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

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1.例7。

编写意图

(1)教材首先告诉学生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再通过爸爸给王鹏买羽毛球的情景,让学生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除法会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这时可以根据需要取商的近似数。

由于小数除法除不尽时计算比较复杂,教材适时引入计算器,把重点放在如何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做一做”中的题是让学生计算除法,并分别取保留一位、两位和三位小数的不同的近似值。

教学建议

(1)教学前,可以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2)教学例6,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情境列式计算,有条件的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当学生发现除不尽时,教师可以说明实际计算钱数时,有时只算到“分”,让学生想一想:这时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

候该怎么办?使学生明确,算到“分”,就是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如果要算到“角”,需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

(3)教学例6后,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强调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还可以让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不同的是,取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取积的近似值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的值以后再取近似值。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还可以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

(4)学生做完“做一做”以后,可以说一说它们不同的近似值分别是怎样取的,要明确知道计算出的数中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近似数的末尾有0,要了解学生是否处理正确。如45.5÷38,商保留一位小数时是1.2,保留两位小数是1.20。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是否一样。

2.关于练习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学生完成后,应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第2、4、5、6题,都是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一方

面可以让学生巩固小数除法的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了解一些信息,比如世界上最大的鸟、最重的苹果等。

第3题,通过小数点在被除数和除数中位置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商的变化规律。从上往下观察:左边一栏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左移动一位、两位;右边一栏被除数不变,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左移到一位、两位。左边一栏,可以让学生根据第1小题的计算结果,直接说出第2、3小题的得数。右面一栏,可以在算完后,让学生观察除数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变化后,商有什么变化。

第8题,用商不变性质来填数。可以让学生将第一栏右面各栏中已填出的被除数、除数或商与第一栏中对应的数比较,看有什么变化,来考虑空缺的格内应填什么。

第7题、第9题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其中第7题可以提很多数学问题,如“一共有多少位学生”“一共要花多少钱”“每个学生一共要准备多少钱”等,要鼓励学生提问题。第9题比较谁家节水多的问题,基本思路是算出每月的水费后再进行比较。这道题中隐含了“上半年是6个月”、“第二季度有3个月”这些中间条件,综合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后,再确定解题的方法。

第10题,求商的近似数。由于商是近似数,用乘法验算,不好说明结果正确与否,用再除一遍的方式验算,又要两次笔算,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这里要求用计算器验算。

第12题,是填运算符号的题。需要学生应用小数乘、除法的意

义,根据等号右边得数与左边已知数大小比较,来判断该填什么运算符号。答案是:

81×0.5=40581÷1.5=54

81÷0.5=162 81+1.5=82.5

思考题的解法比较多,比如先看12.5元中包含多少个2.5元,由12.5÷2.5=5中,可知停车时间是1+(5-1)×0.5=3(时);也可以用总钱数减去2.5元后,再看剩下的钱包含多少个2.5元,就有多少个0.5小时,再用这个时间加上1小时,也是李叔叔的停车时间。当然,学生还有其他的多种解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要加以肯定,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第【2】篇〗

小数除法

第五课时

商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能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1.7396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

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

引导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这时,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看来取近似数一种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种是按照实际情况去取。(板书:按要求取,按需要取。)

然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时分别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算到分要保留两位小数,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数。)

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的时候应该怎么算?

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算出两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让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19.4÷1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2.提问:说一说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只需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就可以取近似数了。或者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

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同时,求商的近似数的时,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

3.引导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小组讨论后发言:相同点: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不同点:积的近似数要求出准确数之后再求近似数;商的近似数不需要求出准确数,只需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数。

师小结:求商的近似数非常重要,有时按照要求取近似数,有时按照实际取,在取商的近似数的时候,要明白应该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近似值分别是怎么取的。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近似数的末尾有0,要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处理的。如第2小题1.55÷

3.9,保留两位小数是0.40。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及时巩固

1.课堂作业: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1题。

2.课外作业:教材第36页练习八第5题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值是在小数乘除法之后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除法

的基础,且已经掌握了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本节课旨在学生认识循环小数,并且会根据要求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上课伊始,出示例7中的图表,并根据要求列出算式40÷60。当我刚想提出要求时,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做了起来。我并没有阻止,而是继续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算了一会后,发现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有的学生小声的嘀咕,还有的干脆停下了笔看同位的。知道学生遇到了困难,我故意问:“怎么都不算了,有结果了吗?”“没有,除不完。”“怎么可能呢?为什么除不完?”“老师,真的除不完,你看,总是余40,根本就除不完。”看来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了。“想知道为什么吗?打开书,看看你能从书上找到答案吗?”话音刚落,利索的孩子早已经打开了课本读了起来。一分钟过后,学生们都发现了问题,知道了这是循环小数。但对于循环小数的知识,书上只是提到了定义,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学生想知道的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瞧,有的孩子有疑问了:“老师,循环小数书上没有说怎么写,该怎样写横式呢?竖式要除到什么时候?”提的好,看来好奇心已经很浓了。于是我让学生打开课本,读一读101页的“你知道吗”,从中获取他想得到的答案。在学生得到想要的答案后,我顺势引导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如: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第几位,保留三位小数要除到第几位等。有了前几节课的基础,再加上浓厚的兴趣,学生很快探索出解决的方法,并用30分钟的时间,高效率的完成了本课的任务。且在练习中也很少发现错误,让我高兴的同时也深深的意识到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多么重要。

反思前几节课的教学,似乎除了灌输乘除法的法则外就是大量的练习,但效果并不是多好,补充习题中的错误层出不穷。想来,计算课本来就是枯燥乏味的,大量的练习只能徒增学生的厌倦感,如果只是纯粹的计算,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所以,在今后的计算课中,首先要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享受成功感的同时,主动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第【3】篇〗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求商的近似数,不会感到太困难。应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好数学并应用于生活,让生活因为数学而精彩。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来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

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3.9995保留整数是()

43.9995精确到十分位是()

43.9995保留两位小数是()

43.9995精确到千分位是()

2.求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

(1)0.34×0.76(保留一位小数)

(2)0.27×0.45(保留两位小数)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方法,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

1.教学例7: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有12

个,共19.4元,一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

(1)学生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

(3)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发现什么?

生:怎么除也除不尽

师:那里可以看出

生:.......

师:这下可难倒王鹏了,他怎么也算不出一个羽毛球多少钱。现在同学们开动下你们聪明的大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生:可以求商的近似数

师: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法

师,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该怎样求商的近似数呢?(板课题:求商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买羽毛球的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探索活动中去,并在数学探索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获得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师:怎样求商的近似呢?保留哪一位比较合适,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联系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动脑想一想,说出你的想法。

生:小组讨论

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单位是元,小数点后第二位是分,是最小的面值,所以保留两位小数。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那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了?

生: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后是1.62元(用“≈”连接)师,其实在付钱的时候,有时候2分没法付了,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生:交流,保留一位小数,找零也不方便,就可以精确到角,所以只要保留一位小数。

师:那你只要除到哪一位?

生: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后是1.6(用“≈”连接)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去感悟、体验、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需要,激起学生探究欲望,使他们在反思、调整中不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

2.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规律

生:交流讨论,求商的近似数,除到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

师总结:求商的近似值,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3.总结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生:交流发言

师总结:1.看——需要保留几位小数或整数。

2.除——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3.取——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快乐。}

4.想一想: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总结: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不同点:求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除到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值要算出乘得的积后再取近似值。

{设计意图:通过与积的近似数比较,巩固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到现实中去,善于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不同之处,发现问题的本质属性。}三.拓展延伸(多媒体展示)

1.选一选:37.3÷

2.7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13.82

B、13.80

C、13.81

2.求商的近似值

1.9÷0.7≈(保留一位小数)。

3.6÷1.7≈(保留两位小数)

3.教材P23做一做

4.解决问题:

(1)一支钢笔13元,老师有50元最多可以买到多少支钢笔?

(2)每个油壶可以装3千克油,装40千克油,需要准备几个油

壶?

{设计意图:加深巩固所学内容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会结合实际求商的近似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梳理所学知识内容,理清知识脉络,形成自我知识,学生获得知识成功的体验,使知识水平得到提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商的近似数教案

商的近似数教案 商的近似数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商的近似数的意义,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按题意求出商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3、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近似值的意义 2、掌握“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难点:1、能正确按题意求出商的近似值。 三、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口算】 0.4÷0.5= 6.4÷1.6= 0.12÷0.6= 0.38÷0.02= 10÷4= 0.72÷0.8=8÷0.5= 1÷125=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一只蜜蜂每小时飞行9.36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4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机多少千米?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出示例题: (1)看情境图,思考计算器中给出的价格应该是多少钱? (2)出示保留的结果:

2.小数除法与小数乘法近似值有什么区别? (1)小数乘法求近似值必须算出全部结果才能取近似值。 (2)小数除法则是在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3、介绍取商的近似值的简便的方法: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要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 【小结】取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书P23做一做 2、书P26第10题 3、妈妈买22千克大米一共花了31元,每千克大米多少元?(保留两位小数) 4、近似值8.3是由一个精确到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取得的,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提高练习】 5、书P26第12题 6、书P26第11题 没有给出保留的数位,如何去保留呢? 7、书P26第13题 【拓展练习】 8、书P26聪明题 (四)全课总结 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与反思第【1】篇〗 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1.例7。 编写意图 (1)教材首先告诉学生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再通过爸爸给王鹏买羽毛球的情景,让学生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除法会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这时可以根据需要取商的近似数。 由于小数除法除不尽时计算比较复杂,教材适时引入计算器,把重点放在如何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做一做”中的题是让学生计算除法,并分别取保留一位、两位和三位小数的不同的近似值。 教学建议 (1)教学前,可以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2)教学例6,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情境列式计算,有条件的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当学生发现除不尽时,教师可以说明实际计算钱数时,有时只算到“分”,让学生想一想:这时需要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

候该怎么办?使学生明确,算到“分”,就是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然后再让学生思考:如果要算到“角”,需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 (3)教学例6后,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强调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还可以让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不同的是,取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取积的近似值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的值以后再取近似值。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还可以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 (4)学生做完“做一做”以后,可以说一说它们不同的近似值分别是怎样取的,要明确知道计算出的数中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近似数的末尾有0,要了解学生是否处理正确。如45.5÷38,商保留一位小数时是1.2,保留两位小数是1.20。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是否一样。 2.关于练习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学生完成后,应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第2、4、5、6题,都是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一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

《商的近似数》教案——2014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好数学并应用于生活,让生活因为数学而精彩。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来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白板 【教学过程】 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喜羊羊与灰太狼全家福。 师:在这部动画片中大家认为谁最聪明?(喜羊羊) 喜羊羊最喜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希望大家带着喜羊羊那份爱探索,爱解决问题的精神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出示如下题目)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2.9456 0.5429 19.0045

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 (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方法,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的迁移。} 2.讲解精确数和近似数。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由于实际中常常不需要用精确的数描述一个量,或不可能得到精确的数,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近似数。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时候需要求近似数?如何求近似数?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在生活实际中,近似数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为接下来讲新知设下知识目标。} 二.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 1.教学例7:村长给羊村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有12个,共19.4元,喜羊羊问一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 (1)学生读题,分析信息,列出数量关系式。 (2)这里可以让学生讨论,后汇报(三分钟后)。 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发现什么? 生:怎么除也除不尽。 师:那里可以看出? 生:....... 师:这下出现问题了,怎么也算不出一个羽毛球多少钱。那我们到底该如何给这个羽毛球定价呢?现在同学们开动下你们聪明的大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2.探究问题 生:可以求商的近似数 师: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法。 师,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该怎样求商的近似数呢? (1)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2020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三、3.商的近似数 含答案

三、3.商的近似数 一、填空乐园 1. 0.4038-----保留三位小数是( );7.654654保留两位小数是( );8.990保留一位小数是( )。 2.求商的近似数时,要保留整数,就要除到商有( )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商要除到( )位;保留三位小数,就要除到商有( )位小数。 3. 6.7÷1.9的商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4.把4586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万,保留一位小数是( )万。 6.实际生活中除了使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外,还经常使用( )法和( )法。 7.做一套大人衣服需要用2.5米布,现在有94米布,最多可以做( )套大人衣服。 8.有两个三位小数,它们四舍五入后都是2.78,则这两个数的差最大是( )。 9.一本故事书,每页24行,每行30个字,共有145页,现在每页排25行,每行35个字,要排( )页。 10. 一辆汽车行4.6千米用汽油18.72千克,这辆汽车行1千米需要用汽油( )千克,1千克汽油可以行( )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二、判断快车 1.商精确到十分位,就是把百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 2.位数多的小数一定比位数少的小数大。( ) 3. 0.8,0.80,0.800三个数中,0.800最精确。( ) 4. 9.948保留一位小数是9.9。( ) 5. 5.0777保留整数和保留一位小数,结果都是5。( ) 6.A≈0.83, B≈0.830,0.83=0.830,那么A=B.( ) 三、选择超市 1. 6.8989÷0.23,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 A.29.90 B.30.00 C.3.00 2.近似数0.5,0.50,0.500这三个数( ) A.相等B.不相等C.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同 四、计算广场 1.把下面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 1.229≈(2) 3.684≈(3) 72.955≈ (4) 45.549≈(5) 19.999≈(6) 52.401≈ (7) 9.72525≈(8) 4.184≈(9) 9.875≈ 2.列竖式计算。 得数保留整数:(1) 25÷16 (2) 21.2÷6.83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3) 37÷86 (4) 21.45÷15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5) 117.4÷3.6 (6) 25.54÷0.06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7) 29.6÷45 (8) 33.1÷3.2 3.一个数除以1.2,商是两位小数;商保留一位小数,取近似值是2.8。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五、应用题天地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

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 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苦难,我们需要面对苦难是激励自己,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五年级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商的近似数》。 《商的近似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2过程与方法: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教学工具 ppt、题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

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2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教学教材第32页例6。 爸爸给王鹏买了一筒羽毛球,一筒是12个,这筒羽毛球19.4元,每个大约多少钱 19.4÷12 ≈ 1.62(元) 答:每个大约1.62元。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2)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3)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4)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①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5)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3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3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3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运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2、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1、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2、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课前交流:分饼干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一组题目,挺有意思的,想和大家分享请看大屏目 (课件)1、每人分3块饼干,共有6块,可以分给( )人,7块饼干可以分给( )人,8块可以分给( )人。 2、同样是6块饼干,我要把它放在盒子里,一个盒子只能放3块,至少准备( )个盒子,如果有7块,至少准备( )个盒子,8块至少准备( )个盒子。 生回答。 师:同样是7块、8块饼,每人3块,只能分给2人?每个盒子装3块

却要准备3个盒子……现在同学们心里一定有些这样的小迷团,不着急,相信通过接下来这节课的学习,这些心里的小迷团会一一解开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买菜 师:上周末老师在超市购物时遇到了一个奇怪的数学问题(点击)哪位同学能帮我解释这是为什么(出示幻灯片) 我到超市买了 2.1千克蔬菜,每千克6.42元。我们用计算器算计算得到是13.482元,小票上标注的是13.48元,可收银员却收了13.5元。 哪位同学能帮我解释这是为什么? 生回答。(实际生活中没有比分小的人民币,所以小票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标13.48元,而现在很少用到分,所以收银员收了13.5元,也用了四舍五入法) 过渡语:哦,原来是“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呀!(板书:四舍五入法) 其实在生活中取近似数的方法不只一种,想不想学习更多取近似数的方法并合理运用到生活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合理取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合理取商的近似数) 二、展开——瓶装香油·丝带包礼盒 瓶装香油 师:最近小强的妈妈王阿姨遇到了两个难题,你们能帮她解决吗? (出示主题图)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的香油分装到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只能装0.4千克。 师: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认为王阿姨要我们帮她解决什么问题?(出示问题) 师:怎样列式?会计算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四种情况,巡视中找到四种情况的练习纸,有意按序请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再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追问。 ①学生甲:2.5÷0.4 = 6.25(个) ②学生乙:2.5÷0.4 ≈ 6(个) ③学生丙:2.5÷0.4 = 6(个)……0.1千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课本第23页例7,第25~26页练习四第9~13题,思考题。 学习目标 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课文讲解 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例7,通过王鹏计算一个羽毛球的价钱,让孩子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取商的近似数。 由于需要取商的近似数的,往往是除不尽的小数除法,其计算比较复杂,所以在这里一般让孩子计算器计算,学习的重点放在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辅导精要 让孩子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下划线,一般是“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并在课本上做读书笔记。

例7,让孩子看图说题意。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爸爸说:“这筒羽毛球19.4元,1个大约多少钱?”王鹏说:“1打是12个。”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9.4÷12,计算器显示:1.61666667,他想:这是多少钱? 让孩子写出除法算式19.4÷12,并用计算器计算,说一说1.61666667元的意思,有的孩子可能说:这是1元6角1分6厘……,他因此从内心里产生了取近似数的需求。 计算到角,保留一位小数,19.4÷12≈1.6(元)。 计算到分,保留两位小数,19.4÷12≈1.62(元)。 计算到厘,保留三位小数,19.4÷12≈1.617(元)。 1.6.1.62,1.617都是1.61666667的近似数;这是用“四舍五入”法取出近似数的。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孩子列竖式探索用笔算求出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还可以让孩子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不同点:取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取积的近似值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的值以后再取近似值。 可根据孩子的接受情况,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 “做一做”。让孩子先用计算器计算,再按要求取商的近似数,并填入表格。45.5÷38,商保留一位小数时是1.2,保留两位小数是1.20,近似数的末尾有0,要了解孩子是否处理正确,还可以让孩子说一说它们是否一样。 习题解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3单元《第6课时 商的近似数》 人教版

《第6课时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教学方法 讲授、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1)保留一位小数:2.360.943 (2)保留两位小数:3.2511.447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0.86×1.2= (2)3.14×3.9= 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求积的近似数?(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师引导总结方法的名称:“四舍

五入”法。)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学习“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6。 出示例6情境图,观察图,弄清题意。 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是12个,这筒羽毛球19.4元,每个大约多少钱? 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式,并计算。 列式:19.4÷12 当学生除不尽时,组织讨论: (1)你遇到了什么问题?(除不尽)你除出来的结果是多少? 板书:19.4÷12=1.6166666… (2)一个羽毛球的价钱到底是多少呢?你们准备怎么给这一个羽毛球定价,为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表意见。 意见1:羽毛球的定价是1.6元。因为1.6元比较接近1.616666…元。 意见2:羽毛球的定价是1.61元。因为货币最小面值是“分”,把“分”后面那些6去掉了就行。 意见3:羽毛球的定价是 1.62元。因为 1.616666…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分”,也就是保留两位小数是1.62。 师:你觉得哪个更合适?为什么? (定价1.62最接近准确价格,最合适) 2.探究求商的技巧。 计算4.8÷2.3(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学生尝试练习,并汇报展示。 4.8÷2.3≈2.1 4.8÷2.3≈2.1 4.8÷2.3≈2.1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 [课程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6页例6及练习八配套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感悟、讨论、辨析,掌握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 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2.通过生活实例体会取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生活实例体会取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脚本正文] (一)自备篇:借旧启思,暴露疑点 教师组织1:同学们好,今天,王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时:商的近似数。先进入自备篇,检查自备的学具是否齐全!(停2秒)一切准备就绪,进入自学篇。观察课题,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哪些知识有关呢? 图1 图2

二、自学篇 (一)借错展思,激活思点 1.找信息,列出算式:19.4÷12≈ 学生反馈1:通过观察课题,发现学习本节课的基础是运用四 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 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一找是关键:根 据需要或者按照要求要将商保留到哪一位;二标:在这一位的数字 上标“?”号;三看最易错,看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照 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进而引发两点思考:为什么要求商 的近似数?又该怎样取商的近似数呢? 图3 教师组织2:带着思考点来解决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同学们,将目光聚焦在图中,找一找图中的数学信息,说一说 如何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 图4 学生反馈2:屏幕前的同学们,标问号、圈易错、找关键。图中的数学信息分别是:19.4元是总价,12个是数量,问题是:每个大约多少钱?求单价,根据数量关系式:单价=总价÷数量,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9.4÷12,问题中藏着易错点:“每个大约多少钱?”因此需要用约等于号连接算式和计算的结果。由于题中没有明确保留几位小数,该怎样取商的近似数呢?这才是研究的关键点,屏幕前的同学们,你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精选14篇)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精选14篇)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篇1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不适宜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就要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解决。 在教学中,我始终抓住两点:一个是取近似值的方法,另一个是区分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相应的方法。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对教材进行处理,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 首先出示例12(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里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并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再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得到商为两位小数时。我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把商是两位小数的6.25,就放在哪就不管了。这时教师问:“实际计算瓶子的个数时,有6.25个吗?应该保留到什么数呢?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整数。)老师又问:6个瓶子够吗?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整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进一法法求商的近似数。 接着例12(2)学习了用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课时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所以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练习,所用的时间比较多多。另外,将学生的水平估计得太高,出示的题目相对比较难,导致学生在计算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浪费了一些探索新知识的时间。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加大了对比的力度,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三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在教学中,我觉得学生对三种取近似值的方

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

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求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1 四年级上册数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将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学难点是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课的内容的学习将为今后学习省略亿位后面尾数求近似数奠定基础。 (一)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的开始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共有多少人口吗?先估计一下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认识近似数,再通过班级人数这样一个准确的数字与近似数对比,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认识到生活中常用近似数表示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迁移、类推方法获取新知,沟通新旧知识联系。 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中,学生对于四舍五入法并不感到陌生,已经知道小于5就舍去,大于5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1,但是不能完整给予表述,而这节课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明确四舍五入法的具体含义,并根据具体的要求利用四舍五入法来求近似数。在这节课中四舍五入法并不是教学的难点,难点在于理解“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这个具体要求上,这是因为以往经验没有涉及“尾数”的概念,所以学生会产生理解上的不足。因此我在教学中,我通过复习求万以内的近似数引入,让学生回忆“四舍五入”的意义,三年级时已经学习过省略百(或十)位后面的数或者是估算整百(或十)数,所以我就先让学生试着完成以下几个复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9 认识循环小数和商的近似值教案与反思

9 认识循环小数和商的近似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江缘学校 陈思梅 内 容 1.填表。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3.268 4.001 2.已知海狮的最高游速是40千米/时,1时=( )分,用每小时的游速除以60,就是每分的游速,列式是( )。用竖式计算: 继续除下去,余数会重复出现( ),商也会重复 出现( ),像0.666…这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 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3.在计算小数除法,要求商的近似值时,一般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 )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把最后一位去掉。 4.求商的近似值时,末尾的0( )去掉。(填“能”或“不能”) 5.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填入下表。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 数 23÷7 46.4÷ 1.3 6.用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

18.9÷2.3= 24.5÷0.65= 7.8÷6.3=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学具准备:学生用计算器。 1.3 3.3 3.27 4 4.0 4.00 2.60 40÷60 40 6 3.一 4.不能 5.3 3.3 3.29 36 35.7 35.69 6.8.2 3 7.7 1.2

【素材积累】 辛弃疾忧国忧民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旧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3课时 商的近似值(2)教案与反思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如海学校陈泽学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13课时商的近似值(2) 教学内容: 课本第71---72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有时需要用“去尾”法或“进一”法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取近似值。 2.能根据除数判断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发现并探索其中的规律,熟练地解决相关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商的近似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取值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2分钟左右) 1.足球的单价是50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 2.若足球的单价是45元,那么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 3.明确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怎样求“商的近似值”。

二、自学例13。(12分钟左右) 1.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要求“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就是求什么? (2)得数应精确到哪一位?为什么? (3)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是否合理?想一想,合理的近似值应该是几?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为什么得数要保留整数? (2)说说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通常情况下,我们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但有时也要根据所求问题的特点,采用更加灵活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求得的结果符合实际。 三、练习。(18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再重点讨论该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提示:尽管装了13壶还剩1千克油,但这1千克油仍需要1个油壶来装,所以至少需要14个这样的油壶。 2.“练一练”第2题,独立解答后思考:用“四舍五入”法取商是否合理?为什么? 提示:由于做13套之后剩下的布不够做1套,所以结果只能“可以做13套这样的衣服”。 (二)比较练习。 1.练习十三第12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3商的近似数 (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3商的近似数人教新版(含答案) 一、单选题 1.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要求结果精确到百分位,商应除到( )。 A. 十分位 B. 百分位 C. 千分位 2.将57升油全部装进容量为2.8升的油桶里,至少需要()个这样的油桶. A. 20 B. 22 C. 19 D. 21 3.一个数按“四舍五入”法则保留一位小数是3.0,这个数可能是(); A. 3.081 B. 3.04 C. 2.896 D. 2.905 4.0.28÷0.47的商精确到0.01是() A. 0.596 B. 0.59 C. 0.60 D. 0.6 二、判断题 5.保留整数,商应除到被除数的整数部分。 6.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后是10.0,这个小数一定在9.99~10.01之间. 7.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三、填空题 8.10÷7≈________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9.用26米长的彩带捆扎礼盒,每个礼盒需要1.4米,这些彩带最多捆扎________个礼盒. 10.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12.3÷14≈________ (2)106÷35≈________ 11.35÷9的商是一个________小数,可以简写为________,精确到百分位是________。

12.150千克油菜籽可榨油52.5千克,每千克油菜籽可榨油(________ )千克;榨1千克油需油菜籽 (________ )千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四、解答题 13.希望小学做校服买了600米布,如果每件上衣平均用布2.5m,每条裤子平均用布1.2m。这些布大约可以做多少套校服? 14.用5千克面粉最多可以做几个蛋糕? 五、应用题 15.淘气爸爸随旅行社到欧洲旅游,他带了8000元的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欧元,已知1欧元兑换人民币7.8元,大约能换多少欧元?(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含答案)人教版

第三单元周测 (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 一、填空 1、求商的近似数时,精确到十分位,商要除到()位;精确到百分位,商 要除到()位。 2、15.7÷6的商保留两位小数,要看()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约是() 3、在3.333,7.848484…,5.909090…,3.1415926…中有()个循环小数, 有()个无限小数,有()个有限小数 4、9.9898…是一个()小数,用简便方法写作() 5、20÷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 6、在⚪里填上“>”、“<”或“=” 0.687⚪0.68•6• 4.4•86•⚪4.486• 1.4•13•⚪1.4• 0.5÷0.6⚪0.8333 7、算一算,填一填 8、在8.78、8.7、8.78这三个小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二、判断 1、求商的近似数的时候,一般要除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2、1÷7的商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2。() 3、除不尽时,得到的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4、无限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5、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三、选择 1、15.8÷2.5的商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A、6.2 B、6.3 C、6.4 2、下列各式中,商是循环小数的是() A、5.2÷0.04 B、4.8÷0.9 C、11.2÷1.4 3、当商要求保留两位小数时,必须除到()位 A、十分 B、百分 C、千分 4、下面各数中,比9.8•08•大的数是() A、9.808 B、9.80•8• C、9.808• 5、观察下面各数的排列,其中错误的是() A、0.375>0.3•>0.333>0.3 B、0.3<0.3•<0.333<0.375 C、0.7•>0.777>0.7•67•>0.76•7• 6、5÷22的商是() A、循环小数 B、无限不循环小数 C、有限小数 四、计算题 1、列竖式计算,按要求取商的近似数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 求商的近似值教案

3 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提示 商的近似数是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之后的内容。因为在小数除法中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要求商的近似数了。教材呈现的是游客到三峡土特产专卖超市购买土特产的情境导入新课,以“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讨论,以“变”的方式诱导学生举一反三,以“梳”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脑、动手,自己归纳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突破难点,而且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值,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 难点 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的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 1.口算: 1.8÷0.9 5.6÷0.4 0.36÷0.03 2.8×0.5 7.2÷8 2.8+4.9 0÷4.86 9.6÷10 0.25×6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4.18 5.25 6.03 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7.602 4.758 3.996 做完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的小数末尾“0”为什么不能去掉。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除了三峡大坝之外,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水利工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情境图)出示三峡土特产情境图,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一盒腊肉有8块,共花97元,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将你的结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交流。 (2)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遇到商除不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如果我们不取近似数,还可以这样记录结果。97÷8=12.125 学生交流。 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得时候应该怎么办?小组讨论一下。 生讨论: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到小数点后面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 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3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保留整数,结果各应是多少?

(新)冀教版数学五上《商的近似值》教案(推荐)

第五课时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2、33页商的近似值。 教学提示 “商的近似值”是一节计算课,它是由“小数除法”和“求近似值”两个知识点组成。学生对于这两个知识点并不陌生,因此,一般都能较快地理解并掌握这节课的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数。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正确求出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0.63÷7 0.24÷0.3 0.65÷0.13 72÷144 1.44÷0.6 5.6÷0.08 2、按“四舍五入法”求出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2.9456 0.5429 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计算?(学生讨论交流算法)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的迁移。】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多媒体课件出示例题) (1)学生读题 (2)学生独立列式:158÷7 (3)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发现什么? 生:怎么除也除不尽 师:这下可难倒五(1)班的同学们了,怎么也算不出一个一个果篮里大约有多少钱的水果。现在同学们开动你们聪明的大脑,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生:可以求商的近似数 师:用什么方法?

2022年人教版小学《商的近似数》精品教案(推荐)

3 商的近似数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教材第3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使学生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教具学具 投影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各数保存一位小数。 2.614.179.257.038.96 2.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各数保存两位小数。 1.8324.3473.29510.403 3.求下面各题积的近似数。 0.34×0.78(得数保存两位小数) 1.32×4.08(得数保存三位小数) 师: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存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二教学实施 1.教学教材第32页例6。 (1)教师板书例题。 (2)读题,理解题意。 (3)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板书:19.4÷12 学生列竖式计算,也可用计算器计算。 (4)质疑。 计算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这道题除不尽。平时计算实际钱数时,只算到分就可以了) (5)想一想。 这时需要保存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算到分,就要保存两位小数,即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6)小结方法。 师: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学生思考,然后集体交流,从而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存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存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再“四舍五入〞。 (7)提问。 例6如果要算到角,需要保存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如果要算到角,要保存一位小数,除的时候要算出两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2.观察比拟。 师:在复习时,我们已经求过积的近似数,请同学们想一想: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得出下面的结论。 相同点:都是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不同点:取商的近似数,只要计算时比要保存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取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的值(计算完成)之后再取近似数。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空。 (1)15.6÷4.6的商保存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保存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2)3.9536保存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保存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保存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3)一个数保存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4.10,则这个数的准确值应在()和()之间。 2.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存两位小数) 34.7÷9.78.26÷0.382.9×0.37 3.一批货共重35吨,用一辆汽车运,每次最多运 4.8吨。至少几次才能运完 4.星华小学要给学生宿舍换窗帘,共买布150米,每个窗帘要用布2.6米。请你帮助算算用这些布最多可以做多少个窗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1)3.393.4(2)3.9543.954.0(3)4.0954.104 2.3.5821.741.07 3.35÷ 4.8≈8(次) 4.150÷2.6≈57(个) 教材习题 第32页做一做:2.10.404 板书设计 商的近似数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的小数位数太多或除不尽时, 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保存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按要 求保存商的近似数时,要比需要保存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 “四舍五入〞。假设所求得的近似数末尾有0,这时0不能去掉。 课后反思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效劳于生活。为抽象的教材内容选择、补充生活背景,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易于感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