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论改革3导学案1

合集下载

选修一第一单元梭论改革导学案1

选修一第一单元梭论改革导学案1

概括得出,涉及等级划分、公民大会职权及官吏任免、对待工商业的态度等,规定可直接得出。

第(2)题考查改革的目的,注意联系材料中“平衡”“一视同仁”等信息,并结合改革前社会矛盾尖锐的史实概括回答。

答案:(1)涉及等级划分、公民大会职权及官吏任免、对待工商业的态度。

规定:以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由公民大会产生或罢免官吏;鼓励工商业发展。

(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振兴雅典城邦。

2、答案:
(1)中庸和不偏不倚;财产等级制度。

(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

主要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

(3)①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门第,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②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其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③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总之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答案:
⑴主要内容:颁布“解负令”。

观点:支持。

理由:在改革中,债务被废除,土地又回到自己手中;同时,人身自由也得到了法律保障。

⑵特点:体现了“中庸”色彩;革命性。

评价: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

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或民主化改革不彻底)。

⑶不同意。

美国国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掌握立法大权;而“四百人会议”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准备和审议公民大会的议案。

单元梭伦改革【导学案】[工作范文]

单元梭伦改革【导学案】[工作范文]

单元梭伦改革【导学案】【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梭伦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影响;能力目标:理解梭伦改革应对贵族反对的策略及现实性,财产等级制度改革不能带来真正的平等、以及公民权利提高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为什么说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情感目标:通过对改革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顺应潮流,实事求是,改革就能成功;通过对改革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进行一场社会变革来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而更好的促进生产力发展。

【学习重点】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知识链接】必修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知识导学】一、梭伦改革的背景:雅典的自然条件环境优越:位于,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资源丰富:盛产、、优质陶土和等;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港。

所有这些对农业、工商业发展十分有利。

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城邦国家的雏形:在“时代”,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

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这些部落逐渐统一,设立以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出现了的雏形。

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①政治上,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

公民大会(代表平民)没有实际权力。

②经济上,掌握了大部分财富,他们盘剥平民。

许多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因此被称为“”。

如果还不起债务或交不起地租,他本人及家属就会沦为债务奴隶。

公元前632年,发生主要由平民参加的武装暴动,这次暴动虽然最后被镇压,但给贵族统治敲响了警钟,雅典统治者后来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

工商业发展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工商业得到发展。

随着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越来越不满,展开了要求的斗争。

社会各阶级出现分化:因为占有平原地区的大片沃土,被称为“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以巩固自身的既得权益。

深受债务奴役之苦,他们大都住在山区,被称为“山地派”,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梭论改革3教案1

梭论改革3教案1

柳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学案学案3第一单元、梭伦改革3、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公元前560年雅典建立僭主政治;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开始确立;梭伦改革局限性的表现;(2)理解僭主政治建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梭伦改革是希腊最为重要的改革之一;梭伦改革局限性的原因;(3)探究梭伦出走后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从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中探究其改革的出发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

难点:梭伦改革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

二、讲授新课(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1、梭伦出走:(1)原因:①————————————尽管梭伦改革意义重大,但由于仍保留了大量的氏族制度残余,加之梭伦改革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因而梭伦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梭伦没有完全迁就贵族也不代表平民利益,改革不可避免的引起贵族的怨恨和平民的不满足,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仍在继续并走向激化。

②梭伦不愿建立僭主政治,践踏民主政治。

【资料】僭主政治希腊文Tyrannia 的意译,一作“暴君政治”,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

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在希腊的科林斯、阿哥斯、麦加拉、西基昂、雅典等城邦,都出现过僭主政治。

“僭主”一词起初并无贬义,在诗人(如品达)的作品中有时亦称“僭主”为“王者”。

雅典的庇西特拉图(公元前6世纪)所建立的僭主政治,在打击贵族势力,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均有所建树。

科林斯僭主柏利安被列为古希腊“七贤”之一。

早期希腊的僭主政治一般对于肃清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积极作用,但在激荡的政治斗争潮流中却往往不能久存,迄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僭主”渐含贬意,如对西西里叙拉古僭主狄奥尼修父子即是。

中古时期,在意大利的某些城市也曾实行过僭主政治。

(2)出走:梭伦年少时,曾一度外出经商, 周游了希腊和小亚细亚很多地方, 增长了不少见识。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导学案-精选教育文档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导学案-精选教育文档

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重点】1.理解和认识雅典贵族和平民对立的基本情况和典型表现,2.认识萨拉米危机对于雅典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

【难点】1.把握贵族与平民对立在经济,政治和法律上的具体表现,理清贵族与平民对立和基伦暴动,德拉古立法以及萨拉米危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知道它们对于俊伦改革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和唯物主义历史观。

【课前预习案】一、梭伦改革的背景:1.2.3.4.二、目的:1. 直接目的:2. 根本目的:三、主要内容(措施):(一)经济领域:1.颁布“”——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鼓励发展——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政治领域:1.按财产的多少将公民划分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打击了贵族依据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特别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2.改革国家权力机构:①创立“”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

②设立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四、性质: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五、评价:1.积极性:2.局限性:六、基本特点:1.全面性:实行废除债务奴隶制、财产等级制、重组国家权力机构、发展农工商业等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措施2.全面性:触及土地占有和打破贵族专权3.梭伦推崇“”,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斗争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课堂探究案】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

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专题一 梭伦改革 导学案.doc

专题一 梭伦改革 导学案.doc

专题一梭伦改革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导学】一、梭伦改革的原因: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雅典_____ 与和的对立社会矛盾激化;2.社会基础:解决危机的尝试失败(基伦暴动和《德拉古法典》)更激化矛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原因:危机;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观条件:前594年_____________ 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拥有和的非常权力。

二、梭伦改革的措施和作用:措施具体内容影响经济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废除平民所欠一切;解放所有沦为的雅典公民;禁止以做债务抵押;限制兼并,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

取消了奴隶制;保护了的基本权益,确保了公民存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提供了物质保障。

发展工商业提倡学习技艺;鼓励手工业者移居雅典并赋予公民权;鼓励谷物和限制谷物,鼓励出口和橄榄油。

稳定,保障生活;促进了雅典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化;增强了力量,巩固了多元化政治格局。

政治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多寡(即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分享不同政治权利。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出任官职越高:第一、二等级担任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担任官职,第四等级担任官职。

进步性:打破的世袭特权,为参政开辟道路,扩大了民主权利的基础局限性:第四等级担任官职,财产的不平等决定了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

重组国家权力结构创立四百人会议f有利于第三等级公民参政。

组成:各选100人组成,但第等级没有资格;职能: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为预审提案,准备议程;组建民众法庭,分割贵族法庭权力、为第等级公民提供参政机会。

恢复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进一步打破对政权的垄断,扩大T 参政权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三、如何评价梭伦改革:1.积极意义一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梭伦改革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梭伦改革导学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梭伦改革课程标准:2011-1-4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整合:一、历史背景(一)改革根本原因:贵族与____________________矛盾的激化。

1、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⑴政治上:①平民虽享有______________,但因经济贫困而无法参与国家政权。

②贵族把持______________,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压迫平民。

⑵经济上:①贵族占有大量财富,剥削平民。

②平民因欠债而沦为雇工、债务奴隶或买到海外抵债,“___________”是典型代表。

2、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⑴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元前7世纪,随着雅典工商业发展,部分人发家致富,成为工商业奴隶主。

⑵工商业奴隶主地位:经济上富裕,政治上没有地位,仍受到贵族歧视,他们逐渐与______站在一起。

3、雅典社会主要矛盾和影响⑴主要矛盾:贵族与平民的矛盾,贵族与工商业的矛盾是雅典社会主要矛盾,其中前者更加尖锐。

⑵影响:公元前7世纪,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局动荡不安,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

思考:1、梭伦改革前各阶层处境如何? 2、何为“六一汉”?(二)改革的内因:解决危机的尝试————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矛盾激化的表现1、彻底推翻原有体制的尝试——基伦暴动教训:基伦暴动失败表明当时雅典人彻底改变旧制,建立僭主政治并不认同。

2、对原有体制进行改革的尝试——《德拉古法典》特点:①雅典第一部成文法;②严刑峻法。

③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评价:①法典对抑制贵族专权和雅典政治走向民主化有重要意义。

②法典站在贵族立场上,用严厉的法律维护贵族利益,不能平息公民的不满,也不能化解雅典社会矛盾。

3、两次事件的影响:没能解决雅典的社会矛盾,公元前600年平民开始酝酿暴动,社会危机更加严重。

最新梭伦改革[导学案][人民版] (2)

最新梭伦改革[导学案][人民版] (2)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学案专题一梭伦改革第一节雅典往何处去【课程标准】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重点难点】1、梭伦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措施。

2、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网络】一、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一)雅典国家的形成1、王政时代:1)确立:改革,建立。

2)内容:⑴以为前提,动员贵族放弃权。

⑵以为中心,建立起和各种行政组织。

3)影响:奠定了希腊国家的雏形。

2、贵族共和国:1)确立:公元前。

2)机构:⑴元老院:是国家机关,拥有权(元老院由组成)⑵执政官:有名(从中选出,任期年)。

(二)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1、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的尖锐矛盾⑴政治上:①平民虽享有,但因而无法参与国家政权。

②贵族把持,包揽官职,压迫平民。

⑵经济上:①贵族占有大量财富,剥削平民。

②平民因欠债而沦为、或买到海外抵债,“”是典型代表。

2、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的尖锐矛盾⑴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元前,随着雅典工商业发展,部分人发家致富,成为。

⑵工商业奴隶主地位:经济上富裕,但没有地位,仍受到贵族歧视,他们逐渐与站在一起。

3、雅典社会主要矛盾和影响⑴主要矛盾:与平民矛盾, 与矛盾是雅典社会主要矛盾,其中前者更加尖锐。

⑵影响:公元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局动荡不安,雅典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

二、解决危机的尝试(一)解决危机的尝试:两次事件:基伦暴动和《德拉古法典》1、彻底推翻原有体制的尝试——基伦暴动⑴背景:①动荡的政治形势;②基伦的经历和准备。

⑵败因:雅典是贵族共和国,雅典公民形成了反专制观念,平民和贵族联合抵制叛乱。

⑶教训:基伦暴动失败表明当时雅典人彻底改变旧制,建立政治并不认同。

2、对原有体制进行改革的尝试——《德拉古法典》⑴背景:①基伦暴动被镇压后,雅典社会矛盾继续激化,人们试图在原先的体制内实行改革。

《梭伦改革》 导学案

《梭伦改革》 导学案

《梭伦改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梭伦改革的背景,包括雅典城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2、掌握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如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

3、理解梭伦改革的影响,包括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推动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4、培养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2、难点(1)梭伦改革的背景及必然性。

(2)如何客观评价梭伦改革。

三、知识梳理(一)梭伦改革的背景1、政治方面(1)雅典城邦国家形成之初,贵族垄断了政治权力,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2)新兴工商业者阶层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2、经济方面(1)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许多平民沦为债务奴隶。

(2)雅典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兴起,他们要求打破贵族专权,分享政治权利。

3、社会方面(1)雅典社会动荡不安,平民经常起义,社会危机严重。

(二)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1、经济方面(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使因负债而沦为奴隶的平民重新获得自由。

(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2、政治方面(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并赋予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2)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三)梭伦改革的影响1、积极影响(1)梭伦改革打击了贵族势力,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2、局限性(1)梭伦改革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使下层平民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2)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四、问题探究1、梭伦改革是如何打破贵族专权的?2、财产等级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何作用?3、梭伦改革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雅典社会的矛盾?五、课堂练习1、梭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缓和阶级矛盾B 发展工商业C 维护奴隶主统治D 打破贵族垄断2、梭伦改革中有利于提高平民政治地位的措施是()A 颁布“解负令”B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 设立“四百人会议”D 鼓励发展工商业3、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改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B 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 使下层平民完全获得了政治权利D 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六、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进一步了解梭伦改革前后雅典政治制度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学案
命题人:毕家红1课时时间:
重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
1、原因
(1)客观原因:成为雅典矛盾的焦点。

雅典贵族由于在改革中受损失比较多,对改革十分不满;下层平民由于重新分配土地以及广泛的愿望未能充分实现,对改革也有许多抱怨。

(2)主观原因:梭伦拒绝利用个人权威在雅典建立政治,决定放弃权力,离开雅典。

2、概况:梭伦离开雅典后,到埃及、、小亚细亚等地漫游,在外游历了10年。

二、雅典僭(jian)主政治的建立
1、背景:梭伦出走后,雅典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出现了剧烈的动荡纷争。

(表现在:“”企图推翻___________,恢复___________;“”继续_______梭伦的新政策,但希望建立一个___________的政府,消除纷争;“”不满足梭伦的改革措施,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
______________年,凭借武力夺取政权,建立了个人独裁的僭产政治.
3、措施:他并没有废除梭伦的改革成果,而是采取了进一步改革措施,打击___________,提高平民的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
1、进步意义
(1)经济意义:
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梭伦改革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城邦。

(2)政治意义:
动摇了___________统治,___________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①“解负令”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

②财产等级制度的推行,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以财产资格来取代资格,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

③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和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2、历史局限——贵州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1)原因:梭伦改革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

因此梭伦在改革中主要扮演了“”的角色,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色彩。

(2)表现:
①梭伦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富有的第一、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②改革后,贵族势力虽有所削弱,但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制度残余仍得以存续,贵族凭借血缘门第,照样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这就造成了名义平等下掩盖着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③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1、梭伦之所以出走他乡,离开雅典,主要原因是()
A、梭伦建立僭主政治未获成功
B、梭伦想去外邦漫游
C、梭伦未能消除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
D、梭伦改革遭到旧贵族的反对
2、之所以说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原因有()
①“解负令”的颁布②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③“四百人会议”的创立④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直接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所需公民群体形成的措施有()
①颁布“解负令”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④设立“四百人会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这场改革()
A、重新分配贵族占有的土地
B、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
C、恢复公民大会的应有地位
D、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5、梭伦改革后()
A、贵族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B、平民比贵族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C、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权利减小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6、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有()
①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②确立了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
③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存续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7、下列对梭伦改革的影响,评价正确的是()
A、彻底消除了氏族血缘关系的影响
B、公民享有的权利取决于他的出身
C、既有利于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又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D、使雅典政权从贵族转移到人民手中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

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这一措施对雅典的哪个阶层最有利? (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根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梭伦改革。

2、阅读下列材料
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设立了10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

这项措施有助于削弱氏族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促进不同部落之间公民的融合。

在划分新行政区的基础上,克里斯提尼进一步改造国家政权机构。

他创立新的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的四百人会议。

新会议由500人组成,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从而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

议员的当选没有财产资格限制,30岁以上的公民均可成为候选人。

选举采取抽签方式,由运气或“神意”来决定。

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可担任两届议员。

请回答:
(1)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度在削弱氏族贵族势力的作用方面,与克里斯提尼的哪项改革措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为什么?(6分)
(2)在国家权力机构和公民参政议政方面,克里斯提尼改革与梭伦改革有何具体的进步措施?(6分)
(3)用抽签的方式来选拔议员,体现出怎样的民主原则?有何弊端?(4分)
第一单元第3课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B
5、A
6、B
7、C
二、材料题:
1、(1)特点:体现了“中庸”色彩;革命性。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对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最有利。

(3分)
(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

(2分)
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

(3分)
(3)评价:
a.积极性:梭伦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为工商
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总之为雅典民主政治
开辟了道路。

b.局限性:民主化改革不彻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6分)
2、(1)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都冲击了氏族的血缘关系,从而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有利于雅
典民主政治的建立(6分)
(2)以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创立比例代表制选举法;取消议员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抽签选举法及议员的任期制。

(6分)
(3)机会均等、任期制的民主原则。

可能使无能的人当选而有才能的人落选。

第一单元第3课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B
5、A
6、B
7、C
二、材料题:
1、(1)特点:体现了“中庸”色彩;革命性。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对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最有利。

((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

(2分)
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

(3分)
(3)评价:
a.积极性:梭伦改革极大地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为工商
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总之为雅典民主政
治开辟了道路。

b.局限性:民主化改革不彻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6分)
2、(1)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都冲击了氏族的血缘关系,从而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有利于雅
典民主政治的建立(6分)
(2)以五百人会议取代四百人会议,创立比例代表制选举法;取消议员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抽签选举法及议员的任期制。

(6分)
(3)机会均等、任期制的民主原则。

可能使无能的人当选而有才能的人落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