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山陕会馆——中国近代商会文化发源地的见证
巧夺天工的雕刻 古朴含蓄的寓意——社旗山陕会馆雕塑儒商文化探幽

流 , 水流喘急 , 骤然雍高 , 飞流而下 , 曾有 “ 龙 门三 跌 水 ” 之说 , 过 了 龙门, 河水变缓 , 水 位 骤 然 降 低 。 在 平缓 而又 优 雅 的黄 河 水 域 环境
中 , 小 鲤 鱼 就 生 活 在 这里 , 过 着 无 忧 无 虑 的 生 活 。 随 着 一 天 一 天 的
能
心
熊
被 原 国家 文 物 局局 长 、 故 宫博 物 院 副 院长 吕济 民题 为 “ 艺 术 辉 煌 , 绝 无仅 有 ” 的 社 旗 山 陕会 馆 , 它 的 雕 刻 艺 术 在 创 作 手 法 上 融 合 了写意 、 夸 张 、 装饰 、 变形与 表现 的多种 因素 , 配 以 中 国 古 典 的 戏
法等 文 化 的光 芒 ,并 通 过 多 种 艺 术 语 言 形式 ,传 播 着 儒 家 仁 义 道 是 晋
秦商贾聚散 货物 、 议商事 、 谈戒律 、 论 行 规 的 地 方 。 其 功 能 是 下 ”、 “ 商议行规 ” 、 “ 通报行情 ” 、 “ 联 络 乡情 ” 。 这 里 面 敬 的
德, 弘扬秦、 晋商帮商业文化思想 , 为商 业 的 繁 荣 发 达 起 到 了 重 要 “ 接 上迎
的 推 进作 用 。
神灵是三国的关羽 , 因为 关 羽 是 山 西人 , 重义气 , 对人忠诚 , 所 以成
一 关键 词一 山陕 会 馆 雕 塑 典 故 商 业 文 化
为 山西 、 陕西 商 人 崇拜 的 偶像 。 当 时这 里 舟 来 车 往 、 商贾云集 、 交 易 频繁 , 为联 络 通 商 和 树 立 本籍 商 业形 象 。 商贾们“ 运 巨材 于 楚 北 。 访
中, 画幅最 大的是 “ 鲤 鱼 跳 龙 门 ”图 , 象 征 “富 贵 连 绵 ” 的 连 枝 牡 丹
论社旗山陕会馆的“合”之美

论社旗山陕会馆的“合”之美
姬准
【期刊名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37)3
【摘要】乡土神、福禄财神和行业神是社旗山陕会馆中供奉的三种主要神灵,乡土神占主体地位,但这三类神界限并不明显,人们把它们并置在会馆中共同敬奉以求平
安富贵.儒、道、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山陕会馆的建筑装饰中就可看出儒、道、佛思想的无所不在.山陕会馆处处
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宽厚的和谐境界.山陕会馆以其丰
厚的政治、经济、艺术等内涵成为我们看取明清社会的一面镜子,体现出传统文化
的多元融合之美.
【总页数】4页(P160-163)
【作者】姬准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河南南阳47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9
【相关文献】
1.社旗山陕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和审美特性
2.浅谈会馆建筑中照壁的欣赏价值--以洛阳山陕会馆、开封山陕甘会馆、社旗山陕会馆为例
3.山陕会馆中的神崇拜——以
社旗山陕会馆为例4.社旗山陕会馆关公文化传承5.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建筑概貌及材料运用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参观山陕会馆的感悟

参观山陕会馆的感悟针对普通游客《参观山陕会馆的感悟》前几天去参观了山陕会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走进会馆,那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就把我吸引住了。
特别是那木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能跟你对话似的。
我记得有一块木雕,上面刻着一群商人在谈生意,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有的眉飞色舞,有的若有所思,太生动了!还有那戏楼,想象一下当年在这里看戏的场景,该是多么热闹啊。
听旁边的导游说,以前这里经常会有精彩的戏曲表演,台下坐满了观众,叫好声不断。
山陕会馆见证了当年山陕商人的辉煌,也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智慧和勤劳。
他们从远方来到这里,打拼出一番事业,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欣赏到了美丽的建筑,还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不虚此行!《参观山陕会馆的感悟》朋友,你要是没去过山陕会馆,那可真是一大遗憾!我刚进去的时候,就被那高大的门楼给震住了。
那气势,就像是在跟你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走进院子里,看到那些古老的房屋,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
比如说那个关公殿,关公的雕像威风凛凛,让人不禁想起他的忠义。
听人讲,以前的商人都把关公当作守护神,祈求生意顺利。
这让我明白了,不管做啥买卖,诚信和义气都是最重要的。
还有会馆里的那些石碑,上面刻着的字虽然有些模糊了,但依然能感觉到当年的故事。
就好像是一位位老人,在跟你慢慢讲述过去的点点滴滴。
在山陕会馆里走一圈,就像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繁华与沧桑。
《参观山陕会馆的感悟》前阵子去了趟山陕会馆,回来后心里一直不能平静。
一进大门,那古色古香的氛围就把我包围了。
院子里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亮。
我一边走,一边想象着当年的商人们在这里来来往往的情景。
有一处照壁特别漂亮,上面的图案精美极了。
听旁边的游客说,这照壁可是有讲究的,不仅好看,还能辟邪呢。
会馆里还有好多房间,展示着当年的商业文化。
我看到了一些账本、算盘啥的,就想到了那些商人们为了生计奔波忙碌的样子。
他们真不容易啊,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有了这会馆的辉煌。
【高考历史核心素养专项精练】专题三 五大核心素养专项精练—史料实证(解析版)

概念释疑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对历史的叙述、理解、解释、评判等都要建立在史料证据的基础上。
具有实证意识并学会运用证据,既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核心问题。
史料包括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各种实物。
文献记载出于人们的口传笔录,反映一定社会观念的“思想的痕迹”,实物史料是前人的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和社会交际工具的遗存,是人们在具体的历史时空范围内的“行为的痕迹”。
历史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的人文学科。
对历史的探究应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
课标要求(1)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2))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课标解读课标提出了三层要求:一是要认识史料的重要性,并知道什么是史料。
二是能收集并辨析史料。
三是能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高考真题1.(2018·全国II卷,29)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而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
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 )A. 走苏俄革命道路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 改变反封建斗争目标答案:C2.(2018·全国II卷,30)美国记者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
社旗山陕会馆关公文化传承

Guan Gong Culture Inheritance of Shanxi and Shaanxi Guild Hall in Sheqi County 作者: 刘迅霞[1]
作者机构: [1]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出版物刊名: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页码: 192-19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1期
主题词: 社旗山陕公馆;关公文化;传承
摘要:社旗山陕会馆是现存同类建筑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为异乡商人叙乡情、通商情、敬关公、崇忠义、安旅故、商义举的重要场所。
会馆以关公的诚信与和谐思想约束其商人的活动,促进了社会经济有序的发展。
同时,对今天促进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谈豫宛商业文化

浅谈豫宛商业文化姓名:xxx学号:120xxxxxx班级:xxxx班系院:xxxxxxx学院豫宛商业文化主要是以范蠡和社旗山陕会馆为代表的商业文化。
南阳作为中国南北交替的过渡带,在商业文化方面也融汇南北,诞生了对今天的市场经济具有参考和启迪作用的商业文化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被誉为“商圣”的范蠡和社旗山陕会馆。
范蠡,楚国宛三户人,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
他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成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中的风云人物。
后辞官经商,成为富甲天下的“陶朱公”。
范蠡的商业思想主要有:第一,经济是基础,只有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用范蠡的话说就是:“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
第二,要懂得经济规律,要未雨绸缪,预谋在先。
即“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第三,重视宏观调控,注重调查经济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方针,平衡物价,要照顾到生产(农)和流通(商)两方面的关系,即“平粜齐物,关市不乏”。
第四,注重商品流通,使货物通过交换增值;他深谙商品贵贱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研究商品过剩和短缺的情况,掌握物价涨跌的基本规律和深刻道理,即“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范蠡在当时重农思想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非常重视处于“末位”的商人的作用,他不仅有商业思想和理论,而且在后半生躬身实践他的理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社旗山陕会馆被誉为“天下第一会馆”,其商业文化内涵之丰富,尤其值得研究和借鉴。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于中国古建筑艺术臻于完美的最后一个高潮期,加之寓居赊店的山、陕商贾“盖压三江”的比富心理,以其雄厚的财力对会馆建筑倾力投入,经136年之久而建成。
其建筑面积之大、建筑规模之宏伟、建筑装饰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好,在全国会馆类建筑中,首屈一指。
除上述特征之外,其商业文化内涵之丰富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商会文化之祖脉。
从表面看,山陕会馆是商人“通商情,叙乡谊”的场所,实际上是规范商人的经营行为以对外形成竞争优势的自律机构。
社旗山陕会馆琉璃照壁探析

商情、叙乡谊、敬关公、崇忠义”的场所,遂集巨资修建了享誉“天下第一”的社旗山陕会馆。
的建筑形式。
照壁可位于大门内,也可置于大门外。
前者图1:社旗山陕会馆琉璃照壁AppreciatION 鉴赏·玉缘称为内照壁,后者称为外照壁,形状常为一字形或八字形。
一座完整的照壁由基座、壁身、壁顶组成。
座有须弥座或无座。
壁身是照壁的主体,多以对缝砖镶砌,通常雕以繁复的吉祥图案,具有极强的装饰功能。
壁顶的作用与一般房顶基本相同,伸出的檐口以保护壁身,有庑殿顶及歇山、悬山、硬山四种形式,依照壁大小和重要程度而定。
作为中国古建筑中一个特有单元,在古寺庙、宫殿、衙门、民居等建筑中不乏其身影。
寺庙、宫殿前的照壁大都建得雄伟精美、富丽堂皇,不仅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还使整体建筑更显雄伟壮观。
而一般民居之照壁常小巧玲珑,多配有吉祥寓意图案。
照壁砌筑所用材料有砖、石、琉璃等。
砖雕照壁多见于民间建筑,这是传统照壁的最主要形式。
移建到北海公园的铁照壁则完全是用石头雕制而成。
琉璃照壁常见于皇宫和寺庙里,以故宫和北海的“九龙壁”最为著名。
社旗山陕会馆之玻璃照壁也俗名“九龙壁”,且其装饰图案较故宫、北海之照壁更为繁复。
照壁装饰内容位于会馆中轴线最南端的琉璃照壁,坐南朝北,南迎赊店古镇最繁华之瓷器街,北与会馆山门相对而立,壁高10.15米,宽10.55米,厚1.45米。
下为石须弥座,上覆琉璃硬山顶,两侧以长27.5厘米、宽13.5厘米、厚6.2厘米的青砖砌出夹墙,墙面由数百块彩陶大方砖镶嵌而成,内容以关公忠义威名及民间吉祥福寿为中心展开,造型庄重,装饰华丽。
南壁曾遭战乱破坏,后经补砌,现存三幅砖雕图案较为完整,自西向东为“鹤立青莲”(图2)、“五龙捧圣”(图3)、“凤穿牡丹”(图4),画面清雅别致,不失为砖雕艺术之杰作。
照壁北面为正面,双重须弥座,保存完好。
下座雕仰覆莲,束腰饰宝相花;上座高大,束腰饰以多变福寿图案。
整个壁面以双层竹节为框,分上下两部,下半部三幅大型砖雕图案,均以高图2:鹤立青莲 图3:五龙捧圣 图4:凤穿牡丹AppreciatION 鉴赏·玉缘浮雕牡丹花为边饰。
河南社旗山陕会馆的艺术与审美路径分析

河南社旗山陕会馆的艺术与审美路径分析作者:程鹏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4期当别人提起中国的古城,或许你想都不用想,脑海中即会浮现出洛阳,西安,南京,北京,开封,杭州 ......但我想说的并不是这些,或许河南社旗你没有听说过,他没有洛阳的龙门石窟,没有西安的兵马俑,更没有北京的故宫,但提及天下第一会馆或许你就不会陌生了。
单士元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他面对天下第一馆时曾赞叹之“辉煌壮丽,天下第一”。
确实,若果你身临其境定会体会到用此句话来赞美一点不为过。
一、山陕会馆由来在河南省的西南地区有一座城镇——社旗镇。
社旗县历史上称之为赊旗店,顾名思义此名正是因为东汉时期刘秀举义兵因赊旗而产生。
社旗县四周拥有九座城门,这九座城门成为当时与南北九省交通的必经之路,正因其所处的地理优势,使之成为当时商业重镇,当时在此经商的商人来自十几个省,正因都是外省人,在外经商的老乡在一起就会觉得非常的亲切,而且通过相互沟通,了解家乡及亲人也成了必然。
在这种情况下各省的商人集结建立自己的同乡会馆,通常会以自己的省份来给会馆命名,山陕会馆便是其中之一。
其实,表面看上去会馆是各地商人们相互沟通了解乡情,互通情报的场所,但究其实质却是为了更好的经营,制定一些约束的条例,更主要的是在商海中稳固自己的位置,占据竞争的强势位置。
二、山陕会馆历史发展山陕会馆是有当时在此经商的山陕两省人共同兴建的,馆内还敬奉这关公,故此也有人称山陕会馆为关公祠。
在现在看来,山陕会馆不但是一座商业会馆而且是一座与关帝庙完美结合的古代建筑群。
当时的山陕会馆建造在商业繁盛的城镇中心,在所有的会馆当中,山陕会馆规模最为宏大,气势若鹏在天。
大规模的兴建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而这资金的来源也正是各地的商人想要显示自身财富,树立自己商业形象的最佳体现方式。
山陕这个两个省份的商人富甲一方,出手阔绰,再加上有“技压群雄”之意,再加上山陕会馆所处的地理位置优势,交通方便,四通八达,故山陕会馆建筑之时得以召集天下名匠,购进最好的建筑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王殿东西腰门木刻匾额上书 “ 仁 民 ”“ 爱 物 ”Leabharlann 大拜殿前石牌坊129
2016年第6期(总第10期)
《同行商贾公 《公议杂货行 《过载行差务 《创建春秋楼 《南阳赊旗镇 《重兴山陕会 《重建山陕会
古镜今鉴
Historical Reference
DOI:10.16775/ki.10-1285/d.2016.06.019
社旗山陕会馆
— 中国近代商会文化发源地的见证
梓里
“中原第一古镇” 赊店镇
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古称赊旗店,因光武帝刘秀赊“刘记”酒旗反王莽而得名,始建 于 汉 , 兴 于 明 , 盛 于 清 , 至 今 已 有 1900 多 年 的 历 史 , 被 称 为 “ 中 原 第 一 古 镇 ”。 赊 店 镇 “ 地 濒 赭 水 、 北 走 汴 洛 、 南 船 北 马 、 总 集 百 货 ”, 地 理 位 置 优 越 , 明 清 时 期 发 展 成 为 的 “ 豫 南 巨 镇 ”, 素 有 “ 金 汉 口 , 银 赊 店 ” 以 及 “ 天 下 店 , 属 赊 店 ” 美 称 。
128
内联“护国佑民万代群黎蒙福祉 集义配道千秋浩气满圜区” 外联“西方圣人犹是东山名士 后日棣萼何如前代桃园”
古镜今鉴
Historical Reference
己 良 好 的 商 业 文 化 形 象 。 关 公 所 代 表 的 “ 忠 义 ”“ 诚 信 ” 的 美 德 , 使 会 馆 超 越 了 “ 义 ” 与 “ 利 ” 的 争 辩 , 打 出 了 “ 诚 信 为 本 ”“ 义 中 取 利 ” 的 商 业 道 德 宣 言 , 成 为 商 会 文 化 之 祖 脉 , 商业规则之源头,商务公开之标本,重信守义之典范。社旗山陕会馆之所以是中国民间商 会 文 化 的 “ 祖 脉 之 地 ”, 不 仅 在 于 它 承 担 着 为 山 陕 两 省 商 人 “ 通 商 情 、 叙 乡 谊 ” 提 供 场 所 的 功能,同时,它还是商人的自律机构,用以规范商人的经营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 序。作为赊旗商业行会代表的山陕会馆在基本职能、组织形式、道德信仰、与国家政权的 关系和经济活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已经完全具备了中国民间商会的雏形。
乾嘉年间,随着古镇的商业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商界竞争的日趋激烈,流动人口众多、 南北文化的矛盾以及高密度的行业聚集,必然带来诸多的无序的竞争,危及商业健康发 展。为了促进行业和商业的发展,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的民间商会组织就应运 而生。据史书记载,当时各地商人为了同乡联谊,互通商情,合力发财,在赊店镇内建立 的 同 乡 会 馆 就 有 10 余 座 。 同 乡 商 人 利 用 传 统 的 地 域 观 念 , 通 过 会 馆 这 一 组 织 形 式 , 把 商 埠 中同乡之人联合起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一致与异域商人进行竞争。现今保存完 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更是以其精美绝伦的建筑风格和近代商会文化的 发 源 地 而 成 为 全 国 现 存 80 余 座 商 业 会 馆 建 筑 中 的 杰 作 。
山陕会馆老照片资料图
邮票上的山陕会馆
127
2016年第6期(总第10期)
山陕会馆
山 陕 会 馆 始 建 于 清 乾 隆 二 十 一 年 ( 公 元 1756 年 ), 最 早 的 时 候 是 以 同 乡 会 的 形 式 来 组 建 的,由清朝最早寓居赊店并位于全镇商业领袖地位的山西、陕西两省商贾为了“敬乡神、 安旅故、叙乡谊、通商情、立商规、兴义举”而集巨资兴建。会馆除以建筑宏伟、装饰华 丽著称之外,厚重的商业文化和商会文化亦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民间商会”的鼻 祖之地,享有“天下第一会馆”的美誉。
社旗山陕会馆是中国民间商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最早制订商业规则的民间商业行 会 。 山 陕 会 馆 现 存 碑 刻 中 记 述 商 业 道 德 规 则 的 碑 刻 有 三 块 :《 同 行 商 贾 公 议 戥 秤 定 规 概 碑 》 《 公 议 杂 货 行 规 碑 》《 过 载 行 差 务 碑 》。
碑刻上记载的商业行会规则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是维护行业诚信类。如:立于清雍正二年、重刻于清同治元年的《同行商贾公议戥 秤 定 规 概 碑 》 中 记 述 :“ … … 年 来 人 烟 稠 多 , 开 张 卖 载 者 二 十 余 家 , 其 间 即 有 改 换 戥 秤 大 小 不 一 , 独 网 其 利 , 内 弊 难 除 。” 为 了 解 决 部 分 商 户 “ 改 换 戥 称 、 独 网 其 利 ” 这 一 问 题 ,“ 同 行商贾,会同集头等,齐集关帝庙,公议:秤足十六两,戥依天平为则,庶乎较准均匀, 公平无私,俱各遵依。同行有和气之雅,宾主无棘戾之情。公议之后,不得暗私戥秤之更 换。” 对于不守规矩者,“罚戏三台”。再不遵就举称禀官究治。为了保证规则长期有效,他 们还 "禀明县主蔡老爷",得到批准后,树碑刻文,希望永除大弊。 二 是 行 业 自 律 类 。 如 立 于 清 乾 隆 五 十 年 的 《 公 议 杂 货 行 规 碑 》, 刻 录 的 商 业 行 规 多 达 十 八 项 :“ 卖 货 不 得 包 用 , 必 要 时 落 三 分 , 违 者 罚 银 五 十 两 ; 如 有 旧 店 换 人 名 者 , 先 打 出 官 银五十两会行友,违者不得开行;卖货不得论堆,必要逐宗过秤,违者罚银五十两;不得 合外分伙计,如违者罚银五十两;卖表辛不得抄红码,必须过秤,违者罚银五十两;不得 沿路会客,如违者罚银五十两;落下货本月内不得跌价,违者罚银五十两;不得在门口拦 路会客,任客投主,如违者罚银五十两;银期不得过期,如过期者按生意多寡出月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