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道家养生与中医养生的相互渗透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道家养生与中医养生的

相互渗透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相互渗透

中国传统医学和道家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

者在其发展历程中互相渗透、相互借鉴,形成了独特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本文将以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相互渗透为主线,探讨二者的关

系及其对中国人的养生观念和实践的影响。

一、道教的养生理论与实践

道教养生强调“养生不坐室,归于自然”,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追求

内外和谐。道教养生的核心观念在于追求长寿与永恒的生命。道家强

调修身养性,注重内省思考,通过修炼心性和身体来实现养生的目的。在道教养生中,道家通过炼丹、养神、戒煎、行禅等方式来达到调养

身体、增加寿命的目的。

道教的养生理论与实践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饮食方面,

道家主张不嗜肉食,注重清淡饮食,倡导植物性食物的摄入。在运动

方面,道家强调柔和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这些运动方式

能够调养身心,使人体得到放松和舒缓。此外,道家还认为定期疗养

是心理和身体健康的保障,通过山水及自然环境的观赏来达到休息和

恢复的目的。

二、中国传统医学的养生理论与实践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医学体系,包括中医和中草药学两

个主要部分。中医强调“以整体观念治病”,讲究阴阳平衡和五脏调和

的原则。中国传统医学的养生理论和实践是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

形成的,它注重人体的整体健康和平衡。

中医养生的核心观念是“防病于未病”,即通过科学的调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养生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体的健康与

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在饮食方面,中医讲究药膳食疗,通过合理搭配

食物来调节脏腑功能,保持机体的平衡。在运动方面,中医主张适度

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这些运动方式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

病能力。

三、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相互渗透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

养生理论和实践方面有着深入的交流和渗透。

首先,道教的养生理论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道家认

为身体的健康与灵魂的成长密切相关,注重心身的统一,这与中医强

调人体的整体健康和平衡是一致的。道家的炼丹思想也影响了中医药

学的发展,在中医中,药物的配伍与炮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与道家

炼丹追求长生不老的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道家的养生实践也为中国传统医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道家通过修炼心性和身体来实现养生的目的,这与中医强调调节脏腑

功能、保持机体平衡的原则是一致的。道家提倡的柔和的体育运动,

如太极拳、气功等,也与中医讲究适度运动的观念相契合。

最后,道家与中医药学在药物的运用上有着紧密的联系。道家炼丹

术对中医药学的药物运用和炮制有一定的影响,道家的炼丹思想和丹

药炮制的技术,启发了中医药学在药物的配伍和制备上的发展。

综上所述,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相互渗透使得二者在养生理论与

实践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道家养生强调灵性修炼和自然调养,而中医养生注重整体健康和平衡。二者在养生思想和实践中互相借鉴、相互融合,为中国人的健康和长寿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实践方法。

浅述中国食疗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关系

浅述中国食疗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关系 中国食疗文化,以饮食治疗疾病为目的,与中医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是渊源流长、丰富多彩的的中国饮食文化的特殊的组成部分。而道家文化以求得健康长寿为宗旨,对中国食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一、“药食同源”是食疗文化产生的基础 “药食同源”是中国食疗文化形成的基础。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黄帝内经》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道教产生后,许多道士兼通医学,被称作“道医”。他们认为将“食疗”与“药疗”相结合才是上工之术,主张把饮食养生引进治病养生的领域,将“食治”放在医治疾病的重要位置。其中不乏名家,大家。例如庄子、孙思邈、葛洪等等。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性?养老大例》论述了154种食疗食物的内容,其中包括食物性能、食用价值、医疗效能等方面,认为:“君夫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故孝子须深知食药二性”。食治重于药治的思想渗透其中。 二、食疗与天人合一 道家饮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人与天地参”的理论,讲求“天人合一”。孙思邈的“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的观念,强调的就是“知食宜”。所谓“知食宜”就是要顺应季节的变化、环境的不同、体质的差异以及疾病的属性,而实施“食养”或“食治”的规律。这种“天人合一”的饮食观与中医因人、因时、因地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 “知食宜”就是要懂得施以食疗时适宜的气候、适宜的环境、适宜的体质、适宜的时间、适宜的配伍等等,顺应自然,遵循规律。孙思邈《摄生消息论》对四季饮食养生有精辟的论述,认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心气。。。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尔,故宜养心”。将四季变化与人体五脏相对应的养生观,符合中医理论“四时五脏阴阳”的“藏象学说”。后世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季五补”的治疗原则,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长夏淡补,秋季平补,冬季温补的原则。“知食宜”之环境的认识,主要认为是地理环境。不同的生活地区,饮食调理的方法也相应不同,气候干燥的西北平原,应该多吃柔润的食物;气候潮湿的东南山区,则应多吃辛辣食物。只有因地施膳,才能祛病延年。在“食治”的实践中,要懂得不同的地理环境易患的疾病,正确的辨因施食,才能取得好的疗效。道医认为,不同的体质对食物的调理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体胖者远肥腻,多清淡;体瘦者远香燥,多滋阴生津。阳盛实热之人,宜清热泻火之饮食,阳虚有寒之人,宜温热养阳之饮食。对患有疾病的人,则根据病症的寒热虚实、阴阳偏盛,结合食物的五味、四气、升降浮沉及归经等特性来加以确定。“知食宜”之季节、“知食宜”之环境、“知食宜”之体质体现了道家饮食“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观念,至今对现代食疗科学的研究和发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影响 在中医学形成之初的战国时期.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对中医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影响最深,对中医学最有指导意义的是道家。道家的哲学思想及其所研究的生命科学与医学最贴近,加上后来不少著名的道家同时又是医家,所以医与道结下了不解之缘。故作此文以一探其中干系。 一、道家宇宙观与整体观 1、道生万物,道统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因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道生万物,道是万物之本源。《老子·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这里《老子》继承、升华了前代阴阳学说,并否定了天命神权的思想,首次阐述了“道”的概念,把它作为世界的本源与万物的最高范畴。老子所说的“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它先于天地而独立存在,是一个“混成”的整体,其运动方式是变化流逝而终返本源,周流不息而循环往复。它不受局限而无终无止,包容万物而无边无际。万物是以“道”为最大共性和最初本源的有机整体,天地万物以至人类皆是同构同源之体。 2、道生万物,万物一气 《老子·一章》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可见道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对立统一。《庄子·天地》也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所说的“一”就是“道”的别名,反映了宇宙的整体与不可分割性。庄子将“道”的概念具体化,还丰富发展了“气”的理论,并将“道”、“气”、“一”或“一气”等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庄子·知北游》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所谓“一气”就是说世界为一个连续统一的整体,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所产生的。可以说,“道”是万物的共同规律,“气”是万物的共同组成,“一”是万物的统一性。“道”、“气”、“一”三个概念都是整体性原理的体现,“道”是动态的整体性,“气”是开放的整体性,“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万物同道,万物一气,万物统一于整体之中。故道生万物,道统万物,而万物一气也。 3、相生相依,相反相对 《老子·二章》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也就是说事物的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认识到事物之间有差别,而又不可分割。《老子·五十八章》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辩证地告诉我们如何看待祸福及相反事物之间的关系。 庄子则认为事物的差别都是相对的,并漠视而抹杀事物间的界限,进而对客观存在持怀疑与否定态度。他认为从“道”的角度来看,此亦彼,彼亦此,没有确

道教对中医药的影响从本草与服食养生说起

道教对中医药的影响从本草与服食养生说起 *导读:道教医学与道医中国古代历来有十道九医之传统,学道者习医既是帮助他人之途径,亦是修道、识道的重要方式之一。道教医学是在与中…… *道教医学与道医 中国古代历来有十道九医之传统,学道者习医既是帮助他人之途径,亦是修道、识道的重要方式之一。道教医学是在与中医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以长生成仙为最终目标,同时兼顾防病治病,其中既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等道教文化色彩明显的生命科学内容,又容纳了道医所采入的诸多传统中医学知识,与中国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医是近代对奉行道家思想或道教教义的医者的概称。早期如晋葛洪《神仙传》中壶公、董奉,汉魏以后,如晋葛洪、南朝陶弘景、隋杨上善、唐孙思邈、宋王怀隐、元丘处机、清傅山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或学黄老,或为道士,均引道论医。 *方术神仙、道教与中医本草学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是中药学的奠基之作。后世诸家本草,大多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本经的成书,大约在战国至东汉。《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

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这种三品分类的表述,以及将许多金丹药类药物列入上品药,认为它们具有延年等功用,都表明此书与秦汉时期方术思想的盛行密切相关。 战国时期道家的养生学说与方法,至秦汉时期,由于秦皇汉武对于得道成仙的痴迷,神仙、服石、炼丹、房中术一时大行其道,社会上形成了一批被认为持有长生之药或特殊法术的方术之士,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修行成道的神仙。于是,这方面的著作大量出现,与一般医药学著作并传。如《汉书艺文志》方技部分,包括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4类,其中医经7家216卷,经方11家274卷,房中8家186卷,神仙10家205卷。前两类和后两类总数大体相埒。方技略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可见汉代无论学者还是官方,都把医药、房中、养生看作是方士之技、方士之术。而医家有时也直接被称为方士。《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此处所言方士即医生。房中养生、神仙服饵与医经、经方一样,逐渐成为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道家关于生命、精、气、神以及养生、炼丹的理论,在历代医籍中多有反映。 汉代道家神仙方术的兴盛,与帝王对方士的优遇密不可分。

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传承中的养生智慧

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传承中的养 生智慧 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不断增加,中医养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追求的热点话题。中医养生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采用中草药等方式,提升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然而,中医养生并非是当代社会的新概念,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传承中的养生智慧。 一、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中医养生作为一种独特的健康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传统中国文化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将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联系在一起,将人体视为一个复杂而微妙的整体。中医养生所强调的“天人合一”理念与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相契合。中医养生从根本上认为,人体的健康需要与环境和谐相处,注重个体的整体调养,而非简单地治疗疾病。这种理念的核心即体现了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养生智慧在传统文化中的印记 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贯穿于各个领域,如中医、饮食、运动等。其中,“居庙思神”是一种传统的修身养性方法。这种方法提倡人们在庙宇间行走,感受古老的宗教氛围,舒缓心情、静心养神,以此达到

调整身心健康的目的。还有慢读经书,传统文化中强调读书的修养, 认为读书可以提升人的智慧和文化内涵,达到养生的效果。此外,传 统中医经典中的“养生误区”也体现了养生智慧在传统文化中的印记, 从饮食、起居、劳逸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养生建议。 三、养生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因此对中医养 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养生智慧,不仅需要学习 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更需要与时俱进,将其与现代科学相 结合,创新发展中医养生的理论和实践。通过精准的诊断和个性化的 养生方案,中医养生可以更好地满足当代人们的健康需求,并且有助 于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 四、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 中医养生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有助于保持人体的健康,还 将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传承下来。中医养生强调个体化的健康管理,而不是简单地治疗疾病。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智慧则更加注重“养生在平时”、“预防优于治疗”的理念,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实践和良好的 生活习惯来提升人体的自愈能力。这一理念对于现代人们面对的各种 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结: 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传承中的养生智慧为中医养 生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中医养生所强调的个体化、整体化

道家养生与中医学的关系

浅谈道家养生与中医学的关系 作者:李嗣琪 关键词:道教养生中医影响 摘要:自古医道一家。道家思想对中医学有深远的影响,道家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本文试从道家思想特色的内容入手,对道家思想与中医养生学的关系进行论述。 (一)渊源 在中医学形成之初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他们的思想对中医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中,以老子为首的道家,因其研究的生命科学与医学最贴近,而对中医学的影响最深,最有指导意义。道家首先将阴阳五行用于生命科学和医学,以致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的基础理论;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被引入中医,成为中医有别于西医的一大特点;道家“重人贵生”,并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追求长生不老,发展出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全部为中医学吸收而成为中医养生学。 中医学与道教渊源相通,特别强调"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把中医学摆在天地人这样一个大系统中来加以研究、究其源,即出于道家。所以《内经》认为,一个优秀的医生,要掌握医道,就必须懂得:"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主。"把对医家的要求与道家的标准等同起来,这是医之通于道,或者说医道同源的根本之所在。因此,我们要想深入研究中医学则对道学的研究绝不容

忽视,尤其对道门医学的价值绝不容忽视。 (二)养生与中医 中国道家养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中国道家内丹养生之道,其理论基础主要为中国传统的生命科学理论:其主旨是让人们的生活方式“道法自然”规律生活,进而因而制之自然规律达到“乐天知命,掌握人类自身生命密码,同时掌握宇宙天地人大自然万物生命变化的规律”,最终让全人类达到健康长寿、平生事业获得成功。 道教养生学与中医有一些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比如,道教养生学最重视的是人的精、气、神的保养和修炼;而中医的基本理论如天人合一观、阴阳五行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学说以及临床实践,也十分重视人的精、气、神的平衡与协调。道教养生学和中医还有诸如心理——社会疗法、康复疗法、音乐疗法、环境疗法等许多方法上的共同点。道家养生在中医学中的体现2.1顺应自然是养生治病的前提“天人合一”是道家养生的理论核心。 人要保证相互依存相与自然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二者在经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时候是同时进行的。道家养生对于季节和时辰的区人身的小宇宙和天地所构成的分十分明确。其次,大宇宙是相应的。人的身体构造与宇宙的结构相应,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等体系,可以将天和人的结构十分巧妙地融入于一个体系当中。

道法自然与中医联系

浅谈“道法自然”在中医中的体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由老子提出的著名论点。所谓自然,也就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自然作为道家的内在法则,强调宇宙万物都是按照自然地规律与法则来运行的,并把自然与无为联系起来,把无为也当作自然。因此“道法自然”就是主张人道应该与天道一样,顺应万物,遵从自然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 而中医文化也是源远流长,集儒家道家等各个流派之所长,与医学、药学与养生相互贯穿融合,发展而来。因此“道法自然”这一思想,从先秦开始便对中医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更是指引着中医养生的方向以及人的内心品行的修养。下面就具体说明道法自然在中医中的体现。 一:“道法自然”与中医的本质联系 “道家医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核心是生命观念。道家医学在生命信仰、生命哲学和生命科学三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知识,《道藏》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道教著作都与医药有关,故有医道同宗之说。道家医术又包含方术医学、外丹术医学、内丹术医学、房中术医学与医学伦理等,代表的医家有葛洪、许逊等,尤其重养生,还提出了养生重脾等。 “道”的本始涵义为道路,引申后又作为表示规律,顺乎万物之自然,古人把道路与规律联系起来,就是强调规律要像循蹈的道路,作用的发挥是一个由此至彼的过程。(1)1《素问》中说:“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至数之机即指道或规律发挥的玄妙作用;其来可见,其往可追,则在肯定世界可以认识的同时, 表明道或规律要通过一个有来有去的时间序列显示出来。由此可见,道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时间序列,而时序又蕴涵着人们必须遵循的道,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共有特征,当然中医也不会例外,这与中医养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思想相通。可见传统文化对中医病因的影响,不仅是几个概念的沿袭,这种影响是很深的,另外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也是中医病因学认识病因以人体为主,治疗以人体调理为主的重要理论思想基础。 1《内经》病因学理论与先秦道家 “白然无为”思想的讨论 蒋应时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中基教研室(南宁53以艾)l)

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中医养生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 提到中医养生,大多数人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老年人的活动,这是对养生认知的严重误区。所谓中医养生,就是“治未病”,即治疗尚未发生的病,通过“四气调神”、“杂食以养”等方式,清除身体中的疾病隐患,从而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因此,青少年与中年人也要注意中医养生。站在思想层面来看,中医养生内涵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养生内涵集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内涵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以下就是笔者的分析与论述。 一、中医养生与道家文化 1.养生理念 学界普遍认为,道家文化在中医养生思想的形成方面起主导作用。道家文化的核心是“道”,主张“道法自然”。道家著作《道德经》开篇对“道”就作了相关的阐明,《道德经》指出,“道”是非常玄妙深远的,是天地间生成万物总的来源。“道”在道家始祖老子看来,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天地变化规律。老子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传世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也对“道”作了相应的阐明,其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又云:“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指出了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黄帝内经》中所论的养生之道,

多是对老子学说的发挥。中医养生中的“治未病”的思想就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上工治未病”。由此可见,道家文化对传统医学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价值取向 “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道家追求长寿、长生,而中医养生追求长寿,二者有着相似的价值取向。《抱朴子内篇》曰:“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妬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文中指出了人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死,心术不正的人是不能长生的,介绍了外修与内养的养生之道,这种养生之道对中医养生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养生途径 道家的养生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借助丹药外修,一种是通过行气保精进行内养。《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篇、灵枢篇均对于养气就做了极为详细地阐明,点出了,气血不足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强调了任何事情不能过度。《河图帝视萌》也指明了人的养生活动顺应天地之自然,便可达到“寿考无穷”的养生目的。而中医养生受到了这些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四气调神”、“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养生途径。 二、中医养生与儒家文化

道文化对中医药的影响

春秋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在学术思想日趋活跃的形势下,我国医学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受先秦诸子思想的影响和渗透,尤其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医学先哲们将道家气与阴阳的哲学辩证法引入到医学领域,道文化对中医药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今天我们就从中医理论、中医治疗思想和中医药同源性这几个方面来讲一讲道文化对中医药的影响。 道文化的生命心理健康观是我们理解它对于中医药影响首先要了解的。道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蕴藏着古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和对乐生、重生、贵术的追求。 "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道文化追求长生,关怀个体生命,热爱生命,关注人生价值,希望生命之无有止息。“道常生万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为物中之灵者”。这表明人在宇宙中,地位最高,“一切万物,人最为贵。"故而认为天地万物皆有可长生者,人应亦可,且把贪生者作万物之共性。 具体来说,第一点是清净。什么是清静呢?《云笈jí七签》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道德经》写道:“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可见,清静是有利于摄生修养,调适精、气、神的有效途径。第二点是无为。《云笈七签》则告诉我们:“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改而从善……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第三点是寡欲。《道德经》中写道:“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孙思邈则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最后一点,是不争。《道德经》中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说法。《云笈七签》说:“为善者自赏,造恶者自刑。故不争无不胜,不言无不应者。” 可见,道文化不仅对人类生命进行了特殊的思考和探索,而且对心理健康有着独特的见解,其中不乏朴素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它不仅满足了道教信徒的心理安慰和宗教需求,而且能指导其他人正确的待人处世。 第二,道文化对于中医理论的影响。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法自然,形成了精气说,气充当着万物之源的角色,于是,道作为哲学上的统一物成为理论实在;气作为物质性的根据成了一种哲学上的本体。由于阴阳与气的这种结合,既有利于“道---气”学说向自然科学方面倾斜,又为医学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作为骨架奠定了基础。;庄子进一步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即人也是由气化生的。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说:“气”是万物的本源,人是由“气”构成。自此气---阴阳---五行的理论逐渐形成,成为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素问·阴

道家与中医学的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源头。古代民众防病治病的实践从一开始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儒释道,儒释道三家与中医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其中的道家与中医的渊源尤为紧密。儒家主要是从道德观念的层面给予中医以影响;佛家传入中国是在两汉时代,此后,其“以法疗病”的理念及医疗技术才逐渐融入中医;道家修炼的目的是与道合真,羽化而登仙,对身体的珍视无以复加,因此极为重视养生,把养生和修道、得道视为一体,如道家经典《妙真经》写道:“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身。”因此,道家与以防病治病为宗旨的中医最为贴近,不仅其理念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医的指导思想,其养生保健的不少技术和法则也转化为中医重要的防病治病的治法治则,此外,从道家名士中产生了中医发展史上的不少大家。本文对此试加阐述。 一、中医的主要理念源于道家 中医受《易经》的影响最为深刻。众所周知,《易经》是百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张其成先生说:“在先秦典籍中,只有《周易》为儒、道两家所共尊——儒家尊之为‘六经之首,道家尊之为‘三玄之一’。”〔1.1〕儒家和道家均把《易经》奉为最高经典,进行各自的阐释。《易传》作为《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儒家所阐发,它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层面来对《易经》进行诠释;而《易经》中与中医有关的理念却是由道家大力发扬的,如阴阳五行理论,道家将其进一步细化、系统化了。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不少观念源自于《易经》。《易经》与《道德经》中的重要理念均成为中医的指导理念。阅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可知这并非虚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道家的“阴阳五行”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 《庄子。天下篇》曰:“《易》以道阴阳。”整部《易经》都被解读为阴阳两字。《易经》里虽然没有说到五行,但按张其成先生的看法,《易经》里所说的四象八卦就是五行〔1.53〕。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之一。有关阴阳,《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五行学说用于阐述阴阳理论有关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具体有三句话:“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张介宾《类经图翼》·《五行通论》)中医应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身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的思维模式“取象比类”、中医的治则治法等都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这是中医学界的通识,这里不再赘述。 2.道家的“自然无为”是中医倡导的“恬淡虚无”的先声 《道德经》讲“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尽管无限大并包容一切,但却是不能把握、不可言传之物。无为而无不为,是道的一种常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自然无为”的,因此可以无不为,可以开创一切,可以产生奇迹。韩非《解老篇》从《道德经》“自然无为”的观念解读出“少欲”的理念,并指出“少欲”可助身体健康:“民少欲则血气治而举动理,……夫内无痤疽瘅痔之害。” 《内经》沿袭了《道德经》中有关“自然无为”的哲理及“少欲”的观点,认为通过“治神”,使精神意识保持“恬憺虚无”的状态,是防病治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与此类似的表述,还有《灵枢·上膈篇》中的“恬憺无为,乃能行气。”就是说,按照“恬憺守静、内敛不争”来进行自我的修炼,是能收到培育真气、预防疾病的效果的。 3.道家的“人法自然”推演出中医的“顺应天时” 《道德经》认为,天地自然,是道之化生和体现,因此人们必须顺应、敬畏天地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必须效法天地自然,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道德经》的这一重要哲理在《内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内经》要求人们必须根据天地

论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

论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它历经千年的发展,至今仍有广泛 的应用和传承。而道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传统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医道观念、药物疗法、医疗机构等方面,探讨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 一、医道观念 传统医学的医道观念,强调治病救人的为人情怀,不仅注重病因、病机的诊断,更强调治疗的个性化和综合性。而这种观念正是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自然、简朴、无为的生活,认为身体的健康和内在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传统医学渐渐形成了“四气调神, 五脏安和”的理论体系,即通过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达到调节人体阴阳化气的目的,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达到最佳状态。 二、药物疗法 道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认为身体是自然界的一个小宇宙,沟通了天人之间 的关系。因此,道家文化中有很多与自然、与天地相关的概念和方法。这些概念与方法也被应用到了传统医学中,特别是在药物疗法领域。传统医学中很多的中药材都与道家文化相关,如枸杞、人参等,这些植物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其特点是具有温、补、益气的特性。这些概念反映在中药方剂中,许多中药配伍使用以温补为主,以收敛和滋养为辅。而且,在药物疗法中,还常常应用一些自然物质,如石法曾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其中的“望”和“闻”就反映了道家文化中注重自然 的特点。 三、医疗机构

对于传统医学来说,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道家文化中,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道家文化中没有只注重治疗疾病的医院,而是更多的是把医学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流传至今的道教宫观里,除了功夫、修行之外,还有治病的医术,称为“道药”。这些医术能够应用于传统医学中,说明了道家文化对于传统医学的影响。 总而言之,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医学的影响也十分深远。其把自然、天地、人与治疗疾病的方法和观念融为一体,使传统医学更加贴近人性,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充满了人文关怀。这种文化传承至今,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有着深刻的关系。道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一系列生活哲学、道德观念和修身养性方法。而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精华,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维护人体健康。下面将从哲学、修身养性、健康观念等方面阐述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首先,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有着相同的哲学基础。道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弃欲无为的观念,主张追求内在的平和、和谐和长寿。而中医药学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根据四时变化调养身体,通过平衡阴阳、调节气血来达到健康的目的。道家文化的哲学思想为中医药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了中医药学的对象、方法和目标。 其次,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共同注重修身养性。道家文化强调修身养性,追求心身的和谐与健康。而中医药学也重视调养身心,强调内外调和,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等方面的平衡,保持正常机能和稳定的情绪状态。道家文化以及中医药学都认为,心理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修行、养生和治疗等方法,可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此外,道家文化也影响了中医药学对健康的观念。道家文化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念,强调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医药学也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体内部存在着相互联系的经络、脏腑等系统。对于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治疗,中医药学注重全面观察、综合分

析,寻找病因所在,调节整个人体系统的平衡,而不只是治疗某一个症状。 最后,道家文化和中医药学都注重人的自我调控和自愈能力。道家文化强调人的自主性,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而然地修补身心的平衡。中医药学也认为,人体具备自我调节和自愈的能力,通过调整饮食、锻炼、休息等方式,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力。道家文化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反过来,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也验证了道家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并将其发展成一门独特的医学体系。 综上所述,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深远的影响。道家文化的哲学基础、修身养性的理念、对健康的观念以及人的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都对中医药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道家文化的指导,中医药学得以形成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为维护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做出了重要贡献。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之一。春秋时期《老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道家思想的产生,此后的《庄子》、《列子》、《管子》、《淮南子》等著作进一步继承和阐发了道家思想,强调“道常无为而无所不为”,“道法自然”,“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观点,一直为后世所推崇。著名的中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强调指出:“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研究道家思想体系“对于了解全部中国科学技术是极其重要的”。道家学说,其义精深,其奥无穷,除了在哲学和政治上发挥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以外,对于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道家思想对《内经》理论体系的影响《内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生命科学的集中总结,汇集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优秀成果。其中道家学说对其理论奠基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道家的“天地之道”与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老子主张天道自然无为,人只要顺应自然,就能把握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种尊重客观自然法则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庄子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安时而处顺”(《庄子·大宗师》)。由此去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逍遥境界。《黄帝内经》承袭了道家思想的精华,把天和人作为一个统一体看待,建立了自己的天人合一观。《内经》认为,人是在特定的“气交”环境中,由天地两气结合生成的。《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同时《内经》还认为,人与天的结构相类似,这种类似表现在人的身体体现了天地的结构。《灵枢·邪客》日:“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内经》还从唯物论出发,提出从自然界和人体本

道家与中医

道家与中医 周海金(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并滋养了中医学的发展,道家与中医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医理论 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道术在中医医疗实践中的运用丰富了中医临床学的内容;而道教经典对民间 中医临床成果的汇集和总结为现代中医的更新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关键词:道家思想;中医理论;医疗实践 中图号:R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222(2007)01-0034-04 中医理论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中道家思想对中医的影响尤为深远。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道家特别注重医学以及养生延寿之术,因为他们认为要达到成仙的目的,必须先祛病健身。因而许多道教徒通过对传统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创立并发展了与传统中医学说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医药学说和医疗技术,从而使道家思想渗透到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学说和临床实践。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最基本的一点在于,道家的哲学观点与中医学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相吻合。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是道家哲学的终极追求,而医学的目的也是为了治疗疾病,保持健康,从而达到延年益寿。这一基本点的一致使得道家的许多思想成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1道家思想与中医理论 道家对中医理论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道家辩证的思维方式对中医理论所产生的重要启发。 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道德经》上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1]道家这种运动变化的观点使得中医学认识到人的年龄的增长会导致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从而呈现出由强到弱,由盛到衰的过程。 道家另一重要的哲学思想就是矛盾的观点,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恒也”[1]被认为是对矛盾最经典的记载。道家矛盾的观点被

道家与中医的关系

道家与中医的关系 道家及其后来发展的道教,与中医都是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也是最能反映我们民族性格精神的文化与体系,它们之间源远流长,相互影响。本人在此不想从学术上专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想谈一点自己看法和感想,不对之处,敬请扶正。 翻开中国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皆因道学之兴而盛,道学之衰而亡。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汉唐两代,汉(文景之治)唐(开天盛世)时期社会都崇尚道家思想。而汉武帝大搞“罢废百家,独尊儒术”正是西汉走向衰亡的开始。儒家思想根本没有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相反一直在阻碍发展。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宋朝和“最耻辱”的晚清都是儒家礼学大兴的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中国影响很大是因为统治阶级的强烈推崇强烈和大力灌输。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儒家思想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儒家思想的本质是:帮助封建统治者更好的统治其人民。教育民老百姓如何作一个服从君王的顺民。正因为此,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一直不停地美化儒学、误导民众。由此产生了数不尽的儒家思想卫道士。《水浒传》中的宋江就是一个典型的受儒学毒害极深的愚民。 现在社会的发展印证了道家思想的正确性。 道教哲学虽没有被哪个国家追捧和信奉,但是任何一个国家

的社会发展无不与道学的发展观相吻合。一切尽在道之中。道云:“无为胜有为”,道家提出“无为政府”的概念。表面听来觉的此理论很荒唐,但是事实证明了道的正确性。如:中国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结果造成资源极度浪费、环境严重污染。韩国政府为了扶持民族工业,过度干预经济领域,结果反而造成经济危机,最终要国民献血救国。这些都是违反道家无为理论的恶果与此相反的是:美国实行的自由资本主义,政府最大限度不干预经济,却始终保持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英国实施自由经济摆脱了长期的衰退,进入了持续稳定地增长。英国政府对几乎不直接干预经济领域的活动,即使英国国宝“罗尔斯罗依斯”公司被德国人收购了,英国政府也决不干涉。结果,汽车工业全部沦陷的英国反而能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强国。“无为政府”并不是要求政府不做事,而是要求政府不可过度干预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美英两国虽然不信奉道家哲学,但是他们在经济上的成功为道家之无为理论作了很好的示范。也再此证明了道家哲学是包罗万象的。 历史对道家却的确有许多误解。 方面人们普遍分不清道家和道教的区别,把两着混为一谈。其实道家不是道教。道教是宗教,而道家是哲学体系、是学术流派,道家从不宣扬迷信。那些求神拜仙、练丹画符之类的事属于道教,与道家毫无关系。道教与农民起义的关系。道家哲学主张人保持自然本性,这包含了自由的概念。这与儒家思想的教条格

中医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论中医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人体生命养护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方法的知识体系;养生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深厚底蕴;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揉和了儒、道、释家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观点;博采众家之精华;堪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1.道家思想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思想渊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思想流派中;道家文化一直被学界公认为与中医学的渊源最为密切;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中医养生一词;最早由道家提出;后世一直沿用摄生和养生两词..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这种思想体系影响和促进了养生学形成..因此;道教思想和文化与中医养生理论如影随形;密不可分.. 道家的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都是为了达到祛病延年、全命保生的根本目标..道家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道家的重要思想为中医养生文化吸收;这一切都与道家文化的道法自然精神契合无间.. 许多著名的道医在道教理论及养生学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历史上一些有影响力的养生学著作也大多为道教徒所著..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是一名道医;他不仅精通医术;也崇尚老庄;尤其将道教的服食方法引入中医养生领域;倡导药食两攻;为中医养生食疗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2.儒家思想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 儒家思想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孟之学为代表..孔子一生倡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孔子认为;具有仁德者方可通向长寿之路..因此养身旨在养心;养心是为养性;把这种养性观融入中医养生文化之中;通过养性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儒家思想开创了身心并重的养生之道;形成了自身传统特色和优势..儒家推崇中庸之美;追求一种恰如其分;达到整体和谐的完美..儒家文化不走极端;温良平和的特点对养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与中医养生倡导阴阳调和的真谛相似..可见;儒家的中和思想已经成为了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 儒家思想还为中医养生提供了不少具体方法..孔子倡导君子食无求饱;反对饮食不节;而且要求除定时定量地进餐外;还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考虑饮食的宜忌..若饮食不节;则必发病而伤身..这种食无求饱的说法;与现代养生学的观点是相一致..劳动和体育锻炼是重要的长寿之道;运动是维持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因素;运动亦是万事万物的固有属性..中医养生学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指导防病治病;以求延年益寿.. 3.佛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补充作用 佛教并非中国本土之宗教;但其传入后很快被中国化;原有的文化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佛学思想自东汉以后开始便盛行于中国;然而其在养生方面的见解易受到忽视..在中国本土化的历史过程中;佛家思想也对中医养生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养生内容.. 佛教讲求禅定;强调心灵为一切身心现象的主宰;并将它作为调节心绪的一种手段和精神治疗的一种方法..佛家侧重于通过心理修养来影响进而健壮人格;与中医养生学的养心异曲同工.. 佛教戒律是修行僧尼严格遵守的清规戒条;要求修行者务必使自己的言语、意念、行为都符合道德规范;做到要乐施行善利众;也就是养德..佛教五戒如素食主张;就对中医的食养、食疗思想的形成有不同程度影响..佛教中一些理论的精髓;与东方传统文化在根本上是相吻合的..这些积极的东西经过历代医家的吸收;已改变了它特有的宗教内涵;逐渐被纳入了我国传统的中医养生学之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都重视养生;各家思想都反映了对中医养生学的理性认识;三者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并相互补充..养生学集道、儒、佛家思想的精髓;兼收并蓄并相得益彰..从养生角度而言;这三者的思想精髓实际上亦趋于一致;加上旁涉其它各家的精要;再与医家丰富的医疗卫生经验血肉交融;故而逐渐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生思想体系..

中国古代道教与中医文化交融

中国古代道教与中医文化交融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在这一传统当中,道教和中医是两个颇为独特的文化符号。他们因其古老而神秘的起源,饱含哲学智慧和生活智慧,一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这两种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特点,然而,它们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无论是在思想或者实践层面上都具有深刻的交融和融合。通过分析道教和中医的历史沿革、理论体系以及实践方式,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道教和中医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是多方面和深刻的。 道教和中医的历史沿革 首先,有必要阐述一下道教和中医的历史沿革。道教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寻求超越人类自身境界的哲学和生活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道教主旨在于将人之所欲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通过修“真气”,达到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的境界。 而中医则起源于中国古代,有着两千年的历史。中医最早的文献是《黄帝内经》,主要包括五脏六腑、经络、脏腑相正相反、经验教训、治疗原则、针灸、草药汤剂等内容。中国古代的人们

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其中与道教有着很大的关联。 道教与中医的理论体系 其次,道教和中医的理论体系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在道教的思想中,五行八卦的哲学思想和“人体八卦”式的修炼方式被广泛使用。其中,五行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理论中,认为五脏和五行相应,人体生病也与五行缺陷有关。比如,肝与木相应,心与火相应,脾与土相应,肺与金相应,肾与水相应,这些都是中医理论中的基础概念,与道教的五行思想密切相关。 此外,在道教理论中,丹田和元神等概念也与中医理论紧密相连。丹田是道家所提倡的可内视的椭球形的瑞气之宫,是道家“修炼真气”所必须找到的灵魂。中医理论中也有类似概念,认为“先天之气”来自一种空洞区域,位于下腹部的气海,也就是人类的“丹田”。 道教与中医的实践方式

道家思想与中医文化

道家思想与中医文化 摘要】道家思想与中医文化密不可分,通过举例说明道家思想和中医文化的联系,进一步说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老子道家传统文化中医道家是老子创立的,以“道”为理论中 心的学派。《汉书艺.文志》曰:“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科学思想史》中关于道家有这样的论述:“道家哲学虽然含有政治集体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以及个人修炼成仙的各种因素,但它却发展了科学态 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此外,道家又 根据他们的原理而行动,由此之故,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 理学都起源于道家。”可见,道家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的文化流派。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人物,他们的一些思想不仅影响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流派,还渗透到了中医学领域。下面以《老子》、《庄子》、《黄帝内经》三本书为载体,举例说明道家思想与中医文化的关系。 1.顺应自然规律《老子.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人(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天地之间有四种东西是最重要的,即道、天、地、人。人的行为以地为法则,地的行为以天为法则,天的行为以道为法则,道的行为以它自己的本然为法则。“道法自然”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界本身的客观规律与法则,只有顺应自然, 才能改造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 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说明人的生命要顺应自然规律,才不会得病。保养生命的关键就在于调摄人的神、气、形,以求保持人的生命过程的和谐发展,适 应自然界阴阳四时的变化规律。 2.阴阳和合《列子.天瑞》:“冲和气者为人。”陶鸿庆《读列子札记》云:“冲读为中。”中和之气便成为人。《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依靠天地之气和水谷之精气生存,并随着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生活着,若阴阳不和,人就会生病。《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九知针石篇》:“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稪吟,敢问其方。”杨上善注:“从道生一,谓之朴也。一分为二,谓天地也。从二生三,谓阴阳和气也。从三以生万物……”中医认为人 就是由阴阳和气而形成的,若阴阳不合,人就会生病。 3.形与神俱《庄子.天地》:“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这句话揭示了“德”“神”“形”三者的关系,圣人执道全德,则 形全、神全,有益于健身养生。中医在养生方面特别看重形和神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魏晋嵇康《养 生论》中也明确提到了两者的关系,“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可见形神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4.物极必反《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动。”老子指出事物无不向自己 相反的方面转化,“道”也是不断运动的,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是“道”自身运动的结果。《老子.五十八章》:“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可以转化为邪,善可以转 化为恶,一切事物的转化无不走向自己的反面。中医理论中也应用了“反者道之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