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早期处理效果分析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mtx、米非司酮联合清宫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
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mtx、米非司酮联合清宫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过性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和发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mtx、米非司酮联合清宫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有好效果,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mtx;米非司酮联合清宫术;剖宫产瘢痕妊娠[中图分类号] r7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2)24-223-02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占有剖宫产手术史妊娠妇女的6.17%[1],且随着剖宫产妇女人数的增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单纯行人工流产治疗csp极易导致子宫收缩不良、破裂穿孔、甚至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为了研究mtx、米非司酮联合清宫术治疗csp的疗效,本研究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csp患者46例进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csp 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csp,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平均年龄(30.1±3.7)岁,平均孕次(3.1±1.2)次,距上次妊娠时间平均(4.8±3.1)年,停经时间平均(54.6±12.4)d;对照组23例,平均年龄(31.5±3.8)岁,平均孕次(3.3±1.1)次,距上次妊娠时间平均(5.2±3.2)年,停经时间平均(56.2±13.5)d。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08-29T16:02:23.69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9期作者:桂文旭[导读] 可见,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对减轻药物副作用、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与提高临床治愈率具有显著作用。
祁阳县妇幼保健院湖南永州 426100【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方法与效果。
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本科接诊的5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将之随机分成A、B两组(n=25)。
A组实施甲氨蝶呤局部用药治疗,B组实施甲氨蝶呤肌注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
结果:A组的盆腔包块消失时间和血β-HCG恢复正常均明显比B组短,P<0.05。
A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2.0%,明显比B组的72.0%高,P<0.05。
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比B组的52.0%更低,P<0.05。
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病患施以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有助于提高其临床治愈率,促进盆腔包块消失,减轻药物副作用。
【关键词】甲氨蝶呤;剖宫产;方法;子宫切口妊娠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异位妊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且其同时也是剖宫产的一种远期并发症,可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损伤[1]。
因本病的早期诊断成功率较低,且易被误诊成为宫内早孕,使得患者在接受人工流产术治疗后出现致命性大出血的情况,危及生命安全,且部分患者还不得不接受子宫切除治疗,给其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经四维彩色与血β-HCG等检查确诊符合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相关诊断标准[2]的病患50例,就诊时间: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
利用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对50例入选病患进行分组:A组和B组均25例。
A组的年龄在23-40岁的范围之内,平均(27.1±3.2)岁;孕次在1-6次的范围之内,平均(2.3±0.5)次;距前次剖宫产的时间在1-15年的范围之内,平均(4.9±2.6)年。
产妇三度裂伤整改措施

产妇三度裂伤整改措施生孩子就像过山车,刺激得让人尖叫,却不是所有的惊喜都是好事。
咱今天就来聊聊“三度裂伤”这事。
听起来名字挺吓人,但就跟大白话说的那样,它其实是生产过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
说白了,就是产妇在分娩时,阴道、子宫等地方可能会撕裂。
而这种撕裂呢,常常需要经过处理和修复,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咋整治这个问题,确保妈妈们能渡过这段特殊时期,毕竟孩子刚出生,妈妈也得好好休息。
1. 了解三度裂伤的本质1.1 什么是三度裂伤?朋友们,三度裂伤分为三种情况:一度裂伤是最轻的,只涉及到阴道的表层;二度裂伤更深入,涉及到肌肉层;而三度裂伤呢,最严重,不仅伤到阴道和肌肉层,还牵扯到肛门和直肠。
哎呀,想想都觉得心疼,尤其是刚生了宝宝的宝妈们,活脱脱一个“生孩子大考验”。
所以说,在分娩前,咱们当然得培养好点知识,做好准备!1.2 产妇为何会出现裂伤?这可就要说说分娩的姿势和宝宝的“出场方式”了。
有些宝宝就像急着参加派对,出来得特别快,撕扯带着妈妈的身体;还有的妈妈可能在分娩过程中使用了较大的助产工具,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这种情况。
所以,预先做好准备,确保环境和方法都得当,才能把这个裂伤的几率降到最低。
2. 预防措施2.1 产前准备很重要哎,咱们常说,预防胜于治疗。
这话说得特别对,尤其是在产妇进行分娩之前。
首先,参加产前课程能让自己了解分娩的整个过程,姐妹们可以借此机会向医生请教,听听医生的建议,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生理准备。
别小看这些,知识就是力量嘛!2.2 选择合适的分娩姿势那么,选择合适的分娩姿势也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常常会根据产妇的情况来指导合适的分娩方式,像是侧躺、跪姿或者其他姿势,总之使整个过程更顺畅,尽量减少撕裂的风险。
就像做饭一样,选对了食材和方法,才能做好一道美味的菜!。
3. 产后护理与恢复3.1 要注意观察各位宝妈们,刚经历完“痛并快乐着”的生孩子过程,得好好照顾自己。
首先,产后一定要注意观察伤口的恢复情况,看看有没红肿、流血,比如说发现异常就赶快去医院看看,别拖着,尤其是第三度裂伤,更不能掉以轻心。
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处早期妊娠13例临床观察

治疗 目前 尚缺乏一致肯定 的方案。 腔镜 电切术的问世 , 宫 为
子宫瘢痕 妊娠 的治疗 提供 了一种可供选 择 的微 创手 术方
法 ,宫腔 镜治疗 主要 用于 剖宫产瘢痕部 位早期 妊娠 。由 W n 等于 20 年 6 ag 05 月首次报道[ ] 2 。本院 自 20 年 3 08 月 至 21 年 1 0 1 0月共收治剖宫产瘢痕部位早期妊娠 1 , 3例 现
11 一般资料 我院 自2 0 . 0 8年 3月至 2 1 年 l 01 0月共收治 剖宫 产瘢痕部位早期妊娠 1 3例,平均年龄 3 . 1 5岁(0 4 2-2 岁) 。先前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 , 中以“ 盼儿 ” 其 切 为剖宫产 手术 指征的 ,有 7例 ; 为前 置胎 盘 ; 例为胎儿宫 内窘 2例 1 迫 ; 例 为臀位 。 中先前 为一次剖宫产的 l , 3 其 0例 二次剖宫 产 的 3例 。 最后剖宫产距本次妊娠 1 年至 1 。 3例患者 3年 1
重要 , 以促进胰岛 B细胞功能 的恢复 , 良好控制 血糖 。 可 能 而甘精胰岛素 ( 得时 ) 一种新型的长效胰岛素类 似物 , 来 是
小 时血糖(B ) P C, 糖化血红蛋 白( b c测定 。进行严格饮食 H A1) 及运动 。应用甘精胰 岛素 ( 得时 )起始剂量 02/g , 来 , . k. 每 u d 晚睡前注射 , 每天注射时 间误差在一小 时之 内, 每三天调整
腔镜下进行 了妊娠组织清 除, 其中 6 例在宫 腔镜下 电凝止血。结论 官腔镜在其诊断治疗 中, 效果显著。 【 关键词 】 宫腔镜 ;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 ; 诊断 ; 治疗
剖宫产疤痕妊娠 csra as rgac , S 1 eaens r enn yC P 是指妊 c p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一例治疗教训分析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一例治疗教训分析作者:胡淑芬鲁筱莹董笑娜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0期1 病例资料患者24岁,末次月经2012.3.30,于5.12因停经42天,少量流血6天就诊。
B超:宫内早孕,剖宫产切口处回声异常13*13*10mm。
于当日口服米非司酮药物流产3天,5.15服米索前列醇,自诉排出绒毛样组织,未再来院复查。
6.12因流血多于月经量就诊,一般状况好,未行B超检查,急诊行清宫术,吸出绒毛样组织4g,手术顺利,出血少。
术后1.5小时患者出现大量阴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表现,立即给以补液、抗休克、促宫缩治疗,并子宫颈部压迫水囊,出血停止,B超见宫腔内无积血,无异常回声,水囊压迫处无活动出血。
4小时后再次阴道出血量多,血红蛋白5.6g/dl,B超见宫腔积血,取出水囊,输血、持续促宫缩严密观察12小时出血逐渐减少。
观察一周出血停止出院。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妊娠部位诊断为子宫切口瘢痕处。
2 讨论近年我国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达到60%,造成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 cesarean scar pregnancy)明显增加。
国外报道CSP发生率占异位妊娠的6.6%,国内报道为4.4%,并认为可能与阴道超声在早孕诊断中的应用及剖宫产率增加有关1—2。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是指胚胎着床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微小缝隙中。
剖宫产损伤子宫内膜后形成瘢痕,受精卵在此处着床后常发生底蜕膜缺损,滋养细胞可直接侵入子宫肌层持续生长,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或植入。
CSP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处理可能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或切除子宫,严重危害生育年龄患者的生命安全。
CSP超声诊断标准:①子宫内无妊娠囊;②宫颈无妊娠囊;③妊娠囊生长在子宫前壁下段;④妊娠囊与膀胱间的肌壁层菲薄。
以下2点有助于诊断:①剖宫产史;②停经后阴道流血或腹痛。
MRI可以清晰显示和评价切口局部解剖和对膀胱的侵犯,为临床提供更多治疗依据。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处理效果分析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处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的处理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2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理的患者11例,观察其处理效果。
结果:11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进行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处偰形切除修补手术,2例患者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妊娠囊半径高达3cm,注射甲氨蝶呤至肌肉里后顺利完成刮宫手术。
5例患者在b超技术的介入下进行刮子宫手术成功,子宫完整。
手术过程中有7例患者进行了输血治疗,最大输血量为1350ml血浆和22u浓缩红细胞。
对全部患者进行后期病理学详细检查,11例患者的子宫切口瘢痕处都开始出现绒毛和胎盘粘连的现象。
结论:针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做好检查工作和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目前采取将甲氨蝶呤灌注到双侧子宫动脉以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介入治疗的方式较为有效,极大的降低了发生大出血等严重情况的风险。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处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62-02医学上将受精卵着床位置错误,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开始生长的情况定义为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对患者采取早期检查和早期治疗的方式能够极大的降低后期风险。
我们选取了11例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理的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处理方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5月~2012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理的患者11例。
患者年龄维持在23~40岁,平均年龄31.5岁;患者孕次维持在2~6次,平均孕次4.06次;停经时间维持在43~129d,平均时间73.83d;产次维持在2~3次,平均产次1.87次;距离上一次剖宫产时间维持在10个月至14年之间,平均距离时间为6.89年;9例患者仅进行过1次剖宫产,剩余2例为2次剖宫产。
1.2 临床表现。
11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停经后出现阴道淋漓流血的现象,4例患者在停经后没有自觉的症状出现,剩余3例患者在经过药流后出现阴道淋漓流血的情况,有4例患者出现间断性的下腹痛现象;对全部患者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患者宫颈情况良好,按照停经时间判断子宫增大情况均符合标准,但是患者子宫峡部出现膨大的情况显著,1例患者感觉到子宫有轻微的压痛感;经过体格检查发现有2例患者出现反跳痛的现象。
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早期处理效果分析

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早期处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子宫切口早期处理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2003年7月-2012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10例,其中有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处理的患者30例,对其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患者枕后位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最大,高达60%。
胎头深固患者例数高达16例,占到53.33%的比例。
当患者子宫切口距离膀胧子宫膜腹往回折返超过3.5cm时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剧增。
使用锐性配合钝性处理切口的方式所发生切口撕裂率要远远低于单纯的钝性法。
剖宫产中胎儿体重小于3200g和处于3200-3800g之间而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体重小于3800g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远远低于胎儿体重大于3800g的患者。
患者如果子宫下段形成差,那么发生切口撕裂的概率会增多。
结论对于剖宫产的各项手术指标要准确执行,减少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患者进行早期处理是防止严重后果发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早期处理现阶段孕妇选择剖宫产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种方式通过对孕产妇进行麻醉,在腹部切开一定长度的口子,通过破开子宫膜将胎儿取出。
子宫切口的产生势必会给并发症提供机会,目前选择剖宫产的患者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日益增长。
选取2006年7月-2012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处理的患者30例,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3年7月-2012年2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10例,其中有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处理的患者30例,患者年龄维持在20-40岁,平均年龄为27.1岁;其中有22例患者是头位,6例患者臀位,2例患者横位,全部患者都是采取子宫下段弧形横切口的手术方式。
1.2方法患者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前均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方式,有少数患者采取腹壁横切口的方式,剩余多数患者是选择中线纵切口方式。
新式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要预测价值。心绞痛发作 时 的心电 图比静息 时心 电图对 于判
定左主干病变更具参考 价值 。由于左 主干慢性 狭窄 病变 多合 并其 他冠 状动脉不同程度的复杂病变 , 及侧支循 环补偿等 多重 因素影 响, 临床工 作 中不 能仅 凭 心 电图判 断冠状 动 脉病 变情 况 , 具体 结合 患者的临床症 状 , 应 综合判断 , 以免遗漏 高危冠心
化 , 动态 演变将为识别左主干病变提 供有力 的临床证据 。本 其
[ ] 吴晓君. 2 刘朝 中. 主干病 变心 电图分析 [ ] 临床 心 电学杂 志 , 左 J.
2 0 ,8 2 1—4 0 9 1 ( ):31 .
组患者 中 1 例左主干合并 三支病变 , 右冠状动脉 10 0 %闭塞 , 胸 痛发作时 Ⅲ、 V A F导联出现暂时性 Q波 , 考虑胸 痛发作 时左 主
第3 9卷第 3期
Chn s o r a f rci l dcn e. 0 2 V 13 . 03 ieeJ u n l P a ta iieFb 2 1 , o. 9 N . o c Me
・
9 ・ 3
者极易 出现猝死 。因此 , 对于此类患者不 能因为没 有出现异 常
心电图表现而排 除严 重冠 状动 脉病 变 , 相反 , 对于 有典 型心 绞
的发生。为了减少 此类损 伤 , 本文对 我 院 9 4例 子宫 下段 切 口 撕裂原因进行分析 , 出切 口撕裂 的相关 因素 , 找 并提 , 开子宫肌层 约 1c . . m, 切 m,
暴露 羊膜囊 , 刺破羊膜 囊 , 吸净羊 水后插 入两示 指 向两 侧偏上
干急性闭塞 , 左冠状动脉 及左 侧支循 环血 量急 剧减 少 , 造成 下 壁心肌损伤 。胸痛缓 解后 , 左侧 支循 环恢 复 , 下壁 心肌 缺血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早期处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子宫切口早期处理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10例,其中有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处理的患者30例,对其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患者枕后位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最大,高达60%。
胎头深固患者例数高达16例,占到53.33%的比例。
当患者子宫切口距离膀胧子宫膜腹往回折返超过3.5cm时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剧增。
使用锐性配合钝性处理切口的方式所发生切口撕裂率要远远低于单纯的钝性法。
剖宫产中胎儿体重小于3200g和处于3200-3800g之间而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体重小于3800g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远远低于胎儿体重大于3800g的患者。
患者如果子宫下段形成差,那么发生切口撕裂的概率会增多。
结论对于剖宫产的各项手术指标要准确执行,减少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患者进行早期处理是防止严重后果发生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早期处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31-02
现阶段孕妇选择剖宫产的数量越来越多,这种方式通过对孕产妇进行麻醉,在腹部切开一定长度的口子,通过破开子宫膜将胎儿取出。
子宫切口的产生势必会给并发症提供机会,目前选择剖宫产
的患者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日益增长。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处理的患者30例,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10例,其中有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处理的患者30例,患者年龄维持在20-40岁,平均年龄为27.1岁;其中有22例患者是头位,6例患者臀位,2例患者横位,全部患者都是采取子宫下段弧形横切口的手术方式。
1.2 方法患者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前均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方式,有少数患者采取腹壁横切口的方式,剩余多数患者是选择中线纵切口方式。
先观察子宫所处的位置和胎头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子宫切口部位,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处理,如果出现了子宫偏斜的情况应该先对子宫进行扶正;准确寻找膀胧腹膜往返1.5cm的位置,从此处切开子宫器官,切口长度为3.2cm,呈横条形状。
将子宫里面的膜打开,随后将羊水处理干净,利用左右手的食指按照横弧形状将子宫切口撕开,从母体内将胎儿取出。
1.3 判断标准如果患者术后感觉疼痛,且出现切口裂开的现象,则可判断为较差的麻醉效果;患者术后感觉良好且切口恢复较好则说明麻醉效果较好。
当患者子宫下段形成差小于6.1cm时可判断为手术效果差,反之如果大于6.1cm则效果良好。
1.4 统计方法我们采取扩检验的方式来处理相关数据。
2 结果
2.1 胎方位、先露高低及宫口扩张程度与发生切口撕裂率之间的关系有2例患者是枕前位,18例患者为枕后位,剩余10例患者为枕横位,患者枕后位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最大,高达60%。
胎头深固患者例数高达16例,占到5
3.33%的比例,3例胎儿高浮,11例胎儿为深固。
有5例患者宫口扩张程度为0-3.2cm,8例患者为3.2-6.8cm,剩余17例(56.67%)患者宫口扩张程度为6.8-9.8cm。
2.2 子宫切口位置、扩大子宫切口方式与发生切口撕裂率之间的关系对患者情况进行统计表明,当患者子宫切口距离膀胧子宫膜腹往回折返小于2.5cm以及处于2.5-
3.5cm范围内时,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差异并无显著(p>0.05)。
当患者子宫切口距离膀胧子宫膜腹往回折返超过3.5cm时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剧增。
使用锐性配合钝性处理切口的方式所发生切口撕裂率要远远低于
单纯的钝性法。
2.3 胎儿体重、子宫下段形成差与发生切口撕裂率之间的关系剖宫产中胎儿体重小于3200g和处于3200-3800g之间而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体重小于3800g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远远低于胎儿体重大于3800g的患者。
患者如果子宫下段形成差,那么发生切口撕裂的概率会增多,如表1所示。
2.4 子宫切口撕裂并发症 30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是横形子宫
切口,剩余11例患者为t性子宫切口;19例患者术中出血量未满220ml,8例患者出血量处在220-420ml之间,剩余3例患者出血量大于420ml。
患者在子宫出现切口后会出现宫体压痛、发热等一系列手术并发症。
有8例患者产后恶露量显著上升,2例患者出现阴道流血的现象,采取抗生素配合地塞米松治疗的方式并无显著效果,对患者进行系列检查后发现切口左侧撕裂的长度已经达到
3.2cm,进行切除子宫的手术治疗后患者全部康复。
3 讨论
为了降低患者发生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并发症的概率,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对产程的监护力度,按照相关胎儿娩出操作规范进行手术。
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要密切关注子宫下段的情况,如果形成较差,则应该选择从子宫体上下纵向切口将胎儿取出,可以减低发生切口撕裂的概率。
产妇在产程中如果胎头难以取出时,不应该强行将胎儿取出,应该在进行阴道消毒的同时采取最适合的方式。
从母体取出胎头时应该按照头高臀低的方式,缓慢将胎儿取出。
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止血缝合应该使用可吸收缝合线。
针对剖宫产抓住最适合的手术时间和科学的操作方式可以减少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的概率,对切口进行有效的早期处理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莫云.新式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撕裂70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1):45-46.
[2] 王春平.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原因分析及预防[j].实用医学杂志,1999,15(4):3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