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岭南建筑与庭园空间相结合的特色分析
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研究

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研究
岭南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地理文化概念,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香港澳门。
岭南地区的传统民居体现了岭南地区的地域特色、民俗风情和居住文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
一、院落布局
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以院落为基本单元,院落一般分为前院和后院。
前院通常用于迎客和商业活动,后院用于生活和居住。
院落通常采用合院布局,前后院之间由门厅或者走廊相连接,前院和后院都面向南方,利用自然光线和南方的温暖气候。
二、进深布局
三、过堂布局
四、分区布局
五、景观布局
以上就是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特征的研究。
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融合了地域特色、民俗风情和居住文化,体现了岭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这些特征也为我们认识和保护岭南传统民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浅谈岭南建筑元素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岭南建筑元素在庭院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作者:曾容容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01期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升高,庭院景观设计在现实生活中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设计的风格也更加的趋向于本土文化,使传统的民族风格,民族文化成为设计重点。
在项目中健康、绿色、地域文化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使我们的历史性、人文特性可以更好地展现出来。
岭南建筑元素具有强烈的文化地域性,反应了岭南地区人们在建筑中对环境的改善方法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岭南建筑;岭南建筑元素;庭院景观设计;再生设计;创新方法一、概念阐述1.岭南建筑岭南原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海南、广西。
岭南是中国比较有自己气候特点的环境区域之一,两广和海南这些地区不仅在地理环境相连,而且人民生活习惯也有不少的相同之处。
在我国的地理历史上,唐朝岭南道,也包括曾经属于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
直到宋代以后,越南北部才被分离出去。
所以现在的岭南地区概念中逐渐将越南排除在外。
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特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五省区。
正式提出"岭南建筑"的时间是在1957 年。
夏昌世(时任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教授)在这一年的《建筑学报》上发表了题为《通风、隔热、遮阳》的论文。
这个时候大家才开始了解岭南建筑,以及研究岭南建筑。
岭南建筑是我国建筑体系中的有着非常浓厚地域文化建筑气息的建筑风格之一。
经过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建筑师研究的结晶并且充分结合岭南人们的生活习惯特性与气候特点,才形成风格独特的岭南建筑艺术。
岭南建筑特点:功能上具备通风、隔热、遮阳的特点,良好的朝向和厅堂、天井、廊道相结合的通风系统。
在建筑形式通常采用多为梳式布局,单体建筑及群体犹如梳子一般,在南北向序地排列成行。
还有就是内开阔,外封闭,并且建筑密集,如明字楼、三间两屋的布局形式,内部天井的建筑形式。
例谈地域文化下的岭南风格建筑

例谈地域文化下的岭南风格建筑1、岭南地域文化特点概述具体而言,岭南地区是指五岭以南地区。
后来岭南成为广东的代称。
岭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秦朝时期已经形成了岭南特色文化的雏形。
岭南地区远离秦朝的统治中心,其文化中具有一些边缘文化的特色,即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共处性。
到唐朝时,岭南地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南海大港口,在对外文化、经济交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商业的发展使得岭南人形成了独特的开放性格。
另外,岭南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水路交通比较发达。
气候湿润、多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古代的朝代更替,还是近代中国人民的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岭南地区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岭南文化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开放性的原因。
岭南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区域,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得当地的文化更加活跃。
2、岭南地域建筑风格特点建筑风格不仅受到地域气候特点、地理位置以及当地地质构造的影响,而且受到其地域文化的很大影响。
历史传统、社会生活等因素对于建筑风格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建筑结构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建筑细节的选择,装饰风格、建筑外部风格等等。
岭南地区处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处于中国最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高,雨水较多,气候湿润。
独特的气候特点,使得岭南居民喜欢较为外向、活泼的生活方式,如参加聚会、郊游等。
这种气候特点,使得岭南地区的建筑尽量避免的厚重、实体的建筑结构。
为了更好地通风,避免室内潮湿,该地区的建筑多采用敞廊、敞窗、敞门等作为不同结构之间的过渡或者连接。
而室内也多采用敞厅、敞梯、支柱等结构,这种结构不尽使得室内通风、光照条件好,而且使得建筑灵巧、自由。
岭南建筑中很少采用严格的对称结构风格。
这也是建筑风格比较灵巧的重要原因。
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采用了不对称的结构,但是选取的比例很协调,建筑外貌非常美观。
另外,在进行建筑装饰颜色进行选择时,一般也选择较为活泼的颜色,如青、蓝、绿等。
通过对这些颜色进行合理地搭配协调,使得建筑的整体风格比较明快、轻巧。
岭南园林造园模式

岭南园林造园模式1.平面格局:江南园林多建于市井内,空间狭小,常以内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间中构置景观,使之随影随势,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与园中的叠山池水,花木桥廊巧妙结合,小中见大,达到“虽有人作,宛若天开”的境界。
2.建筑形式:江南园林建筑从外观造型、立面形式到细部装饰,都比北方园林建筑轻、细、精。
它的建筑空间不仅满足生活和居住的需要,而且是情感成长和延续的场所。
按照“风水与风谷、量身与裁衣、映云与托日”进行布置,提高自然景观的艺术感染力。
植物如心胸开阔、节高的细长竹子、阴影单薄、水平倾斜的梅花,以及从泥土中长出来但未染色的莲花,都是为了衬托主题和寄托情感。
3.尺度空间:江南园林空间开阔通透,内外相互穿插渗透,景中套景,层次变化十分丰富。
4.建筑色彩:江南园林典雅朴素。
几乎所有的建筑色彩都是由白色粉墙、灰色瓷砖、深棕色或深绿色木质装饰组成,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
这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
灰瓦白墙,加上周围的景观绿化,给人一种清新典雅、清凉宁静的感觉,从心理上缓解酷热带来的不适。
江南园林秀丽,岭南园林通透,岭南园林一派开创了中西文化糅合,艺术与实用兼顾,园林与建筑互融的新境界。
岭南园林式建筑包围着园林,它的特点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庭院造园,宅院与园林融为一体,表现园主人追求日常生活的实在。
这就是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的本质上的区别。
二、岭南花园简介百科名片岭南园林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处于低纬。
北有五岭为屏障,南濒南海,多山少地,河网纵横,受着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影响,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
北回归线横贯境内,由于受惠于季风的调节,这里仍然是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
目录岭南园林的发展历程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处于低纬。
岭南建筑文化特色赏析

岭南建筑文化特色赏析岭南建筑文化历史上,岭南建筑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与“京派”、“海派”建筑三足鼎立,蜚声海内外。
不过,随着城乡建设事业大刀阔斧地推进,岭南建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目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日前广州百岁老楼——“署前楼”被拆掉,不少街坊扼腕叹息:署前路从此没了署前楼。
署前楼这座老楼虽然不是文保单位,但其既有中式建筑特点,也有民国建筑所特有的西式风格,是一座典型的岭南特色建筑。
如何保护、传承岭南文化建筑,究竟什么样的建筑算岭南特色建筑并受到保护,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近日,广东省政府启动了“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
这样一个省级奖项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广东对于传承和弘扬岭南建筑文化的重视。
从目前的申报情况来看,全社会已然掀起了新一轮保护岭南建筑的热潮,相信岭南建筑岌岌可危的局面必将扭转。
岭南建筑糅合各种文化‘锅耳屋’、‘天井’、植物、流水……这些符号是岭南建筑的重要象征提到岭南建筑,广州市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郭明卓热情地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岭南建筑的特色源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岭南的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沿海区域,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候炎热、空气潮湿、雨水充足、台风频繁,与之相适应,岭南建筑大多空间通透、体形轻快、色彩淡雅、绿化丰盛,注意防水防潮。
“岭南建筑非常注重实用功能,功能第一其实就是岭南建筑的设计思想。
”“除了实用功能,中西合璧是岭南建筑的又一重要特色。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曾光说,岭南建筑历来都兼容并包,糅合了各种文化,发展到现代,还吸收了新的建筑材料和工艺。
比如传统岭南建筑中的“锅耳”象征官帽,寓意官运亨通,屋顶的“天井”方便采光和“移目换景”。
同时,因为地处沿海,岭南建筑最早吸收了西洋建筑文化,比如“碉楼”、“骑楼”,无不折射出西方建筑的韵味。
曾光介绍,岭南建筑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它首先经历了明清时期的书院、祠堂建筑;接着是清末民初的西关大屋、竹简屋和商业骑楼建筑;后来西洋建筑开始大举传入,中外建筑师将中西建筑融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风格;新中国成立后,建筑师们更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岭南建筑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的特点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风格,其发展得到了扬州园林、苏
州园林、湘南园林等各地的推动及影响。
岭南园林的特色主要体
现在布局、结构、园艺和小品的方面。
首先,岭南园林的布局要大气磅礴、宏伟壮观,其核心是“庭院”——它不仅把湖泊、山、林、草和桥当成一块大地景观,而
且融入了院落、古典建筑、池塘、阶梯、廊桥等元素,把园林元
素和人文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突出园林的历史文化气息。
其次,岭南园林在结构上以奇特视角俯瞰园林,精心铺装了曲折的阶梯,把特殊的院落、古典建筑、池塘、桥梁、廊桥组成一个完美的结构,令人眼前一亮。
此外,岭南园林的园艺有迷人的多样性,它
有树木、花木、小品石、剪纸、假山等多种景观,打造出迷人的
园林世界,更能体现岭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最后,岭南园林的小品,像竹子、松树等枯木雕刻、池塘、磨花池等,以及桥式、池
式等小品,分外抢眼,由此可见,岭南园林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
的世界。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的显著代表,在布局、结构、
园艺和小品四方面特别醒目,令人眼前一亮,突出其特色。
它不
仅有着大气磅礴的外观,而且能融合多种自然和文化元素,体现
出独特的韵味,更能把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融入其中,给人耳
目一新的感受。
所以,岭南园林的设计既使园林显得宏大,又具
有别样的艺术感,值得我们探索研究,以到达触摸其灵魂的境界。
浅析岭南传统建筑与园林特色

浅析岭南传统建筑与园林特色作者:朱新雨;刘会丽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18期摘要: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使得岭南建筑和园林既保留古制,又融汇中西,同时岭南建筑也处于不断的演化和吸收改进中。
充满强劲的生命力。
在建筑形式,材料,构造和装饰上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本文着重从岭南民居的布局、空间、和建构三个方面浅析岭南传统建筑和园林的独特魅力。
Abstract: The compatibility,pragmatic,and secular of Lingnan culture makes Lingnan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retain the ancient system as well as integrate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tyle. At the same time,Lingnan's architecture is in continuous evolution and improvement. In the architecturalforms,materials,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also be fully reflecte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layout,space and construction of Lingnan traditional building and gardens and describes Lingnan's unique charm.关键词:岭南人文;布局;空间;建构Key words: Lingnan humanities;layout;space;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137-011岭南传统建筑的选址岭南地区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的水系,水在聚落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岭南聚落多临近河流、湖泊;而丘陵地区则依山而建,力求依山傍水,利于防御,形成良好的居住自然环境。
岭南建筑文化在房地产中的应用及其案例分析_住宅_文化形态_锐意创新

小村落、两岸植被、茂盛的果林、特色水乡建筑“茅寮”等,充分体现了水乡居民以水为生、以船代步的生活形态及淳朴民风,显得纯真自然,令人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2)特色水乡生活体验项目民众水乡充分利用自身环境特点,在“水”字上做文章,打造了具有水乡特色的水上体验项目:➢住“茅寮”别墅将“茅寮”水乡特色建筑改装成度假别墅,其外表是水乡第一代居住的房舍,人字形的屋顶,以竹为架,以落羽杉树的皮为墙壁和顶柱,房子里面却是豪华的现代设计,供游客住宿,深受游客欢迎。
➢游三十里水泾三十几里水泾仅是民众水乡的一小部分,岭南水乡的水上游项目主要是指的这一段。
坐游船穿梭于大小河巷里,观看水乡建筑风情展廊,体验水上人家生活,领略水乡风土人情,观看精彩民俗表演。
➢品水乡美食餐饮设施方面,均以农家饭招呼旅客,增加田园生活的韵味。
菜品也大多以岭南美食为主,海河鲜类菜肴共有一百多种,农家菜数几十种。
比较出名的菜品有:海鲜、蕉蕾汤、特色咸香鸡、酥炸靓生蚝、生炒鲮鱼球、眉豆焖河蚌、水乡蒸三宝等。
➢水上乐园挑战原味的水上游乐项目,水上乐园。
游客在这里可以玩到与繁华大都市绝不相同的原始生态水上游乐项目。
如传统的爬禾桶等水上竞技项目是目前珠江三角洲难得一见的被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亲水游项目。
(3)独特的水乡文化体验观婚嫁表演,听咸水歌,做一回水乡新郎,在水上集市买水乡特产……这些带有水乡独特文化符号的项目,增加了水乡的民俗特色和民俗风情,并让游闲、娱乐、住宿、餐饮、购物,并兼体验岭南水乡风情、广州民俗文化和广州大学城的建设成就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
2005年,练溪村为了配合所在小谷围的大学城建设,整体拆迁。
拆迁中,练溪村的历史价值却被再度发现。
练溪古村落中富有岭南民居特色的宗祠、书厅、民居、店铺和公用的古井等,在规划建设时予以充分保护,并按照原有的村落肌理,对其原民居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和改建。
现在岭南印象园共有54栋单体建筑,其中原练溪村里的11栋建筑被保存、修复,同时新建了38栋岭南古风建筑,另并迁建了岛内拆迁的天后宫等5处历史建筑,从而形成一个非常典型的,并传承发扬了小岛的百年文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互呼应浑然一休——岭南建筑与庭园空间相结合的特色分析
谢浩朱雪梅广东工业大学
圃佩
摘要:现代建筑与传统庭园结合是岭南建筑语言的主要词汇之一。本文在肯定建筑与庭园相结合优越性的基础上,从建筑与庭园的结合方式、绿化和成功实例启示几个方面探索有关问题,旨在呼吁继续发扬岭南建筑的传统和特色。关键词:岭南建筑;庭园;绿化;借鉴
1前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岭南建筑最明显且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建筑与庭园相结合”。这是由自然气候及人文风俗等因素决定的。岭南建筑以其自由、自然的平面,明快、开朗的形式与体型,结合岭南园林建筑的处理手法,创造出一种适合岭南地域气候特点和富有现代化特色的建筑环境而深受欢迎。建筑与庭园的不解之缘在岭南庭园中体现得尤为贴切。最早出现于民居中的庭园,直接起因于它的实用功能,即由于岭南地处亚热带,日照时间长且热辐射强等气候因素的影响而营建庭园以改善居住环境,包括通风换气,采光,降温的技术效应。因此,岭南庭园的布局不同于相对分散的江南乃至北方庭园。与这些庭园相比,岭南庭园显得规模较小(岭南庭园具有通透、轻盈、小巧、玲珑的特点),同时受岭南“经世务实”文化思想的影响而不拘谨于某种固定程式,善于将建筑和庭园调整到适宜的布局。从建筑热工学的角度来看,设置在房屋周围或房屋内部的庭院可以作为冷源或热源来加强通风。当房屋前后都围有院墙时,南侧小院内的空气由于受到阳光照射而上升,从而将北侧小院内较凉的空气通过南北窗户引进南院来,起到房间通风的效果。结合绿化和造型的庭院手法是传统的经验,并非现代创造,但利用被动蒸发和通风冷却、绿化等原理综合组织,必须发挥创造力,才能达到综合利用自然取得较好效应的目的。比如,高层建筑的庭院组织应是竖向与水平结合,充分利用通风原理,竖向凹凸空间又可增强立面阴影效果,低层建筑结合水体,是扩大蓄水面的办法。底层架空结合庭院,可强化通风。实际上,广东以前的建筑师们在设计中(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把建筑与庭园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总之,庭园己被广泛利用到岭南地区的各类现代建筑中,把具有中国传统形式及岭南地方特点的园林建筑如亭、桥、廊、榭等引用到现代建筑中,如番禺宾馆、深圳香蜜湖度假村、广州白天鹅宾馆等。2建筑与庭园的结合方式岭南建筑最大限度地吸收、借鉴了中国古园林的空间技法,移植到建筑与城市设计中,体现出鲜明的特色。2.1建筑物环绕庭园而建(称为绕庭建筑),形成平
面式露天庭园这类庭园又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单体建筑式庭园,如广州友谊剧院、白云宾馆等,其中又可根据庭园在建筑中的营造位置分为前庭、后庭、内庭、侧庭几种。其特点是庭园相对建筑而言是内向的和隐蔽的。庭园的布置处理原则在于做好“相地”、“立基”,要求“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和“凡园圃之基、定厅堂为主”(《园冶》)。具体的做法关键在于叠山理水而营造与建筑功能相适应的园林意境。其二是群体建筑式庭园,即由多栋建筑围合而成的室外庭园广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庭园方式是大势所趋。相对单体建筑而言,庭园的
2007.1249 万方数据厕二特点却成了外向和公众的,甚至成为城市空间景观的一个结点。【112.2把山水园林引入到高层建筑的中庭这种类型以白天鹅宾馆的“故乡水”的中庭式处理为成功典范。其庭园的营造方式与平面式露天庭园处理一样,庭园多为建筑围合,所不同的是前者的顶部(有时也有侧面)采用透明天窗。这样,庭园的室内化倾向甚于平面式露天庭园,这同时将给庭园设计本身带来技术诸如植物栽培和空气调节等方面的影响。另外,一般园林酒家的平面布局受用地环境的约束,多为以中庭集中较大的绿化空间,向四邻辐射,以通廊围绕内庭。通廊是景观的直接观赏路线和交通组织路线,室内通过通廊分享中庭的绿化效果,而绿化平面的集中赢得了较大的空间和绿化面积,也保持了建筑之间的较大间距,保持了厢房的独立性,而且还可以利用集中式的绿化空间来组织通风对流和采光,以改善整座建筑的自然环境。广州有代表性的中庭式园林酒家有北园酒家、白云宾馆中餐厅、文昌路广州酒家和天河广州酒家等。这种形式多应用于闹市区的新建酒家,只要在设计时精心策划,就可获得最佳的饮食环境和经济效益,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2.3把庭园引入屋顶层(称为屋顶花园或天台花园)这种庭园的特点是将庭园植物引至空中的屋顶乃至墙面,这种形式在岭南乃至全国都极为普遍。其基本做法是将庭园的底面置于建筑物的结构板之上,庭园的植物及景物受建筑结构和技术的影响较大,形式也更趋规则化、几何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屋顶花园仅仅是将庭园从地平面向屋顶平台的提升而形成的第五立面效果。实例有广州流花宾馆屋顶花园和东方宾馆屋顶花园等。将庭园延伸至外墙不仅减少了体量,更重要的是改善了环境,也为岭南与庭园的探索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2.4把庭园引入支柱层(也称为架空层或底层花园)把建筑物底层空间部分或全部不作房间使用而做成架空,其优点是使建筑物的上部和架空的底层形成空气对流,这是南方建筑中解决通风的有效措施之一。架空的底层通常可进行绿化处理,或放置轻便的小桌椅,形成庭园格局,既可做成小假山、小庭园或儿童乐园,又可作为上部楼层住户或客人的休息场所。例如广州矿泉别墅支柱层,可供客人在炎热季节时作休息、交谈,或作小组会议之用,倍觉凉爽。汕头大学五层教学主楼的底楼全部架空作为支柱层,当学生课余在该处休息时,清风吹来,昏昏沉沉的大脑顿觉清醒,同时,身心也感到舒适,给下一节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广州文化公园中的园中院,它在广州繁华的闹市中有一片观赏庭园景色的休息场地,在岭南地区是很有实用和艺术价值的。3庭院的绿化(庭园的绿化)庭院的规模比庭园大,范围较广,在庭内可成组布置绿化,每组树种、树形、花种、草坪等各异,并可分别配置建筑小品,形成各具特色的景园。庭院是建筑的外部空间,是室内空间的延伸,它扩大了人们在室内活动的范围。我们常说的“庭院”,实际上还可细分为“井”、“庭”、“院”、“园”。它们的形成都是建筑与建筑或建筑与其他界面围合而成的。天井是建筑围合成的狭小空间,其内不宜植高树,可在天井内植草皮或倚某一角落植灌木,也可植小乔木,这些绿化都可作为室内的对景。若天井较深,日照较少或无日照,可在天井内摆几盆鲜花作为景观。“庭”比天井要大,是由前庭、中庭、后庭和侧庭构成的,常把中庭作为重点进行绿化。在庭内可视空间的大小种植数层树木,透过前树看到后树及后面的建筑,产生了丰富的景观。庭院绿化的形式一般根据庭院的形状来定,或采取规则式布置或自由式布置。若建筑主轴线明确,庭院沿此轴线对称布局,则绿化也宜规整对称布置,以便反映建筑的秩序性。建筑或庭院有明显的几何形状组合时,绿化也可用相似的几何形状组合以便求得统一。总之,庭院绿化可以营造出一种非常生态化的室外空间:当然也要考虑人们日常活动的内容,所需的范围及应布置的设施等问题。如庭内所植被草坪应采用耐倒伏的品种,树下应设座椅,草坪中设置园路等。在庭院的边缘设置乔木可以起到墙一样的围合作用,又能保持内外的视觉交流。庭院植树要注意的问题,一是不要把树木种得靠房屋太近,以免树根破坏房屋基础;二是不宜把大乔木、大灌木刚好种在窗口前,以免影响视线、采光和通风。建筑群体组合中庭园的绿化不仅可以起到分隔空间、夏日纳凉,也可以减少噪声、减弱视线干扰等作用,而且也给建筑群增添了大自然的美感。庭园的绿化布置应综合考虑庭园的规模、性质和在建筑
502007。12
万方数据群中所处的地位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手法。采用的树种、树形、花种、草坪等各异,配以山石、院墙、绿化、水景及建筑小品,为人们提供足够的自然休闲空间,舒展身心。这种绿化形式在旅馆、饭店、展览馆、娱乐场所运用较多,绿化形式大多是自由式的平面和空间布局,树木与建筑小品结合成的绿化层次和景观,与建筑相映成趣,用咫尺山林的手法,再现大自然景观,以扩大建筑的空间感,颇有与建筑相呼应之意。4借鉴成功经验现代岭南建筑的前辈们在利用气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使许多建筑具有现代景园特色。如东方宾馆庭园,中国园林的精神与现代建筑的格调浑然一体。岭南建筑在门厅、中庭、休息廊、餐厅、阳台、走道、卧室之中布置园林草木,使环境有鸟语花香,充满诗情画意。在广东的高层建筑发展中,笔者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在内庭设计中往往带有传统庭院和园林的内容,特别是岭南本土的庭园。岭南庭园与一些公共建筑,特别是与宾馆、酒家等结合得比较好,并逐步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功效。例如白天鹅宾馆的“故乡水”中庭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己故的莫伯治院士设计的白天鹅宾馆将山水园林引入中庭,形成微气候。他设计的中山温泉宾馆,底层架空结合山水庭院,通风好,环境阴凉;岭南画派纪念馆更是直接将建筑与水体结合。外地同行称之为“广派”建筑,在全国范围内是有一定地位的。a)白云山山庄旅舍。这里原是一所山祠的遗址,地势广狭不一,高明的大师就随着地形的高低错落,自然地分段而建。建筑的造型是按现代化功能来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的小圆柱,平屋顶的组合屋,结合庭园化,巧妙地运用水池、树、石,使格调与大自然协调一致。进入院内,只见左右山林合抱,野趣塘情,顺着游廊走过中庭,到了精华所在的内庭。这里有溪池、翠竹和桂花树等,各种南方花卉点缀其间。山庄的主要建筑群就绕内庭在地势较高的溪谷上游布建,呈封闭式布局。其中以会议厅为中心,跨溪而筑。在这里恁眺云山,俯视溪池,花香四溢,静听鸟鸣,仿佛回到了大自然之中……。这里的建筑与大自然非常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当年,周恩来总理在这里接待过外宾。b)友谊剧院。现代风格的建筑采用开敞式的圃硼平面布局,利用南方有利的自然条件将室内建筑空间与室外园林空间结合起来,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时而把楼梯延伸到庭院中去,时而又将园中的植物沿梯而上引到楼上来,构成了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空间。观众在中场休息期间闲庭信步,不亦乐乎。C)东方宾馆。东方宾馆西楼的最大特点,是首先将岭南庭院的手法引用到现代高层旅馆建筑之中。西楼位于流花湖畔,“流花”景致尽收客房之中。架空层与庭院融会贯通,创造出视野宽阔通透的空间环境,有一种虽透仍蔽、妙不可言的气氛。架空层的地面既是室内又是室外,形成所谓“灰色空间”。庭院内一泓清澈的池水,四周草坪起伏,绿树婆娑,单面扶手的三曲石桥蜿蜒于平静的水面上,点缀于池畔朴实浑厚的黄蜡石中。整个庭院气氛清纯、平静,开朗宜人,情趣盎然,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神,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园林中个人独娱的封闭局限,创造出了一种开放的、可憩可娱、内外兼容的空间。很可惜,由于商业行为,新东方宾馆对这些岭南园林特色的处理,除天台花园和中央广场还有部分绿化外,其余已不复存在。d)白云宾馆。其设计理念是自然的复归感,尽管采用了我国许多传统造园手法,但仍从整体上反映出是供旅客休憩、游览活动的公共空间。首层设有几个室内庭院景点,富有自然气息。特别是靠近餐厅的那个室内庭院设计,更是别具一格。两棵参天古树耸立在石山上,并设置了流水瀑布,摆设奇花怪石。虽为人作,宛如天开,妙不可言。宾馆的后部有一个以中庭为核心的共享空间,它的立面与顶棚都采用全玻璃形式。室外也是一个庭院,这使得室内外互相沟通,具有开阔的空间意境。e)白天鹅宾馆。宾馆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中庭设计,这是一组现代式庭园设计,中庭高三层,周围布置了商场、酒家、咖啡厅,用回廊将它们与中庭隔开。中庭以山水景色为题材,布置了壁山瀑布为主要景色,人工瀑布落差达16m,分级奔腾直泻而下,水声轰鸣,浪花四射。山顶有六角形金瓦亭子,坐镇中央,汉族的亭身与少数民族建筑风格有机结合,恰到好处。闼远望刘海粟摩崖题刻“故乡水”三个大字,富有岭南水庭情趣。白天鹅宾馆的外形是现代建筑的形式,而内庭的“故乡水”就牵动着无数海外游子之心。其立意可能是取自“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