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地震平台

合集下载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培训基地简介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培训基地简介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培训基地简介国家地震紧急救援培训基地简介编者按: 2010年1月26日,位于北京西郊凤凰岭山脚下、建设占地近13公顷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培训基地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验收并投入使用,这是一个专门用于培训灾害应急、救援指挥官和搜救人员的模拟训练基地,其地震现场救援虚拟仿真系统和可控地震废墟,能够模拟多种救灾环境和场所,可开展搜救、营救、紧急处置、指挥等内容的培训。

部消防局作战训练处派员对该培训基地的建筑布局、模拟训练设施、教育培训设施等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搜集的资料置于打铁专栏内,提供给各地消防部队建设模拟训练设施基地时参考使用。

第一部分总体情况国家地震紧急救援培训基地总投入约2.1亿元,总占地面积为12.97公顷(194.1亩),总建筑面积为17076m2,训练场总占地面积约20000m2,其中地震训练废墟面积6225m2。

主体建筑包括教学综合楼、模拟地震废墟、虚拟仿真馆及附属配套工程。

第二部分教学综合楼综合楼按其使用功能主要分为5个区域(见图1),其中A段为体能训练区,B段为教学办公区,C段为学员宿舍区,D 段为教员公寓区,E段为虚拟仿真馆。

第三部分A段:体能训练区主要有小球馆、棋牌室、多功能厅、篮球馆、健身馆、游泳馆等。

多功能厅能容纳90~100人(见图2),内有投影仪等媒体设备,除了用作学员综合活动室之外,还可兼做综合会议室或报告厅。

篮球馆内可同时设3~4个羽毛球场地,兼做羽毛球馆用(见图3)。

健身馆除了各种健身器材之外,还兼设有攀岩训练设施(见图4)。

游泳馆内的游泳池设有四条标准泳道,旁边还设有干蒸和湿蒸桑拿房(见图5)。

第四部分B段:教学办公区主要承担办公、教学和会议。

共有10个教室,其中4个普通公共教室,每个教室可容纳40人;3个大教室,每个可容纳70人;一个阶梯教室,可容纳100人;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语音教室,均可同时容纳40人上机或上课。

B段还设有一个可容纳200左右的大报告厅,座位区分楼上楼下两层(见图6)。

四围地震勘探(时移地震)讲解

四围地震勘探(时移地震)讲解
地震属性生成后,差异地震属性可以描述和解释油藏 流体变化,并通过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多种形式的计算 机数据体的动态与切片显示,这样即可使工程人员从不同 角度,不同时间连续地观察油藏内部油气水变化和运移情 况,从而实现对油藏的监测。
解释的特点:时间性和特殊性--动态油藏的描述过程
直接分析法 地震属性分析法 动态储层描述法利用岩石物理分析、储层描述、地震模拟
94年K40油藏油分布显示
94年K40油藏气水界面显示
94年K40油藏油水分布显示
88年与94年K40油藏差异显示
时延地震在剩余油开采中的应用
课堂作业
最小相位信号 最大相位信号 混合相位信号
12. 时延地震技术
时延地震包括时延3D地震、时延2D地震、时延 VSP和时延井间地震等,其中以时延3D地震(4D地 震)为主要方法。目前时延地震已成为各大石油公 司致力发展的技术。通过几年的发展,时延地震已 从地面发展到了井间时延地震成像,并正在走向实 际生产应用阶段。
油气藏的静态性质(如构造、岩性性质等)被消去,从而导致了油气 藏动态流体性质(流体饱和度、压力、温度等)的直接成像。
追踪流体流动的前缘,对油气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不一致是绝对的,一致是相对的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造成地表条件的不一致 环境的变化会造成环境噪声的不一致 震源形状、瞬时位置或放炮方式的不精确会造
3D Seismic Classification
Volume-based seismic classification for lithofacies, pore fluid and faulting / fracturing
2D Class Gas
3D Class
Oil

BP公司4D地震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BP公司4D地震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在是 B P公 司 的一 部 分 ) ,监 测 一 个 提 高 采 收 率 方
法 — — 火 烧 油 层 。 此 后 ,B 公 司 共 计 采 集 了 大 约 P
萋2 5 曼2  ̄ 0
餐 旺 1 S 翻



J V

怒 两 蓬

l/ 【 - . I


/ 。
: I I
警 1 ・ o


J-P J B T -

1 0次测 量 结 果 ,业 务 遍 及 1 2 O个 国 家 6 O多 个 油 田。尽 管最 早 始 于 启 动 得 克 萨 斯 E OR 时 延 项 目, 但 是 当时 3 D地 震 数 据 正 在 广 泛 应 用 ,B P公 司 的
哥 湾 和 加 拿 大 等 地 区 取 得 了 较 为 广 泛 的 应 用 。 在
4 D处 理 、解 释 与模 拟 工 具 等 ,时 延 4 地 震 技 术 D
得 到进 一 步发 展 ,变得 更加 多 样化 ,从 单一 的海 洋 等浮 电缆操 作 到如 今 的高 风险 部分 重叠 和易 操作 的 等浮 电缆 、永 久 性 的 海 底 电缆 ,B P公 司现 在 有 三 套 系统 居 世界 领先 地位 。
4 D地震 技术 试 验 和应用 方 面 ,B P公 司处 于领 先 地 位 ,4 D地震 技 术 已成 为 B P公 司 的核 心 技 术 之一 , 尤其是 自 1 9 9 9年 后 在 北 海 开 展 了大 量 4 地 震 观 D
测 和 应 用 L j l 。
2 B P公 司 4 地 震 技 术 发 展 历 程 D
刘 颖 :B P公 司 4 D地 震 技 术 发 展 及 应 用 现状

四围地震勘探(时移地震)讲解

四围地震勘探(时移地震)讲解

按照观测方式分类
时移3D地震 (4D地震) 时移2D地震 (重复地震) 时移VSP 时移井间地震
时移地震研究的理论基础
地下储层流体变化 地震响应 波阻抗
岩石物理学 储层密度*速度
研究油藏条件 下或采油过程 中流体与岩石 的特征改变量 及其对地震特
征的影响
岩石物理学是连接地震与油藏工程的纽带,是时移地震能否实现的物理基础,也是把地 震特征转换为油藏特征的物理基础。可以用来描述孔隙流体对岩石密度和地震速度影 响的数学模型很多,但在时移地震储层正演模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高斯理论和Biot 双相介质理论。
94年K40油藏油分布显示
94年K40油藏气水界面显示
94年K40油藏油水分布显示
88年与94年K40油藏差异显示
时延地震在剩余油开采中的应用
课堂作业
最小相位信号 最大相位信号 混合相位信号
12. 时延地震技术
时延地震包括时延3D地震、时延2D地震、时延 VSP和时延井间地震等,其中以时延3D地震(4D地 震)为主要方法。目前时延地震已成为各大石油公 司致力发展的技术。通过几年的发展,时延地震已 从地面发展到了井间时延地震成像,并正在走向实 际生产应用阶段。
目标:
1.寻找死油区,确定加密井或扩边井位置; 2.监测注入流体(水、蒸汽、二氧化碳等)的流动方向 和前缘位置,调整开采井和注入井井位。
时移地震的可行性研究
一是时移地震监测的适用性或称为技术风险评价。主要 是通过对油藏特性、注采方式和地震资料本身的分辨率、 信噪比、可重复性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以确定所研究的油 藏是否适合用时移地震方法进行监测。
ARCO 公司首次实施了时移地震勘探项目1983 PULIN等对加拿大沥青砂岩油藏进行了时移地震检测注气效果的试验工作1987 Misher对印度北坝贝盆地进行了时移地震试验1988 20世纪90年代该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大多数石油公司开展了时移地震试验工作 Grabens(1993)用于挪威海上油田检测 Johnstad(1994)研究加拿大油田稠油蒸汽热采检测 Andon(1995)应用时移地震检测已部分枯竭的EugeneIslandBlack330338油田中流体即地层压力的变化,综合利用三次三维地震勘探成果重新钻探后又 焕发了新的生机 国内的时移地震研究起步较晚:1988胜利油田首次在单家寺进行了地震检测试验 2011.3 东方物探公司承担的辽河油田曙一区四维地震二期采集工程通过验收,这 是目前国内陆上最大的四维地震监测实验项目

地震的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地震风险的重要性

地震的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地震风险的重要性

地震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地震风险的重要性地震是一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然而,地震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因此,国际合作在共同应对地震风险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震的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及其带来的好处,并提出一些加强合作的建议。

首先,地震的国际合作对于减少地震风险至关重要。

地震不仅仅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它们往往具有连锁反应,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造成重大的冲击。

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共享地震监测、预警、应急和救援等方面的信息和资源,有助于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例如,当一个地区发生地震时,其他国家可以提供援助和支持,加速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

其次,国际合作可以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地震的发生和演变机制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研究和技术支持才能理解和预测。

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通过共享研究成果和技术经验,可以提高地震预警和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此外,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有助于开发新型的地震防灾和减灾措施,提高抗震能力,降低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此外,国际合作还可以加强地震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地震风险管理是一个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的任务。

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制定统一的地震风险评估标准和规范,提高地震风险管理的水平。

同时,国际组织和机构可以在地震预警、救援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各国建立健全的地震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加强地震的国际合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一个全球的地震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其次,加强国际组织和机构在地震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地震监测、预警和科研的发展。

此外,举办国际性的地震风险管理研讨会和培训班,促进地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术的交流与分享。

最后,加强国际间的援助和支持机制,建立快速响应的救援机制和提供人道援助的渠道。

综上所述,地震的国际合作对于共同应对地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023-智慧地震预警平台总体建设方案-1

2023-智慧地震预警平台总体建设方案-1

智慧地震预警平台总体建设方案智慧地震预警平台是一种基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地震预警系统。

其可以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递的时间差异,迅速判断出地震发生的位置和规模,并快速向相关地区发送预警信息,为抢救生命和财产提供重要保障。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阐述智慧地震预警平台的总体建设方案。

第一步,建立地震监测系统。

地震监测系统是智慧地震预警平台的基础设施。

其主要功能是采集地震波的数据,分析地震的时空特征,包括地震的发生位置、震级、发生时间等。

目前,地震监测系统已经比较成熟,各省市区都建立了自己的地震台网,我们可以引入现有的地震台网数据,并组合各种监测方法,提高地震监测的精度。

第二步,构建数据传输网络。

为了使得地震监测数据能够迅速传输到预警平台,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网络。

这个网络可以是互联网、公网、专网等等,不同的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同时,还需要开发并部署数据传输协议和数据接口,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三步,建立预警算法模型。

面对海量的地震数据,预警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大量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建立多维度、多算法的预警模型,实现对地震进行多层次的智能分析和预警。

常见的预警算法包括卡方检验、小波变换、神经网络等等。

第四步,开发预警终端设备。

智慧地震预警平台需要面向广大用户,不同的用户需要不同类型的预警终端设备。

例如,要开发扫描仪式的小型设备、极速响应的声音预警装置和直接与电信运营商对接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等等。

所有的终端设备都要参考国家标准,确保其准确性、稳定性和兼容性。

第五步,组建预警服务团队。

智慧地震预警平台需要构建优质、高效、多元化的服务团队,包括技术研发团队、数据成果团队、管理服务团队等等。

同时,为了确保平台服务的稳定性,我们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多个服务中心,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

综上所述,智慧地震预警平台的总体建设方案包括地震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网络、预警算法模型、预警终端设备和预警服务团队等五方面内容。

四维地震技术与油藏管理

四维地震技术与油藏管理

四维地震技术与油藏管理
张学文;张菊康
【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
【年(卷),期】1998(17)2
【摘要】简要介绍四维(4D)地震油藏监测技术的含义及其在油田开发与油藏管理方面的应用,对开展一个4D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作了分析,并对4D技术在近期有望取得的进展进行了预测。

4D技术可通过多次的3D测量来监测油藏中油气水的运动以及压力变化,进而确定剩余油的分布,提高油气采收率。

【总页数】5页(P55-59)
【关键词】四维地震技术;油藏管理;油藏监测;多学科综合研究
【作者】张学文;张菊康
【作者单位】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物资装备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8
【相关文献】
1.应用四维地震辅助管理边底水油藏 [J], 高仁新
2.用四维地震数据协助管理油水界面之间有水平井的油藏 [J], DennisDenney;廉抗利
3.四维地震数据有助于管理流体界面间有水平井的油藏 [J], P.J.Clifford;杨寿山;黎发文
4.四维地震在油藏管理中的应用(五):油藏模拟—检验和约束四维地震分析的工具 [J], Guerin,G;陈霞
5.新方法促进了四维地震在油藏管理中的作用 [J], 马连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湘西记忆博览馆观后感作文

大湘西记忆博览馆观后感作文

大湘西记忆博览馆观后感作文说起大湘西,很多人会迷恋它的风光灵秀,人杰地灵。

湘西文化自古以来都与千百年屹立的风景名迹交相辉映。

凤凰古城,湘西吊脚楼,名山张家界,土家族蓝靛婚礼,神堂湾之战,湘西赶尸之谜。

这些都是湘西古文化的缩影。

大湘西优秀历史文明,千百年传述故里往来,历经沧桑。

在民族文化沉淀今时,一件件保留下的珍贵物质遗产恰是湘西人民淳朴真实生活的继承与本源。

点数万件文藏,聚集大湘西记忆博览馆,以数字技术为文化遗物注入新生脉搏。

20XX年X月X日大湘西记忆博览馆正式开馆,万件珍藏氤氲往昔故事,穿越带感“复活”。

古朴悠远的文藏佳品,在时空乱流之际,眼前重现历史的前世今生。

打破常规文藏静展模式,首创数字艺术情景展演新形式。

据了解,大湘西记忆依托张家界万件民间藏品,运用魔幻剧场,4D天幕,VR轨道车,地震平台,等多种媒体技术,结合仿真实景来呈现湘西不同时代的历史面貌,游客通过步行和VR轨道车穿越在湘西历史长河中,沉浸体验多种惊险刺激的探索之旅——万年古国的神秘公主;手可触摸的土家婚礼;世界十大禁地的神堂湾之战;惊悚恐怖的湘西古墓,神秘恢弘的祭祀现场等十大场景呈现湘西不同时代的历史面貌。

大湘西记忆以湘西的历史文化为线索,依托万件民间藏品,运用国内尖端科技打造的大型艺术空间。

景区由主动仰视4D立体体验神堂湾之战;360度旋转机械VR轨道车探险湘西古墓;更高自由度的地震平台真实还原土司王朝的恢弘的祭祀现场等十幕仿真场景组成,呈现湘西不同时代的历史面貌。

用炫目的舞台呈现藏品,用珍贵的藏品提升演绎,让沉睡千年的湘西民间珍宝复活,万件珍藏合体,演绎罕见藏品记忆里的传奇故事。

当时光洗净生活铅华,人们总在忙碌中寻找那一份隐秘的坦然。

一段美好时光定格梦想,致敬每一位善于发现美好的自己,愿生活能时刻感受精彩瞬间。

大湘西记忆博览馆,神奇的穿越之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主要产品有:模拟灭火、模拟烟道逃 生、模拟地震体验、地震平台、地震屋、模拟报 警电话、红绿灯斑马线模拟、模拟自行车驾驶、 知识抢答、知识查询、虚拟翻书、电子留言、电 子翻书、抠像系统设备、电子沙盘、投影互动、 触摸屏、灭火体验、模拟报警电话、仿真地震体 验,仿真坠梯体验、高空坠物、全息成像等多媒 体产品。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产品介绍
8、防震避险游戏
展品介绍: 防震避险游戏是一款高科技体验游戏, 它利用大型显示器及压力系统将参观者 的动作与计算机互联。该游戏模拟地震 发生的恶劣情况下,应该如何正确的逃 生。每个场景都有多种避险方法,试探 观众是否能正确的选择逃生方式
表现形式: 多媒体互动
产品介绍
9、紧急救护训练
4D地震平台
生命安全
重于泰山
前言 QIAN YAN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活动频繁。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 多、最大,而且分布广泛,除浙江和贵州两省之外,其余各省均有6级以上强震发 生。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 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 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成 为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展品介绍: 通过实际演练让参与者进行独立承担" 抢救任务",刺激了参与者的求知欲望, 增强了参与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 了参与者急救意识,培养了参与者的应急 能力
表现形式: 互动训练
产品介绍
10、趣味知识抢答
展品介绍: 以有趣的互动抢答的形式向观众介绍地 震的相关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 让观众更好的掌握防震避震技巧,提高 自救互救能力
地震科普馆的作用
作用
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许多科普教育基地所在的单位都 是专业性很强的单位。因此一些学校的课程完全可以放在相关的 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避免“填鸭 式”和死记硬背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从以道德建设为主向以道德建设与科技文化建 设相结合转变。随着科普教育的深入发展,科技文化建设日益成为 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开始从以道德建设为 主向以道德与科技文化建设相结合转变。
相关研发专利
本公司研发团 队根据相关市场需求, 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现在已经在多个领域 拿到了四个领域的多 项专利证书。
展品介绍: 沉浸式体验,模拟地震现场切身体验及 学习发生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式
表现形式: 多媒体互动
产品介绍
7、建筑物抗震对比
展品介绍: 观众观察在震动台模拟地震的情况下采 用不同减隔震技术的结构的抗震表现。 演示抗震减震技术原理,了解建筑减隔 震的基本方法。同一频率下不同结构不 同抗震减震手段的效果比较
表现形式: 多媒体播放
产品介绍
4、地震形成演示仪
展品介绍: 展品详细介绍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当地 震发生时,地球内部是怎样变化的让我 们更直观的了解地震的发生过程。同时 还配有文字和语音讲解,可以深入的了 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将实践和理论相结 合,配合灯光控制,使演示效果更加逼 真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展品介绍: 内投影地球仪形式,介绍全球地震板块 分布和火山的分布以及三亚地区8条断 裂带
表现形式: 多媒体互动
产品介绍
2、历史上重大地震
展品介绍: 历史上的重大地震灾害介绍,标明震级 及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情况
表现形式: 展览展示
产品介绍
3、地震来临前征兆
展品介绍: 采用视频或Flash动画形式制作成地震宏 观前兆多媒体软件,展示比较常见水位、 水质异常,动、植物的习性异常等
摈弃传统展馆以展板为主的展示模式,替之以参不体验、 游戏、3D劢画、多媒体展墙等多种展示方式的综合应用, 丰富的展பைடு நூலகம்手段,增强展示内容的趣味性,提高视觉冲击
力,最终起到提高展示、宣传的质量和效率。
01
突出观众参与性
传统的展示方式主要以“看”为主,无 形地将展示内容与观众分割开来,致使 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劢状态。 我们的设计理念要求,60%的内容均以 参与体验的形式展出,提高观众的参与 性,激发参观的主劢性,提高展示宣传 的效果
地震体验区:真实地震小屋、VR地震逃生体验、建筑物抗震演示
震后救援区:紧急救护训练、防震避险游戏、知识抢答
场馆需求
现场需求
1、建议选择一楼 2、层高≥3.5m
供电需求
1、需380V电压
02
设计方案
平面布局图
空间效果图
空间效果图
平面布局图
平面布局图
平面布局图
03
产品介绍
产品介绍
1、小球大世界
02
03
突出科技元素
本设计70%的内容(产品)采用高科技开发完成, 其中包括2D/3D劢画、游戏、体验装置、多媒体
展墙等单元内容,充分突出科技元素。
01
场馆规划
规划内容
场馆面积 66㎡
资金预算 68万
区域规划
前 言 区:前言主题墙、小球大世界
地震科普区:地震与火山分布图、三亚断裂图、历史上重大地震、 地震形成演示仪、地震来临前征兆
表现形式: 互动抢答
04
成功案例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成功项目展示
05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
出售的产品设备保修期为1年, 保修期内免费上门维修,人 为因素或不可 抗拒的自然现 象所引起的故障或破坏除外。
工作一
工作二
如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我公 司在接到通知后,2小时内响 应,24小时内到现场与甲方 共同检查情况,48小时之内 给予保修并达到设计使用要 求。
产品介绍
5、真实地震体验小屋
展品介绍: 全方位立体式的真实地震过程体验可以 使观众感受大地震来临时的紧张感,通 过真实可怕的灾难再现促使体验观众了 解和学习地震中避免灾难以及如何逃生 自救等知识技能,提高体验者的灾难意 识,减少地震及次生灾害所带来的生命 财产损失
表现形式: 互动体验
产品介绍
6、地震VR逃生体验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能力。
场馆功能定位
01
教育性
鄙弃传统教学局限性, 缺乏实际感受,展示课 题与现有科技手段有机 结合做到生动活泼
02
体验性
以安全文化导入为基 础,注重现场实训
03
真实性
还原真实场景,切身 体验学习
04
科技性
各种展项通过新科技 手段,吸引观众眼球
场馆建设的原则
多种展示方式
处保质期内有关于产品质量引发的 费用,由我公司承担。质保期外, 在接到用户的维修通知后,按用户 要求的时间、地点,派出维修人员 进行维修处理,只收取备件产品的 成本费及差旅费;终身为用户提供 售后服务。
工作三
06
公司介绍
公司简介
北京盛世民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于2009 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 术开发区(国家级),是一家集的设计、研发、 制造的集成产业公司主要业务有消防、地震、防 灾减灾、交通安全、人防民防、企业安全、居家 安全、低碳环保等科普安全馆的设计、施工、互 动设备的生产制造。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 害可谓全球之最。二十世纪全球发生的震级大于等于8.5级以上的特别巨大的地震 一共有三次,即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8.6级、1950年中国西藏察隅8.6级和1960年 智利8.5级地震。二十世纪以来,全球两次造成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全都发生 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死亡23.4万人;另一次是1976年唐 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