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光的传播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一、 光的传播(导学案)

一、 光的传播(导学案)

第一节光的传播(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以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现象。

【教具准备】激光笔、喷雾器、玻璃砖、方形水槽(在水中滴入红墨水)【课程导入】你看过手影表演吗?请同学们在阳光下火灯光下用两只手动手做一做这个有趣的实验,你还能做出哪些形状?手后面的阴影部分叫做什么?它与手的形状是否相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1、光源:能够__________叫做光源,常见的光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为了表示___________,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样的直线叫____________。

4、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表示。

在计算中,真空中的光速取为_m/s。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_________。

5、光年是指____________,光年是单位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探究点一:光源情景激疑:观察下列材料中,哪些物体是光源?[思考]:问题1:上述材料中哪些是光源?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是光源?试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教室内正在照明的日光灯是不是光源?关掉后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点归纳]:1、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源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二:光是如何传播的?实验1 用激光笔照射白墙,用喷雾器在笔和墙之间喷水雾,观察到激光的传播路径。

《光的传播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光的传播导学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光的传播》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的基本观点和特性;2. 掌握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折射现象;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导学内容:1. 光的传播观点及特性;2. 光的传播规律;3.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导学步骤:第一步:光的传播观点及特性1. 请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能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等特性。

2. 请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光,光是如何传播的?第二步:光的传播规律1. 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折射率有关,根据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推导出光的折射定律。

2. 请思考: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线会如何折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第三步: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1.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平面镜或其他光滑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现象。

2.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按照折射定律发生折射现象。

3. 请思考:在平时生活中,哪些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和折射引起的?第四步:综合运用1. 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1) 当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是多少?(2) 为什么我们在水中看到的物体会被“放大”?(3) 如何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制作凸透镜?2. 请思考:光的传播规律和反射、折射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光的传播的基本观点和特性,掌握了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反射、折射现象。

在平时生活中,光的传播规律和反射、折射现象无处不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2.1 光的传播导学案

§2.1  光的传播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2.1 光的传播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在实际生活中应用;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自然界中最快的,记住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学习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难点: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二、知识准备:1、清晨,太阳冉冉升起,万丈光芒映红了朵朵云霞,给大地带来光明和色彩,夜晚华灯齐放,世界依然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光,给人类带来光明,到底光是从哪里来的?2、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影子,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我们见过或听说过日食、月食等现象,日食、月食又是怎样形成呢?三、学习过程:【学点一】光源在白天,我们能看到周围的一切;在灯光下,我们可以看书、写字;在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什么原因?1.光源的分类:光源根据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另一类是人造光源,如蜡烛、霓虹灯和白炽灯等.根据发光时的特点可分为热光源(发光时又发热)和冷光源.、2.人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人的眼睛是接收光的感觉器官,人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由于有光进入眼睛而引起的一种感觉,它是人类感知物质世界的五种感觉之一(注:眼睛——视觉、皮肤——触觉、鼻子——嗅觉、舌头——味觉、耳朵——听觉).跟踪练习:1、试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 ( )A.电池和萤火虫B.电池和烛焰C.萤火虫和月亮D.萤火虫和烛焰2、能够___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

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一定不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可能是光源的是____________。

【学点二】光是如何传播的1、光的传播的特点思考:打开电灯,我们就可以看见它的光,这是由于光从灯泡到达了我们的眼睛.那么,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实验器材:手电筒、硬纸板、蚊香、空可乐瓶、烧杯(装足够量的水)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想一想:怎样才能清楚地观察到光的传播径迹?)实验结论:。

《2.1光的传播》导学案

《2.1光的传播》导学案

第二章光现象《2.1光的传播》导学案一、信息与评价班别:,姓名:教师评价: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①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概括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

②通过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成因的了解和分析,加深对的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

三、学习目标:①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②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3×108m/s。

③会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途径四、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难点: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识.学习时要认真观察实验,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五、自主学习:(一)预习导学学习任务一:光源P69光是从哪里来的呢?;叫光源。

列举人造光源的例子:列举天然光源的例子:学习任务二:探究光的传播路径1、进行课本70页的实验探究:结论:2、你认为如何形象简单地在本上能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学习任务三:光直线传播应用学生读课本70页的图后回答:1、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请写出来2、你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吗?学习任务四光的传播速度自学课本71页内容后回答:1、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二)自我检测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2、解放军战士在练习瞄准射击的过程中,应用了光在物质中沿传播的道理3、月亮、蜡烛火焰、萤火虫、电灯等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4、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B、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向外看时,眼睛离洞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5、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主要是因为()A、闪电发生的地点离我们近B、闪电是用眼睛看到的,人的眼睛能看得很远;而雷电必须进入我们的耳朵,传播的路程更远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D、因为人的眼睛比了耳朵反应更灵敏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C、光速虽快,但光的传播也须用时间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六、系统总结: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⑴光是客观存在的,它在均匀介质中具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因此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光线”是抽象出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线不是光.⑵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如栽树时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们可以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们破除迷信.七、教学反思;《2.2光的反射》导学案一、信息与评价班别:,姓名:教师评价: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通过试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1光的传播》导学案

《2.1光的传播》导学案

《2.1光的传播》导学案编写者:刘勇审批者:时间:2010-9-17一、学习目标:⒈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传播规律,并能用来解释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

⒉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⒊知道光在真空中、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理解激光测距的原理。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2)光直线传播的应用(3)光速难点: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的理解与解释.三、学习过程:【学点一】光源1、什么是光源?我们把称为光源2、光源分哪几类?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光源有很多,有些是在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我们称之为,例如:、、;而有些是人们根据需要自造的,称之为,例如:、、。

练习: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A、月亮B、萤火虫C、太阳D电灯【学点二】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源发出光以后射入了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思考生活中这些例子:⑴有雾的天气,汽车前灯射出的光是什么形状的?⑵夜晚使用的手电筒射出的光是什么样子的?⑶投影仪射在屏幕上的灯光是什么样子的?因此你的猜想:。

2、实验探究:器材:蚊香、火柴、激光灯、透明塑料杯、肥皂水、矩形玻璃砖、白纸①探究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根据上面提供的材料)a、小组讨论如何探究b、交流探究过程c、进行探究d、结论:光在空气中传播②根据实验探究①,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光在水中的传播途径结论:光在水中传播。

我们可以推导,光在玻璃中也是传播。

(可以在课下自主探究)总之,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

3、怎样表示光的传播情况?为了表示光的一些传播情况,我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轨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我们称为,画法。

4、列举几种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现象:应用:5、做一做“小孔成像”根据课前的准备,按照课本35页“想想做做”进行操作“小孔成像”中小孔成的是什么样的像?练习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就算瞄准了,这是根据原理2、“立竿见影”这句话说明光在空气中是_______传播的,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日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光的传播》导学案

《光的传播》导学案

《光的传播》导学案第一课时一、知识目标1. 了解光的本质和特点。

2. 掌握光的传播途径和规律。

3. 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4. 掌握光的成像原理。

二、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光的传播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2. 能够观察和分析光的折射、反射现象。

3. 能够利用光的成像原理解释实际情况。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具体内容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在380nm至750nm之间,是一种能够被人眼所感知的电磁波。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固定的,即光速为3 x 10^8 m/s。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2. 光的传播规律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即光线在介质中传播时呈现直线传播的特点。

光的传播途径有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三种方式。

根据光的波动理论,可以解释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

3. 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光线从介质表面射入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反射定律表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4. 光的成像原理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用来成像,成像规律遵循透镜成像原理。

透镜成像可以通过光线追迹法或像的性质法来解决。

根据透镜成像的特点,可以得出物像距离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五、学习任务1. 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2. 进行折射和反射实验,掌握相应的定律。

3. 利用透镜成像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课堂练习1. 图中的光线入射到介质B中,角度为45度,请计算折射角。

2. 透镜的焦距为20cm,一个物体位于焦距之外,求像的位置。

3. 通过实验验证反射定律,并用文字说明验证过程。

七、拓展练习1. 了解光的其他传播现象,如衍射、偏振等。

2. 探讨光的相关应用,如光学仪器、光纤通讯等。

3.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光的某一传播规律。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1光的传播 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1光的传播  导学案
二、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什么是光源?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光源?他们可以分成哪两类?
知识点二:光是如何传播的?
1、生活体验: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是怎样传播的。举例说明
2、[实验探究]
(1)把蚊香点点燃,用透明的容器收集,用激光笔做光源,你观察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是怎样的?
(2)用透明水杯盛满水,在水中放些粉笔灰,用激光笔做光源,你观察到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是怎样的?
16、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
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看不见高墙后面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
17、人走路经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长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
18、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光在各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
12、阅读“科学世界”
问:(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2)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针对训练二:
13、光在水里传播的速度是()
A、等于3×108m/s B、小于3×108m/s C、大于3×108m/s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拿激光笔做光源,向玻璃砖照射,你观察到光在玻璃中的传播径迹是怎样的?
3、由实验得出结论:。
4、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学中引入的概念,用图表示为。
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
6、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1)影子: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进入的区域就产生了影子

【八年级】2.1光的传播导学案

【八年级】2.1光的传播导学案

【八年级】2.1光的传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和认识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难点)3、重新认识光线,介绍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重点)二、课前导学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就是。

2、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可分为和。

3、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笔直的c、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d、光的传播速度就是3×108m/s4、光线指的是一条带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和。

5、在练习射击时,要“三点一线”才能射的准,即枪上标尺缺口、枪上的准星和射击目标要重合,这是依据。

6、“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证明了。

7、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以下无法用光的直线传播去表述的现象就是()a、日食和月食b、影的形成c、小孔成像d、出现雷电时,先看见流星,然后就可以听见雷鸣声9、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亮着的电灯b、晴天时的月亮c、小镜子d、表面光滑的金属板三、研讨答疑10、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a、变短b、变长c、先长后长d、先长后短11、太阳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径迹是(填“直线”或“弯曲”)的,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大气层的空气是(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12、太阳光横向照射一个不大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的光点形状就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条形的四、稳固应用领域13、下列现象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发生彩虹b、射击对准时“三点成一线”c、操场上战士们列队看齐c、挖掘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机14、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见发令枪冒著白烟时就已经开始计时,而无法听见枪声才已经开始计时,这是因为()a、离起跑线太远,怕听不到枪声b、听见枪声计时不精确,并使运动员成绩偏高c、看烟计时比较方便d、听到枪声计时不精确,并使运动员的成绩相对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知识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智能目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

感悟宇宙之宏大。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活动,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难点】:光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探究。

[使用说明]:先阅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认真动手和动脑完成本节的学习内容,与同学之间共同合作交流,共同体验物理的奥秘。

【自学检测】: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_。

月亮_______光源。

(选填“是”或“不是”)2、光源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3、天然光源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人造光源有______、_____和_____等。

4、由于光____________________,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不出偏差。

即激光准直。

5、真空中的________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用字母_____表示。

在我们的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____________。

6、宇宙中的各个星系及星体间的距离通常用________为单位。

1光年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________。

即光年是物理量_______的单位。

1光年=365×24×3600s×3×108m/s=_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_km。

【导入】:学过了有趣的声后,我们已经知道了声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如何传播的,也明白了人类为什么听不到大象之间交流的“声音”了。

这一章将带领大家走进另一个世界---色彩斑斓的光现象。

这个世界将让我们对“天空为什么是蓝的?”“落日为什么是红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等现象不再迷惑。

今天我们就打开光现象的第一扇门-----光的传播,那里有“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日食、月食是怎样形成的?“牛郎和织女真的能每年相会一次吗?”【新课】:人能看到太阳、电灯和烛焰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光射入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眼睛逆着射入的光就看到了这些发光的物体。

这些光是沿怎样的路径传到我们的眼睛的呢?一、光源(1)光源的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

(2)光源的分类:阅读教材了解常见的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1.①太阳;②月亮;③星星;④钻石;⑤自行车的尾灯;⑥蜡烛;⑦电灯;⑧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

⑨正放电影的幕布。

上述物体或事例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一定不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可能是光源也可能不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

(填序号)(提示:能够发光的物体就是光源,不强调正在发光。

)二、光的传播(1)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提出问题: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猜想:光可能在介质中沿直线才传播的。

猜想的依据:(生活中我们看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①、光在气体中的传播径迹: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入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

(是不是看不到啊?你有什么办法让大家看到?想一想什么时候你能看到太阳光的传播径迹或汽车灯的传播径迹,你会受到启发的。

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光在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_。

)②、光在液体中的传播径迹: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入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

(怎样才能看到光在水中的径迹?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选用半透明的液体________而不用水来做就可以直接看到光的传播径迹了。

)结论:光在液体中_________________。

)③、光在固体中的传播径迹: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入半透明固体中观察光在固体中的传播径迹。

结论:光在固体中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归纳:光是沿_________传播的。

光的描述------光线:(如图2-1):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_________。

(它是表示光的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模型法)图2-1 光线(2)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①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子。

中午:你会发现同一个物体早晚的影子比中午的______。

当你晚上从远处走向路灯,再从路灯下走远时,你的影子的长度的变化是:先变_____,再变_____。

(填“长”或“短”)假如你的眼睛在上图A的位置,你还能看到太阳吗?(______,因为你的眼睛在杆的影子里,由于光____________,杆就把太阳射向你的光挡住了。

)假如你不是被杆挡住了,而是被月亮挡住了。

即你所在的地方在月亮的影子里了,你还能看见太阳了吗?②日食和月食(图2-2和图2-3所示):你能根据上面的提示结合上图所示阐述一下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因吗?日食的成因: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运行到同一条直线上,且_______在中间时,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射向______的光;被_______挡住,地球上的人就看不见________,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就形成了月食。

③小孔成像:在一个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塑料薄膜上就会出现蜡烛火焰的倒立的像,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如图2-4所示。

晴朗的夏日里,在茂密的大树下的地面上,你会看到一个个_____形的光斑,这些光斑就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___________现象。

是______的像。

*归纳: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现象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站直队(立电线杆、植树等);③“三点一线”射击瞄准;④皮影戏、手影。

⑤木匠检查木板是否平直。

(4)光的传播速度-------光速阅读教材71页回答下列问题:(1)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们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__________,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_______;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_______。

可见光在_______中的光速大于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传播______介质(填“需要”或“不需要”)。

【自主学习】:1.下列物体或动物,不是光源的是()A、比邻星B、水母C、斧头鱼D、反光镜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_______传播的,日常生活中说明这一规律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声音_____在真空中传播,光_____在真空中传播。

(填“能”或“不能”)4.打雷时,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这是因为()A、打雷时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B、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但光速要比声速快得多C、闪电和雷声同时传到,但人耳反应较慢D、上述理由都不对5.排纵队时,如果看到站在自己前面的一名同学挡住了他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解释。

6.“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立竿见影”、“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都可以用_______________解释。

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________。

(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合作探究】:7.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500s,则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_km。

8.雷雨天里,小明看到闪电3s后,才听到雷声,则小明距打雷处_______m。

9.下列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激光准直挖掘隧道B、夏日浓密的树荫下可见圆形的光斑C、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D、日食、月食10.在一次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在听到枪响后开始计时,记录的成绩是13.5s,你对这个记录结果有什么评价?如果你是终点计时员,你将怎样做才能使成绩更准确?准确成绩约为多少秒?计算说明。

【课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