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医药及养生的关系

*导读: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神仙思想;长生不死,修真成仙,成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炼目的,因此道教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本文介绍了……

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神仙思想;长生不死,修真成仙,成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炼目的,因此道教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本文介绍了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在医药学方面的成就,并从服食、辟谷、导引、行气、房中五个方面论述了道教的养生健身之术,辨析了其中的科学因素与虚妄夸诞之说。文章认为,道教在医药和养生方面有不少科学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应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和整理,剔除其虚妄迷信因素,发扬其科学内容。

生死问题是人生哲学上的重大问题。生必有死,虽是辨证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人的欲望总是希望延年益寿,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最高统治者,总是希望长期保持富贵荣华、骄奢淫逸的生活,贪婪地追求长生不死。春秋时代,齐景公就说过:古而不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二十年)战国时,出现了一批方士,为了迎合王公贵族求长生的心理,于是编造出海上有长生不死之药的谎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齐国的方士徐福等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许多仙人都住在那里,如能到达,可以求得神仙和不死之药。公元前21年9秦始皇派徐福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公元前

21年5秦始皇又派方士韩终等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秦始皇本纪》)经过几年,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结果一无所获。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对武帝说用丹砂可以炼出黄金,以黄金为饮器则益寿,可以见到蓬莱岛上的神仙,于是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安期生等仙人。齐国的方士公孙卿又对汉武帝讲黄帝乘龙上天的事,武帝听了深为羡慕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秦皇汉武所迫切追求的就是成仙不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继承了古代的神仙思想。

《抱朴子》曰: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地真》)故长生不死,成为神仙是道教的主要思想,也是道教的修炼目的。为了修仙长生,首先得却病延年,而医药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医药成为仙道修炼的必要手段。《抱朴子杂应篇》说:故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所谓近祸就是指人们患的各种疾病而言。早期道教如汉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都是将传教与治病结合起来。由于汉末曾有几次传染病、瘟疫流行,道教徒利用廉价的中草药、符水给人治病,使一些人获得再生,因之百姓信向,教徒遍布天下。所以葛洪把延年益寿,,消灾治病说成道教的业务。全真道的创始人王喆说: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盲医者损人之形体,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着,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重阳立教十五论论合药》)这说明

学道之人必须通医术,医药有助于宗教的宣传推广,但不能执着,

以医为业,甚至借医药来贪取财货。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当然有损阴功,不可能修真成仙了。

概括起来,道教所以重视医药的原因有二:其一,要想修炼成仙,必须服食炼丹,而医药则是服食炼丹的重要手段。其二,医药可以济世活人,利用医药来治病救人,接近群众,是扩大宗教宣传影响的最好方法之一。

为了修真成仙,道教有种种修炼的方术,如服食炼丹、导引行气、辟谷、存神以及房中之术等等,所以葛洪说: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可以度世;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知屈申之诀者,则曰导引可以难老;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抱朴子微旨》)道教的这些修炼方术,虽以修真成仙为目的,具有虚妄迷信色彩,但其中包含着古代医药和养生的科学内容。现就这两方面分述如下。

*一、道教与医药

道教为了达到成仙长生的目的,首先得却病延年,而医药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寿。所以,医药成为仙道修炼的重要方术之一,凡是学道求仙的人必须懂得医药,医药成为有知识的道教徒的必修功课。道教徒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药服之可以使人成仙,长生不死。《抱朴子对俗篇》说:知上药之延命,故服其药以求仙。中品药可以养生延年,下品药才用来治病。上药中的上上品就是道教的金丹大药,葛洪说九鼎神丹服之都可以成仙,如云:九转之丹,服之一日得仙。还丹服之一刀圭,即白日升天。(《抱朴子

金丹》)但是这种金丹是经不住实践检验的,历史上许多求仙心切的人,吃了金丹大药,不仅没有成仙,反而中毒死亡,不仅不能延年,反而短命。所以古诗上说: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历史上服丹而死的事例不少。唐朝诸帝,如宪宗、穆宗、武宗、宣宗都是服丹药中毒死的。①五代时南唐烈祖李昪使道士史守冲等炼金石为丹。李昪服金丹中毒,临死时给他的儿子齐王李璟说:吾服金石欲延年,反以速死,汝宜视以为戒。

(《南唐书烈祖本纪》)自宋以后炼外丹服食术求仙之风才日渐衰微。隋唐以前由于道士一直追求金丹妙药,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寻找长生不死的上药,这种上药事实上是没有的,上药不可得,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寻可以延年益寿、治病养生的中、下药。为了服食,必须懂得医药,所以道教徒中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都是著名的医药学家。

《神农本草经》是战国、秦、汉以来药物知识的总结。这部书里就带有明显的方士和仙道的色彩。它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一百二十种,久服可以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中品药百二十种,可以抗御疾病,补虚弱。下品药百二十五种,可以除寒热邪气,破积聚。葛洪引《神农四经》说: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羽毛,行厨立至。中药养性(生),下药除病。(《抱朴子仙药》)可见上药就是修道求仙所追求的,这些药物大都出战国秦汉时方士所传,其中对好些药物都说:不老神仙,长生不老就是证明。在《汉书艺文志》里就把医经、经方、房中、

神仙四类书同列于方技略,正说明古代迷信与科学是互相杂糅混在一起的。在上品药物中列于首位的就是历代方士奉为仙丹妙药的丹砂。葛洪说:仙药之上者丹砂。

(《抱朴子仙药》)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抱朴子金丹》)葛洪在炼丹中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丹砂()加热离解出水银,水银和硫黄反应,加热升华,又生成丹砂。道士们不理解其中的化学反应,把它看得很神秘,视为仙丹,结果许多人服之中毒而死。李时珍批判道:水银乃至阴之精,禀沉着之性。得凡火锻炼,则飞腾灵变,得人气熏蒸,则入骨钻筋,绝阳蚀脑,阴毒之物,无似之者。《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本草纲目》卷九水银条)

葛洪(283-年3)6丹3阳句容(江苏句容县)人。他综练医术,(《晋书》本传)是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医药方面的著作有《玉函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神仙服食药方》十卷,《黑发酒方》一卷等。他感到医药的方书卷帙烦重,加以选辑整理,编撰成《玉函方》一百卷。又将方便经验方编撰为《肘后要急方》,用以救急,便于携带,可以悬于肘后,故又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它包括传染病、慢性病、外科、眼科、小儿科及兽医等各方面。对各种病的起源、病状、治疗方法都有所叙述。如其中关于痘症(天花)流行和结核病的记述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记

载。又提出用狂犬脑敷贴伤口来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这也为后来科学证明狂犬脑里含有抗狂犬病毒的物质。《肘后方》经陶弘景增补为《肘后百一方》,取佛书人有四大,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之义名之(《直斋书录解题》)。以后金代杨用道又取唐慎微《证类本草》中所附药方,加以增补,名为《附广肘后备急方》,足见这部书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

陶弘景(456-年5)3丹6阳秣陵(江苏南京)人。弘景知识广博,是南朝著名的道教学者。史称其尤明医术本草。(《梁书》本传)他的医药学著作有《本草集注》,增补葛洪《肘后方》为《肘后百一方》,还有《药总诀》、《效验施用药方》、《集金丹黄白要方》、《服草木杂药法》、《灵方秘奥》等。

如上所述,由汉代结集的一部古代药典《神农本草经》载有药物三百六十五种,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一分类法受炼丹方士的影响,认为上品药服之可以成仙,显然是不科学的。《本草》经过汉魏晋以来的历代传抄,字义残缺,品次错杂,弄得很混乱。陶弘景是精通药物学的,他在《本草》学上的贡献是:(一)整理了《神农本草》,陶弘景在《本草集注》中改变了把药物按上中下三品分类的方法,他根据药物种类的不同分为玉石、草木、虫兽、米食、果、菜及有名未用七大类,这种分类法显然比三品法更科学、更明确一些。以后唐代的《新修本草》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分类都是在这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二)根据汉魏晋以来几个世纪许多名医用药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于《神农本草》三百六十五种药物之外,

又增补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取名为《名医别录》,把《本草》中药物发展成七百三十种。(三)对药物的性能、形状、特征、产地都加以说明。对于一种药物有多种性能的,就以它主要的功能为本。中医在用药上本有君、臣、佐使的分别。但在《神农本草》中则以上品为君,中品为臣,下品为佐使,这种机械的划分显然是受了炼丹家方士的影响。陶弘景以药物主治之病来确其性能,如治黄疸病的药有茵陈、栀子等,祛风的用药有防风、防己、独活等。这是对《本草》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四)在药物的配伍使用上,以主治之药为君,辅助的药物为臣、佐使,又根据人的老少、男女、身体的虚实以及各地的生活习惯、环境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发展了《本草》学。

隋唐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5816年8)。2他隐于太白山,学道炼气,精于医药。著《备急千金方》三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

中国道教与养生

中国道教与养生 中国道教与养生 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长生不死,是人类自我意识苏醒以来世代相传的一种理想和追求。这种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世界各民 族的宗教观念和文学艺术中,都有所体现和反映。 道教故乡的华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以贵生著称的华夏民族,历来向往长生。从先秦时代起,就有不少人在孜孜不 倦地探索长生不死之道。数千年来,华夏先民在养生实践中,创造 和发明了种类繁多、功效各异的养生延年之术。这丰富多彩的养生 文化,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卓异智慧。这珍贵的历史 文化遗产,更有待于我们今天的发掘和利用。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追求长生不死,修炼成仙是它的基本特征。道教是一种乐生恶死的宗教。对于生命的保护和延长 以及渴望永生,向来是道教最为关心和探索最多的课题。 道教初创时期,《太平经》等典籍中,就有追求长生不死的意思。《道藏》的首经《元始无量度人经》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道教认为:“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陆修静《洞玄灵宝 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正因为道教把人的生命看得宝贵,所以主 张人应当竭力爱护生命,目的是要延年益寿,长生不死。道教继承 了这一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义和实践之中。 集汉民族不死信仰和养生术大成的道教,确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在执着地追求不死之道。正是在这种积极态度的支持下,二千年来,无数的道教徒在寻求长生成仙的道路上努力探索,锲而 不舍。道教所行的养生术很多,有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食、辟谷、存思、导引、按摩、房中等等。大多数养生方法如行 之得法,确能收到奇效。这些已被海内外医家和养生学家所公认。 所以,如果没有道教对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定信仰,没有道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养生保健有着独特而深 远的影响。道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身心灵的平衡与和平。养 生是道教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将介绍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以 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借鉴道教的养生智慧。 第一种养生之道:养身之功 道家强调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通过调养气血,保持身心的平衡。道教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的阴阳要保持平衡才能健康。养生功法包 括各种养生保健体操、气功和养生食疗等。例如,太极拳作为一种常 见的养生功法,通过慢跑的动作和深呼吸来达到调节身心的效果。另外,在饮食方面,道教养生饮食偏素,注重与自然和谐,追求平衡营 养的摄入,以保持身体的机能正常化。 第二种养生之道:养心之术 道教注重心灵的修养。通过养心的方式,道教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养心术包括冥想、修行和静坐等修行方法。冥想有助于提高专注 力和精神力量,使心灵更加宁静;修行则强调修行者的境地和品德的 提升;静坐是一种闭目养神的修行方法,通过意识觉知来达到心灵的 净化与放松。养心之术有助于消除内心的杂念和负面情绪,提升个人 的道德境界和心灵的平静状态。 第三种养生之道:养性之法

道教强调保持人的性情之间的和谐。养性之法包括性情调理和性爱 养生等方面。性情调理指的是通过调节情绪和性格,达到平衡身心的 目的。性爱养生则通过性生活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滋养身体和延年益 寿的效果。道教讲究男女性爱的和谐与和顺,有适度、安全、和睦的 性生活有助于保持身心的健康与活力。 第四种养生之道:养神之法 道教强调人的意识和精神的修养。养神之法包括文化修养和艺术修 养等方面。文化修养包括读书学习、修身养性,通过研读经典和哲学 思考提升个人的修养境界;艺术修养则强调欣赏艺术、参与艺术创作,通过艺术来调节情绪与心灵,达到养神的效果。道教认为,文化修养 和艺术修养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使人的心志更加坚定和豁达。 第五种养生之道:养道之法 道教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超越自我、与道合一的境界。养道之法包括 修行道德和追求道的境界。道德修行是道教的基本要求之一,强调尊 重他人、宽容待人、自律自强等方面的修炼;追求道的境界则是道教 追求的最高目标,通过修行来达到与道的合一,达到身心灵的彻底净 化与升华。 以上所述,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包括养身之功、养心之术、养性 之法、养神之法和养道之法。通过这些养生之道,人们可以在身心健 康中,追求内在和外在的和谐与平衡。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从道 教的养生智慧中汲取营养,适度地借鉴其中的养生方法,使自己更好 地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和压力,以达到身心平衡和健康的状态。道教

道教的养生和健康观念

道教的养生和健康观念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注重养生和健康观念 的传承和发展。道教主张追求自然与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倡导修身养性,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在道教的养生理念中,强调平 衡与调整,注重调养内外,以达到身体健康、精神平和和长寿的目标。本文将从饮食调理、锻炼身体和修心养性三个方面介绍道教的养生和 健康观念。 一、饮食调理 道教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主张"饮食谨慎",倡导"饮食素净"。在饮食方面,道教教义指出,忌食腥辛,主张清淡清爽的食物,尤 其强调素食。素食以蔬果、豆类、杂粮等为主,不仅可以降低体内脂 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还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 助于减肥、预防疾病。此外,道教还主张规律饮食,定时进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讲究饮食的节制和均衡,使身体得到充分的营养和 休息。 二、锻炼身体 道教注重锻炼身体,主张"以无为而治"。道家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倡导自然动静结合的锻炼方式。具体来说,道教的养生方法包括 拳术、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以柔养刚, 以静养动,强调调和身心的关系。通过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 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缓解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提升免

疫力,改善睡眠质量。道教的养生锻炼方法简便易行,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进行。 三、修心养性 道教的养生观念强调修心养性,追求身心的平和与内心的宁静。在道教文化中,修道者通过冥想、打坐、静心等修炼方式,净化心灵,调和身心关系,达到身心健康和心灵富足的目标。修心养性注重自我觉察和内在修行,通过放松身心,舒缓压力,提升人的抗压能力,增加积极情绪,达到身心平衡的境界。此外,道教追求自然与和谐,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保持内心的平和和谐,以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 结语 道教的养生和健康观念从古至今一直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传承。在面对现代社会的压力和快节奏生活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道教的养生理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适度的身体锻炼和内心修行,我们可以达到身心和谐、内外调和的状态,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字数:663字)

道教对中医药的影响从本草与服食养生说起

道教对中医药的影响从本草与服食养生说起 *导读:道教医学与道医中国古代历来有十道九医之传统,学道者习医既是帮助他人之途径,亦是修道、识道的重要方式之一。道教医学是在与中…… *道教医学与道医 中国古代历来有十道九医之传统,学道者习医既是帮助他人之途径,亦是修道、识道的重要方式之一。道教医学是在与中医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以长生成仙为最终目标,同时兼顾防病治病,其中既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等道教文化色彩明显的生命科学内容,又容纳了道医所采入的诸多传统中医学知识,与中国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医是近代对奉行道家思想或道教教义的医者的概称。早期如晋葛洪《神仙传》中壶公、董奉,汉魏以后,如晋葛洪、南朝陶弘景、隋杨上善、唐孙思邈、宋王怀隐、元丘处机、清傅山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或学黄老,或为道士,均引道论医。 *方术神仙、道教与中医本草学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是中药学的奠基之作。后世诸家本草,大多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本经的成书,大约在战国至东汉。《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

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这种三品分类的表述,以及将许多金丹药类药物列入上品药,认为它们具有延年等功用,都表明此书与秦汉时期方术思想的盛行密切相关。 战国时期道家的养生学说与方法,至秦汉时期,由于秦皇汉武对于得道成仙的痴迷,神仙、服石、炼丹、房中术一时大行其道,社会上形成了一批被认为持有长生之药或特殊法术的方术之士,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修行成道的神仙。于是,这方面的著作大量出现,与一般医药学著作并传。如《汉书艺文志》方技部分,包括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4类,其中医经7家216卷,经方11家274卷,房中8家186卷,神仙10家205卷。前两类和后两类总数大体相埒。方技略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可见汉代无论学者还是官方,都把医药、房中、养生看作是方士之技、方士之术。而医家有时也直接被称为方士。《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此处所言方士即医生。房中养生、神仙服饵与医经、经方一样,逐渐成为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道家关于生命、精、气、神以及养生、炼丹的理论,在历代医籍中多有反映。 汉代道家神仙方术的兴盛,与帝王对方士的优遇密不可分。

道家养生 道教奥秘

道家养生 社会进步了,科学发达了,因此发生变化了的生活规津和自然环境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比如;平平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的亚健康问题。为此,二十一世纪世界文化的主流成为了“健康文化”。 养生是健康文化的重要部份,但,什么是养生?如何才能养生?首先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人生吧。 一,生命论; 人就象一盏灯,点亮之后就开始消耗,能量耗尽之后就会息灭。灯盏的大小是先天所赐,消耗的快慢为后天的行为、造化。 老子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意思是说先天能长寿的有一部份,先不能长寿的人也有一部份,先天能长寿而没有得长寿的人也有一部份,这就说明了长寿与先天后天都有关,为此,我们要学习养生。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篇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常”字,什么是“觉”呢? 老子又说:“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觉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养生之道重在“养”而贵在“生” 什么是生呢?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是气息的往来交汇,要“冲气”才能和合,合而能生。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橐龠是古时的风箱,也是气息的往来交汇。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种往来的气息运动是建立在静守的基础上的。 所以,生命之道乃是性命双修之法。也是说要先养性功而后才能练命功的。 如何练性功呢?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如果做学问,每天增加一点学问就会增长一点知识,增长一点知识,增长一点知识就能提升一点智慧,这样做事也这就可以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但是,这是有限的,因为,他要大量的消耗能量。 如果修炼道家这能长生久视的性命双修的功夫即相返,每天应该从自己的思想中损掉一些事情,减去一些负担,久而久之,心中无事,没有负担,没有压力,自然安静。经曰:“静极生动”,“物极必返”然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修后天可补先天,可得长生,可开智慧,能为人所不能,能及人皆莫及,只是此非常人能修(不能放下)。 虽不能生,但,可练,可养,练养之道,贵在自然; 二,养生的方法; (一)四时四气与养生; 人体为一小天地,宇宙为一大天地,小天地长期在大天地的环境中生存,生活,为此,小天地适应了大天地的环境,遵循了大天地的自然运行规律,所以,人们也应该按照自然的规津生活。 1,春养; 春三月,谓之发陈,此时,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当夜卧早起,阔步于庭野,食宜常补,补而勿损,人当常养,养而勿伤,养则有生,生而勿杀,春气之应,养生之道,逆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伤

道文化对中医药的影响

春秋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在学术思想日趋活跃的形势下,我国医学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受先秦诸子思想的影响和渗透,尤其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医学先哲们将道家气与阴阳的哲学辩证法引入到医学领域,道文化对中医药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今天我们就从中医理论、中医治疗思想和中医药同源性这几个方面来讲一讲道文化对中医药的影响。 道文化的生命心理健康观是我们理解它对于中医药影响首先要了解的。道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蕴藏着古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和对乐生、重生、贵术的追求。 "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道文化追求长生,关怀个体生命,热爱生命,关注人生价值,希望生命之无有止息。“道常生万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为物中之灵者”。这表明人在宇宙中,地位最高,“一切万物,人最为贵。"故而认为天地万物皆有可长生者,人应亦可,且把贪生者作万物之共性。 具体来说,第一点是清净。什么是清静呢?《云笈jí七签》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道德经》写道:“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可见,清静是有利于摄生修养,调适精、气、神的有效途径。第二点是无为。《云笈七签》则告诉我们:“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改而从善……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第三点是寡欲。《道德经》中写道:“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孙思邈则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最后一点,是不争。《道德经》中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说法。《云笈七签》说:“为善者自赏,造恶者自刑。故不争无不胜,不言无不应者。” 可见,道文化不仅对人类生命进行了特殊的思考和探索,而且对心理健康有着独特的见解,其中不乏朴素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它不仅满足了道教信徒的心理安慰和宗教需求,而且能指导其他人正确的待人处世。 第二,道文化对于中医理论的影响。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法自然,形成了精气说,气充当着万物之源的角色,于是,道作为哲学上的统一物成为理论实在;气作为物质性的根据成了一种哲学上的本体。由于阴阳与气的这种结合,既有利于“道---气”学说向自然科学方面倾斜,又为医学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作为骨架奠定了基础。;庄子进一步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即人也是由气化生的。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说:“气”是万物的本源,人是由“气”构成。自此气---阴阳---五行的理论逐渐形成,成为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素问·阴

道家与中医学的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源头。古代民众防病治病的实践从一开始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儒释道,儒释道三家与中医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其中的道家与中医的渊源尤为紧密。儒家主要是从道德观念的层面给予中医以影响;佛家传入中国是在两汉时代,此后,其“以法疗病”的理念及医疗技术才逐渐融入中医;道家修炼的目的是与道合真,羽化而登仙,对身体的珍视无以复加,因此极为重视养生,把养生和修道、得道视为一体,如道家经典《妙真经》写道:“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身。”因此,道家与以防病治病为宗旨的中医最为贴近,不仅其理念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医的指导思想,其养生保健的不少技术和法则也转化为中医重要的防病治病的治法治则,此外,从道家名士中产生了中医发展史上的不少大家。本文对此试加阐述。 一、中医的主要理念源于道家 中医受《易经》的影响最为深刻。众所周知,《易经》是百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张其成先生说:“在先秦典籍中,只有《周易》为儒、道两家所共尊——儒家尊之为‘六经之首,道家尊之为‘三玄之一’。”〔1.1〕儒家和道家均把《易经》奉为最高经典,进行各自的阐释。《易传》作为《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儒家所阐发,它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层面来对《易经》进行诠释;而《易经》中与中医有关的理念却是由道家大力发扬的,如阴阳五行理论,道家将其进一步细化、系统化了。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不少观念源自于《易经》。《易经》与《道德经》中的重要理念均成为中医的指导理念。阅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可知这并非虚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道家的“阴阳五行”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 《庄子。天下篇》曰:“《易》以道阴阳。”整部《易经》都被解读为阴阳两字。《易经》里虽然没有说到五行,但按张其成先生的看法,《易经》里所说的四象八卦就是五行〔1.53〕。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的核心理念之一。有关阴阳,《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五行学说用于阐述阴阳理论有关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具体有三句话:“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张介宾《类经图翼》·《五行通论》)中医应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身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的思维模式“取象比类”、中医的治则治法等都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这是中医学界的通识,这里不再赘述。 2.道家的“自然无为”是中医倡导的“恬淡虚无”的先声 《道德经》讲“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尽管无限大并包容一切,但却是不能把握、不可言传之物。无为而无不为,是道的一种常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自然无为”的,因此可以无不为,可以开创一切,可以产生奇迹。韩非《解老篇》从《道德经》“自然无为”的观念解读出“少欲”的理念,并指出“少欲”可助身体健康:“民少欲则血气治而举动理,……夫内无痤疽瘅痔之害。” 《内经》沿袭了《道德经》中有关“自然无为”的哲理及“少欲”的观点,认为通过“治神”,使精神意识保持“恬憺虚无”的状态,是防病治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与此类似的表述,还有《灵枢·上膈篇》中的“恬憺无为,乃能行气。”就是说,按照“恬憺守静、内敛不争”来进行自我的修炼,是能收到培育真气、预防疾病的效果的。 3.道家的“人法自然”推演出中医的“顺应天时” 《道德经》认为,天地自然,是道之化生和体现,因此人们必须顺应、敬畏天地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说人必须效法天地自然,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道德经》的这一重要哲理在《内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内经》要求人们必须根据天地

道教与医药及养生的关系

*导读: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神仙思想;长生不死,修真成仙,成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炼目的,因此道教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本文介绍了…… 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神仙思想;长生不死,修真成仙,成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炼目的,因此道教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本文介绍了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在医药学方面的成就,并从服食、辟谷、导引、行气、房中五个方面论述了道教的养生健身之术,辨析了其中的科学因素与虚妄夸诞之说。文章认为,道教在医药和养生方面有不少科学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应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和整理,剔除其虚妄迷信因素,发扬其科学内容。 生死问题是人生哲学上的重大问题。生必有死,虽是辨证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人的欲望总是希望延年益寿,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最高统治者,总是希望长期保持富贵荣华、骄奢淫逸的生活,贪婪地追求长生不死。春秋时代,齐景公就说过:古而不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二十年)战国时,出现了一批方士,为了迎合王公贵族求长生的心理,于是编造出海上有长生不死之药的谎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齐国的方士徐福等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许多仙人都住在那里,如能到达,可以求得神仙和不死之药。公元前21年9秦始皇派徐福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公元前

21年5秦始皇又派方士韩终等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秦始皇本纪》)经过几年,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结果一无所获。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对武帝说用丹砂可以炼出黄金,以黄金为饮器则益寿,可以见到蓬莱岛上的神仙,于是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安期生等仙人。齐国的方士公孙卿又对汉武帝讲黄帝乘龙上天的事,武帝听了深为羡慕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秦皇汉武所迫切追求的就是成仙不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继承了古代的神仙思想。 《抱朴子》曰: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地真》)故长生不死,成为神仙是道教的主要思想,也是道教的修炼目的。为了修仙长生,首先得却病延年,而医药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医药成为仙道修炼的必要手段。《抱朴子杂应篇》说:故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所谓近祸就是指人们患的各种疾病而言。早期道教如汉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都是将传教与治病结合起来。由于汉末曾有几次传染病、瘟疫流行,道教徒利用廉价的中草药、符水给人治病,使一些人获得再生,因之百姓信向,教徒遍布天下。所以葛洪把延年益寿,,消灾治病说成道教的业务。全真道的创始人王喆说: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盲医者损人之形体,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着,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重阳立教十五论论合药》)这说明 学道之人必须通医术,医药有助于宗教的宣传推广,但不能执着,

道教中的药食养生

道教中的药食养生 *导读:自古医道不分家,许多注明的医家同时也是有名的 方外术士。像注明的葛洪、孙思邈其实都是道士。道教与中医有着非常特殊的亲缘性关系。…… 自古医道不分家,许多注明的医家同时也是有名的方外术士。像注明的葛洪、孙思邈其实都是道士。道教与中医有着非常特殊的亲缘性关系。当然道家讲究养生、长生,对于药食养生明显就有着很深的研究。 其一,天人合一是道教药食养生的哲学基础。道教的药食养生理论是建立在将天与人相比附的基础之上的。在道教看来,天地生人,人禀得天地之灵气,故最为天下贵。既然人是天地之 精华,那么利用天地间的最精华的矿物质、植物乃至动物自然可以达到滋润生命的目的。由此,道教形成了吃什么,补什么的药食养生观念。与之同时,道教将天地理解为大宇宙,而人的身 体则为小宇宙,主张顺天之则,根据四个季节的递嬗变化,吃相匹配的保健药物或者食物。这些观念无疑是道教天人合一的朴 素思维的产物。 其二,阴阳五行是道教药食养生的核心理念。阴阳五行说 不仅为传统医学所接纳,也为道教所汲取。道教不仅认为人体的疾病是阴阳不谐的结果,而且不同的药物或具阴性,或具阳性,

运用之于人体,或者滋阴,或者壮阳。五行不仅被对应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如五果、五谷、五畜、五菜;并且与人体之器官乃至主观感受相匹配,如五脏、五味。在此基础上,五行学说与阴阳理论相结合被一起用来解释药食养生的道理。《黄帝内经》认为五味按照阴、阳的不同属性被划分为两类: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药食的使用如果能够保证阴阳平衡、五味调和,那么就能取得良好的保健效果。 其三,中和之道是道教药食养生的方法原则。中和之道不唯儒家所独有,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和之道,在道教养生思想中根据人体、药食的属性,因时、因地合理地进行膳食。进食的原则是无饥无饱,无多无少,无过无不及。《抱扑子内篇极言》中提出的十二伤之一,就是食伤: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此外,道教的药食养生之所以规定种种饮食禁忌,其目的就在于控制和调节食物摄入的量、时间、次数,确保生理系统、营养系统的平衡,达到身体保健的目的。 其四,内外兼修是道教药食养生的基本原理。在唐代,孙思邈亲自采药制药,搜罗民间验方秘方的同时,把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纳入医疗范围,丰富了道教医学内外兼修的内容。他提出饭前配合导引活动可以促进食欲。同样,饭后导引、按摩则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可令体中畅快。在药食使用过程中,道教医学反对过分依赖药物,而是借助自身的宗教优势强化人

论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

论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道教养生思想特色的分析归纳,总结出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以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核心;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防病基础。 关键词:道教;中医;养生 道教与中国传统医药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养生思想对我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视人的生命存在的宗教,另外,道教养生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养生即是修道。养生在修道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养性延命录》提出:“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强调养生与修道是统一的,即所谓“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学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中医养生学的启发和推动极为突出。历代道教养生家通过实践和积累,已经形成独具风格的养生思想以及多种养生方法,本文就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作初浅论述。 1 道教养生的思想特色 1.1 天人相应,和谐统一“天人相应”是道教的宇宙观,同时也是道教养生的重要思想基础。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德经》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最初由无形无质的“道”生出真元之气,真元之气化生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阴阳交合感应而又化生天地间万物众生,此为造化之道。可见,人与自然万物皆归源于道。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人的行为应该仿效自然、服从自然、顺应自然而动,而不应违背自然、破坏自然,人与自然才能保持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道教理论高度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大环境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道教将人身视为一个小宇宙,只要人身的小宇宙和自然的大宇宙同构相应,即达到“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境界时,人就有可能“长生久视”,颐养天年[1]。道家从道学角度以“天人感应”学说阐明养生的基本原理。 1.2 重人贵生,乐生恶死“重人贵生”是道教的生命价值观,生命是第一位的。《道德经》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把人与道、天、地放在同等的地位,可见人是世间万物中最重要的,社会的一切都是因人而存在的,因而每个人都应“贵生”“重生”“保生”“修生”。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提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即给予主体选择的自由,而人的生命寿限是不确定的,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去求得生命的长存,因此主张并且相信经过一定的炼养过程,精神和形体可以相守不离,即形与神俱,实现长生不死而得道成仙的终极目标,这其中包含了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太平经》在这方面则予以反复阐明:“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道教特重今生,认为人为万物

道家与中医的关系

道家与中医的关系 道家及其后来发展的道教,与中医都是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也是最能反映我们民族性格精神的文化与体系,它们之间源远流长,相互影响。本人在此不想从学术上专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想谈一点自己看法和感想,不对之处,敬请扶正。 翻开中国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皆因道学之兴而盛,道学之衰而亡。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汉唐两代,汉(文景之治)唐(开天盛世)时期社会都崇尚道家思想。而汉武帝大搞“罢废百家,独尊儒术”正是西汉走向衰亡的开始。儒家思想根本没有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相反一直在阻碍发展。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宋朝和“最耻辱”的晚清都是儒家礼学大兴的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中国影响很大是因为统治阶级的强烈推崇强烈和大力灌输。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儒家思想维护了统治者的利益。儒家思想的本质是:帮助封建统治者更好的统治其人民。教育民老百姓如何作一个服从君王的顺民。正因为此,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一直不停地美化儒学、误导民众。由此产生了数不尽的儒家思想卫道士。《水浒传》中的宋江就是一个典型的受儒学毒害极深的愚民。 现在社会的发展印证了道家思想的正确性。 道教哲学虽没有被哪个国家追捧和信奉,但是任何一个国家

的社会发展无不与道学的发展观相吻合。一切尽在道之中。道云:“无为胜有为”,道家提出“无为政府”的概念。表面听来觉的此理论很荒唐,但是事实证明了道的正确性。如:中国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结果造成资源极度浪费、环境严重污染。韩国政府为了扶持民族工业,过度干预经济领域,结果反而造成经济危机,最终要国民献血救国。这些都是违反道家无为理论的恶果与此相反的是:美国实行的自由资本主义,政府最大限度不干预经济,却始终保持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英国实施自由经济摆脱了长期的衰退,进入了持续稳定地增长。英国政府对几乎不直接干预经济领域的活动,即使英国国宝“罗尔斯罗依斯”公司被德国人收购了,英国政府也决不干涉。结果,汽车工业全部沦陷的英国反而能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强国。“无为政府”并不是要求政府不做事,而是要求政府不可过度干预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美英两国虽然不信奉道家哲学,但是他们在经济上的成功为道家之无为理论作了很好的示范。也再此证明了道家哲学是包罗万象的。 历史对道家却的确有许多误解。 方面人们普遍分不清道家和道教的区别,把两着混为一谈。其实道家不是道教。道教是宗教,而道家是哲学体系、是学术流派,道家从不宣扬迷信。那些求神拜仙、练丹画符之类的事属于道教,与道家毫无关系。道教与农民起义的关系。道家哲学主张人保持自然本性,这包含了自由的概念。这与儒家思想的教条格

李宇林道长谈道教医学养生文化传统

李宇林道长谈道教医学养生文化传统*导读:随着人们对宗教文化和传统医学的日渐重视,道医也成了一个热点话题。道教之音网站专访北京白云观道医馆馆长 随着人们对宗教文化和传统医学的日渐重视,道医也成了一个热点话题。道教之音网站专访北京白云观道医馆馆长李宇林道长,听道医讲解道教医学的文化传统。 李宇林,河南南阳人,成长于中医世家,早年慕道来到白云观,参加中国道教学院学习,研修道学、易学、丹法、医学等。阅读道书之余,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获得专科文凭,成为一名道学与医学兼修的专职道医,曾参与编纂《修道五十关》等,出版《医道通仙》一书。 *一、道:道医文化的核心 道教医学之所以源远流长,并能够自成体系,在今天依然焕发勃勃生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道医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

由道出发,不断展开、补充,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精妙的宗教医学体系。道是道教的核心信仰,也是道医的思想内核,是道医的本质与基础。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道进行了细致精妙的阐述,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描述了大道的性质,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在道教中,道不仅仅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也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还是社会正常运转与发展的内在法则,同时是人身体内在的主宰。 道教正是在道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宇宙与人的关系,并希望通过各种方法使人与宇宙实现同质同步,从而修道得道、长生久视。道医也正是怀抱着对道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宇宙与人的身体,建构了博大精深的道教医学文化传统。 *二、养生:道医文化的表现

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有着深刻的关系。道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一系列生活哲学、道德观念和修身养性方法。而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精华,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维护人体健康。下面将从哲学、修身养性、健康观念等方面阐述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首先,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有着相同的哲学基础。道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弃欲无为的观念,主张追求内在的平和、和谐和长寿。而中医药学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根据四时变化调养身体,通过平衡阴阳、调节气血来达到健康的目的。道家文化的哲学思想为中医药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了中医药学的对象、方法和目标。 其次,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共同注重修身养性。道家文化强调修身养性,追求心身的和谐与健康。而中医药学也重视调养身心,强调内外调和,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等方面的平衡,保持正常机能和稳定的情绪状态。道家文化以及中医药学都认为,心理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修行、养生和治疗等方法,可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此外,道家文化也影响了中医药学对健康的观念。道家文化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念,强调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医药学也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体内部存在着相互联系的经络、脏腑等系统。对于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治疗,中医药学注重全面观察、综合分

析,寻找病因所在,调节整个人体系统的平衡,而不只是治疗某一个症状。 最后,道家文化和中医药学都注重人的自我调控和自愈能力。道家文化强调人的自主性,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而然地修补身心的平衡。中医药学也认为,人体具备自我调节和自愈的能力,通过调整饮食、锻炼、休息等方式,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力。道家文化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反过来,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也验证了道家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并将其发展成一门独特的医学体系。 综上所述,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深远的影响。道家文化的哲学基础、修身养性的理念、对健康的观念以及人的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都对中医药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道家文化的指导,中医药学得以形成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为维护人体健康和治疗疾病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关于道文化与健康关系的说法

以下关于道文化与健康关系的说法道文化与健康是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它包含了道德、文化、 哲学和医药等多方面的内容,这种联系是由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和文化传统所塑造的。与现代医学不同,道医学更加强调自我调 理和养生,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下面 是道文化与健康关系的具体说明。 一、道文化对健康的正面影响 1. “中庸之道”对健康教育的启示:道家思想强调“中庸之道”, 即“恬淡寡欲,寂寞无求”。这种思想转化为健康教育中的理念, 就是要人们放下心理的贪欲,拒绝过度消费,减少精神和身体疲劳,注重休息和自我调节,这样才能增强身体健康。 2. “阴阳五行”对健康的调理:道家医学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是“阴阳五行”。它具有很强的理论逻辑和科学性,被广泛应用于医 学领域。这种理论强调养生调养须以阴阳平衡,五行均衡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身体健康与自我修行的目的。 3. “止于至善”对生活心态的影响:道家思想认为,治疗心理疾 病的方法是“止于至善”。这种理念告诉人们要用积极心态面对生 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做到心静神安,达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平 衡的目的。 二、道文化对健康的具体作用

1. 餐饮文化的作用:中国的饮食文化贯穿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而道家思想在饮食上也有自己的一些特色。道家饮食注重选择合 适的食材,精细制作,少炸、少烤、少煮,既保留了食材的味道,又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摄入,促进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2. 香文化的作用:道家文化注重香道,认为香能够促进人的健 康和心灵的愉悦。这种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香能让人心情愉悦,消除压力,促进身体健康;香还能抑制细菌,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3. 动功文化的作用: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尤其 注重身心的调和和保养。动功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家养生方法,它 通过身体的放松和锻炼来达到健身的目的,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道文化在现代健康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道文化也在不断地和 现代健康相结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前景正变得 越来越广泛和深远。 1. 道医学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道家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诊断和治 疗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个性化治疗和全面调理,受到了越来越多 的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和推崇。

道教的产生及其与汉代医学的关系道教与古代医学化学和药物学的关系

道教的产生及其与汉代医学的关系道教与古代医 学化学和药物学的关系 一、汉代医学成就 汉代医学在医学史上有着既往开来的作用,成就斐然。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著录了西汉时国家所藏的各类图书,其中的方技略著录的正是与医药卫生相关的书籍。方技略,又分为四家: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共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可见当时医学著作之丰。这只是当时政府藏书,此外还有民间散落、收藏的。 近年来关于汉代医学的出土资料也颇引人瞩目: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大量帛书,其中有很多古医书,根据内容分别被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此外此墓出土的木简中还有四种医书,定名为:《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写录医书的帛书在马王堆帛书中是字体较早的一种,抄写年代大约在秦汉之际。1962年河北满城发现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不仅发现了“医工”专用的铜盆、铜药匙等医疗专用器械,而且有四根金针、五根银针,保存完好。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了一批汉简,其中有两部医学著作《脉书》和《引书》,内容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导引图》相类,字迹清晰,内容齐全。此外还有敦煌莫高窟16号窟出土的张仲景《五藏论》卷子,居延

汉简中有关医、药、伤、病的简文,武威医简等等。这些资料有力的证明了导引、食气、服食、房中等方面当时已发展的相当成熟,与道教中的修炼术几近相同。也侧面说明道教是在其基础上发展的结果。 二、道教对医学的继承 根据《汉书?艺文志》当时的医学可以分为四类:(一)医经。属于医学理论,即所谓“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应与生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医学有关。其中尤以脉学最为重要。而治疗方法则包括各种外治法(“度箴石汤火所施”)和方剂学(“调百药齐和之所宜”)。(二)经方。中国古代医方所收的药物是以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为主,但也包含一些化学制剂(如魏晋以来流星的各种丹散)。记录这些药物的产地和药性在古代不仅属于药剂学,还带有博物学的性质。古代的博物学知识,除见于地质性质的古书和某些训诂书,更多的是保存于医方之中。植物学的知识尤其是如此。中国古代的药剂是以草药为主,所以后世也称专讲药性的书为“本草”。古代的“方”往往与“经”相附,如房中书《素女经》即附有《素女方》,所以也叫“经方”。(三)房中。“房中”一词本指女人(优今语所谓“屋里的”),也叫“房内”,这里是指与房事有关的书,它主要与性学的内容有关,并包含求子,优生和房中禁忌等内容。(四)神仙。是房中以外的其它养生术。古代所说的“神仙”是一种养生境界,专指却老延年,达到不死的人。它包括服食(特殊的饮食方法)、导引(配合有呼吸方法的体操)、行气(也叫“服气”、“调气”,今称“气功”)等多种方法。其中服食并有“芝菌”、“黄治”等不同名目。前者分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见《抱朴子?仙药》),后者属炼丹

道医-大医精诚也

道医-大医精诚也 道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并对中国人健康与繁衍做出了杰出贡献。道教作为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她与中国传统医药学关系之密切,也是世界宗教史上极其罕有的。道教作为一个高度重视生命的宗教,历来就有重视医药卫生之道的传统,涌现有诸多深谙医药之学的高道,他们不仅是道门的一代宗师,也是中国医药学史的著名大医。他们在道教仙道贵生、养生修真、济世利人、修道积德、生道合一教义思想宗旨的指导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医疗实践和对人体生命奥秘的探索,在人体医学、病因病理学、治疗学、食疗学、疾病预防学、药物学(本草学及化学制药学)和医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医学思想,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道教医学流派,对道医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著名道教人物葛洪真人,不仅是道教的思想家,他还编著有《肘后备急方》传世,对伤寒、温病(热性传染病)、疟疾、痢疾、时气(流行性传染病)、瘟疫、疫疠(急性传染病)、丹毒病、沙虱病、食物中毒等疾病作了论述,在世界上最早记载天花这种急性传染的症状及提出治疗方法,比阿拉伯医生雷撒斯对天花的描述早了五百年;最早发现结核性传染病肺结核(尸注)的传染途径(屋传、衣传、食传)、危害并提出预防之法,这种对肺结核病的认识至少比西方要早四至五百年;他还最早记载了狂犬病的医治方法。 另外,《肘后方》还有“青蒿绞汁服用能够治疗疟疾”的重要记载, 为后来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问世奠定了基础。一代道教宗师陶弘景,著《肘后百一方》、整理校订并集注《神农本草经》,他根据药物的性能与功效将药物分成上中下三品,成为我国药物学最早的分类法,在药物学思想上提出了“按病下药、辩证用药“的主张,指出:同一疾病,症状多种,在每一个人身上的症状及变化都不尽相同,所以用药也应有所差别。并强调“病之变状,不可一概言之,所以医方千卷,犹未尽其理”。对药物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

道教与中医学!为何说“十道九医”?

道教与中医学!为何说“十道九医”? 一 众所周知,宗教与医学的关系素来十分密切。单以中医学而论,不论是本土的道教,还是从印度传入的佛教,都曾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其中又以道教的影响为大。 在人们印象中,道士往往也通晓医术,所谓“十道九医”。此言不虚,医史上的确有许多修道而兼通医术者。特别是在汉唐之间的数百年中,道医几乎成为了当时医学发展的中坚力量。除了熟悉的葛洪、陶弘景之外,还有鲍姑、雷敩、孙思邈、王冰、杨上善等也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如果说到此时期的医学,道医的层出不穷确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道教的理论构成、宗旨及其形成过程等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本土宗教,道教的思想渊源虽然复杂多端,但均在中华文化土壤生发,与中医学本来就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历来便有“医道同源”的说法。像先秦诸子思想、黄老之学,乃至于原始的巫术,都在二者的身上留下了印记,而气、阴阳、五行等理论概念,也都为二者的思想体系所吸纳。因此道教与医学,虽然性质不同,但二者的思想渊源,实际上多有交叉之处。所以不但道教经典《太平经》中会有“草木方诀”、“灸刺方诀”这样专章的涉医内容,甚至于像《黄帝内经》、《难经》等不仅是医家的经典,而且也都被后世的《道藏》视为道家的典籍而收录其中。 此外,在道教的形成与创立过程中,医疗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其时天灾人祸不断,疫病多发,下层民众患病者甚众,却苦于得不到救治。而新兴的道教团体虽然具体主张有所差别,但不约而同地将布教活动与医疗活动结合起来,将医治疾病作为吸引信徒的重要手段。比如太平道的首领张角,常通过让患者跪拜首过,吞服符水、咒语等替人治病。

《本草纲目》医道服食养生探析

《本草纲目》医道服食养生探析 摘要:医道服食养生是在医道融通的视域下,道家与医家共同使用的服食养 生之术,其内涵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辨证实施饮食、服药、服气、服符、辟谷,以达到除病延年养生之功效,最终实现生与道的合一。结合 对医道服食养生内涵的理解,《本草纲目》医道服食养生可分为饮食、服药、服气、辟谷四个方面,饮食养生提倡粥养与水养,服药养生多为草木药,服气养生 包括服内气与外气,辟谷养生尤可除三尸九虫。 关键词:本草纲目;中医;道家;服食;养生 《本草纲目》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嘉靖三十一年到万历六年,参考 书籍八百余家,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历时约三十载而著成,该书以纲目为例, 开创了新的本草体系,全书共五十二卷,约一百九十万字,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附方一万余首,《本草纲目》不仅是中医药领域的跨时代著作,同时字里行 间也蕴含着丰厚的道家[1]服食养生文化,本文从医道相融角度,总结《本草纲目》服食养生之法。 1医道服食养生内涵 自古以来,就有“医道同源”、“医道通仙”之说,中医与道家有着不解之缘,始自《内经》有云:“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2]《老子》、 《庄子》、《易经》及阴阳五行哲学贯穿于《内经》中,而大凡修道之士,为济 世救人、长生久视、成仙证真,多以道论医,娴谙于医术,《道藏》中医药文献 所占篇幅70%以上[3],道法与医术早已相融互渗,结成医以道行、道以医显的血 肉关系,而道家和医家共同使用的服食养生之术,可以统称为医道服食养生。 然而究服食之术,内涵则不尽相同。《尚书》云:“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4]此处服食泛指服用一般饮食物,后服食成为战国方士用于 养生之法,与行气、房中术同时兴起,成为三大方术之一的专用词,其服食内容 多为“仙药”,《史记》中载有方士“事化丹砂诸药齐为黄金”[5],《列仙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