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中医养生思想研究

道家与中医养生思想研究

2.2法于自然

先秦道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崇尚自然。《道德经》写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意思是人

为四大之一,能仰观俯察,近取远求。地大无所不载,但为天所覆,天无所不覆,但为道所涵,故道大无限。“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故人应以自然为法。

(1)认识自然

《道德经》贯篇的大法则即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谓“道”?老子解释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为宇宙的本体,万物变化之源,所谓“万物之宗”,故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为天下母,我不知其名,名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而“道”生万物的规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淮南子·天文训》称之为:“道者,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为阴阳,阴阳分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如同太极是万物化生之原始,而万物化生变化的规律即自然法则同样属于“道”的范畴,人与自然是一个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人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万物皆应从属于“道”的规律。故《老子·二十五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素问。上古天真论》也多次论及“道”,李中梓注解说:“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强名曰道”,此则明确以《道德经》注《内经》,也说明《内经》的“道”乃

沿袭《道德经》的说法。庄子托老子“顺乎自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步,要求人们首先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然后按规律办事,就可在自然中获得自由。他记载的“厄丁解牛”故事就阐明了这个观点,“人之养生之事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则物

莫之伤也“。说明养生要象庙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便可达到保生、余生、延长寿命的目的。

中医学深受老子、庄子道家学派的影响,并接受了道家宇宙本体论的认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一母,生杀之本始。”《素问·阴阳离合论》中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

胜数,然其要一也。”都明确地指出了“道为万物之宗”,并同时表明人只有掌握宇宙运动的规律,掌握阴阳之道,方能养生而防病。人只有首先知“道”之理,方能行“道”之术,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2)顺应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养生主》强调养生要“依乎天理”。这条贯穿天地人的大法则,在《礼记。中庸》中的说法为“天地人相

参”,后世才丰富发展为“天人相应”之说。《灵枢·邪客》说“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岁露》中也说“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应该也是承此而言!5{。“天人相应”学说,不止对养生,即使对整个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影响都是极其深刻的。

老、庄思想认为顺应自然是延年益寿的关键。《庄子·应帝王》中提到:“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即不人为去干预破坏事物固有的自然之性,而维持其自生、自长、自发展、自灭等等的自然变化规律。中医养生吸收了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天人合一”、“四气调神”的养生观点。这在《黄帝内经》中有关养生

理论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素问》根据自然界阴阳消长的规律,提出了顺应四时寒温、日月盈亏、昼夜晨昏等变化进行养生和康复治疗。《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苍天之气,清静而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这里“顺之”与“因时之序”都讲的顺应自然四时气候变化以达养生的意思。《灵枢·木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页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提出了许多具体养生法则,如“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

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者,形乃困薄”(《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详细论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

点和人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心理、起居,并进一步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告诫人们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因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观点,体现了中医养生“天人合一”的整体理论,

重视人体在不同的季节应该如何顺应自然气候的变化,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同时指出逆四时的严重后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

则太阳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当前人们普遍采用的夏季以凉茶、凉药“清凉解暑”、冬季以牛羊肉、参茂虫草“冬令进补”的养生方法即源于此161。历史的经验,揭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使也,死生之本也,逆

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论》)”

总之,把天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相因相依的和谐整体关系,不是作为一种敌对的关系。人应当通过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调节自身阴阳平衡,去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以顺应自然的种种变化,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17,。

需要说明的是,《内经》既汲取了老、庄顺应自然的养生观,而在具体作为上又高于老、庄。老、庄主张“虚静无为”,提倡“顺乎自然”,而《内经》并不主张无为消极,而是

指出“提掣天地、把握阴阳”等控制自然、改造世界的积极主张叫。

(3)返还自然

由于崇尚自然,老子提倡返真归朴,即老子的“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指去除人为的强作妄为与嗜欲而达到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他把婴儿看做是“至朴”,认为人的最初之性最接近自然。老子称之为返归“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即返归自然纯朴天真之性的返朴归真之意。内经》养生理论中所称“天真”、“真气”之“真”包含这层意思。道家所说的“胎息”亦有此意。道家返朴归真,包含着超越物我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对天人和谐一体的向往和追求。如庄子《逍遥游》中所描述的自由出入六合,行于天地之间的境界,从养生的角度理解,只有超越了自我,达到一种不为世

俗物欲所累所役,不受人为嗜欲所左右的崇高境界,就能够无为而无不为,所谓“忧患不

能入,邪气不能袭”,这样才有可能去体验人的生命中真正美好之所在.而与自然融为一体,去享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素问,上古天真论》云:“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明显受到《道德经·十九章》的影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八十一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返归大自然.作为一个现代口号,也包含着相似的意义洲。

2.3和于阴阳

“和”是一个古老的哲学概念,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相对稳定的多样性的协调统一〔'〔)〕。道家将“和”置于本体论的高度,“和”产生新事物,使事物发展。《道德经·第

四十二章》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一言道出了阴阳的对立、互根与平衡,并指出天地间万物都应该达到协调平衡,人体亦是如此。庄子亦云:“一上一下,以和为量。”“调理四时,太和万物。”认为和谐是

宇宙万物存在发展变化的首要原则。庄子认为天地阴阳“交通成和而物生”,《淮南子》则云:“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中和观,他认为中和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的根据,是

治国与养生的根本原则,“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并从饮食、居处、劳逸、欲恶、动静、情志等方面阐述了致中和以养生的方法。至此,全面奠定了中和观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中医学也认为“和”是一切生命整体维持平衡稳定,从而得以生存延续的必要条件,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不仅主张人体自身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而且认为只有真正做到“内外调和”,才能确保人体“邪不能害”,并提出“因而和之,

是谓圣度”。因此,养生也以中和为最佳境界。《内经》继承了儒家道家等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用“和”与“不和”阐释生命和疾病的原理,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

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平阳秘”,即阴阳和谐,这是人体最佳生理状态;疾病则是“两

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甚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以,《内经》把“和”作

为治病或养生的最高法度。《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又说:“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明确提出了调和阴阳五行的

治疗法则。《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

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阴阳别论》曰:“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就明确地指出,阴阳的调和平衡—阴平阳秘是健康的最佳状态:阴阳二气任何一方过强,都可以导致其相对的一方竭绝而致生命的终结。所以,使机体保持在柔和的阴阳平衡状态,是养生防病之目的,故《灵枢·木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内经》这种燮理阴阳的养思想对后世又有深远影响,如《国医指南》开篇有言:“凡人乃阴精阳气合而成之者也,病之起也,亦不外乎阴阳二字,和则生,不和则病”。

道家养生之道

道家养生之道 篇一:儒道释养生之道 儒道释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历来重视身心兼养,形神俱健。特别是道儒佛养生学说,异彩纷呈,各有千秋。道家养真,儒家崇德,佛家养心,但主流还是三位一体。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道家养生的内容,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它的注意力主要是着眼于人的本身,对自我的生命活动具有丰富的体验。他们追求的是生命本质的解脱和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渴望人生的自由。老子养生的全部学说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其核心是"返璞归真",无论是朴还是真,其最终形态都是"道"。他一生重视养生,是位大寿星。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老子百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他养生的最高思想境界是:追求道,体悟真。主张"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深根固蒂"之法,"虚其静,入静归根";"甘其食,美其眠,安其居,乐其俗"。以修道而养寿也。道家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摒绝一切外来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干扰,求得身心的解脱。因此,崇尚自然成了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的观点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要不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

的状态最接近自然,因此他提出返璞归真,把婴儿推为"至朴""至真"的理想标准,养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人天合一的根本途径。中国道家养生学的核心是中国道家内丹养生学养生之道,其功理完全合乎宇宙天地人大自然万物变化规律,故立论极其科学而高妙。其养生之道具体的操作方法却步步紧扣生命密码,故简便易学、易炼、易记。其效果真实而神奇、既立竿见影,又显著巩固。因此,古今中外无数修学中国道家养生学者的实践表明:学习中国道家养生学的核心中国道家内丹养生学养生道,可确保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学得一套上乘养生方法,从而掌握生命密码基本规律,为身心健康长寿、事业成功铺平道路,并能确定一个正确而科学的人生目标而乐天知命地为之奋斗、精进。 而佛家人生哲学蕴含着涵养生命的大智慧,对养生有着独到的视觉和认识。佛家说人生胜境平常心:"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雷止谤,化毁为缘。"佛家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它否定人的现实生活,而追求的却是人的理想生活;它压抑的是人的现实生命,而企望实现的却是人的理想生命。这都体现在佛家戒、定、慧三学中,这三学正是佛家学说中最核心的思想,也是佛家养生之道的最高思想境界。佛家主张"长养慈心,勿伤物命。"提倡"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目的是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佛家僧侣、信众有注重养心调身的传统,在数千年的修行生活中,积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影响 在中医学形成之初的战国时期.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对中医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影响最深,对中医学最有指导意义的是道家。道家的哲学思想及其所研究的生命科学与医学最贴近,加上后来不少著名的道家同时又是医家,所以医与道结下了不解之缘。故作此文以一探其中干系。 一、道家宇宙观与整体观 1、道生万物,道统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因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道生万物,道是万物之本源。《老子·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这里《老子》继承、升华了前代阴阳学说,并否定了天命神权的思想,首次阐述了“道”的概念,把它作为世界的本源与万物的最高范畴。老子所说的“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它先于天地而独立存在,是一个“混成”的整体,其运动方式是变化流逝而终返本源,周流不息而循环往复。它不受局限而无终无止,包容万物而无边无际。万物是以“道”为最大共性和最初本源的有机整体,天地万物以至人类皆是同构同源之体。 2、道生万物,万物一气 《老子·一章》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可见道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对立统一。《庄子·天地》也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所说的“一”就是“道”的别名,反映了宇宙的整体与不可分割性。庄子将“道”的概念具体化,还丰富发展了“气”的理论,并将“道”、“气”、“一”或“一气”等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庄子·知北游》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所谓“一气”就是说世界为一个连续统一的整体,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所产生的。可以说,“道”是万物的共同规律,“气”是万物的共同组成,“一”是万物的统一性。“道”、“气”、“一”三个概念都是整体性原理的体现,“道”是动态的整体性,“气”是开放的整体性,“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万物同道,万物一气,万物统一于整体之中。故道生万物,道统万物,而万物一气也。 3、相生相依,相反相对 《老子·二章》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也就是说事物的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认识到事物之间有差别,而又不可分割。《老子·五十八章》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辩证地告诉我们如何看待祸福及相反事物之间的关系。 庄子则认为事物的差别都是相对的,并漠视而抹杀事物间的界限,进而对客观存在持怀疑与否定态度。他认为从“道”的角度来看,此亦彼,彼亦此,没有确

道家思想与中医2——养生智慧

道家思想与中医2——养生智慧 道家思想与中医2——养生智慧 题记:这是我刚学习中医时候写的第一篇文章,参加学校的论文比赛。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真的写得很肤浅,整篇泛泛而谈,还大量的引用、抄袭其他资料,缺乏独创的思想,或者说理解还不够深刻。不过,凡事总有迈出去的第一步。毕竟,当时曾经努力过。感谢参加文章创作的好伙伴,是你们陪我一起打造了学校史上最庞大最强悍的论文创作团队想当年,电脑还不太普及,是我的好伙伴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馆的机房,一字一字的把文章敲上去的。谢谢你们!现在把文章放上来,算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怀念吧。 (文章比较长,分开来发) 本文网络版最早发表于我的QZONE空间,转载请保留本文出处:本文来源:Qi的博客 ====================================== =============== 二“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道家的重要思想。早在先秦就有许多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论述。《淮南子·天文训》称“(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故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老也。”道教继承了这一思想,将“天人合一”作为自己的宇宙观,认为人禀四时五行之气,人生皆具阴阳:“头圆,天也;足方,地也;四肢,四时也;五脏,五行也;耳目口鼻,七政三光也。此不可胜论。独圣人知之耳。人生皆具阴阳……助天生物也,助地养形也。”(《太平经》卷35)。追求人的生活与天地自然的和谐。注意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在一些道家养生著作中,甚至将人体视

道教对中医药的影响从本草与服食养生说起

道教对中医药的影响从本草与服食养生说起 *导读:道教医学与道医中国古代历来有十道九医之传统,学道者习医既是帮助他人之途径,亦是修道、识道的重要方式之一。道教医学是在与中…… *道教医学与道医 中国古代历来有十道九医之传统,学道者习医既是帮助他人之途径,亦是修道、识道的重要方式之一。道教医学是在与中医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以长生成仙为最终目标,同时兼顾防病治病,其中既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等道教文化色彩明显的生命科学内容,又容纳了道医所采入的诸多传统中医学知识,与中国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医是近代对奉行道家思想或道教教义的医者的概称。早期如晋葛洪《神仙传》中壶公、董奉,汉魏以后,如晋葛洪、南朝陶弘景、隋杨上善、唐孙思邈、宋王怀隐、元丘处机、清傅山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或学黄老,或为道士,均引道论医。 *方术神仙、道教与中医本草学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是中药学的奠基之作。后世诸家本草,大多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本经的成书,大约在战国至东汉。《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

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这种三品分类的表述,以及将许多金丹药类药物列入上品药,认为它们具有延年等功用,都表明此书与秦汉时期方术思想的盛行密切相关。 战国时期道家的养生学说与方法,至秦汉时期,由于秦皇汉武对于得道成仙的痴迷,神仙、服石、炼丹、房中术一时大行其道,社会上形成了一批被认为持有长生之药或特殊法术的方术之士,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修行成道的神仙。于是,这方面的著作大量出现,与一般医药学著作并传。如《汉书艺文志》方技部分,包括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4类,其中医经7家216卷,经方11家274卷,房中8家186卷,神仙10家205卷。前两类和后两类总数大体相埒。方技略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可见汉代无论学者还是官方,都把医药、房中、养生看作是方士之技、方士之术。而医家有时也直接被称为方士。《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此处所言方士即医生。房中养生、神仙服饵与医经、经方一样,逐渐成为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道家关于生命、精、气、神以及养生、炼丹的理论,在历代医籍中多有反映。 汉代道家神仙方术的兴盛,与帝王对方士的优遇密不可分。

道家养生与中医学的关系

浅谈道家养生与中医学的关系 作者:李嗣琪 关键词:道教养生中医影响 摘要:自古医道一家。道家思想对中医学有深远的影响,道家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本文试从道家思想特色的内容入手,对道家思想与中医养生学的关系进行论述。 (一)渊源 在中医学形成之初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他们的思想对中医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中,以老子为首的道家,因其研究的生命科学与医学最贴近,而对中医学的影响最深,最有指导意义。道家首先将阴阳五行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以致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的基础理论;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被引入中医,成为中医有别于西医的一大特点;道家“重人贵生”,并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追求长生不老,发展出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全部为中医学吸收而成为中医养生学。 中医学与道教渊源相通,特别强调"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中医学摆在天地人这样一个大系统中来加以研究、究其源,即出于道家。所以《内经》认为,一个优秀的医生,要掌握医道,就必须懂得:"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主。"把对医家的要求与道家的标准等同起来,这是医之通于道,或者说医道同源的根本之所在。因此,我们要想深入研究中医学则对道学的研究绝不容

忽视,尤其对道门医学的价值绝不容忽视。 (二)养生与中医 中国道家养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中国道家内丹养生之道,其理论基础主要为中国传统的生命科学理论:其主旨是让人们的生活方式“道法自然”规律生活,进而因而制之自然规律达到“乐天知命,掌握人类自身生命密码,同时掌握宇宙天地人大自然万物生命变化的规律”,最终让全人类达到健康长寿、平生事业获得成功。 道教养生学与中医有一些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比如,道教养生学最重视的是人的精、气、神的保养和修炼;而中医的基本理论如天人合一观、阴阳五行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学说以及临床实践,也十分重视人的精、气、神的平衡与协调。道教养生学和中医还有诸如心理——社会疗法、康复疗法、音乐疗法、环境疗法等许多方法上的共同点。道家养生在中医学中的体现2.1顺应自然是养生治病的前提“天人合一”是道家养生的理论核心。 人要保证相互依存相与自然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二者在经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时候是同时进行的。道家养生对于季节和时辰的区人身的小宇宙和天地所构成的分十分明确。其次,大宇宙是相应的。人的身体构造与宇宙的结构相应,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等体系,可以将天和人的结构十分巧妙地融入于一个体系当中。

道法自然与中医联系

浅谈“道法自然”在中医中的体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由老子提出的著名论点。所谓自然,也就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自然作为道家的内在法则,强调宇宙万物都是按照自然地规律与法则来运行的,并把自然与无为联系起来,把无为也当作自然。因此“道法自然”就是主张人道应该与天道一样,顺应万物,遵从自然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 而中医文化也是源远流长,集儒家道家等各个流派之所长,与医学、药学与养生相互贯穿融合,发展而来。因此“道法自然”这一思想,从先秦开始便对中医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更是指引着中医养生的方向以及人的内心品行的修养。下面就具体说明道法自然在中医中的体现。 一:“道法自然”与中医的本质联系 “道家医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核心是生命观念。道家医学在生命信仰、生命哲学和生命科学三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知识,《道藏》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道教著作都与医药有关,故有医道同宗之说。道家医术又包含方术医学、外丹术医学、内丹术医学、房中术医学与医学伦理等,代表的医家有葛洪、许逊等,尤其重养生,还提出了养生重脾等。 “道”的本始涵义为道路,引申后又作为表示规律,顺乎万物之自然,古人把道路与规律联系起来,就是强调规律要像循蹈的道路,作用的发挥是一个由此至彼的过程。(1)1《素问》中说:“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至数之机即指道或规律发挥的玄妙作用;其来可见,其往可追,则在肯定世界可以认识的同时, 表明道或规律要通过一个有来有去的时间序列显示出来。由此可见,道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时间序列,而时序又蕴涵着人们必须遵循的道,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共有特征,当然中医也不会例外,这与中医养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思想相通。可见传统文化对中医病因的影响,不仅是几个概念的沿袭,这种影响是很深的,另外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也是中医病因学认识病因以人体为主,治疗以人体调理为主的重要理论思想基础。 1《内经》病因学理论与先秦道家 “白然无为”思想的讨论 蒋应时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中基教研室(南宁53以艾)l)

道家养生的理论与方法概述

道家养生的理论与方法概述 *导读:一、道家养生方法之来源道家养生源远流长,早在黄帝时期即已形成独特的体系和方法。 1、《黄帝内经》书中的有关养生内容的论述 一、道家养生方法之来源 道家养生源远流长,早在黄帝时期即已形成独特的体系和方法。 1、《黄帝内经》书中的有关养生内容的论述 黄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2、《黄帝外经》书中有关养生方法的论述

广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身可以不老也。至道无形而有形,有形而实无形,无形藏于有形之中,有形化于无形之内,始能形与神全,精与神合乎。岐伯曰:乾坤之道,不外男女,男女之道,不外阴阳,阴阳之道,不外顺逆,顺则生,逆则死也。阴阳之原,即颠倒之术也。岐伯曰:颠倒之术,即探阴阳之原乎。窈冥之中有神也,昏默之中有神也,视听之中有神也。探其原而守神,精不摇矣。探其原而保精,神不驰矣。精固神全,形安能敝乎。世人皆知顺生,不知顺之有死;皆知逆死,不知逆之有生,故未老先衰矣,广成子之教,示帝行巅倒之术也。岐伯曰:逆而顺之,必先顺而逆之。绝欲而不为邪所侵也,守神而不为境所移也,炼气而勿为物所诱也,保精而勿为妖所耗也。服药饵以生其津,慎吐纳以添其液,慎劳逸以安其髓,节饮食以益其气,其庶几乎!岐伯曰:未也,心死则身生。死心之道,即逆之之功也,心过死则身亦不生;生心之道,又顺之之功也。顺而不顺,始成逆而不逆乎!岐

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 提到中医养生,大多数人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老年人的活动,这是对养生认知的严重误区。所谓中医养生,就是“治未病”,即治疗尚未发生的病,通过“四气调神”、“杂食以养”等方式,清除身体中的疾病隐患,从而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因此,青少年与中年人也要注意中医养生。站在思想层面来看,中医养生内涵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养生内涵集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内涵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以下就是笔者的分析与论述。 一、中医养生与道家文化 1.养生理念 学界普遍认为,道家文化在中医养生思想的形成方面起主导作用。道家文化的核心是“道”,主张“道法自然”。道家著作《道德经》开篇对“道”就作了相关的阐明,《道德经》指出,“道”是非常玄妙深远的,是天地间生成万物总的来源。“道”在道家始祖老子看来,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天地变化规律。老子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传世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也对“道”作了相应的阐明,其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又云:“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指出了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黄帝内经》中所论的养生之道,

多是对老子学说的发挥。中医养生中的“治未病”的思想就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上工治未病”。由此可见,道家文化对传统医学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价值取向 “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道家追求长寿、长生,而中医养生追求长寿,二者有着相似的价值取向。《抱朴子内篇》曰:“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妬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文中指出了人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死,心术不正的人是不能长生的,介绍了外修与内养的养生之道,这种养生之道对中医养生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养生途径 道家的养生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借助丹药外修,一种是通过行气保精进行内养。《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篇、灵枢篇均对于养气就做了极为详细地阐明,点出了,气血不足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强调了任何事情不能过度。《河图帝视萌》也指明了人的养生活动顺应天地之自然,便可达到“寿考无穷”的养生目的。而中医养生受到了这些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四气调神”、“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养生途径。 二、中医养生与儒家文化

浅谈道家思想与中医

浅谈道家思想与中医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道、儒、释、兵、理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理论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中,道家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其倡导的观点从很多方面都对中医养生疾病防治等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道家思想中医理论影响 自古以来医道一家,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各家学派思想百花齐放,因此中医学也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道家学说因其思想和学说最贴近于中医,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医理论思想体系建立和发展的最重要学派。珍视生命、重人贵生,是道家学说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思想。本文试从道家思想的特色内容入手,浅谈其和中医理论的一些基本关系。 <老子.一章>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提出了道这个关键词,作为宇宙本原的道是什么?《老子.十四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意思就是说道先于天地,浑然一体,天地万物都是依靠它来生长,道独一无二,听不见,看不见,摸不着。虽然道作为万物之宗,但它是不能直接派生万物的,于是老子在道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的概念,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高度概括了宇宙的本原。稷下道家著作《管

子》一书中明确直接地以“精气”名“道”,提出了精气学说,建立了精气一元论,最终使道气学说成熟起来。精气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人类为自然万物之一,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化生之源;运行于宇宙中的精气,充塞于各个有形之物间,具有传递信息的中介作用,使万物之间产生感应。人的健康与精气密切相关,“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内业>),至《太平经》论及了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说明三者之间相互依存,气聚则成形,气散则形亡,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故古人养生,极为重视精气神三者的调摄,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精气神三者的充旺与否,是人体生命存亡身体健康的关键,历代养生家均予以高度重视。 《老子.二十五章》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自然作为处事的法则贯穿于一切活动,要求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自然法则。正是由于人与万物有着同一的物质基础,所以,人与万物遵循着同一的规律,这一观点在中医学理论中俯拾即是如《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道法自然”表现出尊重自然,依循规律和崇尚自然道德的行为选择,有着深刻的养生学意义。首先它体现在中医治未病上,《老子.七十一章》有云:“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一“治未乱”思想被引入中医学,即发展为治未病理论,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

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有着深刻的关系。道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一系列生活哲学、道德观念和修身养性方法。而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精华,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维护人体健康。下面将从哲学、修身养性、健康观念等方面阐述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首先,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有着相同的哲学基础。道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弃欲无为的观念,主张追求内在的平和、和谐和长寿。而中医药学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根据四时变化调养身体,通过平衡阴阳、调节气血来达到健康的目的。道家文化的哲学思想为中医药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了中医药学的对象、方法和目标。 其次,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共同注重修身养性。道家文化强调修身养性,追求心身的和谐与健康。而中医药学也重视调养身心,强调内外调和,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等方面的平衡,保持正常机能和稳定的情绪状态。道家文化以及中医药学都认为,心理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修行、养生和治疗等方法,可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此外,道家文化也影响了中医药学对健康的观念。道家文化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念,强调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医药学也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体内部存在着相互联系的经络、脏腑等系统。对于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治疗,中医药学注重全面观察、综合分

析,寻找病因所在,调节整个人体系统的平衡,而不只是治疗某一个症状。 最后,道家文化和中医药学都注重人的自我调控和自愈能力。道家文化强调人的自主性,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而然地修补身心的平衡。中医药学也认为,人体具备自我调节和自愈的能力,通过调整饮食、锻炼、休息等方式,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力。道家文化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反过来,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也验证了道家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并将其发展成一门独特的医学体系。 综上所述,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深远的影响。道家文化的哲学基础、修身养性的理念、对健康的观念以及人的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都对中医药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道家文化的指导,中医药学得以形成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为维护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做出了重要贡献。

论道教与中医学的同源与渗透

论道教与中医学的同源与渗透 道教与中医学作为中国文化中极具影响力的两个领域,二者有着 紧密的联系与渗透。在道教的世界观和哲学中,中医学的理念和实践 得以生发和发扬光大。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探讨道教与中医学同源 渗透的本质和内涵。 一、道教与中医学的共性 道教和中医学作为两个独立的领域,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上都存在 共同点。道教重视个体健康与心灵平衡,相信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 中医学则强调整体健康与体内平衡,重视自然万物与人体的关系,强 调体质的整合和调整。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核心在于倡导健康与平 衡的生活方式和优秀的内在品质。 其次,在道教和中医学的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草药和自然物质 进行疗养。道教倡导自然疗法,通过利用自然界中的能量和物质帮助 个体实现身心的平衡;而中医学则更加系统地利用天然草药、矿物等 自然物质,进行调理和治疗。从这个角度来看,道教与中医学均关注 自然的大力量对于人体健康与平衡的积极作用。 二、道教对中医学的影响 道教与中医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不可避免的。道教渗透在中 医学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1. 道教哲学影响中医整体观念 道家的整体观念认为宇宙万物与人体互为因果,人体也是宇宙万 物的缩影。而中医则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乾坤-五行关系密切,身体平 衡是人体与自然界互为关系的体现,身体不平衡则与自然界失去联系。因此,中医根据五行生克、相生相克传统理论,以达到整体平衡为最 终目标。 2. 道教与中医的共性之处 道家与中医学共性之处在于其对草药和天然物质的重视。在道家中,自然疗法以及能量疗法得到广泛应用。在《金丹大道》中,道家

强调的是能够利用能量疗法的方式治疗疾病。实际上,道家中的很多 能量疗法与中医学中常用的疗法相似。比如太极拳,以及其他一些能 量疗法都可以帮助人体达到平衡状态。 3. 道教与中医的共同提倡“平衡” 道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医学则提出“平衡是身体健康 的基础”。二者的核心思想在于追求身心的平衡与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道家认为,只有个体获得了身心的平衡之后,才能与自然界和谐 共处。中医学则认为,只有身体获得了平衡,才能发挥它最大功能。 三、中医学对道教的影响 反之,中医学也对道教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 中医体系为道家提供了疗养方法 中医的存在为道家提供了许多新的疗养办法。无论是草药、饮食、针灸,还是其他类的疗法,都能有效缓解或治疗许多疾病。这些疗法 帮助道家重新认识身体的工作原理,也有助于让人们认识到身体与自 然界之间的牵连。同时,疗效的验证也使得很多道家理论得到了实证 的帮助。 2. 中医通过阴阳、五行理论加深了道家对“天道”的理解 中医的阴阳和五行理论也与道家的阴阳五行概念及道家理论紧密 相连。这种联系不仅在能量治疗方面体现,同时也在颜色疗法、针灸、药材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研究甚至表明,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理 论源于道家文化,是丰富道家阴阳五行概念的核心概念。 3. 中医学推崇的养生思想与道教本身的目标如出一辙 中医学推崇的养生思想重视养生、调理与平衡,这与道家本身的 目标不谋而合。养生的基本目的与道家的“长生不老”的目标类似, 而养生所用的自然物质与道家标榜自然主义的原则与哲学相仿。在养 生的实践中,中医学的理论解释为道家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养身的视角。 四、结论 道教和中医学具有深刻的渗透与互动。二者之间的紧密配合,使 得一些早期的思想理论与现代疗法相结合,更好地继承了中国的传统 文化。这些体现在轻松有趣的太极拳表演,美食饮食,自然疗法等。

中医与道家

哲学是智慧之学,中国哲学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医学是既源于历代的医疗实践,同时也和数千年华夏文明息息相通。在它身上,处处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络。中医学理论形成,发展于先秦时期,在医学实践基础上,借助当时哲学的参与概括、总结而产生,形成了中医的民族特色。由此,要研究中医,必然要将中医置于产生的特定地域和特殊时期的文化背景,并结合传统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探求本源,真正揭示其本质。 1、道家思想的理论核心 《汉书•艺文志》对道家的诠释是:“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以“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崇尚自然无为、返朴归真、反对社会战争、人事争斗的学派。先秦道家大体分为前期老庄道家和后期黄老道家。老庄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在“道”论的基础上侧重于内心的修养、性灵的超越;黄老道家今天能见到的代表作有《黄帝四经》、《管子》四篇等,以齐国的稷下黄老道家学者为代表,在“道”论的基础上侧重“气”生万物论。丁原明在《黄老学论纲》一书中将其特点总结为三点:一是“道”气论(“气化”论或规律论),二是“虚无为本、因循为用”的无为论,三是对待百家之学上的“采儒墨之善,撮名家法之要”[1]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云:“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可以说,道家思想熔先秦百家学说于一炉,集中了各家学派的思想精华,堪称先秦学术思想融会综合的最重要成果。 2、道家思想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 2.1道家的精气阴阳思想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庄子发展了老子的这一观点,认为气是“道”产生的一种极精微物质,是天地人物构成的共同物质基础,提出了“通天下一气耳”的观点。在道家学说中,精与气的概念是同一的,如《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并把“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首创了“精气”,道家的精气思想对中医学的精气理论的构建产生了积极影响。精气神属于中医理论体系本体论的研究内容,它阐述人体生命物质及其不同存在方式(精、气)在生命现象(神)之间的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医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气”为本的人体观,但《内经》在论述人体生命的产生时,是精与气分论的。精是人体生命之本原,“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气由精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另外,道家的“通天下一气耳”的思想,对人体中各种气本于一身之气的理论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 2.2 道家辨证思维方式对中医理论所产生的重要启发 道家还有一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矛盾的观点,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

道儒佛家对中医养生

道儒佛家对中医的影响 1、摘要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关于人体生命养护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方 法的知识体系, 养生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深厚底蕴, 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揉和了儒、道、释家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观点,博采众家之精华, 堪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国内外已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医养生热, 中医养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 2、关键 道家儒家佛家中医养生传统文化 3、正文 我们说养生实际上养的是生机,养的是自然之道,阴阳平衡,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身体健康从中医学的角度上讲,五脏六腑要平衡要协调,气血充足,经理通畅。身体的问题不单单是身体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身体出了问题,是我们平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甚至是性格导致的。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很多学问和道理,是指导我们人生的方向。中医学是从传统文化中延伸出来的,养生之道也融合在传统文化中。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去思考、去领悟。 道家学说认为道,是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和法则, 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道家崇尚自然, 返朴归真, 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道德经》中就深刻体现出养生思想的核心, 效法天地, 以自然为法则, 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达到清静无为! 和少私寡欲! 状态。如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 道家贵圆的圆通观强调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是一个圆通的整体, 与中医学主张人是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有机整体一致。道家的重要思想为中医养生文化吸收, 在《素问》宝命全形明确指出: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列举的长寿之人: 真人者, 提挈天地, 把握阴阳!; 至人者, 淳德全道, 和于阴阳, 调于四时 ; 圣人者, 处天地之和, 从八风之理; 贤人者, 法则天地, 象似日月, 辩列星辰, 逆从阴阳,分别四时, 将从上古, 合同于道。可以看出, 两者思想核心相同, 都说明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联。 儒家思想还为中医养生提供了不少具体方法。孔子倡导君子食无求饱! , 反对饮食不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 反对过食肥甘、恣食生冷或腐败之物。食能以时, 身必无灾。要求除定时定量地进餐外, 还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饮食的宜忌。若饮食不节, 则必发病而伤身。诸如膏粱之变, 足生大疔! , 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 饮食以时, 饥饱得中, 每吃不重用, 讲的就是要定时定量。明代《修真秘要》说得更为具体: 食欲少而不欲顿, 常如

中医养生学专业_中医养生的思想

中医养生学专业_中医养生的思想 中医养生学,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道教鼻祖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之道,乃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认为和。” 《淮南子·原道》云:“道生一,一生二”,这里“一”指宇宙间气的总称,“二”即指阴阳。 《内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妙真经》云:“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道”相当于现代哲学术语中的“自然法”或“自然规律”。它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必须循道。人类进化是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中才懂得循道,而且将养生与循道,两者应如何“相守”与“相保”,相互联系,相互为用,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早就告诫世人。 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超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就是古人的养生法则。 《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国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辨证施治是它的灵魂。全书共10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首,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 书中将病证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并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证候归纳出症状特点,病变部位、损及脏腑、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辩证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作者自身的临床经验,系统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道家养生思想

道家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作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即“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诺,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较简述其大要。 1、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谓的“少私寡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宜“致虚极,守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人之神静,有如浊水,静之徐清。《庄子·天道》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动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科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贵柔归真返朴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 3、形神兼养在于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在宥》中说;“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从而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道以治身,佛以治心,儒以治世。中国古代养生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养生文献典籍,不啻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道家养生文化最为丰富。道家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少私寡欲〞、炼丹术等一系列养生方法,去追求现世的和超越的人生价值,把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探求的终极目标,表现了道家先哲渴望掌握生命规律、延长寿命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为中国养生学作出了让世人瞩目的独特奉献,随着现代养生科学的开展,以道家养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模式逐渐为世人所瞩目,其文化内容和价值逐渐被揭示和肯定。它以其系统而博广的义理,为人们阐释了一种科学的保健养生观。 道家的养生观是一种自然之道的养生观,是顺应自然、适性重生的生命观,重视精神养生,追求生命的自由、平等,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老子的自然观, 如道生一, 冲气以为和, 道法自然, 神形合一, 守静笃,不妄费, 保精气等见解,都对医学的阴阳学说和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观念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对道家的养生观的形成起到了抛砖引玉、积极推动的作用, 是道家养生思想的先河和开创者, 也是道家养生思想的集中表达。道家的养生思想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古名摄生,道生,即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宗旨,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的方法到达性命双修身心和谐健康的目的一种养生观。 1 . “道法自然〞“天人相应〞的养生观 老子认为,“道〞及由它而派生的天地万物按其本性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并非人为如此的。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力求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就可能发生疾病,导致衰老。所以,老子在养生上竭力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即在物质世界里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过程生生不息。这一切就是现实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规律--道。可见, 任何人和事物都离不开道,这里的道既指事物发生开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又是指的客观世界本身。在老子看来,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人在自然界产生, 按照其客观规律开展变化。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是从“人天同律〞的思想出发,主张养身必须自觉地保持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钟吕传道集】说:“气液升降为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假设日月之往复〞,这揭示了“人天同律〞的客观法那么。既然人天同律,那么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应当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互勾通,保持平衡。 〔2〕是从“人天同构〞的理论出发,主张人体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道家学者看来,人和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因此人完全可以同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抱朴子·至理】也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者也。〞这都从一个角度告诉人们,气构成了人体,人们要实现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使人体小宇宙同自然大宇宙息息相通,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有益于生命的精气。 2 . “重人贵生〞“形神相依〞的心身整体养生观。 “重人贵生〞是道家养生理论的又一重要原那么。【老子】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和天地看作同等重要的物,“重人〞这一点是先秦诸子的

道家中脉养生术

道家中脉养生术 道家中脉养生术,源于《黄帝内经》的养生哲学思想,起于道家内丹养生流派,集儒、释、道、医各家养生之精华,以追求生命的根本健康为出发点,是回春术、长寿术,是传统中医养生的组成部分,是中华养生文化的宝贵遗产。 世界著名生物遗传学家牛满江博士,因工作繁忙导致身心状况日衰,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于1979年(67岁)在北京向华山派道长边治中修学中国道家养生长寿术,短时间即恢复健康,享年95岁。他曾说:“我学练这种功法四年,受益匪浅,真诚地希望此术能在世界开花,使全人类受益。” 清代道家北宗龙门派十一代传人闵小艮创立“中黄直透法”(即中脉养生术),简化了修习程序,受到修学者好评。在《中华仙学养生全书》中被誉为“仙家顿法”。书中说:“道家中黄直透法,……即是一窍通时窍窍通,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之意,仙家顿法是也。功夫到

虚极静笃时,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至于通三关,运河车种种作用,乃是仙家渐法,一步一步地走去,由小而大,由浅入深,结果是一样的。”该书对创始人评价很高:“闵小艮乃名宦子弟,博览群书,研究性理,悟尽性致命之学,得太上真传,贯彻性命双修之奥。父歿后,弃官栖真于金盖山,力辟旁门,启三教同修方便法派,为北宗仙真。著作颇多,修士奉为金科玉律。” 我与道家养生术的情缘,可以追溯到1960年。1957年,我从中央机关调到汉阳县委会,当时年轻气盛,忘乎所以。由于坚持原则,使主要负责人受到湖北省委通报批评和武汉市委的大会批评。从此即无宁日,打击报复接踵而来。被整得晕头转向,严重失眠。于是在1960年到武汉协和医院住院治疗,恰逢该院组织专班,中西医结合气功、太极拳,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我从中学会了道家“小周天”功法,治好了失眠症。从此与道家养生术结下不解之缘。 1985年我退到二线,成了“闲”人。为了祛病健身,自修“中黄直透法”。此法简明快捷,适合自学,伴随“未老先衰”的我,走向了全面康复的幸福之路,终生受益,形同再造。在自修过程中,我吸收了一些对通中脉有益的方法,并且只求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益智开慧,提高生命质量,不追求超出自身能力以外的或传说中的奇效,正如道家所云:“只可无心得,不可有心求”,功到自然成。 通过对道家养生术的研究和自修,我认为,古人所修的中脉养生术,对于现代人来说虽然有些玄虚和繁琐,但其中所蕴含的深邃的养生道理却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的,不妨取其简明易行和安全基础的方法,结合现代科学的保健技术,合而用之,必能起到祛病健身之良效。 中脉养生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中脉养生术在修习过程中,把呼吸养生、静坐养生、运动养生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