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课程设计(构造)
地震勘探课程设计模板

地震勘探课程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掌握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应用地震勘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了解地震波的类型、产生原因和传播特性。
2.掌握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基本方法。
3.了解地震勘探在石油、地质等领域中的应用。
4.能够使用地震勘探软件进行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
5.能够分析地震剖面图,识别地震相和断层等地质结构。
6.能够运用地震勘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地震勘探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使学生认识到地震勘探在资源勘探和地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地震波的传播和接收、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
1.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地震波的类型、产生原因、传播特性等。
2.地震数据采集:地震仪器的使用、地震数据的采集方法等。
3.地震数据处理:地震数据预处理、地震数据解释等。
4.地震勘探应用:地震勘探在石油、地质等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讲解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使用地震勘探软件进行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地震勘探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配置地震勘探软件和相应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掌握地震波的类型、传播特性和应用;2. 使学生掌握地震勘探中反射、折射和衍射等关键概念,了解地下构造的识别方法;3. 引导学生了解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基本流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震勘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地震剖面图,识别地下构造;2. 提高学生运用地震勘探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见解并倾听他人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和资源勘探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2. 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勘探领域的国家战略和环保要求,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保意识;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地震勘探原理的相关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地震勘探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热爱,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将注重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地震波的类型与传播特性,地震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以及地震勘探的应用领域。
(对应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震勘探概述)2. 地震数据采集:地震数据采集方法、设备与流程,包括地震源、地震仪、数据采集系统的操作与使用。
(对应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震数据采集)3. 地震数据处理: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预处理、噪声压制、波形整形、速度分析等。
(对应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震数据处理)4. 地震数据解释:地震剖面图的识别与解释,包括断层、褶皱、岩性变化等地质构造的识别。
(对应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震数据解释)5. 实践活动:运用地震勘探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实操训练,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对应教材章节:第五章 地震勘探软件应用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共5个课时。
油气勘探构造01构造样式

压性断块 基底逆冲
三重垂直分带:
倾斜断块;
拖曳褶皱;
批覆褶皱或翘起的 单斜构造
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
1. 扭动构造组合 2. 张性断块 3. 压性断块-基底逆冲断层 4. 基底翘曲
1. 发育构造部位
1.发育构造部位 汇聚板块边缘——主要 弧后活动翼和陆内边缘 前陆区——次要 逆冲方向常朝向大陆内 部。
2.平面特征
区域上,滑脱构造外侧 呈一花边弧形。逆冲断 层和褶皱具错叠走向排 列形式,背斜轴平行断 层走向。凸起和方向与 构造的传递方向一致。
冲断带前缘,两期叠 瓦扇
原地岩系 逆冲断层
推覆体(外来岩系)
4. 泥岩构造
1).发育构造部位
不受任何特殊构造环境或扳块构造部位限制。最常见构造环境为巨厚的三角 州屑堆积物中。快速堆积→欠压实→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页岩上浮。
2).与盐构造区别
l>声速不同,泥岩体的声速只有盐岩的一半;
2>泥岩比盐岩的可压实性高,泥岩底辟埋藏较深,垂向上的发育有限;盐 岩则相反;
第一章 构造样式 Structural styles
概念和分类 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 盖层滑脱型构造样式 构造样式的叠加和鉴别
构造样式 Structural styles
同一期构造变形或同一 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构 造的总和
构造样式就是①同一期构造变形;②同一应力作 用下所产生的构造;③总和(组合)。
所有扳块构造部位,主 要出现在克拉通区。其次 :汇聚边缘稳定翼、转换 边缘稳定翼等。
2.类型正向单元与负向 单元。平面展布:发育, 无一定方向性。这正是与 基底卷入型褶皱的区别之 处。
地质勘探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地质勘探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地质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初步的地质勘探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地质勘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 激发学生对地质勘探专业的兴趣,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1. 地质勘探基本原理(1)地质勘探的发展历程(2)地质勘探的基本任务(3)地质勘探的基本方法2. 地质勘探技术(1)地球物理勘探(2)地球化学勘探(3)遥感地质勘探(4)地质钻探3. 地质勘探实践(1)野外地质调查(2)地质样品采集与测试(3)地质图件编制4. 地质勘探案例分析(1)典型地质勘探项目介绍(2)地质勘探成果分析(3)地质勘探项目评价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质勘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地质勘探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地质勘探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实践教学:组织野外地质调查、地质样品采集与测试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地质勘探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地质勘探基本原理2. 第3-4周:地质勘探技术3. 第5-6周:地质勘探实践4. 第7-8周:地质勘探案例分析5. 第9-10周:课程总结与考核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考核(30%):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地质样品采集与测试等实践活动。
3. 期末考试(40%):笔试,考察学生对地质勘探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地质勘探相关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地质勘探相关课件。
3. 实践教学基地:野外地质调查、地质样品采集与测试等实践活动所需的场地。
4. 教学网络资源:地质勘探相关网站、数据库等。
通过以上地质勘探课程设计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地质勘探能力,为我国地质勘探事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勘探地震课程设计

勘探地震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能够分析地震剖面图,并运用地震勘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掌握地震波的类型、产生和传播规律。
2.了解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能够分析地震剖面图,识别地震相。
4.能够运用地震勘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具备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对地球物理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地震勘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地震剖面图的分析和解释。
1.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讲解地震波的类型、产生原因和传播规律,分析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过程,以及如何被地面上的地震仪接收。
2.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包括反射地震、折射地震和地震波的衍射等,以及常用的地震勘探方法,如地震折射法、地震反射法和地震tomography等。
3.地震剖面图的分析和解释:教授如何分析地震剖面图,识别地震相,提取地下地质信息,并运用地震勘探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讲解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地震剖面图的分析和解释。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地震勘探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震勘探的应用和效果。
3.实验法:安排地震波传播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震波的传播过程,增强对地震勘探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正规出版的地震勘探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地震勘探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地震勘探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地震波传播、地震勘探方法和地震剖面图的图像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地震勘探知识。
工程地质勘察课程设计

工程地质勘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地质勘察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概念、任务和意义;(2)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和流程;(3)熟悉工程地质勘察中所涉及的岩石、矿物和地质构造等基本知识;(4)了解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2.技能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操作;(2)具备分析工程地质勘察数据的能力;(3)学会撰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工程地质勘察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程地质勘察基本概念:介绍工程地质勘察的定义、任务、意义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讲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如地面、钻探、井探、物探、室内试验等。
3.工程地质勘察流程:阐述工程地质勘察的各个阶段,包括前期准备、现场勘察、数据采集、成果分析等。
4.工程地质勘察中所涉及的岩石、矿物和地质构造:介绍岩石的分类、矿物的主要特征、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5.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应用:讲解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在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阐述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实践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地勘察和室内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实用的工程地质勘察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矿物勘探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一、课程概述矿物勘探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矿产资源勘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论目标:使学生掌握矿产资源勘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了解国内外矿产资源勘探的发展动态。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能力,包括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
3. 综合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普通地质学:介绍地球的组成、结构和演化,以及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
(2)矿物岩石学:研究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岩石的分类、成因和分布。
(3)构造地质学:研究地壳构造运动、地质构造类型和构造变形。
(4)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迁移和富集规律。
2. 专业课程(1)矿床学:研究矿床的形成、分布、成因和评价。
(2)地球物理勘探:介绍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备,以及其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3)地球化学勘探:介绍地球化学勘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设备,以及其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4)遥感地质学:研究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包括遥感图像处理、地质解译等。
(5)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与矿产资源的关系,以及地下水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3. 实践教学(1)认识实习: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矿山企业,了解矿产资源勘探的实际情况。
(2)地质填图实习:培养学生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分析测试等技能。
(3)课程设计:以实际项目为背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生产实习:安排学生到矿山企业进行实习,了解矿产资源勘探的生产过程。
(5)毕业设计: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矿产资源勘探相关的课题,独立完成毕业论文。
四、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讨论、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
道路勘探设计的课程设计

道路勘探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勘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道路工程中的勘探要求及规范。
3. 帮助学生理解道路勘探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勘探知识进行道路设计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道路工程问题,提出合理勘探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道路勘探设计实践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道路工程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勘探设计任务。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道路勘探设计在保障交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道路勘探设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为我国道路工程建设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道路勘探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勘探设计的定义与作用- 道路工程勘探设计的基本原则2. 道路工程勘探方法与技术- 地质勘探方法(如钻探、物探等)- 土壤力学参数的测定- 勘探数据整理与分析3. 道路设计基本要素- 道路线形设计(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道路结构设计(路基、路面、排水等)-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如桥梁、隧道、交通标志等)4. 道路勘探与设计的关系- 勘探对道路设计的影响- 设计中考虑勘探成果的应用5. 道路勘探设计实例分析- 分析实际道路工程案例,了解勘探与设计的结合- 学习如何根据勘探数据优化设计方案6. 道路勘探设计软件应用- 介绍常用道路勘探设计软件及其功能- 实践操作,让学生熟悉软件使用,提高设计效率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教授。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确保学生扎实掌握道路勘探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82.44m 砂砾岩 砾内溶孔及砾内缝 78X
6082.8m 中细砂岩 裂缝不发育 78X
(二)库车西部发育多套储盖组合
K1s
(二)库车西部发育多套储盖组合
库车西部白垩系舒善河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
max=15.15 avg=9.45 n=382
频率(%)
max=14.89 min=0.4 avg=3.85 n=382
40 30 20 10 0
min=3.02
10 12 12 1414 161618 0 0 2 2 4 4 66 8 8 10
孔隙度(%)
20
0.1 0.1
1
1
10 10
20 20
WS00436 WS00444 WS00449 WS01431 WS00433 WS01435 WS01438
WS0
-
4
5
0
0
-
4
2
5
0
9 354 Ws0
乌
5870m东
3 WS0
8 1 4 0 0 S W
5 2 4 0 0 S W
7 2 4 1 0 S W
1 3 4 1 0 S W
3 3 4 0Leabharlann 0 S W45库车坳陷东部第三系储层攻关研究
库车地区高矿化度泥浆条件下油气饱和度评价技术研究
北京院
江汉石油学院
(二) 研究思路
烃源岩评价 生烃潜力分析 油气富集规律 区 带 评 价 指 出 有 利 勘 探 方 向
层序地层研究
沉积相研究
储层有利区预测
区域构造研究
构造建模
多种方法速度研究
落 实 圈 闭
提 供 井 位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一) 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是库车西部的主力油源岩
油源对比:
C19三环帖烷和C30重排藿烷含量丰富 与塔拉克油苗、却勒1井原油同源 C19三环帖烷
乌参1井6084m油砂
C30重排藿烷
却勒1井5775-5777m原油
塔拉克油苗 卡普沙良剖面恰克马克组泥岩
(一) 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是库车西部的主力油源岩
9 332
WS0 3 332
3 333
5 332
4610000
WS00611
3 3 4 0 0 S W
4
1 3 4 1 0 S W
5 3 4 1 0 S W
8 3 4 1 0 S W
木
4 6 1 0
-
WS00611
4 7 5 0
4 6 1 0
5
0
0
0
-
4
7
5
0
-
4
0 5 0
Ws0
9 354
WS01605
依拉克凝析气藏构造位置图 库车坳陷西部综合勘探成果图
大北1
乌参1 却勒1 羊塔5 玉东2 羊塔1、2
开钻时间:2002年5月9日
完钻时间:2003年8月13日
完钻井深:6394m
完钻层位:三叠系
乌参1井白垩系舒善河组四性关系图
中途测试: 5917.52-6009.93m 7mm油嘴 油 压4.5Mpa 日产气5-8万方
汇 报 内 容
一、项目完成情况 二、油气勘探获得一项战略性突破 三、地质研究取得五点新认识
四、2004年勘探部署及下步工作建议
一、项目完成情况
研究工区面积:2.8万km2
(一) 研究内容、课题设置及组织管理
课题性质 序号 1 2 自 研 3 4 课 题 名 称 库车坳陷盐下勘探目标选择与评价 库车坳陷东部勘探目标选择与评价 库车坳陷浅层石油地质综合评价 库车坳陷西南地区速度攻关研究 研究单位 研究院 研究院 物探院 物探院
特高凝析油含量(768.2g/m3)、近临界态、未饱和、凝析气藏
80
R(128.7℃,117.38MPa) Pm=63.40MPa C(29.78℃, 59.06MPa)
C1+N2 100%
64
压力,MPa
48
100%
32
16
25% 18% 12% 8% 4%
Tm=428.3℃
0%
0 -200 -60 80 220 温度,℃ 360 500
预测天然气1108.75亿方
重新估算天然气1000亿方
凝析油2860.6万吨
凝析油7000万吨
三、地质研究取得五点新认识
(一) 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是库车西部的主力油源岩 (二)库车西部发育多套储盖组合 (三)叠前深度偏移首次进行工业化应用,却勒-羊塔地区 油藏评价取得新进展 (四)初步形成了对乌什凹陷的整体认识 (五)明确了近期要落实的几个重点圈闭
(四) 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考核指标
发现和落实圈闭8~12个,提供可钻探目标6~8个
完成情况
发现圈闭或圈闭显示10个;重新解释成图圈闭22个 提供可钻探目标7个 — 却勒1地层圈闭、羊塔5地层圈闭
依拉克浅层、察尔1、野云2、博孜1、康村2
确定井位4口—却勒101、羊塔502、依拉2、察尔1
二、油气勘探获得一项战略性突破——乌参1
有 效 厚 度: 5.9m 平均有效孔隙度:9.26 %
二、油气勘探获得一项战略性突破——乌参1
依拉克构造白垩系舒善河组T8-1’反射层顶面构造图
14420000 14430000 14440000 14450000
WS0
WS0
WS0
WS0
WS0
ws0
7 333
5 334
1 334
裂
5 0 0 5 2 5 0
WS03317
神
WS00603
4600000
5
-
4
0 2 5
5 0
乌参1
4 2
WS01605
断 裂
WS00603
4600000
-
4
0
0
0
0
WS00599
4
4 6 0
5 2 9 0 -
0 4 0
3
9
0
0
南
4 6 0
圈闭面积:113km2
0
WS00599
ws0
3 355
0
3 -
什
闭合幅度:300m
高点埋深:5570m西
13
δ
克依-秋立塔克
δ
C
-28
混合型气 海相腐泥气
乌参1
-30 -35 -40 -45 -50
乌参 1
曲5 轮南 14
塔中 162
前缘隆起 轮南 和田河 塔中 雅克拉
C1 -30
-25
C1
C2
C3
C4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甲、乙烷碳同位素关系图
塔里木盆地典型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分布图
(一) 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是库车西部的主力油源岩
气源对比:
δ13C2为-26‰,陆相腐殖型气,有机质类型偏好,成熟度不高
δ13C1为-36.8‰,成熟度为0.9%
-16 -20 -24
C2
-15 -20
克拉 2 吐孜 1 大北 1 依南 2 迪那 2 玛3
13
陆相腐殖气
YH7X-1
-25
13
-32 -36 -40 -44 -50 -45 -40 -35 δ
渗透率(1×10-3μ ㎡)
乌参1井白垩系舒善河组测井孔、渗直方图 K1y砂层测井孔隙度直方图 K1y砂层测井渗透率直方图
60
频率(%)
50 40 30
max=11.34 avg=8.08 n=81
率(%)
min=3.13
100 90 80 70 60 50 40
max=4.88 min=0.43 avg=2.12 n=81
有机质类型Ⅰ~Ⅱ型
(一) 恰克马克组湖相泥岩是库车西部的主力油源岩
侏罗系恰克马克组源岩厚度>50m的分布面积约7000km2 库车坳陷西部存在一个侏罗系生油中心,生油潜力巨大 恰克马克组生油岩生成的石油资源量为7.58 亿吨
乌参1
乌参1
(二)库车西部发育多套储盖组合
平均Φ:9.03% ( 3%-15.5%) 平均K: 3.58 ×10-3μm2(0.414.9)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
勘 探 课 程 设 计
油气田勘探与资源评价
课程设计要点
储层研究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
勘 探 课 程 设 计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江大学
勘 探 课 程 设 计
一、研究主要任务
1人
1、绘制构造等值线图
2、在构造图上圈定探明圈闭和控制圈闭的范围 1人 3、分别列表进行圈闭的地质风险评价(储层因素,圈闭 因素,油气因素)及综合评价(分为探明圈闭与控制圈闭) 2人 4、绘制油藏剖面,完成两个纵剖面(A40-A28-A39 、 A20-A8-A19-A10-A17)、.(见样板图5) 2人 5、绘制油气平面分布图 1人 6、作油藏评价参数表,并进行综合评价 1人
8 1 4 0 0 S W
断
0 0 0
6 3 4 0 0 S W
4 4 4 0 0 S W
9 4 4 0 0 S W
5 2 4 0 0 S W
-
5
ws0
4 5
3 355
WS00425
WS01427
7 331 WS0
WS0
WS00418
1 334
7 333
345
二、油气勘探获得一项战略性突破——乌参1
库车西部侏罗系恰克马克组地化剖面
2.0
I1 I2
1.5
H/C 原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