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三维造型课程设计教案

工业三维造型课程设计教案

教案标题:工业三维造型课程设计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工业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习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工业设计;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案内容: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课程主题,解释工业三维造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工业设计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介绍工业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物体建模、材质贴图、光照效果等;

2. 示范使用三维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3. 讲解工业三维造型的设计要素,如比例、对称性、流线型等。

三、实践操作(3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台电脑,并安装好三维建模软件;

2. 指导学生使用软件进行基本的三维建模操作,如创建物体、调整大小、应用材质等;

3. 提供一些简单的设计任务,让学生尝试设计并完成模型制作;

4.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表现手法。

四、团队合作与展示(20分钟)

1.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成果进行整理和展示;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

3.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团队合作和学习交流。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

1. 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创意性、技术实现和团队合作;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3. 提出下一步的学习任务和建议。

教案扩展:

1. 鼓励学生参观工业设计展览或实地考察,了解最新的工业设计趋势和技术应用;

2. 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工业三维造型设计,如汽车外观设计、家具设计等;

3. 组织学生参与工业设计比赛或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教案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熟练度、创意发挥和团队合作;

2. 评价学生的设计成果,关注设计质量和技术实现;

3. 学生的展示和讲解能力以及对他人设计的评价和建议。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solidworks产品造型设计教案

第1次课授课计划 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班级年月日

第1章Solid Works2008概述 Solid Works应用程序是一套机械设计自动化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Windows开发的三维CAD系统。该软件具有强大的建模功能、参数设计功能,大大缩短了产品设计的时间,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 初识Solid Works2008 1、启动Solid Works2008 2、新建文件 3、打开文件 4、保存文件 5、退出Solid Works2008 Solid Works2008用户界面 1、菜单栏 2、工具栏 3、状态栏 4、Feature Manager设计树 Solid Works工作环境设置 1、设置工具栏 2、设置工具栏命令按钮 3、设置快捷键 4、设置背景 5、设置颜色

6、设置单位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Solid Works的一些基本操作,为下面使用该软件建立模型做准备。 第2章草图绘制 Solid Works的大部分特征是由二维草图绘制开始的,草图一般是由点、线、圆弧、圆和抛物线等基本图形构成的封闭或不封闭的几何图形,是三位实体建模的基础。 草图绘制的基本知识 1、进入草图绘制 执行命令 选择基准面 设置基准方向 2、退出草图绘制 3、草图绘制命令按钮 草图绘制工具 1、绘制点 2、绘制直线与中心线 3、绘制圆 4、绘制圆弧 5、绘制矩形 6、绘制多边形

7、绘制椭圆与部分椭圆 8、绘制抛物线 9、绘制样条曲线 10、绘制草图文字 草图编辑工具 1、绘制圆角 2、绘制倒角 3、等距实体 4、转换实体引用 5、草图剪裁 6、草图延伸 7、分割草图 8、镜像草图 9、线性草图阵列 10、圆周草图阵列 11、移动草图 12、复制草图 13、旋转草图 14、缩放草图

MastercamX3教案三维线架造型

模块四三维线架造型 目的与任务: 1、学习下列重要概念: 构图平面:在MasterCAM中引入构图平面的概念是为了将复杂的三维绘图简化为简单的二维绘图。构图平面是用户当前要使用的绘图平面,与工作坐标系平行。设置好构图平面后,则所绘制的图形都在构图平面上,如构图平面设置为俯视图,则所绘制的图形就产生在平行于俯视图的构图面上。 图形视角:图形视角的设置是用来观察三维图形在某一视角的投影视图,图形视角表示的是当前屏幕上图形的观察角度,但用户所绘制的图形不受当前视角的影响,而是由构图平面与工作深度来确定。 构图深度:工作深度是用户绘制出的图形所处的三维深度,是用户设置的工作坐标系中的Z轴坐标。通过工作深度的设置可使用户在二维图形中绘制出具备三维Z轴深度的图形。 构图深度设置方法:单击状态栏中“Z”,直接从键盘输入数值或从屏幕上选取已存在的点来设定工作深度。 Z轴深度指的是第三轴的深度,如构图面为前视图时,Z 轴深度是指Y轴的深度 三维线架:以物体的边界来定义物体,其体现的是物体的轮廓特征或物体的横断面特征。三维线框模型不能直接用于产生三维曲面刀具路径。MasterCAM的曲面造型通常需要事先绘制好三维线框模型,然后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曲面。 2、懂得如何创建构图面、设定构图深度。 3、选择合适的视角在一定构图深度的构图面上绘图。 6、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构图能力。 7、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用三维实体与三维曲面命令简单造型。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构图面与构图深度、视角的设置。 2、三维线架立体图形分解转换为不同构图面下一定构图深度的二维图形。 3、设计合理的构图步骤,挥之准确的立体轮廓。 4、分层管理图素。 5、初步掌握MasterCAM中三维实体建模的步骤。 ●设置图形视角。 ●设置构图平面。 ●设置构图深度。 ●绘制二维图。 ●绘制三维线架。 ●生成三维曲面或实体。 教法与学法: 讲解与示范、多媒体;做中学,做中教;。 教学设备:装有MasterCAMX3的电脑30台。 教学过程: 课题1三维五角星 一、任务描述 1、三维五角星线架造型: 2、三维五角星曲面造型。

三维设计3DS MAX(教案)

三维设计3DS MAX 3DS MAX (1.2)…………………………………………………… 一、窗口介绍: 1、菜单:“文件”菜单中的“重设、保存、另存为、打开”命令; 2、工具栏:“选择”、“移动”、“旋转”、“快速渲染”按钮; 3、工作区:四个视图,三个平面和一个透视图; 4、命令面板:“创建”、“修改”...等面板。 二、创作基础: 1、立体图:长方体、球体、圆柱体、锥体等一般有厚度; 2、平面图:点、线、矩形(长方形)、圆形等一般较单薄; 3、视图、位置和方向 1)视图是指从一定的方向来看物体,从左边看就是左视图,从前面看就是前视图,从顶上看就是顶视图,依此类推,这里的前后左右是以观察者的方向来定的,也可以理解为,将物体和观察者重叠后,在观察者左边,前边、顶上,所看到物体的面呈现的图像。 2)位置是指物体的摆放情况,由于地球有地平面,物体一般也有一个底面,这个面挨着地面,像瓶底、锅底什么的是物体的下面,跟它相反的是顶上的盖,瓶盖、锅盖之类这是物体的上面,摆放物体一般是头朝上、底朝下,但是有时候也可能底朝上,我们就说放反了,或者说物体倒了,这时候物体的底面已经不在下面,而是在左面或者上面了。 3)作图时要注意观察物体底面的位置,因为作图首先绘制物体的底面,然后再绘制高度,底面放在顶视图中物体是直立的,如果放在左视图中,物体将是横卧着,放在前视图中,物体将是直躺着。 三)移动物体: 1、先在工具栏上选择移动工具-选择物体-选择移动坐标轴-顺方向拖动鼠标。 2、移动方向,在前视图中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物体,这时顺X轴是左右移,顺Y轴是上下移(平面图只有两个轴),在顶视图可以左右、前后移动物体,X轴是左右,Y轴是前后,在左视图中可以前后和上下移动物体,X轴是前后移、Y轴是上下移; 3、注意不要在透视图中移动,它一般只是用来检查的,先想好物体的当前位置以及需要移动的新位置之间的前后左右关系,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视图进行移动,边移动边在透视图中观察。

Solidworks三维造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Solidworks三维造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Solidworks三维造型技术 英文名称: Solidworks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Technique 学时: 54 学分: 1.5 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二年级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40%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 二、课程简介 Solidworks三维造型技术是机电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培养模具设计与机械制造人才的实训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创建包含有丰富信息的实体模型,利用设计出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模拟装配、静态或动态干涉检查等后续处理,为今后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Solidworks的特性介绍和基本操作上机操作模块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Solidworks软件的基本特性和功能模块。 (2)了解Solidworks的菜单内容和基本操作。 (3)了解Solidworks的基本设置。 2.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对整个软件有所了解,对软件各功能模块的作用有认识,会对软件做一些基本的设置。 (二)绘制草图上机操作模块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掌握草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2)掌握尺寸的标注和添加几何约束,达到精确绘制草图。 2.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绘制草图的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绘图方法和技巧,能快速、准确按要求画出二维草图。 (三)零件设计上机操作模块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掌握基本特征的构造方法和技巧。 2.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实体特征创建的学习与上机操作,学生能掌握特征创建的方法和技巧,能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

产品三维造型设计课程标准(修改)

《产品三维造型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产品三维造型设计》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三维软件对机械、模具行业典型零部件产品进行三维造型设计的能力,主要包括二维草图的绘制、曲线曲面设计、三维实体建模、部件装配、工程图样绘制等,并为后续《模具CAD/CAE》《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具备知识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意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软件界面, 资源条、工具条,常用下拉式菜单, 各种参数预设置; (2)了解软件的产品造型设计流程; (3)熟练掌握曲线、曲面、草图的绘制与编辑,掌握草图约束方法,掌握实体建模、特征建模绘制与编辑; (4)熟练掌握部件装配命令,掌握添加装配约束的方法; (5)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与编辑,掌握各种视图创建及编辑方法,会标注各种尺寸及符号。 能力目标: 1. 能灵活运用软件解决模具设计中具体问题,具备建立零件三维模型、将零件装配,生成工程图等专业能力;

2.具备知识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具备自学、资料检索、工具应用、技术文件写作等方法能力; 4.具备较强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愉悦接纳自我、遵循指导等社会能力。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2.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及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3.培养产品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 4.培养终身学习的精神。 三、参考学时 总学时48,其中理论24,实践24。 四、课程学分 要求:3学分。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产品三维造型与设计》课程标准

《产品三维造型与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简介 产品三维造型与设计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基于NX1926版本进行讲授的,在学生学习完《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已经具备零件CAD绘图及零件手工编程并加工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复杂零件和模具造型的能力,满足模具制造业和机械加工制造业中复杂曲面零件造型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实际工作能力,从事产品设计、造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表1 产品三维造型与设计与专业模块对应表 2.教学设计 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对产品要素进行分析,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二维到三维的递进关系设计教学项目载体,将产品设计基本知识、二维绘图构建、三维造型等知识技能融入产品的设计加工工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学科特点,以“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贯穿本课,在任务驱动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去发现、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程目标 1.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制造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根据产品图纸,完成较复杂零件的数字化建模、设计能力; 4.培养学生熟练的同步建模技能,增强模型改造后处理能力; 5.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人生观; 三、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1.课题/项目安排及学时分配 为了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产品三维造型岗位所必备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共设计5个项目,根据企业的产品实际工作过程和要求,尤其注重零件的三维建模能力,实施情况见表2: 表2 课题/项目安排表

三维模型制作课程设计

《三维模型制作》课程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 (2) 一、学习领域(或“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2) 二、学习目标设计 (4) (一)学习对象分析 (4) (二)学习目标设计 (4) 三、课程内容设计 (4) (一)学习内容结构设计 (6) (二)学习情境(或“项目、教学单元”)内容与要求设计 (7) 四、课程教学策略设计 (7) 五、课程教学进度设计 (7) 六、课程学业评价考核设计 (11) 七、课程实施条件设计 (15)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7)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单元设计 (18) 学习情境(或“项目、教学单元”)一:三维动画制作基础 (18) 学习情境(或“项目、教学单元”)二:三维动画实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学习情境(或“项目、教学单元”)三:综合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动漫方向)专业三维模型制作课程标准 .. (57)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一、学习领域描述

二、学习目标设计 (一)学习对象分析 《三维模型制作》课程隶属于艺术设计专业(动漫方向)专业的专业课程;从课程内涵上属于工学结合课程;从教学方式上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考核方面为考试课程;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授课结合校企合作形式。 《三维模型制作》课程属于艺术设计专业(动漫方向)专业的专业课程 从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该课程既可以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的动画实训、影视广告设计等专业课程服务,奠定三维造型制作基础;又可以作为独立专业课程对接就业岗位需求。 从课程教学目标构成方面分析:一方面该课程承担训练学生掌握三维模型制作专业技术,培养学生三维造型、动画制作等方面能力;另一方面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对接动漫游戏产业需求,直接将企业项目转换为课程教学实训内容,推动学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从课程涉及知识面分析:该课程属于知识综合型课程,课程知识涉及三维造型、动画原理两方面知识。 (二)学习目标设计 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将能够顺利完成三维模型制作基础、三维动画设计、后期特效渲染三项三维动画师基本岗位工作任务。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画、三维动画的概论: 2)使学生了解三维动画的发展历史; 3)掌握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 4)了解三维动画制作常用软件及制作。 2、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目标 A.专业能力: 具备绘画素描、绘画色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较强的绘画造型能力; 动画创意、设计和制作能力;熟练掌握Painter插画制作,Flash动画设计网页网站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摄影与摄像技术等。并掌握其原理,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相关计算机应用软件运用能力;深入了解动漫场景设计,非线性编辑与数字影像,三维动漫合成,动画分镜头,后期特效合成等技术手段。

机械产品三维造型设计(UG)(机制)课程标准

《机械产品三维造型设计(UG)》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机械产品三维造型设计是三年制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本学习领域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此学习领域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掌握绘制二维图形的方法和技巧、实体建模、三维建模技巧、曲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参数化模型、组件装配设计的基本方法、工程图的创建方法、机构仿真设计、典型零件的模具设计技巧。它的前修学习领域有,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机械零件测绘,后续学习领域有机床夹具设计、顶岗实习。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专业能力 ①能理解UG的设计思想; ②能够绘制二维图形; ③能够掌握实体建模、三维建模技巧、参数化模型、曲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④能够进行组件装配设计; ⑤能够进行工程图的创建方法、机构仿真设计、典型零件的模具设计。 (2)方法能力 ①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具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的能力;

③具有查阅资料,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 ④扩展相应的信息收集能力; ⑤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3)社会能力 ①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②对工作的整体组织和寻求解决方法的能力; ③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④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 ⑤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⑥能够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2.能力目标 (1)绘制二维图形的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2)实体建模、三维建模技巧的能力; (3)曲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参数化模型、组件装配设计的基本方法; (5)工程图的创建方法、机构仿真设计、典型零件的模具设计技巧。 3.素质目标 (1)解决实际问题、独立学习新软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维造型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三维造型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维几何图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掌握其常见类型和 名称。 2.认识三维几何图形的可视化表示方式,学会绘制常见三维 几何图形的立体图形。 3.理解三维几何图形与二维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掌握与之 相关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过程 1.调研与分析 在课程设计之前,我们先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根据教材内容和国内外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立体图形概念理解困难,同时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三维立体图形,我们决定采用操作性、实践性、讨论性和竞赛性的教学方法。 2.引入讲解 教学开始时,我们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三维几何图形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常见类型。这里我们给出几个例子:

立方体:具有6个相等的正方形面和8个顶点的立体图形。 四棱锥:有一个为基面的多边形和以它的各个顶点为顶点所在的三角形棱锥锥尖构成的三位图形。 球体:由所有与一定点距离小于等于一定值的点组成的集合。 3.实践操作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和知识。 我们先准备好纸和笔,让学生手工绘制三维几何图形的立体图形,例如立方体、正方体、四棱锥等。我们同时还可以引入计算器等工具,让学生更加方便地计算各种面积和体积。 之后,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三维数字化实验室,在虚拟环境中继续进行三维立体图形的学习。在这个虚拟环境中,我们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图形的特性和本质。 4.讨论和竞赛 在学生进行完上述实践操作后,我们再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和竞赛,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在讨论中,我们会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互动,例如:如果要制作一个由若干个六边形组成的球体,应该如

三维设计的相关技术教学设计

三维设计的相关技术教学设计 教案课程名称:三维角色设计与制作基础适用专业年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11级授课时间:2013——2014年第一学期授课教师:周依博授课题目:三维角色设计基础授课学时:1学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特点要求,突出能力培养,在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铺垫的同时,重点放在实际能力培养上来。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引进真实的项目及任务,使教学不是简单的脱离实际的空洞讲述。所选用的案例来自于公司和生产单位的实际项目,使学生在校所学就是生产实际所需。充分发挥学校、行业及公司的技术力量共同设计课程,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技能层面:(1)三维动画设计能力;(2)美术基础及审美能力;教学重点:三维角色设计与制作基础。教学难点:三维角色设计思路。教学手段:理论知识讲授、技能操作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3分钟):通过回顾大学一二年级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与三维角色设计与制作的联系,导入课程内容,引起学生的思考,进入本课程的学习。教授新课第一节、各具特色的动漫角色:(幻灯片出示)(5分钟)近些年来,动画视乎与电影一样,成为一种技术的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动漫业逐渐发展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例如,中国动画人物具有传统东方古典气息,带有民族传统:美国动画人物比例与动作夸张化,线条有棱角,天真烂漫,画面颜色艳丽,色彩大部分使用暖色,故事情节大部分是喜剧结局,多表现人性善良:日本动画则多是大眼睛或者Q版造型。1.第二节、二维动画角色与三维动画角色的区别:(幻灯片出示)(5分钟)(1)出示二维动画角色和三维动画角色例子,让学生从感官上区别两者(2)学生谈论两者的区别师小结:二维画面是平面上的画面。纸张、照片或计算机屏幕显示,无论画面的立体感有多强,终究只是在

《三维实体造型设计》课程的思政实施探讨

《三维实体造型设计》课程的思政实施 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国家大学教育教学工作,《三维实体造型设计》教学从传统的讲解基本技能转变为以学生为主题项目化实践教学实施,将项目式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激励学生爱国热情,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淡化教师讲课主导性,从而更好的满足应用型本科教学,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三维实体造型设计;课程思政;学生中心;项目化课程实施 0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制造业不断升级,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在重视高质量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仅需要传授学生所需的专业知识,也要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课堂质量是高校教学的永恒追求目标。随着大教育背景的发展,《三维实体造型设计》项目化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机械工程专业重要课题工作,满足社会对于机械工程实践能力专业人员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建立工程意识[1],是高校教师教学方面努力的目标,也是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断前进的动力。 1 课程教学设计 随着工业化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为了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质量,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成果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三维实体造型设计》课程综合了机械工程专业知识,融合机械设计方法和运动元件控制方法,具有机械工程性,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项目化工程的一门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有三维软件的安装和基本操作,三维绘图设计,通过项目化教学,设计机械工程典型零部件等内容。通过项目化设计学习,使学习者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CAD三维造型与装配设计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机械CAD三维建模与装配实践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CAD三维造型与装配设计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机械CAD三 维建模与装配实践 一、课程简介 机械CAD三维造型与装配设计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运用CAD软件进行三维造型与装配设计的能力。本教案范本旨在提供一个优秀的教学案例,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该课程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熟练掌握机械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2. 理解三维造型与装配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机械CAD软件进行三维造型与装配设计; 4. 掌握机械CAD软件的高级功能,例如运动仿真和材料分析等。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CAD软件的介绍与基本操作技能讲解; 2. 三维造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3. 零件装配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4. 特殊装配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5. 机构运动仿真与分析; 6. 材料分析与优化设计。 四、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通过课堂讲授,结合实际案例演示机械CAD软件的使用和三维造型与装配设计的方法; 2. 实践操作:设置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机械CAD软件进行三维造型与装配设计; 3. 分组项目: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实际项目的三维造型与装配设计; 4. 实验室实习:安排学生在机械CAD实验室进行实习,加深对机械CAD软件的熟悉度和操作技能; 5.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 五、教学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 14.6.1 三维造型技巧(教案)0

《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对象: 章节: 14.6.1 三维造型技巧 授课人: 子项目名称14.6.1 三维造型 技巧 任务 描述 使学生了解三维造型流程,了解草图绘制,了解 拉伸与旋转命令。 学时 [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 授课班级:时间:

课程单元教学教案一、教案头

二、教学内容 1.概述 通过教学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三维造型流程,了解草图绘制,了解拉伸与旋转命令。 2.预备知识 (1)三维造型软件基础; 3.教学步骤 (1)课程引入(资讯) ①用典型工程案例引出如何进行三维造型中的草图绘制。 (2)讲授新知(内容) ①教师讲解三维造型流程; (3)教学巩固与训练(反馈与训练) ①学生按照讲解内容简述三维造型流程。 (4)教学提升与训练(内容、反馈与训练) ①教师讲解如何进行草图绘制; ②学生按照讲解内容进行草图绘制。 (5)教学延伸(内容) ①教师讲解拉伸与旋转命令; (6)课程总结,5S整理 ①课程总结,将本次课程内容进行回顾; ②布置作业,进一步检验教学效果; ③对相关物品进行整理,小组成员相互评价。 4.教学内容 (1)典型案例引入………………………………………………………3分钟3D打印件进行三维造型: 提出问题:如何进行3D打印件的三维造型。 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2)讲授新知…………………………………………………………………40分钟①讲授新知:(10分钟) 课件演示,教师讲解:三维造型流程。 目的:通过讲授法,使学生了解三维造型流程。 PPT内容

(3)教学巩固与训练…………………………………………………………40分钟①训练:(20分钟) 针对训练单卡“训练一”,根据图纸制定三维造型流程。 要求:a.根据六爪显示架的图纸制定三维造型流程; c.填写项目单卡。 (4)教学提升与训练…………………………………………………………30分钟①草图绘制:(5分钟) 课件演示,教师讲解:草图绘制。 目的:使学生了解草图绘制。 ②训练:(20分钟) 针对训练单卡“训练二”,根据六爪显示架的工程图,绘制草图。 a.绘制六角显示架的主视图草图; b.尺寸与特征要与工程图相符; c.填写项目单卡。 (5)教学延伸…………………………………………………………………15分钟①拉伸与旋转命令:(5分钟) 课件演示,教师讲解:拉伸与旋转命令。 目的:使学生了解拉伸与旋转命令。

基于企业工业产品三维数字化技术(Solidworks)的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与教学探究

基于企业工业产品三维数字化技术(Solidworks)的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 与教学探究 【摘要】三维绘图类软件(Solidworks)在机械相关企业特别在夹具设计、 产品设计以及自动化改造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基于工学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 思路,以企业的实际工业产品为模板,将企业典型工业产品三维数字化工作任务 融入Solidworks教学中,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深入探究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Solidworks;企业工业产品;工学一体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环境下,各种技术都趋向于智能化、数字化,计算机 辅助设计(CAD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CG)技术代替了越来越多的传统技术。[1]SolidWorks 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设计软件,以高效实用、简单易学的特 点被越来越多的高校与企业作为三维设计教学软件使用。[2] 一、课程开发与教学探究思路 台州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的定位:服务于台州本地制造业企业,为台州 “七大千亿”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高技能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教学团队针 对主要的岗位(数铣、数车)进行工作任务描述、工作状态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分析各岗位所对应的工作要求,与企业工业产品三维数字化技术与三维绘图有关 的要求如下所示:正确绘制轴类、盘类、箱体类、薄片类等典型零件三维模型及 二维图纸出图;会进行简单零件工装夹具的设计以及较复杂的零件加工夹具的设 计及二维工程图出图;会进行泵类、阀体类常见装配体等的三维绘制。教学团队 通过数控加工专业对应的企业岗位分析,确定明确企业岗位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与课程有关的典型工作任务页,:1.典型企业零件的绘制;2.典型企业工装 夹具的设计;3.泵体类零件的设计与组装;4.阀体类零件的设计与组装等。 教学团队通过对数控专业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典型企业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领域所需要理解掌握的内容进行明确细化,得到对应的学习内容、知 识点和技能点,由于企业实际生产工作环境与学校的教学条件存在区别,所以需 要根据之前细化的内容来设计课程相应的教学内容。 教学团队按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由易至难的学习规律,分解课程的学习目标, 形成实践环节的技能目标、学习情境知识目标和职业核心素养目标,并将该课程 的知识点融入学习内容中,完成《基于企业工业产品三维数字化技术(Solidworks)》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 最后再根据设计好的学习与工作情境的框架完成教学资料的制作:工作任务书、参考学习手册、考核评价表等资料的制作,然后进行教学实施。 二、课程开发与教学探究重点 由于Solidworks课程当前采用的是传统理论教学,各项知识点多以讲授演 示为主,所以在进行Solidworks课程教学改革时,就需要对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地点、生产实践等进行全面修订与改革。重点是要依次设计好课程能力 培养目标、学习任务、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评价和考核机制。 (1)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Solidworks的教学目标需依据课程标准,对应本专业职业技能岗位群的职业 标准中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来制订。学生学情分析主要是技工院校的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知识储备比较薄弱,但愿意动手操作,踏实肯吃苦;另外,这些学生接受过钳工、数铣、数车等实训,对企业的工业产品有所了解。所以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如以下所示的知识和技能:1、了解计算机绘图(CAD)的现实意义和发展现状,培养学生使用绘图软件Solidworks绘制企业典 型工业产品图样的能力;2、掌握针对企业典型工业产品的Solidworks三维实体 造型的方法和技巧;3、掌握Solidworks生成二维工程图的方法和技巧;4、通

《三维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三维设计基础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basis) 课程代码:18410077 学分:3 学时: 48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 48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二维设计基础、设计色彩、设计素描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 教材: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三维设计基础》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它浓缩并提升了立体构成中相关理论、技法精髓,融入了与国际设计教育体系接轨,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是艺术学院各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优秀基础课程,具有极为广泛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本课程通过有浅深入、循序渐进的课程安排,以多种行之有效的针对性课题训练,引导、帮助初学者学习并研究如何把平面的形态立体化;如何塑造各种三维形体;怎样营造三维空间;如何挖掘、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性进行形体塑造和表现等三维设计的基本构成知识和方法。课程主要强化了三维设计基础各知识点学习的逻辑性和课题训练的可操作性;增加了多元化、发散性创造思维的训练环节,鼓励学生进行独创性表现的尝试,注重审美判断力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三维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要素,以及设计形式与原则;揭示三维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三维设计的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2:认知三维设计中体积、空间、材质等要素,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理解和阐释,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等能力。 课程目标3:掌握三维设计的构成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具有较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表现能力。 课程目标4:发展对空间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敏感程度,培养直觉的三维形态洞察力和判断力。 课程目标和视觉传达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高一通用技术AutoCAD制图教案(1014)(三维造型)

高一通用技术AutoCAD制图教案(10-14) 厦门外国语学校王明辉 2012-06-25 第十课:立体建模1 实体拉伸并集 第十一课:立体建模2 旋转造型 第十二课:立体建模3 机械零件 第十三课:立体建模4 像框设计 第十四课:立体建模5空间曲面台灯造型设计 第十课:立体建模1 实体拉伸并集差集 一、实体拉伸在 AutoCAD中,选择“画图”|“实体”|“拉伸”命令(extrude),能够将 2D对象沿 Z轴或某个方向拉伸成实体。拉伸对象被称为断面,能够是任何 2D封锁多段线、圆、椭圆、封锁样条曲线和面域,默许情形下,能够沿 Z轴方向拉伸对象,这时需要指定拉伸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其中,拉伸高度值能够为正或为负,它们表示了拉伸的方向。拉伸角度也能够为正或为负,其绝对值不大于 90°, 二、并集运算 选择“修改”|“实体编辑”|“并集”命令(UNION),或在“实体编辑”工具栏中单击“并集”按钮,就可以够通过组合多个实体生成一个新实体。该命令主要用于将多个相交或相接触的对象组合在一路。当组合一些不相交的实体时,其显示效果看起来仍是多个实体,但实际上却被看成一个对象。在利用该命令时,只需要依次选择待归并的对象即可。 3、差集运算 选择“修改”|“实体编辑”|“差集”命令(SUBTRACT),或在“实体编辑”工具栏中单击 “差集”按钮,即可从一些实体中去掉部份实体,从而取得一个新的实体。 4、交集运算 选择“修改”|“实体编辑”|“交集”命令(INTERSECT),或在“实体编辑”工具栏中单击“交集”按钮,就可以够利用各实体的公共部份创建新实体。

例题绘制茶几 设置:视图-三维视图-西南等轴测 步骤:一、画6X6正方形,构建成面域 (region),拉伸为高度28的长方体(桌腿)。 再画一个70X40的矩形。 二、用镜像(mirror)方式画出另外三根桌 腿。 3、把矩形构建为面域,拉伸高度2。 用移动(move)命令再在指令窗输入 @0,0,10把矩形搁板上移10单位。 4、在四根桌腿顶端用端点捕捉方式画一个矩 形,并构建成面域。 五、拉伸高度为6 六、用并集(union)命令把6部份合成一体。再选“视图-着色-消隐”看效果 例题绘制烟灰缸 步骤: 1、画一个100X100的正方形,拉 伸为高度20 的长方体,在上 表面一边的中点画一直径80 的圆。 2、将圆往X轴正向移动50,拉 伸―15成圆柱体。用差集 (subtract)命令从长方体中减 去圆柱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