大洋的这一岸,蝴蝶振翅,引发整个大洋气流改变,大洋彼岸可能就出现海啸了。人体也是一样,打喷嚏、流眼泪,有可能就是身体里某项大的功能出现问题了。因此如何把我们的个体生命当作整个科学系统去调养、去平衡,是非常关键的。 顺应物序。人身上的肝胆肺腑,各种经络,都有其最活跃的时间与规律。无非就是按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中国古人最朴素的方式去做。只要顺应这个物序,吃什么补药都不如食补最健康;做多少护肤美容,都不如睡足觉最踏实。 顺应四时。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现代人:夏天,拉着厚厚的窗帘,在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间里办公,不知窗外艳阳高照;冬天,房间里暖气很足,对大自然的冰天雪地没有概念;锻炼,就是坐几十层电梯,到健身房去跑步;吃饭,就是胡吃海塞,然后再大把吃减肥药。现代人把简单的生活复杂化了,变得不再朴素。其实健康是一件最朴素的事情,它需要一种智慧,尤其需要一种敞

中国古代医学与养生健康与治疗古代中国的医学与养生智慧

中国古代医学与养生健康与治疗古代中国的 医学与养生智慧 中国古代医学与养生健康一直以优秀的医疗治疗技术以及独特的养生智慧而闻名于世。古代中国的医学与养生智慧融合了中医理论、道家思想和民间风俗,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本文将从古代中国的医学和养生智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古代中国的医学智慧 古代中国的医学智慧主要基于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医学家通过观察和辨识症状,提出了诊断和治疗方案。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阴阳五行”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中医的目标是通过平衡人体的阴阳和五行,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古代中国医学智慧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疗法。针灸是一种通过在身体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来调节阴阳和恢复身体健康的治疗方法。针灸疗法可以刺激脉络,促进气血流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此外,古代中国的医学智慧还包括草药疗法和经络按摩等。草药疗法使用天然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来制作药物,以恢复身体的平衡。经络按摩通过按压和推拿来刺激经络,也可以通过调整身体阴阳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古代中国的养生智慧

在古代中国,养生智慧是与医学紧密相关的。养生智慧的目标是保 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其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平 衡饮食”。古代中国人注重饮食的平衡和营养摄入的多样性,以确保身 体各项功能正常运作。 古代中国的养生智慧还包括体育锻炼和气功练习。体育锻炼包括太 极拳、武术和传统的功夫等,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增强体质和保持健康。气功练习则注重调整呼吸和放松身心,以达到平衡和健康的状态。 此外,古代中国的养生智慧还包括睡眠和精神调节。睡眠是身体恢 复和修复的重要时期,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维持健康。而精神调节 则通过冥想、读书、音乐和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维持内心 的平静。 结语 中国古代医学与养生健康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技术闻名于世。中医治 疗和养生智慧融合了阴阳五行的理论以及针灸、草药和经络按摩等疗法,强调整体观念和平衡。而古代中国的养生智慧注重饮食平衡、体 育锻炼、气功练习、睡眠和精神调节等,旨在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这些古代中国的医学与养生智慧对现代人们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 示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健康。

道家文化中的养生智慧,不讲究养生,则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道家文化中的养生智慧,不讲究养生,则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道家文化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辩证思维、效法自然。有天就有地,有阴就有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出自“易传”。 道家的图案就是被称为“中华第一图”的阴阳鱼太极图。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道德经中讲:“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说的就是福祸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辩证思维。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塞翁失马”同样也是说的这个道理。什么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没有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道家这一思想,几千年来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明白这一点,人就豁达,当好事来临的时候,不必大喜过望;当坏事临头的时候,也不要自暴自弃。就如北宋范仲淹所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所以,道家文化对养生的影响极其深远广泛。 生活中随处可见道家文化对养生的影响 坏事和好事的理解,完全由个人的心境决定。不相信吗,举一个例子。 台风来临,一个人在街上走,忽然间从天上掉下一块瓦片,打中前额,流血了。 啊!我为什么那么背?为什么这块瓦片不掉在别人头上,偏偏是

打中了我?我真是倒霉!这是一种想法。 同样,另一个人在街上走,忽然间从天上掉下同一块瓦片,同样打中了前额,同样流血了。 啊!我真幸运!要是这块瓦略为偏差,打中了脑中央,我不是死定了吗?啊!我真幸运!这也是一种想法。 我曾看到过一个现实故事。 一场车祸中,两位幸存者都失去了一条腿。亲友探望时,二者却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一个对亲友说:虽说命保住了,但一条腿却没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于是,他和亲友的脸上都阴云密布。 另一个人对亲友说:虽说一条腿没了,但是命保住了,以后还可以过日子。于是,他和亲友脸上都洒满阳光。 同样的生活情境,为什么感受如此不同?就在于他们对车祸的不同理解。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阿Q精神!你说,自己骗自己。 其实,阿Q精神有什么不好?阿Q精神万岁!往好处想,人生观会变豁达。 道家文化提倡养生贵在顺其自然。 道家文化以老子和庄子最为代表,也称为老庄哲学。《庄子》中的《养生主》,有一个故事,庖丁解牛。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一个厨师对牛的了解达到了游刃有余的程度,他那把宰牛刀用了十九年,仍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的锋利。

养生哲学和道家

养生哲学和道家 养生哲学一直是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家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养生哲学和道家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身心的平衡和健康的保持。本文将从养生哲学和道家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身心健康和长寿。 养生哲学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灵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保持身心的平衡,才能达到健康的状态。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睡眠等等。道家则提倡“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不要过度干涉事物的发展,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养生哲学和道家的共同点是注重顺应自然规律,追求身心的和谐和平衡。合理的饮食对于身心的健康至关重要。养生哲学认为,饮食是养生的基础,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道家则强调饮食的节制,不要贪婪和暴饮暴食。养生哲学和道家都提倡素食,认为素食可以清心养性,有益于身心的健康。此外,养生哲学和道家还强调饮食的规律,要保持定时定量,不要过度饮食,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适当的运动对于身心的健康也非常重要。养生哲学认为,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心理状态。道家则主张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使人更加健康和长寿。养生哲学和道家都推崇太极拳和气功等传统运动方式,认为这些运动可以调节

身心,达到健康和长寿的效果。 良好的睡眠对于身心的健康也非常重要。养生哲学认为,睡眠是调养身体的重要方式,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道家则认为,夜晚是阴气盛行的时间,是人体休息养生的最佳时机,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养生哲学和道家都主张保持室内的环境舒适,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以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养生哲学和道家都是追求身心健康和长寿的重要思想流派。养生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身心的平衡和健康的保持;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身心的和谐和平衡。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睡眠等都是实现身心健康和长寿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从养生哲学和道家的思想中汲取智慧,注重身心的平衡,追求健康和长寿的目标。

老子道德经养生之道

老子道德经养生之道 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就是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阴阳物质结合而成的,要达到健康状态,必须阴阳调和。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老子道德经养生之道,希望对你有用! 老子道德经简介 《老子<道德经>养生之道》就是将老子《道德经》所述宇宙天地人万物变化规律,同时将《道德经》内隐含达到返朴归婴,长生久视理想目标的中华养生最高层学问:中国道家养生学核心内丹养生之道敬献给人们,促进宇宙天地人万物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与时俱进。老子《道德经》古今中外公认为“东方圣经”。 老子《道德经》是揭示宇宙天地人万事万物变化规律高度浓缩的“百科全书”。 1.老子《道德经》博大精深,其内含哲学思想与养生之道,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达到身心康寿、事业兴旺、天人合一的成功法宝。 为了使读者能够尽快全面学好、掌握好老子《道德经》哲学思想与养生之道。我们特意选编了《史记老子传》明确记载为老子亲传弟子:老子《道德经》诞生后最早的读者尹真人(即周朝函谷关令尹喜),根据老子亲传《道德经》精义而写出的千古流芳的《文始真经》。 我们还特意从秘传于老子故里一中国河南鹿邑道家内部的手抄古秘本《真源丹功秘笈》中,精选出《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2.老子《道德经》问世以来,注释者不可胜数,但真正理解掌握其精义者稀之又稀。究其原因,真如中国道学真人吕洞宾祖师所言:“非修者不能传。”基于此,我们特精选吕洞宾祖师的老子《道德经》秘注本两种敬呈给读者,吕洞宾秘注老子《道德经》,古今中外行家评价甚高,尤以中国太极拳祖师张三丰为最,其用诗赞曰:“多少注家推此本,宝函长护镇昆仑”。 3.世界东方科学的核心机制是“经验科学”,而老子《道德经》内含道家哲学思想和道家内丹养生之道,是世界东方经验科学的精华,

道家养生观

道家养生观 养生,自古以来受道家所推崇。道家提倡“道法自然”、“少私寡欲”的养生方法,将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生命探求的目标。 一、无为而归真

与儒家的养生观迥然异趣,道家是讲出世的。所以道家主张“无为”、“弃智”、“绝巧”、“无欲”,以求返璞归真。道家的这个思想在《内经》里被完整地接受了下来,《内经》明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根本就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从中医来分析,“恬淡虚无”不仅是一种养生方法,也是一种人生智慧。保持这样的心境,正气存内,邪气不干,阴平阳秘,不但可以无病而健康,更可以获得人生幸福与平安。 二、道家三宝 老子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怎么来理解呢?从生命的角度来看,“慈”是指对人生命的爱护和关注之心;“俭”,则顾名思义,是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而“不敢为天下先”应该指的就是与世无忧,柔弱不争。

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老子提倡自然而然,不要强作妄为,不要嗜欲过度,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不被世欲物欲所累,不受人为嗜欲所左右,“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与自然融为一体,必然健康。 从中医来分析,慈则心安;俭则心静;不敢为天下先则心不妄动。心气能定,能静,能安,则虚火不扰,心气安宁,阴阳和谐,五脏六腑亦归于权衡。 三、静以养阴 道家重视静,以静养、消极、无为为特点。庄子云:“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则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庄子还强调:“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损汝精,乃可以长生”。显而易见,与儒家截然不同的是,道家主张虚静无为,可以防止多欲过劳,能延年益寿。当然,道家也不讲绝对的不动。比如,庄子明确地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从中医来分析,静则生阴,阴为阳之根。静则收敛阳气,使阳气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今时社会生活中普遍压力过大,我们容易虚火上浮,上实而下虚。为了健康,我推广静坐,或站桩,亦是道家静养的体现。同时,光是静坐或站桩还不够,还要正心修身,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道以治身,佛以治心,儒以治世。中国古代养生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养生文献典籍,不啻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道家养生文化最为丰富。道家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少私寡欲〞、炼丹术等一系列养生方法,去追求现世的和超越的人生价值,把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探求的终极目标,表现了道家先哲渴望掌握生命规律、延长寿命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为中国养生学作出了让世人瞩目的独特奉献,随着现代养生科学的开展,以道家养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模式逐渐为世人所瞩目,其文化内容和价值逐渐被揭示和肯定。它以其系统而博广的义理,为人们阐释了一种科学的保健养生观。 道家的养生观是一种自然之道的养生观,是顺应自然、适性重生的生命观,重视精神养生,追求生命的自由、平等,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老子的自然观, 如道生一, 冲气以为和, 道法自然, 神形合一, 守静笃,不妄费, 保精气等见解,都对医学的阴阳学说和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观念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对道家的养生观的形成起到了抛砖引玉、积极推动的作用, 是道家养生思想的先河和开创者, 也是道家养生思想的集中表达。道家的养生思想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古名摄生,道生,即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宗旨,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的方法到达性命双修身心和谐健康的目的一种养生观。 1 . “道法自然〞“天人相应〞的养生观 老子认为,“道〞及由它而派生的天地万物按其本性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并非人为如此的。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力求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就可能发生疾病,导致衰老。所以,老子在养生上竭力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即在物质世界里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过程生生不息。这一切就是现实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规律--道。可见, 任何人和事物都离不开道,这里的道既指事物发生开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又是指的客观世界本身。在老子看来,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人在自然界产生, 按照其客观规律开展变化。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是从“人天同律〞的思想出发,主张养身必须自觉地保持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钟吕传道集】说:“气液升降为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假设日月之往复〞,这揭示了“人天同律〞的客观法那么。既然人天同律,那么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应当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互勾通,保持平衡。 〔2〕是从“人天同构〞的理论出发,主张人体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道家学者看来,人和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因此人完全可以同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抱朴子·至理】也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者也。〞这都从一个角度告诉人们,气构成了人体,人们要实现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使人体小宇宙同自然大宇宙息息相通,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有益于生命的精气。 2 . “重人贵生〞“形神相依〞的心身整体养生观。 “重人贵生〞是道家养生理论的又一重要原那么。【老子】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和天地看作同等重要的物,“重人〞这一点是先秦诸子的

道家养生思想

二.道家养生思想 2009年01月14日星期三 15:19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老、庄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产生过重要影响。 养生理念: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以柔为贵、弱者变强和重人贵生。 老子故里,道家之 老子观象图 源 1.道法自然 l 宇宙自然。为什么条条江河归大海?为什么春去冬又来? 为什么月球围绕着地球,地球围绕着太阳,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来,依照某种规律旋转这、运行着,片刻不息?这, 便是宇宙,便是大自然。 l “道”的内涵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概念,它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和运动变化的法则。简言之,易学旨在论一阴一阳之道。《周易》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情以至于命。” 其核心内容是讲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道教养生学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论为依据。《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规律仍为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来得的。无论在政治或人生态度上,都主张自然无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发地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状态。这种观念称为“生态智慧”。“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 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分离,得“道”即可长生,违“道”只能短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2.清静无为 老子倡导的静神养生观,其精髓可用八个字来概括 ,“少私寡欲”和“无为处世”。“少私寡欲”是养生的内涵,“无为处世”是养生的方法。 l 虚静 。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在繁忙中静下心来。故宜“致虚极,守静笃”。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的的纷争,能够致虚守静,就可把握根本。他极力倡导“无欲”、“无求”、“无知” 、“无为”的思想。其意是指要淡泊无为,无忧无虑,返扑归真,处于自然状态,保其精神,全其性命。 l “无为”。《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在生生化化中反复运转,但无论怎样运转 变化,都是源于“道”的本体,事物的对立面正好体现了“ 道”的运动。这句格言告诉了 “有道无”又从“又到无”的深刻哲理。指导人们共同实现 “无中生有”、“有生万物”的目的。 《道德经》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其义是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减少杂念,减少再减少,直至没有杂念,就能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名言。不能望文生义,要领悟它的精神境界。 “无为处世”的含义有如下三点: 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言,含有一种相生相成的道理 ;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即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勉强作为;无为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没有贪欲、杂欲,但不能没有发展。没有杂欲是一种美德,但创新是一种社会责任。若仅仅满足安贫乐道,止步不前,幸福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把“无为而无不为”理解为在“在无为中生存,在有为中发展”。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繁荣的生活。 3.以柔为贵、弱者变强

老子养生智慧(二)

老子养生智慧(二) 第一章养生有道 一道可道非常道 背后的故事: 历史上第一个为《老子》作注的是韩非子,在《韩非子·解老》中,韩非子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汉代的王充《论衡》一书中,认为老子的道家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到了魏晋时代,对“道”的解释逐渐倒向唯心论方面。 总之,“道”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一章》 事物演化所遵循的基本法是可以体察到说明的,但这体察到说明了的东西,并非是信口开河就能说清的,养生之道就是养生的规律,也不是随便可以说得清楚的,有时候这个“道”需要我们用身心去体悟,这个就是非常之道。但是,我们要把自己的体悟表达出来给众人听,那么我们必须用很多的名词来表述这个道,所以,我们理解表述“道”的语言也不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要体悟话外之音,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养生之道的正解,才能对我们的养生行为进行正确的知道,望文生义,不能用实践检验真理,那么真理就是死的真理。 在开天辟地初始的时候,既没有“天”这个名称,也没有“地”这个名称,所以,那个时候可以称为“无”,人体也是这样,人在父精母血正在形成一个小小的生命体的时候,人也不能称作人,经过十月怀胎,一个小胎儿逐渐长大的时候,我们才成为人,因此,人的最原始的状态也是“无”,可见胎儿也是一个名称而已,老子认为世间

的一切万物,它的本体都是从“无”中生来,既然“无”,我们又怎么命名他们的属性呢?只有从“无”到“有”的时候,我们才能给它加上一个名字,这时候的“天”才能称之为“天”,“地”才能称之为“地”,“人”才能称之为人,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我们人生长发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自然的造化,也就是万物的母体。因此,人体和天地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体,那就是“无”,无中生有的规律就是“道”。 如果我们能观察“无”中的道,我们就能看到无中生有的妙义,认识了“无”的妙义,我们才能了解什么是“有”,才能看到事物的边界,既然我们看到事物的边界,那么我们也就看清了事物的形状,但是,这个有形状的东西,却能阻碍我们看清“道”。 所以,这个“有”与“无”都有“道”,人的生命也是这样,好像一个母亲所生的儿女,都有不同的形象,不同的名字,这就显得深奥难测了,这个深奥的地方正是我们入道之门,了解我们身体的养生之道,也要从“有”到“无”的方向才能揭开养生长寿的众妙之门。 既然人体来自于“无”,那么我们的身体也一定符合“道”的规律,如果我们认清“道”的规律,那么我们就能遵循这个规律,不会背道而驰,身体的各个部分才能尽其公用而不伤其本,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命,达到养生的目的。其实,治理世上的万物,同养生的道理并不违背,因为我们都是从“无”中来,我们都有一个母体,所有的“道”都隐含在这个“无”中,虽然“无”不是我们能看见的,但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世间万物哪个能违背呢?所以,认清“无”是认清“道”的前提。 黄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号轩辕氏,道教尊奉的古仙。因其对民族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为后世长期传颂。黄帝认为,高明的医师不仅仅治疗已经患病的人,而重点在于调养未病的人,养生要根据日月的运行,寒暑阴晴的变化,四季节气的转换规律来调整身体。 黄帝问岐伯: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显得衰弱无力了,这是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