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泉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二0一七年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要求...............................................................................4.1总体要求...............................................................4.2目标.............................................................................4.3原则................................................................5组织管理机构.................................................................5.1机构设置.........................................................5.2职责.............................................................6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和内容............................................6.1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6.2风险点确定.......................................................................6.3危险源辨识.........................................................6.4风险评价...........................................................................6.5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6.6风险分级管控措施........................................6.7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6.8文件管理.....................................................................6.9分级管控效果验证......................................................... 6.10持续改进.......................................................................附录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提示卡(样卡);附录2: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样卡);附录3:危险源点警示卡(样卡);附录4: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卡(样卡);附录5: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一览表及防范措施1范围本实施细则给出了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责任主体在泉州市内从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相关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Implementation guidance for the managen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work safety accident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七年四月目次前言 (1)引言 (2)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4)4基本要求 (5)4.1总体要求 (5)4.2目标 (5)4.3原则 (6)5组织管理机构 (6)5.1机构设置 (6)5.2职责 (6)6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和内容 (8)6.1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 (8)6.2风险点确定 (9)6.3危险源辨识 (10)6.4风险评价 (12)6.5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6)6.6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7)6.7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18)6.8文件管理 (20)6.9分级管控效果验证 (20)6.10持续改进 (21)附录A危险源评价清单 (22)附录B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风险等级划分 (23)附录C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26)附表C.1安全管理 (26)附表C.2文明施工 (31)附表C.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32)附表C.4悬挑式脚手架 (36)附表C.5门式钢管脚手架 (39)附表C.6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43)附表C.7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47)附表C.8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 (54)附表C.9高处作业吊篮 (59)附表C.10满堂式脚手架 (64)附表C.11基坑支护、土方作业 (69)附表C.12模板支架 (73)附表C.13“三宝、四口”及临边防护 (77)附表C.14施工用电 (81)附表C.15物料提升机 (85)附表C.16施工升降机 (89)附表C.17塔式起重机 (92)附表C.18起重吊装 (95)附表C.19施工机具 (98)附录D重大危险源分类汇总表 (105)附录E安全技术交底 (106)附录F一级重大危险源挂牌督办通知书 (10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细则》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细则》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细则规范性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16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8.《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9.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二基本要求2.1总体要求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别、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主题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差异化、标准化分级管控。

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提升项目安全生产水平。

2.2目标全面落实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主题责任,确保风险有效受控,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跟不上化解或降低安全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原则按照“动态识别、科学评估、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和管控体系,明确各机构与人员的职责,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分级管控工作流程与节点标准,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与类别,落实预控和应急措施,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三组织管理机构3.1 机构设置公司和项目部分别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工作。

项目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应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至少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施工员、机械员、资料员、班组长等部门负责人。

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涉及工程项目的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时效性。

最新整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最新整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最新整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一、背景分析二、风险分级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将风险分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三级风险三大类别。

一级风险为最高风险,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的威胁最大;二级风险为中等风险,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的威胁次之;三级风险为最低风险,威胁较小。

(一)一级风险管控1.制定施工方案,包括安全风险评估、工序安全措施等,由专业安全工程师负责编制;2.施工现场必须设立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对每个工序进行安全检查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警戒线,禁止未经许可进入危险区域;4.配备专业的施工安全设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安全;5.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6.建立健全一级风险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事故发生情况,同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

(二)二级风险管控1.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安全记录;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3.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文明用语和行为;4.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网、安全绳等,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坠落事故;5.对施工人员进行常规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危险识别能力;6.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三)三级风险管控1.将施工现场划分为安全区域和非安全区域,区分开施工人员和非施工人员;2.加强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3.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救援设备,确保施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援;4.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施工;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四、总结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是建筑施工企业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风险的分级管控,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安全生产风险日益增加。

为了保障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方案。

本文将介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第一部分:背景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面临着诸多的安全生产风险,如高空坠落、电击、火灾、坍塌等。

为加强企业风险管控,保障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方案。

第二部分:风险分级原则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风险的性质、大小、难度等因素进行分类和分级,并实施不同程度的管控措施。

具体分级原则如下:1. 风险分级等级根据风险的大小和难度,分为三个等级:高、中、低。

•高风险等级:可能造成人员死亡、重伤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较大的安全生产风险。

•中风险等级:可能造成人员轻伤或者间接财产损失数额较大的安全生产风险。

•低风险等级:可能造成人员轻微伤或者间接财产损失数额较小的安全生产风险。

2. 风险分级评估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按照专业标准,对各项施工作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风险分级评估报告。

风险分级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施工作业内容和环境风险分析。

•施工作业人员熟练程度、技能水平等情况分析。

•施工作业所配备设备、工具设备数量、质量等情况分析。

3. 风险管控措施对于不同等级的安全生产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应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

具体管控措施如下:•高风险等级:应当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如采用全封闭施工方式、设置防护设备、装置安全绳等。

同时,应当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组织演练。

•中风险等级:应当设立警示标志、指示标牌、告示牌等,并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低风险等级:应当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进行管控,如设立充分的安全区域、确保施工工艺标准等。

第三部分:方案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风险管控方案。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前言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生产企业,其安全生产风险的性质与规模具有很大的不同。

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角度来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将各种风险按照风险等级划分,并在进行具体的管控过程中,按照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的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分级原则。

根据安全生产风险的不同性质、规模和程度,将各类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因情况调整等级。

2.处理原则。

针对不同的安全生产风险,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以求达到最好的管控效果。

3.整合原则。

将各类管理、监督、上报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风险分级标准建筑施工企业应将各类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具体标准如下:一级风险一级风险属于极危险性质的安全生产风险。

这类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对人员、财产甚至环境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一旦发现此种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马上采取应急措施,以待进一步的处理。

二级风险二级风险为较危险性质的安全生产风险。

对人员、财产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大,但是一旦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能够避免由此发生的重大事故。

三级风险三级风险为一般性的安全生产风险。

发生此类风险后,对人员和财产造成的影响较小,但仍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管理上应该细致监督,防止二次发生。

管控实施方案建筑施工企业在采取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步骤一:实施“三定原则”确定“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进行管控实施。

步骤二: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准确定义,制定合适的管控措施。

步骤三:分级处理根据确定好的安全生产风险等级,把各项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在处理实践过程中运用相应的管理技术。

DB37-T 3015-2017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3015-2017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 ICS 13. 100P 09 ____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3015-2017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etailed rule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classification forproduction safety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2017-10-10 发布2017-11-10 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 3015-2017刖g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锡庆、李印、潘峰、栾启亭、张英明、姜经文、刘超军、宋超、肖华锋、刘 锦、于科、王洪林、陈炳利、刘振亮、邓玉明、张鹏、石剑、张健健、王鹏、曹延东。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DB37/T 3015-2017引本标准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按照DB37/T 2882 —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的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施工企业编制建筑施工安全 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重要依据。

本标准旨在强化企业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管控长效机制,规范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行为,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管 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自辨自控,降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

IIDB37/T 3015-2017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 件管理、分级管控的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一、前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关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中国,安全生产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企业高度重视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降低事故风险,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提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实施指南,帮助企业科学合理地评估和管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概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指通过对施工作业中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为施工企业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该体系包含风险评估、风险分级、风险管控和监控与评估四个核心环节。

三、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基础,其目的是识别并量化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

风险辨识:通过分析施工作业的特点,结合以往的事故经验和相关法律法规,识别出可能的安全风险,形成风险清单。

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形成风险分析报告。

分析可采用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危险源辨识、预防控制措施分析等方法。

风险评价:根据风险分析结果,评价各类安全风险对施工企业和员工的威胁程度,并确定其优先级。

评价可以采用风险矩阵和定量计算法等方法。

四、风险分级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级,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划分为不同级别的风险。

一般可以将风险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级别,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分级标准。

对于极高风险和高风险的风险点,需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相关作业的安全可靠进行。

五、风险管控风险管控是指根据风险分级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提供必要的管理工具和资源,防范和控制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分级结果,制定必要的控制措施和管理要求,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1范围本实施细则给出了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责任主体在泉州市内从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相关要求。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责任主体在泉州市内从事生产安全管理活动中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实施。

不论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责任主体的资质等级、管理模式,工程规模、类型、地点,均适用于本实施细则。

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责任主体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时,除应遵从本实施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xx)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XX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xx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XX)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8、《关于印发的通知》(建质[2009]87号)9、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xx〕39号)10、《福建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11、《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12、《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13、《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办法》14、《泉州市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泉安委〔20xx〕33号)15、《关于印发全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泉建建〔20xx〕101号)16、其它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等。

17、参考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3术语和定义3.1风险risk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危害和健康损害及财产损失的组合。

风险的主要特性为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可能性,即危险情况发生的开率;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造成其他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3.2风险分级riskclassification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3.3风险分级管控riskclassificationmanagementandcontrol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3.4危险danger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3.5风险源(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6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重大危险源是指危险性较大的,存在重特大事故隐患、容易造成群死群伤或财产重特大损失,给社会带来重特大影响的危险源。

3.7施工重大危险源施工重大危险源是指因工程施工发生可能导致死亡及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预后危害严重。

其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与能量、不良的环境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等3.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themoredangerouspartofthesub-project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4基本要求4.1总体要求结合建筑施工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差异化、标准化分级管控。

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4.2目标全面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有效受控,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或降低安全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4.3原则按照“动态识别、科学评估、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和管控体系,明确各级机构与人员的职责,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分级管控工作流程与节点标准,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与类别,落实预控和应急措施,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企业应遵照“全员参与、分级管控;自主建设、持续改进;系统规范、融合深化;注重实际、强化过程;激励约束、重在落实”的原则,从最高管理者到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持续、有效、稳定、健康。

5组织管理机构5.1机构设置5.1.1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责任主体应在公司和项目部分别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工作。

5.1.2企业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应包括分管安全经理、分管生产经理、分管经营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以及技术、安全、质量、设备、材料、人力、财务、合约等机构负责人。

日常办事机构宜设置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5.1.3项目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应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至少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施工员、机械员、资料员、班组长等部门负责人。

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涉及工程项目的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时效性。

5.2职责5.2.1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职责(一)施工单位是履行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及行业主管部门施工安全风险作业管理的有关规定。

负责落实所属在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要求。

(二)负责对在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分级。

负责本单位年度基建施工安全风险项目的梳理、识别和评估工作,并动态调整,跟踪管控。

(三)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制度,组织本单位员工开展风险管理技能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并认真执行,及时完成相关工作。

(四)审查施工项目部报送的《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

指导、督促各施工项目部落实风险识别、评估、预控及风险控制过程的各项工作。

(五)负责应用“一法三卡”(附录1-4)(即“一法”:为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三卡”: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危险源点警示卡和安全检查提示卡)(“一法三卡”样卡详见附件)分析、排查、评估本单位及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统一制作“信息卡”或“警示卡”标牌,并张贴于相应工作岗位的醒目位置;对照提示卡严格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以“信息卡”、“警示卡”“提示卡”为主要内容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和演练。

使安全生产既动态又预先地得到有效控制。

(六)一级风险作业时,施工单位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进入现场检查监督。

(七)负责对在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开展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工作,要求施工单位每季度至少对项目开展安全风险分级控制管理工作情况时行检查。

(八)签订所属工程建设合同时,明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责任条款,并在过程中严格执行。

(九)负责所属工程项目安全事故(事件)信息的归口报送。

5.2.2监理单位管理责任(一)负责本单位年度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项目的梳理、识别和评估工作,并动态调整,跟踪管控。

(二)负责组织本单位员工开展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技能培训,确保监理人员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及时完成相关工作。

(三)四级及以上风险作业时,监理单位应组织开展现场检查、旁站监督。

(四)对监理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状况开展检查、评价、考核,及时掌握监理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情况,提出整改措施。

5.2.3设计单位管理责任(一)负责将项目环境(海拔、地质、边坡等)、工程主要特点(高支模、深基坑等)内容写入设计文件,并进行安全风险交底。

(二)配合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5.2.4建设单位项目部管理职责(一)编制项目《建设管理纲要》、《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时,明确安全风险管理要求。

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要求的落实。

(二)工程开工前,按照要求,负责组织项目设计单位对施工、监理项目部进行作业风险交底及风险点的初勘工作。

(三)审查施工项目部编制的《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

(四)负责对二级及以上风险作业的控制工作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签署相应施工作业票。

5.2.5监理项目部管理责任(一)工程开工前,参与项目安全风险交底及风险点的初勘。

(二)审查施工项目部报送的《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

(三)严格控制二级及以上风险作业,作业过程必须进行旁站监理,并做好记录。

(四)对施工作业风险控制流程执行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和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实现闭环管理。

5.2.6施工项目部管理责任(一)施工项目部是现场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的执行主体,必须严格执行本细则的各项规定。

(二)组织本项目部所有员工学习本细则,确保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及相关工作。

(三)开展现场初勘,确定本项目各工序固有风险。

编制《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

(四)将《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报监理项目部审核业主项目部审批。

(五)根据作业前动态因素,计算确定作业动态风险等级,建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动态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台帐,并根据动态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

(六)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到岗到位。

(七)应用“一法三卡”(即“一法”:为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三卡”: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危险源点警示卡和安全检查提示卡)(“一法三卡”样卡详见附件)分析、排查、评估本单位及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统一制作“信息卡”或“警示卡”标牌,并张贴于相应工作岗位的醒目位置;对照提示卡严格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以“信息卡”、“警示卡”“提示卡”为主要内容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和演练。

使安全生产既动态又预先地得到有效控制。

6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和内容6.1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6.1.1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编制清单、制定措施、管控实施、验证效果、文件管理、持续改进等九个关键控制环节。

6.1.2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方法、步骤及要求,有组织地有序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