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扁平苔藓155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中西医治疗86例口腔扁平苔癣临床观察

中西医治疗86例口腔扁平苔癣临床观察

中西医治疗86例口腔扁平苔癣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4-03-12T13:03:57.7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作者:黄秀珍陈传耀曾智[导读] 扁平苔癣是一种病变表浅、发展缓慢的皮肤粘膜病。

黄秀珍陈传耀曾智(广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 510130)【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癣(OLP)中西药治疗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口腔科门诊86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中医辨证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4%,西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8.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辨证治疗口腔扁平苔癣临床总有效率高,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口腔扁平苔藓【中图分类号】R7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084-02 扁平苔癣是一种病变表浅、发展缓慢的皮肤粘膜病。

可单独或同时发生于皮肤、口腔粘膜。

损害除见于口腔外,也可见于生殖器,指甲与(或)趾甲,但比较少见。

发生率为1-2%,该病好发于40多岁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扁平苔藓的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精神、内分泌、系统性疾病、遗传及免疫等因素有关。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定义模糊,累及口腔粘膜组织慢性炎症状态。

病灶可能是丘疹,线性,环和白色条纹的网格,可以有白色斑块,损害粘膜发红的部位,和水疱及糜烂。

它分为丘疹型,网状型,斑块,水疱,萎缩性,糜烂性及色素沉着型。

OLP的临床表现是可变的,它可以表现为下列临床形式的任一种:萎缩,大疱,糜烂,丘疹,斑块样,或网状。

而颊黏膜是受影响最大的部位,舌头被认为第二个。

所有病变症状,患者糜烂型呈现严重的症状,而网状型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的症状。

口腔扁平苔藓的转化为恶性肿瘤的几率占人口的3.2%。

我院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进行了中西药联合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在广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2012年0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病史和临床检查,均经病理检验证实符合WHO关于OLP诊断标准的初诊患者86例,男性35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42岁,病程5个月到3年,按照治疗方法方式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其中中药组43例,西药组43例。

102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

102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

102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作者:赵彩霞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5期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治疗特点与治疗方法。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口腔扁平苔藓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历,观察患者治疗取得效果。

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次研究对象中以女性患者为多,占所有患者的中的54.3%,患者口腔病损的部位以颊粘膜为多见,占所有患者的83.2%;而多部位遭遇病损的患者有76.3%。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局部和全身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针对口腔充血糜烂和溃疡的患者施以硫酸羟氯喹片、白芍总苷胶囊口服,针对患者病损区域基底部位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封闭治疗。

针对反复出现糜烂或者溃疡的患者加以他克莫司软膏病损处外用。

单纯网纹型患者口服白芍总苷胶囊,局部外用维甲酸软膏。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碳酸氢钠溶液与西吡氯铵含片含服。

在患者治疗3个月之后,治疗的中有效率为82.3%,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92.1%,1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94.1.1%。

结论根据患者治疗的实际情况,以及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症状,采用局部和全身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口腔黏膜;回顾性分析在临床治疗的疾病中,口腔扁平苔藓始终是老年人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且女性发病率高与男性。

该病症可出现在任何年龄阶段[1],但是30~50岁的发病率最高。

患者的病损部位通常以磨牙区粘膜以及前庭沟。

患者在患有该种病症后自觉局部黏膜粗糙,进食刺激性食物存有灼烧感,同时还存在局部的糜烂,通常认为是癌前病变。

该病症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黏膜疾病。

口腔病变以珠光白色损害伴有或不伴有充血糜烂的特征。

并且该病症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口腔扁平苔藓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治疗特点与治疗方法。

口腔黏膜扁平苔癣的临床分析

口腔黏膜扁平苔癣的临床分析

[ 3 ] 邵肖 梅 等. 实用新生儿学[ M] . 4 版 北京_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0 1 1 : 3 4 0 - 3 4 4 .
[ 4 ] L a c o u r A G , G e r v a i x A , Z a m o r a S A, e t a l P r o c a l c i t i o n i n , I L 一 6 , L 一 8 ,
检查 。近4 年来 ,本 院吸取教训 ,对发热原 因不 明或血培养 阳性的均 性 脑脊液检查 ,以免漏诊。 参 考文 献
[ 1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 会新生儿学组 , 《 中华医学会 中华儿科杂志
高 的均为C O NS ,与近 年来国 内外资料 显示C O NS 为第一检 出菌 ’ 5 j 一
4 7 4 ・临 床研 究 ・
J u l y 2 0 1 3 , V O I . 1 1 , N O . 2 1
表 1两组 临床 表现及 实验 室检 查比较 ( n ,%)
本研 究 中 ,无论 早期 还是 晚期败 血症 血培 养均 以革 兰 阳性菌 为 主 ,总检 出率7 0 . 5 %,特 别是晚 期组 ( 8 0 . 4 %) ,所有检 出菌株 中最
编辑 委员会. 新 生儿 败 血 症诊 疗 方 案[ J ] _ 中华儿科 杂 志 , 2 0 0 3 , 4 1
( 1 2 ) : 8 9 7 — 8 9 9 .
[ 2 ] 刘锦芬 . 译. 罗伯顿新 生儿科学 [ M】 . 4 版 北京 : 北 京大学 医学 出版社 ,
20 09 : l 1 1 O . 1 1 2O .
致 。其次 为大肠埃 氏菌 ( 1 4 . 1 %)。总的来说 ,条件致病 菌 已成 为新 生儿败血症 的首位病原菌 。而革兰 阳性菌对青 霉索全部耐药 ,对 红霉 素 、氨苄 西林 、头孢 唑啉钠 及苯唑 西林 耐药均达 8 5 %以上 ,仅对环 丙 沙星、万古霉 素 、克林霉素敏 感度高 ;所有革 兰 阴性菌对三 代头孢耐 药达5 0 %  ̄ 7 0 %,对丁胺卡那 、环 丙沙星 、美罗培 南、亚胺培 南高度敏 感 ,尤其E S B L + 菌株 仅对 此敏感 。但 由于环丙沙 星、万古霉 素、克林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分析

口腔扁平 苔 癣u O alhnPan ,OL ( rli e l s c n P)是 口 腔 科较 常见 的黏膜 慢 性疾 病 ,好 发 于 中老 年 妇女 。 由
于 O P病 因不 明,从 临床 与基础 的研 究 中 ,一般认 为 L 发病 可 能与精神 因素 、病毒 感染 或 免疫状态 有 关 ,可
wi r c e ln swe ed v d d i t e t n r u sa d c n r l r u s te t n r u , 5 c s sf rI tg a v h t o a f h np a u r i i e o t a me t o p n o to o p , r ame t o p 3 a e e r t e li n r g g g o n i
s nf at f rn e, < . )w t t s c g i cn e C n ls n C mbn t nt a n f rli e ln s i icn eec s g i i d 00 , i s t t a s nf ac . o cui : o ia o e t t a l h npa u 5 h a i i i i l o i r me o o c
陈学锋 (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 医院,湖南 中图分类号 :1 4 . 1 63 2 8 文献标识码:A 永州,45 0 20 )
文章编号;17 .80(0 0 001. 证型:I G 6 4 6 2 1 )1.01 3 7 0 D A
【 摘 要 】 目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 1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7 2 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分为 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 ,治疗组 3 例,进行 中西医结合 治疗;对照组 3 例,进行 纯西医治疗。比较 两组治疗疗 . 5 5 效与结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 71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 . 1 %。两组总有效率经比较 ,有明显的差异 4 性,( < .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 广应用。 P0 5 , 0 【 关键词 】 口 腔扁平苔藓;中西医结合

口腔扁平苔藓临床分析

口腔扁平苔藓临床分析
44 1
阿北 医药 2 1 0 1年 2月 第 3 3卷 第 3期
H bi d a Ju a.0 1 Fb V 1 3 N . ee Mei l or 12 1 .e , o 3 .o3 c n
d i1 . 9 9 j i n 1 0 7 8 . 0 1 0 . 5 o :0 3 6 / .s . 0 2- 3 6 2 1 . 3 0 7 s
多到 少 的 顺 序 为: 部 ( 9 3% ) 舌 ( 9 0% ) 颊 5. 5 、 1. 3 、口 唇
( .6 )牙 龈 ( . 7 ) 腭 ( . 9 ) 口底 ( . 9 ) 其 中 93% 、 5 4 % 、 4 1% 、 25 % 。 22 性别 . 男9 5例 (0 6 % ) 女 25例 (9 3 ) 男 女 性 别 3 .5 , 1 6 .5 , 30例 O P患 者 的 病 损 部 位 见表 2 1 L 。 颊 部 粘 膜 的 O P病 变 累 计 双 侧 的 占绝 大 多 数 , 单 侧 之 比 为 L 与
比 为 122 。 .6
l.5 1 1 11 ) 3 1 :(7 / 3 。以双侧颊部为多发部位 , 与刘英 、 这 张敦艇
等 的研 究相 同 。
有 文献 研 究 报 道 O P患 L
23 病 损 部 位 .
24 病损类 型及 恶变 .
糜烂 型 16例 ( 4 2 % ) 非 糜烂 型 0 3 .0 ,
患 者 的 年龄 、 性别 、 病 的部 位 ( 变 累及 多 个 部 位 的 以首 发 病 患 病 变 部 位 统计 ) 病 损 的 类 型 ( 病 损 表 现 分 为 糜 烂 型 和 非 糜 烂 、 据 著 差异 ( .8> .3 P < . 1 。 X =9 1 66 , 00 )

150例口腔扁平苔藓诊治体会

150例口腔扁平苔藓诊治体会

150例口腔扁平苔藓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有效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随机分成对照1组,对照2组和手术组,每组各50例,对照1组采用西药治疗,对照2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对照3组采用手术切除法。

比较三组疗效,随访3~12 个月,评价复发率。

结果: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66.0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80.00%,手术组总有效率为90.00%,手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治疗后手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药物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手术切除;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147-01口腔扁平苔藓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感染,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单纯用药效果不理想,容易复发,且长期服药易导致副作用产生。

本病发生癌变率较高,可将其列为癌前病变状态[1],一旦迁延不愈,必须引起重视。

本文采用手术法和药物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并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比较其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4 年7月收治的150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对照1组,对照 2组和手术组,每组50 例。

对照1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7~54 岁,平均(39.2±3.9)岁;病程2~12周,平均(7.1±2.2)周。

其中18例双侧颊部,12例糜烂型扁平苔藓,白色网状型和白色斑块状各8例,4例单侧颊部。

对照2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8~55岁,平均(40.2±4.0)岁;病程2~12周,平均(7.3±2.4)周。

其中16例双侧颊部,12例糜烂型扁平苔藓,10例白色网状型,9例白色斑块状,5例单侧颊部。

156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

156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

[ 中图分类号】 R 7 8 1 .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4 J 0 1 ( b } - 0 0 8 7 _ 0 2
有效 : 疼痛感下 降; 无效 : 疼痛感未下降或加重。 客观指 1 : 3 腔扁平苔藓 在中老年人 中较为常见 , 属于一种 1 3 腔 黏膜疾 痛感 消失 ;
例, 年龄 2 9 ~ 6 6 岁, 平均年龄 ( 4 5 . 7  ̄ 1 1 . 2 ) 岁, 糜烂 型和萎缩型 I : 1 腔 P < 0 . 0 1 ) 。
. 2客 观 指 标 疗 效 扁平 苔藓分 别 为 5 2例和 2 6例 ; 治疗 组男 4 5例 , 女3 3例 , 年 龄 2
1资料与 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意义。
2结 果
2 . 1主观 指 标 疗 效
选择 我 院 2 0 1 1 年 3月~ 2 0 1 3年 3月收 治 的 1 5 6例 口腔 扁
对照组显效 1 5 例, 有效 3 5例 , 无效 2 8 例, 总有效率为6 4 . 1 %;
2例 , 有效 4 4例 , 无效 1 2例 , 总有效率为 8 4 . 6 %; 可 平苔藓患 者 , 全部 患者均采取病理检查后确诊 。将全 部患者随机 治疗组显效 2 治疗 组 的主观指 标评价 总有效率 显著 高于 对照组 ( x : 8 . 6 1 , 分为对照组 和治疗组 。每组各 7 8 例, 其 中对 照组 男 4 9例 , 女2 9 见.
喹, 2 次, d 。 并对治疗后 两组的主观疗 效和客观疗效进行评价 。 结果 治疗组的主观指 标评 价总有效率 ( 8 4 . 6 %) 显 著高于对照
组( 6 4 . 1 %, P < 0 . 0 1 ) 。 治疗组 的客观指标评价 总有效 率( 9 2 . 3 %) 显著高 于对 照组 ( 6 7 . 9 %, P < 0 . 0 1 ) 。 结论 采用磷 酸氯喹联合 曲 安奈德 治疗 口腔扁平苔藓较单用磷酸氯喹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 自 觉症状 , 治疗效果 明显。 [ 关键词】 口 腔 扁平苔藓 ; 磷 酸氯喹 ; 曲安奈德 ; 临床 疗效

口腔扁平苔藓(不伴有并发症)临床路径 ppt课件

口腔扁平苔藓(不伴有并发症)临床路径  ppt课件

•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引起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结果均显示,很多因 素可能引发本病,如免疫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微循环障碍、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以 及口腔局部刺激因素等。有学者认为糖尿病、肝炎、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也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有关。 还有学者报道锌、碘、镁等微量元素的异常也可能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有关。许姜泽先生在其著作《中西 医结合治疗口腔病》(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中还描述过牙齿因龋坏用银汞充填之后补牙处相应的 黏膜上出现扁平苔藓的。 1、心理因素:研究表明,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与身心因素有密切关系。50%左右的患者有精神创伤史(如 工作变动、亲属亡故、婚恋纠纷),有心情不畅、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临床中常见到因这些心理异常导致 机体功能紊乱,促使扁平苔藓发病、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这类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心理 辅导,鼓励其自我身心调节后,病情常可缓解,甚或痊愈。 2、内分泌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年女性OLP发病率较高。研究表明,女性OLP患者月经期及绝经期血浆雌 二醇及睾酮含量低于对照组,而男性患者血浆中雌二醇下降。同时在OLP组织切片中雌激素受体表达显著低 于对照组。一些女性OLP患者在妊娠期间病情缓解,哺乳期过后月经恢复时,病损复发。表明妊娠期雌二醇 增高,可缓解OLP的病情。在治疗上,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对某些患者采用性激素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 3、免疫因素:病理检查可见OLP上皮固有层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呈密集带状浸润是其典型病理表现之一,因而考虑 OLP与免疫因素有关。浸润的淋巴细胞以T淋巴细胞为主,应用抗T细胞亚群的单克隆抗体对其性质及分布情 况进行研究,发现在病损的早期主要由辅助-诱导性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介导,T4/T8比例增高;在病损的 后期是以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所介导,T8细胞增多,T4/T8比例下降,且T8细胞多靠近基底膜区分布,提示 OLP可能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使用皮质类固醇及氯喹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也证 明本病与免疫因素有关。 4、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可能是致病因素之一,国内有学者提出OLP发病与幽门螺旋菌感染有关,并有抗幽门螺旋 菌治疗后有效的报告。但因幽门螺旋菌在人群中感染较广泛,亚型也较多,尚需进一步观察。有学者用PCR 法检测发现OLP患者外周血中丙型肝炎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其与OLP的关系尚需进一步观察。 5、微循环障碍因素:对OLP患者及正常人的唇、舌黏膜、甲皱、舌菌状乳头、眼球结膜等血管微循环的观察发现, OLP患者微血管形态改变明显,其扩张、淤血者显著高于正常组;其微血管血流的流速亦较正常组明显减慢。 OLP患者血液流变异常者占57.14%,显著高于健康中、老年人中的27.81%~30.35%。患者的红细胞电泳时间、 全血比黏度、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组。说明微循环障碍及高黏血症与OLP有关。 6、遗传因素:曾在一个家庭中发现有数人发病;有些患者有家族史。有的学者发现OLP的HLA抗原的A3、B5、 B8位点有异常,频度增高。但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近年国内有学者报告,OLP患者于HLA-DR1密切相关。 7、其他:有学者认为糖尿病、肝炎、高血压、消化道功能紊乱与OLP发病有关。也有学者报道锌、碘、镁等微量 元素的异常可能与OLP发病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 变 性 ; 下 组 织 淋 巴细胞 浸 润 , 布 呈带 状 。3 皮 分 例恶 变为 高分 化 鳞癌 , 有不 典 型增生 。 3例
1 治 疗 方法 . 3 昆 明 山海棠 05 , .g 3次/ 口服 , 程 d 疗 为 2个月 , 酸强 的松 龙 2 m / 加 入 2 醋 5 gml %利 多卡 因 病 损 内注射 , 周 2次 ,0次 为一 疗程 。在 此基 础 上 每 1 对 所有 患者 进行 心理 疏 导 . 向患 者讲 解 O P的基 本 L 知识, 可能 的发 病 因素及 预后 , 除对 疾 病 的恐 惧 心 解 理 , 强患者 对疾 病 治愈 的信 心 。 增 1 疗效 判 定 治 愈 : 损 完 全 消 退 , 膜 恢 复 正 . 4 病 粘 常 或仅 遗 留色 素沉着 , 自觉症 状 , 效 : 烂 消失 , 无 显 糜 充血 范 围 和 白纹 消失 1 / 2以上 , 自觉 症 状 大 部分 消 失 。好 转 : 糜烂 面 缩小 , 血 范 围 和 白纹 消 失 1 充 / 2以 下, 自觉 症状 有所 减轻 。无 效 : 口腔 损 害 和 自觉 症状 无变 化或加 剧 。
段 发 病 率 高 (33 )说 明 O P与 内分 泌 变 化 有 一 3 .% , L
定 的相 关性 。 男性 在 4 ~ 9岁 多发 , 05 较女 性 的发病 高 峰 年龄 晚 ,且男 女 患者 多 有精 神创 伤 史 或心 理 压力 偏重 ,提 示 心理 因素 可 能是 O P的 致 病 因素 之 一 。 L 心理 因素在 本病 的发 生 发 展过 程 中的作 用越 来越 受 到重 视 。S le应激 学说 问世 . e y 口腔 医学 界 已注 意到 应 激 与 O P有 相 关 性 , 与 事 件 的性 质 、 度 及 个 L 这 强 体 心 理 承 受 方 式 有 关 .0 4年 C a d ay报 道 精 神 20 huhr 因素 在 O P发 生 过程 中扮演 着 一 个 重要 的角 色 , L 焦 虑、 紧张 、 抑郁 等人 群 易发 生 0 P 。李晨 军 等对 12 L 2 例 O P患 者进行 汉 密顿 焦虑 量 表 ( MA) L HA 和汉 密顿
抑 郁 量 表 ( AMD) H 测量 , 现 O P患 者 多伴 有 焦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 L
和抑 郁 , 中焦 虑 的表 现更 为 突 出I 薛 月琴 也对 其 3 _ 。 等 15例 O P患者 的社 会 心理 因素 调查 .发 现患 者 1 1 L 年 内负性 生 活事 件 高于 对 照组 ,且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在治 疗过 程 中辅 以精 神 药 物及 心 理治 疗 , 与对 照 组亦 具有 统 计学 意 义 。 另有 研究 表 明 , 体 内微量 元 人
关 文献 进 行 分 析 讨 论 。结 果 :5 15例 患 者 中治 愈 5 2例 , 效 7 显 3例 , 转 2 例 , 效 9例 , 有 效 率 9 .%。其 发病 好 1 无 总 42 率 女 性 大 于男 性 , 生 、 展 与 心 理 因素 密 切相 关 。 结 论 : 身 加 局 部 治 疗 再 辅 以心 理 治 疗 有 临床 应 用 价 值 。 发 发 全 关键词 扁 平 苔 藓 ; 理 因 素 ; 理 治 疗 心 心
关 问题 进行 分析 讨 论 , 现在 报告 如 下 。 1 资 料与 方法
2 结

1 5例 患者 共治 愈 5 5 2例 ,显 效 7 3例 ,好 转 2 1
例 , 效 9例 , 无 总有 效率 9 .%。 42
3 讨 论
31 OL . P病 因 1 5例 O P发 病 特 征 是 女 性 多 于 5 L 男 性 , 性 在 3 ~ 9岁好 发 (04 , 更 年期 时 间 女 04 6 .%) 且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2 2卷 第 3期 Me fC mmu iain ,0 8Vo.2 No3 dJo o nc t s 0 1 . . o 2 2


3 7・ 0
[ 章 编 号 ]0 6 2 4 (0 8)3 0 0 - 2 文 10 — 4 0 2 0 0 - 37 0
五 官 科・
口腔扁 平苔藓 5 例 临床 分析 15
何 水 清
( 东台 市 富 安 中心 卫 生 院 口腔 科 , 苏 2 2 2 ) 江 24 2 摘 要 目的 : 讨 口腔 扁 平 苔 藓 发 病 因 素 及 治疗 方 法 。 法 : 15例 口腔 扁 平 苔 藓 ( L ) 床 资 料 结 合 相 探 方 对 5 OP临
R 81 7 . 5 文献标识码 B
中 图分 类 号
口腔 扁 平 苔 藓 ( L 是 常 见 的 口腔 粘 膜 慢 性 O P) 病 , 发病 率 约为 05 %。该病 好 发 于 中年女 性 。皮 其 .1 肤 及粘 膜 可 单 独或 同时 发病 I l l 探讨 O P的发 病 。为 L 规 律及 治疗 方 法 , 我们 总结 了 1 9 9 5年 1 ~ 0 7年 月 20 1 2月 收治 的 15例 O P的 临床 资 料 ,对 O P的 有 5 L L
11 一般 资料 1 5例 O P中男 5 . 5 L 8例 ,女 9 7例 ,
年龄 9 8 岁 ,4例 表现 为局 部 损 害 ,1例 表现 为 多 —1 9 6
部 位 损 害 ;糜 烂 型 2 4例 ( 55 ) 1 .% ,萎 缩 型 1 1例 3 (45 )O P伴 全 身 扁平 苔 藓 ( P 4例 。1 4例伴 8. ;L % L) 0
有 不 同程度 的精 神创 伤 史 , 生活 压 力 过大 , 精 神 或 或 生 活 空 虚 ; 史 1 ~ 0年 , 双颊 部 伴 发 最 多 . 病 周 1 以 其 次是 颊 舌部 和颊 口角 区。 1 病 理 资料 15例 均 有 病 理 检 查 证 实 ,4 . 2 5 1 6例 表现 为粘 膜上 皮 角化 过度 或 角 化不 全 ,基 底 层 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