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一:辨识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

案例分析一:辨识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

一、按照GB6441事故类型:分为20类

案例分析二、针对现场某事故,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

按照类别分类:(先对事故进行类别的鉴定,然后制定安全对策措施)

1、机械伤害:

①本质安全技术:避免尖锐凸角,保证安全距离,控制物理量限值,采用安全电压;②限制机械应力,提高材料、物质安全性;

③履行人机安全学原则(4点),平台位置、装置布置;

④防止气动、液压系统,电气危害;

⑤采用安全防护装置;

⑤实现自动化、机械化;

2、车辆伤害:①车辆安全要求:主动、被动安全性;②道路安全技术;③人员与车辆的检验;

3、起重伤害:①十大安全装置;②起重作业“十不吊”;③起重设施检验维护;

4、五类爆炸:

①防爆电气设备;

②六项防爆原则;

③七项爆炸控制;(另有篇章专门总结)

④阻火隔爆技术:工业阻火器、主动式、被动式隔爆装置、其他(单向阀、阻火阀、火星熄灭器)

⑤防爆泄压技术:安全阀、爆破片、防爆门

5、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中毒窒息、淹溺、灼烫、坍塌:个体防护

6、触电:

①直接接触防护:绝缘、屏护、间距;

②间接接触防护:IT(保护接地)、TT、TN(保护接零)系统

③直接兼间接防护:双重绝缘、安全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④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电气线路;

7、火灾:

①九项防火原则:替、密、风、惰、材、控、蔓、抑、器

②点火源控制:摩擦、撞击、静电、雷电、明火、电火花、绝热压缩、化学热、

8、放炮、冒顶片帮、透水(煤矿专有,一般不考)

案例分析三、火灾爆炸发生条件/三要素影响可燃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

一、火灾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二、爆炸三要素:点火源、爆炸极限、相对密闭空间三、影响爆炸极限的五大因素:

①温度:升高——极限变宽,上限变高、下限降低;②压力:0.1-2MPa:上限影响大;>2MPa,同时影响;

压力升高,变宽,降低,变窄;窄到上下限重合,压力成为临界压力;

③惰性介质:增加,变窄

④爆炸容器:临界直径,最大灭火间距50mm

⑤点火源:活化能量、加热面积、作用时间;四、混合气体爆炸极限(L)的计算:(牢记)

L(混合)=100/(V1/L1)+ (V2/L2) V(其他在混合气中所占比例) L(气体爆炸极限)L(下)=100/4.76(N-1)+1 L(下)=100/4.76/4N+1 N(分子数)

案例分析四、某装置/设备/生产过程/作业活动应有的安全附件/安全设备/应急装备

一、起重机械的十大安全装置:

①(四位1)位置限制调整装置:上升、运行、偏斜、缓冲;

②(三风2)防风防爬装置:夹轨、铁鞋、锚定装置;

③(三倾回3)防后倾、回转装置:单主梁安全钩、臂架防后倾、防回转;④(两限4、5)起重量限制、力矩限制;

⑤(三防6、7、8)防坠安全器、导电滑线防护、防碰装置;⑥(两警9、10)登机信号警告按钮、危险电压报警器;二、锅炉八大安全附件:

①(两阀1、2)安全阀、排污阀;

②(三测3、4、5)温度计、液位计、压力表;

③(四保6)超温保护装置、超压保护装置、高低水位保护装置、熄火保护装置;④(两其7、8)防爆门、自控装置三、压力容器六大附件:

①(五泄1)安全泄压附件(5类)②(两阀2、3)减压阀、紧急切断阀;③(三测4、5、6)温度计、液位计、压力表;

案例分析五、作业现场/生产活动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中毒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职业危害因素:4种3类

1、4种: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工作场所、生产环境;

2、3类:

二、安全技术措施:

案例分析六、装置/设备运行过程中某类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及如何防止

一、锅炉事故:

1、原因分析:

①超压、超温、水位过低过高;

②水质管理不善,水循环被破坏;

③违章操作;

2、预防措施:

①加强锅炉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监察;

②加强锅炉检验,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③加强运行管理;

二、锅炉结渣:

1、原因分析:煤灰渣熔点低、燃烧设备设计不合理、运行操作不当;

2、预防措施:

①设计上控制炉膛燃烧热负荷,布置足够的受热面,控制出口温度,正确设置燃烧器,受热面管间距提升;

②运行中避免超负荷运行,控制火焰中心位置,合理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减少漏风;

③沸腾炉、层燃炉控制送煤量,均匀送煤;

④发现结渣后及时清除;

案例分析七、某应急预案(核心要素)的缺陷,应补充的内容

一、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概况:

单位概况、

危险特性状况、

紧急情况应急事件、

适用范围、方针原则;

2、事故预防:

危险源分析;

资源分析;

法律法规要求;

3、准备程序:机构、职责;应急资源;教育、培训、演习;互助协议;

4、应急程序: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与紧急公告;通信;事态检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员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抢险与救灾;危险物质控制;

5、现场恢复:宣布结束;撤离与交接;恢复正常状态;现场清理;受影响区域连续监测;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估;

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案例分析八、应急演习计划中存在的不正确做法

1、计划:目的、方式、时间、地点、日程安排、演练策划领导、工作小组构成、经费预算、保障措施;

①梳理需求:确定目的、分析需求、确定范围;

②明确任务:演练文件的编写、审定期限、物资器材准备期限、实施日期;

③编制计划:计划文本④计划审批:

2、准备:

①成立演练组织机构

②确定演练目标

③情景事件设计

④演练流程设计

⑤技术保障方案设计

⑥评估标准方法选择

⑦编写演练方案文件

⑧方案审批

⑨落实各项保障工作

⑩培训与预演

3、实施:

①演练前检查

②演练前情况说明动员

③演练启动

④演练执行

⑤演练结束意外中止

⑥现场点评会

4、评估总结:

①评估

②总体报告

5、改进:①改进行动②跟踪检查与反馈;

案例分析九、确定事故类别,起因物,致害物,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一、事故分级:

2、GB6441事故分类20种;

案例分析十、事故调查组组成、职责/事故性质认定、责任划分、处理意见

1、组成原则:精简、效能

2、组成:有关人民政府、安监部门、相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会、人民检察院、有关专家;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主持事故调查工作;

3、职责:

①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②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③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④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⑤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4、组织:

特大:国务院或授权有关部门组织;

重大、较大、一般:省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未造成伤亡的一般:可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

5、事故性质:

①自然事故:非责任事故或不可抗拒事故;

②责任事故: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

6、处理建议:行政处分、纪律处分、行政处罚、追究刑事责任、追究民事责任;

7、教训:

①安全生产管理

②安全生产投入

③安全生产条件的薄弱环节、漏洞、隐患;

8、整改措施:

针对性、可操作性、普遍适用性、时效性;

案例分析十一、事故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1、直接损失:3类10项:

①人身伤亡支出:医疗护理、丧葬抚恤、补助救济、歇工工资;

②善后处理:事务费用、现场抢救、现场清理、事故罚款赔偿;

③财产损失:固定资产损失、流动资产损失;

2、间接损失:6类:

①停产、减产损失

②工作损失

③资源损失

④处理环境污染损失

⑤补充新职工培训

⑥其他损失费用

案例分析十二、事故报告的基本原则、上报事故程序/起草事故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则:

二、上报程序:

1、事故现场发现人立即上报单位负责人。

2、单位负责人1小时内上报县级安监部门。

3、按照事故等级,逐级上报,每级不得超过2小时;

具体要求:(与事故处理的级别对应记忆)

特大、重大事故:逐级报告至国务院安监部门(1+县2+市2+省2+国2=9小时)

较大事故:上报至省级安监部门(7);

一般事故:上报至市级安监部门(5);

三、事故调查报告主要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全称、地理位置、所有制形式、范围规模、证照情况、负责人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状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时间到分钟、地点准确,包括中心地点及波

及区域、现场情况,包括总体情况,人员伤亡,设备毁损;

3、简要经过;

4、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主要指事故所导致的建筑物的毁损、生产设备设施、仪表损坏等级划分;

5、已经采取的措施:

现场有关人员、事故单位责任人,已接到报告部门采取的应急救援和现场保护具体措施;

案例分析十三、危化品分类、管理安全要求/储存布局要求/安全许可要求

一、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范围:3类6种

①矿山企业:煤矿、非煤矿山;

②建筑施工企业;

③危险物品企业:危化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

二、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13条件:

三、危化品3大分类;

①第一大类:16类爆炸物;

②第二大类:急性毒性物质10类;

③第三大类:危害水生环境7类;

四、危化品储存要求:

①遵守法律法规;

②危化品储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危化品仓库,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化品储存仓库;

③露天堆放,符合防火防爆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④储存危化品的仓库必须配有专业技术人员,专人管理并配备可靠的安全防护用品;

⑤3种储存方式:隔离、隔开、分离;

⑥储存的危化品的仓库应有明显标志,标志符合规定;

⑦按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存;

⑧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五、危化品管理要求:

①经营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②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资格;

③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④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⑤有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⑥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条件;

案例分析十四、安全检查种类、特点、作用、要求/基本过程/编制检查方案

二、安全检查内容:

1、四软件:思想意识、制度管理、事故处理、隐患整改

2、四硬件: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安全设施、作业环境;

三、安全检查要求:重点突出的原则

1、危险性大的重点部位加强检查;

2、特殊设备强制检查;

3、矿山特殊项目强制检查;

四、安全检查方法: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

五、安全检查程序:

检查准备、实施检查、分析判断、提出整改要求、整改落实、信息反馈、持续改进;

案例分析十五、安全评价依据/过程/内容/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方法的选择

一、安全评价分类:预评价、验收评价、现状综合评价;

二、安全评价程序:

1、准备阶段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

3、划分评价单元

4、定性、定量分析

5、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6、安全评价结论

7、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

三、安全评价内容:

1、高度概括评价结果;

2、从风险管理角度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的法律符合性;

3、给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以及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的安全状态;四、安全评价过程(预评价为例)

①前期准备

②辨识分析风险

③划分评价单元

④选择评价方法

⑤提出措施建议

⑥评价结论;五、安全评价报告:(以预评价为例)

①目的

②评价依据

③概况

④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

⑤评价单元划分

⑥评价方法

⑦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⑧安全预评价结论。

六、安全评价报告格式:

①封面②资质证书影印件③著录项④前言⑤目录⑥正文⑦附件⑧附录

案例分析十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危害因素种类、职业病种类

一、按照来源分类3种:

1、生产过程:化学、物理、化学

2、劳动过程:组织不合理、精神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个别器官紧张、长时间体位不当、不合理工具;

3、生产环境:自然环境、作业场所、设计缺陷;

二、按照职业病目录10类115种:

①粉尘(13种)②放射性;③化学性;④物理性;⑤生物性;⑥致皮肤病;⑦致眼病;⑧耳鼻喉口腔病;⑨肿瘤;⑩其他;

三、职业危害因素识别:

1、粉尘:尘肺

①粉尘分类:

无机类粉尘(矿物、金属、人工无机);有机类粉尘(植物纤维、动物皮毛、人工有机);混合类;

②尘肺分类:

矽(二氧化硅)、煤(煤工)、墨(石墨)、炭(炭黑);棉(石棉)、石(滑石)、水(水泥)、云(云母);陶(陶工)、铝、焊(电焊工)、铸(铸工)

2、生产性毒物:职业中毒(记性、慢性、亚急性)

3、物理性职业性危害因素:噪声-噪声聋;振动-振动病;电磁辐射、异常气候条件;

4、职业性致癌因素:

5、生物因素

6、其他职业有关的病

案例分析十七、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种类,名称,核心制度,制定程序

一、种类:

1、体系:综合管理、人员管理、设备设施、环境;

1、14个综合制度:目标责灾危,消费隐故源,例应奖承交

管理目标、指标;安全生产责任制;防灾减灾管理制度;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费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承包与发包工程制

度;交运安全管理制度;

2、5个人员制度:现场作业、劳动防护、安全工器具、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岗位安全规范;

3、5个设备制度:三同三定一规程(定期巡视检查、定期维护检修、定期检测检验、安全操作规程)

4、3个环境制度:安全标志、作业环境、职业卫生

2、标准化工作体系: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

3、职业安全健康: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二、制定程序:

起草、会签、审核、签发、发布、培训、反馈、持续改进;

四、建立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主要负责人负责;

3、系统性原则;

4、规范化和标准化原则

案例分析十八、各级安全人员教育培训内容,要求,培训大纲和计划制定

一、10类特种作业人员:

电工、焊工热切割、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

煤矿安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石油天然气安全、冶金生产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

《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复审前安全培训8个学时。

有效期6年,每3年复审一次,10年以上6年复审一次;

二、培训时间要求

三、岗位安全教育培训:

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考试、专题安全教育培训;

四、培训内容:

1、主要负责人(7项):

①法律法规;②安管知识、方法技术;③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防范,应急预案及调查处理;④职业危害预防;⑤国内外先进精研;⑥典型案例,应急救援分析;⑦其他;

2、安管人员(7项)①②⑤⑥⑦同上,③事故和职业病管理;④事故现场勘验技术;

案例分析十九、隐患排查要求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度、年度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于下

一季度15日之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监部门报送书面统计表;

2、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

①隐患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②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成都分析;

③隐患治理方案;

3、隐患治理方案的内容:

①治理目标和任务;

②采取的方法措施;

③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④负责治理的机构、人员;

⑤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⑥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一般事故隐患,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整改,重大安全隐患,应制定并实施治理方案;

5、治理中,应注意:

①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②排除中无法保证安全的,撤出人员,设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

③暂时停用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加强维护保养;

6、加强自然灾害的预防,隐患及时排查治理,采取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案例分析二十、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原则、过程和核心内容

一、原则:

①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②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

③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的动态循环;

④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安全绩效、持续改进;

二、内容:

①确定目标;

②设置机构确定岗位职责;

③安全生产投入;

④法律法规执行、管理制度完善;

⑤教育培训;

⑥生产设备设施管理;

⑦作业安全;

⑧重大危险源监控;

⑨隐患排查治理;

⑩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处理、绩效评定持续改进;

案例分析二十一、相关方管理

一、施工方:

1、施工单位对本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必须委派具有相应施工管理资质的项目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与质量保证体系;

2、严格劳动用工管理与上岗培训制度;

3、认真落实施工每一个工序,每一个环节;

4、强化事故预防与控制,杜绝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

二、监理方:

监理单位应切实履行旁站监理责任,重视事故危险的预测与监督控制,及时纠正和制止施工中的冒险指挥和冒险作业。

三、建设单位:

发包要依法进行必须将包发给具有相应施工安全资质与管理能力的施工单位及其项目管理部,并进行有效监管。四、承包商管理:

1、4个方面:

明确双方责任;审查安全资质和专业技术能力;现场作业安全风险分析;作业现场监督管理;

2、收取承包商安全风险抵押金:造价的5%

3、承包商内部管理:

①备案材料: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法人代表资格证书、安全资质证书、施工简历、3年安全施工记录;

②人员年龄、工种、健康状况符合要求,技术资质满足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③组织机构、工器具、防护措施、安全用具满足要求,有合格的检验报告

④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持有资质证书。

案例分析专题一、机械

一、14类机械伤害:

1、本质安全:

消除产生原因;减少接触次数;使难以接近危险部位;提供保护装置、个人防护;(记住顺序)

2、人员安全:

培训提高辨别危险的能力;危险部位醒目警示标识;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3、通用设施:

设计要求;安全防护装置要求;安全防护罩要求;安全防护网技术要求;

案例分析专题二、电力

一、电气危害因素:

触电、电气火灾爆炸、静电、雷电、射频电辐射、电气系统故障;

二、电气防护技术:

1、直接接触电击:①绝缘:10Ω•m

②屏护:遮拦、护罩、护盖、箱匣

③间距:线路之间的间距、用电设备之间的间距、检修间距;

2、间接接触电击:IT、TT、TN

3、兼防两种电击:双重绝缘、加强绝缘、安全电压、剩余电流动做保护器;

三、防爆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参考技术笔记防爆电气专题)

四、防雷:

1、外部防雷:直击雷接闪、引下、接地

2、内部防雷:雷电感应、雷电反击、电涌侵入屏蔽导体、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避雷器;

3、防电磁脉冲:电气系统、电子系统;

五、防静电:(消散、导出)

1、环境危险程度控制: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炸浓度、减少氧化剂寒凉;

2、工艺控制:材料选用、限制流速、加大静电消散过程;

3、静电接地;

4、增湿;

5、抗静电添加剂;

6、静电中和器;

7、静电防护服装;

案例分析专题三、重大危险源

一、重大危险源的辨别:

1、单一品种:实际存在量≥临界量(如果案例中没有给出临界量,也要写出辨别的公式)

2、多品种:各自的实际存在量与临界量的比值之和≥1

Q临界量 q实际存在量

3、边缘距离小于500米以内的一个或几个装置、设施或厂内的危险物质,形成重大危险源;

4、压力管道:有毒可燃易爆炸气体P≥1.6MPa;有毒可燃液体L>200km DN≥300mm;中、高压燃气管道DN≥200mm;极高、高度危害气体、液体DN≥100mm;甲、乙类可燃气,甲类可燃液体DN≥100,P≥4Mpa

(案例中如果出现压力管道,记不清具体的管径压力的话,就描述由于管道内为可燃易爆气体/液体,且压力,直径超过临界值,故而是重大危险源)

5、锅炉、压力容器、贮罐区、库区、煤矿、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核设施、军事设施等;

二、重大危险源四级监控:国家、省、市、县;

三、重大危险源分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最重;

四、重大危险源控制程序:A(1)、B(2)、C(3、4)、D四级

五、监控:安监部门: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督管理体系;生产经营单位:实时监控预警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事故临界状态、事故初始阶段)

案例分析专题四、安全评价方法

一、安全检查表法(SCA):(定性)

二、危险指数方法(RR):

对集中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的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三、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HA):(定性)

单元:编制人员:日期:

危险原因后果危险等级改进措施/预防方法

单元:编制人员:日期:危险原因后果危险等级

改进措施/预防方法

1、危险等级:Ⅰ、Ⅱ、Ⅲ、Ⅳ安全、临界、危险、灾难;

2、程序:确定系统、调查收集材料、系统功能分解、分析识别危险、确定危险等级、制定措施、措施实施;

四、事故树分析(FTA)或故障树——演绎法

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顶上事件)开始,层层分析原因,直到找到基本原因,即事故的底事件为止。

1、选择合理的顶上事件;

2、资料收集准备;

3、建造故障树;

4、简化或者模块化故障树;

5、定性分析;

6、定量分析;

基本符号:事件符号、逻辑门符号、转移符号;

逻辑门符号:与门、或门、条件与门、条件或门;(与门是方框里一个点,或门是方框里一个加号表示)

与门:两个输入事件同时发生,上级事件才能发生;

或门:两个输入事件发生之一,就能触发上级事件发生。

五、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D=LEC (L可能性大小E频繁程度C严重后果)

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在作业环境中,存在许多危险和有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本文将分别探讨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机械因素、电气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窒息性气体、高温高湿环境、噪声和振动、照明和色彩、粉尘和毒物、高处作业风险、地下作业风险、海上作业风险以及特殊设备操作风险等方面。 一、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在生产、使用和储存化学物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物质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中毒、刺激呼吸道和皮肤等。此外,化学物质的泄漏和爆炸也可能会对作业环境和设备造成严重破坏。 二、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也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例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都可能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高温可能会引起中暑和热射病等疾病;低温可能会引起冻伤和寒战等疾病;噪声和振动可能会引起听力损伤和身体疲劳等疾病;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可能会引起DNA损伤和癌症等疾病。 三、机械因素 机械因素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机械设备的运转可能会导致夹击、卷入、碰撞等事故的发生。此外,机械设备的故障也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和设备损坏等损失。因此,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电气因素 电气因素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电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源,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此外,电气设备的故障也可能会导致火灾和电击

等事故的发生。因此,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五、放射性因素 放射性因素是作业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导致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等危害的发生。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引起癌症和遗传变异等疾病。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来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免受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六、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作业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例如,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都可能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流感、肺炎和食物中毒等。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来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免受生物因素的危害。 七、窒息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都可能导致窒息事故的发生。长期接触窒息性气体可能会导致作业人员的身体损伤和健康问题,如贫血、眩晕和昏迷等。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来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免受窒息性气体的危害。 八、高温高湿环境 高温高湿环境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之一。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可能会导致作业人员中暑和身体疲劳等问题。此外,高温高湿环境还可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来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高温高湿环境的安全性。 九、噪声和振动 噪声和振动是作业环境中常见的物理有害因素之一。长期暴露在噪声和振动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听力损伤和身体疲劳等问题。此外,噪声和振动还可能会影响作业人员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效率。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来降低噪声和振动的危害程度。

作业场所危害辨识

作业场所危害辨识 前言 作业场所是指矿山、地下工程、建筑工地、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装卸货场、运输企业等具有危险性的场所。在这些场所工作,往往会面临着各种危害,例如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电气伤害、毒物危害等等。因此,作业场所的安全非常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作业场所危害,以及如何辨识它们并采取措施控制危害。 常见危害 高空坠落 高空坠落是指从高处跌落,通常发生在建筑工地、矿山、装卸货场等作业场所。高空坠落造成的伤害非常严重,可能导致残疾或死亡。高空坠落的原因通常有三种:(1)人员失误导致(例如没有使用安全带、爬上不稳定的梯子等);(2)设备问题(例如脚手架不牢固、安全带老化等);(3)自然灾害(例如风暴、地震等)。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对人体产生的伤害,通常发生在工厂、工程建设、矿山等作业场所。机械伤害可能来自于旋转部件、传送带、起重机等。机械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机械设备的速度、运动轨迹、材料和重量等因素。

电气伤害 电气伤害是指电流对人体产生的伤害,通常发生在电力公司、工厂、建筑工地等作业场所。电气伤害可能来自于高电压接线、不可触碰的 电线、短路等。电气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电压、电流大小、工作时间、伤口的位置等。 化学危害 化学危害是指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发生在危险化学品 生产企业、实验室等场所。化学危害可能来自于有害物质的接触、吸入、食入等。化学危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有害物质的类型、浓度、时 间以及暴露途径等。 辨识和控制危害的方法 辨识危险 在对作业场所进行危害辨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场所的特点和结构(如建筑、机械设备、危险化学品 等) 2.作业场所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气压、湿度等) 3.工作场所所处的位置(如建筑高度、地下深度、距离、周 围环境等) 4.工作人员的资质和工作经验 5.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 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

案例1 某氧气厂危险因素辨识参考答案

案例1 某氧气厂危险因素辨识参考答案 1.危险因素辨识 (1)火灾电气系统的设备、电缆等;制氧设备;电解水制氢生产线、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贮槽;贮氧容器等 (2)其他爆炸电气系统的设备、电缆等;制氧设备;电解水制氢生产线。 (3)触电电缆,配电室,变压器,主要电气设备。 (4)容器爆炸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贮槽;贮氧容器o (5)机械伤害空压机、氧压机以及各种泵、风机与电动机的联轴器或皮带轮等旋转运动部位。 (6)高处坠落空分塔、分子筛、冷却塔等设备。 (7)起重伤害起重机14台,主要用于制氧设备维修保养。 (8)中毒或窒息中毒危险主要来自于作为金属表面脱脂剂使用的三氯乙烯,窒息危险性来自于高浓度的氮气或惰性气体。 (9)灼烫空压机机体表面;蒸汽管道阀门;机修时金属焊接、切割等部位o (10)车辆伤害液氮槽车,其他机动车辆行驶等。 2.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包括厂长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副厂长安全生产责任制、车间主任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工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及危险作业安全规程;危险设备、物品安全管理规定;危险及有害场所检测和管理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劳保、环保措施计划制度;消防制度;厂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临时作业规定安全值班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3.事故救援预案中3个主要目标 650m3带压球形氧气贮罐工作压力P=3.0MPa;空分制氧生产线;气瓶库等。 一、指导性意见 对于重大事故灾难的预测辨识评估 明确应急救援各方职责 指挥与协调 资源(场内外及人力、物质等) 应急恢复的措施 现场恢复能力 满足演练及法规要求 二、具体实施

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 在作业环境中,存在各种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的风险因素。为了确保安全,必须对这些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有效的识别和管理。本文将详细介绍现场调查、经验判断、直接观察、测试检验、类比分析、专家评审、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故树分析(FT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以及预先危险性分析(PHA)等识别方法。 一、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一种深入了解作业环境实际情况的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可以发现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调查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安全知识和经验,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二、经验判断 经验判断是指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和知识,对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工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以便准确判断作业环境中的风险等级。 三、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指对作业环境进行实地观察,以便发现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观察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根据观察结果,对作业环境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四、测试检验 测试检验是指通过实验或检测手段,对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测试检验应选择适当的仪器和方法,以便准确检测出作业环境中的风险因素。 五、类比分析

类比分析是指通过对比类似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对当前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类比分析应选择具有可比性的案例,以便准确预测当前作业环境中的风险等级。 六、专家评审 专家评审是指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对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专家评审应选择具有权威性和丰富经验的专家,以便为作业环境提供准确的安全评估。 七、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HAZOP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评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操作性差错。通过HAZOP分析,可以识别出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为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八、事故树分析(FTA) FTA是一种用于分析事故因果关系的工具,通过对事故进行层层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FTA分析,可以识别出作业环境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九、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FMEA是一种预测系统或组件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影响的方法。通过FMEA 分析,可以识别出作业环境中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系统失效的危险、有害因素。 十、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PHA是一种在作业前对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预先分析和识别的工具。通过PHA分析,可以识别出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便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综上所述,以上各种识别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以确保准确识别出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风险等级,保障作业安全。

案例分析一:辨识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

案例分析一:辨识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 一、按照GB6441事故类型:分为20类 案例分析二、针对现场某事故,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 按照类别分类:(先对事故进行类别的鉴定,然后制定安全对策措施) 1、机械伤害: ①本质安全技术:避免尖锐凸角,保证安全距离,控制物理量限值,采用安全电压;②限制机械应力,提高材料、物质安全性; ③履行人机安全学原则(4点),平台位置、装置布置; ④防止气动、液压系统,电气危害; ⑤采用安全防护装置; ⑤实现自动化、机械化; 2、车辆伤害:①车辆安全要求:主动、被动安全性;②道路安全技术;③人员与车辆的检验; 3、起重伤害:①十大安全装置;②起重作业“十不吊”;③起重设施检验维护;

4、五类爆炸: ①防爆电气设备; ②六项防爆原则; ③七项爆炸控制;(另有篇章专门总结) ④阻火隔爆技术:工业阻火器、主动式、被动式隔爆装置、其他(单向阀、阻火阀、火星熄灭器) ⑤防爆泄压技术:安全阀、爆破片、防爆门 5、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中毒窒息、淹溺、灼烫、坍塌:个体防护 6、触电: ①直接接触防护:绝缘、屏护、间距; ②间接接触防护:IT(保护接地)、TT、TN(保护接零)系统 ③直接兼间接防护:双重绝缘、安全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④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电气线路; 7、火灾: ①九项防火原则:替、密、风、惰、材、控、蔓、抑、器 ②点火源控制:摩擦、撞击、静电、雷电、明火、电火花、绝热压缩、化学热、 8、放炮、冒顶片帮、透水(煤矿专有,一般不考) 案例分析三、火灾爆炸发生条件/三要素影响可燃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因素 一、火灾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二、爆炸三要素:点火源、爆炸极限、相对密闭空间三、影响爆炸极限的五大因素: ①温度:升高——极限变宽,上限变高、下限降低;②压力:0.1-2MPa:上限影响大;>2MPa,同时影响; 压力升高,变宽,降低,变窄;窄到上下限重合,压力成为临界压力; ③惰性介质:增加,变窄 ④爆炸容器:临界直径,最大灭火间距50mm ⑤点火源:活化能量、加热面积、作用时间;四、混合气体爆炸极限(L)的计算:(牢记) L(混合)=100/(V1/L1)+ (V2/L2) V(其他在混合气中所占比例) L(气体爆炸极限)L(下)=100/4.76(N-1)+1 L(下)=100/4.76/4N+1 N(分子数) 案例分析四、某装置/设备/生产过程/作业活动应有的安全附件/安全设备/应急装备 一、起重机械的十大安全装置: ①(四位1)位置限制调整装置:上升、运行、偏斜、缓冲; ②(三风2)防风防爬装置:夹轨、铁鞋、锚定装置; ③(三倾回3)防后倾、回转装置:单主梁安全钩、臂架防后倾、防回转;④(两限4、5)起重量限制、力矩限制; ⑤(三防6、7、8)防坠安全器、导电滑线防护、防碰装置;⑥(两警9、10)登机信号警告按钮、危险电压报警器;二、锅炉八大安全附件: ①(两阀1、2)安全阀、排污阀;

作业环境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危险有害因素及辨识 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及意义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是;从安全管理的角度讲是为了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充分地识别,并对这些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消除和减少事故的目的。从安全评价的角度讲,是安全评价所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内容。 做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隐患的检查手段;能够充分认识到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减少事故、降低事故损害的后果打基础。 二、重要概念 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给出,即: R=f(F,C)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死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一旦有某个触发条件触发,就可发生事故。 三、危险、有害因素分类、辨识方法及内容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即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和设施缺陷、电危害、高低温危害、噪声和振动、辐射、有害粉尘等共15种;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射线、 (7)动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明火危害。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危害(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危害(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危害(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危害(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

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汇总

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汇总根据对本项目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本项目主要 的危险有害因素是: 1、机械伤害:金属切割、起重机械、厂内运输、机械维修、冲压 作业等作业过程当中,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2、起重伤害:起重机械作业和管材的升降及起吊作业过程当中, 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3、火灾爆炸和中毒窒息:该项目在涂装生产过程当中,容易造成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的危险。 4、物体打击:机械设备操作、起重机械操作、机械维修、厂内运输、登高、装卸原料和产品等作业过程当中,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5、触电:在电气作业、机械设备操作、机械维修等过程当中,因 电气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原因或因遭受雷击(受雷击电流伤害)等,有造成人员触电伤害的危险。 6、车辆伤害:厂内道路及车间内物料、中间品、产品的运输过程 当中,易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本项目次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是: 1雷电火灾:由于雷击电流及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静电电流、电弧、电火花、危险温度和明火等引燃能量,可能引燃可燃物质,而引发火 灾事故。

2、粉尘危害:该项目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金属切割修磨。 3、高温灼烫:该项目的热处理作业等场所为高温作业场所,易发生人员灼烫事故。 4、噪声危害:该项目的噪声、振动源主要为金属镗床加工机械、起重机、冲压机械、运输机械等机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和机械振动,以及金属修磨、冲压、装卸钢管等作业产生的工作噪声和振动。 6、高处坠落:登高作业及厂房顶部作业、打扫卫生等高处作业、机动车人、货混装及起重机械维护保养、检测等作业过程当中,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7、在手工操作过程当中,由于搬、举、推、拉及运送重物时,可能导致操作者椎间盘损伤、韧带、肌肉损伤、挫伤、擦伤、割伤等其他伤害。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危害之物理有害因素辨识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危害之物理有害因素辨识物理性有害因素除了激光是用人工产生以外,生产和工作环境中其他常见的物理性有害因素在自然界均有存在,是人体生理活动或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须接触的。根据物理因素的特点,绝大多数物理性有害因素在脱离接触后体内不在残留。对物理性有害因素所致损伤或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损害的组织器官和病变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而针对物理性有害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不是设法消除这些因素,也不是将其降低到越低越好,而是设法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条件允许时使其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则更好。 3.1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 指数大于或等于25℃的作业。 3.1.1高温作业的来源及职业接触 高温作业按其气象条件的特点可分为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湿高温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三种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是具有高温度、热辐射比较大而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气象条件特点的主要工作场所。主要职业接触是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船的锅炉间等。 (2)高温高湿作业:是具有高温、高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形成湿热环境气象特点的生产工作场所。主要职业接触是印染、缫丝、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熏煮车间、潮

湿的深矿井、通风不良的作业场所。 (3)夏季露天作业:如建筑、搬运、露天采矿以及各种农田劳动等。 高温和强辐射主要来源于太阳直接辐射作业,还受到加热地面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 3.1.2高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 (1)对生理机能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体温调节、水量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体温调节障碍,由于体内蓄热、体温升高、大量水分丧失,可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失调,心率、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及血管紧张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下降。但重体力劳动时,血压也可能增加、消化道缺血、胃分泌物减少、胃液酸度降低、淀粉酶活性下降,造成消化不良或者其他胃肠疾病增加;高温条件下若水量供应不足可使尿液浓缩,增加肾脏负担,有时可见到肾功能不全等。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注意力、肌肉的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的降低。 (2)热适应 是指人在热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可适应或耐受的现象。此时从事同等强度的劳动,,汗量增加,汗液中的无机盐含量减少,皮温和中心体温先后降低、心率明显下降。此外,机体热适应后合成一组新的蛋白质即热应激蛋白,可保护机体免受高温的致死性损伤。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辨识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辨识 在各种生产和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和危害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因此,在进行相关作业之前,需要对作业过程进行危险和危害因素的辨识, 以确保作业的安全完成。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的定义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是指在某一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引 发某种意外事件或伤害的各种因素。这些风险和危害因素往往是来自 于作业环境、作业机器设备和作业操作人员等多方面的因素。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的种类十分繁多,例如:高处坠落、机器 设备故障、电击、灼伤、烫伤、中毒、光化学损伤、接触感电、吸入 危险气体等等。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为了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危害因素进行科学的辨识,有 以下几个步骤: 1. 作业过程分析方法 作业过程分析是指对作业过程及其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作业环境、作业机器设备以及作业人员等各方 面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害因素。

2. 事件链法 事件链法是通过分析某一事件的发展过程,逐步推断出事件的根本原因。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全面分析与作业有关的各种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危险和隐患源,进而推断出最终的事件结果。 3. 特识法 特识法是针对某一类型作业中所特有的风险和危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辨识出此类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和危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4. 风险评估法 风险评估法是一种科学的方法,用于评估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害因素。通过向有关方面收集各种信息,分析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制定合适的预防措施。 作业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在对作业过程的危险和危害因素进行了充分的辨识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作业的安全完成。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取消或简化作业 当作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危险和危害因素时,应考虑取消或简化此次作业,避免出现危险事件,尽可能降低危险和危害因素的程度。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工作环境中可能会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或者 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的因素,包括机械、化学、物理、生物等各种形 式的危险因素。不正确的识别和管理危险有害因素,会造成严重的 事故和健康问题。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对于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 和控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某企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和控 制措施案例分析。 1. 机械危险:公司的车间生产设备较多,机械设备的危险性也 较大。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1)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保养,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转。 (2)在生产车间中安装机器护栏并设置机器锁定装置,防止员 工误触开关。 (3)在机械设备周围张贴标志,提醒员工注意机器设备的危险。 (4)对于一些高风险的机器设备,公司专门安排专业技能操作 人员进行使用,以降低机械危险的风险。 2. 化学危险:公司使用了大量的化学品,给员工的身体健康带 来了很大的威胁。在此情况下,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 (1)对于每种化学品,公司都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并将安全 操作手册发放给有关工作岗位的员工,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用标记标签标识化学品,以便识别和分配使用。

(3)对于易燃的化学品,公司将它们存放在远离热源的地方,并定期检查化学品的标记标签,以确保它们是正确的。 (4)员工使用化学品之前,都需要带上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并在操作结束后,立即将这些防护用品脱下。 3. 物理危险: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了各种物理危险因素,例如噪声和震动。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于噪声过大的环境,公司会安装隔音墙或隔音垫,并对员工配发合适的防噪耳罩或耳塞。 (2)在设备滑动时,使用滑动垫或减振器以减少震动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3)为员工配备合适的工作服、鞋类,以避免在工作中受到物理刺激。 对于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和控制措施,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预防工作场所的事故发生。企业必须从自身出发,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较全面的论识,通过各种有效的控制措施,切实的保障员工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案例26 某化工厂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案例26 某化工厂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2003年5月27日4时50分左右,某化工厂停产大检修,车间领导安排民工刘某和于某在重碱车间为距地面4 m多高的U型管道加盲板。由于管内结疤,刘某和于某虽然松开螺母,但盲板仍插不进去。于是,刘某就用撬杆撬,于某在法兰口用楔子撑。此时,法兰之间仅有4个螺栓,这4个螺栓当中,1个螺栓仅有2扣带在螺母上,其余3个螺栓仅有1扣带在螺母上,这时,于某的楔子掉下去1个,另一职工郭某让地面待命(现场服务)的孙某去捡掉下来的楔子。孙某捡楔子时,刘某仍用力敲法兰,致使4个螺母脱开,法兰移出,u型管下部的塑料管断开,继而带有几个弯头和短管(铸铁)的组合管坠落。坠落的组合管砸伤捡楔子的孙某,孙某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在检修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在别处巡视,始终未到检修现场(安全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抽加盲板工作要有专门人员负责,根据设备、管道内的介质、压力、温度以及现场条件,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办好安全检修证,向参与工作的成员详细交代检修任务和安全措施;对所要拆落的管道,如距支架较远、悬臂太长有可能断裂的,应将管道的两端吊稳或加临时支架)。 请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分析化工厂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部位。 参考答案 (1)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①指挥错误:违章指挥。经调查,该车间领导安排了正式职工和几名民工共同进行抽加盲板的作业。而在距地面4 m多高处抽加盲板是一项集工艺、机械、起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作业,民工的本职工作是进行清塔,

不具备从事技术工作的能力,领导安排民工进行这项工作属违章指挥。 ②操作错误 ③监护失误 (2)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 ②防护缺陷 ③运动物伤害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措施 有一个机械加工厂,现有一座戊类厂房,同时厂内还有办公楼、锅炉房、食堂、热水站、变电站等帮助设施。由于需要,现拟上一个机械零件清洗车间,预备采纳有机溶剂进行零件清洗。厂房大小为20*40米,高9.6米。设备为全封闭的清洗机,每台机器可装汽油200KG。为了操作便利,车间内设有2.6米高的操作平台,零件采纳小车运输。车间人员为10人。车间内设计两台清洗机。汽油采纳桶装,用汽车运输。车间内采纳一个1吨的电动葫芦进行装卸。废油也采纳桶装。车间内不存放汽油。 一、根据《职工伤亡分类方法》分析清洗车间存在的危急有害因素 1物体打击各工具 2起重损害电动葫芦 3车辆损害运输车辆 4机械损害运动机械 5触电各用电设备 6火灾汽油、其他易燃物质 7爆炸汽油 8高处坠落落差超过2m的各处,如操作平台

9中毒汽油 10其他噪声危害运动设备;震惊危害运动设备 二、针对以上有害因素,提出平安对策措施。 平安对策措施的内容包括: (1)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的对策措施; (2)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3)电气平安对策措施; (4)机械损害对策措施; (5)其他平安对策措施(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平安色、平安标志等方面)。 (6)有害因素掌握对策措施 ①预防中毒的对策措施; ②噪声和振动掌握措施; ③其他有害因素掌握对策措施。 (7)平安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三、主要平安对策措施 1物体打击平安帽 2起重损害定期检测 3车辆损害加强车辆检测维护、遵守厂内交通规章 4机械损害防护罩等 5触电漏电爱护器、屏护、平安距离、连锁爱护等

6火灾消退、掌握引火源、加强通风、防止可燃可爆系统形成等。 7爆炸消退、掌握引火源、加强通风、防止可燃可爆系统形成等。 8高处坠落栏杆 9中毒加强通风 10其他噪声危害减噪措施、耳塞等;震惊危害减震措施 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危害因素辨识案例分析

危害因素辨识案例分析 方法一:按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六类。(参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75~77)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2.1.1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 ●防护缺陷 ●电危害 ●噪声危害 ●振动危害 ●电磁辐射 ●运动物危害 ●明火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粉尘与气溶胶 ●作业环境不良 ●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1.2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易燃易爆性物质 ●自燃性物质 ●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 ●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2.1.3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2.1.4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2.1.5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指挥错误 ●操作失误 ●监护失误 ●其他错误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1.6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方法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参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77~78)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20类 考点分析: ■注意标准名称、代号 ——名称:《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代号:GB/T13861-92 ——名称:《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代号: GB6441-86 ◆注意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名称和标准号! ■分类依据、共几类、哪些类型、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属 第一种分类: ——分类依据:导致事故的原因 ——分类及类型:6大类: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生理、行为、其他 ——每个大类有哪些小类:重点是物理性的,准确名称 ——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属:给出某一个危险因素,要求判断属于哪一类 第二种分类: ——依据:起因物、引发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 —— 20类 ■各类事故界定的范围,容易出错的几种事故分类 重点注意以下9类(参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77) ●物体打击: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事故 ●车辆伤害: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机械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安全生产事故安全例分析分类模拟题重大危险源及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

安全生产事故安全例分析分类模拟题重大危险源及危险、有 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 案例一 [背景材料] 某焦化厂炼焦生产的主体设备主要是焦炉。某焦化厂生产工艺主要有:洗煤、配煤、破碎、筛分、焦化、鼓分冷却、氨回收、苯回收、脱硫脱氰等。其中配煤根据炼焦工艺要求按不同煤质进行;焦化工艺是将配煤后的粉煤装炉炼焦,煤在焦炉炭化室内经1400℃高温干馏裂解炭化,同时产生大量有机挥发物(即粗煤气),即焦炉的输出物有粗煤气和焦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有关焦化厂焦炭和煤气生产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9t的氨气储罐是危险源 B.9t的氨气储罐是重大危险源 C.9t的氨气储罐是事故隐患 D.9t的氨气储罐是重大事故隐患 E.9t的氨气储罐构不成危险源 答案:A [解答] 选项A,氨气储罐是储存危险物质氨气的设备。选项B,氨气储量达到临界量20t或以上时,氨气储罐构成重大危险源。选项C,不知道风险程度,就谈不上是否事故隐患。 2.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给出。 A.可能性与多发性 B.唯一性与确定性 C.可能性与严重性 D.盲目性与不确定性 E.固定性与完整性 答案:C [解答]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案例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案例分析 •差不多要求:检验应考人员 •对危险辩识和操纵措施的熟悉程度; •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案例的实际分析能力; •对事故的报告、调查、取证、分析、性质认定、责任划分处理、提出隐患整改措施等要求的熟悉程度。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 操纵措施案例分析 •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依据; •把握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 •把握针对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相应操纵措施。 •例1:某车间工人王某,在使用抛光机抛光铜合页时,因工件上有个砂眼,需用力抛磨。在加力时,手没拿稳,工件在布轮上跑偏,滑到轴头上。手套被轴头螺纹绞住,将手套绞碎,手指绞伤。 •以上描述的事故为典型的机械损害事故,试分析该机械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属于哪类危险、危害因素? •举例说明机械损害事故发生的缘故。 •简要说明选用事故预防计策的原那么,依照该原那么试写出防止机械损害的措施。 参考答案: •该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是防护缺陷,轴头无防护,属于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机械损害发生的缘故:机械危险;电气危险;高温、低温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辐射危害; 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与危害;未按人机学原理产生的危险与危害等。如工具、夹具、刀具不牢固,不可靠,导致物件飞出;设备有缺陷,防护罩、防护挡板等缺损或被任意拆除;操作现场杂乱,道路不通畅;金属切削飞溅等。 ●按以下事故预防计策等级顺序选择技术措施: 1〕直截了当安全技术措施;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4〕采纳安全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机械损害的预防措施专门多, 如:1〕采纳本质安全技术,幸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保证安全距离,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2〕关于设备、仪器须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制动装置、防跑车装置、接地爱护装置等; 3〕在机械设备危险部位贴有警告标志,规范安全标志; 4〕严格执行仪器、设备安全检验制度,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 5〕清理作业现场; 6〕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等; 7〕加强培训、增强职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违规、违章操作。 案例2 某液化石油气库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和计策措施 某液化石油气库建于1998年,位于某县,临江而设,交通便利,环境较好。该石油气库共有工作人员31人,其中有2名兼职安全治理人员。 液化石油气库占地3.84公顷,包括球罐区、装车台、残液罐区、压缩机房、地磅房、综合楼、变电所、排水泵房、消防水泵房等。库区西面建有2000t级液化石油气码头。球罐区设有3个2000m3的液化气球罐,球罐上设置水喷雾灭火装置。生产区与综合生活区用围墙隔开。 其要紧工艺流程为:江上来的液化气船将液化气输送到球罐中储存,然后在装车台将液化气装卸到液化气汽车槽车,再送至客户。 1.请依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的危险危害因素分类,指出石油气库各作业场所的危险危害因素。 参与答案见下表5-1。 表5-1 石油气库作业场所的危险危害因素 2.为保证安全生产,制定安全计策措施应遵循的原那么是什么? 参考答案:在制定安全计策措施时,应遵守如下原那么: 〔1〕安全技术措施优先顺序 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要求,并应按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优先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①直截了当安全技术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

一、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和控制措施案例分析 •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掌握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 •熟悉针对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相应控制措施。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分6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明火•运动物危害•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 •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5)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 (4)心理、生理危险有害因素(6) •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辩识功能缺陷•其他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 •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2、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有害因素分 20类。(一定要记牢)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放炮、透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3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等7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厂址 ⏹总平面布置 ⏹道路及运输 ⏹建筑构物 ⏹工艺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 ⏹作业环境 ⏹安全管理措施 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有: 1)实行机械化、自动化;2)设置安全装置; 3)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必须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安全系数; 4)保证电气安全可靠;5)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 6)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整洁; 7)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 1) 贮罐区(贮罐);2) 库区(库);3) 生产场所; 4) 压力管道;5) 锅炉;6) 压力容器;7) 煤矿(井工开采);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 尾矿库。 (记忆:锅、压、压管两矿、两库一区、一场所) 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事故预防对策应能: ➢预防 ➢消除 ➢降低 ➢处置 ➢人员保护 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消除•隔离•降低•个体防护•报警、警告 预防事故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