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诗词之归燕【唐】杜甫

合集下载

归燕的诗意

归燕的诗意

归燕的诗意
原文:
《归燕》
唐代杜甫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

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子的四季飞行和归巢的情景,表现了燕子作为一种鸟类在自然界中的定序和秩序。

在诗中,燕子并不像其他鸟类那样为了避开严寒的冬天而飞往南方,而是与伙伴一同飞行,归巢的时候也不迟也不早,非常有规律。

作者以此表达了燕子的与众不同,以及它们的纯洁和自信。

在第二句“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诗人强调了燕子的生活规律,不论是春夏秋冬,它们都能准确地掌握飞行和归巢的时机,特别是在八月份,它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是时候归来。

在第三句“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诗人表现了燕子对于春天的深切感知。

燕子们并不需要特意前来欣赏春色,它们天性中就有对春天的敏锐感知。

此外,燕子的后代也能够准确
地识别适合飞行的时机,这也显现了燕子的智慧。

最后两句“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表达了燕子与人类的亲近关系。

燕子会在主人的住所周围筑巢,这巢虽然尚未被毁坏,但主人归来,燕子便会飞近巢中,暗示了主人的归来是燕子们欣喜的时刻。

总的来说,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燕子的生活规律、智慧以及与人类的情感联系,传达了对于自然规律和生命的敬仰之情,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燕归梁·凤莲我梦唐宫春昼迟。

正舞到、曳裾时。

翠云队仗绛霞衣。

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

见荷花、被风吹。

注释裾:衣之前后皆可称裾。

“曳裾时”,指霓裳舞拍序以后始有舞态,详下注。

翠云、绛霞:指舞衣,又点缀荷叶荷花。

手双垂:大垂手、小垂手皆舞中的名目。

急鼓催将起:似用“羯鼓催花”事,而意却无关。

此指“霓裳”至入破以后,节拍转急。

琼:训赤玉,可喻红莲。

江妃,水仙也,可喻水上莲。

注释虽题曰“风莲”,非泛泛咏物,只借以起兴,却不放在开首,放在结尾。

兼详下注。

本篇主句。

“唐宫”,咏古伤今,下所写舞容,殆即“霓裳羽衣舞”。

衣之前后皆可称裾。

“曳裾时”,指霓裳舞拍序以后始有舞态,详下注。

翠云、绛霞:指舞衣,又点缀荷叶荷花。

大垂手、小垂手皆舞中的名目。

急鼓催将起:似用“羯鼓催花”事,而意却无关。

此指“霓裳”至入破以后,节拍转急。

琼:训赤玉,可喻红莲。

江妃,水仙也,可喻水上莲。

题曰“风莲“,借舞态作形容,比喻虽切当,却不点破,直到结句方将”谜底“揭出。

这样似乎纤巧。

然全篇托之于梦,梦见美人,醒见荷花,便绕了一个大弯。

若见荷花而联想美人原平常。

今云”春昼梦唐宫“,初未说见有”风莲“也,若梦境之构成,非缘联想;如何梦中美女的姿态和实境荷花的光景,处处相合呢?然则”见荷花被风吹“者,原为起兴闲笔,这里倒装在后,改为以景结情,并非真的题目。

词以风莲喻舞态,非以舞态喻风莲也。

文虽明快,意颇深隐,结构亦新。

赏析二试设想这样一个境界:当残暑季节的清晓,一阵阵的凉风,在水面清圆的万柄荷伞上送来,摆弄得十里银塘红翠飞舞。

这晓风,透露给人们一个消息,莲花世界已面临秋意凋零的前夕了。

这是空灵的画境,是迷惘的词境。

怎样以妙笔去传神,化工给词人出下了这一个不易着手的难题。

在这首词里,词人通过他灵犀一点的慧思,在笔底开出了异采绚烂的花朵,幻出了一个美绝人天的梦境。

《归燕诗》原文及赏析

《归燕诗》原文及赏析

《归燕诗》原文及赏析《归燕诗》原文及赏析《归燕诗》原文及赏析1海燕⑴虽微渺⑵,乘春亦⑶暂来。

岂知泥滓贱⑷,只见玉堂⑸开。

绣户⑹时⑺双⑻入,华堂⑼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⑽,鹰隼⑾莫相猜⑿。

【赏析】《归燕诗》是一首咏物诗,所咏的是将要归去的燕子,但诗人并没有工细地描绘燕子的体态和风神,而是叙述与议论多于精工细雕的刻画,是一首妙用比兴、寓意深长的诗。

首联“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从海燕“微眇”写起。

诗人作为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是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因而遭到李林甫等毁谤,从此以后,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在开元二十四年那年被罢相。

诗人在此借“海燕”之“微眇”来隐喻自己微贱之身,暗含着自己不像李林甫那样出身华贵。

对句“乘春亦暂来”,这一句承上“海燕”而来,表面是说,海燕乘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而来,即使时间不长但也来了。

诗人借燕子的春来秋去来暗示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

一个“暂”字,不仅说燕子也已经来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来朝为官时间不长。

这一联,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为民做事,忠于朝廷的情怀。

颔联“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这一联承上联想“燕子”而来。

出句“岂知泥滓贱”中,“泥滓贱”喻指李林甫之类的小人。

燕子衔泥筑巢,而不知“泥滓”之贱。

这里,诗人借此暗示自己对李林甫这样的小人还认识是不太清楚。

一个“贱”字,不但写出了李林甫这样的卑微,也表现出诗人对李林甫之流的厌恶。

出句“只见玉堂开”,这里,诗人以燕子出入“玉堂”之中,衔泥作窠的辛苦,比喻自己在朝廷为相而日夜辛劳之状。

诗人以物喻人,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含蓄蕴藉,不但引起读者的思考,而且也给读者以审美想象的空间。

颈联“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这一联紧承颔联中的.“玉堂开”而来。

在对偶中,具体表现出自己为朝廷效忠和大度的胸襟。

诗句中的“绣户”、“华堂”和前面的“玉堂”都是隐喻朝廷。

“双”即指诗人和李林甫两人。

“时双入”即每天双双(指诗人和李林甫)进入朝廷。

《归燕》古诗原文

《归燕》古诗原文

《归燕》古诗原文《归燕》古诗原文《归燕》又名《燕子》,是左河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归燕》古诗原文,欢迎来参考!(一)诗的原文《归燕》(左河水)离洋舍岛伴春归,织柳捕虫剪雨飞不傍豪门依陋舍,呢喃蜜语俩依偎。

(二)注释1、燕:也称燕子,是一种种鸟类的统称。

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羽衣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

燕子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益鸟。

在4~7月从海岛回归靠近农田(昆虫)的农家的屋梁或屋檐下营巢繁殖,因此,被人们称为归燕。

2、离洋舍岛:燕子是一种候鸟,在冬天来临之前,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海岛,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避开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

3、依陋舍:依,为“依倚"、“倚靠”,如:依山之榭。

陋舍,指简陋的农舍,如茅屋,土木结构的农村房屋。

4、呢喃蜜语:“呢”和“喃”本都是象声词,但有不同的意思:呢有絮絮叨叨不休之意,喃指小声说话或低语;呢喃或喃呢指悄声细语。

故呢喃蜜语,指燕子的声音,即呢喃细语,犹如双方谈情说爱,秘密私语。

(三)导读这首《燕子》诗,短短四句28个字,语言朴素无华,字句精短意明,通过写实主义的手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拟人的艺术手法,对燕子进行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写,全诗短短四句紧紧抓住燕子劳动与生活方面最主要、最突出的特征,把燕子这类人类的朋友的形象表达得清楚逼真,一目了然。

第一句:离洋舍岛伴春归。

作为全诗的始句、起句,首先介绍了燕子是一种候鸟,在冬天来临之前,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海岛,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避开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

等到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

一般在 4~7月从海岛回归,选在靠近农田(昆虫)的农家繁殖,即“伴春归”。

因此,人们将其称为候鸟。

第二句,织柳捕虫剪雨飞。

咏燕归燕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咏燕归燕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咏燕归燕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咏燕 / 归燕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咏燕/归燕诗唐代张九龄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译文: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海燕虽然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注释: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海燕:在中国古代,把比较宽阔的水域均成为海。

“海燕”即指燕子。

虽微渺:虽然卑下低贱。

亦:也。

岂知泥(ní)滓(zǐ)贱,只见玉堂开。

泥滓(:泥渣。

贱:卑贱。

玉堂:玉饰的殿堂,宫殿的美称,这里暗指朝廷。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绣户:华丽的居室,隐喻朝廷。

时:时而。

双:成双。

华堂:与上文“绣户”同义。

无心与物竞,鹰隼(sǔn)莫相猜。

竞:竞争,争夺。

鹰隼:鹰和雕,泛指猛禽。

莫相猜:不要猜忌。

相,一方对另一方。

赏析:《归燕诗》是一首咏物诗,所咏的是将要归去的燕子,但诗人并没有工细地描绘燕子的体态和风神,而是叙述与议论多于精工细雕的刻画,是一首妙用比兴、寓意深长的诗。

首联“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从海燕“微眇”写起。

诗人作为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是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因而遭到李林甫等毁谤,从此以后,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在开元二十四年那年被罢相。

诗人在此借“海燕”之“微眇”来隐喻自己微贱之身,暗含着自己不像李林甫那样出身华贵。

对句“乘春亦暂来”,这一句承上“海燕”而来,表面是说,海燕乘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而来,即使时间不长但也来了。

诗人借燕子的春来秋去来暗示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

一个“暂”字,不仅说燕子也已经来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来朝为官时间不长。

这一联,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为民做事,忠于朝廷的情怀。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9篇)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9篇)

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9篇)归燕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译文海燕虽然是细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暂时回到北方。

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

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

海燕无心与其他动物争权夺利,鹰隼不必猜忌、中伤。

注释⑴海燕:在中国古代,把比较宽阔的水域均成为海。

“海燕”即指燕子。

⑵虽微渺:虽然卑下低贱。

⑶亦:也。

⑷泥滓(ní zǐ):泥渣。

贱:卑贱。

⑸玉堂:玉饰的殿堂,宫殿的美称,这里暗指朝廷。

⑹绣户:华丽的居室,隐喻朝廷。

⑺时:时而。

⑻双:成双。

⑼华堂:与上文“绣户”同义。

⑽竞:竞争,争夺。

⑾鹰隼(sǔn):鹰和雕,泛指猛禽。

⑿莫相猜:不要猜忌。

相,一方对另一方(发出动作)。

鉴赏《归燕诗》是一首咏物诗,所咏的是将要归去的燕子,但诗人并没有工细地描绘燕子的体态和风神,而是叙述与议论多于精工细雕的刻画,是一首妙用比兴、寓意深长的诗。

首联“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从海燕“微眇”写起。

诗人作为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是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因而遭到李林甫等毁谤,从此以后,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在开元二十四年那年被罢相。

诗人在此借“海燕”之“微眇”来隐喻自己微贱之身,暗含着自己不像李林甫那样出身华贵。

对句“乘春亦暂来”,这一句承上“海燕”而来,表面是说,海燕乘着春天的美好时光而来,即使时间不长但也来了。

诗人借燕子的春来秋去来暗示自己在圣明的时代暂时来朝廷做官。

一个“暂”字,不仅说燕子也已经来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来朝为官时间不长。

这一联,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为民做事,忠于朝廷的情怀。

颔联“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这一联承上联想“燕子”而来。

出句“岂知泥滓贱”中,“泥滓贱”喻指李林甫之类的小人。

燕子衔泥筑巢,而不知“泥滓”之贱。

这里,诗人借此暗示自己对李林甫这样的小人还认识是不太清楚。

描写小动物的一首小诗

描写小动物的一首小诗

描写小动物的诗1、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

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

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

——唐·孟贯《归雁》2、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

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栏干。

——唐·杜牧《归燕》3、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唐·卢照邻《浴浪鸟》4、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

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

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

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

——唐·白居易《晚燕》5、磨尔牙,错尔爪。

狐莫威,兔莫狡,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皇天产尔为生狞。

前村半夜闻吼声,何人按剑灯荧荧。

——唐·齐己《猛虎行》6、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

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

——唐·李中《燕》7、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8、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

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

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唐·李远《咏雁》9、好是山家凤,歌成非楚鸡。

毫光洒风雨,纹彩动云霓。

竹实不得饱,桐孙何足栖。

岐阳今好去,律吕正凄凄。

——唐·伊梦昌《凤》10、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

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唐·韦庄《闻春鸟》11、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唐·杜甫《舟前小鹅儿》12、百舌闻他郡,间关媚物华。

敛形藏一叶,分响出千花。

坐爱时褰幌,行藏或驻车。

不须应独感,三载已辞家。

——唐·梁锽《闻百舌鸟》。

描写秋天燕子的诗句(共3篇)

描写秋天燕子的诗句(共3篇)

描写秋天燕子的诗句(共3篇)描写秋天燕子的诗句古诗词中“燕子”意象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一)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1、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2、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宴殊《破阵子》3、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

乔吉《天净沙?即事》4、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5、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双双燕咏燕》6、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采桑子》7、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

《水仙子》)之凄惶。

(二)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1、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诗经谷风》)2、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诗经燕燕》)3、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薛道衡《昔昔盐》)(三)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1、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的《乌衣巷》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宴殊《浣溪沙》3、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

李好古《谒金门怀故居》4、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姜夔《点绛唇》5、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6、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张炎《高阳台》(四)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