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分析这两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

1、课标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导致天气变化的常见天气系统主要有锋、低压和高压。各种天气系统可以从气温、气压、降水、风几个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这是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做出天气预报的关键所在。

2、本节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做出适当的拓展分析。

3、学习自然灾害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防灾、减灾。因而除了解这两类气象灾害的危害外,更主要的是认识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

二、本节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学习本节时已是10月中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或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学习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学习的顺序。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

三、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⑵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

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⑵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⑶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锋面系统。(锋面系统:一是要区别冷暖锋的成因,二是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和天气差异)

2、低压、高压系统。(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

难点:

1、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状况和差异。

六、教学过程

锋面就会移动,

学生根据这两幅图的信息,讨论:①冷暖气团的位置

关系②两幅图的锋面各向哪

个方向移动?③两幅图降水区域的异同。④在锋面附近会学生活动 类形天 气 变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

一、看天气预报(11月12日星期五、11月13日星期六)回答以下问题:

1、广州11月13日的天气:

广州11月14日的天气:

2、从天气预报可知:天气主要包括两个主要要素:和。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天气一般具有特点。

3、这两日广州的天气是否发生了变化?,受到了天气系统的影响。

二、预习锋面与天气,回答:

1、定义:

(1)什么叫气团:

(2)用高、低或大、小填写下表

(3)的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之上,在锋面之下。

2、锋面的分类:

3、绘图:

4、如果冷风前的暖气团含有大量的水汽,会有什么天气? 如果冷锋前的暖气团比较干燥,能否形成降水? 会出现什么天气? 。

5、如果冷锋的移动速度很快,天气会怎样? ,举出我国的天气实例 。移动很慢呢? 。

6、若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会形成 锋,天气状况如何? 。请举一例: 。 三、预习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回答:

1、绘图:(1)在图中用G 表示高压中心,用D 表示低压中心。(2)图1甲和图2甲中的A 、B 、

冷 锋

C 、

D 四点上用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用 表示风向。(3)分别在图1乙和图2乙的短线上加箭头,表示 空气的垂直运动方向。 (以下两图均为北半球)

2

、填表:

甲 乙

四、锋面气旋

1、下图是北半球某天气系统示意图,P1、P

2、P3为3条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完成下列要求:(1)P1、P2、P3为3条等压线的数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从气流状况看,这种环流系统称为。

(2)根据气团的温度与到达地区温度的对比,甲气团属于(冷、暖)气团,乙气团属于(冷、暖)气团,图中A为(冷、暖)锋,B为(冷、暖)锋。

(3)在下面画出A锋的天气示意图。

南北

高中地理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2.5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天气系统的区别 2、使学生掌握形成天气和气候的基本因素;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及气团、锋面对天气影响的一般规律和对我国的影响。 [教具方法]:PPT 教学结合课堂讨论 [课时安排]:1-1.5课时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1、有哪一位同学能够根据昨晚的电视天气预报,说出今天的天气预报? 2、请大家回忆一下前两天的天气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小结导入: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下面我们就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一、锋面系统 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界面称为锋面。 (画图表示锋、锋面、锋线) 2、 锋的形成、分类与天气的关系 (1)暖锋:读课本P.46暖锋示意图 运用俗语“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引入 注意比较、判别(锋面交角大小、气流运动方向、降水分布) (2)冷锋:读课本P.46暖锋示意图 分析“冷锋”结合flash 讲述和总结。 高,狂风暴雨 大风沙暴天气 水

③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天气 过渡: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如:冬季的寒潮,是冷锋快速南下时形成的;北方的暴雨,也是冷锋形成的锋面雨。下面我们将继续学习影响天气的高低气压系统。 补: 二 、低压和高压系统 气压场(气压类型)读课本p.61“海平面等压线布图”分析: 等压线分布图反映了水平方向上气压分布状况。 1、教师提示: 低气压: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 气旋: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运动 高气压: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 反气旋: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旋转运动 高压脊、低压槽 提问:高低气压与气旋和反气旋有何区别? (前者是对气压状况的描述,后者是气流运动状况的描述) 2、导入下一环节:讨论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和反气旋(绘图分析)(以北半球为主要分析对象) 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部位吹的风的方向不同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地形阻挡 阴雨连绵 例:梅雨(江淮准静止锋) 例:昆明准静止锋(昆晴贵阴) 水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一教案:2.3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天气与气候在s念上的区别。 2.记住影响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 3.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4.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识图能力。 2.通过阅读各类图形,使学生学会综合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锋面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2.难点 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 3.疑点 锋面与气旋如何相互联系形成锋面气旋。 4.解决办法 (1)在讲“锋面的分类”时,采用读图分析法,先让同学读图分析出哪种气团是主动移动的气团,依此来判断锋面的类型。“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是比较抽象的,主要可采用画图分析法,让同学想象冷暖气团相遇后出现的天气变化。

(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是综合性较强的知识。它的形成书中并没有写出。因此,可采用画图设问法来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逐渐深入问题内部了解其形成的原因,这样可大大降低学习难度。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可采用综合分析法,通过抓住锋面的概念、对天气的影响、移动等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 三、课时安排 1.5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本节学生活动的重点放在画图读图分析问题。通过教师一系列设问,来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寻找各种事物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冷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2)知道在冷锋影响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3)知道暖锋的定义,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4)知道低压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5)记住低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6)知道高压系统的概念。 (7)记住高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途“冷锋与天气”“暖锋与天气”图,学会区分冷锋和暖锋。 (2)通过阅读“冷锋天气、暖锋天气”图,学会从图中分析天气现象。 (3)通过阅读“锋面气旋”图,学会区分冷锋、暖锋天气系统和低压、高压天气系统。 (4)通过阅读“1996年1月6日8时地面天气”图,使学生学会区分冷锋与暖锋,研究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2.3 常见天气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提前一周收看天气预报,了解近期的天气状况;收集与台风、寒潮相关的资料;收集1—2条天气谚语) 导入新课 从当天的天气状况引入。 有哪一位同学能够根据昨晚的电视天气预报,说出今天的天气如何?大家回忆一下前两天的天气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天气现象是我们最能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自然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不相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弄清其中的道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可以进行初步的天气预报。下面我们就学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3_常见天气系统_教学设计_教案_8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理解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冷锋与暖锋的对比分析,实现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2.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锋面气旋的分析,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会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4.能够说明各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学习,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祖国建设服务 2. 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理解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与天气的关系。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打出)我市近几天天气状况。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天气的变化呢?是天气系统,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面系统,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系统。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关。 (板书)一、锋面系统 【自主学习】自学教材P44—P45有关“锋面系统”,完成学案第一部分内容。 【自学检验】(学生归纳)五个概念。 (教师补充)根据气团温度与其到达地区气温的对比,可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又称冷空气和暖空气。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将锋面分为三类。(模型示意)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叫暖锋;任何一方都没有足够的力量使另一方移动,锋面相对静止,叫准静止锋。 (学生归纳)锋面特征。 (教师补充)(多媒体打出)由于冷气团密度大,所以冷气团位于锋面下侧;暖气团密度小,位于锋面上侧。由气团定义可知,气团是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所以如果一个地区受单一气团的控制,不会产生降水,天气晴朗。但是冷暖气团相交汇的锋面附近,由于两侧冷暖气团温度、气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所以锋面附近常会发生天气变化,出现云、雨、大风等天气。 (学生归纳)表二:冷暖锋对比。 【过渡】(多媒体打出)冷暖锋都可以带来降水,但冷锋带来的降水强度大,历时短。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就是冷锋的杰作。暖锋带来的降水多为连续性降水。 锋面是不断移动的。 (模型示意)讲解锋前、锋后。

地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分析这两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 1、课标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导致天气变化的常见天气系统主要有锋、低压和高压。各种天气系统可以从气温、气压、降水、风几个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这是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做出天气预报的关键所在。 2、本节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做出适当的拓展分析。 3、学习自然灾害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防灾、减灾。因而除了解这两类气象灾害的危害外,更主要的是认识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 二、本节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学习本节时已是10月中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或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学习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学习的顺序。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 三、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⑵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 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⑵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⑶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1)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示意图,分析低压、高压、锋等天气系统; 2.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二、教学重难点 运用示意图,分析低压、高压、锋等天气系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争论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4日15时许获得气象厅命名,8月7日5时许被中心气象台升格为台风,8月7日23时许被中心气象台进一步升格为超强台风,并连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向浙江沿海靠近,并于8月10日1时45分许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四周最大风力有16级,这使其成为2019年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和1949年以来登陆浙江第三强的台风;随后其纵穿浙江、江苏两省并移入黄海海面,又于8月11日20时50分许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四周最大风力有9级,此后其移入渤海海面并不断减弱,最最终8月13日14时被中心气象台停止编号。 为什么“利奇马〞为什么登陆后渐渐减弱?

[新课教学]: 一、锋与天气 师:大气中常常发生的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亲密关系。锋、气旋与反气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现在我们先讲锋的形成。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拟匀称,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像的大范围空气,叫作气团。 如上图所示,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就会消失一个交界面,叫作锋面。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叫作锋线。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依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把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 那请同学们小组争论,几分钟后找同学来说一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是怎样的,有什么区分? 同学小组争论。 同学答复。 老师总结: 1.冷锋: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地理高中必修知识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地理高中必修知识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地理高中必修知识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这节课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规律。下面和本文库一起看看有关地理高中必修知识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锋面、锋等基本概念。 2.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冷锋、暖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3.结合生活实际,掌握生活中与锋有关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认识冷、暖锋示意图,分析某地天气变化趋势。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激发学生探究天气变化的兴趣,并树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冷、暖锋及对应的天气特征 【教学难点】 冷、暖锋及对应的天气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图片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以身边天气变化的现象(12月份当地连续5天天气变化) 为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过渡] 要想科学地解释这些现象,需要用到今天的知识。自然导入新课。 [新课推进] [提出要求] 阅读课本第1、2自然段,找出气团、锋面、锋等基本概念。 [板书] 2.3常见天气系统 [图片展示] 气团示意图 [提问] 气团的概念是什么 [学生]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比较均一的空气。 [师生互动] 单一气团控制,大气稳定,多晴天。 [过渡、演示]冷暖气团的概念 [提问]比较两种气团的物理性质 [提问]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形成一个交界面,称之为(锋面)。 [提问]锋面是直立的还是倾斜的倾向哪一侧 [学生]倾斜的。倾向冷气团一侧。 [提问]为什么倾向冷气团一侧 [答案]暖气团密度小,冷气团密度大。 [过渡] 单一气团控制,多晴天,那么锋面附近,天气又如何呢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锋面附近有降水、风等天气现象 [图片展示]锋面和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锋线和锋面统称为锋。 [提问]锋的移动方向有几种可能情况(提示:若冷气团势力强,如何) [学生]三种 [提问]所以,锋的类型有几种 [学生]三类。 [提问]哪三类 [学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提问]冷锋的概念是什么暖锋呢准静止锋

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天气系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和特点 2.了解世界各地常见的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 3.掌握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和过程 4.能够解释各种天气现象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和特点 2.了解世界各地常见的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 四、教学难点 1.掌握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和过程 2.能够解释各种天气现象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 2.案例解析 3.班内讨论 4.互动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1.天气系统概述 天气系统是指一种天气现象的有序、运动、形成和演变的总体。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高压系统、低压系统、气旋、暴风、台风等等。 2.常见的高压系统 高压系统通常是指地面上气压高于周围地区的一种天气形态。高压系统天气多为晴朗、稳定、干燥。 3.常见的低压系统 低压系统通常是指地面上气压低于周围地区的一种天气形态。低压系统天气多为阴雨、湿润、不稳定。 4.常见的气旋

气旋通常是指一种围绕着低压和高压中心自然界中形成的环流运动。气旋天气多为阴雨、湿润、多风、不稳定。 5.常见的暴风 暴风通常是指发生在风力达到8级或以上的强风天气。暴风天气多为多风、大雨、闪电、雷击等。 6.常见的台风 台风是一种发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上的强热带气旋。台风天气多为狂风暴雨、海浪巨大、造成巨大的危害。 七、教学思考 1. 为什么气压高的地方天气较好,气压低的地方天气较差? 答案:气压高通常意味着天气晴朗、干燥,因为高压系统会逐渐稳定和平静下来。相反,气压低通常意味着阴雨天气和不稳定的天气。 2. 为什么台风能够带来如此大的灾害? 答案:台风的强度和带来的灾害与风速、降雨量、风暴潮、洪水等多个因素有关。由于台风强度极大,带来的风暴潮、大雨等等也很强,造成巨大灾害。

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3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气流运动特点,掌握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规律性 3.使学生掌握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 3.通过研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4.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通过对锋面气旋的分析来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及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具准备】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板书】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板书】一、锋面系统 【指导看书】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请大家阅读教材P44,思考: 1、什么是气团? 2、什么是锋面?锋线?锋? 【板书】1 .锋面的定义 【学生回答】 1、气团是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线是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锋是锋面和锋线的统称。 【转折】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锋是冷暖气团交界地区,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暖空气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是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因为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 统(含答案) 1.冷锋、暖锋过境的天气现象及变化过程;冷锋、暖锋的判断。 2.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的差别及过境时的天气现象、变化过程。 3.锋面气旋系统的特点及判断。 一、锋与天气 1.概念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锋面:冷暖气团相遇出现的倾斜交界面。 2.锋面类型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时,形成准静止锋,多形成持续的阴雨天气。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低气压与高气压 (1)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由其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 (2)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由其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

2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气旋反气旋 气压状况低压中心高压中心垂直气流上升下沉 低空气流 向中心辐合,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相 反向四周辐散,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相反 天气现象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天气 1.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当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时,形成暖锋。(×) 2.锋面一定会带来降水。(×) 3.下列属于气旋的天气系统是( C ) A.寒潮B.沙尘暴C.台风D.伏旱 4.低压中心控制下形成气旋,多阴雨天气。(√) 知识点一锋与天气 [问题探究] 读教材图2.19和图2.20结合材料,共同探讨问题。 图2.19图2.20 材料xx年11月19日开始,北京开启“雨雪模式”,雨雪连下四天,大部地区有中到大雪,

部分地区有暴雪,城区积雪为15~20厘米,山区更深。最低温跌至-10℃或以下,最高气温也将下降至冰点,历史同期罕见。伴有大风天气,较大时有4~5级偏北风,山区阵风可达7~9级。 探究1两图所示的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示:从冷暖气团的位置、运动及锋面角度、降水分布看,两种锋有相同点,如锋面均向冷气团方向倾斜;冷气团位于锋面以下,暖气团位于锋面以上;暖气团均呈上升运动趋势;降水均分布在锋线附近的冷气团一侧。从冷气团的运动趋势看,两种锋有不同,左图冷气团运动方向一直向前,为冷锋;右图冷气团出现回流运动,代表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探究2为什么左图天气系统比右图的降水强度大、风力大,而右图的降水时间长? 提示:左图为冷锋,冷气团的移动速度快,风力大,遇到暖气团后,暖气团被快速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快,强度大。右图为暖锋,暖气团移动速度缓慢,遇到冷气团后,暖气团缓慢爬升,形成降水慢但持续时间长。 探究3北京此次的天气是哪种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给北京带来的天气现象有哪些? 提示:北京此次天气是由冷锋造成的。冷锋过境给北京带来了降雪、降温和大风天气。 [总结深化] 1.锋面的构成及特点 (1)锋的组成特点 任何一个锋面天气系统都分为锋面影响区域和锋面两侧的单一气团控制区域(如上图所示),只是锋面影响区域的天气变化剧烈。 (2)剖面特点 无论冷锋和暖锋,都是由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都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3)气团运动特点 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总是位于锋面以上并沿锋面向上运动。对于冷锋而言,冷气团是主动方,暖气团是被冷气团抬升,是被动上升;对暖锋而言,暖气团是主动方,是主动爬升。 (4)雨区分布特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掌握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的运动特点和天气特点,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台风、伏旱等天气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课时:1 课时

2.低压与气旋分组讨论 动画演示北半球气旋运动 教师讲解 绘制南北半球低气压的闭合等压线图,画出水平方向的气 流运动,近地面由于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入中心,使气旋中 心的空气被迫上升,气温降低,所含水汽容易 成云致雨。 结论:气旋过境时,云量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 (1)什么是台风? 2)台风与飓风的关系是什么? (3)台风的主要分布地区? (4)台风带来什么灾害? 学生观看,增加 感性认识。 学生在老师讲解 并绘制示意图的 过程中理解其选 的形成过程及对 天气的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 通过讨论解决问 题。

高压指气压分布中心,反气旋是指气流的运动,反 气旋总是伴随高压出现。 提问: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呢? 落实基本知识 3 .高压与反气 旋 小结转承 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往往形成狂 风、暴雨和风暴潮,带来巨大灾害,但是也应该辩证地 看到,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也提供了淡水资源。 2.气旋 (低气压 ) ( 1)中心气压低──气流由四 周流向中心: a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b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2)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如:我国夏秋季节的台风。 转承提问:如果中心为高气压,思考气流运动的特 点又会是怎样的呢?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绘制示意图。 学生落实,记笔 记 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观看反气旋 示意图,了解反 气旋的 形成过 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一、教材分析 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课是在综合前两节内容的根底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根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节主要讲述锋与天气,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局部同学思想比拟懒惰,不愿意思考,害怕思考,喜欢坐享其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需要老师强制性的施加压力。课外阅读知识面窄,没有阅读地理书籍的好习惯,所以本节课还要有普及相关兴趣知识的任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的概念和分类;理解锋面、锋线、锋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等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注意区分冷锋、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简单的天气图,分析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结合具体案例来解释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结合具体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自身分析探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3.让学生憧憬科学,提高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四、教学重点

锋面系统的相关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过境前后天气的变化过程 六、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图示法、讨论法、讲授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 1.图片和视频导入。〔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 我们生活中的暴雨、冰雪等天气现象,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一些天气系统。 2.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过渡:我们今天所讲的锋所带来的影响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在讲锋带来的天气影响之前要先了解锋的形成。 〔一〕锋的形成 【提问】思考:一、阅读教材,结合图,思考并答复以下问题: 1.什么是气团? 2.气团的分类〔按性质分〕 3.冷、暖气团性质比拟 〔让学生思考后答复。〕 总结: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拟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气团的分类:按性质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3.冷暖气团的比拟: 〔二〕锋的相关概念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6新人教版必修1

.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有天气系统教案课标要求: 1.运用简略天气图,简要剖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色。 2.以某种自然灾祸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由及危害。 教材剖析: 本节由三部分内容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事例——— 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 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而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如何的天气或天气会有如何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 了对生活实用的地理。在学习本节时已经是 10 月中旬,此时当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或高压控制 下的明朗天气,学习时能够依据当时的天气情况适合调整学习的次序。 两个事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 灾祸中的气象灾祸,它们的发活力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有关。 教课目标: 1.知识与技术:⑴从图片和简略图中,认识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观点;锋的观点 与分类;低压〔气 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观点。 ⑵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剖析各样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色,并 综合出各样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情况。 2.过程与方法: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剖析天气图,解说天 气变化现象。⑵用事例说明气象灾祸发生的原由和危害。⑶联 合我国常有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育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提升 地理审美情味。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3_常见天气系统_教学设计_教案_3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并记住锋面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判读简易的天气图,并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势的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冷锋、暖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教学难点 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天气预报导入 2.教学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二、展示

1.教学内容. 2.3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与天气) 2.教学意图:展示课题 三、目标展示 1.了解气团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理解锋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2.理解并记住锋面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判读简易的天气图,并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势的分析。 四、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41-42页内容,找出并记住下列问题的答案: 1.什么是气团?锋面及其特点?锋线?锋?锋面的类型? 2.什么是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3.冷锋和暖锋过境之前,过境之时和过境之后的天气状况。 五、师生互动 要了解锋的形成,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气团按冷暖性质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它们的物理性质有何不同? 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六、展示图片 七、师生互动

高中地理 常见的天气系统1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1

示范教案一(2.5常见的天气系统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3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有关气团、锋面、锋线及锋的概念,理解气团、锋面的分类。 2、掌握不同锋面、同一锋面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同一锋面控制下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天气的变化特点。 3、培养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分析解读锋面系统与天气关系图。 4、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设疑直接引入主要天气系统的类型。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天气现象的发生、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2、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学习有用的地理,将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指导生活。 【教学重点】 1、掌握冷暖锋面图的识读、判别。 2、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教学难点】 1、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形成的天气差异及其典型实例。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读图法、谈话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请各位组长点名,我们要开始上课了。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五一期间你们有没有出去游玩啊? [学生]有。 那么你们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会不会看一下天气预报,作为出行参考啊? [学生]会。 绝大同学都会收看天气预报,因为如果下雨的话出去就不怎么方便了。那看天气预报时,你们是不是只关注是否下雨啊?还会不会去了解其它方面的信息呢?比如说每天的最高、最低气温,以及近期的天气走势呢? [学生]会看气温,但是不看走势。 其实天气走势的对我们也是很重要。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者“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常见天气系统教学案

第3讲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与天气 1.锋面概况 (1)锋面结构 示意如下图。 (2)锋面成因 锋是冷暖气团交界地区,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都有明显的差别。(3)天气特点 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 2.锋与天气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江淮准静止锋与昆明准静止锋。

特别提示:(1)在单一冷、暖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2)冷气团冷、干、重,在锋面以下,暖气团暖、湿、轻,在锋面以上。 (3)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4)锋面降水区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基本气压场 (1)高气压:中心气压________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________。 (2)低气压:中心气压________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________。 2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天气系统 气压 水平气流 (近地面) 垂直 气流 天气状况 低压 (气旋) 中心气压低, 四周气压高 由________ 流向中心 ____ 多______ 天气 高压 (反气旋) 中心气压高, 四周气压低 由________ 流向四周 下沉 多晴朗 天气 特别提示:(1)锋面往往会与气旋(低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其中锋面多位于低压向外延伸的低压槽处;而高压向外延伸的高压脊处,由于气流辐散,不会形成锋面。 (2)锋面气旋中,锋面的高纬一侧为冷气团,低纬一侧则为暖气团;无论南北半球,西部低压槽一定为冷锋, 东部低压槽一定为暖锋。 一、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比较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气团势力 冷气团强, 暖气团弱 暖气团强, 冷气团弱 势力相当 移动方向 与冷气团的 移动方向一致 与暖气团的 移动方向一致 来回摆动 锋面剖 面示意图 锋面符号 气团位置 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 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很小 降水区 的位置 (过境前 后)气压、 气温变化 — 我国典 型的锋 面天气 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篇1】 一、教材 在上节内容中,我们已经对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初步学习,为学习太阳对地球的 影响奠定了基础。“万物生长靠太阳”,在本节内容中,我们要学习与地球以及人类 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恒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由此,我们才能继续学习下面几 节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所以,本节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 1.在初中对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太阳辐射的分布已经略有了解,在此 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并总结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对于太阳活动的认识,学生刚刚接触,因此比较陌生,所以学生需要一个认识 学习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太阳外部结构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特征。 3.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生活体验提出问题,认真思考,与同学共同探究,寻求结论。培养分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本中出现的地理空间分布图,掌握读图分析并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发生的地理现象去学习、分 析的习惯。 2.通过探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观点。 3.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通过读图,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太阳的外部大气结构与太阳活动的类型,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法、对比分析法。 高一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篇2】 农业的区位选择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较为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教材通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的对比,引出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泰国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方面的区别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以对比。使学生理解: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农业的区位选择在本质上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从而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较容易回答出两地农业生产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了。 图3.3是本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本单元的其他内容的基础,教学中应在分析各个案例和“活动”的过程中反复运用,从而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P43的三个活动的设计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内容,以提高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活动l和活动2在教学时应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孟买、罗马、江西泰和县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进而帮助他们分析这三个地区的地理区位条件。活动3是“我国__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的变迁”,教学中需要出示一些这一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资料以及稻米、甘蔗、花卉三种作物的市场价格,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农业区位的选择受市场因素的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一《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别有意义,它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阅兵仪式了吧?这些镜头,你们还记得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 1 / 17

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 2 / 1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