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造型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范文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范文

学生姓名:张文强专业班级:11级本六

指导教师:左艳蕊工作单位:

任务一:SolidWork模型的工程图制作

步骤1:打开标准中的[从零件/装配图制作工程图]命令,设置图纸尺

寸格式

后,会出现各类视图,在图纸中合适位置放置正视图,左视图:

步骤2:改变显示样式,使隐藏线可见:

步骤3:设置正视图剖切面,得到剖面视图:

步骤4:通过设置参数调整个视图尺寸参数

:

步骤5:添加基准符号、公差符号、粗糙度符号、注解,最终得到工程

任务二:手轮零件建模

1.任务说明

1.了解多实体造型技术

2.掌握利用桥接技术及旋转、放样特征构建手轮三维实体模型的方法。

2.任务分析

手轮零件的结构特点,可以采用多实体技术来构建模型:首先利用旋

转特征

构建中部实体和外缘实体,然后分别创建轮辐两端截面轮廓线的草图,通过放

样特征将构建好的两个实体桥接起来,阵列轮辐特征构造完整的手轮

模型。

3.零件建模

3.1手轮零件的建模

步骤1:以垂直中心线为旋转轴旋转生成实体

步骤2:通过旋转特征以旋转轴旋转生成实体

步骤3:创建基准面1

步骤4:创建基准面2

步骤5:阵列轮辐

步骤6:生成键槽及倒角,完成建模

任务三:千斤顶的零件、装配以及工程图设计

1.任务说明

1、分析装配体或装配图

2、使用SolidWork软件对零件和装配体进行建模;

3、用软件生成零件图和装配图,设计分析、零件建模分析和过程、

装配体建模分析和过程、工程图设计过程。

2.任务分析

千斤顶工作原理:

千斤顶是简单起重工具,工作时,用可调节力臂长度的铰杠带动螺旋

杆在底座的螺纹孔中作旋转运动,螺旋作用使螺旋杆上升,装在螺旋杆头

部的顶垫顶起重物。顶垫顶部均匀分布24个凹槽,增大顶垫与重物间摩

擦力,防止滑动。

设计要求:

完成零件1——底座、零件2——螺旋杆和零件3——铰杠的三维建模,对零件进行装配,生成零件1——底座的零件图和千斤顶整体装配图。

3.零件建模

3.1底座零件的建模

步骤1:确定底圆并拉伸形成凸台

步骤2:在特征中选择“拉伸切除”,去除多余实体

步骤3:拉伸形成凸台

步骤4:拉伸切除,使其完全贯穿,并插入注解螺纹装饰线

步骤5:进一步“拉伸切除”,去除多余实体

步骤6:倒角

步骤7:画开环轮廓,在特征中选择“筋”形成肋板

步骤8:在特征中选择“圆周阵列”,形成四个肋板,均匀分布在圆

柱四周,底座建模完成

3.2螺旋杆零件的建模

步骤1:确定基圆并拉伸凸台

步骤2:拉伸凸台,并在小圆柱体上“拉伸切除”,去除多余实

步骤3:拉伸凸台,并在大圆柱体上“拉伸切除”,形成贯穿内

步骤4:在大圆柱体上“拉伸切除”,形成与前一个垂直的贯穿内孔,并倒角

步骤5:在螺旋杆上加螺纹装饰线,并切退刀槽

步骤6:在螺旋杆顶部钻孔,并加内螺纹装饰线

步骤7:螺旋杆完成建模

3.3铰杠的建模

步骤1:确定底圆,拉伸凸台

步骤2:倒角,形成铰杠,建模完成

3.4螺钉的建模

螺钉为标准件,从标准件库中直接引用,其实体如下:

3.5顶垫的建模

步骤1:确定基圆并拉伸凸台

步骤2:在特征中选择“拉伸切除”,多次去除多余实体,依次

步骤3:拉伸切除,使其完全贯

步骤4:拉伸切除多余实体,并阵列

步骤5:旋转切除多余实体,并完成建模

4.装配体建模/工程图设计等

步骤1:

1装配体实体

2建模过程

(1).新建装配体零件,插入各零件

2.零件间配合

首先底座与螺旋杆的配合,然后螺旋杆与铰杆配合,其次螺旋杆与顶垫的配合,最后顶垫与螺钉的配合,装配体建模完成,其图分别如下:步骤2:工程图设计

新建工程图,先选择标准图纸的型号A4,点击“插入”下拉命令“工程图视图”选“模型”,选择要插入的零件/装配体——底座,生成主视图,对主视图进行全剖得剖视图,视图比例设为2:3。然后选注解中“模型项目”自动对各类尺寸、表面粗糙度等进行标注。其次注明技术要求,最后编辑标题栏,完成底座图,如下: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

日日

《UG三维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UG三维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功能是:旨在运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的理念,按照“工学结合”的模式,使学生通过运用UG软件,用计算机来完成机械图样的绘制和图形的布局打印输出等问题。用三维形式完成通用机械产品设计、汽车零件和塑料件结构设计及装配,解决典型机械零件的自动编程与加工,并具备有较强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该课程的基础是需要学生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计算机、机械制图、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熟悉UG NX用户界面, 资源条及图标工具条,常用下拉式菜单,各种参数预设置;了解UG设计流程, 熟练掌握曲线,草图,特征建模,自由形式特征建模,装配,制图等功能;熟练掌握草图、建模、装配与制图的新的用户交互方式;掌握UG部件间相关建模基本概念和技能(部件间表达式,提升特征,WAVE 几何连接器)。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 UG NX简介……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UG NX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领域;熟悉UG NX软件的界面和功能模块。 重点与难点:UG NX 用户界面的熟练使用与用户的通用预设置 第一节UG NX/CAD 理论及建模理论

一、UG NX的建模理论 二、UG NX的建模思维 第二节熟悉UG NX 用户界面 一、资源条、图标工具条、下拉式菜单 二、通用预设置、弹出式菜单、用户交互方式 第二章基础建模……10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在明确设计意图基础上,合理选择草图基准面;会设定草图座标系和定位草图,以及使用“Reattach”重新定位草图;掌握草图基本曲线的绘制;掌握各种草图几何约束方法;掌握各种草图尺寸约束方法;掌握UG的各种建模特征:体素特征、扫描特征、成型特征、参考特征及各种特征操作;掌握特征的复制技术及用户自定义特征的建立及使用技巧。 重点与难点:草图操作与约束;体素特征与布尔运算;特征操作。 第一节绘图基础 一、草图与设计意图 二、新的草图任务环境 三、草图曲线创建 四、草图操作、约束 第二节体素特征与布尔运算 一、体素特征的操作 二、布尔运算的操作 第三节扫描特征 一、Extruded Body (拉伸体) 二、Revolved Body (旋转体) 三、Sweep along Guide(沿轨迹线扫描) 四、Tude(管) 五、扫描特征范例解析 第四节参考特征 一、参特征综述 二、Datum Plane(基准面) 三、Datum Axis(基准轴) 四、参考特征范例解析 第五节成形特征 一、成形特征综述 二、成形特征(孔、圆台、凸台、腔体、槽、沟槽);成形特征范例解析 第六节特征操作 一、边缘操作(边缘圆角、边缘倒角) 二、面操作(拔模、挖空、偏置面) 三、引用特征(矩形阵列、环形阵列、镜像体、镜像特征) 四、修剪操作(修剪体、分割体) 五、特殊操作(螺纹、比例体) 六、特征操作范例解析 第七节特征编辑

3D设计与打印课程方案设计说明

3D设计与打印课程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当今的教育思潮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日渐突出。历史表明, 经济强国的背后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所以我们应该着力研究成功背后的因素, 美国教育是各国研究的长期目标.STEM教育在美国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 而对中国而言, 虽然STEM是相对新鲜的词汇, 但是也得到大部分学者的认同. 我们大兴区注重科技教育,新兴的教育方式及时与课程衔接。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中小学学习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然而现今的创新教育培养,大多止步于思维的培养,由于受到时间、场所等限制,而忽视了最能体现学生“创新”素养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了“手脑失衡”的现状,对于科技发明、创造更是有畏难情绪。 3D 设计与3D 打印技术在近年来发展迅猛,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较为先进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学生的技术课程中早已引入了 “3D 设计与打印技术”,将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南京、苏州,山东等城市的一批中小学也在这一两年做出了尝试。 目前在机械、医疗、建筑、艺术、考古、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又一次技术新浪潮。引入3D设计和3D打印机等设备,组建3D 打印工作室,能使学生更多的接触、感知和体验未来新兴技术, 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提升技术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3D创意设计实验室培养的核心素养与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的学习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有效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性表达和有效沟通的能力;领导力3D创意设计实验室探索的主要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游戏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3D创意设计实验室学习区域中配备的主要设备和资源核心必备:3D 设计软件;3D打印机选择配置:激光内雕机;立体雕刻机;激光雕刻机3D创意设计实验室学习空间设计开放、组合、灵活、丰富资源支持其他:边柜;电脑工作台;加工台;组合式桌椅;移动式工具柜;触控液晶显示器;学生作品展示空间 二、3D设计项目主要内容及预期成果 1.学校将围绕3D打印工作室,开发结合当下最新的技术教育课程,以专门定制的简易3D 设计软件表达学生的创意想象。简单的说,3D设计可以使人们无限制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想象,而3D打印则是将你表达的设计想象虚拟模型打印出真实形状的物理模型实物。“3D打印”是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都将得到锻炼和提高。 2.学生利用每天三点半以后的时间自由选修三维设计活动课程或劳动技术课程来学习,在活动课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参与未来工程师等科技竞赛项目. 。工作室将向学生全面开放,为学生科技类研究型课题开展提供有力支持,教师可用3D打印技术,为3D课件设计、自制教具等带来极大便利。

基于solidworks三维造型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三维造型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2011级本科五班 学号 201115310258 指导教师

目录 任务一: 麦克风基座成型模具的建模 (3) 1、设计题目 (3) 2、设计分析 (3) 3、零件的建模 (3) 3.1麦克风基座零件的建模 (3) 3.2话筒基座上模零件的建模 (8) 3.3话筒基座下模零件的建模 (11) 4、装配体建模 (12) 任务二: 三通接头设计 (14) 1、设计题目 (14) 2、设计分析 (14) 3、零件的建模 (14)

任务三: 千斤顶的零件、装配以及工程图设计 (16) 1、设计题目 (16) 2、设计分析 (16) 3、零件的建模 (16) 3.1底座零件建模 (17) 3.2螺旋杆零件的建模 (20) 3.3铰杠零件的建模 (22) 3.4螺钉零件的建模 (22) 3.5顶垫零件的建模 (22) 4、装配体建模 (24) 5. 千斤顶工程图设计 (25) 致谢 (27)

任务一: 麦克风基座成型模具的建模 1. 任务说明 1、分析装配体或装配图; 2、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零件和装配体进行建模; 3、用软件生成零件图,设计分析、零件建模分析和过程。 2. 任务分析 首先生成麦克风基座零件,然后再做模具,先做下模,再做上模。 3. 零件建模 3.1 麦克风基座零件的建模 步骤1:确定话筒基座轮廓草图,分别画出R22的圆弧,直线长度分别为竖直15,水平22。 步骤2:旋转成实体

步骤3:绘制倾斜直线,主要参数如图所示 步骤4:对实体进行切除拉伸,完全贯穿,反侧切除 步骤5:倒圆角,半径为2mm,选择圆角边线,切线延伸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范文

三维造型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范文 学生姓名:张文强专业班级:11级本六 指导教师:左艳蕊工作单位: 任务一:SolidWork模型的工程图制作 步骤1:打开标准中的[从零件/装配图制作工程图]命令,设置图纸尺 寸格式 后,会出现各类视图,在图纸中合适位置放置正视图,左视图: 步骤2:改变显示样式,使隐藏线可见: 步骤3:设置正视图剖切面,得到剖面视图: 步骤4:通过设置参数调整个视图尺寸参数 : 步骤5:添加基准符号、公差符号、粗糙度符号、注解,最终得到工程 图 任务二:手轮零件建模 1.任务说明 1.了解多实体造型技术 2.掌握利用桥接技术及旋转、放样特征构建手轮三维实体模型的方法。 2.任务分析 手轮零件的结构特点,可以采用多实体技术来构建模型:首先利用旋 转特征

构建中部实体和外缘实体,然后分别创建轮辐两端截面轮廓线的草图,通过放 样特征将构建好的两个实体桥接起来,阵列轮辐特征构造完整的手轮 模型。 3.零件建模 3.1手轮零件的建模 步骤1:以垂直中心线为旋转轴旋转生成实体 步骤2:通过旋转特征以旋转轴旋转生成实体 步骤3:创建基准面1 步骤4:创建基准面2 步骤5:阵列轮辐 步骤6:生成键槽及倒角,完成建模 任务三:千斤顶的零件、装配以及工程图设计 1.任务说明 1、分析装配体或装配图 2、使用SolidWork软件对零件和装配体进行建模; 3、用软件生成零件图和装配图,设计分析、零件建模分析和过程、 装配体建模分析和过程、工程图设计过程。 2.任务分析 千斤顶工作原理:

千斤顶是简单起重工具,工作时,用可调节力臂长度的铰杠带动螺旋 杆在底座的螺纹孔中作旋转运动,螺旋作用使螺旋杆上升,装在螺旋杆头 部的顶垫顶起重物。顶垫顶部均匀分布24个凹槽,增大顶垫与重物间摩 擦力,防止滑动。 设计要求: 完成零件1——底座、零件2——螺旋杆和零件3——铰杠的三维建模,对零件进行装配,生成零件1——底座的零件图和千斤顶整体装配图。 3.零件建模 3.1底座零件的建模 步骤1:确定底圆并拉伸形成凸台 步骤2:在特征中选择“拉伸切除”,去除多余实体 步骤3:拉伸形成凸台 步骤4:拉伸切除,使其完全贯穿,并插入注解螺纹装饰线 步骤5:进一步“拉伸切除”,去除多余实体 、 步骤6:倒角 步骤7:画开环轮廓,在特征中选择“筋”形成肋板 步骤8:在特征中选择“圆周阵列”,形成四个肋板,均匀分布在圆 柱四周,底座建模完成 3.2螺旋杆零件的建模

UG三维造型技术基础课程整体设计

《UG三维造型技术基础》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 UG三维造型技术基础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 制定人: 合作人: 制定时间:2015.6.10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通过UG NX软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零件建模、装配、工程图、曲面造型等技能,具备利用UG软件进行机械零部件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UG NX软件在整个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作用;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而能够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能力目标:

1.具有熟练利用UG软件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三维零件建模 的能力; 2.具有进行中等复杂造型零件的曲面建模并进行简单工艺 产品的设计的能力; 3.具有对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程图进行熟练绘制的能力; 4.具有对中等复杂零件进行熟练装配,并适当渲染的能力; 5.具有熟练使用UG对设计的零件进行装配并运动仿真的能力; 知识目标: 1、能熟练掌握UG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命令; 2、能熟练掌握UG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 3、能够熟练掌握UG创建工程图的方法; 4、能够熟练掌握UG机械零部件的装配方法; 5、能够掌握简单的曲面建模方法; 6、能够掌握简单机械传动部件的运动仿真,并进行简单的运动分析;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和分工能力; 3.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认真负责的精神、恪尽职 守、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实干精神、服务社会和他人的奉

《三维动画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定)

《三维动漫制作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三维动漫制作课程设计》是高等职业学院计算机艺术设计;多媒体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三维动漫制作设计》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三维动漫制作设计》应用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三维动漫制作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三维动漫画的设计及制作能力和提高三维动漫制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了解从作品题材创意、素材收集整理、表现手法选择、实现手段设计到实际操作实现的完整过程,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创新意识。 1、培养正确、系统的设计思想,全盘考虑设计任务,兼顾技术上的先进性、可行性和可观赏性,并用这种设计思想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创新思维和表现能力,通过需求调查获得任务题材,确定表现手法和表现手段,进而产生创作欲望。 3、培养表现能力,培养用艺术作品表现设计思想的能力,并能够通过简洁的文字说明来叙述自己的设计思想。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设计具体设计题目是《庆祝国庆焰火晚会》 该动画脚本展示的是在国庆之夜,在灯火辉煌的天安门城楼上空,闪烁着光芒四射、颜色不断变化的"庆祝国庆1949—2009"的文字,绚丽多彩的国庆焰火在焰火的发射声伴奏下不断升空,将天安门城楼装扮得更加壮丽辉煌。 通过动画后期处理和制作工具的使用,使“庆祝国庆”动画中的焰火更加绚丽多彩,使其中的"庆祝国庆1949—2010"的文字光芒四射。因光芒四射的文字和绚丽多彩的焰火在同一场景中制作需要长达几十个小时的渲染时间,所以在该实例中又采用了先将背景图片与光芒四射的文字制作成一个三维动画,再以该三维动画为背 景,加上焰火来制作“庆祝国庆”的动画。所以“庆祝国庆”可以说是一个嵌套动画。 课程设计开始之前,提前进行需求性和可行性分析,以便预选具体设计题目,并为此收集整理必要的图片、影视剪辑等素材。至课程设计开始时,根据经指导教师确认的设计题目,编写设计脚本,然后根据脚本进行作品创作和设计说明书,并通过脚本讲解和答辩。最终并写出详细的设计说明书,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三、课程设计时间和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规范 (一)、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1学分)。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天:确认设计题目,进行脚本设计,确定表现手法和实现技术; 第二天至第三天:根据脚本,用在计算机上用3dsmax进行作品创作; 第四天至第五天:编写设计说明书,检查程序,进行口头答辩。 (二)、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中除了在封面应有题目、班级、姓名、学号和课程设计日期、地点以外,其正文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摘要 2、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需求分析。 3、系统组成和概要设计。 4、编写设计脚本的详细设计。 5、收集整理必要的图片、影视剪辑等素材。 6、系统各模块的设计及实现。 7、程序设计制作过程,步骤和代码编写根据设计要求和编程设计思路,书写完整的程序代码。 8、调试分析过程。

基于PROE的电风扇三维实体创新设计说明书

基于PRO/E的电风扇三维实体创新设计说明书 Pro/e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程设计名称 课基于PRO/E的电风扇三维实体创新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Pro/e5.0软件基本功能特点 2、熟练掌握基本3D绘图方法和简单零件的设计方法 3、掌握零件装配方法 4、掌握工程图的创建技巧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1、针对设计任务选择合适的实现方案; 2、具备查阅技术手册和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3、具备三维实体造型及装配能力; 4、具备拆装及测绘能力; 5、具备编制技术文档的能力; 6、具备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积极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7、课程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一、电风扇概述 (4) 1、电风扇的发明 (4) 2、电风扇的工作原理 (4) 3、电风扇的构造 (5) 二、电风扇零件建模 (6) 1、底座建模 (6) 2、摇头部件建模 (8) 3、前后盖建模 (10) 4、扇叶建模 (12) 5、其它部位建模 (15) 三、电风扇组装 (17) 四、设计小结 (19) 五、参考资料 (20)

一、电风扇概述 电风扇简称电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电扇主要由扇头、风叶、网罩和控制装置等部件组成。扇头包括电动机、前后端盖和摇头送风机构等。 1、发明 机械风扇起源于1830年,一个叫詹姆斯的美国人从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这种风扇转动扇叶带来的徐徐凉风使人感到凉爽,但得爬上梯子去上发条,很麻烦。 1872年,一个叫约瑟夫的法国人又研制出一种靠发条涡轮启动,用齿轮链条装置传动的机械风扇,这个风扇比拜伦发明的机械风扇精致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 1880年,美国人舒乐首次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再接上电源,叶片飞速转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2、工作原理 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电阻,因此不

3dmax课程设计任务书

《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动画设计与制作》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在动漫设计制作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门课主要通过对3ds Max及其辅助软件After Effects的应用来培养学生立体创作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和动画制作能力。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更熟练、更综合地掌握三维动画从模型创建到材质编辑,到动画制作、特效处理、以及后期编辑等制作流程,从而为将来从事的影视片头设计、影视广告和影视短片的设计制作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模型要求从以下五种选择一种: 1、星级人族模型制作:包括气矿、房屋、飞机制造厂等模型,建模方法和材质需要自行研究和收集。 2、重型机枪制作。 3、一级方程式赛车。 4、网络游戏动物NPC角色-飞龙制作 5、网络游戏主角模型制作 要求包括两个部分: 1、按照以下三维建模要求,完成相应的动画制作报告,包括动画设计方案和关键步骤说明等内容。 2、三维建模部分要求: 1)场景以空旷山脉为基础,鼓励(并不必须)实现河流、树木等模型元素。 2)并设计相应的天空背景,并至少实现晴天的光照设计,鼓励实现下雪、下雨等天气场景。 3)将模型放入场景中,并设计相应的摄像机拍摄路径,进行模型动画展示。 4)在以上三维建模中,鼓励体现自己最高的动画制作技巧。 5)模型要有10秒以上动画设计。 注:课程设计中,鼓励结合自己的动画制作技巧进行创新设计,相应的创新点可以在动画制作报告中加以说明。

三、工作内容及工作计划:一周(20) 四、考核成绩评定标准: 本课程设计的评价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作品演示(50%),课程设计报告(30%),回答教师提问(20%)。

产品三维造型设计课程标准(修改)

《产品三维造型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产品三维造型设计》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三维软件对机械、模具行业典型零部件产品进行三维造型设计的能力,主要包括二维草图的绘制、曲线曲面设计、三维实体建模、部件装配、工程图样绘制等,并为后续《模具CAD/CAE》《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具备知识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软件界面, 资源条、工具条,常用下拉式菜单, 各种参数预设置; (2)了解软件的产品造型设计流程; (3)熟练掌握曲线、曲面、草图的绘制与编辑,掌握草图约束方法,掌握实体建模、特征建模绘制与编辑; (4)熟练掌握部件装配命令,掌握添加装配约束的方法; (5)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与编辑,掌握各种视图创建及编辑方法,会标注各种尺寸及符号。 能力目标: 1. 能灵活运用软件解决模具设计中具体问题,具备建立零件三维模型、将零件装配,生成工程图等专业能力;

2.具备知识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具备自学、资料检索、工具应用、技术文件写作等方法能力; 4.具备较强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愉悦接纳自我、遵循指导等社会能力。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2.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及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3.培养产品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 4.培养终身学习的精神。 三、参考学时 总学时48,其中理论24,实践24。 四、课程学分 要求:3学分。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3DMAX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November 17 2016 3DMAX课程 设计报告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3DMAX)实训 题目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综合设计 学部城市学院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14级计算机1班 班级1班 姓名王思远 指导教师杨华勇 2016 年11 月17 日

实训评分表

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实训任务书 题目: 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综合设计 一. 实训教学条件要求 实训要求学生一人一组,独立完成,机房需要有安装3DMAX2014以上版本的计算机提供实训使用。 二. 实训任务 整体要求: 本课程环节立足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突出三维动画的综合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三维动画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能够熟练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三维动画的设计与制作。 在完成每一个任务的时候,都要求认真审题,严格按照任务书要求完成设计,设计要与主题相符,有整体性的策划及设计,切忌堆砌,要有艺术创作的能力,设计过程中的步骤请在制作过程中边做边截图保存在实训报告书中,以便能更方便完成报告。 可选题目: 任务1:室外空间展示 建筑模型介于平面图纸与实际立体空间之间,它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三维的立体模式,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它既是设计师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设计投标与招商合作等方面。建筑模型以其特有的形象性表现出设计空间效果在国内外建筑、规划或展览等许多部门模型制作,已成为模型表现主体。 任务2:室内空间展示 创建卧室场景的综合建模案例,通过场景的框架规划、室内主要模型的创建、以及卧室家具的分布设计,加深对于空间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设计素养。通过室内空间模型制作,初步建立并逐步提高空间和形式的审美能力(包括对造型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动手能力乃至创作能力、学会进行室内空间关系分析。通过具体操作室内设计的手法和室内设计趋势,

三维模型制作课程设计

《三维模型制作》课程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 (2) 一、学习领域(或“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2) 二、学习目标设计 (4) (一)学习对象分析 (4) (二)学习目标设计 (4) 三、课程内容设计 (4) (一)学习内容结构设计 (6) (二)学习情境(或“项目、教学单元”)内容与要求设计 (7) 四、课程教学策略设计 (7) 五、课程教学进度设计 (7) 六、课程学业评价考核设计 (11) 七、课程实施条件设计 (15)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7)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单元设计 (18) 学习情境(或“项目、教学单元”)一:三维动画制作基础 (18) 学习情境(或“项目、教学单元”)二:三维动画实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学习情境(或“项目、教学单元”)三:综合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动漫方向)专业三维模型制作课程标准 .. (57)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一、学习领域描述

二、学习目标设计 (一)学习对象分析 《三维模型制作》课程隶属于艺术设计专业(动漫方向)专业的专业课程;从课程内涵上属于工学结合课程;从教学方式上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考核方面为考试课程;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授课结合校企合作形式。 《三维模型制作》课程属于艺术设计专业(动漫方向)专业的专业课程 从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该课程既可以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的动画实训、影视广告设计等专业课程服务,奠定三维造型制作基础;又可以作为独立专业课程对接就业岗位需求。 从课程教学目标构成方面分析:一方面该课程承担训练学生掌握三维模型制作专业技术,培养学生三维造型、动画制作等方面能力;另一方面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对接动漫游戏产业需求,直接将企业项目转换为课程教学实训内容,推动学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从课程涉及知识面分析:该课程属于知识综合型课程,课程知识涉及三维造型、动画原理两方面知识。 (二)学习目标设计 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将能够顺利完成三维模型制作基础、三维动画设计、后期特效渲染三项三维动画师基本岗位工作任务。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画、三维动画的概论: 2)使学生了解三维动画的发展历史; 3)掌握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 4)了解三维动画制作常用软件及制作。 2、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目标 A.专业能力: 具备绘画素描、绘画色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较强的绘画造型能力; 动画创意、设计和制作能力;熟练掌握Painter插画制作,Flash动画设计网页网站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摄影与摄像技术等。并掌握其原理,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相关计算机应用软件运用能力;深入了解动漫场景设计,非线性编辑与数字影像,三维动漫合成,动画分镜头,后期特效合成等技术手段。

Solidworks三维造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Solidworks三维造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Solidworks三维造型技术 英文名称: Solidworks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Technique 学时: 54 学分: 1.5 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二年级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40%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 二、课程简介 Solidworks三维造型技术是机电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培养模具设计与机械制造人才的实训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创建包含有丰富信息的实体模型,利用设计出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模拟装配、静态或动态干涉检查等后续处理,为今后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Solidworks的特性介绍和基本操作上机操作模块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Solidworks软件的基本特性和功能模块。 (2)了解Solidworks的菜单内容和基本操作。 (3)了解Solidworks的基本设置。 2.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对整个软件有所了解,对软件各功能模块的作用有认识,会对软件做一些基本的设置。 (二)绘制草图上机操作模块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掌握草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2)掌握尺寸的标注和添加几何约束,达到精确绘制草图。 2.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绘制草图的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绘图方法和技巧,能快速、准确按要求画出二维草图。 (三)零件设计上机操作模块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掌握基本特征的构造方法和技巧。 2.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实体特征创建的学习与上机操作,学生能掌握特征创建的方法和技巧,能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_三维造型初体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维造型初体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泰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六册、第一单元:装扮美好生活第1课“三维造型初体验”。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小学生,小学生的知识形成特点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体验感知、形成表象、构建新知。因此,教学中注重给学生创造的发展天地,用研究、探索的自学方式学习,通过交流获得结论,让每位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空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和了解3D设计软件的界面,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场景中的物体。 2、学会构建正方体和球体,并能够使用四格视图调整物体的位置。 3、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一个立体红绿灯模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3D打印实物,让学生了解经过设计和雕刻就能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品。 2. 通过创设情景任务,增强学生上机操作实践的创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意设计的能力,能够学以致用,会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简单的立体模型。 四、教学重点:会使用3D软件构建常用的立体图形,修改颜色,会简单的创意组合设计模型。 教学难点:分别观察、调整四种视图方式下的球体位置,最后呈现出球体从上方嵌入正方体的效果。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七、教具:微机房、课本、课件、3D设计软件,微课视频、3D打印实物作品、3D绘画笔 八、教学过程:

一、欣赏3D实物,导入新知 向学生展示3D绘画笔制作的实物,这些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实物作品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这些作品都是3D绘画笔制作出来的。接着向学生展示3D绘画笔,不要小瞧这支笔,它还可以制作出更加好看的作品,PPT欣赏3D打印作品,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这些好看的艺术造型,都是自己创意想象然后通过3D设计软件设计成三维立体模型,最后通过3D 打印设备把他们变成可以触摸的3D作品,用他们来装扮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很漂亮?。同学们想不想设计出一幅自己的3D作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维造型的世界吧!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做中学” 观看微课视频,认识3D设计软件的界面,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场景中的物体。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操作,会拖动鼠标移动正方体的位置,实现正方体的放大和缩小,按下鼠标中建并拖动鼠标,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正方体,点击“视图”工具,选择不同角度的视图,观察正方体,会使用Delete键删除该对象,组合键Ctrl+Z撤销上一步操作。如果有疑惑,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解决。 2、不同组合显创意 学会构建正方体和球体,并会修改他们的颜色,进行创意组合。 a:教师演示:执行“添加---网格---经纬球”构建一个球体,执行“添加---网格---正方体”构建一个正方体。教师演示完让学生自己操作,指名演示给大家看。 b:教师演示:选择正方体,激活“材质”按钮,将“漫射”下方的RGB颜色改为“红色”正方体的颜色变为红色。学生自己操作将正方体改为“红色”,将球体改为“绿色”。指名演示说步骤。 C:教师演示:将绿球移到正方体上方,单击屏幕下方的“视图---切换四格视图”,分别调整四种视图方式下的球体位置,使小球位于正方体的上方中间位置,最后呈现出球体从上方嵌入正方体的效果。(就像一个半圆倒扣在正方体上面一样) 学生尝试制作自己的作品,尤其是观察、调整四种视图方式下球体位置,使球体的圆心正好对准正方体的棱长正中间。展示学生的作品,并给于评价。 三、挑战练习 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个“立体红绿灯模型”。可以小组成员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内合作完成。 小组内选出优秀作品展示,全班同学共同点评。

小学信息技术_三维造型初体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三维造型初体验》版本:泰山版年级:第6册第1课课时:1课时时间:年月日星期

任务一:(操作步骤) 1、双击打开Cnstu3D软件。 2、左下角打开“视图” 3、分别点击“左视图”“右视图”“前视图”“后视图”“顶视图”“底视图”六选项。 4、把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到下面的表格中。 任务二:(操作步骤) 1、在上方菜单栏选择“添加”-“网格”-“经纬球” 2、在“视图”中选择“四格视图” 3、利用球体上的三个方向箭头拖动球体到正方体的上方嵌入其中。 4、选择“材质”-“新建”-“漫色”选择红色。 任务三:(操作步骤) 1、选择控制箭头 2、拖动横向箭头把正方体 拉成长方体。 3、添加3个小球 4、分别设置红、绿、黄三种 颜色。二、任务驱动,学习新知 1、任务一 师:要学习三维造型设计,让我来一 同学习cn3d软件进行三维物体的观 察与设计。首先,双击打开cn3d软 件,再打开时候会弹出两个窗口,注 意不要关闭,进行耐心等待。进入软 件界面后,在工作区会发现已经建立 好一个正方体。 师:对于正方体,我们应该如何在软 件中如何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观察 呢?同学们操作导学案上的操作步 骤,完成对正方体前后左右顶底六个 方向的观察,并把观察结果填在导学 案上。 【板书】“视图”观察物体 【师巡视指导】 师:请一位同学愿意展示下他观察的 结果? 师:同学们对不对,和你们的结果一 样吗?那这位同学你能不能上台演 示下,你是如何操作的吗? 师:很好,本轮操作正确的同学请举 手,小组长统计自己组内同学得分, 每做对一人得5分。 2、任务二 师:除了正方体,球体也是我们常见 的基础立体图形,那同学们能不能在 软件添加一个的球体呢?把小球放 于正方体上方,半嵌入其中,球体颜 色设置为红色。参照导学案,完成任 务。再设置颜色的时候,注意向左拉 滚动条会有你要找的内容。 【板书】添加物体,设置颜色 【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上台演示下? 师:完成的同学请举手。 小组长对本组内完成操作的同学进 行计分。 3、任务三 师:同学们学会了那多的操作,让我 们利用刚才的所学,设计一个生活中 常见的红绿灯把。注意小组内合作完 成一个作品就行。 三、创意设计,评价总结 师:发挥想想和创意,我们认为正方 体和小球的组合还能设计初那些创 生:观察操作 【填写导学案上 的表格】 生:展示结果 生:演示。 生:通过导学案自 学任务操作,小组 同坐之间互相帮 助。 生:上台演示自己 的操作 生:小组内商讨并 合作完成作品操 作。 生:小组内头脑风 暴,并完成创意设 相互比拼。 通过表格的填 写,能让学生充 分了解立体图 形的全貌 通过展示,能够 看到学生的掌 握情况。 其他同学也能 重新学习一遍 操作。 学生通过导学 案自主学习的 过程更能不段 的探索软件的 使用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 增加集体荣誉 感,让作品更加 有意义。 小组自评,小组 之间互评

《UG三维造型》课程整体设计

《U G三维造型》课程 整体设计 ------------------------------------------作者xxxx ------------------------------------------日期xxxx

《UG三维造型》课程整体设计 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系部友嘉机电学院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教师周水琴 2015 年 6 月 30 日

目录 一、管理信息 (4) 二、课程性质 (4) 三、指导思想 (4) 四、教学目标 (4) 五、教学对象 (5) 六、课时分配 (5) 七、教学活动设计 (6) 八、教学进度表 (9) 九、第一次课设计 (10) 十、考核评价 (11) 十一、教材及参考资料 (11)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UG三维造型 编制者:周水琴 编制时间:2015年6月 所属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二、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专业平台课程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AutoCAD》 课时: 62课时 教学对象:本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二年级学生 三、指导思想 该课程是依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而设立的,主要面向模具产品的数字化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其基本定位为培养从事模具产品的三维造型职业特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以模具企业设计岗位的岗位知识、能力要求为课程目标,以模具产品为项目载体,以UG软件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手段,按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每个工作任务的教学都设计成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训练的方式,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每个项目的训练任务。项目选择由易到难,最终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课堂教学尽可能采用学、练交替进行,辅导、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动画视频与实物模型配用,逐步达到利用UG软件完成产品三维造型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一般产品的三维造型; ●掌握三维零件的装配; ●掌握三维零件转换为工程图的方法; ●掌握曲面零件的三维建模。 2、技能目标 ●能根据二维图纸完成一般零件的三维建模; ●能根据零件二维图纸完成部件装配图; ●能根据三维模型完成工程图绘制; ●能根据参数完成曲面零件建模。 3、素质目标

三维CAD课程设计说明书-(完)

三维CAD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数字化建模设计 院(部):机械工程学院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101 学生姓名:丁科沈位杰 指导教师:谭加才彭浩舸 完成日期: 2013年12月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数字化建模设计 院(部)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101 指导老师彭浩舸教研室主任 一、目的: 学习机械产品CAD设计基本方法,巩固课程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计算机进行产品数字化建模及装配设计、工程图绘制方面的能力,了解软件间的数据传递交换等运用,掌握CAD软件应用。 二、基本任务: 结合各人已完成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设计成果,综合应用UG等CAD 软件完成齿轮减速器三维实体造型及工程图设计。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1)减速器零部件三维造型设计。 建模必须依据设计图纸表达出零件的主要外形特征与内特征,对于细部结构,也应尽量完整的表达。 2)应用工程图模块转化生成符合国家标准二维工程图。 装配图上应标注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装配尺寸以及技术特性数据和技术要求,并应有完整的标题栏和明细表。 零件工程图上应包括制造和检验零件所需的内容,标注规范(如形位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对齿轮还要有啮合参数表等)。 3)减速器虚拟装配。 将各零件按装配关系进行正确定位,并生成爆炸图。 4)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应涵盖整个设计内容,包括总体方案的确定,典型零件造型的方法,工程图生成过程,虚拟装配介绍,心得体会(或建议)等,说明书的字数不少于3千字。 四、进度安排: 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拟定方案,零部件造型设计; 第二天:零部件造型设计; 第三天:工程图生成; 第四天:虚拟装配、撰写说明书; 第五天:检查、答辩。 (每人上交说明书和工程图打印稿,以及完整设计电子资料方可参加答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