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的管理决策学派(1977)
管理决策理论实际生活应用——西蒙决策理论

承诺过捐献 器官的捐献者 等渠道 了解器官捐献 , 通过不 断的知识 的获取 与传递 ,对结果做 出估计 。( 2 )记 忆。做 出眼角膜 捐献 的决 策时 ,“ 决 策人”通过 学习决 定 ,当其又有 欲望 捐献 骨髓 的 时候 ,他 ( 或 她 )便 会使 用记 } 乙 。( 3 ) 习惯 。我 们 往往 会 发现 ,很 多 进行 遗 体器 官 捐献 的捐 献者 不仅 仅会 捐献 一个 器官 。 由于捐 献 者受 到 学 习 和记 忆 对其 心理 上 的影响 ,会 在其他 器 官的 捐献 问题上 做 出相似 的决 策 。
一
认为决策与管理是 同义词 。对于一个人来说 ,为 了管理 好 自己,一生 中 需要 面对无数 的决策 ,高考填志愿 的决策 、是否 出国进 修的决策 、选择 工作城 市的决 策、择偶 的决策 、跳槽的决策等等都是在管 理 自己的过程 中所 遇到的决 策。所 以,决策贯彻于管理之 中,管理就是决策 。 根据西 蒙和马奇对人 的假 设 的分类 ,决策 理论 属于 “ 决 策人 ”模 式 ,又叫 “ 管理人 ”模 式 。“ 决策人 ”模式把追 求决策的合理 『 生 作 为主
品质 ,由此 来展 现 器官 捐献在 西 蒙决 策理论 中的 实践 。 关键 词 :决策 理论 ;器 官捐 献 ;实践 中图分类 号 :C 9 3 4 文献 标志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1 —1 6 0 2( 2 0 1 7 )0 4— 0 1 2 6— 0 1 出 “ 令人 满意 ” 的决 策 。 2 .3 抉 择 活动 阶段 。第 三 阶段 便 是基 于 过 去 的经 验 、 当前 的
[定稿]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思想
![[定稿]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ff7bfd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63.png)
中国信息大学: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思想中国信息大学《管理学原理》讲义.决策是管理人员最重要、最困难和最需要冒风险的活动。
从管理学的观点来看,决策就是指在若干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抉择。
在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中,几乎都会遇到决策问题。
关于“决策”到底有哪些基本理论呢?同学们在教材上可以自学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回溯决策理论。
今天我们重点对西蒙决策理论进行学习指导。
一、西蒙决策理论的产生背景在讲解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内容之前,我们先对西蒙做一番介绍,以便同学们了解西蒙决策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赫伯特•西蒙,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长期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西蒙教授学识渊博、功力深湛,是一位多学科大师,被誉为当代国际学术界的博学家。
他的研究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并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20世纪50年代,西蒙的《管理行为》一书,被《公共管理评论》誉为“半个世纪以来的经典著作”,也是社会科学思想方面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被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称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也正是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管理理论研究者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的一套有关决策的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些决策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为代表的现代决策理论学派。
为什么学界会以西蒙为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呢?因为西蒙几乎是对古典决策理论“经济人”假设发难的第一人,他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了“有限理性”和“满意度”原则,其他学者在进一步研究中也发现,影响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其个人的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等。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里已经讲过,“经济人”又称“理性—经济人”、“实利人”或“唯利人”。
韦伯的组织理论

韦伯的组织理论(1911)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与泰勒、法约汞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马克斯韦伯生于德国,曾担任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权力:♂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法定权力(Legal Authority):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对七服从是因为领袖人物占据着传统所支持的权力地位,同时,领袖人物也受着传统的制约。
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并不是以与个人无关的秩序为依据,而是在习惯义务领域内的个人忠诚。
领导人的作用似乎只为了维护传统,因而效率较低,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而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他必须以不断的奇迹和英雄之举赢得追随者,超凡权力过于带有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的启示。
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提供了慎重的公正。
原因在于:⑴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现代治理理论要紧流派1治理过程学派1.1概述治理过程学派又叫治理职能学派、经营治理学派。
事实上古典治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确实是那个学派的开山鼻祖。
那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治理学家罗哈德·孔茨等人的发扬光大,成为现代治理理论学丛林中的一个主流学派。
1.2要紧代表人物1.法约尔。
法约尔的代表作《工业治理与一般治理》2.詹姆斯·穆尼(J.D.Mooney;1884-1957);美国高级治理人员和治理学家。
其要紧著作是《组织原理》3.拉尔夫·戴维斯(Ralph C.DaviS),美国治理学家和一些大公司的顾问。
1916年在科内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位。
他比较强调治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治理哲学才能为企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其要紧著作有《工厂组织和治理原则》《采购和储存》《组织和系统中的一些差不多考虑》《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差不多原理》《工业组织和治理原理》《高层治理的差不多原理》《工业组织和治理》《治理哲学》等。
4.哈罗德·孔茨(H.Koontz);美国治理学家,治理过程学派的要紧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
以后在美欧各国讲授治理学,并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的大公司中任咨询工作,曾担任美国治理学会会长,以后在美国加利福利亚治理研究院任治理学的名誉教授。
他从1941年始陆续出版了二十几本书和发表了八.九十篇论文,要紧代表著作有《治理学原理》《治理理论丛林》《再论治理理论丛林》等。
5.威廉·纽曼(William H.Newma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治理学教授。
是美国治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著作有《治理过程:思想、行为、和实务》等。
1.3治理过程学派的治理思想:1.治理过程学派的研究对象确实是治理的过程和职能。
他们认为,治理确实是在组织中通过不人或同不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
2.孔茨的职能治理。
孔茨把治理揭示为通过不人使情况做成的各项职能,至于治理的各项职能,应划分为打算、组织.人事、指挥和操纵五项。
西蒙的管理思想

西蒙的管理思想有限理性理论理性通常是指人类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力量和能力,以及在这种能力作用下能够达到的某种目标。
但这种能力不是永恒的和独断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西蒙曾指出:“社会科学在对待‘理性’的问题上深受‘精神分裂症’之苦。
一个极端是,经济学家不合理地赋予‘经济人’无所不知的理性,他始终可以在各种备选方案之中进行最优化选择,他可以进行无限复杂的运算。
另一个极端是,社会心理学试图将所有认知活动归因于情感趋势,人们几乎不像自以为是的那样理智。
”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管理人”,管理人在实际决策中由于自身对复杂知识认识的局限无法找到最优的行动方式,只能够找到一种令自己感到满意的行动和方案。
管理决策理论西蒙认为,决策是管理的中心,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
任何作业开始之前都要先做决策,制定计划就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也都离不开决策。
对于决策,他在《管理行为》一书中说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切决策都是折衷的问题。
最终选择的方案,只不过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最佳行动方案而已,不可能尽善尽美地实现各种目标。
”西蒙认为,管理理论中某些公认的原则,如:专业化原则、统一命令原则、管理跨度原则等,都是相互冲突的,因而不能称之为原则,而仅仅是描述和诊断管理状况的准则。
真正的组织原则并不体现在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上,而是藏匿于组织的基础层面。
决策的理性问题,就是一个组织基础层面的问题,它构成了管理理论的核心。
西蒙的目的是来精确地描述管理型组织的面貌和运转状况,因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完善或重建组织管理理论。
他论证的核心是决策制定过程,这是理解组织现象的关键所在。
他主要关注组织有效运作的决策制定和人员管理过程,尤其关注组织顺利运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因此他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考察组织决策,首先分析人类决策,然后解释组织和人之间的关联,组织对人的影响,最终得以完整考察组织中人所做出的决策。
管理决策学派代表

管理决策学派代表管理决策学是管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管理者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如何做出决策。
在管理决策学中,有许多代表性的学派和代表人物,他们对管理决策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个管理决策学派的代表,并分析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1. 约翰·冯·诺伊曼作为管理决策领域的奠基人之一,约翰·冯·诺伊曼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和经济学家之一。
他提出了“博弈论”和“决策理论”,为后来管理决策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冯·诺伊曼的研究成果对于管理者在制定策略和决策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2. 赛门·赫伯特赛门·赫伯特是现代管理决策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他提出了“决策树”和“优先级法则”等决策模型,帮助管理者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赫伯特的研究成果为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3. 赫伯特·西蒙赫伯特·西蒙是20世纪杰出的行为科学家和管理决策学家,他提出了“有限理性”和“复杂性理论”等重要概念,深刻影响了管理决策学的发展方向。
西蒙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管理者在决策时的局限性和认知偏差,为管理者提供了更加现实和实用的决策模型。
4. 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泰斗,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他在管理决策领域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其著作《管理的实践》等作品成为管理决策学必读之作。
德鲁克的管理理论强调员工的激励和激励,以及管理者的领导和决策能力提升。
结语以上介绍的几位代表性人物代表了管理决策学派的重要成就和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管理者在决策和策略制定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用方法。
随着管理决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学者和专家为这一领域带来新的启示和创新。
以上就是关于管理决策学派代表的内容介绍,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西蒙,管理决策理论

非程序性决策 兼有之 程序性决策
组织的设计再设计、 组织目标的确定等 兼有之 安排员工病假、组 织生产和运输储存 等
18
NEU
决策过程
收集情报阶段
进行评价,以 根据对当时情况的分 析和未来发展的预测, 调整和改革方案 选定一个方案
拟定计划阶段
选定计划阶段
搜集报所处环境情 报并加以分析
管理:指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
定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 和控制的过程。
决策:俗话说就是“拍板”,也就是根据预期的目标
作出行动决定的过程。
两者的关系
12
NEU
决策与管理的关系
(1)管理中决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决策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 (3)决策的制定是决定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 (4)决策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始终。
NEU 22
NEU
23
13
NEU
管理决策理论的形成
社会系统学派
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 计算机程序等
管理决策学派 古典决策理论
NEU 14
两者比较
古典决策理论
客观理性或绝对理性
“经济人”假设 最求利益最大化标准
管理决策理论
有限理性
“行政人”假设 “满意”标准
15
NEU
管理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
1、管理就是决策。 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3、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 的影响,把问题的部分信息当做认知对象。 4、由于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 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也只能做 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 的。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 (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年6月15日- 2001年2月9日):经济组 织决策管理大师,1978年 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西蒙简介
•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2001),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第十届诺贝尔经济 学奖获奖者。 • 197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说,其科学成就远超过他 所教的任何一门学科——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和 信息科学。他的研究成果涉及科学理论、应用数学、 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在所有 的这些领域中西蒙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完全可 以以他的思想为框架来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但西蒙首先是一位经济学家,因终生从事经济组织的 管理行为和决策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决策理论的核心思想
• 有限理性 决策者追求理性,但又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 他只要求有限理性。因为人的知识有限,决策者既不 可能掌握全部信息,也无法认识决策的详尽规律。因 此,作为决策者的个体,其有限理性限制他作出完全 理性的决策,他只能尽力追求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有 限理性。 • 满意准则 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 准。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定下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然后考察现有的备择方案。如果有一个备择方案能较 好地满足定下的最基本的要求,决策者就实现了满意 标准,他就不愿意再去研究或寻找更好的备择方案了。 认为,完全的合理性是难以做到的,管理中不可能按 照最优化准则来进行决策。
西蒙的主要理论
• 决策理论
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 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 学科。由于西蒙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 被授于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决策理论认为,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决策,管理的 根本目的就是要减少各种决策的失误,减少决策的风 险性,提高决策的成功率。因此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 也就是决策科学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蒙的管理决策学派(1977)
[中国管理传播网2002年12月1日,阅读人数199人]
赫伯特·西蒙(Harbert A.Simen)是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
他早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于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
自1949年担任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与心理学教授,他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1945)、《公共管理》(1950,与史密斯伯格等合写)、《人的模型》(1957)、《组织》(1958,与马奇合写)、《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1959)、《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自动化的形成》(1960)、《人工的科学》(1969)、《人们的解决问题》(1972,与纳斯维尔合写)、《发现的模型》(1977)、《思维的模型》(1979)等。
他在《管理行为》(1976年第三版副标题《管理性组织决策过程研究》)、《组织》和《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书中对决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形成了系统的决策过程理论。
西蒙在管理学方面所研究的主要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
50年代西蒙的公司行为理论对微观经济学中简单追求利润最大化假设的经济人模型提出挑战,强调了大公司中复杂的内部结构,其目标和子目标的多重性,提出了理性人一具有“有限理性”的人一即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方案决策模型。
他借助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决策过程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概括出了他的决策过程理论。
随后,西蒙转而研究大型组织中的信息处理问题。
他认为信息本身以及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他进一步研究了利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其他认识过程,并为公司决策人员提供“决策辅助系统”,成为西方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西蒙认为,组织是指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
它向每个成员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和决策前提、目标及态度,它还向每个成员提供一些稳定的可以理解的预见,使他们能预料到其他成员将会做哪些事,其他人对自己的言行将会作出什么反应。
西蒙认为,绝大多数的人类决策,不管是个人的还是组织机构的决策,都是属于寻找和选择合乎要求的措施的过程,这是因为寻找最大化措施的过程比寻找前一个过程要复杂得多。
后者首要的条件是存在完全的理性,而现实中的人或组织都只是具有有限度的理性。
西蒙的管理理论所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方面的界线。
他的管理理论是关于意向理性和有限理性的一种独特理
论,是关于那些因缺乏寻求最优的才智而转向寻求满意的人类行为的理论。
作为管理决策者的经理,其决策制定包括4个主要阶段:(1)情报活动: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即探寻环境,寻求要求决策的条件;(2)设计活动;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即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3)抉择活动,在各种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4)审查活动:对已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
决策可以区分为性质相反的两种决策:一种是程序化决策,即结构良好的决策;另一种是非程序化决策,即结构不良的决策;区分它们的主要依据是这两种决策所采用的技术是不同的。
制定常规性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方式由于运筹学和电子数据处理等新的数字技术的研制和广泛的应用而发生了革命,而制定非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方式包括大量的人工判断、洞察和直觉观察还未经历过任何较大的革命,但在某些基础研究方面正在形成某种革命,如探索式解决问题、人类思维的模拟等。
自动化方面的进步和人类决策方面的进步会把组织中人的部分和电子的部分结合起来构成一种先进的人一机系统。
西蒙的组织设计思想认为,一个组织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下层是基本工作过程,在生产性组织中,指取得原材料、生产产品、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间一层是程序化决策制定过程,指控制日常生产操作和分配系统;最上一层是非程序化决策制定过程,指对整个系统进行设计和再设计,为系统提供基础的目标,并监控其活动。
自动化通过对整个系统进行较为清晰而正规的说明,将使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楚明确。
大型组织不仅分有层次,而且其结构几乎普遍都是等级结构。
在今天信息丰富的环境中,关键性的任务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处理成各个组成部分,稀有的资源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自动化系统中,日常决策需要的人工干预将越来越少;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决策系统进行维护和改进,以及激励和培训其下属人员。
二战以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管理决策过程中的运用使决策过程增加了科学的成分,但是他们只是决策者的决策工具,并不能取代决策过程。
管理人员还必须对可供决策的方案评价以后进行决择,作出最后判断。
一旦选定方案,经理人员就要对其承担责任和负担一定的风险。
西蒙对于决策过程的理论研究工作是开创性的。
西蒙也是管理方面唯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
他的理论目前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的不同分支,成为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石之一。
但由于现代企业和现代技术的发展,组织的特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在最现代的组织中,西蒙的三层次理论已经
不太适用,结构正在崩溃,另一方面,非程序性工作日益成为基层工作的特征,因此决策的重心正在由高层向底层转移。
尽管如此,西蒙的决策理论仍然是我们理解人类行为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