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定律到底是什么
管理学100个常见定律

常见100个管理学定律讲得比较粗略,但每一条都给了详细解释的链接,有兴趣的自己点开看吧~1.奥格尔维定律:善用比我们自己更优秀的人2. 光环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才3. 不值得定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4. 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5.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6. 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7.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8.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9.雷尼尔效应: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10.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11.特雷默定律: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12.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13.大荣法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14.海潮效应: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15.南风法则:真诚温暖员工16.同仁法则:把员工当合伙人17.互惠关系定律: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18.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19.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20.坎特法则:管理从尊重开始21.波特定律:不要总盯着下属的错误22.刺猬法则:与员工保持“适度距离”23.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24.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灵活有效的激励手段25.鲶鱼效应:激活员工队伍26.马蝇效应:激起员工的竞争意识27. 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望的激励28. 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29.“保龄球”效应:赞赏与批评的差异30.末位淘汰法则: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31.默菲定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32.“垃圾桶”理论:有效解决员工办事拖沓作风33.比马龙效应:如何在“加压”中实现激励34.横山法则:激励员工自发地工作35.肥皂水的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36.威尔逊法则:身教重于言教37.麦克莱兰定律:让员工有参加决策的权力38.蓝柏格定理: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39.赫勒法则:有效监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40.激励倍增法则:利用赞美激励员工41.倒金字塔管理法则:赋予员工权利42.古狄逊定理:不做一个被累坏的主管沟通是管理的浓缩43.霍桑效应: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44.杰亨利法则:运用坦率真诚的沟通方式45.沟通的位差效应: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46.威尔德定理: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47.踢猫效应:不对下属发泄自己的不满48.雷鲍夫法则: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49.特里法则: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崇尚团队合作精神比尔•盖茨说:“团队合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别让“不值得定律”击中了你

别让“不值得定律”击中了你偶然的机会,观看了一所学校教师合唱团的演出。
发现一位教师金口佯开、偶露不屑,恰好身旁坐了那所学校的校长,便开玩笑问道:“那个老师,课上得不会太好吧?”校长大为惊异:“咦?你怎么这么了解他?”我笑了,心里想:萍水相逢,我怎会了解他呢!只是从他脸上的表情中看出了他是一位被“不值得定律”击中的人。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是“不值得定律”的简要表达。
电视剧《后厨》中时慧宝有句经典台词:“一道菜烧得好坏,原料不重要,调料不重要,火候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烧菜人的那颗心。
”当你怀着一颗“不值得”的心去烧菜,你的菜里就被添加了苦味。
“不值得”的心思随时可能来劫持尘世中的人。
那惯于在职场上消极怠工的人,就是带着一颗“不值得”的心打发时光的。
须知,职场向来不钟情“工资的小偷”,那一天到晚“磨洋工”的人,在怠慢工作的同时,也怠慢了本可能属于自己的机会和成功。
据说有个修鞋匠,每次修鞋都不惜使出浑身解数,鞋修妥了,还要用蜡封好一颗巧克力外加一张纸条,一同塞进鞋里。
那纸条上写着:“任何值得一做的事,都是值得做好的事。
”“不值得热爱”、“不值得付出”、“不值得珍视”、“不值得追索”……这些“不值得”是会蔓延的。
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不值得”也会成为一种习惯。
当我们觉得一个日子不值得全力去过好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日子我们就都过不好了,最终我们所收获的,恐怕只能是一个“不值得人生”。
如果我问你:这辈子,究竟值不值得一活?你一定会做出肯定的回答。
但是,当漫长的“这辈子”被分解成一件件琐碎的事情,你能否带着“值得”的心去将它们一一做好?你愿不愿学着说:生命的长城,若值得一筑,那么,每一方砖都值得烧好。
唱歌的时候,竭尽全力地唱;烧菜的时候,全心全意地烧;干活的时候,不遗余力地干;修鞋的时候,殚精竭虑地修;学习的时候,分秒必争地学……别让“不值得定律”击中了你,为每一件经手的事都打上漂亮的戳记吧!让这戳记带上你的专属气息,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说:极品的事,都是极品的人做出来的呀!(本文根据《半月谈·品读》《值得一活》改编)。
23两白银定律,

23两白银定律,摘要:1.23两白银定律的概述2.23两白银定律的应用场景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23两白银定律4.23两白银定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5.总结:23两白银定律的价值和意义正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定律,它们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也能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其中,23两白银定律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23两白银定律的内涵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帮助。
1.23两白银定律的概述23两白银定律,又称“不值得定律”,起源于19世纪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查尔斯·狄更斯的著作《大卫·科波菲尔》。
这一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在任何一组物品或任务中,有23%的物品或任务是价值不高的,不值得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
这一定律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还适用于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等领域。
2.23两白银定律的应用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23两白银定律来判断哪些事情是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哪些事情可以忽略或简化。
例如,在处理一堆琐事时,我们可以快速评估这些事情的重要性,将注意力集中在价值较高的任务上,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企业管理中,23两白银定律也有广泛的应用。
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服务、客户等进行分类,找出那23%的优质资源,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23两白银定律要运用23两白银定律,首先需要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分辨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a.分类:将事物分为重要和不重要两类,以便更好地分配时间和精力。
b.设定优先级:根据事物的价值和紧急程度,为它们设定优先级。
c.学会拒绝:在面对不重要的事情时,勇敢地说“不”,避免被琐事拖累。
d.定期反思: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事项,确保没有过多的时间被浪费在不值得的事情上。
4.23两白银定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23两白银定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思维。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第42周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事分轻重缓急,价值也分大小,我们的内心一定要存有一把标尺,衡量一下哪些事值得我们去做,哪些事不值得我们去做。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达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这个定律反映了人们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如果一个人做的是一件自己觉得不值得做的事情,常常就会用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对待它,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就算成功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感。
该定律很简单,其重要性却时常被人们所忽略。
每一天,我们都要做许多事情,有些事做了半天之后,才发现实际上根本没必要去做。
事分轻重缓急,价值也分大小,我们的内心一定要存有一把标尺,衡量一下哪些事值得我们去做,哪些事不值得我们去做。
只有“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会激发自己的激情与才能,才能把事情做好。
不值得做的事,我们通常不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做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事实上,马虎和敷衍都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
与其这样,还不如做自己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无论感情上再怎样难以割舍,也不要虚耗自己的生命。
这样想想就不会忽略掉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有时,不值得做的事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令人犹豫不决,不放弃又不会用心去做,如何对待这种事就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
著名编剧家贝尔西蒙的每部剧作都堪称经典,很多人都认为他有什么过人的才能或智慧。
其实很简单,在写每一个剧本之前,他都会先问问自己:若能将这个剧本中每一个角色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又保持故事的原则性,那这个剧本究竟会有多好呢?想明白以后,无疑会有以下几种答案:第一种,很好,值得花费两年的心血去深入构思创作;第二种,还行吧,但是像鸡肋,没太大意思,不值得耗费太多的精力;第三种,垃圾,俗套,根本不值得一写。
正因为在做事以前有这种好习惯,认真考虑事情是否值得做,才让贝尔西蒙从来没有为不值得做的事浪费时间,而将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了值得做的事业中去,最终取得了成功。
不过,这样想问题的人又有几个呢?有的人忙忙碌碌一辈子,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整天都在瞎忙,一生都在碌碌无为中度过。
墨菲定律、二八法则、马太效应、手表定理、“不值得”定律、彼得原理、零和游戏、华盛顿合作规律、酒与污水

一、墨菲定律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
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下面是墨菲定律的一些变种或推论。
人生哲学1.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2.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3.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处世原理6.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
7.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来的──管理他。
8.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
9.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
爱情意义10.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11.你最后硬着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方的时间有多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
生活常识12.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13.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出故障,等于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14.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15.你丢掉了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方。
16.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17.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18.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19.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
二、二八法则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
班级管理中的定律

班级管理中的“定律”举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原理和定律,值得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借鉴运用。
1、“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里,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几乎在任何班级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学生,他们常常把一个好端端的班集体搞得支离破碎。
最糟糕的是,如果你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他会像果箱里的烂苹果一样,迅速传染蔓延,把其他好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在于它惊人的破坏力。
因为破坏总比建设来得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了很多心血精心制作的一件陶器,一只小花猫能用一秒钟将其破坏。
如果你的班级里有这样一只猫,那么,怎么办?有两个办法:一是想办法把它清除掉;二是想办法把它牢牢地“拴”起来。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第一种办法不可行,只有采取第二种办法。
“拴”很有学问,我们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它。
2、“木桶”定律:木桶定律也称短板效应。
是讲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几乎任何班级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整个班级的各个学生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集体的水平。
落实到某一个学生身上,他各科的成绩往往也是参差不齐的,他最后能否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取决于他是否能把短板(劣势科目)补齐。
班主任要注意班集体的“短板”和学生个体的“短板”。
需要说明的是,“短板”是木桶系统中有效的组成部分。
你不能把它误认为是“烂苹果”,烂苹果需要扔掉,而短板则要重点保护。
3、“零和”定律: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一方所输,游戏者成绩的总和为零。
我们社会里有很多“零和游戏”的局面。
那么,在一个班集体中,能否实现“双赢”的局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要认识到“利己”不能建立在“损人”基础上,“利人”也不一定会“损己”,只要大家摆正心态,精诚合作,相互学习,形成一个“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帮学结对者就可以实现双赢,从而实现整体突破。
这种思想不仅班主任自己要有,更要千方百计地让其植根于学生的思想。
质量管理不可不知的十条定律

质量管理不可不知的十条定律一、马太效应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二、手表定理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
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这也是说,一个人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行为将陷于混乱。
三、不值得定律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而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
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四、彼得原理要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晋升机制,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主要的奖励方式。
因为,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对个人而言,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高级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五、零和游戏原理如今,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损人”。
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
但这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六、华盛顿合作规律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
21世纪将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真诚合作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学习合作。
著名心理学效应18——不值得定律

著名⼼理学效应18——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达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这个定律反映出⼈们的⼀种⼼理,⼀个⼈如果从事的是⼀份⾃认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
不仅成功率⼩,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的成就感。
价值观 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个性和⽓质 ⼀个⼈如果做⼀份与他的个性⽓质完全背离的⼯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个好交往的⼈成了档案员,或⼀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打交道。
现实的处境 同样⼀份⼯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例如,在⼀家⼤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结 总结⼀下,值得做的⼯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
如果你的⼯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个更合适的⼯作,并努⼒做好它。
因此,对个⼈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标及价值观中挑选⼀种,然后为之奋⽃。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志,也可以⼼安理得。
⽽对⼀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单独或牵头完成具有⼀定风险和难度的⼯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作;让权⼒欲较强的职⼯,担任⼀个与之能⼒相适应的主管。
同时要加强员⼯对企业⽬标的认同感,让员⼯感觉到⾃⼰所做的⼯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的热情。
”值得做和不值得做好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这就是不值得定律。
那么,到底什么事值得做呢?那就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的事情。
不值得定律是⼀种⼼理效应,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个⼈从主观上认定某件事是不值得做的事,那么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他就不会全⼒以赴地去把它做好,即便做好了,他也不会觉得有成伦纳德·伯恩斯坦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十大定律——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简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忽。
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
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编辑]不值得定律的三个因素[1]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
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
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
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编辑]不值得定律的管理启示[1]
许多人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结果做了些不值得做的事情。
下面有4个很好的理由说明了绝对不要做不值得做的事:
(1)做不值得做的事,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在完成某些事情。
你耗时费力,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丝自我安慰和虚幻的满足感。
(2)不值得做的事会消耗时间与精力。
资源是稀缺的,用在一项活动上的资源不能再用在其他的活动上。
(3)不值得做的事会赋予自己生命。
记住社会学家韦伯的警告:一项活动的单纯规律性会逐渐演变为必然性。
(4)不值得做的事会生生不息。
做了不值得的事之后,接下来要为不值得之事继续提供值得后续的理由。
不然你的精神无从寄托。
成功的秘诀是抓住重要的目标不放。
所以,不要做自己的奴隶,不是每件事都必须做。
很多事情只不过是在浪费我们大家的时间、精力和生命罢了。
一流的人做一流的事,不该做的事,千万别去做。
很多时候,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要比正确地做十件事情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