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湄公河,区域,其他论文文档]云南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贸易实证和思路探析

合集下载

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争端解决机制的思考_以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模式为鉴

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争端解决机制的思考_以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模式为鉴

※韩国东亚大学在读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副教授①钟立国:《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法律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53页。

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争端解决机制的思考———以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模式为鉴陈志※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 )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流域内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6个国家。

对任何贸易体制而言,无论是全球性的多边贸易体制,还是区域性的双边或周边贸易体制,争端解决机制是其贸易规则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对GMS 来说同样如此。

因为,无论GMS 贸易自由化规则设计得如何科学合理,若没有一套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作为其实施的后盾,6国之间的贸易纠纷就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大湄公河次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次区域发展未来10年战略框架》等实体规则就会逐步涣散,最终沦为一纸空文,从而失去其价值。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借鉴其他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成功经验以完善GMS 争端解决机制,对于实现次区域各种贸易协定的有效运作,保证区域内贸易协定的目标与宗旨得以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模式根据各国区域贸易协定的实践,其争端解决机制可概括地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型是实力导向的政治解决办法,争端如何解决取决于当事人各方的实力;第二类型是规则导向的法律解决办法,争端由某一独立机构依事先确定的规则解决;第三类型是将政治解决办法与法律解决办法结合起来的混合型做法①。

(一)政治解决模式区域贸易协定争端的政治经济模式主要指传统的国家以调解、斡旋等方式解决经济组织内的争端,该机制没有专门的、常设争端解决机构和固定的程东南亚纵横AROUNDSOUTHEASTASIA2008.9On GMS Regional Trad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Take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regional trade as warningChen Zhi[Abstract]Any multilateral or bilateral regional trade arrang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ualoperation will be the inevitable event of a dispute.Practically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settlement mechanism for regional trade dispute,including the main political settlement ,legal settlement and mixual settlement.Whether the reality of cooperation in the GMS nations ,WTO dispute settlement rules of CAFTA and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GMS nations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judicial model ,the GMS nations can not fully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dispute settlement.Therefore,absorbing and drawing on the regional trad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s of the advantages ,correctly handling the GMS and CAFTA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relations and realizing the legal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so as to establish a sound GMS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序,强调争端的解决而不是先有规则的遵循①。

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

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

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2005-06-25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全面合作的启动,是云南将区位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的历史性机遇。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发挥龙头作用,先行先试,努力开创云南对外开放新局面。

一、云南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近期应优先推进三项工作为使云南尽快成为全国、全球的聚焦点,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融入最深,获利最多。

我们建议尽快启动以下三方面工作:(一)再造昆明,将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都市昆明是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拟建的交通通道、贸易通道、产业通道、生态通道和友好通道"五大通道"的重要一极,是拟建的信息、市场、金融、人力资源开发和公共事务机构"五大平台"的载体和支点。

要从功能分区入手,精心规划,打造五大功能区。

一是借旧城改造之机重现核心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二是沿"五百里"滇池建设旅游度假胜地;三是在北市区建设自由贸易区的金融、贸易与公共事务机构平台;因是将东市区建成智力密集的现代化新城区;五是把西市区发展成为高新技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区信息中心。

目标是: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国际都市。

(二)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建设昆仰、昆河和昆曼三条经济走廊1998年9月,由亚洲开发银行主导的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第八次部长级会议,提出了建设"三纵三横"经济走廊的战略构想。

目前这一倡议已得到亚太经社理事会、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认可。

云南应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三条经济走廊即"三纵"的建设,一是昆仰经济走廊,即昆明一曼德勒一仰光经济走廊;二是昆河经济走廊,即昆明一河内—海防经济走廊;三是昆曼经济走廊,即昆明—万象一曼谷经济走廊。

目标是:建成以昆明、仰光、河内、曼谷为依托,以沿线重要城市为重点,以边境口岸为对接点,通过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和信息连接而成的优势互补,联动开发的三个跨国经济走廊。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问题及启示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问题及启示

区域合作 能否深入推进 的重大问题 。中缅密松水电
站搁置事件 、莱 比塘铜矿事件 已经说 明了这一问题 的严重性。次 区域合作 能否有效推进在很大程度上 将取 决于如何开 发利用 区域 内丰富 的 自然资源 … 。
如 何 处 理好 开发 与 环 保 的 问题 已成 为 次 区域 各 国共 同面 临对 的一 个重 大课 题 。 1 . 2 非 传统 安全 问题 突 出,安全 形 势不容 乐观 在 全球 化 、区域化 趋 势 日益 加 强 的今 天 ,非 传
大 湄公 河 次 区域 内多数 国家都 处在 经济 转 型期 ,
安全等 问题。毒品问题一直以来是湄公河流域难 以 根 除 的 问题 。 在各 国和 国际 组织 的共 同努 力 下 ,以 发展替代种植为策略的消除毒品计划取得很大成绩 , 但 湄公 河 流 域 依 然是 世 界 最 大 的毒 品产 地 之 一 。 另 外 ,当前毒品种类多元化 ,制毒 、 贩毒活动组织化 、 武装化 、隐秘化等特点使得次区域打击毒品走私问
坏 ,对经济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也将增加农村 和贫
困人 口面对 自然灾害 、健康威胁 、社会分裂等危 险 时的脆弱性 。况且次 区域合作 以发展交通基础设施
和 资 源开 发 项 目为重 点 ,必 然会 对 次 区域 的环 境 造
乎降无可降的情况下 ,继续深化合作 面临着严峻挑
战 。随着 中 国周边 外交 和 “ 一 带一 路 ”战 略 的提 出 ,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我国区域合作 的重要组
成部分。经过二十余 年的发展 ,次 区域合作取得 了
巨大 成 就 ,一 定 程 度上 改 变 了次 区域 贫 困落 后 的 面 貌 ,但 在 当前 次 区 域 内基 础 设 施 明显 改善 ,关税 几

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分析与建议

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分析与建议

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分析与建议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现状分析一.云南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现状云南省位于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结合部,与越南、缅甸、老挝三国山水相连,边境线长达4061公里,占全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有国际级岸口20个,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有“贯通两个大洋、连接三大市场”的综合区位优势。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为云南这一地处中国西南边地的省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云南凭借其独特区位优势,逐步形成了以周边为基础、次区域为核心、涵盖东盟和南亚,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性国际合作框架。

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过了近20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云南省与周边国家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并与周边国家共同培育了包括双边和多边性质在内的多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诸如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会展活动也密切了云南与东盟国家的经贸联系。

2011年云南边境贸易总额达20.08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3%,同比增长15.8%。

其中,出口12.16亿美元,同比增长23.19%;进口7.92亿美元,同比增长6.01%。

二.我国与东南亚经贸合作现状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一直在云南省的对外贸易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由于地缘经济的优势,云南的对外贸易主要靠与东盟的合作来支撑。

多年来,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总量一直维持在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8%~35%的水平。

2011年云南省对东盟贸易又创新高,进出口贸易额接近60亿美元。

据海关统计,2011年,云南与东盟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9.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2%。

其中,对东盟出口3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4%;从东盟进口24.1亿美元,同比增长43.9%。

从云南对东盟各国贸易情况可看,缅甸仍未云南的贸易伙伴之首,越南、泰国、老挝等居其后。

2.1云南与缅甸的经贸合作缅甸不仅是云南省与东盟贸易的十大贸易伙伴之首,也是云南省所有贸易伙伴之首;同时又是云南通往南亚的必经之路和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门户。

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合作问题的探究

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合作问题的探究

在 区域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 币一体化 已 货 成 为国际金融合作的研究热点 , 并在 部分国家和地区得到 了成 功实践 。自 19 97年金融危机之后 , 亚洲各国 , 别是东亚地区 特 加 强经济合作多层次 、 全方位 的各种机制 层出不穷 , 效果 十分 显著 。同时 , 《 在 清迈协议》 的双边货 币互换 以及亚洲债券市 下 场建设更是标志着亚洲金融合作迈出了实质性 的步伐 。自亚洲 开发银行确定次区域 1 8年来 ,次区域各 国在亚 洲经 济合作浪
灾害 、 国际市场 油价和汇 率波 动等因素的 影响 , 越南 的通 货膨 胀率达到了 66 . %以上 , 高于同期东盟的平均水平 。缅甸和老挝 的通货膨胀最为严 重 , 通货膨胀率在大 部分 时间都保持着两位 数, 其中受东南亚金融 危机的影响 , 老挝 的通 货膨胀率在 19 99
年更是达到 了 18 %, 2 . 其后随着 世界及本国经 济的复苏 , 4 两国 的通 货膨胀率虽仍高于 东盟平均水平 , 已下降到 了 1%以下 。 但 0
大湄公河 次区域各国产业 结构 的差异使得 各国产业 互补
性很强。中国和泰 国制造业和服 务业所 占比重较大 , 南工业 越
了就 业人数 的稳步增加 , 国、 泰 越南和 柬埔寨 的失 业率也呈 现
《 当代经济》00 2月( ) 2 1 年1 上 1 日 I
下降趋势 。总体上说 , 次区域国家 的平均失业率水平较低 , 与此 相比 , 高失业问题则一直是困扰欧盟国家的主要宏观经济问题。 I 财政赤字 占 G DP的比率来看 ,96年底 , 19 欧洲货 币联盟 通过 了《 稳定与增长 公约 》该公约 明确规 定成员国必 须符合预 , 算赤字 占 G DP的比率低于 3 %、国债 占 G DP比率低于 6%的 0 标准 。 98年 , 19 欧盟的这两个指标分别为 23 和 7 . 与此相 . % 39 %。 比 ,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财政 赤字 占 G DP比率的平均水 平均

云南与邻国贸易发展沿革、现状及管理完善

云南与邻国贸易发展沿革、现状及管理完善

云南与邻国贸易发展沿革、现状及管理完善关于《云南与邻国贸易发展沿革、现状及管理完善》,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问题的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2013年以来,中国实施了较以往更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外向型发展水平,并提出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加强中越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构想。

对外反映出我国同周边邻国一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对内则彰显民族地区优化调整对外开放结构的作用日益增大。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4060公里,西南与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毗邻。

2011年,云南总人口为4631.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达1545.1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3.37%。

全省拥有13个国家一类口岸,7个二类口岸,90个边民互市通道和103个边贸互市点。

云南口岸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就是我国从陆路通往南亚、中东和东南亚的门户,史称“南方丝绸之路”。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深化,云南边境口岸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目前,云南已成为中国边境对外贸易大省和对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特别是在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中,云南已成为我国促进对外交往、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友好合作的重要窗口。

2012年云南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10亿美元,约为全国外贸总额的1/20,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度24.6个百分点。

鉴于云南地缘的重要性和对外贸易巨大发展潜力,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本研究基础及云南省边境对外贸易实践历程(一)理论基础边境对外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特殊表现形式,是国民经济内部劳动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跨越国家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延伸和继续。

随着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原有边境对外贸易定义,即通过协议两国在边境毗邻地区一般离边境两边各十五公里所进行的小额贸易,已不足以覆盖新时期边境对外贸易范围,其正逐步向边境地区对外进行的全部经济联系和交往扩展。

尽管边境对外贸易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着变化和调整,但其在提升边境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水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

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

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2005-06-25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全面合作的启动,是云南将区位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的历史性机遇。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发挥龙头作用,先行先试,努力开创云南对外开放新局面。

一、云南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近期应优先推进三项工作为使云南尽快成为全国、全球的聚焦点,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融入最深,获利最多。

我们建议尽快启动以下三方面工作:(一)再造昆明,将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都市昆明是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拟建的交通通道、贸易通道、产业通道、生态通道和友好通道"五大通道"的重要一极,是拟建的信息、市场、金融、人力资源开发和公共事务机构"五大平台"的载体和支点。

要从功能分区入手,精心规划,打造五大功能区。

一是借旧城改造之机重现核心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二是沿"五百里"滇池建设旅游度假胜地;三是在北市区建设自由贸易区的金融、贸易与公共事务机构平台;因是将东市区建成智力密集的现代化新城区;五是把西市区发展成为高新技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区信息中心。

目标是: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国际都市。

(二)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建设昆仰、昆河和昆曼三条经济走廊1998年9月,由亚洲开发银行主导的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第八次部长级会议,提出了建设"三纵三横"经济走廊的战略构想。

目前这一倡议已得到亚太经社理事会、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认可。

云南应加大工作力度,加快三条经济走廊即"三纵"的建设,一是昆仰经济走廊,即昆明一曼德勒一仰光经济走廊;二是昆河经济走廊,即昆明一河内—海防经济走廊;三是昆曼经济走廊,即昆明—万象一曼谷经济走廊。

目标是:建成以昆明、仰光、河内、曼谷为依托,以沿线重要城市为重点,以边境口岸为对接点,通过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和信息连接而成的优势互补,联动开发的三个跨国经济走廊。

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和 6 . 。 36%
去 “ 略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战

从 云 南 在 次 区 域 国 家 和 地 区

云 南 省 与 次 区域 国 际经 济
开 展承 包 工程 、 务合 作和 设计 咨 劳 询 的业 绩 情 况来 看 , 区域 国家和 次
合 作 现 状
收稿 E期 :0 6 1— 8 l 20 — 0 0
口 总 额 的 2 .8 。 42 %
次 区域 国际经 济 合作 的主 要省份 。
云 南 省 参 与 次 区域 经 济 合 作 意 义
重 大 , 扩 大对 外开 放 , 快经 济 、 是 加 社 会 发 展 和 贯 彻 实 施 党 中 央 “ 出 走
额 和 营 业 额 分 别 占全 省 的 5 .% 48
24亿 美 元 ,对 次 区 域 国 家 的 合 同 .
展 进 出 口 贸 易 的主 要 市 场 , 在 20 0 5年 全 省 进 出 口 贸 易 总 额 4 .8亿 美元 中 , 越 、 、 等 东 73 对 老 缅 南 亚 国 家 的 进 出 口额 达 到 1 .2 77 亿 美 元 , 占 全 省 进 出 口 额 的 3 .1 , 中 , 次 区域 5国 进 出 74 % 其 对 口总额 1 . 5亿 美元 , 占全 省进 出 1
云 南省 及我 国西 南地 区的重化 工 、
济合 作 的有 利 因素
( ) 夭独厚 的地缘 和人 文优 一 得

亚 洲 金 融 危 机 后 , 区域 国 家 次 为 恢 复 和 促 进 经 济 增 长 , 纷 调 整 纷 对 外 经 贸 政 策 , 放 宽 对 外 资 的 限
中 国云 南 省 是 连 接 亚 洲 大 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贸易实证和思路探析(1)论文【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云南与其他参与五国之间的贸易情况,从云南省与GMS五国的贸易现状、存在的挑战、已具有的优势以及云南与GMS五国贸易的发展思路和未来展望等方面作出一些分析和探索。

【论文关键词】湄公河次区域云南贸易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以下简称GMS)是由中国和泰、越、老、缅、柬五个东南亚国家参加的,旨在改善该区域基础设施,扩大贸易与投资。

云南省作为该次区域合作中的一个重要地区,多年来与其他GMS参与国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本文将以云南省与该次区域的其他5个国家(以下简称GMS五国)的贸易活动为切入点,来分析云南省在GMS中的贸易的情况、优势、挑战并对以后的发展思路进行探析。

一、云南省与GMS五国的贸易数据分析 GMS五国是云南省的主要外贸伙伴,云南省对GMS五国的进出口在其全省的进出口总额中一直有着较高的占比,如2011年为28.13%、2008为23.07%。

在GMS五国中,缅甸和越南一直以来是云南最大的贸易国,2 008年,与云南省进出口贸易国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缅甸,贸易总额为11.9亿美元;第二位是越南,总额为6.4亿美元。

不过云南省在对GMS五国的进出口一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对缅、越较高,但是对老、柬则十分稀少。

2008年,云南对老挝的进出口仅占全省总进出口的1.15%,而对柬埔寨则仅为占0.18%。

此外,云南省在这些国家的贸易中,基本都处于顺差地位,2008年,对缅甸的顺差占云南对缅甸贸易的22.01%、越南为52.99%、泰国为83.28%、老挝为3.4%,而柬埔寨则高达100%。

从中国大陆整体与GMS五国的贸易情况来看,云南与GMS五国的贸易在这5个国家和中国大陆的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

在GMS五国中,缅甸和老挝与云南省的贸易占这两个国家与中国大陆的贸易的比重较高,缅甸与云南的贸易一直占其与中国大陆贸易总额近一半的地位,如2011年占48.1 3%,2008年为45.42%;老挝排在第二,2011年为29.73%、2008年为26.62%。

而其他三国与云南的贸易在其与中国大陆的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十分微小,越南的比例在5%左右,而泰国和柬埔寨这个比例则多年来不到1%。

从GMS五国的外贸伙伴国家情况来分析,在GMS五国的总外贸中,与云南省进行的外贸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缅甸稍微大一些,其与云南省的外贸占其总外贸的比例,2003年为11.60%,2006年为8.65%;其次是老挝,其与云南省的外贸占其总外贸的比例,2011年为3.89%,2007年为2.39%;而其他三国与云南省的外贸在其总外贸中的占比均不到1%,特别是泰国和柬埔寨,比例甚至都不到0.1%。

云南省有着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有8个州市与3个邻国接壤,有着15个跨境居住的民族,还有长期以来形成的相互交往,使云南省的边境贸易成为与GMS五国不可缺少的一种经贸往来形式。

2011年,云南省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为5.2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3.98%,2007年的数据为10.11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1.52%。

2009年1—4月份,云南对缅甸的进出口总额为3.5亿美元,其中边境贸易达2亿美元,占57%;对越南的进出口为1.8亿美元,边境贸易为3148万美元,占比为18%;对老挝的进出口为3252万美元,边境贸易达1437万美元,占比为44%。

此外,云南省通过与这些国家互设口岸,也促进了相互之间的贸易活动。

目前,云南省与GMS五国共有20个对外口岸,以陆运口岸为主,一类口岸13个,二类口岸7个。

在这些口岸中,与缅甸对口的有5个一类陆运口岸和6个二类口岸;与越南对口的有3个一类陆运口岸和1个二类口岸;与老挝对口的有1个一类陆运口岸;与泰国对口的有1个一类航空口岸;还有2个位于澜沧江(湄公河)上的一类水运口岸(景洪港和思茅港)是与缅甸、泰国、老挝对口;另外昆明机场航空口岸与泰国、缅甸、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对口。

通过这些口岸的进出口量近几年来也快速增长,已由2003年的1137万美元增长到了2007年32.7亿美元,增长了287倍。

二、云南省与GMS五国进出口商品类别分析 2011年云南省与GMS五国机电产品出口值达1.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0%,是最大宗的出口产品。

化肥出口值达到1.2亿美元,增长51.6%;钢铁出口为8853万,增长212%;有色金属出口7796万美元,增长59.8%;进口木材达1.3亿美元,占整个进口总额的比重超过了50%。

其他居前5位进口商品中进口金属矿砂3744万美元,橡胶制品1788万美元,天然橡胶1057万美元,分别增长了65.4%、139%和44.8%。

从中国商务部统计资料得出,2005年,云南省对外出口商品有色金属占其总出口产品的21.6%,磷化工占19.0%,农产品(特别是两烟)占18.2%,高新产品占17.2%,机电产品占13.1%,纺织和服装占5.1%,电力占3.0%。

主要进口产品为金属原材料占48.6%,机电产品占17.6%,非金属原材料占13.0%,木材占8.1%,农产品占3.3%。

2005年,云南对GMS五国的出口产品主要为纺织品(主要是对缅甸和老挝)、机电产品(对越南、缅甸和老挝)、烟草类、磷化工产品(主要是对泰国、越南)、有色金属(主要是对泰国)和水果等等。

进口产品有木材和一些家具(主要是从缅甸、柬埔寨和老挝进口)、金属矿砂(主要是从缅甸和越南进口)、大米(主要是从越南进口)和水果(主要从泰国)等。

从整体上看,云南从GMS五国进出口的产品和其总体进出口产品是吻合的。

但是从各别国家的情况来看,在GMS五个国家中,至少可以分为三类:对泰国出口多为工业产品;对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出口多为纺织类、机电类;越南居中间。

造成这种差异一方面固然是由这5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这5个国家经济水平上的层次性;再者也说明了我国云南省和GMS五个国家之间还是存在产品的互补性,互有优势。

比如云南省在高新产品、磷化工、有色金属等方面有一定优势,而GMS五国在金属原材料、木材等方面占有优势。

另外GMS国家的优势也各有不同,缅甸与老挝主要是以木材、矿石等初级产品为主,泰国则是一些水果等农产品,越南的优势在大米。

三、云南省与GMS五国贸易往来中遇到的国内外挑战首先是广东省,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东盟战略”,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十分突出,且出于地理和经济优势,广东是云南在GMS地区很强的竞争者。

2007年,广东与越南的进出口占越南与中国大陆进出口总额的16.22%,高出云南近10个百分点;广东与泰国的进出口占泰国与中国大陆的32.23%,高于云南近32个百分点;广东与柬埔寨的外贸占柬埔寨与中国大陆的23.41%,高于云南近23个百分点。

其次是广西,2005年国务院批准广西正式参与GMS,广西与GMS五国的经济贸易有了很快的发展。

2007年广西与GMS五国的出口额达15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86.88%,进口额达4.5亿,比2006年增长35.0%。

2007年广西与GMS五国的贸易中,与越南的贸易占中国与越南贸易的15.72%,高出云南9.4个百分点,与柬埔寨的贸易占中国大陆的1.98%,略高于云南所占的比重1.06%;广西与其他GMS三国的贸易还较小,其中与缅甸和泰国不足中国与这两国贸易的1%,低于云南的数据。

但广西与这些国家贸易增长速度很快,如与缅甸的出口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211.4%,与柬埔寨和老挝的进口2007年比2006年分别增长了915.4%和332.8%。

此外,云南省虽然有地理优势,但由于其生产能力有限,特别是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上,难以和内地企业竞争,2005年上半年仅占出口份额的3成,而上海和重庆地区的企业对老挝的出口占了5成以上份额,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最后,除了国内有许多挑战者之外,国外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中国在GMS五国的贸易中有很多的竞争者,云南省在与GMS五国的贸易中竞争者将更多。

如GMS五国对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地区有很强的贸易依赖,同时GMS五国内部的贸易也十分频繁。

在云南有着优势地位的缅甸和老挝,2006年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均为泰国。

2007年,老挝、越南和泰国扩大陆路口岸运输合同,必将进一步推进相互间的经贸往来。

四、云南在与GMS五国贸易中的有利因素一是地域上的优势,云南与GMS五国中的三国地理接壤,同时,相互之间边境口岸贸易较为频繁。

尤其是云南与缅甸、老挝两国,民族多为一族两国,城市也多是一城两国,双方之间有着长久的贸易传统。

二是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签订和合作的深入,双方之间的贸易和其他经济活动也将增加。

云南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参与和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

此外,云南在GMS 中的参与主体地位得到了亚洲开发银行、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认可。

除了GMS外,云南与该地区还存在着其他各种形式的合作,如“黄金四角”等,云南有着一些政策上的优势和权力,处于一个“半决策者”的地位。

三是GMS合作中的交通合作有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云南和GMS五国之间基本都有通道,且日益高等化。

2008年3月,昆曼公路全线通车,两地之间的运输可由原来的48小时缩短为现在的20小时左右,估计每年通过的货量总值将超过4000亿美元。

2008年,昆明至仰光的昆仰公路中国段全面高等化。

昆明至河内的昆河公路也有望于2012年实现全程高速化。

泛亚铁路中南半岛段也开始实施。

水路方面,上湄公河航道改善工程于2011年完工,通航可由半年延长到全年,通航规模由季节性通航60—80吨船增大到常年通航150吨船舶。

2005年,澜沧东——湄公河集装箱运输首航成功。

2006年,自中国思茅港,经老缅泰三国,达老挝会晒的航道达到了五级航道的通航标准,300吨级以下的船舶可在上湄公河这条国际河流上面畅行。

2007年,中老缅泰四国对湄公河上的港口收费和检查收费规则草案文本达成了共识,便捷了湄公河上的运输。

五、云南省与GMS五国贸易活动的思路分析和前景展望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计算出GMS五国2007年人均GDP的情况是泰国3843美元、越南806美元、老挝701美元、柬埔寨577美元、缅甸268美元(2006年),而云南人均GDP是1464美元。

云南比GMS五国中除了泰国之外的四国经济要发达,存在一定的优势。

但是云南省在中国的人均GDP又很靠后,2007年在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中仅排第2 8位,又说明了云南省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是较低的。

再根据以上的分析,云南与GMS五国的贸易情况,发现GMS五国占云南外贸的1/4,但占中国大陆整体与GMS五国的贸易又较少(除了缅甸和老挝),同时占GMS五国外贸比例也非常小(除缅甸老挝外,都不到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